第5课唐代的中外交往导学案岳麓版

第5课 唐代的中外交往 导学案 岳麓版

班级 名字

【学习目标】

1、能记住唐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日本派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相关史实。

2、能运用唐政府的对外政策及对外交往的相关史实完成专题。

二、学习过程

(一)快乐自学 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

1.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长安 是陆路交通中心、国际性大都市,最大的外贸港口是 广州 。唐政府在广州设置 市舶司 ,管理对外贸易,这是历史上最早设置的 管理对外贸易 的官署。

2.唐朝当时 先进的经济文化有巨大 的吸引力,唐政府实行 开放 的对外政策,与唐朝通商的国家达 70 多个。

3.从贞观年间开始的200年内, 日本 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使团宠大,居各国之首。 遣唐使 和 高僧

、 留学生 把唐朝先进的 政治经济制度 和 科技文化 带回日本,推动了日本的 社会改革 促进了 日本经济文化 的发展。日本赴唐朝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 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 ,17岁来长安,在太学读书,后中进士。

4. 天竺 在唐太宗时多次派遣使者到唐朝。唐高宗时, 大食 遣使和中国同好,在以后的100多年中,大食派使节来唐朝达 30 多次,朝鲜半岛的 新罗 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促进了中外的 经济文化交流。

5. 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 鉴真 和尚。唐玄宗时, 鉴真 六次东渡日本,向日本传播 佛教 ,还把唐朝的 建筑技术 、 医药知识 、 绘画等 传给日本,为 中日文化交流 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日本药学界奉他为 始祖 ,死后安葬在日本奈良的 唐招提寺 。

6.唐太宗时,僧人 玄奘 西游 天竺 取经,为 中印文化交流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 《大唐西域记》 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 历史 、 佛教 的典籍,他带回来的佛经和佛像珍藏在今天西安的 大雁塔 。

7. 7世纪中期,日本的大化改新是仿照 唐朝 制度进行的改革。8世纪前期,日本留学生 吉备真备 和学问僧 空海 在利用 汉字表音表意 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本的文字 假名字 ——片假名和平假名。

(二)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预习课文21—25页,在书上做好笔记——圈、划、勾、点,并完成以下所设问题。)

1、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哪里是陆路交通中心、国际性大都市?哪里是最大的外贸港口?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是什么?

长安;广州;市舶司。

2、唐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日本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有什么作用? 开放的对外政策;把唐朝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技文化带回日本,推动了日本的社会改革,促进了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

3、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谁?他对中外交流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鉴真;向日本传播 佛教 ,还把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等传给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4、唐朝初年,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的是谁?他的哪本著作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

玄奘;《大唐西域记》。

5、鉴真为中日友好做出了哪些贡献?从他的事迹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①传播了中华文明。他把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等传到日本,用鼻嗅的方法辨别药物日本药学界奉他为始祖。②传授了佛法、增进了中日友谊。被日本视为文化大恩人。

鉴真不仅有高深的学问,而且为了弘扬中华文明和佛教文化,出生入死,百折不挠,无私无畏,在他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6、唐朝对外交往为什么会出现盛况空前的局?(1、唐朝前期政治稳定2、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开明的对外政策4、对外交通发达。)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对各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②唐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③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国力强盛,统治者政策开明)

7、比一比,鉴真和玄奘有哪些共同点?

①都具有出生入死、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②都以高深的学问、渊博的知识受到人们的尊敬。③都对传播先进的中国文化、密切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专题提升】(班内大展示。学法指导:注意哦!这是课堂的重难点,相信自己,老师陪你一起“攻城略地”。)

【专题一】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图a ) (b) (c) (d)

1、 图(b)是日本招提寺,它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视为日本建筑艺术的明珠。它的设计者就是图(a)人物,

你知道他是谁吗?他为中外交流做出了哪些贡献?

鉴真;向日本传播 佛教 ,还把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等传给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 图(d)人物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你知道他是谁吗?图(a)和图(d)人物的事迹表明唐政府实行

了一种怎样的对外政策?

玄奘;唐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3、图(c)分别是唐朝和日本的钱币,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表明日本深受唐朝的影响,你能说出频繁的对外交往对唐朝有何影响吗?①唐朝的对外关系发展使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②同时通过对外交往,唐朝学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进一步促使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国力强盛,统治者政策开明 促进了唐朝各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兼容并蓄,促进唐朝的发展

4、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对我国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何借鉴?

倡导开放;倡导交流;倡导合作;友好往来;互相学习

(三)展示交流(学法指导:各小组进行小展示,展示独学的成果,解题思路与方法,总结规律和易错点)

1、小组内互相核对基础知识答案;

比一比,看哪组解2、提出独学中遇到的问题并讨论,在组内小展示;

决的问题更多!

(四)课堂小结 1.唐朝的对外交通,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日本、天竺、大食、新罗的遣唐使节。

2.鉴真东渡的艰辛历程及贡献。 玄奘西游的艰苦经历与贡献。

(五)达标训练

1、唐朝与亚、非、欧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 ( B )

A.对外交流非常便利 B.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C.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 D.制度先进,疆域广大

2、“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 ( C ) A.天竺 B.朝鲜 C.日本 D.越南

3、2008年5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日本,是全面推动两国关系改善的“暖春之旅”。唐朝时,直接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是 ( A ) ①日本派遣唐使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游 ④文成公主入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在 ( A ) A.广州 B.北京 C.天津 D.上海

5、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 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称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三、学后反思

第5课 唐代的中外交往 导学案 岳麓版

班级 名字

【学习目标】

1、能记住唐政府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日本派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相关史实。

2、能运用唐政府的对外政策及对外交往的相关史实完成专题。

二、学习过程

(一)快乐自学 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内容

1.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长安 是陆路交通中心、国际性大都市,最大的外贸港口是 广州 。唐政府在广州设置 市舶司 ,管理对外贸易,这是历史上最早设置的 管理对外贸易 的官署。

2.唐朝当时 先进的经济文化有巨大 的吸引力,唐政府实行 开放 的对外政策,与唐朝通商的国家达 70 多个。

3.从贞观年间开始的200年内, 日本 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使团宠大,居各国之首。 遣唐使 和 高僧

、 留学生 把唐朝先进的 政治经济制度 和 科技文化 带回日本,推动了日本的 社会改革 促进了 日本经济文化 的发展。日本赴唐朝留学生中最有名的是 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 ,17岁来长安,在太学读书,后中进士。

4. 天竺 在唐太宗时多次派遣使者到唐朝。唐高宗时, 大食 遣使和中国同好,在以后的100多年中,大食派使节来唐朝达 30 多次,朝鲜半岛的 新罗 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促进了中外的 经济文化交流。

5. 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是 鉴真 和尚。唐玄宗时, 鉴真 六次东渡日本,向日本传播 佛教 ,还把唐朝的 建筑技术 、 医药知识 、 绘画等 传给日本,为 中日文化交流 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日本药学界奉他为 始祖 ,死后安葬在日本奈良的 唐招提寺 。

6.唐太宗时,僧人 玄奘 西游 天竺 取经,为 中印文化交流 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 《大唐西域记》 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 历史 、 佛教 的典籍,他带回来的佛经和佛像珍藏在今天西安的 大雁塔 。

7. 7世纪中期,日本的大化改新是仿照 唐朝 制度进行的改革。8世纪前期,日本留学生 吉备真备 和学问僧 空海 在利用 汉字表音表意 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本的文字 假名字 ——片假名和平假名。

(二)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预习课文21—25页,在书上做好笔记——圈、划、勾、点,并完成以下所设问题。)

1、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哪里是陆路交通中心、国际性大都市?哪里是最大的外贸港口?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是什么?

长安;广州;市舶司。

2、唐政府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日本先后13次派出遣唐使有什么作用? 开放的对外政策;把唐朝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科技文化带回日本,推动了日本的社会改革,促进了日本经济文化的发展。

3、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力的是谁?他对中外交流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鉴真;向日本传播 佛教 ,还把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等传给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4、唐朝初年,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贡献的是谁?他的哪本著作成为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亚地区历史、佛教的典籍?

玄奘;《大唐西域记》。

5、鉴真为中日友好做出了哪些贡献?从他的事迹中,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①传播了中华文明。他把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等传到日本,用鼻嗅的方法辨别药物日本药学界奉他为始祖。②传授了佛法、增进了中日友谊。被日本视为文化大恩人。

鉴真不仅有高深的学问,而且为了弘扬中华文明和佛教文化,出生入死,百折不挠,无私无畏,在他身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6、唐朝对外交往为什么会出现盛况空前的局?(1、唐朝前期政治稳定2、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3、开明的对外政策4、对外交通发达。)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对各国具有很强的吸引力;②唐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③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国力强盛,统治者政策开明)

7、比一比,鉴真和玄奘有哪些共同点?

①都具有出生入死、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②都以高深的学问、渊博的知识受到人们的尊敬。③都对传播先进的中国文化、密切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专题提升】(班内大展示。学法指导:注意哦!这是课堂的重难点,相信自己,老师陪你一起“攻城略地”。)

【专题一】阅读下列图片, 请回答:

(图a ) (b) (c) (d)

1、 图(b)是日本招提寺,它式样优美,至今犹存,被视为日本建筑艺术的明珠。它的设计者就是图(a)人物,

你知道他是谁吗?他为中外交流做出了哪些贡献?

鉴真;向日本传播 佛教 ,还把唐朝的建筑技术、医药知识、绘画等传给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2、 图(d)人物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你知道他是谁吗?图(a)和图(d)人物的事迹表明唐政府实行

了一种怎样的对外政策?

玄奘;唐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3、图(c)分别是唐朝和日本的钱币,它们有很多相似之处。表明日本深受唐朝的影响,你能说出频繁的对外交往对唐朝有何影响吗?①唐朝的对外关系发展使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在世界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②同时通过对外交往,唐朝学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科学技术,进一步促使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也丰富了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国力强盛,统治者政策开明 促进了唐朝各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兼容并蓄,促进唐朝的发展

4、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对我国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何借鉴?

倡导开放;倡导交流;倡导合作;友好往来;互相学习

(三)展示交流(学法指导:各小组进行小展示,展示独学的成果,解题思路与方法,总结规律和易错点)

1、小组内互相核对基础知识答案;

比一比,看哪组解2、提出独学中遇到的问题并讨论,在组内小展示;

决的问题更多!

(四)课堂小结 1.唐朝的对外交通,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日本、天竺、大食、新罗的遣唐使节。

2.鉴真东渡的艰辛历程及贡献。 玄奘西游的艰苦经历与贡献。

(五)达标训练

1、唐朝与亚、非、欧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 ( B )

A.对外交流非常便利 B.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C.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 D.制度先进,疆域广大

2、“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度出海,终抵东瀛。”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文中提到的“东瀛”是指 ( C ) A.天竺 B.朝鲜 C.日本 D.越南

3、2008年5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日本,是全面推动两国关系改善的“暖春之旅”。唐朝时,直接促进了中日文化交流的是 ( A ) ①日本派遣唐使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游 ④文成公主入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管理对外贸易的官署在 ( A ) A.广州 B.北京 C.天津 D.上海

5、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 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 C. 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称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三、学后反思


相关文章

  • [城市风光] 中国三十四个省府城市风光(华南地区)
  • 中国三十四个省府城市风光 (华南地区五个) 华南地区本应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五省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共有七座省府级城市.为压缩篇幅,已将郑州和武汉两座城市划归华中地区.这里仅介绍湖南.广东.海南三省的省府长沙市.广州市和 ...查看


  • 中国古代的商业
  • 中国古代的商业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与市的变迁 商业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市是货物交换的地方,开始时物物交换,货币产生后就成为买卖的场所,即市场. 1.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社会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活动(原因:生产力的 ...查看


  • 2012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第一.二单元高考集锦
  • [2012·海南卷]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 A .民本思想 B .仁政思想 C .礼法并重 D .礼治为先 [2012·山东卷] 有学 ...查看


  • 现有重要工具书和部分参考书籍分类目录
  • 现有重要工具书和部分参考书籍分类目录 一.通用类词典及语言文字类工具书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研.语文) 修订版<辞源>(商务) 修订版<辞海>(上海辞书) & ...查看


  • 中外教育史复习资料.doc1
  • 一填空 1教育管理一般指对(教育)进行管理和(教育过程)中的管理 2我国学校萌芽于五帝时期,其名称为(成均)和(庠) 3夏朝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学校,其名称为(序)和(校) 4瞽宗是(商朝)进行(礼乐)教育的学校 5西周教育讲求文武兼备,将礼, ...查看


  • 第16课丝绸之路的开辟[教案][岳麓版]
  • 16 丝绸之路的开辟 课标内容 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西域都护的设置 丝绸之路的开辟 1. 通过观察<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示意图><丝绸之路>等图 ...查看


  • 网友整理自考教育管理专业中外教育管理史
  • 填空 1教育管理一般指对教育进行管理和教育过程中的管理 2史载五帝时期有成均之学, 虞舜有痒 3夏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学校,学校的名称有"序"和"校" 4学校发展到商代又创设了瞽宗和学 5.视学包括两种: ...查看


  • 5.唐代的中外交往练习及答案
  • 第5课 唐代的中外交往 1.唐朝陆路交通的中心.国际性的大都市是( ) A.长安 B.广州 C.登州 D.扬州 2.唐政府在广州设立的市舶司是( ) A.管理城市贸易的官署 B.管理外来船舶的官署 C.管理外国人的官署 D.管理对外贸易的官 ...查看


  •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 第五课 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导学案(历史新授课范例) [认定目标](有了目标,就要永不放弃的去实现它)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依据课标制定的三维目标: 知识掌握:了解唐朝都城长安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