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谭泽 明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 目送 ,芳尘去。锦瑟 华 年谁 与度?月台花榭,琐 窗朱 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衡 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 问闲 愁都 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贺 铸 (0 2—12 ) 15 15 。字 方 回, 自号 “ 湖 遗 庆 老” ,又 号 “ 宗狂 客 ” 北 。系 皇族 外 戚。据 《 史 》 宋 载 ,贺铸 “ 长七尺 ,面铁色 ,眉 目耸拔 ” ,相 貌奇丑 , 人称 “ 贺鬼头” 。其词兼 具豪放和婉 约 ,在宋代 词史 上步武东坡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综观贺词 ,婉约词 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其特点是 “ 沉郁” 深婉” 丽密” 青 玉案》可作为代 表作。 、“ 、“ ,《 该词浓墨重彩 ,盛丽婉腻 ,历来为人称道 ,尤以 “ 一 川烟草 ,满 城风絮 ,梅子 黄时雨”三旬 ,三种意象一 气呵成 , 构思 奇妙 ,堪称 千古绝唱 。据周紫芝 《 竹坡 诗话》载 :“ 贺方 回尝 作 《 青玉案》词 ,有 ‘ 子黄 梅 时雨 ’ 之旬 , 皆服 其工 ,士大夫谓 之 贺梅子 。 人 ”黄 庭坚也 佩 服其 精妙 ,曾手 抄该 词置 之案头 ,常 自吟 味, 寄诗于贺云 : “ 道江南断肠句 ,只今唯有 贺 并 解 方 回。 ” 这首词作于贺铸 晚年 ,大概在公元 11 1O年左右 , 系贺成名立世之作 。 词的大意不难理解。词人在横塘路 边望见一娉 婷 女子消失在朱 户 大 院 中,词 人 用 曹植 《 洛神 赋》 中 “ 凌波微步 ,罗袜 生尘 ”的典故 ,表现女 子 的窈 窕轻 盈。然而 。美丽的女子并没有注意路 的对面 ,更不 可 能跨过横塘路同词人相会 。于是 ,词人抑制不住爱美 之情的涌动 ,“ 无故起 相思 ” ,心灵感触颇深 。这样美 丽的女子 ,“ 锦瑟华年 ”( 典出李 商隐 《 无题》 锦瑟 :“ 无端 五十弦 ,一弦一 柱思华 年” )将 同谁度 过呢 ?恐 怕只有亭台花榭 ,美妙的春光知晓吧。 下阅 ,词 人的感情无法排遣 无处倾诉 ,只能抒发 在一些特定 的意象上 , “ 彩笔 ”虽好 。只能题 写断肠 之句 ,心头笼 罩了无尽的愁情 。这愁情犹如满川 的烟 草 ,满城 的风 絮 ,又如黄梅时节连绵不断的细雨 ,缠 绵断肠 。在这 里 ,词人把愁情 化无形为有形 ,化抽象 为具 体 ,取 得了极佳的艺术审美效果 。该句堪 比南唐 感情。据此 ,一些人提 出该词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 和写照 ,是借 以抒发对美丽的陌生女子所谓的 “ 相 单 思” ,倾 诉爱慕之 情。或 日词 中所叙 之事和所 抒之情 皆为事实 , 词人望着女子
远去的背影 , 联想 到 自己的 丑陋 和年 衰,于是 “ 害起 了单相思 ” 或 曰借对心上 ; 人 的爱慕 之意 ,抒发政治理想无法 实现的苦 闷情怀0
… …
不 一 而足 。
欲分析此词宗 旨,应从 贺铸本人 的人生经历和性 格特点人手 ,结合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 的一般规律和作 者的创作思 想进 行探 索 ,而不 能 以主观 判 断妄加 猜 测 ,或者犯 “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形而上学错误 。 史载 ,贺家同宋朝 皇室有着深远 的渊源关系 ,可 谓钟鸣鼎食之家。但 到贺铸 的祖辈和父辈 ,家族就开 始一蹶不振 ,只能 做到八 品的低级武官。贺铸就出生 在这样一个家道没 落的官僚 家庭 。年 轻的贺 铸, “ 喜 谈 当世事 ,可否不少假借 ,虽贵要权倾一 时 ,小不 中 意 。极 口诋之无遗辞 ,人 以为近侠” ,颇有豪侠之气 。 但受制 于当时 的官吏体制和特殊的家世 。以及作者厌 弃官场 渴望隐逸 的人生追求 ,再 加上长 期身 患疾病 。 贺铸 只能 空怀一腔报 国之志 ,实无 用武之地 。这种士 优而不能仕 的现象在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能找到很多 例 子 ,如宋 玉、陶渊 明等 ,并形 成一 种独 特 的创 作途 径 ,即通过香草 、美人等意象来 表达渴望 明主、贤臣 的愿望 ,所谓 “ 不平则 鸣” 。贺铸 在某 种程 度上可 以 同他们归为一类。 再者 ,贺铸独特的家世和人生际遇 ,促使他形成 了心理性格 上 的悖论 ,既 “ 侠 狂 放”又 “ 密深 豪 细 静” 。既 “ 慷慨 激 昂”又 “ 沉稳 谨 慎” ,既 “ 健超 刚 逸”又 “ 柔婉缠绵 ” ,呈一 种复杂 的 矛盾状 态 ,对立 统一。 作 为性格 矛盾 对立 的诗人 ,贺铸一 面希 望有 0
“ 取长 缨 ,系取 天骄种 ,剑吼西风”(( q 不 / 州歌头》 ) 的侠士气概 ,用世 之心执着 而强烈 ;一面渴望 “ 功成
后 主之 “ 一江 春水向东流”句 ,同易安 “ 只恐双溪舴 艋舟 ,载不动许 多愁 ”也有异 曲同工之妙 ,把相思而 不得 的愁情 写得淋漓尽致 ,酣畅饱 满。 若仅仅从表面层意来分析,该词无非是在描写男 女之 间的一段 情感经历 ,表达对美人单 向相思的惆怅
长往 ,有人同载世无双”(水调歌头》 , 《 ) 像范蠡那样 达到完满 的人生境 界 。双重 的性格 特点 让 贺铸 既有 “ 印锦衣耀闾里 ”(子规行》 金 《 )的雄 心大志 ,又有豪 侠不被朝廷重用 ,不知 “ 闲愁都几许 ” (《 青玉 案》 ) 的感叹 。 此外 ,宋 人写 作 多爱 向唐人 看齐 ,贺 铸 也 不例 外。贺铸深受晚唐诗歌的影 响 , 词作
中处处 留有唐人 诗歌的影子 贺铸 自己就曾说过 :“ 吾笔端驱使 李商 隐 、温庭筠 ,当奔命不暇。 ”可见晚唐 ( 下转 第 5页)
l 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里还浸染着封建婚姻观念。不过这也正好符合了张恨 征和内容新旧交融;作品的格调明显高于旧式的鸳鸯 水 的两重性格 的中间人心态。 蝴蝶派。“ 不作淫声,也不作飞剑斩人头的事” 。但是 同时代 的左翼作家则开辟 了一条具有激烈 的政治 与新文学 尚有差距 ;在对 于革命的态度上 ,他也少有 号角的文学刨作道路, 他们在明确的政治目的的指引 激烈 明确 的主张 。不愠不火……可以说 。张恨水贯彻 下 。将 情 爱描 写 引入革 命 。即 “ 革命加 恋 爱” 的模 的是一 条 “ 不高 不 低、 时浓 时 淡 时 相 宜 的 趣 味 追 式。换句话说。也算是左翼洪流影响下 的 “ 才子佳 求” 。恰好 ,厌倦 了鸳鸯 蝴蝶 派 的庸 俗和 对革命 尚 口 人” ,这里面 的 “ 才子 ”都 有了革命 追求 。 满强 烈 未看清楚的广大普通市民阶层 。他 们的审美情趣和阅 充 的政 治倾向以及对革命 的无限 向往和推崇 ,闪耀出红 读心理 ,却和张恨 水创 作 的社 会 言情 小说 达成 了默 色的熠熠光彩,张恨水的作品中的才子们在革命方面 契。同时 。生计 的逼 迫和个人 的天 才使张恨 水成为创 则显得黯然失色。以蒋光慈、胡也频等为代表的青年 作小说 的 “ 机器” 。据 统计 。张恨 水 时代是 我 国通 俗 作家积极倡导恋爱和革命的合作 , 在他们看来 ,“ 激 小说最 为繁荣 的时代之一。他在众多 的通俗 小说 家中 动 、昂扬 、热 烈 的情 欲 ,释放 了革命 家 自身 内在 能 技压群芳 。名噪大江南北 ,其小说创作量之大 、流传 量。也促使他们由此走向了革命道路。甚至有时把恋 之 广、再版次数之多 、影响之大 ,毫无疑问是一个奇 爱或失恋 当成一种无往不胜的利剑 。成为革命 向前 发 迹。正是他作品在诸 多方面 的 “ 中庸 化” ,他 赢得 了 展 的有 力保 证” ∞。然 而 ,这 种激烈 的革 命意识 是 否 最 广泛 的读者市场 。 能被普通大众接受和理解。在当时还是问号 , 所以用
大众喜爱 的罗曼 蒂克 也起 到了一 定普及 革命的作 用 。
在政治倾 向和对革命 的态度来看 , 无论从作家本人还 是其作 品来 看 。张恨 水 都是 不够 积极和 热情 的,当 然 ,在 “ —一 九 八”事迹 之后 。他的作 品开始 大量涉 及抗 日 题材诸如 《 弯弓集》等。但是。不能否认,张 恨水是 出于 一个 有 良知
的作 家的爱 国热 情和 民族 自 尊 , 于 日本侵 略 的强烈 仇恨 而创作 的 。政 治路 线 对 上 。他仍旧是个 中间人 。一个纯粹的小说 家 。 纵观张 氏的作品 ,题材多样 、情节曲折 。文体特
( 上接 第 1 )诗人 对 他 的影响 之深。在 词 的创 作 3页
①③张恨 水 《 写作生 涯 回忆 > 。人 民文 学出 版社 , 18 年版 。第 8 9 9 页 。 92 ,8 — 0 ⑦张明明 ‘ 回忆我 的父亲张恨 水> .百花文 艺出版 杜 ,18 年版 .第 1 页 。 94 3 2
④方维 保 ‘ 色意义 的生 成—— 2 红 0世纪 中 国左 翼 文学研究> ,安徽教 育 出版 杜 , 04年版 。第 1 20 1 2一l l 3
页。
⑤徐继达 、郑炎贵 《 扬弃、蜕 变与崛起—— 试析张 恨水在 通俗文学第二次崛起中的因果得失> 张恨水研 。< 究论 文集> ,安徽文艺出版杜 。19 年版 。第 10 。 90 1页
铸又深受晚唐李杜感伤、忧郁、朦胧等诗风的影响。
于是运用起来便 得心应手 , “ 问 闲愁 都几许?一 川 试 烟草 。满城飞絮 。梅子黄 时雨 ” ,抑郁之情一气呵成。 因此 。《 膏玉案》在表 层上依 旧是写对 美女 的相 思之情 ,感情汹涌 , 其深层 的则是 来表 现词人追求 政 治理想而终不可得、由理想 的憧憬 到理想 的幻灭 的痛 苦心灵感 受 ,犹如满 川的烟草 。黄梅时节的雨丝 ,惆 怅 、抑郁 。 词人 的心情不 能舒 展。 “ 门四学 士” 让 苏
上。贺铸还大最袭用杜牧的诗歌,对那些偏重于描写
“ 繁华之后 的冷 清、孤寂 、忧伤之情 的诗”情有独钟 。 并在其词中构成 了具有 普遍 意义 的感伤 氛 围。 种 ∞这 继承和学习塑造了贺铸的婉约词 ,形成了深婉密丽 的 语言风格 。深藏着抑郁 不得志的情怀。而贺铸 自己也 提倡 “ 比兴深 者通物理 ” 。主张通过一 系列 生动 的审
美意象,将浸透理性追求的内心世界客观化和对象
化 。表达幽隐曲折婉美 。 结合 以上 论述 , 来分析 《 再 青玉案 》 。便 一 目了 然。首先 ,贺铸 同屈 原等古人 有着近似 的人 生经历 。
之一的张耒在 《 东山词序》中称。贺铸词 “ 幽洁如
屈 、宋” 。南宋王灼也说 : “ 间有 《 世 离骚》 。惟贺方 回、 周美成时时得 之。 ”可见 贺铸 受 “ 屈骚 ”影 响之 深。 综上所 述 ,贺铸 《 玉 案》 ( 波不过 横 塘路) 青 凌
深受他们的气质影响,在词作中便有执着于理想的凄 凉怨慕的沉郁情感。《 横塘路》其实是采用 “ 写怨夫
思妇 之怀 ,寓 孽 子孤 臣之感 ” ( 陈
廷焯 《 白雨斋 词
话》 )的传统 比兴手法 ,来抒 写作者的楚骚情思。《 灵 靳词说》说得好 : “ 齐 匡{ 才能未 得施 ,美 人香草 寄相 思。《 离骚》寂寞千年后,请读 《 东山乐府》词。 ” 贺铸 是用 美人 喻 明主 ,渴望 能够 受到 青 睐 ,得 到 重 用。但 “ 凌波不过横塘路” ,暗示贺铸一生未受到明 君的重视 ,志不 得展 。所 以 ,词人 只 能 眼睁 睁看 着 “ 美人 ”消失在朱 院高墙 中,倍 受冷落。这 种待遇 对 个心系国家大计,渴望在仕途上有所建树的词人来 说,打击是多么的大。其次,《 青玉案》很好地印证 了作者的矛盾性格特点。词人渴 望 “ 美人”青睐 ,渴 望 自己有伸展抱负 的机会 ,但 遭受冷落后 ,便徘 徊 、 忧郁 起来 ,“ 彩笔新题断肠句” ,愁绪和烦 恼加上老年 的孤独和寂寞一起袭来 ,怎一个 “ 愁”字 了得。而贺
一
是借对美人的渴望而不得的境遇,来抒发仕途不畅、 报 国之志不得施 展的悒悒情 怀 ,是 《 离骚》 “ 哀美人 之迟暮”意境 的再 现 ,与苏轼 《 前赤 壁赋》 “ 渺渺兮
予 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有 同一情趣 。
① 马泽兵 《( 青玉案)新读》 语文教学与研究》 ,《 , 20 年 0 期。 04 2 ②阮劭 《 青玉案》 《 , 语文教学 与研究》 02 o 。20 年 4 期。 ③李晓湘 《 论贺铸的性格矛盾》 中国文学研究) ,《 , 1 4 o 期。 . 9 年 4 9 ④关宇 《 试论贺铸对杜牧 的认 同与继承》 广 西师 。《 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 年 0 期 , 01 l ⑤缪铖、叶嘉 莹 ,《 靳词说》 灵 ,上海古籍出版杜 , 17 9 年版 . 29 。 8 第 7页
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谭泽 明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 目送 ,芳尘去。锦瑟 华 年谁 与度?月台花榭,琐 窗朱 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衡 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 问闲 愁都 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贺 铸 (0 2—12 ) 15 15 。字 方 回, 自号 “ 湖 遗 庆 老” ,又 号 “ 宗狂 客 ” 北 。系 皇族 外 戚。据 《 史 》 宋 载 ,贺铸 “ 长七尺 ,面铁色 ,眉 目耸拔 ” ,相 貌奇丑 , 人称 “ 贺鬼头” 。其词兼 具豪放和婉 约 ,在宋代 词史 上步武东坡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综观贺词 ,婉约词 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其特点是 “ 沉郁” 深婉” 丽密” 青 玉案》可作为代 表作。 、“ 、“ ,《 该词浓墨重彩 ,盛丽婉腻 ,历来为人称道 ,尤以 “ 一 川烟草 ,满 城风絮 ,梅子 黄时雨”三旬 ,三种意象一 气呵成 , 构思 奇妙 ,堪称 千古绝唱 。据周紫芝 《 竹坡 诗话》载 :“ 贺方 回尝 作 《 青玉案》词 ,有 ‘ 子黄 梅 时雨 ’ 之旬 , 皆服 其工 ,士大夫谓 之 贺梅子 。 人 ”黄 庭坚也 佩 服其 精妙 ,曾手 抄该 词置 之案头 ,常 自吟 味, 寄诗于贺云 : “ 道江南断肠句 ,只今唯有 贺 并 解 方 回。 ” 这首词作于贺铸 晚年 ,大概在公元 11 1O年左右 , 系贺成名立世之作 。 词的大意不难理解。词人在横塘路 边望见一娉 婷 女子消失在朱 户 大 院 中,词 人 用 曹植 《 洛神 赋》 中 “ 凌波微步 ,罗袜 生尘 ”的典故 ,表现女 子 的窈 窕轻 盈。然而 。美丽的女子并没有注意路 的对面 ,更不 可 能跨过横塘路同词人相会 。于是 ,词人抑制不住爱美 之情的涌动 ,“ 无故起 相思 ” ,心灵感触颇深 。这样美 丽的女子 ,“ 锦瑟华年 ”( 典出李 商隐 《 无题》 锦瑟 :“ 无端 五十弦 ,一弦一 柱思华 年” )将 同谁度 过呢 ?恐 怕只有亭台花榭 ,美妙的春光知晓吧。 下阅 ,词 人的感情无法排遣 无处倾诉 ,只能抒发 在一些特定 的意象上 , “ 彩笔 ”虽好 。只能题 写断肠 之句 ,心头笼 罩了无尽的愁情 。这愁情犹如满川 的烟 草 ,满城 的风 絮 ,又如黄梅时节连绵不断的细雨 ,缠 绵断肠 。在这 里 ,词人把愁情 化无形为有形 ,化抽象 为具 体 ,取 得了极佳的艺术审美效果 。该句堪 比南唐 感情。据此 ,一些人提 出该词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 和写照 ,是借 以抒发对美丽的陌生女子所谓的 “ 相 单 思” ,倾 诉爱慕之 情。或 日词 中所叙 之事和所 抒之情 皆为事实 , 词人望着女子
远去的背影 , 联想 到 自己的 丑陋 和年 衰,于是 “ 害起 了单相思 ” 或 曰借对心上 ; 人 的爱慕 之意 ,抒发政治理想无法 实现的苦 闷情怀0
… …
不 一 而足 。
欲分析此词宗 旨,应从 贺铸本人 的人生经历和性 格特点人手 ,结合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 的一般规律和作 者的创作思 想进 行探 索 ,而不 能 以主观 判 断妄加 猜 测 ,或者犯 “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形而上学错误 。 史载 ,贺家同宋朝 皇室有着深远 的渊源关系 ,可 谓钟鸣鼎食之家。但 到贺铸 的祖辈和父辈 ,家族就开 始一蹶不振 ,只能 做到八 品的低级武官。贺铸就出生 在这样一个家道没 落的官僚 家庭 。年 轻的贺 铸, “ 喜 谈 当世事 ,可否不少假借 ,虽贵要权倾一 时 ,小不 中 意 。极 口诋之无遗辞 ,人 以为近侠” ,颇有豪侠之气 。 但受制 于当时 的官吏体制和特殊的家世 。以及作者厌 弃官场 渴望隐逸 的人生追求 ,再 加上长 期身 患疾病 。 贺铸 只能 空怀一腔报 国之志 ,实无 用武之地 。这种士 优而不能仕 的现象在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能找到很多 例 子 ,如宋 玉、陶渊 明等 ,并形 成一 种独 特 的创 作途 径 ,即通过香草 、美人等意象来 表达渴望 明主、贤臣 的愿望 ,所谓 “ 不平则 鸣” 。贺铸 在某 种程 度上可 以 同他们归为一类。 再者 ,贺铸独特的家世和人生际遇 ,促使他形成 了心理性格 上 的悖论 ,既 “ 侠 狂 放”又 “ 密深 豪 细 静” 。既 “ 慷慨 激 昂”又 “ 沉稳 谨 慎” ,既 “ 健超 刚 逸”又 “ 柔婉缠绵 ” ,呈一 种复杂 的 矛盾状 态 ,对立 统一。 作 为性格 矛盾 对立 的诗人 ,贺铸一 面希 望有 0
“ 取长 缨 ,系取 天骄种 ,剑吼西风”(( q 不 / 州歌头》 ) 的侠士气概 ,用世 之心执着 而强烈 ;一面渴望 “ 功成
后 主之 “ 一江 春水向东流”句 ,同易安 “ 只恐双溪舴 艋舟 ,载不动许 多愁 ”也有异 曲同工之妙 ,把相思而 不得 的愁情 写得淋漓尽致 ,酣畅饱 满。 若仅仅从表面层意来分析,该词无非是在描写男 女之 间的一段 情感经历 ,表达对美人单 向相思的惆怅
长往 ,有人同载世无双”(水调歌头》 , 《 ) 像范蠡那样 达到完满 的人生境 界 。双重 的性格 特点 让 贺铸 既有 “ 印锦衣耀闾里 ”(子规行》 金 《 )的雄 心大志 ,又有豪 侠不被朝廷重用 ,不知 “ 闲愁都几许 ” (《 青玉 案》 ) 的感叹 。 此外 ,宋 人写 作 多爱 向唐人 看齐 ,贺 铸 也 不例 外。贺铸深受晚唐诗歌的影 响 , 词作
中处处 留有唐人 诗歌的影子 贺铸 自己就曾说过 :“ 吾笔端驱使 李商 隐 、温庭筠 ,当奔命不暇。 ”可见晚唐 ( 下转 第 5页)
l 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里还浸染着封建婚姻观念。不过这也正好符合了张恨 征和内容新旧交融;作品的格调明显高于旧式的鸳鸯 水 的两重性格 的中间人心态。 蝴蝶派。“ 不作淫声,也不作飞剑斩人头的事” 。但是 同时代 的左翼作家则开辟 了一条具有激烈 的政治 与新文学 尚有差距 ;在对 于革命的态度上 ,他也少有 号角的文学刨作道路, 他们在明确的政治目的的指引 激烈 明确 的主张 。不愠不火……可以说 。张恨水贯彻 下 。将 情 爱描 写 引入革 命 。即 “ 革命加 恋 爱” 的模 的是一 条 “ 不高 不 低、 时浓 时 淡 时 相 宜 的 趣 味 追 式。换句话说。也算是左翼洪流影响下 的 “ 才子佳 求” 。恰好 ,厌倦 了鸳鸯 蝴蝶 派 的庸 俗和 对革命 尚 口 人” ,这里面 的 “ 才子 ”都 有了革命 追求 。 满强 烈 未看清楚的广大普通市民阶层 。他 们的审美情趣和阅 充 的政 治倾向以及对革命 的无限 向往和推崇 ,闪耀出红 读心理 ,却和张恨 水创 作 的社 会 言情 小说 达成 了默 色的熠熠光彩,张恨水的作品中的才子们在革命方面 契。同时 。生计 的逼 迫和个人 的天 才使张恨 水成为创 则显得黯然失色。以蒋光慈、胡也频等为代表的青年 作小说 的 “ 机器” 。据 统计 。张恨 水 时代是 我 国通 俗 作家积极倡导恋爱和革命的合作 , 在他们看来 ,“ 激 小说最 为繁荣 的时代之一。他在众多 的通俗 小说 家中 动 、昂扬 、热 烈 的情 欲 ,释放 了革命 家 自身 内在 能 技压群芳 。名噪大江南北 ,其小说创作量之大 、流传 量。也促使他们由此走向了革命道路。甚至有时把恋 之 广、再版次数之多 、影响之大 ,毫无疑问是一个奇 爱或失恋 当成一种无往不胜的利剑 。成为革命 向前 发 迹。正是他作品在诸 多方面 的 “ 中庸 化” ,他 赢得 了 展 的有 力保 证” ∞。然 而 ,这 种激烈 的革 命意识 是 否 最 广泛 的读者市场 。 能被普通大众接受和理解。在当时还是问号 , 所以用
大众喜爱 的罗曼 蒂克 也起 到了一 定普及 革命的作 用 。
在政治倾 向和对革命 的态度来看 , 无论从作家本人还 是其作 品来 看 。张恨 水 都是 不够 积极和 热情 的,当 然 ,在 “ —一 九 八”事迹 之后 。他的作 品开始 大量涉 及抗 日 题材诸如 《 弯弓集》等。但是。不能否认,张 恨水是 出于 一个 有 良知
的作 家的爱 国热 情和 民族 自 尊 , 于 日本侵 略 的强烈 仇恨 而创作 的 。政 治路 线 对 上 。他仍旧是个 中间人 。一个纯粹的小说 家 。 纵观张 氏的作品 ,题材多样 、情节曲折 。文体特
( 上接 第 1 )诗人 对 他 的影响 之深。在 词 的创 作 3页
①③张恨 水 《 写作生 涯 回忆 > 。人 民文 学出 版社 , 18 年版 。第 8 9 9 页 。 92 ,8 — 0 ⑦张明明 ‘ 回忆我 的父亲张恨 水> .百花文 艺出版 杜 ,18 年版 .第 1 页 。 94 3 2
④方维 保 ‘ 色意义 的生 成—— 2 红 0世纪 中 国左 翼 文学研究> ,安徽教 育 出版 杜 , 04年版 。第 1 20 1 2一l l 3
页。
⑤徐继达 、郑炎贵 《 扬弃、蜕 变与崛起—— 试析张 恨水在 通俗文学第二次崛起中的因果得失> 张恨水研 。< 究论 文集> ,安徽文艺出版杜 。19 年版 。第 10 。 90 1页
铸又深受晚唐李杜感伤、忧郁、朦胧等诗风的影响。
于是运用起来便 得心应手 , “ 问 闲愁 都几许?一 川 试 烟草 。满城飞絮 。梅子黄 时雨 ” ,抑郁之情一气呵成。 因此 。《 膏玉案》在表 层上依 旧是写对 美女 的相 思之情 ,感情汹涌 , 其深层 的则是 来表 现词人追求 政 治理想而终不可得、由理想 的憧憬 到理想 的幻灭 的痛 苦心灵感 受 ,犹如满 川的烟草 。黄梅时节的雨丝 ,惆 怅 、抑郁 。 词人 的心情不 能舒 展。 “ 门四学 士” 让 苏
上。贺铸还大最袭用杜牧的诗歌,对那些偏重于描写
“ 繁华之后 的冷 清、孤寂 、忧伤之情 的诗”情有独钟 。 并在其词中构成 了具有 普遍 意义 的感伤 氛 围。 种 ∞这 继承和学习塑造了贺铸的婉约词 ,形成了深婉密丽 的 语言风格 。深藏着抑郁 不得志的情怀。而贺铸 自己也 提倡 “ 比兴深 者通物理 ” 。主张通过一 系列 生动 的审
美意象,将浸透理性追求的内心世界客观化和对象
化 。表达幽隐曲折婉美 。 结合 以上 论述 , 来分析 《 再 青玉案 》 。便 一 目了 然。首先 ,贺铸 同屈 原等古人 有着近似 的人 生经历 。
之一的张耒在 《 东山词序》中称。贺铸词 “ 幽洁如
屈 、宋” 。南宋王灼也说 : “ 间有 《 世 离骚》 。惟贺方 回、 周美成时时得 之。 ”可见 贺铸 受 “ 屈骚 ”影 响之 深。 综上所 述 ,贺铸 《 玉 案》 ( 波不过 横 塘路) 青 凌
深受他们的气质影响,在词作中便有执着于理想的凄 凉怨慕的沉郁情感。《 横塘路》其实是采用 “ 写怨夫
思妇 之怀 ,寓 孽 子孤 臣之感 ” ( 陈
廷焯 《 白雨斋 词
话》 )的传统 比兴手法 ,来抒 写作者的楚骚情思。《 灵 靳词说》说得好 : “ 齐 匡{ 才能未 得施 ,美 人香草 寄相 思。《 离骚》寂寞千年后,请读 《 东山乐府》词。 ” 贺铸 是用 美人 喻 明主 ,渴望 能够 受到 青 睐 ,得 到 重 用。但 “ 凌波不过横塘路” ,暗示贺铸一生未受到明 君的重视 ,志不 得展 。所 以 ,词人 只 能 眼睁 睁看 着 “ 美人 ”消失在朱 院高墙 中,倍 受冷落。这 种待遇 对 个心系国家大计,渴望在仕途上有所建树的词人来 说,打击是多么的大。其次,《 青玉案》很好地印证 了作者的矛盾性格特点。词人渴 望 “ 美人”青睐 ,渴 望 自己有伸展抱负 的机会 ,但 遭受冷落后 ,便徘 徊 、 忧郁 起来 ,“ 彩笔新题断肠句” ,愁绪和烦 恼加上老年 的孤独和寂寞一起袭来 ,怎一个 “ 愁”字 了得。而贺
一
是借对美人的渴望而不得的境遇,来抒发仕途不畅、 报 国之志不得施 展的悒悒情 怀 ,是 《 离骚》 “ 哀美人 之迟暮”意境 的再 现 ,与苏轼 《 前赤 壁赋》 “ 渺渺兮
予 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有 同一情趣 。
① 马泽兵 《( 青玉案)新读》 语文教学与研究》 ,《 , 20 年 0 期。 04 2 ②阮劭 《 青玉案》 《 , 语文教学 与研究》 02 o 。20 年 4 期。 ③李晓湘 《 论贺铸的性格矛盾》 中国文学研究) ,《 , 1 4 o 期。 . 9 年 4 9 ④关宇 《 试论贺铸对杜牧 的认 同与继承》 广 西师 。《 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 年 0 期 , 01 l ⑤缪铖、叶嘉 莹 ,《 靳词说》 灵 ,上海古籍出版杜 , 17 9 年版 . 29 。 8 第 7页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