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笔新题断肠句--贺铸[青玉案]之再解读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谭泽 明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 目送 ,芳尘去。锦瑟 华  年谁 与度?月台花榭,琐 窗朱 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衡 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 问闲   愁都 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贺 铸 (0 2—12 ) 15 15 。字 方 回, 自号 “ 湖 遗  庆 老” ,又 号 “ 宗狂 客 ” 北 。系 皇族 外 戚。据 《 史 》 宋   载 ,贺铸 “ 长七尺 ,面铁色 ,眉 目耸拔 ” ,相 貌奇丑 ,   人称 “ 贺鬼头” 。其词兼 具豪放和婉 约 ,在宋代 词史  上步武东坡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综观贺词 ,婉约词 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其特点是  “ 沉郁” 深婉” 丽密” 青 玉案》可作为代 表作。 、“ 、“ ,《   该词浓墨重彩 ,盛丽婉腻 ,历来为人称道 ,尤以 “ 一  川烟草 ,满 城风絮 ,梅子 黄时雨”三旬 ,三种意象一  气呵成 , 构思 奇妙 ,堪称 千古绝唱 。据周紫芝 《 竹坡  诗话》载 :“ 贺方 回尝 作 《 青玉案》词 ,有 ‘ 子黄  梅 时雨 ’ 之旬 , 皆服 其工 ,士大夫谓 之 贺梅子 。 人 ”黄  庭坚也 佩 服其 精妙 ,曾手 抄该 词置 之案头 ,常 自吟  味, 寄诗于贺云 : “ 道江南断肠句 ,只今唯有 贺  并 解 方 回。  ” 这首词作于贺铸 晚年 ,大概在公元 11 1O年左右 ,   系贺成名立世之作 。   词的大意不难理解。词人在横塘路 边望见一娉 婷  女子消失在朱 户 大 院 中,词 人 用 曹植 《 洛神 赋》 中  “ 凌波微步 ,罗袜 生尘 ”的典故 ,表现女 子 的窈 窕轻  盈。然而 。美丽的女子并没有注意路 的对面 ,更不 可  能跨过横塘路同词人相会 。于是 ,词人抑制不住爱美  之情的涌动 ,“ 无故起 相思 ” ,心灵感触颇深 。这样美  丽的女子 ,“ 锦瑟华年 ”( 典出李 商隐 《 无题》 锦瑟  :“ 无端 五十弦 ,一弦一 柱思华 年” )将 同谁度 过呢 ?恐  怕只有亭台花榭 ,美妙的春光知晓吧。   下阅 ,词 人的感情无法排遣 无处倾诉 ,只能抒发  在一些特定 的意象上 , “ 彩笔 ”虽好 。只能题 写断肠  之句 ,心头笼 罩了无尽的愁情 。这愁情犹如满川 的烟  草 ,满城 的风 絮 ,又如黄梅时节连绵不断的细雨 ,缠  绵断肠 。在这 里 ,词人把愁情 化无形为有形 ,化抽象  为具 体 ,取 得了极佳的艺术审美效果 。该句堪 比南唐  感情。据此 ,一些人提 出该词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  和写照 ,是借 以抒发对美丽的陌生女子所谓的 “ 相  单 思” ,倾 诉爱慕之 情。或 日词 中所叙 之事和所 抒之情  皆为事实 , 词人望着女子

远去的背影 , 联想 到 自己的   丑陋 和年 衰,于是 “ 害起 了单相思 ” 或 曰借对心上  ; 人 的爱慕 之意 ,抒发政治理想无法 实现的苦 闷情怀0  

… …

不 一 而足 。  

欲分析此词宗 旨,应从 贺铸本人 的人生经历和性  格特点人手 ,结合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 的一般规律和作  者的创作思 想进 行探 索 ,而不 能 以主观 判 断妄加 猜  测 ,或者犯 “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形而上学错误 。   史载 ,贺家同宋朝 皇室有着深远 的渊源关系 ,可  谓钟鸣鼎食之家。但 到贺铸 的祖辈和父辈 ,家族就开  始一蹶不振 ,只能 做到八 品的低级武官。贺铸就出生  在这样一个家道没 落的官僚 家庭 。年 轻的贺 铸, “ 喜  谈 当世事 ,可否不少假借 ,虽贵要权倾一 时 ,小不 中  意 。极 口诋之无遗辞 ,人 以为近侠” ,颇有豪侠之气 。   但受制 于当时 的官吏体制和特殊的家世 。以及作者厌  弃官场 渴望隐逸 的人生追求 ,再 加上长 期身 患疾病 。   贺铸 只能 空怀一腔报 国之志 ,实无 用武之地 。这种士  优而不能仕 的现象在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能找到很多 例  子 ,如宋 玉、陶渊 明等 ,并形 成一 种独 特 的创 作途  径 ,即通过香草 、美人等意象来 表达渴望 明主、贤臣  的愿望 ,所谓 “ 不平则 鸣” 。贺铸 在某 种程 度上可 以  同他们归为一类。   再者 ,贺铸独特的家世和人生际遇 ,促使他形成  了心理性格 上 的悖论 ,既 “ 侠 狂 放”又 “ 密深  豪 细 静” 。既 “ 慷慨 激 昂”又 “ 沉稳 谨 慎” ,既 “ 健超  刚 逸”又 “ 柔婉缠绵 ” ,呈一 种复杂 的 矛盾状 态 ,对立  统一。 作 为性格 矛盾 对立 的诗人 ,贺铸一 面希 望有  0

“ 取长 缨 ,系取 天骄种 ,剑吼西风”(( q 不 / 州歌头》  ) 的侠士气概 ,用世 之心执着 而强烈 ;一面渴望 “ 功成 

后 主之 “ 一江 春水向东流”句 ,同易安 “ 只恐双溪舴  艋舟 ,载不动许 多愁 ”也有异 曲同工之妙 ,把相思而  不得 的愁情 写得淋漓尽致 ,酣畅饱 满。   若仅仅从表面层意来分析,该词无非是在描写男   女之 间的一段 情感经历 ,表达对美人单 向相思的惆怅 

长往 ,有人同载世无双”(水调歌头》 , 《 ) 像范蠡那样  达到完满 的人生境 界 。双重 的性格 特点 让 贺铸 既有  “ 印锦衣耀闾里 ”(子规行》 金 《 )的雄 心大志 ,又有豪  侠不被朝廷重用 ,不知 “ 闲愁都几许 ” (《 青玉 案》  ) 的感叹 。   此外 ,宋 人写 作 多爱 向唐人 看齐 ,贺 铸 也 不例  外。贺铸深受晚唐诗歌的影 响 , 词作

中处处 留有唐人  诗歌的影子  贺铸 自己就曾说过 :“ 吾笔端驱使 李商  隐 、温庭筠 ,当奔命不暇。 ”可见晚唐 ( 下转 第 5页)  

l  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里还浸染着封建婚姻观念。不过这也正好符合了张恨  征和内容新旧交融;作品的格调明显高于旧式的鸳鸯  水 的两重性格 的中间人心态。   蝴蝶派。“ 不作淫声,也不作飞剑斩人头的事” 。但是  同时代 的左翼作家则开辟 了一条具有激烈 的政治  与新文学 尚有差距 ;在对 于革命的态度上 ,他也少有  号角的文学刨作道路, 他们在明确的政治目的的指引  激烈 明确 的主张 。不愠不火……可以说 。张恨水贯彻  下 。将 情 爱描 写 引入革 命 。即 “ 革命加 恋 爱” 的模  的是一 条 “ 不高 不 低、 时浓 时 淡 时 相 宜 的 趣 味 追  式。换句话说。也算是左翼洪流影响下 的 “ 才子佳  求” 。恰好 ,厌倦 了鸳鸯 蝴蝶 派 的庸 俗和 对革命 尚 口   人” ,这里面 的 “ 才子 ”都 有了革命 追求 。 满强 烈  未看清楚的广大普通市民阶层 。他 们的审美情趣和阅  充 的政 治倾向以及对革命 的无限 向往和推崇 ,闪耀出红  读心理 ,却和张恨 水创 作 的社 会 言情 小说 达成 了默  色的熠熠光彩,张恨水的作品中的才子们在革命方面  契。同时 。生计 的逼 迫和个人 的天 才使张恨 水成为创  则显得黯然失色。以蒋光慈、胡也频等为代表的青年  作小说 的 “ 机器” 。据 统计 。张恨 水 时代是 我 国通 俗  作家积极倡导恋爱和革命的合作 , 在他们看来 ,“ 激  小说最 为繁荣 的时代之一。他在众多 的通俗 小说 家中   动 、昂扬 、热 烈 的情 欲 ,释放 了革命 家 自身 内在 能  技压群芳 。名噪大江南北 ,其小说创作量之大 、流传  量。也促使他们由此走向了革命道路。甚至有时把恋  之 广、再版次数之多 、影响之大 ,毫无疑问是一个奇  爱或失恋 当成一种无往不胜的利剑 。成为革命 向前 发  迹。正是他作品在诸 多方面 的 “ 中庸 化” ,他 赢得 了   展 的有 力保 证” ∞。然 而 ,这 种激烈 的革 命意识 是 否  最 广泛 的读者市场 。   能被普通大众接受和理解。在当时还是问号 , 所以用  

大众喜爱 的罗曼 蒂克 也起 到了一 定普及 革命的作 用 。  

在政治倾 向和对革命 的态度来看 , 无论从作家本人还  是其作 品来 看 。张恨 水 都是 不够 积极和 热情 的,当  然 ,在 “ —一 九 八”事迹 之后 。他的作 品开始 大量涉  及抗 日 题材诸如 《 弯弓集》等。但是。不能否认,张   恨水是 出于 一个 有 良知

的作 家的爱 国热 情和 民族 自   尊 , 于 日本侵 略 的强烈 仇恨 而创作 的 。政 治路 线  对 上 。他仍旧是个 中间人 。一个纯粹的小说 家 。   纵观张 氏的作品 ,题材多样 、情节曲折 。文体特 

( 上接 第 1 )诗人 对 他 的影响 之深。在 词 的创 作  3页

①③张恨 水 《 写作生 涯 回忆 > 。人 民文 学出 版社 ,   18 年版 。第 8 9 9 页 。 92 ,8 — 0   ⑦张明明 ‘ 回忆我 的父亲张恨 水> .百花文 艺出版  杜 ,18 年版 .第 1 页 。 94 3 2  

④方维 保 ‘ 色意义 的生 成—— 2 红 0世纪 中 国左 翼  文学研究> ,安徽教 育 出版 杜 , 04年版 。第 1 20 1 2一l   l 3

页。  

⑤徐继达 、郑炎贵 《 扬弃、蜕 变与崛起—— 试析张  恨水在 通俗文学第二次崛起中的因果得失> 张恨水研  。< 究论 文集> ,安徽文艺出版杜 。19 年版 。第 10 。 90 1页  

铸又深受晚唐李杜感伤、忧郁、朦胧等诗风的影响。  

于是运用起来便 得心应手 , “ 问 闲愁 都几许?一 川  试 烟草 。满城飞絮 。梅子黄 时雨 ” ,抑郁之情一气呵成。   因此 。《 膏玉案》在表 层上依 旧是写对 美女 的相  思之情 ,感情汹涌 , 其深层 的则是 来表 现词人追求 政  治理想而终不可得、由理想 的憧憬 到理想 的幻灭 的痛  苦心灵感 受 ,犹如满 川的烟草 。黄梅时节的雨丝 ,惆  怅 、抑郁 。 词人 的心情不 能舒 展。 “ 门四学 士” 让 苏  

上。贺铸还大最袭用杜牧的诗歌,对那些偏重于描写 

“ 繁华之后 的冷 清、孤寂 、忧伤之情 的诗”情有独钟 。   并在其词中构成 了具有 普遍 意义 的感伤 氛 围。 种  ∞这 继承和学习塑造了贺铸的婉约词 ,形成了深婉密丽 的  语言风格 。深藏着抑郁 不得志的情怀。而贺铸 自己也  提倡 “ 比兴深 者通物理 ” 。主张通过一 系列 生动 的审 

美意象,将浸透理性追求的内心世界客观化和对象 

化 。表达幽隐曲折婉美 。   结合 以上 论述 , 来分析 《 再 青玉案 》 。便 一 目了   然。首先 ,贺铸 同屈 原等古人 有着近似 的人 生经历 。  

之一的张耒在 《 东山词序》中称。贺铸词 “ 幽洁如 

屈 、宋” 。南宋王灼也说 : “ 间有 《 世 离骚》 。惟贺方  回、 周美成时时得 之。 ”可见 贺铸 受 “ 屈骚 ”影 响之  深。   综上所 述 ,贺铸 《 玉 案》 ( 波不过 横 塘路) 青 凌  

深受他们的气质影响,在词作中便有执着于理想的凄  凉怨慕的沉郁情感。《 横塘路》其实是采用 “ 写怨夫 

思妇 之怀 ,寓 孽 子孤 臣之感 ” (   陈

廷焯 《 白雨斋 词 

话》 )的传统 比兴手法 ,来抒 写作者的楚骚情思。《 灵  靳词说》说得好 : “ 齐 匡{ 才能未 得施 ,美 人香草 寄相  思。《 离骚》寂寞千年后,请读 《 东山乐府》词。 ”   贺铸 是用 美人 喻 明主 ,渴望 能够 受到 青 睐 ,得 到 重  用。但 “ 凌波不过横塘路” ,暗示贺铸一生未受到明   君的重视 ,志不 得展 。所 以 ,词人 只 能 眼睁 睁看 着  “ 美人 ”消失在朱 院高墙 中,倍 受冷落。这 种待遇 对  个心系国家大计,渴望在仕途上有所建树的词人来  说,打击是多么的大。其次,《 青玉案》很好地印证  了作者的矛盾性格特点。词人渴 望 “ 美人”青睐 ,渴  望 自己有伸展抱负 的机会 ,但 遭受冷落后 ,便徘 徊 、   忧郁 起来 ,“ 彩笔新题断肠句” ,愁绪和烦 恼加上老年  的孤独和寂寞一起袭来 ,怎一个 “ 愁”字 了得。而贺 

是借对美人的渴望而不得的境遇,来抒发仕途不畅、   报 国之志不得施 展的悒悒情 怀 ,是 《 离骚》 “ 哀美人  之迟暮”意境 的再 现 ,与苏轼 《 前赤 壁赋》 “ 渺渺兮 

予 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有 同一情趣 。  

① 马泽兵 《( 青玉案)新读》 语文教学与研究》  ,《 , 20 年 0 期。 04 2   ②阮劭 《 青玉案》 《 , 语文教学 与研究》 02 o  。20 年 4 期。   ③李晓湘 《 论贺铸的性格矛盾》 中国文学研究) ,《 ,   1 4 o 期。 . 9 年 4 9   ④关宇 《 试论贺铸对杜牧 的认 同与继承》 广 西师  。《 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 年 0 期  , 01 l ⑤缪铖、叶嘉 莹 ,《 靳词说》 灵 ,上海古籍出版杜 ,   17 9 年版 . 29 。 8 第 7页  

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谭泽 明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 目送 ,芳尘去。锦瑟 华  年谁 与度?月台花榭,琐 窗朱 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衡 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 问闲   愁都 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贺 铸 (0 2—12 ) 15 15 。字 方 回, 自号 “ 湖 遗  庆 老” ,又 号 “ 宗狂 客 ” 北 。系 皇族 外 戚。据 《 史 》 宋   载 ,贺铸 “ 长七尺 ,面铁色 ,眉 目耸拔 ” ,相 貌奇丑 ,   人称 “ 贺鬼头” 。其词兼 具豪放和婉 约 ,在宋代 词史  上步武东坡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综观贺词 ,婉约词 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其特点是  “ 沉郁” 深婉” 丽密” 青 玉案》可作为代 表作。 、“ 、“ ,《   该词浓墨重彩 ,盛丽婉腻 ,历来为人称道 ,尤以 “ 一  川烟草 ,满 城风絮 ,梅子 黄时雨”三旬 ,三种意象一  气呵成 , 构思 奇妙 ,堪称 千古绝唱 。据周紫芝 《 竹坡  诗话》载 :“ 贺方 回尝 作 《 青玉案》词 ,有 ‘ 子黄  梅 时雨 ’ 之旬 , 皆服 其工 ,士大夫谓 之 贺梅子 。 人 ”黄  庭坚也 佩 服其 精妙 ,曾手 抄该 词置 之案头 ,常 自吟  味, 寄诗于贺云 : “ 道江南断肠句 ,只今唯有 贺  并 解 方 回。  ” 这首词作于贺铸 晚年 ,大概在公元 11 1O年左右 ,   系贺成名立世之作 。   词的大意不难理解。词人在横塘路 边望见一娉 婷  女子消失在朱 户 大 院 中,词 人 用 曹植 《 洛神 赋》 中  “ 凌波微步 ,罗袜 生尘 ”的典故 ,表现女 子 的窈 窕轻  盈。然而 。美丽的女子并没有注意路 的对面 ,更不 可  能跨过横塘路同词人相会 。于是 ,词人抑制不住爱美  之情的涌动 ,“ 无故起 相思 ” ,心灵感触颇深 。这样美  丽的女子 ,“ 锦瑟华年 ”( 典出李 商隐 《 无题》 锦瑟  :“ 无端 五十弦 ,一弦一 柱思华 年” )将 同谁度 过呢 ?恐  怕只有亭台花榭 ,美妙的春光知晓吧。   下阅 ,词 人的感情无法排遣 无处倾诉 ,只能抒发  在一些特定 的意象上 , “ 彩笔 ”虽好 。只能题 写断肠  之句 ,心头笼 罩了无尽的愁情 。这愁情犹如满川 的烟  草 ,满城 的风 絮 ,又如黄梅时节连绵不断的细雨 ,缠  绵断肠 。在这 里 ,词人把愁情 化无形为有形 ,化抽象  为具 体 ,取 得了极佳的艺术审美效果 。该句堪 比南唐  感情。据此 ,一些人提 出该词是作者真实感情的流露  和写照 ,是借 以抒发对美丽的陌生女子所谓的 “ 相  单 思” ,倾 诉爱慕之 情。或 日词 中所叙 之事和所 抒之情  皆为事实 , 词人望着女子

远去的背影 , 联想 到 自己的   丑陋 和年 衰,于是 “ 害起 了单相思 ” 或 曰借对心上  ; 人 的爱慕 之意 ,抒发政治理想无法 实现的苦 闷情怀0  

… …

不 一 而足 。  

欲分析此词宗 旨,应从 贺铸本人 的人生经历和性  格特点人手 ,结合 中国古代文学创作 的一般规律和作  者的创作思 想进 行探 索 ,而不 能 以主观 判 断妄加 猜  测 ,或者犯 “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形而上学错误 。   史载 ,贺家同宋朝 皇室有着深远 的渊源关系 ,可  谓钟鸣鼎食之家。但 到贺铸 的祖辈和父辈 ,家族就开  始一蹶不振 ,只能 做到八 品的低级武官。贺铸就出生  在这样一个家道没 落的官僚 家庭 。年 轻的贺 铸, “ 喜  谈 当世事 ,可否不少假借 ,虽贵要权倾一 时 ,小不 中  意 。极 口诋之无遗辞 ,人 以为近侠” ,颇有豪侠之气 。   但受制 于当时 的官吏体制和特殊的家世 。以及作者厌  弃官场 渴望隐逸 的人生追求 ,再 加上长 期身 患疾病 。   贺铸 只能 空怀一腔报 国之志 ,实无 用武之地 。这种士  优而不能仕 的现象在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能找到很多 例  子 ,如宋 玉、陶渊 明等 ,并形 成一 种独 特 的创 作途  径 ,即通过香草 、美人等意象来 表达渴望 明主、贤臣  的愿望 ,所谓 “ 不平则 鸣” 。贺铸 在某 种程 度上可 以  同他们归为一类。   再者 ,贺铸独特的家世和人生际遇 ,促使他形成  了心理性格 上 的悖论 ,既 “ 侠 狂 放”又 “ 密深  豪 细 静” 。既 “ 慷慨 激 昂”又 “ 沉稳 谨 慎” ,既 “ 健超  刚 逸”又 “ 柔婉缠绵 ” ,呈一 种复杂 的 矛盾状 态 ,对立  统一。 作 为性格 矛盾 对立 的诗人 ,贺铸一 面希 望有  0

“ 取长 缨 ,系取 天骄种 ,剑吼西风”(( q 不 / 州歌头》  ) 的侠士气概 ,用世 之心执着 而强烈 ;一面渴望 “ 功成 

后 主之 “ 一江 春水向东流”句 ,同易安 “ 只恐双溪舴  艋舟 ,载不动许 多愁 ”也有异 曲同工之妙 ,把相思而  不得 的愁情 写得淋漓尽致 ,酣畅饱 满。   若仅仅从表面层意来分析,该词无非是在描写男   女之 间的一段 情感经历 ,表达对美人单 向相思的惆怅 

长往 ,有人同载世无双”(水调歌头》 , 《 ) 像范蠡那样  达到完满 的人生境 界 。双重 的性格 特点 让 贺铸 既有  “ 印锦衣耀闾里 ”(子规行》 金 《 )的雄 心大志 ,又有豪  侠不被朝廷重用 ,不知 “ 闲愁都几许 ” (《 青玉 案》  ) 的感叹 。   此外 ,宋 人写 作 多爱 向唐人 看齐 ,贺 铸 也 不例  外。贺铸深受晚唐诗歌的影 响 , 词作

中处处 留有唐人  诗歌的影子  贺铸 自己就曾说过 :“ 吾笔端驱使 李商  隐 、温庭筠 ,当奔命不暇。 ”可见晚唐 ( 下转 第 5页)  

l  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里还浸染着封建婚姻观念。不过这也正好符合了张恨  征和内容新旧交融;作品的格调明显高于旧式的鸳鸯  水 的两重性格 的中间人心态。   蝴蝶派。“ 不作淫声,也不作飞剑斩人头的事” 。但是  同时代 的左翼作家则开辟 了一条具有激烈 的政治  与新文学 尚有差距 ;在对 于革命的态度上 ,他也少有  号角的文学刨作道路, 他们在明确的政治目的的指引  激烈 明确 的主张 。不愠不火……可以说 。张恨水贯彻  下 。将 情 爱描 写 引入革 命 。即 “ 革命加 恋 爱” 的模  的是一 条 “ 不高 不 低、 时浓 时 淡 时 相 宜 的 趣 味 追  式。换句话说。也算是左翼洪流影响下 的 “ 才子佳  求” 。恰好 ,厌倦 了鸳鸯 蝴蝶 派 的庸 俗和 对革命 尚 口   人” ,这里面 的 “ 才子 ”都 有了革命 追求 。 满强 烈  未看清楚的广大普通市民阶层 。他 们的审美情趣和阅  充 的政 治倾向以及对革命 的无限 向往和推崇 ,闪耀出红  读心理 ,却和张恨 水创 作 的社 会 言情 小说 达成 了默  色的熠熠光彩,张恨水的作品中的才子们在革命方面  契。同时 。生计 的逼 迫和个人 的天 才使张恨 水成为创  则显得黯然失色。以蒋光慈、胡也频等为代表的青年  作小说 的 “ 机器” 。据 统计 。张恨 水 时代是 我 国通 俗  作家积极倡导恋爱和革命的合作 , 在他们看来 ,“ 激  小说最 为繁荣 的时代之一。他在众多 的通俗 小说 家中   动 、昂扬 、热 烈 的情 欲 ,释放 了革命 家 自身 内在 能  技压群芳 。名噪大江南北 ,其小说创作量之大 、流传  量。也促使他们由此走向了革命道路。甚至有时把恋  之 广、再版次数之多 、影响之大 ,毫无疑问是一个奇  爱或失恋 当成一种无往不胜的利剑 。成为革命 向前 发  迹。正是他作品在诸 多方面 的 “ 中庸 化” ,他 赢得 了   展 的有 力保 证” ∞。然 而 ,这 种激烈 的革 命意识 是 否  最 广泛 的读者市场 。   能被普通大众接受和理解。在当时还是问号 , 所以用  

大众喜爱 的罗曼 蒂克 也起 到了一 定普及 革命的作 用 。  

在政治倾 向和对革命 的态度来看 , 无论从作家本人还  是其作 品来 看 。张恨 水 都是 不够 积极和 热情 的,当  然 ,在 “ —一 九 八”事迹 之后 。他的作 品开始 大量涉  及抗 日 题材诸如 《 弯弓集》等。但是。不能否认,张   恨水是 出于 一个 有 良知

的作 家的爱 国热 情和 民族 自   尊 , 于 日本侵 略 的强烈 仇恨 而创作 的 。政 治路 线  对 上 。他仍旧是个 中间人 。一个纯粹的小说 家 。   纵观张 氏的作品 ,题材多样 、情节曲折 。文体特 

( 上接 第 1 )诗人 对 他 的影响 之深。在 词 的创 作  3页

①③张恨 水 《 写作生 涯 回忆 > 。人 民文 学出 版社 ,   18 年版 。第 8 9 9 页 。 92 ,8 — 0   ⑦张明明 ‘ 回忆我 的父亲张恨 水> .百花文 艺出版  杜 ,18 年版 .第 1 页 。 94 3 2  

④方维 保 ‘ 色意义 的生 成—— 2 红 0世纪 中 国左 翼  文学研究> ,安徽教 育 出版 杜 , 04年版 。第 1 20 1 2一l   l 3

页。  

⑤徐继达 、郑炎贵 《 扬弃、蜕 变与崛起—— 试析张  恨水在 通俗文学第二次崛起中的因果得失> 张恨水研  。< 究论 文集> ,安徽文艺出版杜 。19 年版 。第 10 。 90 1页  

铸又深受晚唐李杜感伤、忧郁、朦胧等诗风的影响。  

于是运用起来便 得心应手 , “ 问 闲愁 都几许?一 川  试 烟草 。满城飞絮 。梅子黄 时雨 ” ,抑郁之情一气呵成。   因此 。《 膏玉案》在表 层上依 旧是写对 美女 的相  思之情 ,感情汹涌 , 其深层 的则是 来表 现词人追求 政  治理想而终不可得、由理想 的憧憬 到理想 的幻灭 的痛  苦心灵感 受 ,犹如满 川的烟草 。黄梅时节的雨丝 ,惆  怅 、抑郁 。 词人 的心情不 能舒 展。 “ 门四学 士” 让 苏  

上。贺铸还大最袭用杜牧的诗歌,对那些偏重于描写 

“ 繁华之后 的冷 清、孤寂 、忧伤之情 的诗”情有独钟 。   并在其词中构成 了具有 普遍 意义 的感伤 氛 围。 种  ∞这 继承和学习塑造了贺铸的婉约词 ,形成了深婉密丽 的  语言风格 。深藏着抑郁 不得志的情怀。而贺铸 自己也  提倡 “ 比兴深 者通物理 ” 。主张通过一 系列 生动 的审 

美意象,将浸透理性追求的内心世界客观化和对象 

化 。表达幽隐曲折婉美 。   结合 以上 论述 , 来分析 《 再 青玉案 》 。便 一 目了   然。首先 ,贺铸 同屈 原等古人 有着近似 的人 生经历 。  

之一的张耒在 《 东山词序》中称。贺铸词 “ 幽洁如 

屈 、宋” 。南宋王灼也说 : “ 间有 《 世 离骚》 。惟贺方  回、 周美成时时得 之。 ”可见 贺铸 受 “ 屈骚 ”影 响之  深。   综上所 述 ,贺铸 《 玉 案》 ( 波不过 横 塘路) 青 凌  

深受他们的气质影响,在词作中便有执着于理想的凄  凉怨慕的沉郁情感。《 横塘路》其实是采用 “ 写怨夫 

思妇 之怀 ,寓 孽 子孤 臣之感 ” (   陈

廷焯 《 白雨斋 词 

话》 )的传统 比兴手法 ,来抒 写作者的楚骚情思。《 灵  靳词说》说得好 : “ 齐 匡{ 才能未 得施 ,美 人香草 寄相  思。《 离骚》寂寞千年后,请读 《 东山乐府》词。 ”   贺铸 是用 美人 喻 明主 ,渴望 能够 受到 青 睐 ,得 到 重  用。但 “ 凌波不过横塘路” ,暗示贺铸一生未受到明   君的重视 ,志不 得展 。所 以 ,词人 只 能 眼睁 睁看 着  “ 美人 ”消失在朱 院高墙 中,倍 受冷落。这 种待遇 对  个心系国家大计,渴望在仕途上有所建树的词人来  说,打击是多么的大。其次,《 青玉案》很好地印证  了作者的矛盾性格特点。词人渴 望 “ 美人”青睐 ,渴  望 自己有伸展抱负 的机会 ,但 遭受冷落后 ,便徘 徊 、   忧郁 起来 ,“ 彩笔新题断肠句” ,愁绪和烦 恼加上老年  的孤独和寂寞一起袭来 ,怎一个 “ 愁”字 了得。而贺 

是借对美人的渴望而不得的境遇,来抒发仕途不畅、   报 国之志不得施 展的悒悒情 怀 ,是 《 离骚》 “ 哀美人  之迟暮”意境 的再 现 ,与苏轼 《 前赤 壁赋》 “ 渺渺兮 

予 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有 同一情趣 。  

① 马泽兵 《( 青玉案)新读》 语文教学与研究》  ,《 , 20 年 0 期。 04 2   ②阮劭 《 青玉案》 《 , 语文教学 与研究》 02 o  。20 年 4 期。   ③李晓湘 《 论贺铸的性格矛盾》 中国文学研究) ,《 ,   1 4 o 期。 . 9 年 4 9   ④关宇 《 试论贺铸对杜牧 的认 同与继承》 广 西师  。《 院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 年 0 期  , 01 l ⑤缪铖、叶嘉 莹 ,《 靳词说》 灵 ,上海古籍出版杜 ,   17 9 年版 . 29 。 8 第 7页  

5  


相关文章

  • 宋词英译: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汉译英
  • [引]<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是宋代词人贺铸的作品.此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 ...查看


  • 关于苏州的诗句
  • 关于苏州的诗句 1.<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2.<送人游吴> 唐·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 ...查看


  • 唐宋爱情诗词
  • 长恨歌 唐代·白居易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 ...查看


  • 唐宋词论文正文
  • 强弩之末,弦断心碎 不搭调的两个短语,前者乃箭弦,后者则是琴弦.前者需要用上很大的力气,才可以让箭弦绷得最紧,来到最后的位置:后者则是要付诸很深的情,才可以奏断琴弦,撕裂心灵.我想说的,不过是在长短句的世界里那扣人心弦的结句. 高中写作文的 ...查看


  • 中国古代经典相思诗词六十首
  • [转载]语文教学:中国古代经典相思诗词六十首 此博文包含图片 转载▼ 标签: 转载 原文地址:语文教学:中国古代经典相思诗词六十首作者: [转载]语文教学:中国古代经典相思诗词六十首 中国古代经典相思诗词集锦 关雎 <诗经> 关 ...查看


  • 论贺铸[东山词]中的女性形象1
  • 浅论贺铸<东山词>中的女性形象 [内容摘要] 贺铸的词集<东山词>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彩,其中有赠妓词中的歌儿舞女,又有言情词中凌波美人和纯情少女,征人思妇词中的闺妇,还有悼亡词中的亡妻.这些女性形象丰富了<东山 ...查看


  • 那些飘进唐诗宋词里的梅雨
  • 那些飘进唐诗宋词里的梅雨 浪淘沙 白居易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 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 九江北岸遇风雨 白居易 黄梅县边黄梅雨,白头浪里白头翁. 九江阔处不见岸,五月尽时多恶风. 人间隐路应无限,何事抛身在此中? 约客 ...查看


  • 梅子黄时雨
  • 江南高大的绿叶乔木下,青梅熟了,由青泛黄.此时它酸甜的滋味,引诱来仙鹤般无拘无束的白云,引诱来垂涎的东海龙王,于是缠缠绵绵,如雾似烟,江南飘起了丝丝细雨.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淅淅沥沥的雨,清清凉凉的风,赶走了暑热,溪河池塘一片 ...查看


  • 11.名诗名句分类汇总--带数字1的
  • 一 1.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2.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3.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黄都.(韩愈<早春>) 4.不解藏踪迹,浮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