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人民教育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材
第一单元 第4课《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材,主要学习运用word 这个软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生动的主题活动,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对信息处理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教材内容以基础入门、技能提高和实际应用为主,在灵活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最终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
【学情分析】
1、能力基础:学生在前期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具有较强的上机操作能力,能在本堂课上独立自主地完成任务。
2、知识基础:学生之前已经认识word 这个软件,对基本的打开、保存、关闭、输入文字已经掌握,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是在之前做好古诗文字的文档中直接插入图片。这样可以提高本节课的效率。
3、情感基础:学生对上机操作的积极性较高,思维活跃。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word 种插入图片的方法,了解文字环绕方式。
2、技能目标:能够熟练地在word 文档中插入图片,并根据主题内容调整图片的位置,最终制作出一幅文字和图片搭配适当的,具有诗情画意的作品。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利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习惯。
【设计理念】
课堂上小以组竞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讲解力求简洁流畅,引导力求适时有效,充分利用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学软件,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自己的作品,并能发散思维、探究性的学习与完善作品,使学生在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方面得到锻炼,贯穿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互评自评的教学理念。
【设计流程】
1. 情景导入,提升兴趣。
2. 简单引导,自主学习。
3. 问题解决,演示操作。
4. 操作实践,自主拓展。
5. 作品展示,点评总结。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用图片工具栏设置图片环绕方式。
解决方法:简单引入后先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找出如何更改环绕方式,然后再演示观察环绕方式的区别在哪里,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来总结。
教学难点:根据主题合理编排文字和图片。
解决方法:先让学生了解各种文字环绕方式的区别,再来找出他们觉得适合今天古诗搭配的环绕方式,并说出理由;及时将一些好的作品展示出来供大家一起分析、学习;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剪贴画和艺术字的使用,使作品更加丰富。
【教学策略】
教学以看、讲、练、评相结合,由情境导入、要点讲解、实践操作、点评总结四大环节组成,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用教师定主题、学生自由发挥的方法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与个性,通过点评、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思维活跃性,从而促进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学方法】
小组竞赛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评价激励法
【教学准备】
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
软件准备:OFFICE2003软件、电子教室控制软件) ,
资源; 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PPT 课件,文字、图片素材(文字图片素材课
前分发到每台学生机)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介绍分组竞赛。
2. 介绍新伙伴“小贝”,找出她带给我们的今天的任务。
(给古诗文字配上插图)
3. 配着音乐欣赏三幅制作好的作品,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这样的诗句配上
美丽的图片,用一个成语来形容?
4. 引出本节课的题目:诗情画意——Word 文档中插入图片
5. 呈现学习目标。(齐读一遍)
(教学思路及媒体应用)首先通过分组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新伙伴的引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通过观察生动的实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简单的引入,使学生在下一步的自学时有方向。
二自主学习
1. 在“小贝”的带领下,学生按步骤自主尝试:
2. 方法:一边练习、一边解决问题。提前给学生发送一个详细的自学帮助,如
果出现问题,可先自学解决。
1) 第一步:打开《静夜思》的文字,找到素材中的图片;
2) 第二步:为这首古诗插入图片;
3) 第三步:将图片移动到古诗文字的右侧。
小老师上台演示如何插入图片、调整大小、移动图片的位置;
教师总结插入图片和调整大小的方法。
2. 演示几种文字环绕方式的效果、学生总结出特点,并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方式。
3. 提问:如果添加的图片不合适,怎么去掉?
找不到文字环绕怎么办?
删除、图片工具栏。
4. 简单提示图片工具栏的使用。
教师简单总结学生自学情况。
(教学思路及媒体应用)分步骤、明确的自学目标,使学生在自主完成这项小练习的时候自学本节课的内容。通过学生演示,教师讲解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将本节要学习的图片的插入、大小调整以及文字环绕方式渗透到这些任务的操作上去,使学生有一个生动,直观的认识。
三、实践操作
1. 呈现本节课的操作任务。
基本任务:
1) 合理放置图片的位置;
2) 修饰古诗文字的字体;
拓展任务:
1) 插入艺术字写上自己的班级、姓名;
2) 尝试插入剪贴画。
2. 强调任务的要求,重点。
3. 给学生发送文字稿和操作要求。
4. 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思路及媒体应用)明确任务,确定主题但又不限于某种形式,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技能,让学生发散思维、自由创作。最后再拓展到剪贴画、艺术字的使用,鼓励学生去探索图片工具栏的使用。
四、作品展示互评交流
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自己作品的优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再请其他学生说说对这个作品的看法。模式:展示+自评+互评
(教学思路及媒体应用)正确看待、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相互交流,增进同学、师生之间的感情。
五、总结
1. 对学生的作品作出点评。
2. 提问:这节课大家学到了什么?
3. 对学生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做一归纳小结。
【板书设计】
第4课 诗情画意
插入图片
调整图片大小
设置图片环绕方式
【教学反思 】
最后调整,图文混排使页面美观
陕西人民教育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材
第一单元 第4课《诗情画意》教学设计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教材,主要学习运用word 这个软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生动的主题活动,在动手与动脑的紧密结合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对信息处理的能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教材内容以基础入门、技能提高和实际应用为主,在灵活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最终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培养目标。
【学情分析】
1、能力基础:学生在前期的信息技术课堂上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具有较强的上机操作能力,能在本堂课上独立自主地完成任务。
2、知识基础:学生之前已经认识word 这个软件,对基本的打开、保存、关闭、输入文字已经掌握,所以这节课的设计是在之前做好古诗文字的文档中直接插入图片。这样可以提高本节课的效率。
3、情感基础:学生对上机操作的积极性较高,思维活跃。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word 种插入图片的方法,了解文字环绕方式。
2、技能目标:能够熟练地在word 文档中插入图片,并根据主题内容调整图片的位置,最终制作出一幅文字和图片搭配适当的,具有诗情画意的作品。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养成利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习惯。
【设计理念】
课堂上小以组竞赛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教师讲解力求简洁流畅,引导力求适时有效,充分利用网络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学软件,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完成自己的作品,并能发散思维、探究性的学习与完善作品,使学生在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表达信息方面得到锻炼,贯穿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互评自评的教学理念。
【设计流程】
1. 情景导入,提升兴趣。
2. 简单引导,自主学习。
3. 问题解决,演示操作。
4. 操作实践,自主拓展。
5. 作品展示,点评总结。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用图片工具栏设置图片环绕方式。
解决方法:简单引入后先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找出如何更改环绕方式,然后再演示观察环绕方式的区别在哪里,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来总结。
教学难点:根据主题合理编排文字和图片。
解决方法:先让学生了解各种文字环绕方式的区别,再来找出他们觉得适合今天古诗搭配的环绕方式,并说出理由;及时将一些好的作品展示出来供大家一起分析、学习;在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剪贴画和艺术字的使用,使作品更加丰富。
【教学策略】
教学以看、讲、练、评相结合,由情境导入、要点讲解、实践操作、点评总结四大环节组成,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用教师定主题、学生自由发挥的方法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真实水平与个性,通过点评、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思维活跃性,从而促进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学方法】
小组竞赛法、任务驱动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评价激励法
【教学准备】
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
软件准备:OFFICE2003软件、电子教室控制软件) ,
资源; 准备:多媒体教学软件,PPT 课件,文字、图片素材(文字图片素材课
前分发到每台学生机)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 介绍分组竞赛。
2. 介绍新伙伴“小贝”,找出她带给我们的今天的任务。
(给古诗文字配上插图)
3. 配着音乐欣赏三幅制作好的作品,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这样的诗句配上
美丽的图片,用一个成语来形容?
4. 引出本节课的题目:诗情画意——Word 文档中插入图片
5. 呈现学习目标。(齐读一遍)
(教学思路及媒体应用)首先通过分组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新伙伴的引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通过观察生动的实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简单的引入,使学生在下一步的自学时有方向。
二自主学习
1. 在“小贝”的带领下,学生按步骤自主尝试:
2. 方法:一边练习、一边解决问题。提前给学生发送一个详细的自学帮助,如
果出现问题,可先自学解决。
1) 第一步:打开《静夜思》的文字,找到素材中的图片;
2) 第二步:为这首古诗插入图片;
3) 第三步:将图片移动到古诗文字的右侧。
小老师上台演示如何插入图片、调整大小、移动图片的位置;
教师总结插入图片和调整大小的方法。
2. 演示几种文字环绕方式的效果、学生总结出特点,并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方式。
3. 提问:如果添加的图片不合适,怎么去掉?
找不到文字环绕怎么办?
删除、图片工具栏。
4. 简单提示图片工具栏的使用。
教师简单总结学生自学情况。
(教学思路及媒体应用)分步骤、明确的自学目标,使学生在自主完成这项小练习的时候自学本节课的内容。通过学生演示,教师讲解结合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将本节要学习的图片的插入、大小调整以及文字环绕方式渗透到这些任务的操作上去,使学生有一个生动,直观的认识。
三、实践操作
1. 呈现本节课的操作任务。
基本任务:
1) 合理放置图片的位置;
2) 修饰古诗文字的字体;
拓展任务:
1) 插入艺术字写上自己的班级、姓名;
2) 尝试插入剪贴画。
2. 强调任务的要求,重点。
3. 给学生发送文字稿和操作要求。
4. 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思路及媒体应用)明确任务,确定主题但又不限于某种形式,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技能,让学生发散思维、自由创作。最后再拓展到剪贴画、艺术字的使用,鼓励学生去探索图片工具栏的使用。
四、作品展示互评交流
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出自己作品的优点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再请其他学生说说对这个作品的看法。模式:展示+自评+互评
(教学思路及媒体应用)正确看待、评价自己和别人的作品,相互交流,增进同学、师生之间的感情。
五、总结
1. 对学生的作品作出点评。
2. 提问:这节课大家学到了什么?
3. 对学生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做一归纳小结。
【板书设计】
第4课 诗情画意
插入图片
调整图片大小
设置图片环绕方式
【教学反思 】
最后调整,图文混排使页面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