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忠将军----山东人的骄傲
张洪洋 10刑侦四区 [1**********]6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
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小时候读杜甫的《望岳》,只惊叹于泰山雄伟壮丽的景色,长大后了解了孔子、孙武、诸葛亮、王羲之、房玄龄、李清照、辛弃疾、吴佩孚、季羡林等山东历史名人之后,才逐渐领悟到此诗蕴含的真谛:泰山是山东人的精神支柱,大气、忠厚、博学、多才的山东历史名人的背后,永远屹立着雄伟的泰山。在我心目中,最能体现泰山精神的山东历史名人是抗日名
将张自忠将军。他不仅是我们山东人的骄傲,更是中国人的民族英雄。 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山东临清人。1911年,就读于天津法政学校,第二年转入济南法政专科学校。读书期间,张自忠目睹到中国处处被外国列强欺凌、国内陷入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痛感国家不幸,民族多难,于是弃学从戎,立志报国。1914年秋,张自忠投奔到奉天陆军第20师第39旅第87团临清同乡车震部下当兵,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张自忠被任命为第59军军长,对
属下痛哭誓言:“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是和大家一同寻找死的地方”。1939年5月,日军分两路大举进犯鄂北的随县、枣阳地区,张自忠率众对日军进行两面夹击,粉碎了日军围歼第33集团
军的企图,并一举收复枣阳、桐柏等地区,史称“鄂北大捷”。同年12月,日军又集中大量兵力向第33集团军132师等部阵地发起进攻。张自忠决定用奇兵打击日军神经中枢,调第132师359团于夜间绕道偷袭日军设在钟祥县的总指挥部。部队临行前,张自忠鼓励将士们说:“国家养兵就是为了打仗,打仗就会有伤亡。人总是要死的,多活20年少活20年转眼就过去了。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国家为民族而死就重于泰山,否则轻如鸿毛。”在张自忠的激励下,奇袭部队一举端掉日军的总指挥部,使进攻的日军陷入极度慌乱之中。张自忠指挥部队趁势发起猛攻,打得日军狂退60里。1940年4月,日军再次集中30万兵力进犯鄂北的随县、枣阳地区。张自忠亲笔谕告所部各将领:“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它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5月6日晚,张自忠又亲笔给副总司令冯治安留下临阵遗嘱,进一步表示了以死报国的决心:“因为战区全面战事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张自忠率二千余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在方家集将日军第13师团拦腰斩断,日军遂以优势兵力对张部实施围攻。张自忠面对
人数比他多一倍半的日军毫不畏缩,多次指挥部队向日军冲杀,但因寡不敌众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5月16日下午2时,张自忠身边只剩下高级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8人,他掏出笔向战区司令部写下最后近百字的报告,交给马孝堂并留下遗言说:“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激战中,张自忠被子弹击中,为了不让日军俘获,举枪自戕。一代名将,壮烈殉国。
蒋介石惊闻张自忠殉国后,立即命黄维纲不惜任何代价地夺回了张自忠的遗骸。灵柩运到重庆时,蒋介石率全体军政委员前往码头迎接,“张上将自忠弟千古荩忱不死”的题词。延安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题写了“尽忠报国”的挽词。 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中战死的最高军队将领。因张自忠葬在重庆梅花山上,所以这位“国军抗日十大名将之首”“陆军战神”还有 “梅花上将”的美誉。人们敬仰、怀念张自忠将军,不只因为他杰出军事才能、豪迈的英雄气概和坚定的革命信仰,更在于他那精忠报国的民族气节。鲁迅曾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在我心目中,张自忠将军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身材
魁梧,一张国字脸,浓眉大眼,神采奕奕,正气凛然,当我第一次看到张自忠将军的照片时,觉得他有一种山东大汉的豪迈与英气,像泰山一样高大。当我知道他为国捐躯的壮举后,觉得他不仅有堂堂的相貌和军人的气质,更有忠义的精神和高尚的节操。他和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一样伟大。他是正义的化身,泰山的化身。他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他是我们山东人的骄傲,更是中华儿女的自豪。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首泰山的赞歌传颂千古,而张自忠将军用鲜血谱成的绝唱也将流芳百世。
张自忠将军----山东人的骄傲
张洪洋 10刑侦四区 [1**********]6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
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小时候读杜甫的《望岳》,只惊叹于泰山雄伟壮丽的景色,长大后了解了孔子、孙武、诸葛亮、王羲之、房玄龄、李清照、辛弃疾、吴佩孚、季羡林等山东历史名人之后,才逐渐领悟到此诗蕴含的真谛:泰山是山东人的精神支柱,大气、忠厚、博学、多才的山东历史名人的背后,永远屹立着雄伟的泰山。在我心目中,最能体现泰山精神的山东历史名人是抗日名
将张自忠将军。他不仅是我们山东人的骄傲,更是中国人的民族英雄。 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山东临清人。1911年,就读于天津法政学校,第二年转入济南法政专科学校。读书期间,张自忠目睹到中国处处被外国列强欺凌、国内陷入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痛感国家不幸,民族多难,于是弃学从戎,立志报国。1914年秋,张自忠投奔到奉天陆军第20师第39旅第87团临清同乡车震部下当兵,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张自忠被任命为第59军军长,对
属下痛哭誓言:“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是和大家一同寻找死的地方”。1939年5月,日军分两路大举进犯鄂北的随县、枣阳地区,张自忠率众对日军进行两面夹击,粉碎了日军围歼第33集团
军的企图,并一举收复枣阳、桐柏等地区,史称“鄂北大捷”。同年12月,日军又集中大量兵力向第33集团军132师等部阵地发起进攻。张自忠决定用奇兵打击日军神经中枢,调第132师359团于夜间绕道偷袭日军设在钟祥县的总指挥部。部队临行前,张自忠鼓励将士们说:“国家养兵就是为了打仗,打仗就会有伤亡。人总是要死的,多活20年少活20年转眼就过去了。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国家为民族而死就重于泰山,否则轻如鸿毛。”在张自忠的激励下,奇袭部队一举端掉日军的总指挥部,使进攻的日军陷入极度慌乱之中。张自忠指挥部队趁势发起猛攻,打得日军狂退60里。1940年4月,日军再次集中30万兵力进犯鄂北的随县、枣阳地区。张自忠亲笔谕告所部各将领:“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它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5月6日晚,张自忠又亲笔给副总司令冯治安留下临阵遗嘱,进一步表示了以死报国的决心:“因为战区全面战事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张自忠率二千余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在方家集将日军第13师团拦腰斩断,日军遂以优势兵力对张部实施围攻。张自忠面对
人数比他多一倍半的日军毫不畏缩,多次指挥部队向日军冲杀,但因寡不敌众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5月16日下午2时,张自忠身边只剩下高级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8人,他掏出笔向战区司令部写下最后近百字的报告,交给马孝堂并留下遗言说:“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激战中,张自忠被子弹击中,为了不让日军俘获,举枪自戕。一代名将,壮烈殉国。
蒋介石惊闻张自忠殉国后,立即命黄维纲不惜任何代价地夺回了张自忠的遗骸。灵柩运到重庆时,蒋介石率全体军政委员前往码头迎接,“张上将自忠弟千古荩忱不死”的题词。延安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题写了“尽忠报国”的挽词。 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中战死的最高军队将领。因张自忠葬在重庆梅花山上,所以这位“国军抗日十大名将之首”“陆军战神”还有 “梅花上将”的美誉。人们敬仰、怀念张自忠将军,不只因为他杰出军事才能、豪迈的英雄气概和坚定的革命信仰,更在于他那精忠报国的民族气节。鲁迅曾写道:“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在我心目中,张自忠将军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身材
魁梧,一张国字脸,浓眉大眼,神采奕奕,正气凛然,当我第一次看到张自忠将军的照片时,觉得他有一种山东大汉的豪迈与英气,像泰山一样高大。当我知道他为国捐躯的壮举后,觉得他不仅有堂堂的相貌和军人的气质,更有忠义的精神和高尚的节操。他和岳飞、文天祥等民族英雄一样伟大。他是正义的化身,泰山的化身。他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他是我们山东人的骄傲,更是中华儿女的自豪。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一首泰山的赞歌传颂千古,而张自忠将军用鲜血谱成的绝唱也将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