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秋冬"天人相应" 看四季该如何正确养生

春天到了,我们的养生方式也要从冬季转换过来,养生讲究的就是要顺应四季的变化才能达到健康的目的。可是我们为什么要顺应四季变化来养生呢?这是因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一年中大自然运动变化的固有规律。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人体必须顺应四季自然变化的规律来保持机体与自然的平衡,才能顺利健康地度过一年四季。

春季“春捂”防邪风

春季阳气初生,抵抗力弱,最怕风邪的侵袭,再加上春季多风,因此更要注意辟邪风,还要注意身体的保暖,不能因天气逐渐转暖骤然减少衣服,另外还要防止着凉受风,以免产生感冒、流感、春温、风温等各种春季多发疾病。所以,民间常说的“春捂”也就是这层意思。

春季在饮食上要注意少吃酸味的食物,以防止肝气过盛,可以适当增加甜味食物,甜味有利于补益脾气,避免肝旺克伤脾。就像寒食节吃寒食的传统,春季吃的食物也性宜偏凉,要慎食或者禁食热性的食物,这样能够有助于减少由于饮食助长的内热,从而产生温热性的疾病,如流感、感冒、痄腮、风疹等。菠菜、芥菜、豆芽菜、黄花菜、大麦粥,以及鸭肉等都是比较适宜春季的饮食,不过要注意忌食动物内脏。春季可以每天喝一些菊花茶、银花,有助于清热、散风。而且春季饮茶宜饮用花茶类,因为花茶性凉而不寒,比较中和。

此外,春季肝火太旺极易伤身,心平气和的过每一天才是让身体健康的最佳方式。

夏季谨防过度贪凉

夏季万物生长茂盛,阳气旺盛,是个生育万物,长养万物的季节。在“五行”中夏季属火,与人体的心脏和小肠有着密切的关联。其实,人体与万物一样,都要顺应季节的气候特点。当然,夏季只有顺应夏季的气候特点才能使人体正气旺盛,有利于身体的成长壮实,同时也可以减少夏季的多发性疾病,防止中暑、伤暑、痢疾、暑瘟、暑月感冒等疾病。

夏季在起居时间上,要注意在夜晚入睡,早上提早起床,中午可以适当增加午睡,使身体得到缓冲与休息。睡觉时,头尽量不要枕冷石、铁物等来取凉,否则很有可能会损伤眼目。而且,夜间切忌直卧在窗下,以免因开窗通风或空调温度过低,阻碍身体阳气通达和宣泄。在情志上,要保持精神愉快,因为夏季燥热,更要切忌发怒,以使人体气机宣畅。可多做一些户外运动,如跑步、打球、游泳,还可以多与大自然接触来适应夏季的时令特点。但要注意不可过度劳累,以避免被暑邪所伤。同时也要避免烈日下暴晒导致中暑。

人体在夏季大多心火旺盛,且肾水衰弱,虽然因为天气的炎热,想要吃一些凉爽的食物,但是也要有节制。夏季在饮食上要注意慎、戒油腻、粘腻食物,减少食用苦味食物,增食辛味食物,以养肺脏。

秋季收敛神气不放纵

秋季冷风飒飒,燥气当令,自然景象皆因万物成熟而收敛,是阳气逐渐减退,阴气逐渐增长,万物收获的时节。在“五行”中,秋季属金,与人体的肺和大肠有着密切的关系。顺应秋季气候特点,各种生命活动都要有所收敛,不能放纵,这样才能收敛神气,从而减少秋季疾病的产生。

秋季在起居时间上要早睡早起,早晨可在空气新鲜和避风的地方做一些比较平缓的运动,如打太极、保健操等,即使你非常喜爱跑步,也要适当地减少活动量,不要使身体出太多的汗,从而加重身体的干燥。

秋季要保持心情安定,收敛神气,不使神思外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季的气候特点,保持肺气清肃,以及正常的生理功能。若违反了这一自然规律,肺脏就会受到损伤,到了冬季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性腹泻。

冬季补充储藏正气

冬季天寒水冰,大地龟裂,北风凛冽,阳气内藏,是万物蜇藏的时令,在“五行”中属水,冬季与人体的肾和膀胱有着密切的关系。顺应冬季的气候特点,各种生命活动都会有所潜藏,因此,可以适当减少一些户外运动,这样才能使人体的正气得到补充和储藏,为来年的新生添加精气和能量。

在起居上,冬季早睡晚起为佳,最好等到太阳出来后再起床,以保证充足的睡眠,还要尽量躲避寒冷,注意保暖,保养好人体的阳气。在一年四季中,冬季就相当于一天的夜晚,充足的休息是非常必要的。

早晨起床后可在在阳光充足、空气清新且避风的地方做一些轻松的运动,千万不要做剧烈运动,使皮肤开泄出汗而损耗身体阳气。也要避免被冰霜风寒所伤,尽量不要冬泳,还要减少夜生活。

春天到了,我们的养生方式也要从冬季转换过来,养生讲究的就是要顺应四季的变化才能达到健康的目的。可是我们为什么要顺应四季变化来养生呢?这是因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一年中大自然运动变化的固有规律。中医认为“天人相应”,人体必须顺应四季自然变化的规律来保持机体与自然的平衡,才能顺利健康地度过一年四季。

春季“春捂”防邪风

春季阳气初生,抵抗力弱,最怕风邪的侵袭,再加上春季多风,因此更要注意辟邪风,还要注意身体的保暖,不能因天气逐渐转暖骤然减少衣服,另外还要防止着凉受风,以免产生感冒、流感、春温、风温等各种春季多发疾病。所以,民间常说的“春捂”也就是这层意思。

春季在饮食上要注意少吃酸味的食物,以防止肝气过盛,可以适当增加甜味食物,甜味有利于补益脾气,避免肝旺克伤脾。就像寒食节吃寒食的传统,春季吃的食物也性宜偏凉,要慎食或者禁食热性的食物,这样能够有助于减少由于饮食助长的内热,从而产生温热性的疾病,如流感、感冒、痄腮、风疹等。菠菜、芥菜、豆芽菜、黄花菜、大麦粥,以及鸭肉等都是比较适宜春季的饮食,不过要注意忌食动物内脏。春季可以每天喝一些菊花茶、银花,有助于清热、散风。而且春季饮茶宜饮用花茶类,因为花茶性凉而不寒,比较中和。

此外,春季肝火太旺极易伤身,心平气和的过每一天才是让身体健康的最佳方式。

夏季谨防过度贪凉

夏季万物生长茂盛,阳气旺盛,是个生育万物,长养万物的季节。在“五行”中夏季属火,与人体的心脏和小肠有着密切的关联。其实,人体与万物一样,都要顺应季节的气候特点。当然,夏季只有顺应夏季的气候特点才能使人体正气旺盛,有利于身体的成长壮实,同时也可以减少夏季的多发性疾病,防止中暑、伤暑、痢疾、暑瘟、暑月感冒等疾病。

夏季在起居时间上,要注意在夜晚入睡,早上提早起床,中午可以适当增加午睡,使身体得到缓冲与休息。睡觉时,头尽量不要枕冷石、铁物等来取凉,否则很有可能会损伤眼目。而且,夜间切忌直卧在窗下,以免因开窗通风或空调温度过低,阻碍身体阳气通达和宣泄。在情志上,要保持精神愉快,因为夏季燥热,更要切忌发怒,以使人体气机宣畅。可多做一些户外运动,如跑步、打球、游泳,还可以多与大自然接触来适应夏季的时令特点。但要注意不可过度劳累,以避免被暑邪所伤。同时也要避免烈日下暴晒导致中暑。

人体在夏季大多心火旺盛,且肾水衰弱,虽然因为天气的炎热,想要吃一些凉爽的食物,但是也要有节制。夏季在饮食上要注意慎、戒油腻、粘腻食物,减少食用苦味食物,增食辛味食物,以养肺脏。

秋季收敛神气不放纵

秋季冷风飒飒,燥气当令,自然景象皆因万物成熟而收敛,是阳气逐渐减退,阴气逐渐增长,万物收获的时节。在“五行”中,秋季属金,与人体的肺和大肠有着密切的关系。顺应秋季气候特点,各种生命活动都要有所收敛,不能放纵,这样才能收敛神气,从而减少秋季疾病的产生。

秋季在起居时间上要早睡早起,早晨可在空气新鲜和避风的地方做一些比较平缓的运动,如打太极、保健操等,即使你非常喜爱跑步,也要适当地减少活动量,不要使身体出太多的汗,从而加重身体的干燥。

秋季要保持心情安定,收敛神气,不使神思外驰,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季的气候特点,保持肺气清肃,以及正常的生理功能。若违反了这一自然规律,肺脏就会受到损伤,到了冬季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性腹泻。

冬季补充储藏正气

冬季天寒水冰,大地龟裂,北风凛冽,阳气内藏,是万物蜇藏的时令,在“五行”中属水,冬季与人体的肾和膀胱有着密切的关系。顺应冬季的气候特点,各种生命活动都会有所潜藏,因此,可以适当减少一些户外运动,这样才能使人体的正气得到补充和储藏,为来年的新生添加精气和能量。

在起居上,冬季早睡晚起为佳,最好等到太阳出来后再起床,以保证充足的睡眠,还要尽量躲避寒冷,注意保暖,保养好人体的阳气。在一年四季中,冬季就相当于一天的夜晚,充足的休息是非常必要的。

早晨起床后可在在阳光充足、空气清新且避风的地方做一些轻松的运动,千万不要做剧烈运动,使皮肤开泄出汗而损耗身体阳气。也要避免被冰霜风寒所伤,尽量不要冬泳,还要减少夜生活。


相关文章

  • 浅谈中医四时养生综述
  • 中医四时养生综述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在充分享受着充裕的物质生活带来的享受之时,却又在不同程度地背负着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压力,由此产生的生理.心理健康问题接踵而至,中医养生顺势成为大家近年来越来越关注的话 ...查看


  • 中国传统文化之四季养生
  • 中国传统文化之四季养生 自然界一年四季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这就是"天人相应"的理论.古代的养生学家和道家认为在四时气候变化中,春属木,其气温:夏属火,其气热:长夏属土,其气湿:秋属金,其气燥:冬属 ...查看


  • 健康讲座--中医健康讲座
  • 中医健康讲座 中医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中医养生重在整体性和系统性,目的是预防疾病,治未病.中医理论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黄帝内经>.中医养生来自古代精华医学,当代中医 ...查看


  • 浅谈当代大学生如何养生
  • 浅谈当代大学生如何养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自己的健康,越来越多的追求高品质生活.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接班人.在学习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培养的不仅仅是文明素养,要锻炼的不仅仅是思维. ...查看


  • 秋天我们该如何养生保健
  • 秋天我们该如何养生保健? 互联网农业子明星第一人 三番原创 这是大家都关心的话题,网上答案非常多,大多比较相似.我从传统文化.民间谚语.天人相应的角度,提出些建议. 一.秋天大家容易出现的痛苦 1.皮肤变得紧绷绷的,甚至起皮脱屑,容易瘙痒. ...查看


  • 秋季食疗与养生
  • 秋季食疗与养生保健 神农尝百药,黄帝问苍穹,扁鹊回生术,仲景创奇方,华佗五禽戏,时珍修本草.健康有方,养生有道,欢迎大家一起来学习养生保健知识. 深秋过后,雨稀气燥,冷暖空气骤然进退,昼夜温差较大,气候变幻莫测,稍有不慎,容易杂病缠身,被称 ...查看


  • [内经]"人与天地相参"说刍议
  • <内经>"人与天地相参"说刍议2011年01月14日 星期五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帮助 | 留言交流 | 登录 首页 | 主题阅读 | tags | 精彩目录 | 精品文苑 | 会员浏览 我的图书馆 休闲·怡情 ...查看


  • 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 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释大愿 我们先看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这个是气候学上的常识,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其实前面的四 ...查看


  • 黄帝内经养生经典的现实意义
  • 探析<黄帝内经> 探析<黄帝内经>养生经典的现实意义 <黄帝内经>中所传承的养生经典是现代养生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论述了一 种近乎理想化的境界,在现代生活中离年轻化.现实化还存在一定差距.文章从 科学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