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扶人案件"真相率超九成 需制定更严法律

人民日报:"扶人案件"真相率超九成 需制定更严法律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6/c_128324111.htm2015年10月16日 07:35:08来源:人民日报

应飞虎

近年来,扶人被讹以及肇事者冒充好心人的事件屡屡发生,成为媒体热点。这极大消耗了社会的诚信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扶人案件在现实中的情形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很多同类事件的经过可谓一波三折。事件的复杂性也导致了问题解决的困难。有人曾试图设置“委屈奖”,对做好事遭讹者进行奖励;也有一些地方曾承诺,市民因搀扶摔倒老人被讹,费用将由爱心专项基金承担。这些举措出发点是好的,但没有找准问题的核心和本质,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使问题更复杂。

为了深入了解此类事件发生的内在逻辑,提出应对措施,笔者对截至今年10月前的149起因扶人引发争议的案件进行了逐一分析。在这些案例中,80%左右的案件真相最终被查明。其中冒充好人的撞人者32例,诬陷扶人者84例。而最近两年,随着探头等设备的普及,真相查明率已超过九成。2014年以来的21个案件,有20个案件的事实真相通过监控或证人证言得以发现。这意味着,恩将仇报或冒充好人,大都能通过各种方式查明真相。这对于杜绝此类事件发生极为重要,因为,是否讹人、是否冒充好人、是否逃离现场,都是当事人在瞬间作出的决定。为善为恶,都在这一瞬间。极高的真相发现比例,足以消除当事人的侥幸;而切实有效的法律责任体系,有助于促使当事人在这一瞬间作出对他人和社会有利的决定。

在这个前提下,有必要设定更为严厉的法律责任,并严格执行,从而达到对不法行为的规范,矫正偏颇的社会认知。法律必须对恩将仇报的讹人者和冒充好心人的肇事者作出反应,这是问题解决的关键。但多年来,由于认识上的问题,法律的实施力度不足。在上述84起被扶者恩将仇报的案例中,仅有1例受到了扣留的处罚,但因违法人员已满70周岁,依法决定不予执行;在32起肇事者冒充好人的案件中,有对肇事行为进行处罚,但没有对冒充好人的行为进行处罚。总体而言,对恩将仇报的讹人者和冒充好心人的肇事者处罚率基本为零,这是我国扶人事件真相发现率极高而纠纷却不断这一反常现象的法律原因。

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气之外,我们还应该运用制度的力量,从根源上预防问题的发生。对诬陷者,需要考虑设定合适有效的法律责任,在有确切证据的情形下,加大对恩将仇报的讹人者的处罚力度;对冒充好人的肇事者,由于其往往在社会舆论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有必要予以严厉惩处,无论其肇事后果如何,应该对冒充行为本身予以单独处罚;对于逃离现场的肇事者,应该通过法律责任的设定,促使其主动履行救治被撞者的义务,比如除现有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外,在民事责任上可设定惩罚性赔偿制度,以提高其逃离行为的经济代价,等等。

同时,在执法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更加积极作为。作为公安部门,不能把这类案件仅仅看作是普通民事纠纷,无论伤情是否严重,只要双方就扶人中的事实有根本性的争议,就应积极、及时地介入纠纷,尽可能发现事实。立法机构在制度设计时,应该把真相的发现放到足够重要的位置,同时谨慎运用激励性举措。通过以上措施,让人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法律作为一种威慑的存在,改善民众认知,减轻司法压力,从而形成“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正向效应”。

(作者为深圳大学规制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5年10月16日 05 版)

【纠错】[责任编辑:李志强]

人民日报:"扶人案件"真相率超九成 需制定更严法律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6/c_128324111.htm2015年10月16日 07:35:08来源:人民日报

应飞虎

近年来,扶人被讹以及肇事者冒充好心人的事件屡屡发生,成为媒体热点。这极大消耗了社会的诚信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扶人案件在现实中的情形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很多同类事件的经过可谓一波三折。事件的复杂性也导致了问题解决的困难。有人曾试图设置“委屈奖”,对做好事遭讹者进行奖励;也有一些地方曾承诺,市民因搀扶摔倒老人被讹,费用将由爱心专项基金承担。这些举措出发点是好的,但没有找准问题的核心和本质,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使问题更复杂。

为了深入了解此类事件发生的内在逻辑,提出应对措施,笔者对截至今年10月前的149起因扶人引发争议的案件进行了逐一分析。在这些案例中,80%左右的案件真相最终被查明。其中冒充好人的撞人者32例,诬陷扶人者84例。而最近两年,随着探头等设备的普及,真相查明率已超过九成。2014年以来的21个案件,有20个案件的事实真相通过监控或证人证言得以发现。这意味着,恩将仇报或冒充好人,大都能通过各种方式查明真相。这对于杜绝此类事件发生极为重要,因为,是否讹人、是否冒充好人、是否逃离现场,都是当事人在瞬间作出的决定。为善为恶,都在这一瞬间。极高的真相发现比例,足以消除当事人的侥幸;而切实有效的法律责任体系,有助于促使当事人在这一瞬间作出对他人和社会有利的决定。

在这个前提下,有必要设定更为严厉的法律责任,并严格执行,从而达到对不法行为的规范,矫正偏颇的社会认知。法律必须对恩将仇报的讹人者和冒充好心人的肇事者作出反应,这是问题解决的关键。但多年来,由于认识上的问题,法律的实施力度不足。在上述84起被扶者恩将仇报的案例中,仅有1例受到了扣留的处罚,但因违法人员已满70周岁,依法决定不予执行;在32起肇事者冒充好人的案件中,有对肇事行为进行处罚,但没有对冒充好人的行为进行处罚。总体而言,对恩将仇报的讹人者和冒充好心人的肇事者处罚率基本为零,这是我国扶人事件真相发现率极高而纠纷却不断这一反常现象的法律原因。

在大力提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气之外,我们还应该运用制度的力量,从根源上预防问题的发生。对诬陷者,需要考虑设定合适有效的法律责任,在有确切证据的情形下,加大对恩将仇报的讹人者的处罚力度;对冒充好人的肇事者,由于其往往在社会舆论中处于优势地位,因此有必要予以严厉惩处,无论其肇事后果如何,应该对冒充行为本身予以单独处罚;对于逃离现场的肇事者,应该通过法律责任的设定,促使其主动履行救治被撞者的义务,比如除现有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外,在民事责任上可设定惩罚性赔偿制度,以提高其逃离行为的经济代价,等等。

同时,在执法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更加积极作为。作为公安部门,不能把这类案件仅仅看作是普通民事纠纷,无论伤情是否严重,只要双方就扶人中的事实有根本性的争议,就应积极、及时地介入纠纷,尽可能发现事实。立法机构在制度设计时,应该把真相的发现放到足够重要的位置,同时谨慎运用激励性举措。通过以上措施,让人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法律作为一种威慑的存在,改善民众认知,减轻司法压力,从而形成“好人好报、恩将德报的正向效应”。

(作者为深圳大学规制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5年10月16日 05 版)

【纠错】[责任编辑:李志强]


相关文章

  • 职权主义VS当事人主义
  • 职权主义VS 当事人主义:民事诉讼模式之选择 当前,在我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职权主义诉讼模式成了许多人指责的重点,许多人认为我国民事诉讼改革的方向是当事人主义.那么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诉讼主要分歧在哪里?如何看待我国现行诉讼制度的优劣? ...查看


  • 再现真相观后感
  • 再现真相观后感 6月1日县联社组织我们看了再现真相的视频,我作为一名基层信用社的管理人员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感触颇多,这几天我一直在想这起案件的前前后后,在思考新形势下我们农村信用社怎样才能更好的预防此类案件的发生,也在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一 ...查看


  • 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解读
  • 欢迎来到CN人才网,今天小编给大家解读一下关于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下面是小编收集的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解读,希望大家喜欢! 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处分条例解读 统一纪律规范 过去出台的纪律条规均同时废止 自1991年以来,最高人民法院陆 ...查看


  • 辩护律师的伦理_以忠诚义务为视点
  • 第31卷 第6期Vol. 31 No. 6*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 al of South west China Norm al University (Hu man ities an d S ocial S ci ...查看


  • 什么是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 遇到法律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http://s.yingle.com 什么是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什么是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 [释义] 本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或隐匿真相, ...查看


  • 郑旭江:"假婚骗补"不宜构成诈骗罪的十大理由
  • 据7月17日<澎湃新闻>报道,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公安分居在西湖区转塘街道抓获了30名实施诈骗的嫌疑人,涉嫌以"假结婚"."假离婚"等方式非法获取拆迁补偿款以及安置房屋面积,其中刑事拘留17 ...查看


  • 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目标模式
  • 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工作已列入国家的立法规划:关于应当如何修改与完善我国刑事诉讼法,也早已引起法学界和司法实务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并就各项诉讼原则.制度及具体程序的设计提出了完善立法的建议.本文不揣冒昧,拟通过分析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家在刑事 ...查看


  • [程序法论文]论法官的自由心证与法官对证据自由裁量-法律论文-法律教育网
  • [程序法论文]论法官的自由心证与法官对证据自由裁量 2010-9-25 14:48 来源:法律教育网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自由心证为大陆法系认证过程中对证据的判断原则,而自由裁量也涉及法官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过程中所具有的自由选择的 ...查看


  • 浅论民事欺诈行为的成因及对策
  • 浅论民事欺诈行为的成因及对策 一.民事欺诈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欺诈是故意欺骗他人,使之陷于错误的行为.受欺诈而实施的行为则是由于他人的欺诈行为陷于错误而作出的意思表示.欺诈行为的法律要件是:对欺诈人来说,客观上须有欺骗他人的行为,主观上须有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