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美国是如何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

美国的中小学每天都有一种宣誓仪式,宣誓的内容,或是全国通用,或是自己所在的州的誓言。这些誓言代表全美或某个地方的政治理想和追求。比如,内华达州的誓言是“一切为了国家”。而适用于全国各中小学的宣誓誓言,构思上更是匠心独具:我宣誓忠诚于美利坚合众国国旗,忠实于她所代表的合众国——苍天之下,一个不可分割的国家。我决心认真学习、学会关心、懂得分享、珍惜时光,过好每一天。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的总参谋长毛奇将军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名言:“普鲁士的胜利,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已经奠定了。”最近,因为儿子借读美国小学,使我有机会对美国小学注重爱国主义教育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可以说,美国小学对美国建国合法性和爱国主义的重视,将这句话诠释得淋漓尽致。

美国的小学非常注重爱国主义教育,而且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有深刻的“政治”实质和意识形态色彩。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潜移默化地进行历史教育。儿子就读的圣塔丽塔小学没有设置专门的历史课,但在很多学科中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比如,该小学的英文课,除语法学习外,没有固定的“课本”,而是由老师选择书籍组织学生阅读学习。这些书籍除一部分是文学作品外,很多时候是以历史、文化、科学为主题选择英文著作。如五年级英文课的学习主题是美国历史(四年级学习加州历史,六年级开学后大部分学生学世界历史)。一般美国学校还会设置社会研究课,其中的重要内容是历史、政治、文化等主题。

在我儿子班级英文学习的单元中,老师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指导学生们阅读了《建设一个新国家》(厚厚的美国历史书)《美国革命》《乔治·华盛顿的早餐》《保罗里维尔传》等几部作品,从不同角度让学生了解并理解美国是如何建国的,为何要独立、革命等历史、政治话题。

读书以外,学生们还在一个机构的组织下演出了一场两个小时名为《穿越美国革命》的历史剧,通过不同历史人物的介绍、独白以及经典场景的再现,让学生们以轻松愉快的形式对美国的建国历史有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个剧中,学生要穿专门的演出服,学校和老师鼓励学生自制道具,根据剧本自编表演的方式和台词。据了解,该剧目由加州一家公司运作,有成熟的剧本和运作模式,与学校合作,组织学生演出。

给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美国小学的历史教育中,在讲述历史事件之余,会花很大的篇幅论证美国建国的合法性。从当初英国对美洲殖民地征税开始,包括美殖民地为什么反对英国?这种反对有何合法性?其合法的逻辑是什么?老师向五年级差不多10岁到12岁的小学生强调,美国人民并非简单的因税收负担而不满,而是英国议会自己规定,颁布征税法令须由各州代表经民主程序讨论,但英国议会中却没有美洲殖民地的代表,也就没有人能代表他们在议会讨论中发言,因此英国议会的征税法令是不公平的。各个地方的人都有权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务,因此殖民地人民有权自己成立一个国家,自己管理自己。其历史书中、剧目演出中都会贯穿上述逻辑线索,而且有专题章节讨论为什么殖民地居民有权这样做。通过这样完整的逻辑链,让小学生对美国建国这一事件产生自豪感和敬意。当看到一群孩子在剧目演出中情绪高涨地大喊“独立、独立、独立万岁!”时,我从一个侧面了解到了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是如何通过学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深入人心的。

2.以仪礼感化人心。美国人善于利用各种仪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情感。在美国的小学校园里,国旗、国歌、总统画像这些美国国家的象征物,到处可见可闻,几乎每一个班级都悬挂有美国国旗和美国总统的画像,热爱国旗是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的中小学每天都有一种宣誓仪式,宣誓的内容,或是全国通用,或是自己所在的州的誓言。这些誓言代表全美或某个地方的政治理想和追求。比如,内华达州的誓言是“一切为了国家”。而适用于全国各中小学的宣誓誓言,构思上更是匠心独具:我宣誓忠诚于美利坚合众国国旗,忠实于她所代表的合众国——苍天之下,一个不可分割的国家。我决心认真学习、学会关心、懂得分享、珍惜时光,过好每一天。

美国是一个节日很多的国家,利用各种节日庆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美国一贯的做法。美国最主要的爱国节日有:美国独立纪念日、阵亡将士纪念日、退伍军人节、国旗制定纪念日等。在国家庆典里,人人都背诵:“我爱这个国家,保卫这个国家”的誓词。在美国,每逢一年一度的爱国节日庆典,并非只是狂欢热闹一番,实为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的好时机。

7月4日是美国国庆日,孩子告诉我,在美国国庆前的周五,学校给每位学生发信,让学生们身穿代表美国国旗红、白、蓝三色的服装,表达对国家的热爱。美国国庆当日,几乎所有的小城镇都会有组织市民参加的官方活动,如庆典游行、长跑、公园音乐会等,很多市民都带着孩子到大街上感受国庆气氛,到公园参加活动。在美国,这样的节日成为一种巨大的宣传和教育,并且形式多样、被人们尤其是孩子喜闻乐见、踊跃参加。这样的宣传和教育不是生硬地灌输和说教,而是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我还了解到,所有美国公立中小学要求学生每天都向美国国旗致敬,并宣读《效忠誓词》:“我宣誓效忠国旗和它代表的美利坚合众国。上帝保佑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人人享有自由和正义的权利。”

从《效忠誓词》的演变过程,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这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有深刻的“政治”实质和意识形态色彩。1942年,美国国会通过立法把誓词的内容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1954年,为了与“无神论”的共产主义进行冷战,根据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建议,美国国会通过新的法律,在原来誓词中的国家前面加了“上帝”一词,变成“上帝保佑国家”。美国政府也承认,当年加上“上帝保佑”一语是为了反对共产主义的斗争需要。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这一法案时特别说:“从今天起,在每一个城镇、每一个乡村学校的教室里,数百万我们的学童将会天天诵读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对万能上帝的珍爱。”

针对前段时间我国关于小学语文教材的争论,网上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学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要去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主要进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一般社会公德、社会规范的学习;另一种认为,学校教育必须具有政治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学校培育的不仅仅是有知识有公德的人,还应该是热爱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代新人。

毫无疑问,前一种观点是错误的、是别有用心的!对于我国来说,在学生的小学教育中,应该理直气壮地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应该把大写的祖国奠定在小学的讲台上,尤其是,应该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的合理性和建国执政的合法性在我们的小学讲台上讲清楚。这一点做到了,我们也可以骄傲地宣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已经奠定了。”

美国的中小学每天都有一种宣誓仪式,宣誓的内容,或是全国通用,或是自己所在的州的誓言。这些誓言代表全美或某个地方的政治理想和追求。比如,内华达州的誓言是“一切为了国家”。而适用于全国各中小学的宣誓誓言,构思上更是匠心独具:我宣誓忠诚于美利坚合众国国旗,忠实于她所代表的合众国——苍天之下,一个不可分割的国家。我决心认真学习、学会关心、懂得分享、珍惜时光,过好每一天。

普法战争后,普鲁士的总参谋长毛奇将军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名言:“普鲁士的胜利,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已经奠定了。”最近,因为儿子借读美国小学,使我有机会对美国小学注重爱国主义教育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可以说,美国小学对美国建国合法性和爱国主义的重视,将这句话诠释得淋漓尽致。

美国的小学非常注重爱国主义教育,而且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有深刻的“政治”实质和意识形态色彩。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潜移默化地进行历史教育。儿子就读的圣塔丽塔小学没有设置专门的历史课,但在很多学科中会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比如,该小学的英文课,除语法学习外,没有固定的“课本”,而是由老师选择书籍组织学生阅读学习。这些书籍除一部分是文学作品外,很多时候是以历史、文化、科学为主题选择英文著作。如五年级英文课的学习主题是美国历史(四年级学习加州历史,六年级开学后大部分学生学世界历史)。一般美国学校还会设置社会研究课,其中的重要内容是历史、政治、文化等主题。

在我儿子班级英文学习的单元中,老师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指导学生们阅读了《建设一个新国家》(厚厚的美国历史书)《美国革命》《乔治·华盛顿的早餐》《保罗里维尔传》等几部作品,从不同角度让学生了解并理解美国是如何建国的,为何要独立、革命等历史、政治话题。

读书以外,学生们还在一个机构的组织下演出了一场两个小时名为《穿越美国革命》的历史剧,通过不同历史人物的介绍、独白以及经典场景的再现,让学生们以轻松愉快的形式对美国的建国历史有了深刻的印象。在这个剧中,学生要穿专门的演出服,学校和老师鼓励学生自制道具,根据剧本自编表演的方式和台词。据了解,该剧目由加州一家公司运作,有成熟的剧本和运作模式,与学校合作,组织学生演出。

给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美国小学的历史教育中,在讲述历史事件之余,会花很大的篇幅论证美国建国的合法性。从当初英国对美洲殖民地征税开始,包括美殖民地为什么反对英国?这种反对有何合法性?其合法的逻辑是什么?老师向五年级差不多10岁到12岁的小学生强调,美国人民并非简单的因税收负担而不满,而是英国议会自己规定,颁布征税法令须由各州代表经民主程序讨论,但英国议会中却没有美洲殖民地的代表,也就没有人能代表他们在议会讨论中发言,因此英国议会的征税法令是不公平的。各个地方的人都有权自己决定自己的事务,因此殖民地人民有权自己成立一个国家,自己管理自己。其历史书中、剧目演出中都会贯穿上述逻辑线索,而且有专题章节讨论为什么殖民地居民有权这样做。通过这样完整的逻辑链,让小学生对美国建国这一事件产生自豪感和敬意。当看到一群孩子在剧目演出中情绪高涨地大喊“独立、独立、独立万岁!”时,我从一个侧面了解到了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是如何通过学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深入人心的。

2.以仪礼感化人心。美国人善于利用各种仪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情感。在美国的小学校园里,国旗、国歌、总统画像这些美国国家的象征物,到处可见可闻,几乎每一个班级都悬挂有美国国旗和美国总统的画像,热爱国旗是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的中小学每天都有一种宣誓仪式,宣誓的内容,或是全国通用,或是自己所在的州的誓言。这些誓言代表全美或某个地方的政治理想和追求。比如,内华达州的誓言是“一切为了国家”。而适用于全国各中小学的宣誓誓言,构思上更是匠心独具:我宣誓忠诚于美利坚合众国国旗,忠实于她所代表的合众国——苍天之下,一个不可分割的国家。我决心认真学习、学会关心、懂得分享、珍惜时光,过好每一天。

美国是一个节日很多的国家,利用各种节日庆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美国一贯的做法。美国最主要的爱国节日有:美国独立纪念日、阵亡将士纪念日、退伍军人节、国旗制定纪念日等。在国家庆典里,人人都背诵:“我爱这个国家,保卫这个国家”的誓词。在美国,每逢一年一度的爱国节日庆典,并非只是狂欢热闹一番,实为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的好时机。

7月4日是美国国庆日,孩子告诉我,在美国国庆前的周五,学校给每位学生发信,让学生们身穿代表美国国旗红、白、蓝三色的服装,表达对国家的热爱。美国国庆当日,几乎所有的小城镇都会有组织市民参加的官方活动,如庆典游行、长跑、公园音乐会等,很多市民都带着孩子到大街上感受国庆气氛,到公园参加活动。在美国,这样的节日成为一种巨大的宣传和教育,并且形式多样、被人们尤其是孩子喜闻乐见、踊跃参加。这样的宣传和教育不是生硬地灌输和说教,而是像恩格斯所说的那样,“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我还了解到,所有美国公立中小学要求学生每天都向美国国旗致敬,并宣读《效忠誓词》:“我宣誓效忠国旗和它代表的美利坚合众国。上帝保佑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人人享有自由和正义的权利。”

从《效忠誓词》的演变过程,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这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有深刻的“政治”实质和意识形态色彩。1942年,美国国会通过立法把誓词的内容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1954年,为了与“无神论”的共产主义进行冷战,根据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建议,美国国会通过新的法律,在原来誓词中的国家前面加了“上帝”一词,变成“上帝保佑国家”。美国政府也承认,当年加上“上帝保佑”一语是为了反对共产主义的斗争需要。艾森豪威尔总统签署这一法案时特别说:“从今天起,在每一个城镇、每一个乡村学校的教室里,数百万我们的学童将会天天诵读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对万能上帝的珍爱。”

针对前段时间我国关于小学语文教材的争论,网上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学校教育尤其是小学教育要去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主要进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一般社会公德、社会规范的学习;另一种认为,学校教育必须具有政治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学校培育的不仅仅是有知识有公德的人,还应该是热爱中华民族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代新人。

毫无疑问,前一种观点是错误的、是别有用心的!对于我国来说,在学生的小学教育中,应该理直气壮地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应该把大写的祖国奠定在小学的讲台上,尤其是,应该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的合理性和建国执政的合法性在我们的小学讲台上讲清楚。这一点做到了,我们也可以骄傲地宣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已经奠定了。”


相关文章

  • 中美大学生究竟谁对社会贡献大
  • 今天的对比新闻,我们要对比中国高校和美国高校对社会的贡献,看看谁的贡献更大. 首先让我们看看中国官方媒体对美籍华裔诺贝尔物理学获奖人杨振宁最近一篇讲话的报导.他在讲话中说,中国大学对社会贡献比美国大.他还强调中国大学生出国留学并非绝对重要. ...查看


  • 我与教研齐成长
  • 我与教研齐成长 --记我的一次教研经历 [案例背景] 衢州市衢江区教研室于3月26日(星期三)在峡川镇中心学校举行了初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活动.我于3月15日之前,积极地报名参加了此次教研活动,急切地想感悟整个教研过程. 教研活动开展的主要 ...查看


  • 如何移民到"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去?
  • 如何移民到"万恶的资本主义国家"去? 据中纪委网站通告,科技日报社原副社长汤东宁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其本人未经批准获取英国永久居留权,一直未向组织报告:其配偶子女获取英国永久居留权,未在领导干部个人 ...查看


  • 鞋匠的儿子教学反思
  • 课前准备: 1.学生提前将课文熟背: 2.学生通过上网.查阅书籍和向别人请教等方式简单了解林肯的生平情况: 3.学生自学生字,备课堂老师检查. 授课过程 一.检查生字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第21课<鞋匠的儿子>(板书课题),关于这 ...查看


  • 谁是中国的赫鲁晓夫
  • [转载]谁是中国的赫鲁晓夫? 2016-04-22 15:01阅读:52 原文地址:谁是中国的赫鲁晓夫? 原文作者:公者千古流芳 有着黑白墓碑的独特的赫鲁晓夫墓成了前苏联的历史.邓小平也已经成为中国历史的一部分.然而多年后让我们回头看这两个 ...查看


  • 家庭教育经典书籍推荐(精选版)
  • 家庭教育经典书籍推荐 首推( 国内):<有效父母> 创典教育承担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课题--"有效父母"培训课程及开发研究,并出版此专著,深受家长欢迎.是家长的育儿手册,也是幼儿园家 ...查看


  • 如何让知识更富有教育价值--特级教师吴向东科学教育_烈文胡客
  • 如何让知识更富有教育价值 --特级教师吴向东科学教育思想访谈 文/ 胡继飞 等 初识吴向东,因他是省教师工作室挂牌名师候选人,我是该项目的评委,作为华南师大附小科学课的特级教师,他的申报材料让我印象深刻:再识吴向东,是半年之后在汉博科学教育 ...查看


  • [推荐文荟]教育崩盘,众家长有不可推卸的主要责任
  • 教育崩盘,跟教育体制和就业制度有直接关系.但也跟家长的要求有直接关系,而且如今真正能解决教育问题的,挽救教育崩盘的,是家长,不是国家. 看看如今的家长是如何要求自己孩子教育的: 一.只要求成绩排名.只注重上升学率高.高考成绩好.就算学校的作 ...查看


  • 如何上好一堂课
  • 我想一块砖盖不起一栋大楼,但一栋楼却是由一块一块的砖盖起来的,要盖一栋好楼就要砌好每一块砖.一堂课教不出一个人才,但人才却是由一堂一堂课培养出来的,要培养优秀人才,就要上好每一堂课.因此我的话题是"如何上好一堂课". 一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