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文言文及答案5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7.以下不属于诗人“苦恨”原因的一项是( )(2分) ...

A .常年客居他乡 B .浊酒难以解忧 C .国家动荡不安 D .自身困苦多病

8.诗歌的前四句描画出一幅深秋后四句触景抒怀,渗透出诗人心境。(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

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

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

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

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9.“随园主人”是 朝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11.上文运用典型事例阐明了“”的观点。(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扁鹊投石[注]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

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

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战国策·秦策》)

[注] 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武王示之病 ( ) (2)君与知之者谋之(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14.“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15.扁鹊的话一是针对而言,一是针对4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①②〔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

③。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

④⑤村,沟洫甫成,水大至,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

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土寇:土匪。 ③角:战斗。 ④洫(x ù):沟渠。 ⑤甫:刚。

9.甲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借书和 的学习经历;乙文中刘羽冲最终抑郁而

死的原因是打仗失败和 。(2分)

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余幼时即嗜学 嗜: .

(2)走送之 走: .

(3)自谓可将兵十万 将: .

(4)会有土寇 会: .

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

12.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乙文中的刘羽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一)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做第7题。(2分)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

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用简洁的语言赏析画线句子。

(二)阅读甲乙两个有关“人物对话”的文言文段,做8—10题。(8分)

(甲)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

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

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

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

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

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

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乙)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

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

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

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①立有间 ②臣是以无请也 ...

③达于汉阴 ④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9、翻译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子。(2分)

甲:

乙:

10、(1)甲文刻画了蔡桓公什么样的形象?(1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分)

(2)乙文刻画人物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三)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做11—13题。(5分)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

③②

④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

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注释: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

③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⑤气索:气短。⑥不

韵:不雅。

1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1分)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12、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①前后类如此 ②是时朝廷虽尝禁止 ..

⑵翻译下列句子。(1分) ⑤⑥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13、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

(1分)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8. (1)中间四句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2分)

(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一12题。(10分)

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①。小过不改,大恶

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

夫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妒则刻,灾害兴焉;

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蜂虿

②。蜂虿不远则螫身,蟊螣不去则伤稼,己过不改则累德。

若夫以恶小而为之无恤③,则必败;以善小而忽之不为,则必覆。能行小善,大善攸④

基;戒于小恶,终无大戾。

(选自《内训·迁善》,有删节)

注:①跂圣:向圣人看齐。②蟊螣、蜂虿:害虫、毒虫。③恤:担心、忧虑。④攸:

所。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过而能知,可以为明 过: .

(2)己过不改则累德 累: .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①人非上智,其孰无过①惰慢则骄,孝敬衰焉 ..

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②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

①以善小而忽之不为①戒于小恶,终无大庚 ..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②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

11.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 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 远之如蜂虿。

(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12.这段选文的主旨十分明显,你还能记起一些与之相关的名句吗?请写出两条。(2分)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①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2分)

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巨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

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

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

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8、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臣之妻私臣:___________ ②期年之后:___________...

9、翻译下列语句。(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3分)10、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

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未尝苟且 __________ ②或答人简札 ___________ ...

1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3分)

(乙)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①之供,父母岁有裘葛②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③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注】①廪稍:官府发给的粮食。②葛:夏天穿的衣服。③天质:天资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②黑质而白章 ..

B .①色愈恭,礼愈至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C .①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②诚宜开张圣听 ..

D .①不必若余之手录 ②若皆罢去归矣 ..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B .①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

C .①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D .①不必若余之手录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9.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甲、乙两段文字均选自《送东阳马生序》,“序”是一种文体,分“书序”和“赠序”。

B .甲段文字作者叙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以此来勉励东阳马生。

C .甲、乙两段文字中作者与诸生的学习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 .从甲、乙两段文字来看,学习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客观条件的优越。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③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1.从学习的角度,谈谈上面两段文字给你的启示。(3分)

墨子 鲁问(节选)

鲁阳文君①将攻郑,子墨子闻而止之,谓阳文君曰: “夫天之兼有天下也,亦犹君

之有四境之内也。今举兵将以攻郑,天诛②亓不至乎?”鲁阳文君曰:“先生何止我攻郑也?

我攻郑,顺于天之志。郑人三世杀其父③,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④。我将助天诛也。”子

墨子曰:“郑人三世杀其父,而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天诛足矣,今又举兵将以攻郑,曰

‘吾攻郑也,顺于天之志’。譬有人于此,其子强梁⑤不材,故其父笞之,其邻家之父举木

而击之,曰‘吾击之也,顺于其父之志’,则岂不悖⑥哉?”

鲁阳文君曰:“然。吾以子之言观之,则天下之所谓可者,为必然也。”

注释:①【鲁阳文君】即公孙宽,楚惠王授予他鲁阳之地,故又称鲁阳文子。 ②【天诛】

上天的惩罚。③【杀其父】杀害他们的国君。④【不全】指五谷不熟。⑤【强梁】强横,强

悍不顺。⑥【悖】荒谬。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①谓阳文君曰( ) ②今举兵将以攻郑( ) ③故其父笞之(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子墨子闻而止之。

13.通读选文,说说墨子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8.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项是( )(2分)

A .罔不因势象形 (顺着、就着) B .高可二黍许(上下)

C .佛印绝类弥勒(同类) D .若听茶声然(好像)

[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6、曲中写了哪些秋景?(2分)

7、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3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

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

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

⑤引:拿来。

8.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过: ②其母引刀裂其织 裂: ...

9.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10. 【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

11. 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三者何

先? ”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

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

③足兵 兵: ④民信之矣 信: ..

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②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8. [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3分)

9.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

“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

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

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齐人也,坐盗 ②叶徒相似 ..

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7.各用一个成语或俗语概括楚王和晏子的形象特点。(2分)

(二)

甲与乙相善,甲延乙理家政。及官抚军①,并使佐官政,惟其言是从,久而

赀财皆为所干没②,始悟其奸,稍稍谯③责之。乙挟甲阴事,遽反噬④。甲不胜愤,乃投牒

诉城隍。

夜梦城隍语之曰:“乙险恶如是,公何以信任不疑?”

甲曰:“为其事事如我意也。”

神喟然曰:“人能事事如我意,可畏甚矣!公不畏之,而反喜之,不公之绐⑤而绐谁耶?

渠⑥恶贯将盈,终必食报,若公则自贻伊戚⑦,可无庸诉也。”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官抚军:做官至抚军。抚军,官职名。②干没:吞没。③谯:责备。④反噬:

反咬一口。⑤绐(dai ):哄骗,欺骗。⑥渠:他。⑦自贻伊戚:自作自受。

8.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2分) 及官抚军乙险恶如是 ..

A 及郡下,诣太守是进亦忧,退亦忧 ..

公不畏之渠恶贯将盈 ..

C 悍吏之来无乡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人能事事如我意,可畏甚矣!

10.从“甲”的经历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做人道理?(2分)

新 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7.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2分)

8.“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2分)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王之蔽甚矣 蔽: (2)时时而间进 间: ..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11.邹忌是采用什么方法劝谏成功的?(2分)

①②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即是

③,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节选自《太平御览》)

【注】①错:镶嵌。②纶(l ún ):钓鱼绳。③是:正确。

12.下列句子中“以”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以桂为饵 B.皆以美于徐公

C .错以银碧 D.醒能述以文者

13.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什么启发?(2分)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晏子自

称)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④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

“善,寡人闻命⑤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齐景公。②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③堂侧陛:堂,朝堂。陛,台阶。④逸:

安乐,安闲。⑤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9.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3)公被狐白之裘 被: (4)乃令出裘发粟 裘:

10.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之谓失其本心。

(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11. 文段(甲)中画线句子强调的是:(2分)

12. 文段(乙)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7.以下不属于诗人“苦恨”原因的一项是( )(2分) ...

A .常年客居他乡 B .浊酒难以解忧 C .国家动荡不安 D .自身困苦多病

8.诗歌的前四句描画出一幅深秋后四句触景抒怀,渗透出诗人心境。(2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黄生借书说(节选)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

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

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

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

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9.“随园主人”是 朝的 (人名)。(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11.上文运用典型事例阐明了“”的观点。(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扁鹊投石[注]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

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

而与不知者败之。使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战国策·秦策》)

[注] 石:石针,古时治病用的工具。

1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1)武王示之病 ( ) (2)君与知之者谋之(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将使耳不聪,目不明。

14.“君以告扁鹊”中,“告扁鹊”的具体内容是。(用自己的话概括)

15.扁鹊的话一是针对而言,一是针对4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①②〔乙〕刘羽冲偶得古兵书,伏读经年,自谓可将兵十万。会有土寇,自练乡兵与之角

③。全队溃覆,几为所擒。又得古水利书,伏读经年,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州官使试于一

④⑤村,沟洫甫成,水大至,人几为鱼。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

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节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经年:一年左右。 ②土寇:土匪。 ③角:战斗。 ④洫(x ù):沟渠。 ⑤甫:刚。

9.甲文记叙了作者小时候借书和 的学习经历;乙文中刘羽冲最终抑郁而

死的原因是打仗失败和 。(2分)

10.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余幼时即嗜学 嗜: .

(2)走送之 走: .

(3)自谓可将兵十万 将: .

(4)会有土寇 会: .

11.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恒独步庭阶,曰:“古人岂欺我哉?”

12.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乙文中的刘羽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一)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做第7题。(2分)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

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7、用简洁的语言赏析画线句子。

(二)阅读甲乙两个有关“人物对话”的文言文段,做8—10题。(8分)

(甲)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

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

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

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

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

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

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

(乙)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

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

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

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①立有间 ②臣是以无请也 ...

③达于汉阴 ④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

9、翻译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子。(2分)

甲:

乙:

10、(1)甲文刻画了蔡桓公什么样的形象?(1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1分)

(2)乙文刻画人物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三)阅读下列课外文言文,做11—13题。(5分)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

③②

④①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崇宁、大观间,海外诗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

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注释:①棐: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②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

③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④海外诗:指东坡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⑤气索:气短。⑥不

韵:不雅。

1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1分)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12、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

①前后类如此 ②是时朝廷虽尝禁止 ..

⑵翻译下列句子。(1分) ⑤⑥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13、从“每一篇到,欧阳公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这句话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怎样的品格?

(1分)

汉江临泛

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8. (1)中间四句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2分)

(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一12题。(10分)

人非上智,其孰无过。过而能知,可以为明;知而能改,可以跂圣①。小过不改,大恶

形焉;小善能迁,大善成焉。

夫人之过无他,惰慢也,嫉妒也,邪僻也。惰慢则骄,孝敬衰焉;嫉妒则刻,灾害兴焉;

邪僻则佚,节义颓焉。是数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远之如蜂虿

②。蜂虿不远则螫身,蟊螣不去则伤稼,己过不改则累德。

若夫以恶小而为之无恤③,则必败;以善小而忽之不为,则必覆。能行小善,大善攸④

基;戒于小恶,终无大戾。

(选自《内训·迁善》,有删节)

注:①跂圣:向圣人看齐。②蟊螣、蜂虿:害虫、毒虫。③恤:担心、忧虑。④攸:

所。

9.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过而能知,可以为明 过: .

(2)己过不改则累德 累: .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①人非上智,其孰无过①惰慢则骄,孝敬衰焉 ..

②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②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

①以善小而忽之不为①戒于小恶,终无大庚 ..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②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

11. 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 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螣, 远之如蜂虿。

(2)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12.这段选文的主旨十分明显,你还能记起一些与之相关的名句吗?请写出两条。(2分)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①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2分)

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巨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于

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

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

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8、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臣之妻私臣:___________ ②期年之后:___________...

9、翻译下列语句。(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3分)10、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

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未尝苟且 __________ ②或答人简札 ___________ ...

1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3分)

(乙)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①之供,父母岁有裘葛②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

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③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注】①廪稍:官府发给的粮食。②葛:夏天穿的衣服。③天质:天资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②黑质而白章 ..

B .①色愈恭,礼愈至 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C .①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②诚宜开张圣听 ..

D .①不必若余之手录 ②若皆罢去归矣 ..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

B .①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

C .①今诸生学于太学 ②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

D .①不必若余之手录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

9.下列对甲、乙两段文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甲、乙两段文字均选自《送东阳马生序》,“序”是一种文体,分“书序”和“赠序”。

B .甲段文字作者叙述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以此来勉励东阳马生。

C .甲、乙两段文字中作者与诸生的学习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D .从甲、乙两段文字来看,学习成功的关键不在于客观条件的优越。

10.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3分)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③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1.从学习的角度,谈谈上面两段文字给你的启示。(3分)

墨子 鲁问(节选)

鲁阳文君①将攻郑,子墨子闻而止之,谓阳文君曰: “夫天之兼有天下也,亦犹君

之有四境之内也。今举兵将以攻郑,天诛②亓不至乎?”鲁阳文君曰:“先生何止我攻郑也?

我攻郑,顺于天之志。郑人三世杀其父③,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④。我将助天诛也。”子

墨子曰:“郑人三世杀其父,而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天诛足矣,今又举兵将以攻郑,曰

‘吾攻郑也,顺于天之志’。譬有人于此,其子强梁⑤不材,故其父笞之,其邻家之父举木

而击之,曰‘吾击之也,顺于其父之志’,则岂不悖⑥哉?”

鲁阳文君曰:“然。吾以子之言观之,则天下之所谓可者,为必然也。”

注释:①【鲁阳文君】即公孙宽,楚惠王授予他鲁阳之地,故又称鲁阳文子。 ②【天诛】

上天的惩罚。③【杀其父】杀害他们的国君。④【不全】指五谷不熟。⑤【强梁】强横,强

悍不顺。⑥【悖】荒谬。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①谓阳文君曰( ) ②今举兵将以攻郑( ) ③故其父笞之(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子墨子闻而止之。

13.通读选文,说说墨子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8.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项是( )(2分)

A .罔不因势象形 (顺着、就着) B .高可二黍许(上下)

C .佛印绝类弥勒(同类) D .若听茶声然(好像)

[双调]清江引·秋怀

张可久

西风信来家里,问我归期未?

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

6、曲中写了哪些秋景?(2分)

7、作者描写这些秋景的作用是什么?(3分)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

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

而问之曰:“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

后,孟子不复喧矣。(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

⑤引:拿来。

8.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过: ②其母引刀裂其织 裂: ...

9. 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10. 【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4分)

11. 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乙]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三者何

先? ”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选自《论语》)

6.解释文中加点的字。(2分)

①兵革非不尖利也 兵: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

③足兵 兵: ④民信之矣 信: ..

7.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②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

8. [甲] 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乙]文重点强调的观点是什么?(3分)

9.你认为[甲] [乙]两文重点强调的内容有什么关系?(3分)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人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

“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

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

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齐人也,坐盗 ②叶徒相似 ..

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7.各用一个成语或俗语概括楚王和晏子的形象特点。(2分)

(二)

甲与乙相善,甲延乙理家政。及官抚军①,并使佐官政,惟其言是从,久而

赀财皆为所干没②,始悟其奸,稍稍谯③责之。乙挟甲阴事,遽反噬④。甲不胜愤,乃投牒

诉城隍。

夜梦城隍语之曰:“乙险恶如是,公何以信任不疑?”

甲曰:“为其事事如我意也。”

神喟然曰:“人能事事如我意,可畏甚矣!公不畏之,而反喜之,不公之绐⑤而绐谁耶?

渠⑥恶贯将盈,终必食报,若公则自贻伊戚⑦,可无庸诉也。”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释:①官抚军:做官至抚军。抚军,官职名。②干没:吞没。③谯:责备。④反噬:

反咬一口。⑤绐(dai ):哄骗,欺骗。⑥渠:他。⑦自贻伊戚:自作自受。

8.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2分) 及官抚军乙险恶如是 ..

A 及郡下,诣太守是进亦忧,退亦忧 ..

公不畏之渠恶贯将盈 ..

C 悍吏之来无乡 D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

9.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人能事事如我意,可畏甚矣!

10.从“甲”的经历中,你能得到怎样的做人道理?(2分)

新 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7.诗中的“新柳”有什么特点?(2分)

8.“水中柳影引他长”中的“引”字,有什么妙处?(2分)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王之蔽甚矣 蔽: (2)时时而间进 间: ..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11.邹忌是采用什么方法劝谏成功的?(2分)

①②鲁人有好钓者,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即是

③,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

(节选自《太平御览》)

【注】①错:镶嵌。②纶(l ún ):钓鱼绳。③是:正确。

12.下列句子中“以”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以桂为饵 B.皆以美于徐公

C .错以银碧 D.醒能述以文者

13.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什么启发?(2分)

(乙)景公①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③。晏子入见,立有间。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晏子自

称)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④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

“善,寡人闻命⑤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①景公:齐景公。②霁:雨雪停止,天放晴。③堂侧陛:堂,朝堂。陛,台阶。④逸:

安乐,安闲。⑤闻命:齐景公自谦的话,意为听您的话。

9.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万钟于我何加焉 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

(3)公被狐白之裘 被: (4)乃令出裘发粟 裘:

10. 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此之谓失其本心。

(2)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11. 文段(甲)中画线句子强调的是:(2分)

12. 文段(乙)所讲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


相关文章

  • 语文试卷分析课教案
  • 九年级语文试卷分析课 --课外文言文阅读 教学目标: 完成对于试卷课外文言文重大失分题的分析,落实重点文言实词,翻译句子. 使大多数学生能掌握一套应对考场课外文言文的简易方法. 改变大多数学生对课外文言文的恐惧态度,能从心理上接受课外文言文 ...查看


  • 蒙恬冤死阅读答案
  • 篇一:蒙恬冤死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4分)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①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②."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 ...查看


  • 课外文言文.阅读答案
  • 课外文言文.(8分) 赵简子①有两白骡而甚爱之.阳城胥渠②住广门之馆,夜叩门而谒曰:"主君之臣胥渠有疾,医教之日:'得白骡之肝,病则止:不得则死."'门人入通.董安于③侍奉于侧,愠日:"嘻!胥渠也,期④吾君骡, ...查看


  •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解元,字善长"附答案
  • 10.阅读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7分) 解元,字善长,吉安吉水人.竦眉俊目,曙光玉立,神彩铄人,垂手过膝,能百步穿杨叶,号"小由基①".能以索持犀牛却行②.尝乘骏马驰突贼阵,往返如飞. 初,起兵保安军德清砦③,积功 ...查看


  •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苏世长讽谏]阅读答案
  •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6. (2010·浙江省杭州市,19-23,15分)请认真阅读下面诗文,完成19-23题. 苏世长讽谏 武德四年,王世充平后,其行台仆射苏世长,以汉南归顺.高祖责其后服,世长稽首曰:"自古帝王受命,为逐鹿之喻. ...查看


  •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明帝说日]附答案及译文
  •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明帝说日>刘义庆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①消息,潸然②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度意告之③.因问明帝:"汝意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 ...查看


  • 中考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一)班昭续[汉书]
  • 1.班昭续<汉书> 扶风①曹世叔妻者,同郡班彪②之女也,名昭,字惠班.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竞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③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q ...查看


  • 六年级文言文课外阅读(附答案.译文)
  • 六年级古文课外阅读(附答案.译文) 一.景公之时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 ...查看


  • 中考课外文言文答题技巧
  •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题型梳理 从近年出题形势看,多以选择.翻译.简答等形势呈现. 1.选择题:基本还是围绕字词基础知识展开,文言实词.虚词均有所涉及,特别对一些具有通假.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文言现象的字词 2.翻译题: ...查看


  • 中考课外文言文一日一练(十六)答苏迈书
  • 16.答苏迈书 辱书勤恳千万②,观所自道③从学就仕,而知病之所在.窃窥公学问之意甚美,顾既在官,则难得师友,又少读书之光阴,然人生竟何时得自在,饱闲散耶?"三人行,必有我师",此居一州一县求师之法.读书光阴,亦取诸鞍乘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