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原王朝的版图是一步一步扩大的。在夏朝和商朝时期,中原王朝的核心统治区域集中在黄河流域,对于周边地区的掌控力微乎其微。在周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民族自称华夏,便把华夏周围四方的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当然,以上周边民族早在炎帝黄帝时期就存在了。
一
首先,对于东夷来说,在夏朝和商朝时期是中原人对黄河流域下游居民的总称,也即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都不是单指一个民族,而是多个民族的共同称呼。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东夷的概念随着中原王朝疆域的变化而屡屡变化。在周朝时期,东夷主要指山东胶东和胶西外族。也即今天的山东、江苏、安徽等部分地区。而姜太公的齐国在早期的领土扩张中,主要就是去占领和融合东夷的部落。在春秋战国之后,日本和朝鲜也被纳入到东夷的概念范围内。
二
早在西周的《礼记》中就出现了“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的说法。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楚国逐渐吞并了江南地区的诸侯小国,南蛮的称呼自然落到了楚国身上。不过在楚国被秦国灭亡之后,关于南方未开化的地区则被称呼为“百越”等。比如江浙沪一带是“吴越”,福建一带是“闽越”,广东一带是“南越”,广西一带是“骆越”。另外,在南宋末年到明朝末年,“南蛮”一度成为蒙古人和满族人对退守南方的汉族人的称呼。
三
在春秋战国时期,西戎是古代华夏人对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根据《史记.匈奴列传》的记载,秦穆公时期,西戎地区存在八个大国。而在周幽王统治末期,西戎大军攻破了西周的都城镐京。在周平王即位后,秦文公率领秦国大军驱逐了岐山地区的西戎。可以这么说,在西周时期,西戎长期是周王室的心腹大患。不过在秦国数代国君的努力下,西戎地区的多个国家都被纳入到秦国的统治下,并逐渐和华夏民族融为一体。
四
最后,春秋中期以后,狄与戎在地域上有明显的不同,但整个春秋时代,乃至战国中叶以前,戎狄仍往往混称,有些部落仍兼有戎与狄两种称号。在春秋战国时期,北狄对中原的晋国、卫国、燕国等国家形成了威胁,尤其是晋文公重耳在位时期,曾对北狄多次用兵。到了战国时期,赵国不仅吞并了中山国等北狄建立的国家,并朝着林胡、楼烦、匈奴等北狄民族征伐,极大扩大了赵国的领土。当然,在北狄之后,匈奴一度成为中原王朝的重要对手。
文/情怀历史
(漫谈东周列国志:二百四十八)
微信公众号:情怀历史 ID:qinghuailishi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中原王朝的版图是一步一步扩大的。在夏朝和商朝时期,中原王朝的核心统治区域集中在黄河流域,对于周边地区的掌控力微乎其微。在周朝时期,中原地区的民族自称华夏,便把华夏周围四方的人,分别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以区别华夏。当然,以上周边民族早在炎帝黄帝时期就存在了。
一
首先,对于东夷来说,在夏朝和商朝时期是中原人对黄河流域下游居民的总称,也即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都不是单指一个民族,而是多个民族的共同称呼。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东夷的概念随着中原王朝疆域的变化而屡屡变化。在周朝时期,东夷主要指山东胶东和胶西外族。也即今天的山东、江苏、安徽等部分地区。而姜太公的齐国在早期的领土扩张中,主要就是去占领和融合东夷的部落。在春秋战国之后,日本和朝鲜也被纳入到东夷的概念范围内。
二
早在西周的《礼记》中就出现了“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的说法。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楚国逐渐吞并了江南地区的诸侯小国,南蛮的称呼自然落到了楚国身上。不过在楚国被秦国灭亡之后,关于南方未开化的地区则被称呼为“百越”等。比如江浙沪一带是“吴越”,福建一带是“闽越”,广东一带是“南越”,广西一带是“骆越”。另外,在南宋末年到明朝末年,“南蛮”一度成为蒙古人和满族人对退守南方的汉族人的称呼。
三
在春秋战国时期,西戎是古代华夏人对西方少数民族的统称。根据《史记.匈奴列传》的记载,秦穆公时期,西戎地区存在八个大国。而在周幽王统治末期,西戎大军攻破了西周的都城镐京。在周平王即位后,秦文公率领秦国大军驱逐了岐山地区的西戎。可以这么说,在西周时期,西戎长期是周王室的心腹大患。不过在秦国数代国君的努力下,西戎地区的多个国家都被纳入到秦国的统治下,并逐渐和华夏民族融为一体。
四
最后,春秋中期以后,狄与戎在地域上有明显的不同,但整个春秋时代,乃至战国中叶以前,戎狄仍往往混称,有些部落仍兼有戎与狄两种称号。在春秋战国时期,北狄对中原的晋国、卫国、燕国等国家形成了威胁,尤其是晋文公重耳在位时期,曾对北狄多次用兵。到了战国时期,赵国不仅吞并了中山国等北狄建立的国家,并朝着林胡、楼烦、匈奴等北狄民族征伐,极大扩大了赵国的领土。当然,在北狄之后,匈奴一度成为中原王朝的重要对手。
文/情怀历史
(漫谈东周列国志:二百四十八)
微信公众号:情怀历史 ID:qinghuaili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