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八十华诞•第十九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
2012年11月3日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励吾科技楼国际报告厅
本次活动是庆祝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八十载砥砺耕耘,同时举行召开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会议邀请了何镜堂、吴硕贤、程泰宁、彭一刚、王小东、郑时龄、容柏生、刘加平、崔愷9位院士,柴裴义、刘景樑、郭明卓、孟建民、庄惟敏、周恺、胡越7位设计大师参加,大部分院士和设计大师将在会议上作主题讲演。主题演讲都紧密结合现当代建筑趋势,表达各大家的想法创意以及研究领域成果。
吴硕贤先生在关于《宜居城市与生态建设》的演讲中,从宜居城市和生态建设两方面来解读。宜居城市是我国新的城市理念,是国内各城市发展的目标。其中提到了建筑节能方面的内容。建筑节能,指的是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和构筑物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建筑节能可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增大室内外能量交换热阻,以减少供热系统、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因大量热消耗而产生的能耗。吴先生还提到采光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也有其他如不要浪费土地面积,利用建筑紧凑化来节能,争取建筑标准化,建设好室内环境,重视声景的设计与规划,做好生物多样化保护,可改善人居声环境。照明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影响,提醒需要对光环境有必要的重视,争取做绿色建筑。 刘加平《现代建筑创作中的节能设计思考》中,重点来思考节能设计方面的内容。现代的建筑总是追求新、奇、大,而不顾现实中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关系。建筑体量越大,能耗则越大。越不满足节能概念,也不符合整个生态要求。建筑能耗中,主要是采暖、通风和空调能耗为主,占到建筑总能耗的50%以上。我国的建筑节能必须从现在做起,从优化建筑结构、降低采暖系统能耗,减少空调能耗等方面下功夫,从构筑节能型建筑的角度来创造节约型社会。
崔愷院士作主题讲演《耕耘——本土建筑的思考与实践》,他结合十三个经典项目案例进行深度分析,针对“本土设计的理念”进行了阐述。“本土设计”是以自然和人文环境资源之土为本的建筑设计,它是中国当今社会核心的文化理念在建筑中的具体推行;反对全球化导致文化特色的缺失和民族精神的衰落;它提倡的是回归理性的思考,反对浮夸的,以吸引眼球为目的的形式主义和时尚追风;它承担的是对人居环境的长久责任,反对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商业主义;它主张的是立足本土文化的创新,反对保守倒退,要积极的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面向未来;它追求的是保持和延续不同地域环境的建筑特色,反对千篇一律和模仿平庸。
“本土设计的理念”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本土设计与民族风格,继承传统不同,只因项目不同,地域环境不同,无统一风格,但立场统一,这是本土设计的基本想法。它与批判地域主义不同,我们更希望中国的建筑发展立足于本土文化,而不是一个在国际主流之外的地域主张。当然它与乡土建筑、文脉主义建筑不同,它能够更多的反映当代新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精神。
身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郑时龄院士作了关于《后世博的上海》的主题报告。后世博的上海以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使上海在城市的综合实力方面,在城市空间环境和建筑品质方面更上一个层次。2010年世博会已经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里程碑,在城市空间和环境方面,将推动上海继续迈向可持续发展和宜居的城市。前世博和后世博的上海有着重大的变化,这一变化不仅表现在城市的基础设施方面,也表现在城市发展的理念以及建设未来的理想城市的蓝图。上海正在规划并实施一系列的城市
发展计划,既考虑世博会园区的后世博发展,也计划后世博的黄浦江两岸和整个城市的发展。 总之整个会议学术氛围特别浓烈,听报告的过程有思想的碰撞,学到了很多东西。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八十华诞•第十九届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
2012年11月3日
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励吾科技楼国际报告厅
本次活动是庆祝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八十载砥砺耕耘,同时举行召开当代中国建筑创作论坛,会议邀请了何镜堂、吴硕贤、程泰宁、彭一刚、王小东、郑时龄、容柏生、刘加平、崔愷9位院士,柴裴义、刘景樑、郭明卓、孟建民、庄惟敏、周恺、胡越7位设计大师参加,大部分院士和设计大师将在会议上作主题讲演。主题演讲都紧密结合现当代建筑趋势,表达各大家的想法创意以及研究领域成果。
吴硕贤先生在关于《宜居城市与生态建设》的演讲中,从宜居城市和生态建设两方面来解读。宜居城市是我国新的城市理念,是国内各城市发展的目标。其中提到了建筑节能方面的内容。建筑节能,指的是在建筑材料生产、房屋建筑和构筑物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满足同等需要或达到相同目的的条件下,尽可能降低能耗。建筑节能可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增大室内外能量交换热阻,以减少供热系统、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因大量热消耗而产生的能耗。吴先生还提到采光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也有其他如不要浪费土地面积,利用建筑紧凑化来节能,争取建筑标准化,建设好室内环境,重视声景的设计与规划,做好生物多样化保护,可改善人居声环境。照明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影响,提醒需要对光环境有必要的重视,争取做绿色建筑。 刘加平《现代建筑创作中的节能设计思考》中,重点来思考节能设计方面的内容。现代的建筑总是追求新、奇、大,而不顾现实中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关系。建筑体量越大,能耗则越大。越不满足节能概念,也不符合整个生态要求。建筑能耗中,主要是采暖、通风和空调能耗为主,占到建筑总能耗的50%以上。我国的建筑节能必须从现在做起,从优化建筑结构、降低采暖系统能耗,减少空调能耗等方面下功夫,从构筑节能型建筑的角度来创造节约型社会。
崔愷院士作主题讲演《耕耘——本土建筑的思考与实践》,他结合十三个经典项目案例进行深度分析,针对“本土设计的理念”进行了阐述。“本土设计”是以自然和人文环境资源之土为本的建筑设计,它是中国当今社会核心的文化理念在建筑中的具体推行;反对全球化导致文化特色的缺失和民族精神的衰落;它提倡的是回归理性的思考,反对浮夸的,以吸引眼球为目的的形式主义和时尚追风;它承担的是对人居环境的长久责任,反对急功近利唯利是图的商业主义;它主张的是立足本土文化的创新,反对保守倒退,要积极的从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面向未来;它追求的是保持和延续不同地域环境的建筑特色,反对千篇一律和模仿平庸。
“本土设计的理念”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本土设计与民族风格,继承传统不同,只因项目不同,地域环境不同,无统一风格,但立场统一,这是本土设计的基本想法。它与批判地域主义不同,我们更希望中国的建筑发展立足于本土文化,而不是一个在国际主流之外的地域主张。当然它与乡土建筑、文脉主义建筑不同,它能够更多的反映当代新的地域文化和地域精神。
身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郑时龄院士作了关于《后世博的上海》的主题报告。后世博的上海以宜居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目标。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使上海在城市的综合实力方面,在城市空间环境和建筑品质方面更上一个层次。2010年世博会已经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里程碑,在城市空间和环境方面,将推动上海继续迈向可持续发展和宜居的城市。前世博和后世博的上海有着重大的变化,这一变化不仅表现在城市的基础设施方面,也表现在城市发展的理念以及建设未来的理想城市的蓝图。上海正在规划并实施一系列的城市
发展计划,既考虑世博会园区的后世博发展,也计划后世博的黄浦江两岸和整个城市的发展。 总之整个会议学术氛围特别浓烈,听报告的过程有思想的碰撞,学到了很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