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统计图

选择统计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两种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实际情况恰当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2.让学生体会两种统计图的联系及区别,能根据两种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用两种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统计图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有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生举手发言)

对呀,两种统计图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数量大小的比较;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数量的大小,而且能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因此我们应根据实际问题中数据的特点选择恰当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选择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以学生家庭拥有电脑情况为例,选择恰当的统计图。

(1)谈话:在这个信息时代里,越来越多的人跟电脑交上了朋友,电脑也因此而走进了千家万户。课前请同学们做了我们四年级学生家庭拥有电脑情况的调查,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调查结果?

(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统计表。

表l :2001~2005年四(1)班学生家庭拥有电脑情况统计表

表2:2005年四年级各班学生家庭拥有电脑情况统计表

(3)如果要将表中的数据绘制成统计图,各选哪种统计图比较合适? 组织小组讨论。

电脑小博士出示“友情提醒”: ①表1和表2统计的各是什么数量? ②表1中数据统计的意图是什么? 表2呢? ③它们各选哪种统计图更合适?)

(4)交流反馈,引导说出:表1反映四(1)班学生家庭各年份拥有电脑的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更合适;表2只是反映各个班级学生家庭拥有电脑数量的情况,只是比较其多少,班与班之间不存在发展变化问题.用条形统计图更合适。 强调:根据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来选择不同的统计图。

(5)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统计图,在小组里检查统计图的制作是否正确,重点检查统计图中直条的高度和描点的位置是否与标尺对应。然后与电脑小博士出示的统计图对照。

(6)交流分析: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7)提问:你还能举出一些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或条形统计图表示的例子吗?

2.教学例题。 (1)介绍降水量。

谈话:同学们听说过降水量这个词吗? 电脑小博士带来的“你知道吗”节目将为大家介绍有关降水量的知识。(多媒体出示有关降水量的知识供同学们阅读)

(2)自学课本,完成例题。

谈话:了解了有关降水量的知识,就让我们来解决一些这方面的问题。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97~98页,独立完成两张统计图。

(3)完成后与同桌先讨论:都是讲的降水量,为什么第一题选择用折线统计图,而第二题选用条形统计图。(师强调:根据数量变化和数量多少来选择

不同的统计图。)再交流从两张统计图中分别可以获得哪些信息与思考。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做“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应选择何种统计图,为什么?完成,交流从统计图中可获得哪些信息。

2.做“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动手完成,再说说获得了哪些信息,并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情况进行简单的预测。

3.提问:第1题为什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第2题为什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四、小结评价。学以致用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统计什么样的数据适合用折线统计图,统计什么样的数据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谈话:要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要反映同类事物在相同时间内的数量大小情况适合用条形统计图。(板书)

2.谈话:课后请同学们选择身边某一方面的情况做一次调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可选择同学或自己不同阶段的身高情况、体重情况、本地区的天气情况、气温变化情况等)

三、板书设计

选择统计图

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 反映同类事物在相同时间内的数量大小情况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四、教后反思

设计者:钱炼

练习八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掌握应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提高分析折线统计图的能力。 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统计图 教学重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图?制作统计图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二、练习巩固

1、练习八的第1题。

让学生先独立填表并组织交流,再依次讨论第(2)(3)题。第(3)题讨论后,还可以引导学生预测2003年我国私人拥有汽车的情况,并在学生预测后,提供相关数据,以便学生在比较中检验自己的预测。2003年我国私人拥有汽车的数据是:1219万辆。

2、练习八的第2题和第3题。 做题时,从阅读统计图到画图都要让学生独立完成。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这两道题为什么都适合采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3、练习八的第4题。

在学生讨论调查的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就调查活动作出较为具体的分工,然后再展开实际的调查活动。 4、练习八的“你知道吗?”

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再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以及相关的想法。其中中间一副图是复式统计图,蓝圆柱表示通航的国家数,绿圆柱表示通航的国际城市数。 三、 板书设计

练习八

条形统计图 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 数量的变化

四、 教后反思

设计者:钱炼

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围绕自身的生活与生活空间,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统计活动,通过调查、统计身边的数据,进一步熟悉统计方法与过程,进一步感受统计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及其在生活里的应用,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2.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了解自己的生存空间以及影响生存空间的一些因素,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3.让学生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获取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查阅图书、上网收集等) 了解环境及保护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谈自己对环境问题的了解

第一阶段:阅读与交流。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

1.谈话导人:同学们,还记得乘坐“神舟”5号进入太空的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吗? 杨利伟成功地在太空遨游了一番,并在太空拍摄了一张地球的照片,这是一个美丽的星球,在目前已知的宇宙星体中,惟有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才是一颗蔚蓝色的星球。(电脑展现图片)

这么美好的生活空间,我们人类又是怎么对待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的生存空间。(板书课题)

2.交流认识:课前,同学们去收集了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你对环境问题知道了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利用实物投影仪充分交流收集的材料(图片、文字、数据等) ,说说是怎么收集的。

小结:是的,这么美好的生活空间,我们人类却不懂得珍惜和爱护,大量的采伐和大量的垃圾„„在人类对大自然不断索取的同时,大自然也对我们作出了无情的报复,我们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糟糕。

其中,人口和环境就是影响我们生存空间的重要因素。我们就从这两方

面着手,来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 二、阅读相关资料——体验统计作用

1.读图:阅读书上第102页的两张统计图(我国人口增长变化情况统计图和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变化情况统计图) ,你能知道些什么?

2.小组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重点展开) 3.阅读第103页的统计图。(我国造林面积增长情况统计图和我国自然保护区增长情况统计图)

4.小结:是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我们国家在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从前两张统计图来看,我们的人口、污水排放还在逐年增长,环境保护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不断努力。

5.拓展:人口的增长、污水排放量、造林面积、自然保护区等,这些都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空间,除了这些,你知道还有哪些因素吗? 把你所知道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三、板书设计

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

1.收集数据;

2.整理数据,用统计图、统计表呈现数据信息;

3.分析、描述数据,并作出相应的判断和预测。 四、课后反思

设计者:钱炼

认识负数(二)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P3—5 练习一 6—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读一读,分一分。 +3000

+4200

-1800

+2700 -900

+3700

正数 负数

1、情境引入。

师:老师收集了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列出统计图。 师: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表中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损? 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3、试一试

根据新光服装店去年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填写下表。 七月份:亏损1200元; 八月份:亏损850元; 九月份:盈利2500元; 十月份:盈利4300元;

十一月份:盈利3700元; 十二月份:亏损250元;

三、教学例4

1、出示情境图,辨别方向。

2、教学用正数和负数区别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

师: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了2100米,到了什么地方? 生:小华如果向东走2100米,到达邮局。

小华如果向西走2100米,到达公园。

师:如果把向东走2100米记作+2100米,那么向西走2100米可以记作什么? 师:可以把向西走2100米记作+2100米吗?那么向东走2100米记作什么? 4、表示南北方向运动的路程

小结:规定了某一方向为正,那么相反方向就为负。

从学校出发,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走1240米可以走到哪里?根据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分别写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

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4、试一试:

(1) 你会填一填、读一读吗?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 -2接近2,还是接近0?

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怎样的? 5、练一练

1、小明家今年六月份收入和支出的记录。你能说一说小明家各项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吗?

2、(1)如果张军向东走30米,记作+30米,那么李刚向西走52,记作( )米。

(2)如果张军向北走40米,记作+40米,那么李刚走“-40米”,表示他向( )走了( )米。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一 第6题。

某市2004年每个季度的平均气温如下表。

2、练习一 第7题。

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1)升降机上升8米记作+8米,下降5米记作( )米。

(2)一幢大楼18层,地面以下有2层。地面以上第3层记作+3层,地面以

下第1层记作( )层,地面以下第2层记作( )层。

(3)学校举行自然科学知识竞赛,抢答题的评分规则是答对一题加100分,

答错一题扣10分。如果把加100分记作+100分,那么扣10分应记作( )分。 3、练习一 第8题

你能说说存折中红线框处的数各表示什么吗?

妈妈于6月10日又存入2000元,在存折上应记作( )元;6月25日取出400元,在存折上应记作(

)元。 阅读:你知道吗? 五、全课总结 作业设计:

1、练习一 第9 10题。

2、如果把向北走90米,记作+90米,那么向南走90米记作 ;那么-220米表示向 走了 米。

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某班的平均分为90分,把高于平均分的部分3、记作正数,小明得99分,记作( )分,小红的得分记作-10分,她实际得分是( )分。 六、板书设计: 认识负数(二)

行走的相反方向及路程

上车人数与下车人数 相反意义的量 上升与下降 (正负数表示 „„ 七、教学反思

设计者:钱炼

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P10——11

教学目标:

1、复习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初

步建立图形的等积变形思想。

2、 让学生体会转化、估计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

面积计算作比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

教学重难点:

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分一分、数一数

1、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你能先把每个图形分成几块,

再数一数吗?

2、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

怎样数的?

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小结:把一个不规则图形分割成若干个规则图形,有利于我们利用学生的

知识、迅速求出图形的面积。板书:分割法

二、移一移、数一数

1、怎样移动右边图形中的一部分,能很快数出它的面积?

2、利用分割与平移,保持面积不变,把多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计算它的面积。

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小结:利用分割法后平移,可以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来计算。

板书:平移法

三、数一数、算一算

1、下面是牧场中一个池塘的平面图。先把池塘上面整格的和不满整格的分别

涂上不同的颜色,数一数各有多少个,再算出池塘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2、你算出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这样的算法合理吗?

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3、你能算出右边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吗?

四、估一估、算一算

采集几片树叶,先估计他们的面积个是多少平方厘米,再把树叶描在第

122页的方格纸上,用数方格的方法算促他们的面积。

小结:用数方格的方法也可以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板书:方格法

五、小结:

今天我们进行面积是多少实践活动,怎样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呢?

(强调方法:分割、平移、数方格)

作业设计:

1、出示平行四边形,问:你能把它转变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吗?

2、出示一个三角形,问:你能把它转变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吗?

3、你能用怎样的方法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积吗?

板书设计: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转化: 不规则规则 估计:方格法

割、补、平移

课后反思:

设计者:钱炼

选择统计图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两种统计图的特点,会根据实际情况恰当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2.让学生体会两种统计图的联系及区别,能根据两种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用两种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统计图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有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生举手发言)

对呀,两种统计图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条形统计图能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数量大小的比较;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数量的大小,而且能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因此我们应根据实际问题中数据的特点选择恰当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选择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以学生家庭拥有电脑情况为例,选择恰当的统计图。

(1)谈话:在这个信息时代里,越来越多的人跟电脑交上了朋友,电脑也因此而走进了千家万户。课前请同学们做了我们四年级学生家庭拥有电脑情况的调查,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调查结果?

(2)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统计表。

表l :2001~2005年四(1)班学生家庭拥有电脑情况统计表

表2:2005年四年级各班学生家庭拥有电脑情况统计表

(3)如果要将表中的数据绘制成统计图,各选哪种统计图比较合适? 组织小组讨论。

电脑小博士出示“友情提醒”: ①表1和表2统计的各是什么数量? ②表1中数据统计的意图是什么? 表2呢? ③它们各选哪种统计图更合适?)

(4)交流反馈,引导说出:表1反映四(1)班学生家庭各年份拥有电脑的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更合适;表2只是反映各个班级学生家庭拥有电脑数量的情况,只是比较其多少,班与班之间不存在发展变化问题.用条形统计图更合适。 强调:根据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来选择不同的统计图。

(5)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统计图,在小组里检查统计图的制作是否正确,重点检查统计图中直条的高度和描点的位置是否与标尺对应。然后与电脑小博士出示的统计图对照。

(6)交流分析:从统计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7)提问:你还能举出一些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或条形统计图表示的例子吗?

2.教学例题。 (1)介绍降水量。

谈话:同学们听说过降水量这个词吗? 电脑小博士带来的“你知道吗”节目将为大家介绍有关降水量的知识。(多媒体出示有关降水量的知识供同学们阅读)

(2)自学课本,完成例题。

谈话:了解了有关降水量的知识,就让我们来解决一些这方面的问题。 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第97~98页,独立完成两张统计图。

(3)完成后与同桌先讨论:都是讲的降水量,为什么第一题选择用折线统计图,而第二题选用条形统计图。(师强调:根据数量变化和数量多少来选择

不同的统计图。)再交流从两张统计图中分别可以获得哪些信息与思考。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1.做“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应选择何种统计图,为什么?完成,交流从统计图中可获得哪些信息。

2.做“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动手完成,再说说获得了哪些信息,并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情况进行简单的预测。

3.提问:第1题为什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第2题为什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

四、小结评价。学以致用

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认为统计什么样的数据适合用折线统计图,统计什么样的数据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谈话:要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要反映同类事物在相同时间内的数量大小情况适合用条形统计图。(板书)

2.谈话:课后请同学们选择身边某一方面的情况做一次调查,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可选择同学或自己不同阶段的身高情况、体重情况、本地区的天气情况、气温变化情况等)

三、板书设计

选择统计图

反映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的数量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 反映同类事物在相同时间内的数量大小情况适合用条形统计图。 四、教后反思

设计者:钱炼

练习八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掌握应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提高分析折线统计图的能力。 2、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统计图 教学重难点: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统计图?制作统计图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二、练习巩固

1、练习八的第1题。

让学生先独立填表并组织交流,再依次讨论第(2)(3)题。第(3)题讨论后,还可以引导学生预测2003年我国私人拥有汽车的情况,并在学生预测后,提供相关数据,以便学生在比较中检验自己的预测。2003年我国私人拥有汽车的数据是:1219万辆。

2、练习八的第2题和第3题。 做题时,从阅读统计图到画图都要让学生独立完成。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这两道题为什么都适合采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3、练习八的第4题。

在学生讨论调查的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就调查活动作出较为具体的分工,然后再展开实际的调查活动。 4、练习八的“你知道吗?”

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再让学生说说从图中获得的信息以及相关的想法。其中中间一副图是复式统计图,蓝圆柱表示通航的国家数,绿圆柱表示通航的国际城市数。 三、 板书设计

练习八

条形统计图 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 数量的变化

四、 教后反思

设计者:钱炼

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围绕自身的生活与生活空间,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统计活动,通过调查、统计身边的数据,进一步熟悉统计方法与过程,进一步感受统计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及其在生活里的应用,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2.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了解自己的生存空间以及影响生存空间的一些因素,初步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促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3.让学生通过活动,进一步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获取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查阅图书、上网收集等) 了解环境及保护的相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谈自己对环境问题的了解

第一阶段:阅读与交流。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

1.谈话导人:同学们,还记得乘坐“神舟”5号进入太空的我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吗? 杨利伟成功地在太空遨游了一番,并在太空拍摄了一张地球的照片,这是一个美丽的星球,在目前已知的宇宙星体中,惟有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才是一颗蔚蓝色的星球。(电脑展现图片)

这么美好的生活空间,我们人类又是怎么对待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的生存空间。(板书课题)

2.交流认识:课前,同学们去收集了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你对环境问题知道了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利用实物投影仪充分交流收集的材料(图片、文字、数据等) ,说说是怎么收集的。

小结:是的,这么美好的生活空间,我们人类却不懂得珍惜和爱护,大量的采伐和大量的垃圾„„在人类对大自然不断索取的同时,大自然也对我们作出了无情的报复,我们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糟糕。

其中,人口和环境就是影响我们生存空间的重要因素。我们就从这两方

面着手,来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 二、阅读相关资料——体验统计作用

1.读图:阅读书上第102页的两张统计图(我国人口增长变化情况统计图和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排放总量变化情况统计图) ,你能知道些什么?

2.小组交流:你知道了什么?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重点展开) 3.阅读第103页的统计图。(我国造林面积增长情况统计图和我国自然保护区增长情况统计图)

4.小结:是的,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已经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我们国家在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从前两张统计图来看,我们的人口、污水排放还在逐年增长,环境保护需要我们每个人的不断努力。

5.拓展:人口的增长、污水排放量、造林面积、自然保护区等,这些都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空间,除了这些,你知道还有哪些因素吗? 把你所知道的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三、板书设计

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

1.收集数据;

2.整理数据,用统计图、统计表呈现数据信息;

3.分析、描述数据,并作出相应的判断和预测。 四、课后反思

设计者:钱炼

认识负数(二)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P3—5 练习一 6—10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读一读,分一分。 +3000

+4200

-1800

+2700 -900

+3700

正数 负数

1、情境引入。

师:老师收集了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列出统计图。 师: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表中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损? 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3、试一试

根据新光服装店去年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填写下表。 七月份:亏损1200元; 八月份:亏损850元; 九月份:盈利2500元; 十月份:盈利4300元;

十一月份:盈利3700元; 十二月份:亏损250元;

三、教学例4

1、出示情境图,辨别方向。

2、教学用正数和负数区别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

师: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了2100米,到了什么地方? 生:小华如果向东走2100米,到达邮局。

小华如果向西走2100米,到达公园。

师:如果把向东走2100米记作+2100米,那么向西走2100米可以记作什么? 师:可以把向西走2100米记作+2100米吗?那么向东走2100米记作什么? 4、表示南北方向运动的路程

小结:规定了某一方向为正,那么相反方向就为负。

从学校出发,沿南北方向的大街走1240米可以走到哪里?根据行走的方向和路程,分别写出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

在小组里说说你的想法。 4、试一试:

(1) 你会填一填、读一读吗?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 -2接近2,还是接近0?

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怎样的? 5、练一练

1、小明家今年六月份收入和支出的记录。你能说一说小明家各项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吗?

2、(1)如果张军向东走30米,记作+30米,那么李刚向西走52,记作( )米。

(2)如果张军向北走40米,记作+40米,那么李刚走“-40米”,表示他向( )走了( )米。

四、巩固练习。 1、练习一 第6题。

某市2004年每个季度的平均气温如下表。

2、练习一 第7题。

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1)升降机上升8米记作+8米,下降5米记作( )米。

(2)一幢大楼18层,地面以下有2层。地面以上第3层记作+3层,地面以

下第1层记作( )层,地面以下第2层记作( )层。

(3)学校举行自然科学知识竞赛,抢答题的评分规则是答对一题加100分,

答错一题扣10分。如果把加100分记作+100分,那么扣10分应记作( )分。 3、练习一 第8题

你能说说存折中红线框处的数各表示什么吗?

妈妈于6月10日又存入2000元,在存折上应记作( )元;6月25日取出400元,在存折上应记作(

)元。 阅读:你知道吗? 五、全课总结 作业设计:

1、练习一 第9 10题。

2、如果把向北走90米,记作+90米,那么向南走90米记作 ;那么-220米表示向 走了 米。

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某班的平均分为90分,把高于平均分的部分3、记作正数,小明得99分,记作( )分,小红的得分记作-10分,她实际得分是( )分。 六、板书设计: 认识负数(二)

行走的相反方向及路程

上车人数与下车人数 相反意义的量 上升与下降 (正负数表示 „„ 七、教学反思

设计者:钱炼

实践活动:面积是多少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 P10——11

教学目标:

1、复习面积的意义、常用的面积单位、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初

步建立图形的等积变形思想。

2、 让学生体会转化、估计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为教学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

面积计算作比较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

教学重难点:

对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分割与移拼的转化方法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分一分、数一数

1、下面两个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你能先把每个图形分成几块,

再数一数吗?

2、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

怎样数的?

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小结:把一个不规则图形分割成若干个规则图形,有利于我们利用学生的

知识、迅速求出图形的面积。板书:分割法

二、移一移、数一数

1、怎样移动右边图形中的一部分,能很快数出它的面积?

2、利用分割与平移,保持面积不变,把多边形转化为长方形,计算它的面积。

这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

小结:利用分割法后平移,可以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来计算。

板书:平移法

三、数一数、算一算

1、下面是牧场中一个池塘的平面图。先把池塘上面整格的和不满整格的分别

涂上不同的颜色,数一数各有多少个,再算出池塘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不满整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2、你算出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这样的算法合理吗?

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3、你能算出右边树叶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吗?

四、估一估、算一算

采集几片树叶,先估计他们的面积个是多少平方厘米,再把树叶描在第

122页的方格纸上,用数方格的方法算促他们的面积。

小结:用数方格的方法也可以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板书:方格法

五、小结:

今天我们进行面积是多少实践活动,怎样计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呢?

(强调方法:分割、平移、数方格)

作业设计:

1、出示平行四边形,问:你能把它转变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吗?

2、出示一个三角形,问:你能把它转变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吗?

3、你能用怎样的方法算出自己手掌的面积吗?

板书设计:

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转化: 不规则规则 估计:方格法

割、补、平移

课后反思:

设计者:钱炼


相关文章

  •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设计(1)
  •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4.统计图的选择(一) 一.学生状况分析 1.学生在小学已经从事过一些统计工作,例如体验了简单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认识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回答简单的问题等.当时学生对统计过程的理解比较单一. ...查看


  •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反思
  • 反思一:统计图的选择教学反思 学生四年级上下两个学期学完了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那什么样的数据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呢?本课从这一问题出发,让学生能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用不同的统计图.学生在课堂的共同讨论中发现要比较数量的变化情况,应该选择折 ...查看


  • 4.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用户操作手册(不承担评审组织单位职责安全监管部门业务人员端)
  •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 (不承担评审组织单位职责安全监管部门业务人员端) 用户操作手册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通信信息中心 2016年1月 目 录 1. 登录系统 ................................. ...查看


  • 2011年党内统计[基层版]软件教程
  • 2011年党内统计<基层版>软件教程 一.软件介绍 为适应组织工作需要,保证党内数据的保密性.安全性,中组部与北京万里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研发了支持网络环境的党内统计<基层版>软件. (一)配置要求 建议配置:CP ...查看


  • 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
  • 中国残疾人事业统计 台账制度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2009年度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 ...查看


  •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分章汇总
  • 统计从业资格考试试题分章汇总 第一章 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2.构成总体,必须同时具备( D ). A 总体性.数量性与同质性 B 总体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C 社会性.同质性与差异性 D 同质性.大量性与差异性 3. 要了解某工业企业职工的 ...查看


  •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2016)
  • 统计学实验指导书 唐爱莉 郭彩云 岳志春 鲍 琳 主编 河北工程大学 前 言 当今,统计在经济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统计分析方法在各个领域得到迅速推广.统计分析常用的软件有SAS .SPSS 和Exc ...查看


  • 残疾人个性化服务平台操作指南
  • 残疾人个性化服务信息平台 操作指南 成都翔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12年9月 目 录 目 录 ......................................................................... ...查看


  • 模型参数估计方法研究
  • LOGIT 模型参数估计方法研究 金 安 摘 要 离散选择模型,特别是LOGIT 模型在交通需求模型建立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许多实际的交通政策问题都涉及到方式选择,然而LOGIT 模型的建立非常困难,尤其是效用函数及参数估计.本文重点就L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