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小衔接的活动计划
一、目的: 为了使幼儿更早的感受小学学习的气氛,更充分的了解小学生活,我班从本学期开学初开始进行小幼衔接的内容,准备在一年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活动。
二、活动安排:
1、参观小学
1)开学初在一年级的小学生入学期间,带幼儿参观小学,使幼儿感受小学学习生活的氛围,了解一年级学生开学初的表现。
2)下半学期再次参观小学,幼儿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小学生的学习常规,感受到一年级小学生的变化,培养幼儿入小学的愿望。
2、在日常生活中的培养
1)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能力 幼儿能够正确看书、写字、掌握握笔姿势,知道做事要有始有终,专心听讲,专心做事等。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懂得简单的营养知识,知道随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自觉喝水,学习整理自己的物品等。
3)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 培养幼儿自觉遵守纪律和各项常规、规则,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有责任感,能够承受小挫折,有集体荣誉感,愿意为集体做事,能够解决简单的问题和困难等。
3、为上小学打基础,学习简单的知识
1)学习数数:双数及单数数、倒数。
2)书写20以内数字,进行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
3)认识钟表(正点、半点)知道一天的作息时间。
4)认识简单的汉字,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学习汉语拼音。
4、学前准备 认识文具,学习整理书包。
5、咨询活动 下学期末,请小学老师向家长介绍小学的情况,针对家长关心的问题进行现场咨询,建议家长做好哪方面的配合,帮助幼儿和家长平稳渡过过渡期。 6、小学生与幼儿座谈 下学期末,请去年的毕业生来园与幼儿座谈,介绍自己的学习生活和自己的进步,激发幼儿的入学愿望。
7、制作毕业纪念册 收集幼儿在园的活动照片和家长的祝贺信,园内统一制作。 8、召开毕业典礼 下学期末召开毕业典礼,发毕业纪念册,为幼儿在园的生活画上完美的句号,留下美好的回忆。 大班幼儿于今年九月份将升入小学,将成为光荣、自豪的小学生。幼小衔接工作已到最后阶段,在这最后一个学期里,我们将更有计划、有步骤更大力度地开展一系列幼小衔接教育活动,激发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做好顺利进入小学的一切准备。
具体计划如下:
1、适当调整课程时间和种类,增加语言、数学、英语的课程和学科技能,上课时间逐渐延长到35-40分钟,多采用集体授课的形式,培养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多进行动口和动手的技能练习。
2、开展识字、拼音教学,并进行书写练习,加强
幼儿认知能力的培养。
3、调整户外活动时间,逐渐接近小学的上课时间和休息时间,课间休息时间让孩子尽量自由活动,10分钟后听音乐进教室上课。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通过开展值日生工作、自己收拾书包、衣服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规则意识和完成任务的习惯。
5、加强普通话口语的练习,通过听故事、念诗歌、说绕口令等形式来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6、继续开展古诗阅读活动,进行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培养。
7、介绍小学的有关情况,要求孩子们在园活动时有规律、守纪律、有礼貌;
8、增加精细操作、手工编织等活动,促进幼儿小肌肉群的发展;
9、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操作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10、通过日常教育,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适当布置家庭作业,帮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12、五月份开始,调整课室布置,模仿小学的上课模式,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以上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可视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做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又呢?••
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
第一,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而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
第二,生活内容的变化。小学学习是社会义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
第三,师生关系的变化。幼儿教师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儿并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亲密的气氛。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机会较少,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感到压抑和生疏。
第四,教学方法的变化。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以上几方面说明,幼儿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才能科学地从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二、从各方面切实做好大班幼儿的入学准备工作
(一)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第一、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理解每个活动的规则,帮助幼儿掌握执行规则的能力,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规则,及没有规则带来的后果(破坏图书等)。
第二、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老师要让幼儿认识任务的含义,意识到老师或成人信任你,才给你布置任务,培养幼儿乐意接受任务的意识,并且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完成任务的本领。
第三,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特别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劳动观念。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目标要求,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拣菜等。
第四、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应从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抢玩具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家长们也应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让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第五、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场所。我们应该主动从幼儿学习生活的细节上入手——如自己遇到难题时怎么办?如何收拾玩具及学习用品?如何分碗筷、倒垃圾?同时,让孩子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妥善地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在活动中,特别是自由活动,尝试着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第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师就更应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等等。另外,还要教育他们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身安全。
第七、加强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为了消除幼儿入学后对环境的陌生感,幼儿老师可以对教学做相应的调整。可以适当减少孩子活动、游戏的时间,也可以让孩子与小学生交流,观察他们做作业的情况,
从而激发孩子爱上小学的强烈愿望。这样,从思想、习惯和认识技能上逐步过渡,孩子入学后,就比较容易适应学校环境。
(二)发展学习适应能力幼儿入学后,学习成了其主要活动,以读、写、算为主导。但是幼儿教师千万不能进入让孩子提早接受具体课本知识的误区,而应重视孩子进行认、读、算背后的智能发展,如:空间关系理解、观察比较、抽象符号操作等。另外,我们要尤其注意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专注性和持久性的培养。例如让幼儿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绘画、剪纸、书写等活动,主要是使幼儿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并能够坚持一段时间,以利于孩子以后能适应上课的时间要求。又如,多给幼儿讲一些故事、童话、诗歌等文学作品,养成静坐、倾听的习惯,为入学后进行正规系统的学习打好基础。其他学习适应也不容忽视,例如教孩子一些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关的知识内容,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在班级的组织工作中,实现三个转变,以适应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需要
(一)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的“突变”现象大班末期要适当减少游戏和户外活动,增加看图书、手工等安静活动,尽量减少游戏、读写等直观方法,多进行口头教学,如猜谜语、找错等,促使幼儿思维由直观向抽象过渡。
(二)使生活环境布置逐渐向小学靠近大班末期的作息制度可适当更改,如适当缩短午睡时间,延长上课时间,每周逐渐增加上课或智力活动次数。环境尽量小学化,改变课桌的安放,以利于幼儿注意力的集中。另外,还可开展一些与小学学习有关的常规训练,如自己背书包上学、不迟到、生病要请假等。
(三)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为了幼儿能适应上学后紧张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大班末期,要从训练幼儿的基本动作过渡到幼儿体质的锻炼,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体育竞技的能力,和对外界环境、外部刺激的适应能力,如晨练时进行空气浴等。
四、认真做好幼小衔接中的家长工作幼小衔接并不只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家庭和社会因素都起重要作用,其中家长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因此,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我们要非常重视做好家长工作。
(一)针对家长中的认识问题,召开家长会和举办专题讲座向家长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介绍幼儿园培养目标和大班学期工作计划以及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成立家长学校,请幼教专家来园讲课,使家长认识到入学准备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准备,还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充分发挥“家长园地”的作用“家长园地”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窗口。大班末期可设立幼小衔接专栏,根据目标有计划地选择和更换内容,让家长在小小的“园地”中,学习并掌握科学地的教育观、儿童观,从而与幼儿园积极配合,为幼儿的发展共同努力。
幼儿园大班开展幼小衔接工作,要教小朋友哪些课程?
孩子从幼儿园走向小学教育这个过程也就是幼小衔接。入学前最重要的两件事:学习习惯早培养;能力培养最重要。
一、学习习惯早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
(1)认真倾听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如家长给孩子讲了故事后可以请孩子复述,可以训练孩子的记忆、理解能力。
(2)教孩子理解老师和父母的要求。
(3)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4)避免做事拖拉。
(5)养成阅读背诵的习惯。
二、五大能力培养最重要:语言与专注力、区分玩具与学习、课堂行为、时间观念、作业行为与任务意识。
1、语言与专注力:
通过语言与专注力的训练,使孩子能够把听觉材料快速地读出来,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2、区分玩具与学习:
通过区分游戏与学习的训练,使孩子能够正确的区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玩。能够正确的区分两者之
间的关系。
3、课堂行为:
通过课堂行为的训练,使孩子能够养成正确的上课、举手、站立、坐姿、翻书、读书、做笔记以及下课等课堂行为,按照正确的课堂行为要求完成课堂内容的学习。
4、时间观念:
通过时间观念的训练,使孩子学会认识时间,学会整点与半点的表示方法。合理利用和珍惜时间,并会制定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表。减少和避免磨蹭、做事拖拉的坏毛病。
5、作业行为与任务意识:
通过作业行为的训练,使孩子了解什么是作业,学会正确的握笔姿势与写字姿势完成作业内容。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听作业、记作业、写作业、检察作业的训练。通过任务意识的训练,可以训练学生的能力
大班幼小衔接的活动计划
一、目的: 为了使幼儿更早的感受小学学习的气氛,更充分的了解小学生活,我班从本学期开学初开始进行小幼衔接的内容,准备在一年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开展各项活动。
二、活动安排:
1、参观小学
1)开学初在一年级的小学生入学期间,带幼儿参观小学,使幼儿感受小学学习生活的氛围,了解一年级学生开学初的表现。
2)下半学期再次参观小学,幼儿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和小学生的学习常规,感受到一年级小学生的变化,培养幼儿入小学的愿望。
2、在日常生活中的培养
1)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能力 幼儿能够正确看书、写字、掌握握笔姿势,知道做事要有始有终,专心听讲,专心做事等。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懂得简单的营养知识,知道随气温的变化增减衣服,自觉喝水,学习整理自己的物品等。
3)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 培养幼儿自觉遵守纪律和各项常规、规则,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有责任感,能够承受小挫折,有集体荣誉感,愿意为集体做事,能够解决简单的问题和困难等。
3、为上小学打基础,学习简单的知识
1)学习数数:双数及单数数、倒数。
2)书写20以内数字,进行2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
3)认识钟表(正点、半点)知道一天的作息时间。
4)认识简单的汉字,学习书写自己的名字,学习汉语拼音。
4、学前准备 认识文具,学习整理书包。
5、咨询活动 下学期末,请小学老师向家长介绍小学的情况,针对家长关心的问题进行现场咨询,建议家长做好哪方面的配合,帮助幼儿和家长平稳渡过过渡期。 6、小学生与幼儿座谈 下学期末,请去年的毕业生来园与幼儿座谈,介绍自己的学习生活和自己的进步,激发幼儿的入学愿望。
7、制作毕业纪念册 收集幼儿在园的活动照片和家长的祝贺信,园内统一制作。 8、召开毕业典礼 下学期末召开毕业典礼,发毕业纪念册,为幼儿在园的生活画上完美的句号,留下美好的回忆。 大班幼儿于今年九月份将升入小学,将成为光荣、自豪的小学生。幼小衔接工作已到最后阶段,在这最后一个学期里,我们将更有计划、有步骤更大力度地开展一系列幼小衔接教育活动,激发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做好顺利进入小学的一切准备。
具体计划如下:
1、适当调整课程时间和种类,增加语言、数学、英语的课程和学科技能,上课时间逐渐延长到35-40分钟,多采用集体授课的形式,培养孩子有意注意的时间,多进行动口和动手的技能练习。
2、开展识字、拼音教学,并进行书写练习,加强
幼儿认知能力的培养。
3、调整户外活动时间,逐渐接近小学的上课时间和休息时间,课间休息时间让孩子尽量自由活动,10分钟后听音乐进教室上课。
4、加强幼儿自理能力和责任心的培养,通过开展值日生工作、自己收拾书包、衣服等,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规则意识和完成任务的习惯。
5、加强普通话口语的练习,通过听故事、念诗歌、说绕口令等形式来提高幼儿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
6、继续开展古诗阅读活动,进行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培养。
7、介绍小学的有关情况,要求孩子们在园活动时有规律、守纪律、有礼貌;
8、增加精细操作、手工编织等活动,促进幼儿小肌肉群的发展;
9、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操作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10、通过日常教育,培养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适当布置家庭作业,帮助孩子养成按时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
12、五月份开始,调整课室布置,模仿小学的上课模式,帮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以上计划在实施过程中,可视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件大事,生活中的一个重大转折。那么如何让幼儿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做为幼儿教师的我们又呢?••
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主要差异。
第一,生活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活动室,一般布置得美观、形象和富有儿童情趣,不仅有丰富的物质环境,而且包括和谐的心理环境。而小学教室只有桌椅,固定的座位对幼儿缺乏吸引力,而操场上的运动器械低年级享用机会较少,必然使幼儿感到枯燥。
第二,生活内容的变化。小学学习是社会义务,是小学生的主要活动,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
第三,师生关系的变化。幼儿教师像父母般地照料幼儿并参加到幼儿生活的各项活动之中,师生之间形成了和谐、亲密的气氛。而小学教师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对学生生活关心机会较少,师生个别接触时间少,新入学的幼儿可能感到压抑和生疏。
第四,教学方法的变化。幼儿园教学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在玩中学,学中玩。而小学强调系统文化知识教育和读写、算术等基本技能的训练,这需要勤奋刻苦才能完成学习任务。
以上几方面说明,幼儿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变化将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才能科学地从生理、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孩子做好入学前的准备。
二、从各方面切实做好大班幼儿的入学准备工作
(一)提高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第一、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培养幼儿理解每个活动的规则,帮助幼儿掌握执行规则的能力,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发现规则,及没有规则带来的后果(破坏图书等)。
第二、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老师要让幼儿认识任务的含义,意识到老师或成人信任你,才给你布置任务,培养幼儿乐意接受任务的意识,并且帮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完成任务的本领。
第三,培养独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要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让他们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特别要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劳动观念。请家长配合幼儿园的目标要求,培养幼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扫地、拣菜等。
第四、培养幼儿大胆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应从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学会谦虚、有礼貌,不大声喧哗,不与小伙伴抢玩具等等。这些事情看起来很小,但却有利于创造友好合作的氛围,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交往能力。家长们也应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让孩子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第五、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好场所。我们应该主动从幼儿学习生活的细节上入手——如自己遇到难题时怎么办?如何收拾玩具及学习用品?如何分碗筷、倒垃圾?同时,让孩子学会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够妥善地解决同伴之间的矛盾。在活动中,特别是自由活动,尝试着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解决问题。
第六、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离开幼儿园,走进小学,孩子更多面对的是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会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师就更应该教孩子很好地保护自己,例如告诉孩子,不随便与陌生人说话,遇到困难如何求助等等。另外,还要教育他们懂得和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自身安全。
第七、加强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为了消除幼儿入学后对环境的陌生感,幼儿老师可以对教学做相应的调整。可以适当减少孩子活动、游戏的时间,也可以让孩子与小学生交流,观察他们做作业的情况,
从而激发孩子爱上小学的强烈愿望。这样,从思想、习惯和认识技能上逐步过渡,孩子入学后,就比较容易适应学校环境。
(二)发展学习适应能力幼儿入学后,学习成了其主要活动,以读、写、算为主导。但是幼儿教师千万不能进入让孩子提早接受具体课本知识的误区,而应重视孩子进行认、读、算背后的智能发展,如:空间关系理解、观察比较、抽象符号操作等。另外,我们要尤其注意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专注性和持久性的培养。例如让幼儿在限定时间内完成绘画、剪纸、书写等活动,主要是使幼儿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并能够坚持一段时间,以利于孩子以后能适应上课的时间要求。又如,多给幼儿讲一些故事、童话、诗歌等文学作品,养成静坐、倾听的习惯,为入学后进行正规系统的学习打好基础。其他学习适应也不容忽视,例如教孩子一些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关的知识内容,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在班级的组织工作中,实现三个转变,以适应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发展需要
(一)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的“突变”现象大班末期要适当减少游戏和户外活动,增加看图书、手工等安静活动,尽量减少游戏、读写等直观方法,多进行口头教学,如猜谜语、找错等,促使幼儿思维由直观向抽象过渡。
(二)使生活环境布置逐渐向小学靠近大班末期的作息制度可适当更改,如适当缩短午睡时间,延长上课时间,每周逐渐增加上课或智力活动次数。环境尽量小学化,改变课桌的安放,以利于幼儿注意力的集中。另外,还可开展一些与小学学习有关的常规训练,如自己背书包上学、不迟到、生病要请假等。
(三)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幼儿体质为了幼儿能适应上学后紧张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大班末期,要从训练幼儿的基本动作过渡到幼儿体质的锻炼,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体育竞技的能力,和对外界环境、外部刺激的适应能力,如晨练时进行空气浴等。
四、认真做好幼小衔接中的家长工作幼小衔接并不只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家庭和社会因素都起重要作用,其中家长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因此,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我们要非常重视做好家长工作。
(一)针对家长中的认识问题,召开家长会和举办专题讲座向家长了解幼儿的发展现状,介绍幼儿园培养目标和大班学期工作计划以及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成立家长学校,请幼教专家来园讲课,使家长认识到入学准备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准备,还包括身体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充分发挥“家长园地”的作用“家长园地”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窗口。大班末期可设立幼小衔接专栏,根据目标有计划地选择和更换内容,让家长在小小的“园地”中,学习并掌握科学地的教育观、儿童观,从而与幼儿园积极配合,为幼儿的发展共同努力。
幼儿园大班开展幼小衔接工作,要教小朋友哪些课程?
孩子从幼儿园走向小学教育这个过程也就是幼小衔接。入学前最重要的两件事:学习习惯早培养;能力培养最重要。
一、学习习惯早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
(1)认真倾听老师和家长的要求。如家长给孩子讲了故事后可以请孩子复述,可以训练孩子的记忆、理解能力。
(2)教孩子理解老师和父母的要求。
(3)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4)避免做事拖拉。
(5)养成阅读背诵的习惯。
二、五大能力培养最重要:语言与专注力、区分玩具与学习、课堂行为、时间观念、作业行为与任务意识。
1、语言与专注力:
通过语言与专注力的训练,使孩子能够把听觉材料快速地读出来,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2、区分玩具与学习:
通过区分游戏与学习的训练,使孩子能够正确的区分什么是学习,什么是玩。能够正确的区分两者之
间的关系。
3、课堂行为:
通过课堂行为的训练,使孩子能够养成正确的上课、举手、站立、坐姿、翻书、读书、做笔记以及下课等课堂行为,按照正确的课堂行为要求完成课堂内容的学习。
4、时间观念:
通过时间观念的训练,使孩子学会认识时间,学会整点与半点的表示方法。合理利用和珍惜时间,并会制定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时间表。减少和避免磨蹭、做事拖拉的坏毛病。
5、作业行为与任务意识:
通过作业行为的训练,使孩子了解什么是作业,学会正确的握笔姿势与写字姿势完成作业内容。按照正确的流程进行听作业、记作业、写作业、检察作业的训练。通过任务意识的训练,可以训练学生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