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制备过碳酸钠的团聚尺寸模型研究

第36卷第l期化学工程

V01.36No.1

2008年1月

CHEMICALENGINEERING(CHINA)

Jall.2008

反应结晶制备过碳酸钠的团聚尺寸模型研究

郭坤,尹秋响,胡英顺,王静康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

摘要:团聚现象在过碳酸钠的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为了从理论上研究团聚现象,并进一步通过理论更

好地指导其生产,以碳酸钠和双氧水反应生成过碳酸钠沉淀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结晶器中流加速度、反应温度、搅

拌速度与生成物团聚尺寸之间的变化关系,并在团聚和破碎动力学的基础上建立了团聚尺寸模型。根据过碳酸钠沉淀实验中得到的实验结果求得了一定反应体系条件下的模型值。最后通过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初步证明了该模型的实际适用性。

关键词:过碳酸钠;团聚;聚合;沉淀反应中图分类号:TQ0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954(2008)0lJD025-04

A22lomeration.sizeA2210meratlon-Slzemodel0IofZ州巩UUl2N巩C01・3lI,O,。.,n,U,

preparedbyreactionprecipitation

GUo

Klm,Ⅵ眯Q.u-嫩粕g,删Yi鸭-sh阻,WANG

Ji呜-l‘a呜

(School

ofChemical

En百neeringandTechnology,TianjinUllive璐ity,Timljin300072,China)

Ab!巾限ct:Agglomerationisirnportantintheprepar砒ionof2Na2C03・3H202.Inordertomakesomeresearches

on

thisphenomenonandfunherguideitsproduction,tllereactionbetweenNaL2C03andH202wasinVestigated.’Iheinnuenceofaddingspeed,reactiontemperatureand

agitationspeed

on

me

agdomeration—sizeof2Na2C03・3H202

was

discussedand

aIl

agdomeration-size

model

was

derivedf如mthe

agdomemtionaIlddismptionkinetics.The

valueofthemodel

can

beassumedf如mt}leexperimentdataof2NaL2C03・3H202precipitation.7nlemodelproves

to

besuitableforthedescriptionofagdomeration-sizebythecomp耐son

ofthemodelValue诵th

experimentvalue.

Key

words:2Na2C03・3H202;a耐ome洲on;aggregation;precipitation

反应结晶¨J,即沉淀,是通过化学反应来进行

实际复杂体系的团聚问题作参考。结晶,是一个集多项传质、传热于一体的复杂过程。它与普通结晶最大的区别是反应与结晶同时存在。1实验方法及原料

在传统的化肥、农药、试剂及医药生产中,反应结晶团聚实验所用的原料为工业纯碱和双氧水,反是关键的操作步骤之一。与一般的结晶过程不同的应方程式如下¨J:

是,反应结晶在初级成核后的团聚现象是决定最终结晶形态的关键因素。随着团聚技术在一些领域的2Na2C03+3H202=_2Na2C03・3H202+Q

研究和在工业上的应用日益广泛深入,近年来涉及试验在内径11cm的结晶器内进行,四叶涡轮界面科学、流体力学、胶体和高分子化学的团聚动力搅拌器桨叶直径为6cm,由恒速电机驱动,料液循学受到足够重视,其研究日趋活跃呤J。为结合我国环由蠕动泵完成,循环料液管内径为4mm。结晶器过碳酸钠的生产和研究,本文就新工艺涉及的团聚内平均能量耗散由文献[3]计算;团聚体大小由激现象进行了应用基础研究,建立了过碳酸钠团聚尺光粒度仪测定;设定搅拌速度并用光电转速仪测出寸模型。不仅可指导过碳酸钠的生产,也可供其他

转数。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

作者简介:郭坤(1981一),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业结晶,E一“Iil:guokwll3@163.com;尹秋响,通讯联系人,E-mail:qxyill@日u.

edu.cno

万 

方数据

・26・

化学工程2008年第36卷第l期

图1过碳酸钠结晶实验流程图

Fig.1

Experimentnowchaftof2Na2C03・3H202pIepaIed

悬浮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晶浆中所含晶体的质肌=等

(1)

过饱和比的测定

溶质质量浓度超过溶解平衡的程度用过饱和度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能直接测定质量浓度的方法,的总量可以由精确标定的蠕动泵加入的碳酸钠的总p=生!菩÷;}竺至一p,p

2——弋石可_一一p1

(2)oz’

的碳酸钠总量,kg;K为碳酸钠溶液总量,m3;K为盯=哔:等=Js一1

(3)

万 

方数据式中,盯为过饱和度;p+为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的平衡饱和浓度,k∥m3;5为过饱和比。

2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流加速度对团聚体平均粒度的影响

实验中每隔5min取1次样,可以发现沉淀产

物粒度是不断增加的,这主要是由于化学反应生成的小颗粒随着颗粒的聚结最终转变为不易破碎的团聚体的缘故。图2为搅拌速度和反应温度分别为

500

r/IIlin和18℃且其他反应条件保持不变时得到

的团聚体平均粒度与流加速度的变化曲线图。由图可以发现随着流加速度的增加,团聚体的粒度增长速度也随着增加,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反应料液的流加速度的增加,化学反应生成的2Na:C0。・3H:0:小颗粒增加,粒子之间的碰撞几率也增加,颗粒易于团聚为大颗粒。

∥min

图2不同流加速度下反应时间与颗粒平均粒度关系

Fig.2

E虢ctofaddingspeed

on

reactiontime

vs

particle

meansize

2.2反应温度对团聚体平均粒度的影响

图3是流加速度和搅拌速度分别为10mL/min

和500r/min且其他反应条件保持不变时得到的团

聚体平均粒度与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图。

f/min

图3不同温度下反应时间与颗粒平均粒度关系

Fig.3

Eff&t0f

temperature

on

reactiontimevs

p枷cle

mean

size

如图3所示,温度对该反应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团聚体的粒度增加速度变慢,这主要是

1.1悬浮密度的确定

量。本文采用重量法确定悬浮密度,具体做法为:用移液管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晶浆,过滤后干燥,称取滤饼质量,即可求得悬浮密度。为减少误差,在实验前先将移液管的尖嘴磨掉并标定其体积;同时为尽量避免外部环境的影响,取样要迅速。悬浮密度为

为滤饼质量,kg。

1.2

式中,肌为悬浮密度,kg/m3;y为取样体积,m3;△m

来表示。为了确定过饱和度,除了要知道该条件下的溶解度外,还要测定该条件下的溶液的质量浓度。到故本文采用物料衡算的方法来确定质量浓度。由于碳酸钠和双氧水瞬时反应完全,所以生成的一部分形成晶体,一部分溶解在溶剂中形成过饱和溶液。只要知道反应生成的总量和晶体的悬浮密度,就可以计算出过碳酸钠的质量浓度p,而生成的过碳酸钠量来计算。p+可由文献[4]得到

式中,p为溶液质量浓度,k∥m3;秽为蠕动泵的加料速率,m3/s;£i为取样时间,s;m。为配制碳酸钠溶液结晶器中溶液总量,m3。溶液过饱和度是成核和生长的主要推动力,其定义式为

郭坤等反应结晶制备过碳酸钠的团聚尺寸模型研究

・27・

因为Na2c03与H:02化合反应成2Na2c03・3H:02为放热反应,由化学平衡可知温度降低有利于反应向生成2Na:C0,・3H:O:方向进行,同时在较低温度下过饱和度也较大,生成的2Na:CO,・3H:0:小颗粒较多,颗粒间容易团聚为大颗粒。

另外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开始的lOmin内温度越高平均粒度也越大,可以认为温度的升高导致了热运动的加剧,这将促进2Na:c0,・3H20:分子在溶液里的扩散和粒子间的碰撞接触,从而有利于团聚体的增长。

图4是流加速度和反应温度分别为10

mI/min

和20℃且其他反应条件保持不变时得到的团聚体平均粒度与搅拌速度的变化曲线图。从图中可以发现随着搅拌速度(输入功率)的增加产物平均粒度不断变大,同时随着搅拌速度的升高团聚体的粒度增加速度变快。这主要是因为搅拌速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聚结体在溶液里的分散速度,使其尽快形成稳定的团聚体。此外从图4中还可以发现在开始的

min内搅拌速度越大粒度越小,这是因为保持过

高的搅拌速度会使生成的团聚体受到水力学破坏,使团聚体的粒度变小。

图4不同搅拌下反应时间与颗粒平均粒度关系

Fig.4

E如ctofagitationspeed

onreactiontime

vs

panicle

meansize

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加,颗粒之间的碰撞几率也随之增加,因而团聚体粒度也相应增加,然而随着输入功率的增大,结晶器中的涡流剪切力将迅速增加,此时团聚体的破碎速度将大于聚合速度,团聚效率下降,因而颗粒增加的幅度是有限的。sung等‘53曾研究过输入功率与草酸钇的团聚尺寸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如下的模型。

£=Mlsl/2一^如8

(4)

万 

方数据式中,M,为总团聚系数;鸠为总破碎系数;8为平均耗散能,m2/s3;L为£。时团聚体尺寸,m;£。为团聚体尺寸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s。

吴君毅等撕1研究了制备草酸铈沉淀过程中的团聚尺寸模型。并用式(5)来描述团聚体平均粒度与输入功率之间的关系

L=K1+K占1/2一墨占

(5)

式中,K。,砭,恐为常数。

式(5)中,右边第1项是与输入功率无关的团聚影响项,第2项即是由剪切增加引起的团聚速率增加项,第3项则是高剪切速率下造成的剪切效率降低项。当输入功率较低时,起主要作用的就是第l项。而当输入功率较高时,第3项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Rudolf等[71发现在一定反应条件下,不仅输入功率影响团聚体尺寸,溶液过饱和度也会影响团聚体的尺寸。

单个颗粒的大小对团聚速度和破碎速度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单个颗粒的大小则牵涉到颗粒的成核和生长,而这主要与溶液过饱和度、温度及其他离子的存在等因素有关。在一定的反应体系条件下,影响颗粒大小的主要因素就是溶液的过饱和度。因此,为了使该模型更接近于实际过程,本文结合了以上几点得到了一个与实际过程更为接近的团聚尺寸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在以后的实验研究中估算出一定反应条件下的产物平均粒径。

£=f“(K1s∽一恐8)s2・15df

(6)

式(6)就是通过经验式得到的输入功率、过饱和度与团聚体尺寸之间的关系式。

在实验过程中,假设输入功率在£。时间内保持不变,悬浮液的性质与输入功率无关,则式(6)可写为

£埽=(K1占∽一心占)f“.s2

15d£

(7)

利用数值积分公式算出积分项f。.s2・15df的值A,

式(7)变为

L。。=A(K1sⅣ2一砭占)

(8)

根据计算可知,当占2(去)时,有

£删n

2意

4碚

(9)

将实验测得的数据代入式(9)中可以得到K。,&的值。不同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列在表l中。

2.3搅拌速度对团聚体平均粒度的影响

20

3团聚尺寸模型计算

・28・

化学工程2008年第36卷第1期

表1不同条件下的参数值

Tablel

Pammeters

at

(3)采用激光粒度测量仪可考察不同流加速度、温度和搅拌速度对颗粒平均粒度的影响,建立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团聚尺寸模型。

(4)最后通过£。。的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初步证明了该模型的实际应用性。

参考文献:

difkr℃ntconditions

通过图5可以看出L证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相符。

[1]王静康.化学工程手册——结晶[M].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1996.

[2]Thomas

N,JuddsJ,FawcettN.FlocculationmodeⅡing:

review[J].waterResearch,1999,33(11):1579一

l592.

[3]

chingtion0fCoUoid545.

Jc,SotimY,costasT.Shear-inducednoccula.colloidalpaniclesinstirredt觚ks[J].Joumalof

aIld

Inte血ceScience,1998,206(2):532—

[4]郑虹,赵吉寿,颜莉.现代无机助剂过氧化钠性质及应

用[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l

(2):103—106.

图5工。的实验值与模型计算值比较

Fig.5

ComparisonoftIlemodel

[5]

sung

Min-Hyun,ChoiIn・Sik,KimJ00n-s00,eta1.Agdom—

val∽witllexpeIimentvalue

erationof

y恼um

oxalate

p枷cles

pmducedbyreaction

precipitati帆in

seIIli—batch

reactor[J].chemicalEn舀-

184.

1结论

neeIiIlg

Science,2000,55(12):2173—2

(1)采用激光粒度测量仪研究了过碳酸钠反应结晶过程中的团聚行为,团聚尺寸模型可用经验方程得出。

(2)过碳酸钠团聚体形成的原因可通过对不同操作条件下颗粒平均粒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研究进行探讨。

[6]吴君毅,古宏晨.搅拌釜中制备草酸铈的团聚尺寸模

型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02,20(3):270—’273.[7]

Rodolf

z,

Jones

AG.

Dete珊ination

卸d

dismption

of

nucleation,

f而m

伊∞汕,agdomemtion

kinetics

experimentalprecipitationdata:thecalciumoxal砒esys—

tem[J].chelllicalEn舀ne丽ngscience,2000,55(19):

4219—4232.

版权声明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凡本刊发表的论文,将同时通过上列数据库进行网络出版或提供信息服务,稿件一经刊登,将在本刊稿酬中一次性支付著作权使用报酬(即包括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等各种使用方式的报酬)。如作者不同意论文被上列数据库收录,敬请改投他刊。谢谢支持与合作!

《化学工程》编辑部

万方数据 

反应结晶制备过碳酸钠的团聚尺寸模型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郭坤, 尹秋响, 胡英顺, 王静康, GUO Kun, YIN Qiu-xiang, HU Ying-shun, WANG Jing-kang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化学工程

CHEMICAL ENGINEERING(CHINA)2008,36(1)

参考文献(7条)

1. Rodolf Z;Jones A G Determination of nucleation,growth,agglomeration and disruption kinetics fromexperimental precipitation data:the calcium oxalate system[外文期刊] 2000(19)2. 吴君毅;古宏晨 搅拌釜中制备草酸铈的团聚尺寸模型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稀土学报 2002(03)

3. Sung Min-Hyun;Choi In-Sik;Kim Joon-Soo Agglomeration of yttrium oxalate particles produced byreaction precipitation in semi-batch reactor[外文期刊] 2000(12)

4. 郑虹;赵吉寿;颜莉 现代无机助剂过氧化钠性质及应用[期刊论文]-云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2)5. 王静康 化学工程手册--结晶 1996

6. Ching J C;Sotira Y;Costas T Shear-induced llocculation of colloidal particles in stirred tanks[外文期刊] 1998(02)

7. Thomas D N;Judd S J;Fawcett N Flocculation modelling:a review[外文期刊] 1999(1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xgc200801007.aspx

第36卷第l期化学工程

V01.36No.1

2008年1月

CHEMICALENGINEERING(CHINA)

Jall.2008

反应结晶制备过碳酸钠的团聚尺寸模型研究

郭坤,尹秋响,胡英顺,王静康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

摘要:团聚现象在过碳酸钠的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为了从理论上研究团聚现象,并进一步通过理论更

好地指导其生产,以碳酸钠和双氧水反应生成过碳酸钠沉淀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结晶器中流加速度、反应温度、搅

拌速度与生成物团聚尺寸之间的变化关系,并在团聚和破碎动力学的基础上建立了团聚尺寸模型。根据过碳酸钠沉淀实验中得到的实验结果求得了一定反应体系条件下的模型值。最后通过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初步证明了该模型的实际适用性。

关键词:过碳酸钠;团聚;聚合;沉淀反应中图分类号:TQ0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954(2008)0lJD025-04

A22lomeration.sizeA2210meratlon-Slzemodel0IofZ州巩UUl2N巩C01・3lI,O,。.,n,U,

preparedbyreactionprecipitation

GUo

Klm,Ⅵ眯Q.u-嫩粕g,删Yi鸭-sh阻,WANG

Ji呜-l‘a呜

(School

ofChemical

En百neeringandTechnology,TianjinUllive璐ity,Timljin300072,China)

Ab!巾限ct:Agglomerationisirnportantintheprepar砒ionof2Na2C03・3H202.Inordertomakesomeresearches

on

thisphenomenonandfunherguideitsproduction,tllereactionbetweenNaL2C03andH202wasinVestigated.’Iheinnuenceofaddingspeed,reactiontemperatureand

agitationspeed

on

me

agdomeration—sizeof2Na2C03・3H202

was

discussedand

aIl

agdomeration-size

model

was

derivedf如mthe

agdomemtionaIlddismptionkinetics.The

valueofthemodel

can

beassumedf如mt}leexperimentdataof2NaL2C03・3H202precipitation.7nlemodelproves

to

besuitableforthedescriptionofagdomeration-sizebythecomp耐son

ofthemodelValue诵th

experimentvalue.

Key

words:2Na2C03・3H202;a耐ome洲on;aggregation;precipitation

反应结晶¨J,即沉淀,是通过化学反应来进行

实际复杂体系的团聚问题作参考。结晶,是一个集多项传质、传热于一体的复杂过程。它与普通结晶最大的区别是反应与结晶同时存在。1实验方法及原料

在传统的化肥、农药、试剂及医药生产中,反应结晶团聚实验所用的原料为工业纯碱和双氧水,反是关键的操作步骤之一。与一般的结晶过程不同的应方程式如下¨J:

是,反应结晶在初级成核后的团聚现象是决定最终结晶形态的关键因素。随着团聚技术在一些领域的2Na2C03+3H202=_2Na2C03・3H202+Q

研究和在工业上的应用日益广泛深入,近年来涉及试验在内径11cm的结晶器内进行,四叶涡轮界面科学、流体力学、胶体和高分子化学的团聚动力搅拌器桨叶直径为6cm,由恒速电机驱动,料液循学受到足够重视,其研究日趋活跃呤J。为结合我国环由蠕动泵完成,循环料液管内径为4mm。结晶器过碳酸钠的生产和研究,本文就新工艺涉及的团聚内平均能量耗散由文献[3]计算;团聚体大小由激现象进行了应用基础研究,建立了过碳酸钠团聚尺光粒度仪测定;设定搅拌速度并用光电转速仪测出寸模型。不仅可指导过碳酸钠的生产,也可供其他

转数。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

作者简介:郭坤(1981一),女,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工业结晶,E一“Iil:guokwll3@163.com;尹秋响,通讯联系人,E-mail:qxyill@日u.

edu.cno

万 

方数据

・26・

化学工程2008年第36卷第l期

图1过碳酸钠结晶实验流程图

Fig.1

Experimentnowchaftof2Na2C03・3H202pIepaIed

悬浮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晶浆中所含晶体的质肌=等

(1)

过饱和比的测定

溶质质量浓度超过溶解平衡的程度用过饱和度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能直接测定质量浓度的方法,的总量可以由精确标定的蠕动泵加入的碳酸钠的总p=生!菩÷;}竺至一p,p

2——弋石可_一一p1

(2)oz’

的碳酸钠总量,kg;K为碳酸钠溶液总量,m3;K为盯=哔:等=Js一1

(3)

万 

方数据式中,盯为过饱和度;p+为溶液在同一温度下的平衡饱和浓度,k∥m3;5为过饱和比。

2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流加速度对团聚体平均粒度的影响

实验中每隔5min取1次样,可以发现沉淀产

物粒度是不断增加的,这主要是由于化学反应生成的小颗粒随着颗粒的聚结最终转变为不易破碎的团聚体的缘故。图2为搅拌速度和反应温度分别为

500

r/IIlin和18℃且其他反应条件保持不变时得到

的团聚体平均粒度与流加速度的变化曲线图。由图可以发现随着流加速度的增加,团聚体的粒度增长速度也随着增加,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反应料液的流加速度的增加,化学反应生成的2Na:C0。・3H:0:小颗粒增加,粒子之间的碰撞几率也增加,颗粒易于团聚为大颗粒。

∥min

图2不同流加速度下反应时间与颗粒平均粒度关系

Fig.2

E虢ctofaddingspeed

on

reactiontime

vs

particle

meansize

2.2反应温度对团聚体平均粒度的影响

图3是流加速度和搅拌速度分别为10mL/min

和500r/min且其他反应条件保持不变时得到的团

聚体平均粒度与反应温度的变化曲线图。

f/min

图3不同温度下反应时间与颗粒平均粒度关系

Fig.3

Eff&t0f

temperature

on

reactiontimevs

p枷cle

mean

size

如图3所示,温度对该反应有较大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团聚体的粒度增加速度变慢,这主要是

1.1悬浮密度的确定

量。本文采用重量法确定悬浮密度,具体做法为:用移液管准确移取一定体积的晶浆,过滤后干燥,称取滤饼质量,即可求得悬浮密度。为减少误差,在实验前先将移液管的尖嘴磨掉并标定其体积;同时为尽量避免外部环境的影响,取样要迅速。悬浮密度为

为滤饼质量,kg。

1.2

式中,肌为悬浮密度,kg/m3;y为取样体积,m3;△m

来表示。为了确定过饱和度,除了要知道该条件下的溶解度外,还要测定该条件下的溶液的质量浓度。到故本文采用物料衡算的方法来确定质量浓度。由于碳酸钠和双氧水瞬时反应完全,所以生成的一部分形成晶体,一部分溶解在溶剂中形成过饱和溶液。只要知道反应生成的总量和晶体的悬浮密度,就可以计算出过碳酸钠的质量浓度p,而生成的过碳酸钠量来计算。p+可由文献[4]得到

式中,p为溶液质量浓度,k∥m3;秽为蠕动泵的加料速率,m3/s;£i为取样时间,s;m。为配制碳酸钠溶液结晶器中溶液总量,m3。溶液过饱和度是成核和生长的主要推动力,其定义式为

郭坤等反应结晶制备过碳酸钠的团聚尺寸模型研究

・27・

因为Na2c03与H:02化合反应成2Na2c03・3H:02为放热反应,由化学平衡可知温度降低有利于反应向生成2Na:C0,・3H:O:方向进行,同时在较低温度下过饱和度也较大,生成的2Na:CO,・3H:0:小颗粒较多,颗粒间容易团聚为大颗粒。

另外从图3中可以看出,在开始的lOmin内温度越高平均粒度也越大,可以认为温度的升高导致了热运动的加剧,这将促进2Na:c0,・3H20:分子在溶液里的扩散和粒子间的碰撞接触,从而有利于团聚体的增长。

图4是流加速度和反应温度分别为10

mI/min

和20℃且其他反应条件保持不变时得到的团聚体平均粒度与搅拌速度的变化曲线图。从图中可以发现随着搅拌速度(输入功率)的增加产物平均粒度不断变大,同时随着搅拌速度的升高团聚体的粒度增加速度变快。这主要是因为搅拌速度的增加有利于提高聚结体在溶液里的分散速度,使其尽快形成稳定的团聚体。此外从图4中还可以发现在开始的

min内搅拌速度越大粒度越小,这是因为保持过

高的搅拌速度会使生成的团聚体受到水力学破坏,使团聚体的粒度变小。

图4不同搅拌下反应时间与颗粒平均粒度关系

Fig.4

E如ctofagitationspeed

onreactiontime

vs

panicle

meansize

随着搅拌速度的增加,颗粒之间的碰撞几率也随之增加,因而团聚体粒度也相应增加,然而随着输入功率的增大,结晶器中的涡流剪切力将迅速增加,此时团聚体的破碎速度将大于聚合速度,团聚效率下降,因而颗粒增加的幅度是有限的。sung等‘53曾研究过输入功率与草酸钇的团聚尺寸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得到了如下的模型。

£=Mlsl/2一^如8

(4)

万 

方数据式中,M,为总团聚系数;鸠为总破碎系数;8为平均耗散能,m2/s3;L为£。时团聚体尺寸,m;£。为团聚体尺寸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s。

吴君毅等撕1研究了制备草酸铈沉淀过程中的团聚尺寸模型。并用式(5)来描述团聚体平均粒度与输入功率之间的关系

L=K1+K占1/2一墨占

(5)

式中,K。,砭,恐为常数。

式(5)中,右边第1项是与输入功率无关的团聚影响项,第2项即是由剪切增加引起的团聚速率增加项,第3项则是高剪切速率下造成的剪切效率降低项。当输入功率较低时,起主要作用的就是第l项。而当输入功率较高时,第3项的影响将越来越大。

Rudolf等[71发现在一定反应条件下,不仅输入功率影响团聚体尺寸,溶液过饱和度也会影响团聚体的尺寸。

单个颗粒的大小对团聚速度和破碎速度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单个颗粒的大小则牵涉到颗粒的成核和生长,而这主要与溶液过饱和度、温度及其他离子的存在等因素有关。在一定的反应体系条件下,影响颗粒大小的主要因素就是溶液的过饱和度。因此,为了使该模型更接近于实际过程,本文结合了以上几点得到了一个与实际过程更为接近的团聚尺寸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在以后的实验研究中估算出一定反应条件下的产物平均粒径。

£=f“(K1s∽一恐8)s2・15df

(6)

式(6)就是通过经验式得到的输入功率、过饱和度与团聚体尺寸之间的关系式。

在实验过程中,假设输入功率在£。时间内保持不变,悬浮液的性质与输入功率无关,则式(6)可写为

£埽=(K1占∽一心占)f“.s2

15d£

(7)

利用数值积分公式算出积分项f。.s2・15df的值A,

式(7)变为

L。。=A(K1sⅣ2一砭占)

(8)

根据计算可知,当占2(去)时,有

£删n

2意

4碚

(9)

将实验测得的数据代入式(9)中可以得到K。,&的值。不同条件下的计算结果列在表l中。

2.3搅拌速度对团聚体平均粒度的影响

20

3团聚尺寸模型计算

・28・

化学工程2008年第36卷第1期

表1不同条件下的参数值

Tablel

Pammeters

at

(3)采用激光粒度测量仪可考察不同流加速度、温度和搅拌速度对颗粒平均粒度的影响,建立不同操作条件下的团聚尺寸模型。

(4)最后通过£。。的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的比较初步证明了该模型的实际应用性。

参考文献:

difkr℃ntconditions

通过图5可以看出L证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比较相符。

[1]王静康.化学工程手册——结晶[M].北京:化学工业

出版社,1996.

[2]Thomas

N,JuddsJ,FawcettN.FlocculationmodeⅡing:

review[J].waterResearch,1999,33(11):1579一

l592.

[3]

chingtion0fCoUoid545.

Jc,SotimY,costasT.Shear-inducednoccula.colloidalpaniclesinstirredt觚ks[J].Joumalof

aIld

Inte血ceScience,1998,206(2):532—

[4]郑虹,赵吉寿,颜莉.现代无机助剂过氧化钠性质及应

用[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l

(2):103—106.

图5工。的实验值与模型计算值比较

Fig.5

ComparisonoftIlemodel

[5]

sung

Min-Hyun,ChoiIn・Sik,KimJ00n-s00,eta1.Agdom—

val∽witllexpeIimentvalue

erationof

y恼um

oxalate

p枷cles

pmducedbyreaction

precipitati帆in

seIIli—batch

reactor[J].chemicalEn舀-

184.

1结论

neeIiIlg

Science,2000,55(12):2173—2

(1)采用激光粒度测量仪研究了过碳酸钠反应结晶过程中的团聚行为,团聚尺寸模型可用经验方程得出。

(2)过碳酸钠团聚体形成的原因可通过对不同操作条件下颗粒平均粒度随时间变化情况的研究进行探讨。

[6]吴君毅,古宏晨.搅拌釜中制备草酸铈的团聚尺寸模

型研究[J].中国稀土学报,2002,20(3):270—’273.[7]

Rodolf

z,

Jones

AG.

Dete珊ination

卸d

dismption

of

nucleation,

f而m

伊∞汕,agdomemtion

kinetics

experimentalprecipitationdata:thecalciumoxal砒esys—

tem[J].chelllicalEn舀ne丽ngscience,2000,55(19):

4219—4232.

版权声明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扩大本刊及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凡本刊发表的论文,将同时通过上列数据库进行网络出版或提供信息服务,稿件一经刊登,将在本刊稿酬中一次性支付著作权使用报酬(即包括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等各种使用方式的报酬)。如作者不同意论文被上列数据库收录,敬请改投他刊。谢谢支持与合作!

《化学工程》编辑部

万方数据 

反应结晶制备过碳酸钠的团聚尺寸模型研究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郭坤, 尹秋响, 胡英顺, 王静康, GUO Kun, YIN Qiu-xiang, HU Ying-shun, WANG Jing-kang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300072化学工程

CHEMICAL ENGINEERING(CHINA)2008,36(1)

参考文献(7条)

1. Rodolf Z;Jones A G Determination of nucleation,growth,agglomeration and disruption kinetics fromexperimental precipitation data:the calcium oxalate system[外文期刊] 2000(19)2. 吴君毅;古宏晨 搅拌釜中制备草酸铈的团聚尺寸模型研究[期刊论文]-中国稀土学报 2002(03)

3. Sung Min-Hyun;Choi In-Sik;Kim Joon-Soo Agglomeration of yttrium oxalate particles produced byreaction precipitation in semi-batch reactor[外文期刊] 2000(12)

4. 郑虹;赵吉寿;颜莉 现代无机助剂过氧化钠性质及应用[期刊论文]-云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2)5. 王静康 化学工程手册--结晶 1996

6. Ching J C;Sotira Y;Costas T Shear-induced llocculation of colloidal particles in stirred tanks[外文期刊] 1998(02)

7. Thomas D N;Judd S J;Fawcett N Flocculation modelling:a review[外文期刊] 1999(1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xgc200801007.aspx


相关文章

  • 液体抗溶剂结晶制备聚碳酸酯微细粒子的研究
  • 第39卷第4期2005年4月 如 浙m 江大 学学报(工学版) V01.39No.4Apr.2005 ofZhejiangUniversity(EngineeringScience) 液体抗溶剂结晶制备聚碳酸酯微细粒子的研究 黄 捷,蒋斌波 ...查看


  • 硕士研究生开题报告
  • 目 录 1 文献综述 ............................................................................................................. ...查看


  • 纳米TiO2粉体的分散性研究
  • 纳米TiO2粉体的分散性研究 欧秀娟 杜海燕 (天津大学材料学院,天津 300072) 摘 要:综述了自2000年以来纳米TiO2粉体在制备及分散性方面的研究及进展,比较了不同制备方法.分散剂及分散设备对粉体分散性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目的是通 ...查看


  • 银纳米材料的制备
  • 银纳米材料的制备 (矿业学院矿物加工工程 [1**********]5) 摘 要 为了更好的了解纳米银的制备,主要介绍了纳米银粉的特性.结构和分类:简述了纳 米银的制备方法: 纳米银材料研究现状:展望了纳米银 研究的发展方向,介绍了其应用领 ...查看


  • 多孔陶瓷材料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 多孔陶瓷材料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摘要 :介绍新型材料多孔陶瓷的特性和在诸多领域的应用,以及未来多孔陶瓷的发展方 向. 关键词 :多孔陶瓷:应用:发展方向 引言 在全球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环境与资源是人类遇到的两大难题,人们对节省资源.保 护环境 ...查看


  • 磁性纳米材料制备
  • 合 肥 学 院 题 目 班 级 组 员 学 号Hefei University 化学与材料工程系 : 磁性纳米材料的合成 : 13化工(3)班 : 赵康智.蒋背背.朱英维.高宗强. : 1303023045.1303023004.13030 ...查看


  • 纳米氧化铝的制备方法及应用_李慧韫
  • DOI :10. 13364/j . issn . 1672-6510. 2003. 04. 010 第18卷第4期 2003年12月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 JOU RNA L OF T IA NJIN U NI VERSIT Y O F L ...查看


  • 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技术与生产
  • 纳米碳酸钙的制备技术与生产 摘要:重点对国内几种工业化的纳米碳酸钙制备技术:间歇式碳化法.超重力法.多级喷雾碳化法.非冷冻法和膜分散微结构反应器法的制备工艺.技术特点进行了评述.综述了国内纳米碳酸钙的生产现状,并对工业生产中存在问题和今后的 ...查看


  • 激光选区烧结成型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_曾锡琴
  • 第18卷 第6期机械研究与应用Vo l 18 No 6 2005年12月M EC HAN I C AL RESEARCH &APPLI CATI ON 2005-12 激光选区烧结成型材料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曾锡琴, 朱小蓉 1 2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