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枇杷和琵琶]评课稿

评老师执教的识字课《枇杷和琵琶》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有幸能参加本次小学语文“低中段识字写字教学研讨会”活动,非常高兴能有这个跟各位专家和同行们交流的机会。下面就张轶老师的识字课谈一点个人体会。

一、教学理念突出了一个“新”字。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张轶老师的这堂课从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到小组讨论交流识记汉字的方法,到引导学生探究相如何写好汉字,这些学习活动都充分体现了这一新的理念,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方法突出了一个“多”字。

1. 多种形式读。

新课程下的识字课教材,都设计了生动的语境,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言韵律感也很强,很适合学生朗读。张轶老师重视让学生朗读,适当进行感悟语言和积累语言的训练,她不是简单地把生字抽出来,脱离课文进行枯燥的识字教学,而是把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语文感悟、语言训练等有机结合。教学中,她范读课文,让学生圈出生字并记住它,课堂中采用自由读、带读、开火车读等多种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与汉字反复见面,巩固识记。体现了“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的课标理念。

2. 多种途径记。

张轶老师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形式识字,力求使识字教学面向全体,扎实有效。学习汉字时,她采用了自主读、学生带读和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识记汉字时,她又采用了“比一比谁会记”、“我说你猜”和“摘枇杷”游戏这三种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3. 多种方式写。

新课程倡导还课堂于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实践与展示的时空。健康的课堂应该动静结合,疏密有致。写字是识字教学的重要环节,写字不仅有利于巩固识字,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做事耐心细致的习惯和审美能力。张轶老师能重视写字教学,给学生当堂写字的时间,不仅在田字格里进行了认真的示范和到位的指导,而且对学生写的字进行了展示和评议。同时,张轶老师也注重了对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的培养。她总是在有意识地纠正、指导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审美能力。

4.巧借媒体,辅助教学。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止为活动、变枯燥为生动。张轶老师本堂课巧借媒体,运用得当,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情境,有效地辅助了教学。

三、教学过程突出了一个“趣”字。

1. 创设情境,激起兴趣。

一开始,张轶老师通过课件出示了枇杷和琵琶等词语的实物图片,建立了词语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将识字、学词和认识事物巧妙融合,使学生较为容易地理解了词语,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接着又用讲故事的方式创设情境,很自然的把学生引向学习的主题内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利用活动,提高兴趣。

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使识字由原来枯燥无味的机械记忆变得生动而有趣,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本课中,张轶老师设计了图文对照识字、语言环境中识字、“比比谁会记”、出谜语猜字和“摘枇杷”等游戏活动,使识字活动由单一变得丰富,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

3. 运用评价,激发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力时间不长,张轶老师有绝招,那就是充分运用了小组评价机制,有效地激发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她课前用玩游戏的方法给学生分了小组,课中对小组的评价一直跟随。当小老师带读结束后,她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了及时的评价,加上了小红花;当学生描红结束后,她又对各小组进行了激励性评价;当整个学习活动结束后,她对各小组又进行了总体性评价。她的每一次小组评价,都好像给学生注射了兴奋剂一样,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学习上,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教学效果突出了一个“实”字。

1. 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气氛热烈,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实实在在。

2. 学生参与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情感目标达成。在本堂课上,学生不仅认识了很多汉字,而且巩固和掌握了识字方法,还从故事中受到了启发。

五、教学基本功突出了一个“靓”字。

1. 板书工整美观,富有艺术性。

2. 教态明朗活泼、富有感染力。

3. 教师的语言生动,有启发性。

4. 教师操作教具和课件,动作娴熟,得心应手。

总之,张轶老师的课亮点多多,我听后受益很大,不过,我也有一点想法,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张轶老师这堂课的评价激励做得好,但我认为还可以把它做得更好。比如,在学生写完生字,进行展示和评议的时候,学生评价写得好教师要追问:好在什么地方? 学生说写得不好,教师也要追问:哪里不好?应该怎么写?这样一追问,既可以教会学生评价的方法,又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

评老师执教的识字课《枇杷和琵琶》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非常有幸能参加本次小学语文“低中段识字写字教学研讨会”活动,非常高兴能有这个跟各位专家和同行们交流的机会。下面就张轶老师的识字课谈一点个人体会。

一、教学理念突出了一个“新”字。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张轶老师的这堂课从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到小组讨论交流识记汉字的方法,到引导学生探究相如何写好汉字,这些学习活动都充分体现了这一新的理念,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二、教学方法突出了一个“多”字。

1. 多种形式读。

新课程下的识字课教材,都设计了生动的语境,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言韵律感也很强,很适合学生朗读。张轶老师重视让学生朗读,适当进行感悟语言和积累语言的训练,她不是简单地把生字抽出来,脱离课文进行枯燥的识字教学,而是把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语文感悟、语言训练等有机结合。教学中,她范读课文,让学生圈出生字并记住它,课堂中采用自由读、带读、开火车读等多种读的形式,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与汉字反复见面,巩固识记。体现了“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的课标理念。

2. 多种途径记。

张轶老师通过多种途径,采用多种形式识字,力求使识字教学面向全体,扎实有效。学习汉字时,她采用了自主读、学生带读和开火车读等多种形式;识记汉字时,她又采用了“比一比谁会记”、“我说你猜”和“摘枇杷”游戏这三种形式,帮助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提高了识字的效率。

3. 多种方式写。

新课程倡导还课堂于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实践与展示的时空。健康的课堂应该动静结合,疏密有致。写字是识字教学的重要环节,写字不仅有利于巩固识字,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做事耐心细致的习惯和审美能力。张轶老师能重视写字教学,给学生当堂写字的时间,不仅在田字格里进行了认真的示范和到位的指导,而且对学生写的字进行了展示和评议。同时,张轶老师也注重了对学生良好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的培养。她总是在有意识地纠正、指导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审美能力。

4.巧借媒体,辅助教学。

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教育手段。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止为活动、变枯燥为生动。张轶老师本堂课巧借媒体,运用得当,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情境,有效地辅助了教学。

三、教学过程突出了一个“趣”字。

1. 创设情境,激起兴趣。

一开始,张轶老师通过课件出示了枇杷和琵琶等词语的实物图片,建立了词语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将识字、学词和认识事物巧妙融合,使学生较为容易地理解了词语,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接着又用讲故事的方式创设情境,很自然的把学生引向学习的主题内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利用活动,提高兴趣。

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使识字由原来枯燥无味的机械记忆变得生动而有趣,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本课中,张轶老师设计了图文对照识字、语言环境中识字、“比比谁会记”、出谜语猜字和“摘枇杷”等游戏活动,使识字活动由单一变得丰富,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

3. 运用评价,激发兴趣。

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力时间不长,张轶老师有绝招,那就是充分运用了小组评价机制,有效地激发了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她课前用玩游戏的方法给学生分了小组,课中对小组的评价一直跟随。当小老师带读结束后,她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了及时的评价,加上了小红花;当学生描红结束后,她又对各小组进行了激励性评价;当整个学习活动结束后,她对各小组又进行了总体性评价。她的每一次小组评价,都好像给学生注射了兴奋剂一样,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学习上,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教学效果突出了一个“实”字。

1. 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气氛热烈,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实实在在。

2. 学生参与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情感目标达成。在本堂课上,学生不仅认识了很多汉字,而且巩固和掌握了识字方法,还从故事中受到了启发。

五、教学基本功突出了一个“靓”字。

1. 板书工整美观,富有艺术性。

2. 教态明朗活泼、富有感染力。

3. 教师的语言生动,有启发性。

4. 教师操作教具和课件,动作娴熟,得心应手。

总之,张轶老师的课亮点多多,我听后受益很大,不过,我也有一点想法,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张轶老师这堂课的评价激励做得好,但我认为还可以把它做得更好。比如,在学生写完生字,进行展示和评议的时候,学生评价写得好教师要追问:好在什么地方? 学生说写得不好,教师也要追问:哪里不好?应该怎么写?这样一追问,既可以教会学生评价的方法,又可以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


相关文章

  • 妈妈教我做人
  • 小学组 草街办事处 育才小学 六一班 童瑶 指导教师 张中平 妈妈教我做人 墙角的野草能从石缝中钻出,是种坚毅:每一片竹叶都会垂下头,是种谦虚:蚂蚁齐心协力能够搬动比它们重几十倍的东西,是种团结.而您--母亲,教给我的却是我这一生中最重要的 ...查看


  • 枇杷又名"琵琶果"润肺解渴助下气
  • 润肺解渴助下气, 辅疗咳嗽止呕逆. 胡萝卜素居三甲, 脾虚滑泄食之忌. [注解]枇杷又名"蜜丸"."琵琶果",与梅子.樱桃并称为"果中三友".枇杷柔软多汁,风味甘甜,肉质细腻.中医 ...查看


  • 手抄报版面设计图:买琵琶五斤
  • 从前,有个纨袴子弟,自幼好吃懒做,不好好念书.长大以后,常因写错别字闹笑话. 有一天他妻子说想吃枇杷.他从桌子上随手拿出一张纸,挥笔在上面写了几个字.写完后便招呼仆人去买枇杷.他妻子接过纸来一看,噗哧一声笑了.原来上面写的是"买琵 ...查看


  • 八年级暑假作业
  • 星期 ---- 天气---- 蓬蒿( ) 咫尺( ) 狼藉 ( ) ... 鲲鹏( ) 呐喊( ) 窥探 ( ) ... 缄默( ) 狩猎( ) 凋零 ( ) ... 最佳搭档 中国有一部古典名著,它最早的德文译名是<强盗与士兵> ...查看


  • 二年级暑假作文:枇杷树
  • 奶奶家种了一棵枇杷树,可是这棵枇杷树历来也不结果.我问爷爷这棵树是甚么时候种的.爷爷说:是你刚刚出生的时候种下来的.每个星期,我和弟弟去奶奶家里都要看一下枇杷树,希望它能忽然结出果子来. 终究有一天,弟弟跑过来讲:姐姐,姐姐,树上长满了一个 ...查看


  • 诗嘲白字先生
  • 错字别字,害人不浅,人们深恶痛绝.古人作诗讥讽白字先生者,不乏其例. 明代有个爱吃枇杷的知县,有人奉承他,买了一筐上等的枇杷作礼品送去.并且遣人先把帖子呈上,帖子上面写道:"敬奉琵琶一筐,望祈笑纳."知县看罢,深感纳闷: ...查看


  • 重庆枇杷山公园
  • 重庆枇杷山公园位于渝中区,海拔345米,为重庆旧城区最高点.其山名来历,一说早年该山多枇杷树,故名:二说其山形似琵琶,遂谐音"枇杷":三说相传从前山上住过一位美丽的姑娘,每夜弹着琵琶召唤她在南岸的爱人,音乐极其美妙,后人 ...查看


  • [写母亲的作文]母亲教我做人
  • 墙角的野草能从石缝中钻出,是种坚毅;每一片竹叶都会垂下头,是种谦虚;蚂蚁齐心协力能够搬动比它们重几十倍的东西,是种团结.而你--母亲,教给我的却是我这一生中最重要的品质. 小时候,隔壁家院子里有一棵很大很大的枇杷树,夏天结出了满树的金黄.你 ...查看


  • 初中语文读本 语文纵横
  • 语文纵横 历代名人植树故事 王忠祥 植物造林的活动在我国由来已久.历代名人都很重视这一造福于民.惠荫子孙的事业,并躬亲实践,传为美谈. 楚霸王与桂树 楚霸王自幼爱树.相传有一次,他在一个村庄里看到一个老人持斧要砍桂树.楚霸王忙问缘由,老人说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