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的认识

第一课时 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0~103页例1、例2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

教学难点:

估计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

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你们一般都买些什么?有没有买过水果?说说你是怎样购买的?

通过用秤称,我们可以知道它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

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里做了调查,他们找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100页主题图。

看看数学小精灵想告诉我们什么?(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

二、自主学习

(1)教学例1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单位

出示课件:101页例1

①认识、感知1克

1克有多重呢?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

②掂一掂

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

将硬币发给大家掂一掂,静静感受,把1克的感觉记载心里,可以吗?开始吧。

③展示交流

说一说:有什么感觉?(非常轻)

找一找:虽然1克很轻,生活中也有一些约重1克的物品,盘子里就有一些,请找一找,掂一掂,你找到了什么?

(2)课本第101页做一做

先说是什么物品,再判断比1克轻还是重。

(3)教学例2

计量比较中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①理解“净含量”

出示课件:课本102页例2

明白“净含量”是指桶里、箱里的物品实际有多重。

②认识、感知1千克

1千克有多重呢?

1袋盐的质量是500克。

2袋盐的质量是1000克,也可以说是1千克。

③克和千克的关系

1千克=1000克

④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

秤是一个大家族,家族中你还认识谁?在哪见过它?给大家介绍一下。 会认读秤: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秤的物品有多重。

⑤掂一掂:你们想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吗?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静静感受,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比一比哪一小组动作最轻,能做到吗?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103页做一做

第1题,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找一找,并掂一掂。

第2题,分组活动先估一估,再称一称。

(2)课本第103页你知道吗?

生活中的秤,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什么样的秤?组织学生小组交流,相互说一说。

(3)练习二十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练习二十第4题。

回家调查,填在书上。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2袋盐重1000克,也可以说重1千克。

1千克=1000克。

第一课时 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0~103页例1、例2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

教学难点:

估计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

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你们一般都买些什么?有没有买过水果?说说你是怎样购买的?

通过用秤称,我们可以知道它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

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里做了调查,他们找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100页主题图。

看看数学小精灵想告诉我们什么?(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

二、自主学习

(1)教学例1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单位

出示课件:101页例1

①认识、感知1克

1克有多重呢?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

②掂一掂

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

将硬币发给大家掂一掂,静静感受,把1克的感觉记载心里,可以吗?开始吧。

③展示交流

说一说:有什么感觉?(非常轻)

找一找:虽然1克很轻,生活中也有一些约重1克的物品,盘子里就有一些,请找一找,掂一掂,你找到了什么?

(2)课本第101页做一做

先说是什么物品,再判断比1克轻还是重。

(3)教学例2

计量比较中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①理解“净含量”

出示课件:课本102页例2

明白“净含量”是指桶里、箱里的物品实际有多重。

②认识、感知1千克

1千克有多重呢?

1袋盐的质量是500克。

2袋盐的质量是1000克,也可以说是1千克。

③克和千克的关系

1千克=1000克

④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

秤是一个大家族,家族中你还认识谁?在哪见过它?给大家介绍一下。 会认读秤: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秤的物品有多重。

⑤掂一掂:你们想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吗?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静静感受,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比一比哪一小组动作最轻,能做到吗?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103页做一做

第1题,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找一找,并掂一掂。

第2题,分组活动先估一估,再称一称。

(2)课本第103页你知道吗?

生活中的秤,你们在哪些地方见过什么样的秤?组织学生小组交流,相互说一说。

(3)练习二十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练习二十第4题。

回家调查,填在书上。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2袋盐重1000克,也可以说重1千克。

1千克=1000克。


相关文章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克.千克与吨]教材分析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初步感受质量单位克.千克与吨,明确克.千克与吨的概念. (2)知道1千克=1000克,1000千克=1吨. (3)掌握用秤称出物体质量的方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之间的换算. 2 ...查看


  • 克和千克的认识 3
  • "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根竹乡江口小学 黄美霞 教学内容 : 本内容是二年级下册第 --页"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查看


  • 吨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 第三课时 主备人:徐承继 教学内容:5页,吨的初步认识,以及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 ...查看


  • 千克的认识(说课稿)
  • 三年级数学<千克的认识>说课稿 赵升义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千克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9-32页上的内容. 2.教材分析: "千克的认识" 是本单元第一课,是 ...查看


  • 认识质量单位克
  • 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建立清晰的质量单位的概念. 2.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 ...查看


  • 克和千克的认识 2
  •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朱建琴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学生了解常用的几种秤,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用盘秤称整千克的物 ...查看


  • 学生质量单位的认识
  • 质量单位 例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只公鸡重3( ) 一块橡皮重4( ) 一头猪重140( ) 一头大象重3( )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5( ) 一只小鸟重100( ) 小结: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常用"克"作单位 ...查看


  • 9.千克的认识
  • 千克的认识 教学内容:P28--30例1及有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了解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通过看一看.称一称.拎一拎.数一数.说一说等活动,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质量观念.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 ...查看


  •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刘翠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102页例1例2以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 ...查看


  •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有多重]--千克和克的认识教案
  • 千克.克的认识(第五册第三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和克的实际质量.2.掌握1千克=1000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初步建立千克.克的质量观念.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