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事物”话题写成记叙文的基本写作思路
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通俗地理解,就是文章撰写离不开具体的内容,一旦缺失具体内容,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失去了依托,变成生硬的说教、空洞的表白,整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应有的艺术感染力。反之,如果记述描摹的内容过实,忽略了虚写部分或者虚写的内容过少,文章就会缺少内在的精、气、神,给读者“虽有金玉,不见其润,虽有日月,不见其华”的呆滞感受。就如一个女人,容貌姣好,却无半分气质,或气质绝佳却无亮丽的面容,都算不得美女。好文章,无不讲求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形神合一。以抽象事物为话题,命题着眼点是虚写内容,写这样的话题作文,我们就要化虚为实,避免虚处命题,虚处作文。
一.以物为话题创作记叙文的基本指导思想
正因为虚实结合,表现出难以替代的优势,所以,我们写话题作文时,无论年对的话题是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物,我们都要坚持一种基本写作思想——“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也就是说,话题是一个具体实物时,我们要努力开掘其内在隐含的抽象意义——由实而虚;反之,我们则要依托抽象含义,努力探寻其在现实生活中形态各异的具体表现形式——由虚而实。以“抽象事物”为话题,命题着眼无形之”神“而设,我们就要运用发散思维,使之与生活中具体的人、事、物结合起来,同人、事、物的具体行为、具体过程、具体状态结合起来,唯有如此,写出来的文章,方能以有形承载无形、以有形彰显无形,步入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二.虚实转化的基本原理
雪压劲松,不见其弯,而知其信仰;烈火投金,不见其融,而知其质地;石灰百炼,不改其色,而知其气节;莲出淤泥,不见其浊,而知道其高洁。人与物,隐形的性格、品质、精神、意志、毅力、情感、态度、胸怀、能力、性质、属性、质地等,虽然是无形之神,但总会以其独特的行为、状态外现出来。这些具体的行为、具体的状态,就是虚神实化的表现形式。
人的精神、品质、情感、意志、胸怀、气质、报负,大而言之,可以转化为人物所做的具体事件,中而言之,可以转化为构成事件的一个个具体的情节;小而言之,可以转化为构成情节的具体细节——即人物的行为、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甚至是穿着打扮。事物的质地、品质、属性等,可以转成特定的现象、外形、状态。之所以能够完成这种虚实转化,就在于隐身于内的“神”与外在的“形”有着必然的联系。有什么样的“神”,必然外现为与之对应的各种非常具体的“形”。
三.虚实转化的步骤和方法
(一)第一步:确定虚实转化的方向
有的记叙文,以写人为中心,通过记述特定人物所做的具体事件,表现人物隐性的精神、品质、灵魂;有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中心,通过描绘具体景象,表现事物内在的精、气、神。因此我们在完成虚实转化时,第一步就要做的,就是确定——将话题指定的虚写内容,转化到人的身上来呈现,还是转化的物的身上来呈现。以“个性”话题为例,就是要首先明确:是写物的个性,还是写人的个性。
(二)人与物不同的转化方法
1.向人的方向转化
(1)人物具体化——明确借助哪个具体的人完成这种虚实转化。以“个性”为例,就是借助张三来表现“个性”,还是借助李四来表现“个性”,这个核心人物要具体确定下来。
(2)人物所做事件具体化——明确借助这个人的哪一件或哪几件具体事件来完成这种虚实转化。事件的数量和具体事件要确定下来。以“个性”为例,一要确定用几件事来表现这个具体人物的“个性”;二要确定用哪些具体事件来表现这个人的“个性”。
(3)抽象事物内涵具体化——明确话题针对的抽象事物,在选定的事件中具体指什么,本质是什么。以“个性”为例,就是明确在具体的事件中这个特定的人物“个性”具体是倔强,还是标新立异,是清高,还是我行我素......,如果是“倔强”,那么再确定这种“倔强”本质是性格偏执,还是执着,是沽名钓誉,还是坚持原则....弄清它在具体语境中的本质含义。
(4)本质含义具体化——就是着眼抽象事物在语境中的本质含义,从事件中找到最能体现这种行为本质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等,将抽象的概念特定的内涵,彻底转化为具体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个性”为例,抓住事件中的人物的语言:原则问题,天王老子也不行!——将人物“个性”转化为具体语言,句子中没有个性这个词,但人物的个性却通过一句话,深刻得表现出来。到了这一步,一个抽象的事物,就彻底转化成具体的有形实际了。
(三)如果要表现的是事物的个性,要逐步确定以下内容:
1.要表现是哪一个具体的物;
2.这个物在哪一件事上表现显著的个性;
3.这种个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本质是什么;
4.哪个具体行为或状态集中表现了这种个性。
(四)范例演示
以“个性”为话题。“个性”是抽象的事物。
具体转化过程:从广义的“个性”出发——(1)确定以写人为核心——(2)确定要刻画的独特个性的人物(爷爷)——(3)确定要记述的表现爷爷极富个性的事件(爷爷不顾家人的反对,收养了老家的一个孤儿)——(4)确定爷爷表现个性的具体形式(不惜和爸爸妈妈闹翻,一个人外出租房居住)——(5)确定人物个性的本质(性格倔强,极富爱心)——确定最能表现人物个性化精神品质的具体细节(语言:孩子,只要我活着.....;行为:离家出走,只为一个没有血缘的孩子;神态:伤心;心理:极度悲伤)
四.标题的确定
以抽象事物为话题,写成记叙文,自拟标题最好的方式是在完成由虚到实的转化后,把具体的细节作为文章的标题,最忌用抽象事物本身为标题。
还以“个性”为话题为例。文章最忌以“个性”为标题——标题太过宽泛;将话题与文中的主要人物相联系,以“爷爷的个性”为标题,虽然也可以,但太过直白,缺乏新意;最好的拟题方法是将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的语言、动作、行为、神态等细节作为文章的标题。例如:《孩子,只要爷爷活着.....》、《别怕,爷爷不会抛弃你!》、《为了外人离家出走的爷爷》、《爷爷的伤心事》、《爷爷的眼泪》等等。
五.具体转化过程及作文范例演示
以“生命的价值”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50字的文章
(一)从抽象事物转化为人、事的构思确定过程
第一步:从广义的“生命的价值”出发。
第二步:在人和物二者之间,做出转化方向选择。这篇文章要将生命的价值转化到人的身上来表现。
第三步:确定书写的具体人物。主要写一位生活在农村家境贫寒的王寡妇。
第四步:确定所做的表现生命价值的事件。记叙王寡妇为了赚足够的钱,供孩子读书,白天干活,晚上给别人看货,营养睡眠双重不足,最后从草垛上摔下来,跌断了腰椎,险些丧命的故事。
第五步:确定母亲生命价值的本质。为了孩子,不惜付出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
第六步:确定表现母亲生命价值的最经典细节。王寡妇白天劳动,晚上打更,从草垛上摔下来,摔断了腰椎,一周后就从医院逃跑,仅仅是担心花了儿子的学费,儿子无法上学。经典语言细节:儿子上不了学,我活着还不如死了!我都问大夫了,即便我现在出院,也不会死,我只要不死就行,但我不能只管自己,不管儿子.....
(二)具体文章呈现形式
带病逃离医院的寡母
曾老师下水作文
“主任,出事了,503病房的王秀花跑了!”周一一大早,岫岩中心医院的值班护士急冲冲跑进医生办公室,“刚才,我正给前两天刚做手术的几位病号测体温,一转眼,她就不见了,三千多元的住院费还没结呢!”
“钱不是问题,关键是她从五米多高的草垛上摔下来,摔断了腰椎骨,到今天才一个星期,这时候跑了,是要出事的!”王主任马上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迅速下达了命令,“快,大家马上跟我到汽车站,她一个重病号,跑不出多远!”
(开头运用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王秀花病情如此之重,却偷偷逃跑,就是为了逃避住院费吗?)
逃跑的王秀花,外号“王寡妇”。生在长白山下,长在山沟沟里。22岁的时候,翻过一道梁,嫁到了另一个山沟里,日子虽然清苦,但凭着丈夫的一身力气,还算过得下去。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她儿子六岁那年,丈夫突然暴病而亡。临终的时候,丈夫望着年幼的儿子,担心得眼睛都没闭上。王秀花对着丈夫的遗体和乡亲发誓:只要我活着,就一定把孩子抚养成人。
(交代事件发生的原始背景,为下文写这位母亲艰苦卓绝的付出做好铺垫,同时,运用反衬手法,以生活之艰苦和命运之多舛,反衬人物行为,突出这位寡母为了孩子不惜付出一切的坚毅和隐忍。)
从此,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这个年轻的寡妇身上。她背着孩子,挑水担粪,精心耕种家里的几分薄田。从自留山上砍下大柴,赶着牛车到几十里外的集市上去卖。靠着独门独户、有山有水的优势养鸡、养鸭、养鹅。将田里的秸秆一捆捆扛回家,用铡刀切成饲料,喂养了几头牛,甚至还养了两头奶羊。她完全把自己当成了男人——事实上她的劳动强度,远远地超出了一个男人的劳动强度。村里人可怜她,劝她趁年轻再找户人家,这个倔强的女人,头摇得像个拨浪鼓:后爹,能对俺孩子好?对孩子不好,俺找他做什么!
(采用“点面结合”写作技法,先概括记叙丈夫去世后王寡妇抚养儿子的艰难历程,从“面”上表现这个不幸的寡母的生活如何艰难,自己如何拼命,借鉴表现——孩子就是她生命的全部,抚养孩子长大,是她活着唯一使命的生命价值认识。然后引出下一段要记述的核心事件,即“点面结合”中的“点”——为了给儿子攒够学费,她白天在自己家里劳作,晚上替别人照看货物,摔断了腰,被迫住院,住了院又提前从医院逃跑。)
苦日子,熬着,熬着就过去了十年。看着孩子上了全县最好的高中,出落成一个帅气十足的小伙子,她既兴奋满足又怀着深深的担忧:自己年龄大了,原来能干的活,现在只能干一半了,收入自然要少得多。物价飞涨,孩子的生活用度和学费也与日俱增,怎么办呢?就在她为难的时候,有商人进山收购核桃、榛子、蘑菇等山货,山珍价格高,老板担心收到手的山货被别人偷了去,想找个夜里打更的。她便毛遂自荐。她白天上山采核桃,捡蘑菇,晚上便围着一堆收来的山货转。老板给的工钱,足以支付儿子的学费,她担心丢了东西,对不起老板,于是在院子里堆砌一个高高的草垛,自己就睡在上面,有个风吹草动,一打开手电,就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天晚上,一个不小心,她便从高高的草垛上跌下去,摔断了腰。
(记述核心事件,以母亲白天干活,晚上打更这种非人的选择,进一步突出母亲把儿子的发展当做自己全部生命价值这一主题。)
最终,王主任等人在车站截住了步履蹒跚的母亲。老人年近五十,看起来却像六十出头。见来了这么多医院的人,她一下子跪在地上:大夫,放我走吧,我花过的药费就放在我的枕头里,我在桌上给你们留了字据的,医院,我住不起,再住下去,我就要花儿子上学的学费了,儿子上不了学,我活着还不如死了!我都问大夫了,即便现在出院,我也死不了,只要不死就行,但我不管儿子,花光儿子的学费.....老人泣不成声。
(将故事推向最高潮:以王寡妇的跪地哭诉,表现一个母亲的伟大,进一步突出母亲做出非同寻常举动背后,那朴实而伟大生命价值。)
王寡妇走了,拄着棍子,带着剧烈的伤痛,一步步走了。大家都知道,谁也拦不住她,因为在这个女人心底,自己的生命价值等于零,儿子的一切才是她生命所有的价值。
(文章结尾,交代故事的结局,同时画龙点睛,揭示主题。)
六.专题训练
(一)分解训练
命题一:以“理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50字的记叙文。
1.将“理想”转化到哪个人身上来写?确定要书写具体人物: 。
2.记述几件事,表现人物的理想,这些事具体是什么?这篇文章要写 件事,分别是: 。其中 详写; 略写。
3.在记述的事件中,要表现出的人物的理想具体是什么,本质是什么?其理想具体是: ;理想的本质是 。
4.最能表现人物的这种理想的具体情节是什么,细节是什么?核心情节是: 。核心细节是: 。
5.借助核心细节,围绕理想主题,你为即将书写的文章所拟的标题是: 。
6.额外要做的叙事准备工作:(1)这几件事是否能够集中表现本文要表达的具体主题,要仔细核实;(2)这几件事是并列关系还是主次关系,采用并列写法,还是点面结合法,在写作之前要内心明确;(3)叙事时,中心事件采用顺序,还是倒叙,要事前明了于心。
7.将构思好的文章写出来。
(二)独立写作
命题:以“伟大的情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
“抽象事物”话题写成记叙文的基本写作思路
清朝唐彪在《读书作文谱》中说:"文章非实不足以阐发义理,非虚不足以摇曳神情,故虚实常宜相济也。"通俗地理解,就是文章撰写离不开具体的内容,一旦缺失具体内容,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失去了依托,变成生硬的说教、空洞的表白,整篇文章也就失去了应有的艺术感染力。反之,如果记述描摹的内容过实,忽略了虚写部分或者虚写的内容过少,文章就会缺少内在的精、气、神,给读者“虽有金玉,不见其润,虽有日月,不见其华”的呆滞感受。就如一个女人,容貌姣好,却无半分气质,或气质绝佳却无亮丽的面容,都算不得美女。好文章,无不讲求虚实结合,虚实相生,形神合一。以抽象事物为话题,命题着眼点是虚写内容,写这样的话题作文,我们就要化虚为实,避免虚处命题,虚处作文。
一.以物为话题创作记叙文的基本指导思想
正因为虚实结合,表现出难以替代的优势,所以,我们写话题作文时,无论年对的话题是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物,我们都要坚持一种基本写作思想——“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也就是说,话题是一个具体实物时,我们要努力开掘其内在隐含的抽象意义——由实而虚;反之,我们则要依托抽象含义,努力探寻其在现实生活中形态各异的具体表现形式——由虚而实。以“抽象事物”为话题,命题着眼无形之”神“而设,我们就要运用发散思维,使之与生活中具体的人、事、物结合起来,同人、事、物的具体行为、具体过程、具体状态结合起来,唯有如此,写出来的文章,方能以有形承载无形、以有形彰显无形,步入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二.虚实转化的基本原理
雪压劲松,不见其弯,而知其信仰;烈火投金,不见其融,而知其质地;石灰百炼,不改其色,而知其气节;莲出淤泥,不见其浊,而知道其高洁。人与物,隐形的性格、品质、精神、意志、毅力、情感、态度、胸怀、能力、性质、属性、质地等,虽然是无形之神,但总会以其独特的行为、状态外现出来。这些具体的行为、具体的状态,就是虚神实化的表现形式。
人的精神、品质、情感、意志、胸怀、气质、报负,大而言之,可以转化为人物所做的具体事件,中而言之,可以转化为构成事件的一个个具体的情节;小而言之,可以转化为构成情节的具体细节——即人物的行为、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甚至是穿着打扮。事物的质地、品质、属性等,可以转成特定的现象、外形、状态。之所以能够完成这种虚实转化,就在于隐身于内的“神”与外在的“形”有着必然的联系。有什么样的“神”,必然外现为与之对应的各种非常具体的“形”。
三.虚实转化的步骤和方法
(一)第一步:确定虚实转化的方向
有的记叙文,以写人为中心,通过记述特定人物所做的具体事件,表现人物隐性的精神、品质、灵魂;有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中心,通过描绘具体景象,表现事物内在的精、气、神。因此我们在完成虚实转化时,第一步就要做的,就是确定——将话题指定的虚写内容,转化到人的身上来呈现,还是转化的物的身上来呈现。以“个性”话题为例,就是要首先明确:是写物的个性,还是写人的个性。
(二)人与物不同的转化方法
1.向人的方向转化
(1)人物具体化——明确借助哪个具体的人完成这种虚实转化。以“个性”为例,就是借助张三来表现“个性”,还是借助李四来表现“个性”,这个核心人物要具体确定下来。
(2)人物所做事件具体化——明确借助这个人的哪一件或哪几件具体事件来完成这种虚实转化。事件的数量和具体事件要确定下来。以“个性”为例,一要确定用几件事来表现这个具体人物的“个性”;二要确定用哪些具体事件来表现这个人的“个性”。
(3)抽象事物内涵具体化——明确话题针对的抽象事物,在选定的事件中具体指什么,本质是什么。以“个性”为例,就是明确在具体的事件中这个特定的人物“个性”具体是倔强,还是标新立异,是清高,还是我行我素......,如果是“倔强”,那么再确定这种“倔强”本质是性格偏执,还是执着,是沽名钓誉,还是坚持原则....弄清它在具体语境中的本质含义。
(4)本质含义具体化——就是着眼抽象事物在语境中的本质含义,从事件中找到最能体现这种行为本质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等,将抽象的概念特定的内涵,彻底转化为具体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以“个性”为例,抓住事件中的人物的语言:原则问题,天王老子也不行!——将人物“个性”转化为具体语言,句子中没有个性这个词,但人物的个性却通过一句话,深刻得表现出来。到了这一步,一个抽象的事物,就彻底转化成具体的有形实际了。
(三)如果要表现的是事物的个性,要逐步确定以下内容:
1.要表现是哪一个具体的物;
2.这个物在哪一件事上表现显著的个性;
3.这种个性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本质是什么;
4.哪个具体行为或状态集中表现了这种个性。
(四)范例演示
以“个性”为话题。“个性”是抽象的事物。
具体转化过程:从广义的“个性”出发——(1)确定以写人为核心——(2)确定要刻画的独特个性的人物(爷爷)——(3)确定要记述的表现爷爷极富个性的事件(爷爷不顾家人的反对,收养了老家的一个孤儿)——(4)确定爷爷表现个性的具体形式(不惜和爸爸妈妈闹翻,一个人外出租房居住)——(5)确定人物个性的本质(性格倔强,极富爱心)——确定最能表现人物个性化精神品质的具体细节(语言:孩子,只要我活着.....;行为:离家出走,只为一个没有血缘的孩子;神态:伤心;心理:极度悲伤)
四.标题的确定
以抽象事物为话题,写成记叙文,自拟标题最好的方式是在完成由虚到实的转化后,把具体的细节作为文章的标题,最忌用抽象事物本身为标题。
还以“个性”为话题为例。文章最忌以“个性”为标题——标题太过宽泛;将话题与文中的主要人物相联系,以“爷爷的个性”为标题,虽然也可以,但太过直白,缺乏新意;最好的拟题方法是将最能体现人物个性的语言、动作、行为、神态等细节作为文章的标题。例如:《孩子,只要爷爷活着.....》、《别怕,爷爷不会抛弃你!》、《为了外人离家出走的爷爷》、《爷爷的伤心事》、《爷爷的眼泪》等等。
五.具体转化过程及作文范例演示
以“生命的价值”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50字的文章
(一)从抽象事物转化为人、事的构思确定过程
第一步:从广义的“生命的价值”出发。
第二步:在人和物二者之间,做出转化方向选择。这篇文章要将生命的价值转化到人的身上来表现。
第三步:确定书写的具体人物。主要写一位生活在农村家境贫寒的王寡妇。
第四步:确定所做的表现生命价值的事件。记叙王寡妇为了赚足够的钱,供孩子读书,白天干活,晚上给别人看货,营养睡眠双重不足,最后从草垛上摔下来,跌断了腰椎,险些丧命的故事。
第五步:确定母亲生命价值的本质。为了孩子,不惜付出生命的无私奉献精神。
第六步:确定表现母亲生命价值的最经典细节。王寡妇白天劳动,晚上打更,从草垛上摔下来,摔断了腰椎,一周后就从医院逃跑,仅仅是担心花了儿子的学费,儿子无法上学。经典语言细节:儿子上不了学,我活着还不如死了!我都问大夫了,即便我现在出院,也不会死,我只要不死就行,但我不能只管自己,不管儿子.....
(二)具体文章呈现形式
带病逃离医院的寡母
曾老师下水作文
“主任,出事了,503病房的王秀花跑了!”周一一大早,岫岩中心医院的值班护士急冲冲跑进医生办公室,“刚才,我正给前两天刚做手术的几位病号测体温,一转眼,她就不见了,三千多元的住院费还没结呢!”
“钱不是问题,关键是她从五米多高的草垛上摔下来,摔断了腰椎骨,到今天才一个星期,这时候跑了,是要出事的!”王主任马上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迅速下达了命令,“快,大家马上跟我到汽车站,她一个重病号,跑不出多远!”
(开头运用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思考——王秀花病情如此之重,却偷偷逃跑,就是为了逃避住院费吗?)
逃跑的王秀花,外号“王寡妇”。生在长白山下,长在山沟沟里。22岁的时候,翻过一道梁,嫁到了另一个山沟里,日子虽然清苦,但凭着丈夫的一身力气,还算过得下去。谁知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她儿子六岁那年,丈夫突然暴病而亡。临终的时候,丈夫望着年幼的儿子,担心得眼睛都没闭上。王秀花对着丈夫的遗体和乡亲发誓:只要我活着,就一定把孩子抚养成人。
(交代事件发生的原始背景,为下文写这位母亲艰苦卓绝的付出做好铺垫,同时,运用反衬手法,以生活之艰苦和命运之多舛,反衬人物行为,突出这位寡母为了孩子不惜付出一切的坚毅和隐忍。)
从此,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这个年轻的寡妇身上。她背着孩子,挑水担粪,精心耕种家里的几分薄田。从自留山上砍下大柴,赶着牛车到几十里外的集市上去卖。靠着独门独户、有山有水的优势养鸡、养鸭、养鹅。将田里的秸秆一捆捆扛回家,用铡刀切成饲料,喂养了几头牛,甚至还养了两头奶羊。她完全把自己当成了男人——事实上她的劳动强度,远远地超出了一个男人的劳动强度。村里人可怜她,劝她趁年轻再找户人家,这个倔强的女人,头摇得像个拨浪鼓:后爹,能对俺孩子好?对孩子不好,俺找他做什么!
(采用“点面结合”写作技法,先概括记叙丈夫去世后王寡妇抚养儿子的艰难历程,从“面”上表现这个不幸的寡母的生活如何艰难,自己如何拼命,借鉴表现——孩子就是她生命的全部,抚养孩子长大,是她活着唯一使命的生命价值认识。然后引出下一段要记述的核心事件,即“点面结合”中的“点”——为了给儿子攒够学费,她白天在自己家里劳作,晚上替别人照看货物,摔断了腰,被迫住院,住了院又提前从医院逃跑。)
苦日子,熬着,熬着就过去了十年。看着孩子上了全县最好的高中,出落成一个帅气十足的小伙子,她既兴奋满足又怀着深深的担忧:自己年龄大了,原来能干的活,现在只能干一半了,收入自然要少得多。物价飞涨,孩子的生活用度和学费也与日俱增,怎么办呢?就在她为难的时候,有商人进山收购核桃、榛子、蘑菇等山货,山珍价格高,老板担心收到手的山货被别人偷了去,想找个夜里打更的。她便毛遂自荐。她白天上山采核桃,捡蘑菇,晚上便围着一堆收来的山货转。老板给的工钱,足以支付儿子的学费,她担心丢了东西,对不起老板,于是在院子里堆砌一个高高的草垛,自己就睡在上面,有个风吹草动,一打开手电,就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天晚上,一个不小心,她便从高高的草垛上跌下去,摔断了腰。
(记述核心事件,以母亲白天干活,晚上打更这种非人的选择,进一步突出母亲把儿子的发展当做自己全部生命价值这一主题。)
最终,王主任等人在车站截住了步履蹒跚的母亲。老人年近五十,看起来却像六十出头。见来了这么多医院的人,她一下子跪在地上:大夫,放我走吧,我花过的药费就放在我的枕头里,我在桌上给你们留了字据的,医院,我住不起,再住下去,我就要花儿子上学的学费了,儿子上不了学,我活着还不如死了!我都问大夫了,即便现在出院,我也死不了,只要不死就行,但我不管儿子,花光儿子的学费.....老人泣不成声。
(将故事推向最高潮:以王寡妇的跪地哭诉,表现一个母亲的伟大,进一步突出母亲做出非同寻常举动背后,那朴实而伟大生命价值。)
王寡妇走了,拄着棍子,带着剧烈的伤痛,一步步走了。大家都知道,谁也拦不住她,因为在这个女人心底,自己的生命价值等于零,儿子的一切才是她生命所有的价值。
(文章结尾,交代故事的结局,同时画龙点睛,揭示主题。)
六.专题训练
(一)分解训练
命题一:以“理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50字的记叙文。
1.将“理想”转化到哪个人身上来写?确定要书写具体人物: 。
2.记述几件事,表现人物的理想,这些事具体是什么?这篇文章要写 件事,分别是: 。其中 详写; 略写。
3.在记述的事件中,要表现出的人物的理想具体是什么,本质是什么?其理想具体是: ;理想的本质是 。
4.最能表现人物的这种理想的具体情节是什么,细节是什么?核心情节是: 。核心细节是: 。
5.借助核心细节,围绕理想主题,你为即将书写的文章所拟的标题是: 。
6.额外要做的叙事准备工作:(1)这几件事是否能够集中表现本文要表达的具体主题,要仔细核实;(2)这几件事是并列关系还是主次关系,采用并列写法,还是点面结合法,在写作之前要内心明确;(3)叙事时,中心事件采用顺序,还是倒叙,要事前明了于心。
7.将构思好的文章写出来。
(二)独立写作
命题:以“伟大的情感”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