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
*
中$#-.
1
4问题的提出
太极拳因其动作A技术特点@比较适合于中A老年人的健身活动@因而倍受该年龄段锻炼人群的青睐‘在长期的运动太极拳对人体的积极影响在各研究中已得到充分地实践中@
证实‘然而@太极拳对人体的一些消极影响并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不科学的太极拳运动影响着中A老年人的健身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对甘肃省中A老年人的太极拳健身效果@
活动进行了调查@发现其在健身活动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以此为根据提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题@
5研究对象与方法
老年居民*其中@研究对象为甘肃省主要城市中A/,人@
男性为
有效问卷*有效率&中@/,份@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被调查对象中由于种种原因@有/$?*6的中老年人在太极拳健身活动中出现膝关节疼痛现象)表
表4甘肃省部分城市中A老年人在练习太极拳后运动系统伤病统计一览表指标序号
有无其它
频数
6/$?*,0?/#?*
累计6/$?*&&?0
属关节劳损的表现‘如果再选择该项目健的一种机能退化@
身是不合时宜的‘另一种是太极拳练习后出现的膝关节疼痛@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中A老年人在太极拳练习时不能科学地运动而引发‘
表5甘肃省部分城市中A老年人练习太极拳前A后腿部肌肉A关节疼痛状况统计一览表
指标序号
练习前练习后无明显感受
频数(/&
6
累计6/
未填
中A老年人练习太极拳过程中出现的膝关节疼痛现象@主要由9动作姿势不正确:技术动作不规范:运动量过A9A9大:等主要因素所致‘;对策
/?
可通过一定的组织部门聘请专业教师在有条件的地区@
对中A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进行系统指导‘专业武术教师具备规范A科学指导居民进行太极拳练习和健身的能力@同时@能够及时发现健身活动中出现的有悖健身原则的技术性问题@可妥善处理因技术原因引发的运动损伤@保证健身活动的科
收稿日期!$##$%#$%$/a修订日期!$##$%
于西北师范大学体育系@现任体育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学@!)#&*
1h?*’’=g_j=m‘tlho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0*##0#
@0=-=>>q[q=i3glhYjd>7r_jdkY=Zokgtqhk0=omd>@*##0#@?2ZYpqohYkl9dZ3g=_0-gYZd
中A老年人练习太极拳@出现膝关节疼痛有两种情况)见表$一种是练习前就有疼痛感觉@这是中A老年人普遍存在+@万方数据
,*
中国体育科技#第&第7期$$&8@卷
学有效进行!然而调查发现
友辅导!
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人群大多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体育运动训练
错误的技术动作定型!由于中(老年居民已经过了体育技术敏感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比较困难!何况太极拳学习的)
+%,%7合理安排运动量
运动量的大小是因人而异的
对太极拳的技术掌握程度不一
练习者的健身年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
每个人还应尽可能地充分运用现有电化教学手段
专业技术影像资料十分丰富
+%,%&掌握正确的学习(
练习方式在各个练习点(辅导站发现
中国人都喜欢晨练
/01234
于颠峰状态
要求
5,6万方数据
7+
长
运动能力也相应地越强
技术动作掌握水平高者通常能够很好地处理动作的有机衔接
+%#伤病治疗运动处方+%#%,健身方式方法选择
对于中(老年人的健身方法选择应本着实事求是和因人而异的原则!有些中老年人腿部已经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劳损
+%#%#适度调控运动强度
某些练习者除太极拳外不会其它运动项目
健身运动时的运动强度!
5#6
练习一套太极拳的时间是限定的
通过了解最大心率可以有效地帮助练习者比较理想(科学(准确地确定运动适宜心率89:;
人们会有稍稍费力的感觉!
5&6
+%#%&不可忽视的准备和整理活动
中(老年人在练习前的准备活动应高度重视
陈青王宗兵龚
云L中C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
表!
最大心率).-789
89$9:;:?:
相对强度
.-/12345或6*345储备)
78
8@?>9
主观运动强度)-*+,
7A
A
强度分类很轻松
轻松稍费力费力很费力
调查中发现B大部分中C老年人太极拳练习结束后并没有进行足够时间的整理活动B这是人们对此作用没有充分认以便于消除疲识的结果D整理活动可有效地消除乳酸堆积B
劳D整理活动应从小腿抖动C拍打开始B然后放松大腿B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D腿部有损伤者应特别注意对腿部和膝关节的按按摩手法应是先重后轻B使运动状态下的肌肉逐渐地恢复安摩B
静状态D心率能够在运动后的A
有研究表明B当每周活动次数多于8次时最大耗氧量的增加逐渐趋于平坦B当锻炼次数增加到9次以上时B最大耗氧量的提高很小B每周活动次数在2次以下时通常不引起最大耗氧量的改变D由此可见B每周的健身活动次数应在8$@次B这是最适宜的运动频度D特别是对于腿部已经存在损伤的中C老年人来说B隔日练习一次太极拳是最佳运动频度D如果中C老年人有充裕的时间B建议每日进行健身的中C老年人B可隔日选择其它运动项目进行健身活动B这样能有效地缓解腿部的运动负荷D
运动频度要顺应季节C年龄C身体状况B以科学C自然为运动频度的调整原则B调整后的运动频度以很少感觉运动不足或疲劳积累为参照标准D@G2G9规范的技术动作练习
动作姿势不正确I技术动练习方式和方法中存在着HCH作不规范I运动量过大I等非科学C合理技术动作和方法造CH成的运动损伤B在练习过程中应及时修正D
太极拳的动作虽要求缓慢C自然C放松B但要做到正确的因此H动作姿势不正确I现象比较普动作姿势是不容易的B
遍D在基本动作姿势中虚灵顶劲C含胸拔背C松腰敛臀C沉肩坠肘C舒指坐腕C尾闾中正等要求是对太极拳动作姿势的基本要求B达到这些要求不仅要有相当的肌肉感受和支配能力B还要有很强的协调能力D动作姿势的不正确势必影响力使不该用力的肌群也在持续紧张B造成局部量的协调发挥B
肌肉劳损和关节的负荷过重B如屈膝下蹲动作深度过大B就是直接影响膝部劳损的因素之一D因此B练习者首要的任务是不断纠正错误姿势DH对镜练习I可以看到自己的动作姿
逐渐以本体感觉代替视觉感受B并支配动作姿势D有腿部势B
损伤者可以高势C高姿进行练习B尽量避免动作姿势长期过低D
太极拳技术要求气沉丹田C圆裆活髋C内鼓外安C动如抽丝C步如猫行B各种基本技术动作要做到起点准B路线清B止动连贯B上下相随B手眼配合B身法自如D规范地完成这到位B
些技术动作要求是不易的B很多练习者H技术动作不规范IB如转体动作不能做到整体拧转B仅上体转动B下肢未随B使膝关节的扭曲力过大B易造成膝关节的运动损伤D动作连贯性被破坏也是练习中经常出现的不规范技术动作之一B连绵不断的动作被分割成若干小节B造成不应有的停顿B使腿部肌肉的持续紧张B难以体现出太极拳特有的虚实分明C张弛有度D因此B熟练技术动作B逐组合C逐段地练习B不断提高对技术动作掌握的熟练C规范程度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B不宜
J@K
以整套练习方式为主D
中C老年人的健身活动时间十分充裕B集体练习活动有一定纪律约束B容易造成H运动量过大I中老年人D调查发现B中老年人;练习太极拳的时间大都在@
常人能承受D如果3EF的运动时间如果中间有适当的间隔B间隔时间过短B势必使运动量增大D据我们的现场观察B中老年人的太极拳练习时间间隔平均
造成肌肉劳损B在疲劳状态下更易发生关节的损伤D对此B适当加大练习间歇时间B调整技术动作练习用力程度B调节技术动作的难度等可有效地解决此问题D
综上所述B中C老年人在进行太极拳健身运动时必须本着科学C合理的原则B加强预防保健意识B对运动损伤应按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B结合个人实际进行治疗性的健身活动B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不断地提高健康水准D参考文献L
陈青G冬春季要择时健身J健康之友BJAKKGA::;B)8-LA:GM
周之华B纪仲秋B周绍军G中2@式太极拳运动强度与规律研究JKGJ2KM
国体育科技B2
刘纪清B李国兰G实用运动处方J哈尔滨L黑龙江科学技术出J8KGOK
版社BA::8G>=NA
侯曼B侯佳B王汉玉G中J@K;:岁老年人下肢力量的测试研究JKGM
国体育科技B2);-L2=N2:G
PPPPPPPPPPPQPPPPPPPPPPP
万方数据
99
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
作者:
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陈青, 王宗兵, 龚云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中国体育科技
CHINA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3,39(5)12次
参考文献(4条)
1.陈青 冬春季要择时健身 1996(03)
2.周之华;纪仲秋;周绍军 24式太极拳运动强度与规律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体育科技 2000(07)3.刘纪清;李国兰 实用运动处方 1993
4.侯曼;侯佳;王汉玉 60~89岁老年人下肢力量的测试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体育科技 2002(0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黄蕾 科学健身人长寿[期刊论文]-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1(2)
2. 司昌军.SI Chang-jun 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体质的影响[期刊论文]-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3)
3. 张昕.ZHANG Xin 中老年人冬泳对缓解治疗慢性疾病的作用[期刊论文]-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7(5)4. 徐峰 太极拳与健身慢跑对中老年人健身作用的比较[期刊论文]-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2(3)5. 王芝琴.李友寒.WANG Zhi-qin.LI You-han 全民健身运动中老年人常见误区对策研究[期刊论文]-怀化学院学报2006,25(8)
6. 肖艳华.舒武 健身秧歌对中老年人健身的作用[期刊论文]-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10)7. 姚军.赵亚莉 浅谈心脑血管病人与晨练急救[期刊论文]-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6)8. 杨艳.傅晓 太极拳对中老年人体质健康的影响[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10(28)
9. 吕明生.史兰.LV Ming-sheng.SHI Lan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妇女体质健康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10(13)
10. 张学会 中老年三种常见健身方式的生化作用机制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0(29)
引证文献(12条)
1.张长城.李存良 太极拳健身运动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
2.姚可军 陕西省社会弱势群体参加健身活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期刊论文]-价值工程 2011(8)3.边菊平 渭南市社区老年人锻炼运动损伤状况的调查研究[期刊论文]-才智 2011(14)4.张欣 老年人体育锻炼的调查与分析——以武汉市区为例[期刊论文]-当代体育科技 2011(1)5.唐国圣.郭继龙 Polar心率表在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外健康文摘 2010(6)6.刘光辉.易学.林梦飞 心率监测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4(1)7.边菊平 渭南市社区老年人锻炼运动损伤状况的调查研究[期刊论文]-才智 2011(14)8.孙惠芳 浅谈太极拳健身[期刊论文]-搏击·武术科学 2009(3)
9.洪俊雄 老年人练太极拳应慎防膝关节损伤[期刊论文]-当代体育科技 2011(3)
10.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体质健康功能及成分影响研究[期刊论文]-甘肃高师学报 2009(5)
11.何静 中老年太极拳练习者膝关节损伤机理及预防措施[期刊论文]-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4)12.胡超 中老年太极拳练习者关节损伤及预防的分析研究[期刊论文]-搏击·武术科学 2007(1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tykj200305019.aspx
文章编号!
*
中$#-.
1
4问题的提出
太极拳因其动作A技术特点@比较适合于中A老年人的健身活动@因而倍受该年龄段锻炼人群的青睐‘在长期的运动太极拳对人体的积极影响在各研究中已得到充分地实践中@
证实‘然而@太极拳对人体的一些消极影响并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不科学的太极拳运动影响着中A老年人的健身产生一些不利影响‘对甘肃省中A老年人的太极拳健身效果@
活动进行了调查@发现其在健身活动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以此为根据提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题@
5研究对象与方法
老年居民*其中@研究对象为甘肃省主要城市中A/,人@
男性为
有效问卷*有效率&中@/,份@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被调查对象中由于种种原因@有/$?*6的中老年人在太极拳健身活动中出现膝关节疼痛现象)表
表4甘肃省部分城市中A老年人在练习太极拳后运动系统伤病统计一览表指标序号
有无其它
频数
6/$?*,0?/#?*
累计6/$?*&&?0
属关节劳损的表现‘如果再选择该项目健的一种机能退化@
身是不合时宜的‘另一种是太极拳练习后出现的膝关节疼痛@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中A老年人在太极拳练习时不能科学地运动而引发‘
表5甘肃省部分城市中A老年人练习太极拳前A后腿部肌肉A关节疼痛状况统计一览表
指标序号
练习前练习后无明显感受
频数(/&
6
累计6/
未填
中A老年人练习太极拳过程中出现的膝关节疼痛现象@主要由9动作姿势不正确:技术动作不规范:运动量过A9A9大:等主要因素所致‘;对策
/?
可通过一定的组织部门聘请专业教师在有条件的地区@
对中A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进行系统指导‘专业武术教师具备规范A科学指导居民进行太极拳练习和健身的能力@同时@能够及时发现健身活动中出现的有悖健身原则的技术性问题@可妥善处理因技术原因引发的运动损伤@保证健身活动的科
收稿日期!$##$%#$%$/a修订日期!$##$%
于西北师范大学体育系@现任体育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体育社会学@!)#&*
1h?*’’=g_j=m‘tlho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0*##0#
@0=-=>>q[q=i3glhYjd>7r_jdkY=Zokgtqhk0=omd>@*##0#@?2ZYpqohYkl9dZ3g=_0-gYZd
中A老年人练习太极拳@出现膝关节疼痛有两种情况)见表$一种是练习前就有疼痛感觉@这是中A老年人普遍存在+@万方数据
,*
中国体育科技#第&第7期$$&8@卷
学有效进行!然而调查发现
友辅导!
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人群大多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体育运动训练
错误的技术动作定型!由于中(老年居民已经过了体育技术敏感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比较困难!何况太极拳学习的)
+%,%7合理安排运动量
运动量的大小是因人而异的
对太极拳的技术掌握程度不一
练习者的健身年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
每个人还应尽可能地充分运用现有电化教学手段
专业技术影像资料十分丰富
+%,%&掌握正确的学习(
练习方式在各个练习点(辅导站发现
中国人都喜欢晨练
/01234
于颠峰状态
要求
5,6万方数据
7+
长
运动能力也相应地越强
技术动作掌握水平高者通常能够很好地处理动作的有机衔接
+%#伤病治疗运动处方+%#%,健身方式方法选择
对于中(老年人的健身方法选择应本着实事求是和因人而异的原则!有些中老年人腿部已经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劳损
+%#%#适度调控运动强度
某些练习者除太极拳外不会其它运动项目
健身运动时的运动强度!
5#6
练习一套太极拳的时间是限定的
通过了解最大心率可以有效地帮助练习者比较理想(科学(准确地确定运动适宜心率89:;
人们会有稍稍费力的感觉!
5&6
+%#%&不可忽视的准备和整理活动
中(老年人在练习前的准备活动应高度重视
陈青王宗兵龚
云L中C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
表!
最大心率).-789
89$9:;:?:
相对强度
.-/12345或6*345储备)
78
8@?>9
主观运动强度)-*+,
7A
A
强度分类很轻松
轻松稍费力费力很费力
调查中发现B大部分中C老年人太极拳练习结束后并没有进行足够时间的整理活动B这是人们对此作用没有充分认以便于消除疲识的结果D整理活动可有效地消除乳酸堆积B
劳D整理活动应从小腿抖动C拍打开始B然后放松大腿B以促进静脉血液回流D腿部有损伤者应特别注意对腿部和膝关节的按按摩手法应是先重后轻B使运动状态下的肌肉逐渐地恢复安摩B
静状态D心率能够在运动后的A
有研究表明B当每周活动次数多于8次时最大耗氧量的增加逐渐趋于平坦B当锻炼次数增加到9次以上时B最大耗氧量的提高很小B每周活动次数在2次以下时通常不引起最大耗氧量的改变D由此可见B每周的健身活动次数应在8$@次B这是最适宜的运动频度D特别是对于腿部已经存在损伤的中C老年人来说B隔日练习一次太极拳是最佳运动频度D如果中C老年人有充裕的时间B建议每日进行健身的中C老年人B可隔日选择其它运动项目进行健身活动B这样能有效地缓解腿部的运动负荷D
运动频度要顺应季节C年龄C身体状况B以科学C自然为运动频度的调整原则B调整后的运动频度以很少感觉运动不足或疲劳积累为参照标准D@G2G9规范的技术动作练习
动作姿势不正确I技术动练习方式和方法中存在着HCH作不规范I运动量过大I等非科学C合理技术动作和方法造CH成的运动损伤B在练习过程中应及时修正D
太极拳的动作虽要求缓慢C自然C放松B但要做到正确的因此H动作姿势不正确I现象比较普动作姿势是不容易的B
遍D在基本动作姿势中虚灵顶劲C含胸拔背C松腰敛臀C沉肩坠肘C舒指坐腕C尾闾中正等要求是对太极拳动作姿势的基本要求B达到这些要求不仅要有相当的肌肉感受和支配能力B还要有很强的协调能力D动作姿势的不正确势必影响力使不该用力的肌群也在持续紧张B造成局部量的协调发挥B
肌肉劳损和关节的负荷过重B如屈膝下蹲动作深度过大B就是直接影响膝部劳损的因素之一D因此B练习者首要的任务是不断纠正错误姿势DH对镜练习I可以看到自己的动作姿
逐渐以本体感觉代替视觉感受B并支配动作姿势D有腿部势B
损伤者可以高势C高姿进行练习B尽量避免动作姿势长期过低D
太极拳技术要求气沉丹田C圆裆活髋C内鼓外安C动如抽丝C步如猫行B各种基本技术动作要做到起点准B路线清B止动连贯B上下相随B手眼配合B身法自如D规范地完成这到位B
些技术动作要求是不易的B很多练习者H技术动作不规范IB如转体动作不能做到整体拧转B仅上体转动B下肢未随B使膝关节的扭曲力过大B易造成膝关节的运动损伤D动作连贯性被破坏也是练习中经常出现的不规范技术动作之一B连绵不断的动作被分割成若干小节B造成不应有的停顿B使腿部肌肉的持续紧张B难以体现出太极拳特有的虚实分明C张弛有度D因此B熟练技术动作B逐组合C逐段地练习B不断提高对技术动作掌握的熟练C规范程度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B不宜
J@K
以整套练习方式为主D
中C老年人的健身活动时间十分充裕B集体练习活动有一定纪律约束B容易造成H运动量过大I中老年人D调查发现B中老年人;练习太极拳的时间大都在@
常人能承受D如果3EF的运动时间如果中间有适当的间隔B间隔时间过短B势必使运动量增大D据我们的现场观察B中老年人的太极拳练习时间间隔平均
造成肌肉劳损B在疲劳状态下更易发生关节的损伤D对此B适当加大练习间歇时间B调整技术动作练习用力程度B调节技术动作的难度等可有效地解决此问题D
综上所述B中C老年人在进行太极拳健身运动时必须本着科学C合理的原则B加强预防保健意识B对运动损伤应按运动处方的基本原则B结合个人实际进行治疗性的健身活动B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不断地提高健康水准D参考文献L
陈青G冬春季要择时健身J健康之友BJAKKGA::;B)8-LA:GM
周之华B纪仲秋B周绍军G中2@式太极拳运动强度与规律研究JKGJ2KM
国体育科技B2
刘纪清B李国兰G实用运动处方J哈尔滨L黑龙江科学技术出J8KGOK
版社BA::8G>=NA
侯曼B侯佳B王汉玉G中J@K;:岁老年人下肢力量的测试研究JKGM
国体育科技B2);-L2=N2:G
PPPPPPPPPPPQPPPPPPPPPPP
万方数据
99
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
作者:
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陈青, 王宗兵, 龚云
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中国体育科技
CHINA SP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3,39(5)12次
参考文献(4条)
1.陈青 冬春季要择时健身 1996(03)
2.周之华;纪仲秋;周绍军 24式太极拳运动强度与规律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体育科技 2000(07)3.刘纪清;李国兰 实用运动处方 1993
4.侯曼;侯佳;王汉玉 60~89岁老年人下肢力量的测试研究[期刊论文]-中国体育科技 2002(0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 黄蕾 科学健身人长寿[期刊论文]-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1(2)
2. 司昌军.SI Chang-jun 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体质的影响[期刊论文]-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3)
3. 张昕.ZHANG Xin 中老年人冬泳对缓解治疗慢性疾病的作用[期刊论文]-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7(5)4. 徐峰 太极拳与健身慢跑对中老年人健身作用的比较[期刊论文]-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2(3)5. 王芝琴.李友寒.WANG Zhi-qin.LI You-han 全民健身运动中老年人常见误区对策研究[期刊论文]-怀化学院学报2006,25(8)
6. 肖艳华.舒武 健身秧歌对中老年人健身的作用[期刊论文]-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6(10)7. 姚军.赵亚莉 浅谈心脑血管病人与晨练急救[期刊论文]-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6)8. 杨艳.傅晓 太极拳对中老年人体质健康的影响[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10(28)
9. 吕明生.史兰.LV Ming-sheng.SHI Lan 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妇女体质健康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10(13)
10. 张学会 中老年三种常见健身方式的生化作用机制分析[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0(29)
引证文献(12条)
1.张长城.李存良 太极拳健身运动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
2.姚可军 陕西省社会弱势群体参加健身活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期刊论文]-价值工程 2011(8)3.边菊平 渭南市社区老年人锻炼运动损伤状况的调查研究[期刊论文]-才智 2011(14)4.张欣 老年人体育锻炼的调查与分析——以武汉市区为例[期刊论文]-当代体育科技 2011(1)5.唐国圣.郭继龙 Polar心率表在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应用[期刊论文]-中外健康文摘 2010(6)6.刘光辉.易学.林梦飞 心率监测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河北体育学院学报 2004(1)7.边菊平 渭南市社区老年人锻炼运动损伤状况的调查研究[期刊论文]-才智 2011(14)8.孙惠芳 浅谈太极拳健身[期刊论文]-搏击·武术科学 2009(3)
9.洪俊雄 老年人练太极拳应慎防膝关节损伤[期刊论文]-当代体育科技 2011(3)
10.太极拳运动对中老年人体质健康功能及成分影响研究[期刊论文]-甘肃高师学报 2009(5)
11.何静 中老年太极拳练习者膝关节损伤机理及预防措施[期刊论文]-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4)12.胡超 中老年太极拳练习者关节损伤及预防的分析研究[期刊论文]-搏击·武术科学 2007(11)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gtykj20030501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