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0万年前蚊化石中发现血液 复制动物仍难实现

2013年10月16日08:37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原标题:古蚊化石中首次发现血液成分

雌蚊化石含有血液化学成分(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迄今为止,作为美国电影《侏罗纪公园》的标志之一,那只吸满血的蚊子化石仍被认为是小说杜撰的产物。然而研究人员如今第一次在一只曾经狼吞虎咽的雌蚊化石的腹部发现了血液的痕迹。由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Dale Greenwalt率领的研究小组,在10月15日出版的《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报告了这一化石发现。

尽管科学家之前也曾发现过疑似的吸血昆虫化石,但这些生物的食性大部分是依据它们的解剖学特征或消化道内存在的血源性寄生虫而推断的。然而Greenwalt研究团队发现的雌蚊化石所包含的分子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将远古昆虫的吸血食性回溯至距今4600万年前,不过它生存的年代比恐龙要晚近2000万年。

这是一个非常幸运的发现。“填满了血液的雌蚊腹部就像是一个即将爆炸的气球,是非常脆弱的。”Greenwalt说,“它在变成化石之前未被分解的几率是极其微小的。”

与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描述不同的是,这只昆虫并非存在于琥珀之中,而是在蒙大拿州的页岩沉积层中被发现。历经4600万年之后,任何脱氧核糖核酸(DNA)都会分解,然而其他分子却依然存在。Greenwalt的研究团队通过非破坏性质谱法分析发现,这只昆虫的腹部依然含有大量铁和有机分子卟啉的痕迹,而这两种成分恰好是血色素——在脊椎动物血液中存在的运输氧的色素——所具有的。同时这些分子也是在相同地点发现的同时期雄蚊(并不吸血)化石腹腔所缺少甚至罕有的。研究人员认为,这项发现证实了蚊子在4600万前就以血为食,这只蚊子的“最后一餐”可能是某种鸟类的血液。

Greenwalt表示,这只雌性蚊子化石完好地保存至今是“一件极其不可思议的事”,“这只昆虫一定是吃了一顿血食,然后被风吹到池塘里,接着沉入塘底被完全无氧的沉淀物迅速包裹。在这个过程中,它那鼓鼓的充满了血的脆弱腹部一点都没有破坏”。

“这表明吸血蚊子的细节也能够在琥珀之外的其他媒介中被很好地保存下来。”科瓦利斯市俄勒冈州立大学研究昆虫化石的George Poinar同时认为,“这也意味着脊椎动物血液中的某些卟啉化合物能够在适当的条件下幸存数百万年的光景。”

Greenwalt认为这一发现为罗利市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古生物学家Mary Schweitzer之前发表的颇受争议的研究成果提供了支持,后者曾报告说分离出来自恐龙骨骼的血色素遗迹。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侏罗纪公园》中DNA被用来复活恐龙,但事实上DNA等大而脆弱的分子通常不会在石化过程中保存下来。换言之,即便这只蚊子吸食了恐龙的血,科学家也无法用它来复制恐龙。(来源:中国科学报)

延伸阅读:

2013年10月16日08:37        手机看新闻

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        字号

原标题:古蚊化石中首次发现血液成分

雌蚊化石含有血液化学成分(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迄今为止,作为美国电影《侏罗纪公园》的标志之一,那只吸满血的蚊子化石仍被认为是小说杜撰的产物。然而研究人员如今第一次在一只曾经狼吞虎咽的雌蚊化石的腹部发现了血液的痕迹。由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Dale Greenwalt率领的研究小组,在10月15日出版的《国家科学院院刊》上报告了这一化石发现。

尽管科学家之前也曾发现过疑似的吸血昆虫化石,但这些生物的食性大部分是依据它们的解剖学特征或消化道内存在的血源性寄生虫而推断的。然而Greenwalt研究团队发现的雌蚊化石所包含的分子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将远古昆虫的吸血食性回溯至距今4600万年前,不过它生存的年代比恐龙要晚近2000万年。

这是一个非常幸运的发现。“填满了血液的雌蚊腹部就像是一个即将爆炸的气球,是非常脆弱的。”Greenwalt说,“它在变成化石之前未被分解的几率是极其微小的。”

与电影《侏罗纪公园》中的描述不同的是,这只昆虫并非存在于琥珀之中,而是在蒙大拿州的页岩沉积层中被发现。历经4600万年之后,任何脱氧核糖核酸(DNA)都会分解,然而其他分子却依然存在。Greenwalt的研究团队通过非破坏性质谱法分析发现,这只昆虫的腹部依然含有大量铁和有机分子卟啉的痕迹,而这两种成分恰好是血色素——在脊椎动物血液中存在的运输氧的色素——所具有的。同时这些分子也是在相同地点发现的同时期雄蚊(并不吸血)化石腹腔所缺少甚至罕有的。研究人员认为,这项发现证实了蚊子在4600万前就以血为食,这只蚊子的“最后一餐”可能是某种鸟类的血液。

Greenwalt表示,这只雌性蚊子化石完好地保存至今是“一件极其不可思议的事”,“这只昆虫一定是吃了一顿血食,然后被风吹到池塘里,接着沉入塘底被完全无氧的沉淀物迅速包裹。在这个过程中,它那鼓鼓的充满了血的脆弱腹部一点都没有破坏”。

“这表明吸血蚊子的细节也能够在琥珀之外的其他媒介中被很好地保存下来。”科瓦利斯市俄勒冈州立大学研究昆虫化石的George Poinar同时认为,“这也意味着脊椎动物血液中的某些卟啉化合物能够在适当的条件下幸存数百万年的光景。”

Greenwalt认为这一发现为罗利市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古生物学家Mary Schweitzer之前发表的颇受争议的研究成果提供了支持,后者曾报告说分离出来自恐龙骨骼的血色素遗迹。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在《侏罗纪公园》中DNA被用来复活恐龙,但事实上DNA等大而脆弱的分子通常不会在石化过程中保存下来。换言之,即便这只蚊子吸食了恐龙的血,科学家也无法用它来复制恐龙。(来源:中国科学报)

延伸阅读:


相关文章

  • 恐龙骨骼化石发现红细胞:侏罗纪世界或将重启?
  • 6月9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的<恐龙骨化石中发现7500万年前的细胞>一文称,科学家在恐龙的骨骼化石里发现了红细胞,引发各界关注.同时,8块一直保存在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鲜有人问津的白垩纪恐龙化石, ...查看


  • 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
  • ★1.测量体重的工具是:体重称.2.在成长中,我们的身体长高了,体重变重了. 3.我们出生时没有牙齿,最先长出来的牙齿是乳牙,乳牙脱落后长出来的是恒牙. 4.出生后,我们经历了了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是婴儿期,第二个高峰期是青春 ...查看


  • 恐龙教学设计
  • <消失了的恐龙>教学设计 昭关小学 王 峰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互联网.查找图书资料,初步获取恐龙的基本知识,会浏览.搜集.筛选.加工和发布信息: 2.能够在观察恐龙模型的过程中,发现恐龙更多的秘密,提出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 ...查看


  • 尔雅通识课'基础生命科学'课堂重点笔记整理
  • 基础生命科学 绪论 学习生命科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食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16星期之后,受精卵发育成初具有雏形的胎儿. #白蛾子变黑蛾子是因为环境污染,变黑蛾子有利于藏身. #我国于1995年在国内的重点理工科大学把生物类的课程列为非生物 ...查看


  • 恐龙世界(图片及资料)
  • 在很久很久以前,大约距离今天有2亿到7千万年的时候,我们的地球上生活着一个庞大的家族,它们统治着海洋.陆地和天空,其他一切动物都无法和它们对抗,它们是名符其实的霸主,这就是恐龙. 在那个时候,地球的气候温暖湿润,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森林里居 ...查看


  • 黄河象化石出土秘史
  • 1973年,合水县农民挖掘沙土时,发现一段洁白的象牙.经过发掘组35天的发掘,化石终于全部露出:这是一头大象的骨架,它斜斜地插在沙土里,脚踩着石头. 这具化石被命名"黄河象".它身高4米,体长8米,象牙长达3米多,好像两 ...查看


  • 基因的突变和进化_论文123
  • 基因的突变和进化 论文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源泉 摘要: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以上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 ...查看


  • 苏教版六下科学各单元试题及答案.doc
  • 六年级科学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 一. 我会填空 1.女孩一般是10岁入青春期,男孩一般是11岁入青春期. 2.青春期男女 身高 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3.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别一个特点是性发育开始. 3.一个人的成长与成熟意味着他将要更加 ...查看


  •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 六年级下册科学模拟考试题 一.填空. 1.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2.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始. 3.人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4.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