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模式探讨研究

  [摘 要] 各种模式与常规玉米栽培相比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玉米140㎝垄双覆亩产913.8㎏,比常规田亩增产22.5%,玉米140㎝垄双植亩产858.1㎏,比常规田亩增产15.1%,70㎝垄密植亩产813.4㎏,比常规田亩增产9.1%,70㎝垄比空(8:2)亩产789.5㎏,比常规田亩增产5.9%,70㎝垄常规种植亩产745.7㎏。  [关键词] 玉米;栽培技术;模式  玉米是双城市主要的栽培作物,年播种面积在280万亩以上,占总播种面积的80%左右,而且播种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尽管随着配方施肥、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玉米产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仍存在一些制约问题,尤其是先进的栽培技术,本试验通过几种不同的栽培技术模式的比较,研究探讨对各种栽培模式对玉米生育及产量的影响,为指导玉米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提高玉米产量探讨新的途径。  一、基本情况  1.材料与方法  (1)供试作物  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玉米品种为良玉88,生育期132d,亩保苗4000株;  140cm大垄通透栽培技术模式,玉米品种为郑单958,生育期128d,亩保苗4000株;  70㎝垄密植、70㎝垄比空,玉米品种为郑单958,生育期128d,亩保苗4000株。  70㎝垄常规栽培,玉米品种为郑单958,生育期128d,亩保苗3500株。  (2)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设在双城市幸福乡庆城村。土壤类型均为黑钙土,前茬作物为玉米,土壤基础肥力有机质含量2.74%,全氮量0.158%,全磷量0.152%,全钾量1.79%,速效氮127.2mg/kg,速效磷,32.4mg/kg,速效钾138.4 mg/kg。  (3)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采用大区直接对比,不设重复。  处理1: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  处理2:140cm大垄通透栽培技术模式;  处理3:70㎝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  处理4:70㎝比空栽培技术模式;  处理5:70㎝垄常规栽培技术模式。  二、结果与分析  1.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  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4月16日播种,5月10日出苗,140cm大垄通透栽培技术模式、70㎝垄密植、比空等项目田与70㎝常规栽培同时播种,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比常规田出苗和拔节均提前8d,其他模式同时出苗;抽雄吐丝期,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提前5d,其他模式时间相同;成熟期,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提前4d,其他模式时间相同;均无大小斑病,丝黑穗病的发病率降低0.2~0.5个百分点。(详见表1)  2.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140cm大垄通透栽培技术模式均以通透栽培为主体,同一品种与常规比较:  植株株高增加9~12㎝;穗位高出10~12㎝;穗长增加0.3~1.2㎝;秃尖降低0.6㎝;每穗粒数,140cm大垄通透栽培技术模式增加了10粒,其他模式减少了2~8粒;百粒重,70㎝垄密植和140cm大垄通透栽培技术模式增加了0.1~1.5g,比空降低了0.6g;含水量,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为14.4%,较其他模式降低0.7%~4.1%;每亩增产,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增产168.1㎏,增产率22.5%,140cm大垄通透栽培技术模式增产112.4㎏,增产率15.1%,70㎝垄密植增产67.7㎏,增产率9.1%;比空增产43.8㎏,增产率5.9%。(详见表2)  3.对效益影响  各种模式与常规种植比较:  每亩增加产值: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319.39元,140cm大垄通透栽培技术模式213.56元,70㎝垄密植128.63元,比空83.22元。  每亩增加投入: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127.50元,140cm大垄通透栽培技术模式30.50元,70㎝垄密植10.00元,比空10.00元。  每亩纯增效益: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191.89元,140cm大垄通透栽培技术模式183.06元,70㎝垄密植118.63元,比空73.22元。(详见表3)  三、结论  1.对生育进程的影响  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生育期提前,做到早出苗,早拔节、早抽雄、早吐丝,早成熟。其他模式基本一致。  2.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同一品种与常规比较:  植株株高增加,穗位增高,穗长增加,秃尖降低;  每穗粒数,140cm大垄通透栽培技术模式增加,其他模式减少;  百粒重,70㎝垄密植和140cm大垄通透栽培技术模式增加,比空降低了;  含水量降低;亩产增加。  3.对效益影响  各种模式均比常规种植增加效益,其中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增加最多,达到191.89元。

  [摘 要] 各种模式与常规玉米栽培相比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玉米140㎝垄双覆亩产913.8㎏,比常规田亩增产22.5%,玉米140㎝垄双植亩产858.1㎏,比常规田亩增产15.1%,70㎝垄密植亩产813.4㎏,比常规田亩增产9.1%,70㎝垄比空(8:2)亩产789.5㎏,比常规田亩增产5.9%,70㎝垄常规种植亩产745.7㎏。  [关键词] 玉米;栽培技术;模式  玉米是双城市主要的栽培作物,年播种面积在280万亩以上,占总播种面积的80%左右,而且播种面积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尽管随着配方施肥、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使玉米产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仍存在一些制约问题,尤其是先进的栽培技术,本试验通过几种不同的栽培技术模式的比较,研究探讨对各种栽培模式对玉米生育及产量的影响,为指导玉米农业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提高玉米产量探讨新的途径。  一、基本情况  1.材料与方法  (1)供试作物  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玉米品种为良玉88,生育期132d,亩保苗4000株;  140cm大垄通透栽培技术模式,玉米品种为郑单958,生育期128d,亩保苗4000株;  70㎝垄密植、70㎝垄比空,玉米品种为郑单958,生育期128d,亩保苗4000株。  70㎝垄常规栽培,玉米品种为郑单958,生育期128d,亩保苗3500株。  (2)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点设在双城市幸福乡庆城村。土壤类型均为黑钙土,前茬作物为玉米,土壤基础肥力有机质含量2.74%,全氮量0.158%,全磷量0.152%,全钾量1.79%,速效氮127.2mg/kg,速效磷,32.4mg/kg,速效钾138.4 mg/kg。  (3)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采用大区直接对比,不设重复。  处理1: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  处理2:140cm大垄通透栽培技术模式;  处理3:70㎝垄密植栽培技术模式;  处理4:70㎝比空栽培技术模式;  处理5:70㎝垄常规栽培技术模式。  二、结果与分析  1.对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  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4月16日播种,5月10日出苗,140cm大垄通透栽培技术模式、70㎝垄密植、比空等项目田与70㎝常规栽培同时播种,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比常规田出苗和拔节均提前8d,其他模式同时出苗;抽雄吐丝期,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提前5d,其他模式时间相同;成熟期,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提前4d,其他模式时间相同;均无大小斑病,丝黑穗病的发病率降低0.2~0.5个百分点。(详见表1)  2.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140cm大垄通透栽培技术模式均以通透栽培为主体,同一品种与常规比较:  植株株高增加9~12㎝;穗位高出10~12㎝;穗长增加0.3~1.2㎝;秃尖降低0.6㎝;每穗粒数,140cm大垄通透栽培技术模式增加了10粒,其他模式减少了2~8粒;百粒重,70㎝垄密植和140cm大垄通透栽培技术模式增加了0.1~1.5g,比空降低了0.6g;含水量,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为14.4%,较其他模式降低0.7%~4.1%;每亩增产,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增产168.1㎏,增产率22.5%,140cm大垄通透栽培技术模式增产112.4㎏,增产率15.1%,70㎝垄密植增产67.7㎏,增产率9.1%;比空增产43.8㎏,增产率5.9%。(详见表2)  3.对效益影响  各种模式与常规种植比较:  每亩增加产值: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319.39元,140cm大垄通透栽培技术模式213.56元,70㎝垄密植128.63元,比空83.22元。  每亩增加投入: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127.50元,140cm大垄通透栽培技术模式30.50元,70㎝垄密植10.00元,比空10.00元。  每亩纯增效益: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191.89元,140cm大垄通透栽培技术模式183.06元,70㎝垄密植118.63元,比空73.22元。(详见表3)  三、结论  1.对生育进程的影响  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生育期提前,做到早出苗,早拔节、早抽雄、早吐丝,早成熟。其他模式基本一致。  2.对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同一品种与常规比较:  植株株高增加,穗位增高,穗长增加,秃尖降低;  每穗粒数,140cm大垄通透栽培技术模式增加,其他模式减少;  百粒重,70㎝垄密植和140cm大垄通透栽培技术模式增加,比空降低了;  含水量降低;亩产增加。  3.对效益影响  各种模式均比常规种植增加效益,其中140cm大垄覆膜通透栽培技术模式增加最多,达到191.89元。


相关文章

  • 玉米高效施肥模式及高产栽培技术的探讨
  • [摘 要] 玉米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产量的提高,对于现在的粮食存量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目前,中国的玉米大部分都还是依赖于进口,这对于农业大国来说,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所以对于玉米需要提高它的栽培技术和施肥模式,这样才能提高玉米 ...查看


  • 中国粮食主产区农田生态健康问题与技术对策探讨
  • 第29卷第1期 农业现代化研究 V01.29No.1 2008年1月 RESEARCH OF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Jan.2008 中国粮食主产区农田生态健康问题与技术对策探讨 高旺盛,陈源泉,段留生,李建民 ...查看


  • 花椒树的快速栽培技术介绍
  •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忠文;易传辉;;花椒丰产栽培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18期 2 王欣;;花椒丰产栽培技术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年18期 3 罗秀文;朱晓阳;魏小娟;; ...查看


  • 地表覆盖物处理对作物及土壤中氮.磷含量的影响
  • 地表覆盖物处理对作物及土壤中氮.磷含量的影响 Effects of Mulch on N and P Contents in Soils and Crops 地表覆盖物处理对作物及土壤中氮.磷含量的影响 摘 要 研究在不同覆盖模式下作物及土 ...查看


  • 农业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应用方向进展
  • 第13卷第1期 2005年1月中国生态农业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Eco 2Agriculture Vol. 13 No. 1Jan. , 2005 农业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应用方向进展 骆世明 (华南农业大学 广州 5106 ...查看


  • 夏玉米121懒汉式超高产种植技术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夏玉米121懒汉式超高产种植技术 作者:安雅丽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3年第02期 摘 要:介绍夏玉米121每667m2产吨粮懒汉式超高产种植模式包括选种.抢时早播 ...查看


  • 农学毕业论文 1
  • 黑龙江农垦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学号: xxx 试论黑龙江省青贮玉米利用现状和发展对策 Utiliza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of Silage Maize in Heilo ...查看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 - 安徽省科技厅
  • 五. 项目名称: 沿淮地区作物减灾增效关键技术与应用 (一)申报奖种:科技进步奖 (二)推荐单位意见 该项目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支持下,历时10年,针对洪涝引发的涝渍灾害及其衍生的作物病虫害严重.作物减灾技术与理论薄弱等问题,系统开展了 ...查看


  • 农作物科学施肥探讨
  • 农作物科学施肥探讨 摘要 针对鞍山地区主要农作物在施肥过程中,重施化肥,不施或少施农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部分农民盲目施肥,不但浪费肥料,污染环境,而且造成农产品减产,品质下降等问题,提出了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并论述了玉米.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