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管理学概念简答和论述题

现代管理学概念题

1、管理的五要素: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目的、管理职能和方法、管理环境。

2、管理主体:管理主体,就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主动支配和影响作用的要素。

3、管理的人本性:任何管理都要从人的本性和人的需要出发,把提高人的素质、处理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放在中心地位,把关心人、尊重人、培养人、发展人作为管理的最终目的。

管理的综合性:是指运用多种手段综合解决各种复杂的矛盾,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以达到系统的协调和管理目标的实现,这就是管理的综合性。

管理客体的可控性:是指管理客体能对管理主体发出的信息作出反应,管理主体能够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影响和控制管理客体按照既定的目标运行,并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

4、管理的系统观念:是指管理主体自觉地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对管理要素、管理组织、管理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优化管理的整体功能,取得较好效果的观念。

管理的人本观念: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以达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观念。

管理的权变观念:是指在管理条件和管理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前提下,组织应因人、因事、因时、因地权宜应变,采取与之相应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的观念。

管理的择优观念:是指充分利用可能利用的条件,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满意的管理效果。

5、跟踪决策:跟踪决策是指对决策目标或决策方案所进行的一种根本性的修正。

6、确定型决策:自然状态是确定的,决策者对决策问题的情况有充分了解,决策的结果是确定的,这种决策就叫确定型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自然状态是不确定的,而且也无法计算其发生的概率,其结果也无法预料,这种决策就叫做不确定型决策。

7、目标激励:有了工作目标,人们才有努力奋斗的方向,工作才会有动力,才能激发人们把目标的各项指标落到实处。

沟通激励:管理者如果同群众打成一片,彼此之间感情融洽,信息沟通,相互依赖了解,这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力量。

磋商激励:采用磋商的方式,管理者用商量的口气发问,可诱发人的自尊心,使其发挥最大的潜在能力。

8、监督:是指管理主体为获得较好的管理效益,对管理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具体活动所实行的检查审核、监督督导和防患促进的一种管理活动。

协调:就是协商问题和调节关系。管理中的协调是指管理者对管理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问题和关系进行协商和调节,使之互相配合,步调一致地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

实施:是指决策、计划形成后,为达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全部活动,也就是为实现决策、计划而采取的所有行动。

评价:是指管理实施过程结束之后,根据管理的成效,对管理过程的各项管理活动进行全面的检查、比较、分析、论证和总结。

9、经济方法:是指管理主体,运用各种经济手段通过调节各种经济利益关系,以引导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保证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方法。

行政方法:是指管理主体运用行政权力,按照行政层次,通过下达各种行政命令、指示、决议、规定、指令性计划和规章制度等手段,直接控制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以保证管理目标实现的方法。

社会心理方法:是指在管理过程中,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对人们的社会心理进行详细了解和科学分析,按照人们的社会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性,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

10、直线制管理机构:管理的全部职能由单位的各级领导人负责,不另设职能或参谋机构,最多在最高领导层配备少数职能人员,协助最高领导人进行管理工作。单位内各级组织只接受上一级领导人的指挥。

11、行政监督: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对行政机关自身的行政活动所进行的监督。

12、微观经济政策:是企业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所运用的政策,它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企业的经营目标实现并不断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政府部门制定和使用的政策,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宏观经济的运行,使其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

13、管理艺术:是指管理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智慧和直觉,迅速及时,随机应变,而又准确有效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

14、管理计划的普遍性:一方面各项管理工作都要根据已制定的计划来安排具体的工作计划,计划是一切行动的指南;另一方面计划作为一项管理职能,无论是处于哪一层次、哪个部门的管理者,都需要制定计划,计划渗透于各项管理活动中。

15、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即通过进口关键部件代替进口成套设备,以引进制造方法来代替进口产品,推动本国工业化,以满足本国的工业品需要,不断提高消费品自给率的发展战略。

16、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所谓幅度,是指一个领导者能够直接而有效地领导其下属人数的限度。所谓管理层次,是指组织机构中按垂直隶属关系划分的等级。

现代管理简答题

1、 管理主体要行使管理职能,必须具备的条件。

答:就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主动支配和影响作用的要素。(1)要有一定的权力。(2)要有一定的能力。

2、管理目标能够具有刺激作用。

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目标确定后,由人明确方向,看到前景,因而能起到鼓舞人心、振奋精神、激发斗志的作用;二是在目标执行过程中,目标的制定具有先进性和挑战性,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在目标实现以后愿望和追求得到了实现,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激励人们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去承担新的任务,达到新的目标。

3、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系统管理的特点。

答:(1)考察和解决问题的整体性。(2)考察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性。(3)考察和解决问题的严密性。

4、权变观念在现在管理中的作用。

答:(1)有利于管理思想的不断更新。(2)有助于指导管理者的管理实践活动。(3)有利于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

5、监督的功能。

答:监督具有制约、参与、预防与反馈四项功能。

6、经济方法的特点。

答:(1)调节对象的利益性。(2)调节作用的间接性。(3)调节手段的灵活性。

7、激励的作用。

答:(1)挖掘人的内在潜力。(2)保持现有人员稳定并吸引所需人才。(3)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8、评价的原则。

答:(1)目标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激励性原则。

9、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含义。

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物和生理方面的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在从事物质生产、社会交往等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社会性。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得以存在的前提,人的社会属性又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并使之成为社会化的自然属性。

10、管理机构的设计要遵循一系列原则,精简效能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原则。 答:任何管理机构,不但要考虑管理目标要达到的程度,还要考虑管理成本和组织成本。有效的管理应当是以尽可能低的管理成本和组织成本达到尽可能好的管理效果。

11、从管理的过程看,管理就是以信息的处理为中心。

答:从管理过程的角度看,整个管理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输入、输出和反馈的过程,所有管理工作也是以信息处理为中心的工作。

13 、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

答:全面质量管理包括以下三方面相互关系、共为一体的内容。(1)全方位的管理。(2)对全部过程和环节的管理。(3)由全体人员参与的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既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又是最能够体现质量第一观念的具体形式。

14、理解权变理论的含义,要把握三个要求,尤其是第一点。

答:权变理论是以系统观点为基础的。这个系统不是与外界无关的独立系统,

而是从独立系统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出发来研究问题的。它的发展,要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15、决策的程序。

答:(1)摆明问题。(2)确定目标。(3)拟定方案。(4)方案评估。(5)方案选优。(6)跟踪决策。

16、管理主体在管理活动中为什么处于主导地位?

答:(1)管理主体决定管理的性质。(2)管理主体决定管理活动的方向。

(3)管理主体决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17、管理机构的设计要坚持以目标为中心,以职能为依据的原则。

答:(1)以目标为中心,以职能为依据的原则。(2)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适当的原则。(4)任人唯贤、择优录用的原则。

(5)精简效能的原则。

18、 管理客体具有规律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答:作为管理客体,不管它表现为何种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都有自身一定的发展变化规律。这既是管理客体的特征,也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

19、 管理目标的制定为什么要考虑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

答: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管理目标的制定只能遵循这些客观规律,而不能违背这些客观规律。管理目标的制定要反映人们的愿望,但是这些愿望必须是基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反映,管理目标的制定并非完全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只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20、目标管理与传统的计划管理的区别。

答:(1)计划管理是由计划部门自上而下下达计划指标,而目标管理在目标分解中,必须要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目标协商。(2)计划管理一般强调计划的执行和组织实施,即强调“要我干”,而目标管理则把目标的完成看成是一种承诺的责任,实行自我控制,把 “要我干”变成“我要干”。(3)计划管理的结果只可能是任务的完成和指标的实现,而目标管理则能达到任务完成和自我实现的结合,因而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利于心理上的满足,并由此增强组织的内聚力。

21、管理系统观念中的管理的开放观念。

答:系统理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构成的一切系统都是开放的。 在管理中树立系统的开放观念,最主要的就是要充分认识环境对管理活动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正确处理管理系统与环境的各种关系。

22、舆论监督的作用。

答:舆论监督的特点是:公开化、大众化、迅速化。在宣传、贯彻、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规范方面,在维护社会政治制度、实现社会经济目标、加强社会管理方面,在沟通各种信息方面,舆论监督都起着其独特而又有效的重要作用。

23、 管理活动的共有规律。

答:(1)管理的循环规律。(2)管理的人本规律。(3)管理的择优规律。

(4)管理的组织规律。(5)管理的权变规律。(6)管理的反馈规律。

24、经济方法运用的要形式。

答:(1)经济政策。(2)政策工具或经济杠杆。

现代管理论述题

1、管理者在政治素质和品德素质方面的要求。

答:政治素质:(1)要精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2)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3)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品德素质:(1)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2)公道正派,与人为善。

(3)谦虚谨慎,作风民主。(4)以身作则、清正廉洁。

2、胡锦涛主席对科学发展观的阐述与人本观念、系统观念的内在联系。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本质和核心,首先,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人的社会,社会主义发展是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利益的发展。其次,一切发展都必须依托人的主体性。依靠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创造性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最后,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目的。人既是创造社会发展的主体,又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全部目的。一切发展都必须依靠人民,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

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要做到统筹兼顾必须树立系统观念,

3、行政方法的局限性,如何正确地运用行政方法。

答:局限性:(1)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容易使管理系统的动力和活动力不足。(2)过分强调和领带行政方法,容易产生主观主义,甚至造成决策和计划失误。(3)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不利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运用行政方法的原则:(1)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2)必须建立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3)行政方法要与其他方法综合运用,取长补短。

4、 决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1)情况明了的原则。(2)系统思考原则。(3)科学可行原则。(4)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5、在管理中如何树立人本观念。

答:(1)把管理建立在对人的本性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2)在管理中正确运用激励机制。(3)重视人的精神、价值观和政治思想在管理中的作用。(4)创造能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

在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特别是树立尊重人才和人的全面发展观念,最重要的是扫除影响和限制人的才能充分发挥和出才用才的种种障碍,创造能够使人的才能尽可能发挥和人才辈出的良好机制和环境。其中包括实行民主管理、参与管理,建立平等竞争机制,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和有效的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和考核机制等。只要这些问题解决了,人本观念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6、制定管理目标应遵循原则。

答:(1)科学预测的原则。(2)民主参与的原则。(3)方案选优原则。(4)信息反馈原则。

现代管理学概念题

1、管理的五要素: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管理目的、管理职能和方法、管理环境。

2、管理主体:管理主体,就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主动支配和影响作用的要素。

3、管理的人本性:任何管理都要从人的本性和人的需要出发,把提高人的素质、处理人际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放在中心地位,把关心人、尊重人、培养人、发展人作为管理的最终目的。

管理的综合性:是指运用多种手段综合解决各种复杂的矛盾,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以达到系统的协调和管理目标的实现,这就是管理的综合性。

管理客体的可控性:是指管理客体能对管理主体发出的信息作出反应,管理主体能够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手段影响和控制管理客体按照既定的目标运行,并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

4、管理的系统观念:是指管理主体自觉地运用系统理论和系统方法,对管理要素、管理组织、管理过程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优化管理的整体功能,取得较好效果的观念。

管理的人本观念:是指在管理活动中,坚持一切从人出发,以调动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根本手段,以达到提高效率和人的不断发展为目的的观念。

管理的权变观念:是指在管理条件和管理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前提下,组织应因人、因事、因时、因地权宜应变,采取与之相应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的观念。

管理的择优观念:是指充分利用可能利用的条件,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满意的管理效果。

5、跟踪决策:跟踪决策是指对决策目标或决策方案所进行的一种根本性的修正。

6、确定型决策:自然状态是确定的,决策者对决策问题的情况有充分了解,决策的结果是确定的,这种决策就叫确定型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自然状态是不确定的,而且也无法计算其发生的概率,其结果也无法预料,这种决策就叫做不确定型决策。

7、目标激励:有了工作目标,人们才有努力奋斗的方向,工作才会有动力,才能激发人们把目标的各项指标落到实处。

沟通激励:管理者如果同群众打成一片,彼此之间感情融洽,信息沟通,相互依赖了解,这是一种巨大的激励力量。

磋商激励:采用磋商的方式,管理者用商量的口气发问,可诱发人的自尊心,使其发挥最大的潜在能力。

8、监督:是指管理主体为获得较好的管理效益,对管理运行过程中的各项具体活动所实行的检查审核、监督督导和防患促进的一种管理活动。

协调:就是协商问题和调节关系。管理中的协调是指管理者对管理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的问题和关系进行协商和调节,使之互相配合,步调一致地实现管理目标的活动。

实施:是指决策、计划形成后,为达到预期目标而进行的全部活动,也就是为实现决策、计划而采取的所有行动。

评价:是指管理实施过程结束之后,根据管理的成效,对管理过程的各项管理活动进行全面的检查、比较、分析、论证和总结。

9、经济方法:是指管理主体,运用各种经济手段通过调节各种经济利益关系,以引导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保证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方法。

行政方法:是指管理主体运用行政权力,按照行政层次,通过下达各种行政命令、指示、决议、规定、指令性计划和规章制度等手段,直接控制组织和个人的行为,以保证管理目标实现的方法。

社会心理方法:是指在管理过程中,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对人们的社会心理进行详细了解和科学分析,按照人们的社会心理活动特点和规律性,进行有效管理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

10、直线制管理机构:管理的全部职能由单位的各级领导人负责,不另设职能或参谋机构,最多在最高领导层配备少数职能人员,协助最高领导人进行管理工作。单位内各级组织只接受上一级领导人的指挥。

11、行政监督: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定的权限、程序和方式,对行政机关自身的行政活动所进行的监督。

12、微观经济政策:是企业所有者和经营管理者所运用的政策,它的主要作用是保证企业的经营目标实现并不断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宏观经济政策:是国家政府部门制定和使用的政策,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宏观经济的运行,使其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

13、管理艺术:是指管理者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智慧和直觉,迅速及时,随机应变,而又准确有效地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

14、管理计划的普遍性:一方面各项管理工作都要根据已制定的计划来安排具体的工作计划,计划是一切行动的指南;另一方面计划作为一项管理职能,无论是处于哪一层次、哪个部门的管理者,都需要制定计划,计划渗透于各项管理活动中。

15、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即通过进口关键部件代替进口成套设备,以引进制造方法来代替进口产品,推动本国工业化,以满足本国的工业品需要,不断提高消费品自给率的发展战略。

16、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所谓幅度,是指一个领导者能够直接而有效地领导其下属人数的限度。所谓管理层次,是指组织机构中按垂直隶属关系划分的等级。

现代管理简答题

1、 管理主体要行使管理职能,必须具备的条件。

答:就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主动支配和影响作用的要素。(1)要有一定的权力。(2)要有一定的能力。

2、管理目标能够具有刺激作用。

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目标确定后,由人明确方向,看到前景,因而能起到鼓舞人心、振奋精神、激发斗志的作用;二是在目标执行过程中,目标的制定具有先进性和挑战性,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在目标实现以后愿望和追求得到了实现,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激励人们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去承担新的任务,达到新的目标。

3、系统管理学派认为系统管理的特点。

答:(1)考察和解决问题的整体性。(2)考察和解决问题的综合性。(3)考察和解决问题的严密性。

4、权变观念在现在管理中的作用。

答:(1)有利于管理思想的不断更新。(2)有助于指导管理者的管理实践活动。(3)有利于管理理论的不断完善。

5、监督的功能。

答:监督具有制约、参与、预防与反馈四项功能。

6、经济方法的特点。

答:(1)调节对象的利益性。(2)调节作用的间接性。(3)调节手段的灵活性。

7、激励的作用。

答:(1)挖掘人的内在潜力。(2)保持现有人员稳定并吸引所需人才。(3)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8、评价的原则。

答:(1)目标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激励性原则。

9、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含义。

人的自然属性是指人的生物和生理方面的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在从事物质生产、社会交往等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社会性。人的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得以存在的前提,人的社会属性又制约着人的自然属性,并使之成为社会化的自然属性。

10、管理机构的设计要遵循一系列原则,精简效能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原则。 答:任何管理机构,不但要考虑管理目标要达到的程度,还要考虑管理成本和组织成本。有效的管理应当是以尽可能低的管理成本和组织成本达到尽可能好的管理效果。

11、从管理的过程看,管理就是以信息的处理为中心。

答:从管理过程的角度看,整个管理过程实际上就是信息的输入、输出和反馈的过程,所有管理工作也是以信息处理为中心的工作。

13 、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

答:全面质量管理包括以下三方面相互关系、共为一体的内容。(1)全方位的管理。(2)对全部过程和环节的管理。(3)由全体人员参与的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既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又是最能够体现质量第一观念的具体形式。

14、理解权变理论的含义,要把握三个要求,尤其是第一点。

答:权变理论是以系统观点为基础的。这个系统不是与外界无关的独立系统,

而是从独立系统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出发来研究问题的。它的发展,要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

15、决策的程序。

答:(1)摆明问题。(2)确定目标。(3)拟定方案。(4)方案评估。(5)方案选优。(6)跟踪决策。

16、管理主体在管理活动中为什么处于主导地位?

答:(1)管理主体决定管理的性质。(2)管理主体决定管理活动的方向。

(3)管理主体决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17、管理机构的设计要坚持以目标为中心,以职能为依据的原则。

答:(1)以目标为中心,以职能为依据的原则。(2)责、权、利相一致的原则。(3)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适当的原则。(4)任人唯贤、择优录用的原则。

(5)精简效能的原则。

18、 管理客体具有规律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答:作为管理客体,不管它表现为何种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都有自身一定的发展变化规律。这既是管理客体的特征,也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基本依据。

19、 管理目标的制定为什么要考虑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

答: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切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管理目标的制定只能遵循这些客观规律,而不能违背这些客观规律。管理目标的制定要反映人们的愿望,但是这些愿望必须是基于对事物发展规律的反映,管理目标的制定并非完全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只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20、目标管理与传统的计划管理的区别。

答:(1)计划管理是由计划部门自上而下下达计划指标,而目标管理在目标分解中,必须要经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目标协商。(2)计划管理一般强调计划的执行和组织实施,即强调“要我干”,而目标管理则把目标的完成看成是一种承诺的责任,实行自我控制,把 “要我干”变成“我要干”。(3)计划管理的结果只可能是任务的完成和指标的实现,而目标管理则能达到任务完成和自我实现的结合,因而它不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还有利于心理上的满足,并由此增强组织的内聚力。

21、管理系统观念中的管理的开放观念。

答:系统理论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所构成的一切系统都是开放的。 在管理中树立系统的开放观念,最主要的就是要充分认识环境对管理活动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正确处理管理系统与环境的各种关系。

22、舆论监督的作用。

答:舆论监督的特点是:公开化、大众化、迅速化。在宣传、贯彻、落实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规范方面,在维护社会政治制度、实现社会经济目标、加强社会管理方面,在沟通各种信息方面,舆论监督都起着其独特而又有效的重要作用。

23、 管理活动的共有规律。

答:(1)管理的循环规律。(2)管理的人本规律。(3)管理的择优规律。

(4)管理的组织规律。(5)管理的权变规律。(6)管理的反馈规律。

24、经济方法运用的要形式。

答:(1)经济政策。(2)政策工具或经济杠杆。

现代管理论述题

1、管理者在政治素质和品德素质方面的要求。

答:政治素质:(1)要精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2)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3)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品德素质:(1)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2)公道正派,与人为善。

(3)谦虚谨慎,作风民主。(4)以身作则、清正廉洁。

2、胡锦涛主席对科学发展观的阐述与人本观念、系统观念的内在联系。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本质和核心,首先,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人的社会,社会主义发展是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利益的发展。其次,一切发展都必须依托人的主体性。依靠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创造性建设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宝贵经验。最后,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目的。人既是创造社会发展的主体,又是推进社会发展的全部目的。一切发展都必须依靠人民,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

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要做到统筹兼顾必须树立系统观念,

3、行政方法的局限性,如何正确地运用行政方法。

答:局限性:(1)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容易使管理系统的动力和活动力不足。(2)过分强调和领带行政方法,容易产生主观主义,甚至造成决策和计划失误。(3)过分强调和依赖行政方法不利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运用行政方法的原则:(1)必须建立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2)必须建立在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3)行政方法要与其他方法综合运用,取长补短。

4、 决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1)情况明了的原则。(2)系统思考原则。(3)科学可行原则。(4)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5、在管理中如何树立人本观念。

答:(1)把管理建立在对人的本性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2)在管理中正确运用激励机制。(3)重视人的精神、价值观和政治思想在管理中的作用。(4)创造能充分发挥人的聪明才智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

在管理中树立人本观念,特别是树立尊重人才和人的全面发展观念,最重要的是扫除影响和限制人的才能充分发挥和出才用才的种种障碍,创造能够使人的才能尽可能发挥和人才辈出的良好机制和环境。其中包括实行民主管理、参与管理,建立平等竞争机制,制定合理的分配制度和有效的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和考核机制等。只要这些问题解决了,人本观念就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6、制定管理目标应遵循原则。

答:(1)科学预测的原则。(2)民主参与的原则。(3)方案选优原则。(4)信息反馈原则。


相关文章

  • 城市规划考研整理
  • 目录 建设史理论辨析(P1~21)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阿尔伯蒂--<论建筑>.阿尔伯蒂--<理想城市>.田园城市.盖迪斯--综合规划思想.芒福德.马塔--带形城市.戈涅--工业城市.柯布西耶.广亩 ...查看


  • [励承昌]时间和空间的本质
  • 时间是什么?空间是什么?似乎是不言自明的问题.但是,我们如果深入地进行研究,就为发现这是关于时间和空间本质的问题,也是很难回答的问题.所以早在公元4世纪,被人们称作"教父"的奥古斯丁主教就说:"当人们还没有问起 ...查看


  • 王路:从"是"到"真":西方哲学的一个根本性变化 ---爱思想:学习型社会领航者
  • 王路:从"是"到"真":西方哲学的一个根本性变化 标签: 西方哲学 ● 王路 从古希腊到今天,西方哲学经历了许多变化.其中,语言哲学与传统哲学,包括本体论和认识论,几乎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形态.如果可以用 ...查看


  • 金融学考研提纲
  •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概念题 1. 价值尺度 2. 金块本位制 3. 本位币 4. 货币面纱论 5. 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和跛行本位制 6. 格雷欣法则 7. 欧元和欧洲货币单位 8. 布雷顿森林体系 9. 最适度货币区理论 10. 特里 ...查看


  • 法理学西南政法
  • 选择 我国主要渊源包括制定法,判例法,国际条约和协定:次要渊源包括习惯,法理,学说 选择 法条和法规的关系 1.一个条文对应一个规则 2.一个条文中可能含有两个或以上法律规则 3.一个规则要由两个或以上的条文结合构成 4.一个规则可能来自不 ...查看


  • 从武术的概念论述解放后武术的发展
  • 作者简介:许金成(1986-),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训练理论.方法与实践. 摘 要:以新中国成立后的武术概念为切入点,以改革开放前后为时间分界段,对武术概念提出后武术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武术概念的发展及武术发展的探讨. 关键词: ...查看


  • 哲学考研试题大汇集
  • 哲学试题汇集 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哲学系) 北京大学200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逻辑 考试科目:西方哲学史 招生专业:逻辑学 研究方向:逻辑哲学 指导教师:陈波 试题: 一.评述柏拉图的理念论以及亚里士多德对它的批判(20分) ...查看


  • 尼采的永恒轮回思想的道德选择
  • 创新无疑是有帮助的. 2007丰7月枣攀囊錾蠹誊毫:霉等陬:£警.i萎第28卷第4期孽每置重警差萋季喜蚕Fa萋甲孽莹l毒j譬|孝毫: 二.要客观分析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蠹.ji爱.i 与"社会主义"概念流变息息相关的 ...查看


  • 华南师范大学考博历年真题
  • 华南师范大学1997年--2006年 1999年 <普通心理学> 一.名词解释(24分) 1.条件反射 2.启动效应 3.感受性 4.深度知觉 5.表象 6. 智力商数 7.表征 8.气质 二.简答(30分) 1.知觉恒常性 2 ...查看


  • 2014北京大学政治学考研真题及经验分享
  • 才思教育考研考博全心全意 2014北京大学政治学考研真题及经验分享 政治学原理2000年 一.名词解释 1.政治动机 2.合作性政治社团 3.国家元首 4.政治协调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说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试同一利益主体内部两步分利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