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胶接绝缘接头施工技术交底
本标准适用无缝线路上绝缘接头,采用新型结构的“钢轨胶接绝缘接头”安装及养护。
1.作业目的
按标准安装程序装配“钢轨胶接绝缘接头”,并加强养护与管理,延长胶接绝缘接头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
2.钢轨胶接绝缘接头特点
钢轨胶接绝缘接头,具有结构强度高、绝缘性能好、便于安装养护、节省维修费用等优点。
3.现场安装使用主要机具和材料
3.1 主要机具
轨距尺、液压起道器、液压轨缝调整器、钢轨打磨机、角向磨光机、发电机组、长把板手、450mm 活口板手、扭力矩板手、倒角器、钢丝刷、毛刷、板锉、园锉、调胶板、劈灰刀、涂胶架、对位棒、万用表、1m 直钢尺、木折尺、弦线等。
3.2 主要材料
胶接绝缘夹板、轨端绝缘板、绝缘套管、高强度螺栓(60kg/m钢轨用10.9级、M27螺栓)、10H 级防松螺母、高强度平垫圈、胶粘剂、砂布、棉纱等。
4.基本结构及绝缘性能
4.1 基本结构
4.1.1 钢轨胶接绝缘接头由胶接绝缘夹板、轨端绝缘板、绝缘套管、高强度螺栓(60kg/m钢轨用10.9级、M27螺栓)、10H 级防松螺母及高强度平垫圈组成。在现场安装接头时,需在胶接绝缘夹板与钢轨腹部之间涂沫高强度胶粘剂,使其成为胶接绝缘接头(如下图)
4.1.2 绝缘接头轨缝为6~8mm 。
4.2 绝缘性能
4.2.1 在室内检测标准
4.2.1.1 干燥状态:用500V 兆欧表测量,电阻值大于10M Ω。
4.2.1.2 潮湿状态:在端板处浇水5L ,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大于1000Ω。
4.2.2 现场中的检测标准
在晴天,道床干燥的情况下,用万用表测量绝缘电阻值不小于20Ω。
5.技术要求
5.1 在安装前,应对线路进行整修,达到接头区几何尺寸符合维修标准,轨枕及扣件状态良好,轨枕位置及间距符合规定,并无空吊板,道床清洁饱满。
5.2 钢轨状态良好,接头无伤损、低头、鞍磨、掉块、肥边,接头错牙不大于1mm ,非厂制钢轨接头要求轨端偏斜量不大于1mm ,螺栓孔位置及间距偏差不大于1mm 。
5.3 现场胶接绝缘接头时,轨温不宜低于10℃。
5.4 螺栓应为无油、无锈,60kg/m钢轨螺栓扭矩应达到1200Nm 。
5.5 安装前对轨端及螺栓孔进行倒角,达到无毛刺。对轨腹包括1:3斜
面进行打磨除锈,金属光泽面积不少于80%,并清扫干净。
5.6 在轨腹包括1:3斜面与胶接绝缘夹板之间用高强度胶粘剂(双组份快干胶)粘接。
5.7 轨端绝缘板不高出或低于轨头顶面及侧面。
6.安装程序
7.日常养护与管理
7.1 技术人员负责钢轨胶接绝缘接头技术管理和指导安装。
7.2 在安装胶接绝缘接头时应填写安装记录,并建立台账,定期检测。
7.3 作业时应注意轨枕扣件与夹板及接头螺栓不得接触,以防联电。
7.4 发现胶接绝缘接头个别螺栓折断或松动时,应及时进行更换并复紧,新更换螺栓扭矩应达到1200N ·M ,并在5天内复紧3次。(第二天复紧一次,以后每隔一天复紧一次),更换螺栓时应按“安装程序”中的要求办理。
7.4 Vma x ≤120km/h钢轨接头肥边不得大于2mm ,出现肥边时应及时打磨或锯切,以防发生联电。
7.5 胶接绝缘接头使用的联结零件均系专用产品,不得用其它材料代替。
7.20 凡参加钢轨胶接绝缘接头安装及养护的作业人员,均应事先学习有关技术要求、安装程序、养护方法及故障处理办法,提高作业质量,确保行车安全。
8. 测量与检查
8.1 检测工具:检查胶结绝缘接头应正确使用20M Ω及以上的万用表对钢轨与夹板间的电压和电阻值进行检测。
8.2 检测周期:绝缘性能检测每月全面完成一遍,状态不良地段复测和复核。外观状态检查日常检查,发现接头状态不良和绝缘轨缝不符合规定时应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治。
8.3 检测标准:潮湿状态下电阻值>1000Ω为合格;电阻值≤1000Ω视为绝缘不合格;电阻值≤20Ω视为绝缘失效。
8.4 检测程序:
采用先检测电压,之后根据具体情况检测电阻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8.4.1 检查轨端绝缘片状态,检查是否有铁丝等金属物体将两根钢轨连接,检查弹条、轨距挡板、电务跳线等是否与夹板接触,从而将与胶接(冻结)绝缘接头本身无关的因素排除掉。
8.4.2 用检测电压的方法,初步判断胶接(冻结)绝缘接头的绝缘性能。严禁检测两钢轨之间的电压,因为存在轨道电路,以免引起“红光带”,影响行车。正常情况下,测量两钢轨与夹板之间没有电压,即电压值为0V 。当两钢轨中任一钢轨与夹板之间有电压值,而另一钢轨与夹板之间电压值为0V ,就说明另一钢轨与夹板之间连通导电,考虑绝缘单破;当两钢轨中任一钢轨与夹板之间电压值均不为0V 时,说明两侧钢轨与夹板之间全部连通导电,认定绝缘失效。
8.4.3 测量电压值后,再测量两钢轨与夹板之间电阻值,确定胶接(冻结)绝缘接头的实际绝缘性能。考虑单破故障时在检测电压的前提下,再检测电阻并进行分析。单破故障检测电阻时,禁止检测与夹板有电压一侧的钢轨与夹板之间的电阻,只能检测与夹板没有电压一侧的钢轨与夹板之间的电阻,其值应
为0Ω。单破故障,必须加强检测,并由检查监控车间通知线路保养车间配合电务部门进行联合检查并确认,采取措施及时进行处理。
9、作业安全
9.1施工前,必须根据当天的作业环境、地点的不同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预想活动,同时,必须提前书面通知其他单位。
9.2使用撬棍拨移钢轨时,必须统一号令,严防碰手碰脚。
9.3作业后必须严格落实回检制度,确认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工完料净、红牌撤出后,方准离开工地。
9.4职工上岗必须按规定着装、佩带标志,上岗时必须按规定佩戴劳动保护用品,作业中正确使用。所有人员进入封闭栅栏必须穿黄色反光防护服,上线路作业严禁衣帽遮耳。
10. 作业控制
10.1 全体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作业程序、作业标准进行作业,确保胶接绝缘接头质量。
10.1.1新夹板内侧要用砂布打磨并用干净的棉纱擦净,不得有灰尘和油污附着。检查接头两端的螺栓孔眼距及位置是否正确,眼孔误差要在规定范围之内,接头螺栓孔和轨端必须倒棱。夹板在抹胶前要和接头螺栓一起在接头上进行试穿,试穿必须顺畅无阻隔。
10.1.2胶结时要迅速调好胶并均匀涂抹在夹板内侧,在规定时间内上好接头夹板,用音响扳手拧紧接头螺栓,每条螺栓的扭力矩必须达到1100N 以上,接头错牙要进行打磨平顺,接头处不得有空暗吊现象。
10.2当天作业完毕,由质检工程师对作业质量进行回检,要求达到作业质量及技术标准。
钢轨胶接绝缘接头施工技术交底
本标准适用无缝线路上绝缘接头,采用新型结构的“钢轨胶接绝缘接头”安装及养护。
1.作业目的
按标准安装程序装配“钢轨胶接绝缘接头”,并加强养护与管理,延长胶接绝缘接头使用寿命,降低维修费用。
2.钢轨胶接绝缘接头特点
钢轨胶接绝缘接头,具有结构强度高、绝缘性能好、便于安装养护、节省维修费用等优点。
3.现场安装使用主要机具和材料
3.1 主要机具
轨距尺、液压起道器、液压轨缝调整器、钢轨打磨机、角向磨光机、发电机组、长把板手、450mm 活口板手、扭力矩板手、倒角器、钢丝刷、毛刷、板锉、园锉、调胶板、劈灰刀、涂胶架、对位棒、万用表、1m 直钢尺、木折尺、弦线等。
3.2 主要材料
胶接绝缘夹板、轨端绝缘板、绝缘套管、高强度螺栓(60kg/m钢轨用10.9级、M27螺栓)、10H 级防松螺母、高强度平垫圈、胶粘剂、砂布、棉纱等。
4.基本结构及绝缘性能
4.1 基本结构
4.1.1 钢轨胶接绝缘接头由胶接绝缘夹板、轨端绝缘板、绝缘套管、高强度螺栓(60kg/m钢轨用10.9级、M27螺栓)、10H 级防松螺母及高强度平垫圈组成。在现场安装接头时,需在胶接绝缘夹板与钢轨腹部之间涂沫高强度胶粘剂,使其成为胶接绝缘接头(如下图)
4.1.2 绝缘接头轨缝为6~8mm 。
4.2 绝缘性能
4.2.1 在室内检测标准
4.2.1.1 干燥状态:用500V 兆欧表测量,电阻值大于10M Ω。
4.2.1.2 潮湿状态:在端板处浇水5L ,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值大于1000Ω。
4.2.2 现场中的检测标准
在晴天,道床干燥的情况下,用万用表测量绝缘电阻值不小于20Ω。
5.技术要求
5.1 在安装前,应对线路进行整修,达到接头区几何尺寸符合维修标准,轨枕及扣件状态良好,轨枕位置及间距符合规定,并无空吊板,道床清洁饱满。
5.2 钢轨状态良好,接头无伤损、低头、鞍磨、掉块、肥边,接头错牙不大于1mm ,非厂制钢轨接头要求轨端偏斜量不大于1mm ,螺栓孔位置及间距偏差不大于1mm 。
5.3 现场胶接绝缘接头时,轨温不宜低于10℃。
5.4 螺栓应为无油、无锈,60kg/m钢轨螺栓扭矩应达到1200Nm 。
5.5 安装前对轨端及螺栓孔进行倒角,达到无毛刺。对轨腹包括1:3斜
面进行打磨除锈,金属光泽面积不少于80%,并清扫干净。
5.6 在轨腹包括1:3斜面与胶接绝缘夹板之间用高强度胶粘剂(双组份快干胶)粘接。
5.7 轨端绝缘板不高出或低于轨头顶面及侧面。
6.安装程序
7.日常养护与管理
7.1 技术人员负责钢轨胶接绝缘接头技术管理和指导安装。
7.2 在安装胶接绝缘接头时应填写安装记录,并建立台账,定期检测。
7.3 作业时应注意轨枕扣件与夹板及接头螺栓不得接触,以防联电。
7.4 发现胶接绝缘接头个别螺栓折断或松动时,应及时进行更换并复紧,新更换螺栓扭矩应达到1200N ·M ,并在5天内复紧3次。(第二天复紧一次,以后每隔一天复紧一次),更换螺栓时应按“安装程序”中的要求办理。
7.4 Vma x ≤120km/h钢轨接头肥边不得大于2mm ,出现肥边时应及时打磨或锯切,以防发生联电。
7.5 胶接绝缘接头使用的联结零件均系专用产品,不得用其它材料代替。
7.20 凡参加钢轨胶接绝缘接头安装及养护的作业人员,均应事先学习有关技术要求、安装程序、养护方法及故障处理办法,提高作业质量,确保行车安全。
8. 测量与检查
8.1 检测工具:检查胶结绝缘接头应正确使用20M Ω及以上的万用表对钢轨与夹板间的电压和电阻值进行检测。
8.2 检测周期:绝缘性能检测每月全面完成一遍,状态不良地段复测和复核。外观状态检查日常检查,发现接头状态不良和绝缘轨缝不符合规定时应认真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进行处理和整治。
8.3 检测标准:潮湿状态下电阻值>1000Ω为合格;电阻值≤1000Ω视为绝缘不合格;电阻值≤20Ω视为绝缘失效。
8.4 检测程序:
采用先检测电压,之后根据具体情况检测电阻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8.4.1 检查轨端绝缘片状态,检查是否有铁丝等金属物体将两根钢轨连接,检查弹条、轨距挡板、电务跳线等是否与夹板接触,从而将与胶接(冻结)绝缘接头本身无关的因素排除掉。
8.4.2 用检测电压的方法,初步判断胶接(冻结)绝缘接头的绝缘性能。严禁检测两钢轨之间的电压,因为存在轨道电路,以免引起“红光带”,影响行车。正常情况下,测量两钢轨与夹板之间没有电压,即电压值为0V 。当两钢轨中任一钢轨与夹板之间有电压值,而另一钢轨与夹板之间电压值为0V ,就说明另一钢轨与夹板之间连通导电,考虑绝缘单破;当两钢轨中任一钢轨与夹板之间电压值均不为0V 时,说明两侧钢轨与夹板之间全部连通导电,认定绝缘失效。
8.4.3 测量电压值后,再测量两钢轨与夹板之间电阻值,确定胶接(冻结)绝缘接头的实际绝缘性能。考虑单破故障时在检测电压的前提下,再检测电阻并进行分析。单破故障检测电阻时,禁止检测与夹板有电压一侧的钢轨与夹板之间的电阻,只能检测与夹板没有电压一侧的钢轨与夹板之间的电阻,其值应
为0Ω。单破故障,必须加强检测,并由检查监控车间通知线路保养车间配合电务部门进行联合检查并确认,采取措施及时进行处理。
9、作业安全
9.1施工前,必须根据当天的作业环境、地点的不同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预想活动,同时,必须提前书面通知其他单位。
9.2使用撬棍拨移钢轨时,必须统一号令,严防碰手碰脚。
9.3作业后必须严格落实回检制度,确认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工完料净、红牌撤出后,方准离开工地。
9.4职工上岗必须按规定着装、佩带标志,上岗时必须按规定佩戴劳动保护用品,作业中正确使用。所有人员进入封闭栅栏必须穿黄色反光防护服,上线路作业严禁衣帽遮耳。
10. 作业控制
10.1 全体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作业程序、作业标准进行作业,确保胶接绝缘接头质量。
10.1.1新夹板内侧要用砂布打磨并用干净的棉纱擦净,不得有灰尘和油污附着。检查接头两端的螺栓孔眼距及位置是否正确,眼孔误差要在规定范围之内,接头螺栓孔和轨端必须倒棱。夹板在抹胶前要和接头螺栓一起在接头上进行试穿,试穿必须顺畅无阻隔。
10.1.2胶结时要迅速调好胶并均匀涂抹在夹板内侧,在规定时间内上好接头夹板,用音响扳手拧紧接头螺栓,每条螺栓的扭力矩必须达到1100N 以上,接头错牙要进行打磨平顺,接头处不得有空暗吊现象。
10.2当天作业完毕,由质检工程师对作业质量进行回检,要求达到作业质量及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