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
虫国塞用塑理苤盍2Q!!生!旦筮22鲞增刊
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防护教育
・护理教育・
x-S,]君李守侠
跌倒是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之一,是老年人所特有的症状,常为某种疾病发作或恶化的表现,可导致骨折、硬膜下血肿、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心理创伤等严重后果,是老年人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成为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老年人跌倒已成为公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现报道如下。
跌倒的危险因素
1.生理学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保持直立姿态的本体感觉、前庭感觉、视觉三大系统的传人感觉功能和中枢控制能力明显下降,骨骼肌肉系统功能、四肢肌肉力量下降,造成步态不协调、平衡功能下降,从而使老年人易跌倒。尤其视觉,视力减退、视觉分辨能力下降将增加跌倒的危险性或跌倒所致的骨折发生【1I。
2.病理因素。急、慢性疾病的病理改变可影响感觉输人及中枢系统功能和骨骼肌肉力量与协调;有些疾病造成不稳定步态、认知损害、震颤麻痹等症状、体征,增加跌倒的危险性。包括心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脊椎动脉供血不足、小血管的缺血性疾病、体位性血压过低),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萎缩、小脑病变、帕金森综合征),功能损害(如深感觉障碍、认知损害、特殊定向损伤、以前有脑血管事故的证据、肌肉运动失调),运动器官的畸形(如缠足的妇女),以及风湿关节炎病、甲状腺病、视觉损害、眩晕病、骨质疏松症和体质虚弱121。
3.心理因素。认知缺陷是跌倒的—个危险因素,多次跌倒者
认知水平比一次跌倒者要差。据报遭”,老年^跌倒自我认知能力
较差,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认知过高,认为自己不会跌倒,不需要防跌措施,而且有些老年人对环境危险因素的感知和反应能力下降,对跌倒所致严重后果的认知不够。朱月妹等的调查显示,有较高的预防跌倒的认知水平的老年人不容易跌倒。
4.行为因素。(1)用药情况。服用镇静剂,如催眠药、抗焦虑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强安定药、抗高血压药、强心剂皮质甾类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抗心律不齐药、抗组胺药剂、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泻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肌肉松弛剂、血管扩张剂以及任何影响平衡的药物等均可引起跌倒。这些药物可使反应变慢或削弱认知能力、心律不齐、意识错乱等,增加了老年人跌倒的危险
性。(2欣酒。饮酒可以减少跌倒的发生,这可能与饮酒的老年^
通常体质较好,而体质差的或患有疾病的人常有烟酒方面的禁忌有关。不过长期、大量的饮酒会损害人的认知能力和健康,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3)日常活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下降会促进跌倒的发生。(4)锻炼。锻炼虽然可以增进健康,不过在不安全的环境中进行锻炼,或者进行过激、过多的锻炼反而会增加跌倒的机会。而长期坐着的老年人会引起肌肉萎缩,关节灵活性降低,他们跌倒的发生率要比经常活动的人要高。(5)日常衣着、用物。衣着过大、过长,装饰物过多,鞋或靴大小不合适、鞋跟过高、鞋底太滑。配戴眼镜的度数不合适,助听器的选择不适当等都可引发老年人跌倒发生。
5.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在老年人的跌倒中起了重要作用。有研究报道,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跌倒51%与环境因素有关。包括老年人周围环境危险、无序和老年人能否适应环境等。
防范措施
1.预防生理性因素所致的跌倒。对年龄偏大、活动不便的人群,日常活动如起床、散步、如厕及洗漱等应随时有人照顾防止跌倒;视力、听力差的老年人外出一定要有人陪同。
2思想上的重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的患者有约束带等防护措施,故不易发生坠床、跌倒等,而生活能自理的老年人无论护
作者单位:100166总后后勤部北京老干部服务管理局门诊部(王利君);总后勤部北京郑常庄干休所(李守侠)
万方数据
士、家属等均较麻痹,瞬间的意外就因此而发生【1I。
3.正确合理用药。正确指导老年人用药,对于服用镇静安眠药的老年人,劝其未完全清醒时勿下床活动;服用降压、降糖药的患者应遵医嘱服用,并注意用药后的反应。对于门、急诊的老年患者应进行耐心细致的用药知识宣教。
4.建立适合老年人的特定的生活环境。(1)光线充足。居住环境应有足够的采光,夜间室内应有照明,特别在卧室与卫生间应有良好的夜间照明设施目电源触手可及。光线易分散柔和,避免强烈刺激的光线。(2)居室布置合理。生活环境的布局应当适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需要,室内布置无障碍物,家具的选择与摆设应着重于老年人的使用方便和安全舒适。沙发勿过度松软、凹
陷;座椅应较高,使之容易站起。(3)地面乎整防滑。各居室之间尽
量不设置门槛,地面地面应平坦,保持干燥,最好是防滑木地板。洗手间设防滑垫、浴盆座便器安装扶手,浴盆不宜过高,便于老年
人进出。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不宜过高,提倡坐式淋浴。浴室
的门最好开放式,发生意外时便于入室救助。(4)穿着得体衣裤不宜太长,穿合适的鞋,尽量不穿拖鞋,穿脱袜子、鞋、裤时应坐着把腿抬高。
5.建立照好的生活方式。(1)对行走不稳的老人,选用“三脚
杖”、‘甫臂支持型手杖”以及其他合适的手杖,并将其放于容易触
及处,以便随时取用。对勉强能站立和行走的老人要特别注意,禁止在无人扶持的情况下站立行走。(2)老人移动或换乘动作时不要太急,应缓慢进行,不要在老人行走时突然召唤而分散其注意力,他人也不要在老人面前或身边擦过。(3)告诉老年人在大便起身、上下床、夜间小便、低头弯腰拾物等动作时一定要慢、稳,以免发生意外。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建议夜间在床边放置—叫、便器就近小便,减少因多次到卫生间小便而跌倒的可能。注意做好日常的保护,行动时尽可能从容,避免做事匆匆。夜间或清晨起床,要注意“3个半分钟”:醒过来不要马上起床,在床上躺半分钟、坐半分钟、两条腿下垂在床沿再等半分钟,防止脑缺血引起跌倒。(4):EqlC-A预防性使用维生素D对减少跌倒有效。每日同时
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对预防跌倒有较好效果%(5)注意外出安
全。老年人外出尽量避开上下班高峰,并穿戴鲜艳的衣帽,以便引6.安全健康教育。采取老年人保健知识讲座、咨询、发放资料、定期体检等形式帮助老年人调整心理状态,改变不良生活习断退化、性格又较固执的老年人,安全教育要不厌其烦,边讲解边老体弱、独居的老人提供社区支持和家庭保健服务,使其保持较跌倒时的处理
跌倒后应就地平卧,评估意识、脉搏、呼吸和血压;询问自觉参考文献
[1]库洪安,王艳丽男性老年患者跌耐状态及跌倒认识的调查.中现代医
药杂志,2006,4(8):13—15.[2]于普林,覃朝晖,吴迪,等]E京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的调查.中
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4):305—308.2005.24:71l一7l4.
护理对策.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5):29—31.
起路人和驾驶员的注意,减少意外伤害的危险。
惯;向高危^、群讲解跌倒的后果及预防措施。对理解力记忆力不示范,要随时反馈,不断强化。告知生活自理能力差的老人,不要羞于别人的帮助,应把需要随时告诉另0人,以获得及时帮助。对年好的健康状况和较高的生活质量。
症状、跌倒时的情况,以正确判断病情,给予相应处理。情况不明时,勿随意移动患者;情况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3]潭朝晖,于普林.老年^跌倒研究的现状及进展.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4]玉兰,马腾宵,王勇琴老年脑血管病跌倒患者平衡与步态的评分析及
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防护教育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王利君, 李守侠
王利君(100166,总后后勤部北京老干部服务管理局门诊部), 李守侠(总后勤部北京郑常庄干休所)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ursing2011,27(z2)
参考文献(4条)
1. 库洪安;王艳丽 男性老年患者跌倒状态及跌倒认识的调查 2006(08)2. 于普林;覃朝晖;吴迪 北京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的调查 2006(04)3. 潭朝晖;于普林 老年人跌倒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2005
4. 玉兰;马腾宵;王勇琴 老年脑血管病跌倒患者平衡与步态的评分析及护理对策 2006(05)
引用本文格式:王利君. 李守侠 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防护教育[期刊论文]-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z2)
・204・
虫国塞用塑理苤盍2Q!!生!旦筮22鲞增刊
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防护教育
・护理教育・
x-S,]君李守侠
跌倒是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之一,是老年人所特有的症状,常为某种疾病发作或恶化的表现,可导致骨折、硬膜下血肿、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心理创伤等严重后果,是老年人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已成为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老年人跌倒已成为公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现报道如下。
跌倒的危险因素
1.生理学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保持直立姿态的本体感觉、前庭感觉、视觉三大系统的传人感觉功能和中枢控制能力明显下降,骨骼肌肉系统功能、四肢肌肉力量下降,造成步态不协调、平衡功能下降,从而使老年人易跌倒。尤其视觉,视力减退、视觉分辨能力下降将增加跌倒的危险性或跌倒所致的骨折发生【1I。
2.病理因素。急、慢性疾病的病理改变可影响感觉输人及中枢系统功能和骨骼肌肉力量与协调;有些疾病造成不稳定步态、认知损害、震颤麻痹等症状、体征,增加跌倒的危险性。包括心血管疾病(如脑梗死、脊椎动脉供血不足、小血管的缺血性疾病、体位性血压过低),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萎缩、小脑病变、帕金森综合征),功能损害(如深感觉障碍、认知损害、特殊定向损伤、以前有脑血管事故的证据、肌肉运动失调),运动器官的畸形(如缠足的妇女),以及风湿关节炎病、甲状腺病、视觉损害、眩晕病、骨质疏松症和体质虚弱121。
3.心理因素。认知缺陷是跌倒的—个危险因素,多次跌倒者
认知水平比一次跌倒者要差。据报遭”,老年^跌倒自我认知能力
较差,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认知过高,认为自己不会跌倒,不需要防跌措施,而且有些老年人对环境危险因素的感知和反应能力下降,对跌倒所致严重后果的认知不够。朱月妹等的调查显示,有较高的预防跌倒的认知水平的老年人不容易跌倒。
4.行为因素。(1)用药情况。服用镇静剂,如催眠药、抗焦虑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强安定药、抗高血压药、强心剂皮质甾类药、非甾体类抗炎药、抗心律不齐药、抗组胺药剂、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泻药、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肌肉松弛剂、血管扩张剂以及任何影响平衡的药物等均可引起跌倒。这些药物可使反应变慢或削弱认知能力、心律不齐、意识错乱等,增加了老年人跌倒的危险
性。(2欣酒。饮酒可以减少跌倒的发生,这可能与饮酒的老年^
通常体质较好,而体质差的或患有疾病的人常有烟酒方面的禁忌有关。不过长期、大量的饮酒会损害人的认知能力和健康,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3)日常活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下降会促进跌倒的发生。(4)锻炼。锻炼虽然可以增进健康,不过在不安全的环境中进行锻炼,或者进行过激、过多的锻炼反而会增加跌倒的机会。而长期坐着的老年人会引起肌肉萎缩,关节灵活性降低,他们跌倒的发生率要比经常活动的人要高。(5)日常衣着、用物。衣着过大、过长,装饰物过多,鞋或靴大小不合适、鞋跟过高、鞋底太滑。配戴眼镜的度数不合适,助听器的选择不适当等都可引发老年人跌倒发生。
5.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在老年人的跌倒中起了重要作用。有研究报道,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生跌倒51%与环境因素有关。包括老年人周围环境危险、无序和老年人能否适应环境等。
防范措施
1.预防生理性因素所致的跌倒。对年龄偏大、活动不便的人群,日常活动如起床、散步、如厕及洗漱等应随时有人照顾防止跌倒;视力、听力差的老年人外出一定要有人陪同。
2思想上的重视。意识不清、躁动不安的患者有约束带等防护措施,故不易发生坠床、跌倒等,而生活能自理的老年人无论护
作者单位:100166总后后勤部北京老干部服务管理局门诊部(王利君);总后勤部北京郑常庄干休所(李守侠)
万方数据
士、家属等均较麻痹,瞬间的意外就因此而发生【1I。
3.正确合理用药。正确指导老年人用药,对于服用镇静安眠药的老年人,劝其未完全清醒时勿下床活动;服用降压、降糖药的患者应遵医嘱服用,并注意用药后的反应。对于门、急诊的老年患者应进行耐心细致的用药知识宣教。
4.建立适合老年人的特定的生活环境。(1)光线充足。居住环境应有足够的采光,夜间室内应有照明,特别在卧室与卫生间应有良好的夜间照明设施目电源触手可及。光线易分散柔和,避免强烈刺激的光线。(2)居室布置合理。生活环境的布局应当适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需要,室内布置无障碍物,家具的选择与摆设应着重于老年人的使用方便和安全舒适。沙发勿过度松软、凹
陷;座椅应较高,使之容易站起。(3)地面乎整防滑。各居室之间尽
量不设置门槛,地面地面应平坦,保持干燥,最好是防滑木地板。洗手间设防滑垫、浴盆座便器安装扶手,浴盆不宜过高,便于老年
人进出。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不宜过高,提倡坐式淋浴。浴室
的门最好开放式,发生意外时便于入室救助。(4)穿着得体衣裤不宜太长,穿合适的鞋,尽量不穿拖鞋,穿脱袜子、鞋、裤时应坐着把腿抬高。
5.建立照好的生活方式。(1)对行走不稳的老人,选用“三脚
杖”、‘甫臂支持型手杖”以及其他合适的手杖,并将其放于容易触
及处,以便随时取用。对勉强能站立和行走的老人要特别注意,禁止在无人扶持的情况下站立行走。(2)老人移动或换乘动作时不要太急,应缓慢进行,不要在老人行走时突然召唤而分散其注意力,他人也不要在老人面前或身边擦过。(3)告诉老年人在大便起身、上下床、夜间小便、低头弯腰拾物等动作时一定要慢、稳,以免发生意外。对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建议夜间在床边放置—叫、便器就近小便,减少因多次到卫生间小便而跌倒的可能。注意做好日常的保护,行动时尽可能从容,避免做事匆匆。夜间或清晨起床,要注意“3个半分钟”:醒过来不要马上起床,在床上躺半分钟、坐半分钟、两条腿下垂在床沿再等半分钟,防止脑缺血引起跌倒。(4):EqlC-A预防性使用维生素D对减少跌倒有效。每日同时
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对预防跌倒有较好效果%(5)注意外出安
全。老年人外出尽量避开上下班高峰,并穿戴鲜艳的衣帽,以便引6.安全健康教育。采取老年人保健知识讲座、咨询、发放资料、定期体检等形式帮助老年人调整心理状态,改变不良生活习断退化、性格又较固执的老年人,安全教育要不厌其烦,边讲解边老体弱、独居的老人提供社区支持和家庭保健服务,使其保持较跌倒时的处理
跌倒后应就地平卧,评估意识、脉搏、呼吸和血压;询问自觉参考文献
[1]库洪安,王艳丽男性老年患者跌耐状态及跌倒认识的调查.中现代医
药杂志,2006,4(8):13—15.[2]于普林,覃朝晖,吴迪,等]E京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的调查.中
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4):305—308.2005.24:71l一7l4.
护理对策.解放军护理杂志,2006,23(5):29—31.
起路人和驾驶员的注意,减少意外伤害的危险。
惯;向高危^、群讲解跌倒的后果及预防措施。对理解力记忆力不示范,要随时反馈,不断强化。告知生活自理能力差的老人,不要羞于别人的帮助,应把需要随时告诉另0人,以获得及时帮助。对年好的健康状况和较高的生活质量。
症状、跌倒时的情况,以正确判断病情,给予相应处理。情况不明时,勿随意移动患者;情况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3]潭朝晖,于普林.老年^跌倒研究的现状及进展.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4]玉兰,马腾宵,王勇琴老年脑血管病跌倒患者平衡与步态的评分析及
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防护教育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王利君, 李守侠
王利君(100166,总后后勤部北京老干部服务管理局门诊部), 李守侠(总后勤部北京郑常庄干休所)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Nursing2011,27(z2)
参考文献(4条)
1. 库洪安;王艳丽 男性老年患者跌倒状态及跌倒认识的调查 2006(08)2. 于普林;覃朝晖;吴迪 北京城市社区老年人跌倒发生率的调查 2006(04)3. 潭朝晖;于普林 老年人跌倒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2005
4. 玉兰;马腾宵;王勇琴 老年脑血管病跌倒患者平衡与步态的评分析及护理对策 2006(05)
引用本文格式:王利君. 李守侠 老年人跌倒的相关因素及防护教育[期刊论文]-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z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