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对政治协商文化建设的作用

人民政协对政治协商文化建设的作用

■政治协商文化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孕育和催生政协事业的基因,是推进政治协商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

■人民政协职能的发挥影响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对我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应,它使人民对社会主义民主有了更多的了解,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和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和意识。人民政协作为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引导着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这是彻底消除传统政治文化影响,推进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基础。

政治协商文化是反映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基本政治制度和协商民主实践的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协商文化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孕育和催生政协事业的基因,是推进政治协商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切实加强政治协商文化建设,对于更深入地把握政协性质、地位和作用,更准确地把握政协工作理念、规律和特点,更好地把握政协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更有效地服务于经济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政治协商文化的内涵

政治协商制度体现着传统“中和”文化中和平处理政治矛盾与冲突的内涵,在处理人民内部多元利益时,注意调和与妥协,避免极端方式,包含着民主、平等、对话、宽容的核心概念,强调公共协商精神。同时,协商政治也反对对少数或弱势群体的歧视或排斥,吸引着平等公民的广泛参与,以理性共识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概言之,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中隐含着文化理念、思维以及象征,是一种在“平等”、“沟通”的文化思维指导下构筑的以平民政治为理念的政治形式,以形成政治认同促进社会团结和谐为目标。

(一)政治协商体现了一种平民政治的文化理念。政治协商的主体是各个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这些党派代表了社会各个阶层,使得充分反映社会各个方面的意见成为可能,这也决定了政治协商能够成为广大民众意志表达的渠道。政治协商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直接关系到各种政治决策的拟定和做出,作为政治决策的过程,广大民众的意见也自然地被纳入决策的考虑因素之内,并非执政者的平民可以参与到政治管理之中,平民政治的文化理念在政治协商制度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二)政党协商体现了平等沟通的文化思维。由于中国政党活动的主旋律是合作而不是竞争,互相监督也是为了更好地合作而不是破坏合作,因此,中国各党之间关系的处理要靠协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互相监督也主要是通过平等的、经常的协商讨论、交换意见来实现。这些政党协商活动中所体现的正是一种“平等沟通”的文化思维。

(三)协商政治不仅是政党团结的象征,也是社会团结的象征。政党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阶级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党派的团结是反映社会团结的重要指标。党派团结并不意味着政党之间在所有的问题上能形成完全统一的意见,相反,却恰是指容许不同党派间异议的存在,所谓“和而不同”即是指在互信互谅的基础上相互沟通、相互尊重,达成妥协和一致,这正是一种政党间有机的团结。政党代表着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团体的利益,政党之间必然也存在着利益冲突,但同时需要看到的是,政党所具有的独特的政治功能之一也正在于表达和整合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协商政治的本身不仅是政党团结的象征,也是社会团结的象征。

人民政协对政治协商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人民政协能增进政治认同感,提高民族凝聚力

政治认同是个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一种内化了的政治文化心理结构,表现为人们对自己政治身份的确认、政治信仰的追求和政治行为的规范,

它包含对国家政权、政治制度、政治体制、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认同。人民政协在增进政治认同感,提高民族凝聚力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人民政协的地位与性质来说。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具有组织上最广泛的代表性和政治上最大限度的包容性。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及各族各界人士在具体利益上、信仰上、观念上有许多差异和不同,但在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目标上,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上是一致的,这促使他们围绕振兴中华的大目标,通过人民政协结成最广泛的政治联盟,在大的原则方面达到志相同、心相通、情相连,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同心同德,协力奋斗。在公共政策的制订过程中,社会各界代表通过民主的、平等的、真诚的协商,在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寻求共识,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不仅能够提高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同,通过公开的讨论和协商、传播和扩散大量的政治信息,并通过公民社会把政治体系的价值理念、各种政策以及政府形象传输到社会机体中去。社会成员在此过程中接受、学习和内化政治体系所推行的政治信念和价值规范,形成与政治体系相一致的政治态度、政治人格和政治行为模式,进一步加深了对政治体系的信任和拥护,形成政治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

2.从人民政协运行过程的价值取向上来说。人民政协在运行过程的价值取向上体现的人民性,表现在社会功利方面,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表现在价值观念形态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实践准则方面,则是坚定不移地贯彻人民利益、社会利益、社会公正、社会正义、社会文明等。上述正确的价值取向贯彻于人民政协自身运行的总过程之中,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作用等方面就集中体现着关于社会正义的价值,蕴涵着强大的道义力量,具有使天下归心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因而具有以德治天下的独特优势。这就为拥护这种政治制度的人们选择正确的政治立场指明了方向。

(二)人民政协能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1.人民政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处处体现民主精神。人民政协的历史是对民主追求的历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现代以来中国人民爱国民主运动胜利的果实。人民政协的各项工作,从政协的组成、职能的履行、办事的程序、运作的方式等,都体现着民主精神。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更是民主的重要体现。没有政协,就没有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的途径、场所,我国的人民民主就不够完整和系统。从组织形式上说,人民政协具有组织上广泛的代表性和政治上最大限度的包容性,这是它成为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的群众基础。从具体内容上说,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所要实现的是促进国家重大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2.人民政协在履行职能中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和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和意识。人民政协职能的发挥影响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对我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应,它使人民对社会主义民主有了更多的了解,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和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和意识。人民政协作为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引导着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使其能够在正确政治观念的指导下运用政治知识和技巧有效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最终成为具有较高的现代民主素质的“政治人”,这是彻底消除传统政治文化影响,推进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基础。

(三)人民政协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能积极倡导、宣传主流政治文化

政治社会化既是社会成员通过教育和实践活动获取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知识、政治情感,从而形成政治人格,成为政治人的过程,也是政治体系塑造其成员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人民政协作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凭借自身优势,在宣传和倡导我国主流政治文化,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政治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人民政协具有舆论宣传的优势。人民政协从全国到地方已形成了较健全的组织网络,并拥有自己的舆论宣传工具,不仅能宣传党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理论、方针、政策及重大活动,反映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及工作,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及各

种社会问题的看法、意见或批评、建议,加强沟通,增进共识,增强凝聚力,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建设。

2.人民政协具有人才的优势。人民政协汇聚的社会各界精英,是先进政治文化的传播者,他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地位,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教育,有助于我国政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3.人民政协具有对外广泛交往的优势。保持与世界友好国家和团体的交往,增进与各国人民的友谊,是人民政协自成立以来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协的对外交往活动日益活跃,既有高层次交往,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又开展多层次专业性交流,扩大交往领域。人民政协的对外交往不仅是我国外交总体格局的组成部分,而且是积极、正确地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的一条重要渠道,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提供借鉴,是推动我国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人民政协对政治协商文化建设的作用

■政治协商文化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孕育和催生政协事业的基因,是推进政治协商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

■人民政协职能的发挥影响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对我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应,它使人民对社会主义民主有了更多的了解,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和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和意识。人民政协作为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引导着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这是彻底消除传统政治文化影响,推进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基础。

政治协商文化是反映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基本政治制度和协商民主实践的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协商文化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孕育和催生政协事业的基因,是推进政治协商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文化支撑。切实加强政治协商文化建设,对于更深入地把握政协性质、地位和作用,更准确地把握政协工作理念、规律和特点,更好地把握政协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更有效地服务于经济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政治协商文化的内涵

政治协商制度体现着传统“中和”文化中和平处理政治矛盾与冲突的内涵,在处理人民内部多元利益时,注意调和与妥协,避免极端方式,包含着民主、平等、对话、宽容的核心概念,强调公共协商精神。同时,协商政治也反对对少数或弱势群体的歧视或排斥,吸引着平等公民的广泛参与,以理性共识处理社会公共事务。概言之,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中隐含着文化理念、思维以及象征,是一种在“平等”、“沟通”的文化思维指导下构筑的以平民政治为理念的政治形式,以形成政治认同促进社会团结和谐为目标。

(一)政治协商体现了一种平民政治的文化理念。政治协商的主体是各个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这些党派代表了社会各个阶层,使得充分反映社会各个方面的意见成为可能,这也决定了政治协商能够成为广大民众意志表达的渠道。政治协商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直接关系到各种政治决策的拟定和做出,作为政治决策的过程,广大民众的意见也自然地被纳入决策的考虑因素之内,并非执政者的平民可以参与到政治管理之中,平民政治的文化理念在政治协商制度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二)政党协商体现了平等沟通的文化思维。由于中国政党活动的主旋律是合作而不是竞争,互相监督也是为了更好地合作而不是破坏合作,因此,中国各党之间关系的处理要靠协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互相监督也主要是通过平等的、经常的协商讨论、交换意见来实现。这些政党协商活动中所体现的正是一种“平等沟通”的文化思维。

(三)协商政治不仅是政党团结的象征,也是社会团结的象征。政党作为一个历史范畴,是阶级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党派的团结是反映社会团结的重要指标。党派团结并不意味着政党之间在所有的问题上能形成完全统一的意见,相反,却恰是指容许不同党派间异议的存在,所谓“和而不同”即是指在互信互谅的基础上相互沟通、相互尊重,达成妥协和一致,这正是一种政党间有机的团结。政党代表着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团体的利益,政党之间必然也存在着利益冲突,但同时需要看到的是,政党所具有的独特的政治功能之一也正在于表达和整合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协商政治的本身不仅是政党团结的象征,也是社会团结的象征。

人民政协对政治协商文化建设的作用

(一)人民政协能增进政治认同感,提高民族凝聚力

政治认同是个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情感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是一种内化了的政治文化心理结构,表现为人们对自己政治身份的确认、政治信仰的追求和政治行为的规范,

它包含对国家政权、政治制度、政治体制、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认同。人民政协在增进政治认同感,提高民族凝聚力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人民政协的地位与性质来说。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具有组织上最广泛的代表性和政治上最大限度的包容性。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及各族各界人士在具体利益上、信仰上、观念上有许多差异和不同,但在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大目标上,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上是一致的,这促使他们围绕振兴中华的大目标,通过人民政协结成最广泛的政治联盟,在大的原则方面达到志相同、心相通、情相连,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同心同德,协力奋斗。在公共政策的制订过程中,社会各界代表通过民主的、平等的、真诚的协商,在广泛参与的基础上寻求共识,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不仅能够提高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同,通过公开的讨论和协商、传播和扩散大量的政治信息,并通过公民社会把政治体系的价值理念、各种政策以及政府形象传输到社会机体中去。社会成员在此过程中接受、学习和内化政治体系所推行的政治信念和价值规范,形成与政治体系相一致的政治态度、政治人格和政治行为模式,进一步加深了对政治体系的信任和拥护,形成政治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

2.从人民政协运行过程的价值取向上来说。人民政协在运行过程的价值取向上体现的人民性,表现在社会功利方面,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表现在价值观念形态以及与之紧密联系的实践准则方面,则是坚定不移地贯彻人民利益、社会利益、社会公正、社会正义、社会文明等。上述正确的价值取向贯彻于人民政协自身运行的总过程之中,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作用等方面就集中体现着关于社会正义的价值,蕴涵着强大的道义力量,具有使天下归心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因而具有以德治天下的独特优势。这就为拥护这种政治制度的人们选择正确的政治立场指明了方向。

(二)人民政协能提高公民的民主意识1.人民政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处处体现民主精神。人民政协的历史是对民主追求的历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现代以来中国人民爱国民主运动胜利的果实。人民政协的各项工作,从政协的组成、职能的履行、办事的程序、运作的方式等,都体现着民主精神。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更是民主的重要体现。没有政协,就没有各民主党派和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的途径、场所,我国的人民民主就不够完整和系统。从组织形式上说,人民政协具有组织上广泛的代表性和政治上最大限度的包容性,这是它成为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的群众基础。从具体内容上说,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所要实现的是促进国家重大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2.人民政协在履行职能中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和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和意识。人民政协职能的发挥影响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对我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效应,它使人民对社会主义民主有了更多的了解,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和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和意识。人民政协作为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引导着公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使其能够在正确政治观念的指导下运用政治知识和技巧有效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最终成为具有较高的现代民主素质的“政治人”,这是彻底消除传统政治文化影响,推进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的重要实践基础。

(三)人民政协是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能积极倡导、宣传主流政治文化

政治社会化既是社会成员通过教育和实践活动获取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知识、政治情感,从而形成政治人格,成为政治人的过程,也是政治体系塑造其成员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的过程。人民政协作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媒介,凭借自身优势,在宣传和倡导我国主流政治文化,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和吸收国外先进政治文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人民政协具有舆论宣传的优势。人民政协从全国到地方已形成了较健全的组织网络,并拥有自己的舆论宣传工具,不仅能宣传党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理论、方针、政策及重大活动,反映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对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及工作,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及各

种社会问题的看法、意见或批评、建议,加强沟通,增进共识,增强凝聚力,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文化建设。

2.人民政协具有人才的优势。人民政协汇聚的社会各界精英,是先进政治文化的传播者,他们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地位,大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教育,有助于我国政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3.人民政协具有对外广泛交往的优势。保持与世界友好国家和团体的交往,增进与各国人民的友谊,是人民政协自成立以来的传统。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协的对外交往活动日益活跃,既有高层次交往,配合国家总体外交,又开展多层次专业性交流,扩大交往领域。人民政协的对外交往不仅是我国外交总体格局的组成部分,而且是积极、正确地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的一条重要渠道,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建设提供借鉴,是推动我国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相关文章

  • 制度界面的协商民主形式: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 作者:齐卫平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年02期 中图分类号:D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911(2007)05-0028-05 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之一,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制度界面上的协商民主形式. ...查看


  • 政治协商的由来与发展
  • 政治协商 的由来与发展 □萧松 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一项最基本的职能,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人民政协区别于国家权力机关的显著标志之一. 中国共产党一贯主张用政治协商的 ...查看


  • 习近平:协商民主是中国政治的独特优势
  • 中共中央.全国政协21日上午在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刘卫兵摄 核心提示:中共中央.全国政协21 ...查看


  •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 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09年9月20日)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首先,我代表中共中央,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成立6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 ...查看


  • 协商政治与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规范化建设
  • 作者:何建津代吉成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6年03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这一制度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 ...查看


  • 从统一战线策略到政治协商制度
  • 作者:田穗生 江汉论坛 2000年02期 将工人阶级政党的统一战线策略发展为国家的政治协商制度,是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实际,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大贡献.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按照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 ...查看


  • 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系中的政党协商
  • 作者:袁廷华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5年09期 中图分类号:D6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562(2015)02-0005-05 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l ...查看


  • 2015全国两会政协工作报告全文
  • 2015全国两会政协工作报告全文 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各位委员:我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人民政 ...查看


  • 浙江省委办公厅: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
  • 本报讯 近日,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市.县(市.区)党委,省直属各单位党委(党组)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实施意见>全文如下. 为认真贯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