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传统农业种植的"形态各异"我们要求标准化

雨蔬农业:用技术武装现代农民!

中间是一条宽阔的水泥路,两旁是一望无际的西红柿,每一株西红柿都长得差不多高,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路的两边,每一排、每一株之间都是相同的距离,甚至每一株西红柿的果实、每一穗西红柿的数量都几乎相同,完全不同于传统农业种植时的“形态各异”……这样看上去如同精确计算过的西红柿到底是如何种植出来了的呢?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北京大兴区的宏福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福农业)西红柿种植基地,了解到了“设施农业+标准化”的种植技术。

全部采用欧盟标准

除了一个个“标准”的西红柿外,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些西红柿的种植方式——它们并不是按照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长在土里,而是长在营养液上。整个种植大棚里地面铺满反光增光膜、行垄之间铺架双道暖气管、瓦楞形屋顶全透明,处处暖热扑面如春……原来整个大棚都是运行在一套农业设施里,由中央控制室控制起来的现代智能农业新模式。

“这些设备全部是从世界上设施农业最为知名的国家之一——荷兰引进过来的,全部采用的是欧盟标准。”宏福农业总经理李朝阳透露,除了种植方式、质量标准全部采用欧盟标准之外,宏福农业还请第三方机构SGS进行品控认证和质量把关,最终种植出来的西红柿产品同样需要经过欧盟标准认证。

据介绍,大兴区的整个种植基地立足于引进国外先进的设施农业,通过环境控制、安全控制等技术手段,形成一条高端智能化的农业种植方式。“像做工业一样做农业,是我们最大的特点,也是我们的新的种植方式。”宏福农业企划部主管杨亚丽介绍说,种植基地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有着一套完整的系统,通过大数据体系,时刻“呵护”着每一株西红柿的成长。

对于农业种植来说,最为关键的因素有5个,即温、光、水、肥、气。针对这5个因素,大棚里设置了一系列的相关设施,一方面是监控数据,另一方面是采集相关数据。

“环境控制技术,就是要创造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理想环境。对于西红柿来说,以温度为例,白天的最佳温度是25~30℃、晚上是14~18℃;再比如光和二氧化碳,最理想的光照是1300~1800焦耳/天、二氧化碳含量是400~800PPM/天等。我们通过在大棚里的传感器监测这些关键数据,并通过中控室进行智能管控。”李朝阳说。

“我们硬件系统的温度精准控制、营养液精准灌溉、智能控制系统等,都是非常先进的,每天通过采集和分析温、光、水、肥、气的核心数据,通过硬件+软件输出的方式,智能化地种植西红柿。”杨亚丽说。

农业升级的新探索

西红柿的成长不仅对于温度、湿度、光照等非常“敏感”,就连“授粉”环节同样十分重要。在大棚里,专门放置了蜂箱,成群结队的蜜蜂正在辛勤地为西红柿“授粉”,助力西红柿结果。

西红柿的果实需要得到各种“营养”才能有更好品质,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各种“营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农业,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要坚持质量兴农,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在李朝阳看来,推广设施农业,就是我国农业结构性改革的一种新探索,也是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一条路径。“像做工业一样做农业有自己的优点,比如摆脱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模式,使得农业产量更高;还能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使得农作物生长免受水、土壤、空气质量的限制。”他说。

虽然最终要到今年4月份才完全成熟,不过根据宏福农业的估算,经过大棚种植的西红柿产量是,小西红柿约为15kg/㎡、大西红柿约为60kg/㎡,约为传统农业种植方式的6~8倍。

尽管设施农业种植有自己的优势,但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单个设施农业大棚,李朝阳坦陈,设施农业的发展在国内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瓶颈,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产业化的问题。“目前国内设施农业的相关标准不完善,产业配套不发达,很多检测和配套我们还需要从欧洲引进,成本较高。”李朝阳说,“另外,我们现在的整体技术引进于荷兰,数据库也用的是荷兰的数据,但荷兰和中国的自然环境区别很大,到底哪些数据和智能种植方式需要本土化,也是我们现在在探索的地方。”

尽管遇到了挑战,但宏福农业的决心依然很大,公司计划一旦现在的大棚种植成功,将在北京南部再建9个同样的西红柿种植大棚,最后将该技术在全国推广并最终在设施农业种植方面出台中国的国际标准。

来源 | 中国质量新闻网

雨蔬农业:用技术武装现代农民!

中间是一条宽阔的水泥路,两旁是一望无际的西红柿,每一株西红柿都长得差不多高,整整齐齐地排列在路的两边,每一排、每一株之间都是相同的距离,甚至每一株西红柿的果实、每一穗西红柿的数量都几乎相同,完全不同于传统农业种植时的“形态各异”……这样看上去如同精确计算过的西红柿到底是如何种植出来了的呢?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北京大兴区的宏福国际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福农业)西红柿种植基地,了解到了“设施农业+标准化”的种植技术。

全部采用欧盟标准

除了一个个“标准”的西红柿外,更让人感到惊奇的是这些西红柿的种植方式——它们并不是按照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长在土里,而是长在营养液上。整个种植大棚里地面铺满反光增光膜、行垄之间铺架双道暖气管、瓦楞形屋顶全透明,处处暖热扑面如春……原来整个大棚都是运行在一套农业设施里,由中央控制室控制起来的现代智能农业新模式。

“这些设备全部是从世界上设施农业最为知名的国家之一——荷兰引进过来的,全部采用的是欧盟标准。”宏福农业总经理李朝阳透露,除了种植方式、质量标准全部采用欧盟标准之外,宏福农业还请第三方机构SGS进行品控认证和质量把关,最终种植出来的西红柿产品同样需要经过欧盟标准认证。

据介绍,大兴区的整个种植基地立足于引进国外先进的设施农业,通过环境控制、安全控制等技术手段,形成一条高端智能化的农业种植方式。“像做工业一样做农业,是我们最大的特点,也是我们的新的种植方式。”宏福农业企划部主管杨亚丽介绍说,种植基地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有着一套完整的系统,通过大数据体系,时刻“呵护”着每一株西红柿的成长。

对于农业种植来说,最为关键的因素有5个,即温、光、水、肥、气。针对这5个因素,大棚里设置了一系列的相关设施,一方面是监控数据,另一方面是采集相关数据。

“环境控制技术,就是要创造适合农作物生长的理想环境。对于西红柿来说,以温度为例,白天的最佳温度是25~30℃、晚上是14~18℃;再比如光和二氧化碳,最理想的光照是1300~1800焦耳/天、二氧化碳含量是400~800PPM/天等。我们通过在大棚里的传感器监测这些关键数据,并通过中控室进行智能管控。”李朝阳说。

“我们硬件系统的温度精准控制、营养液精准灌溉、智能控制系统等,都是非常先进的,每天通过采集和分析温、光、水、肥、气的核心数据,通过硬件+软件输出的方式,智能化地种植西红柿。”杨亚丽说。

农业升级的新探索

西红柿的成长不仅对于温度、湿度、光照等非常“敏感”,就连“授粉”环节同样十分重要。在大棚里,专门放置了蜂箱,成群结队的蜜蜂正在辛勤地为西红柿“授粉”,助力西红柿结果。

西红柿的果实需要得到各种“营养”才能有更好品质,现代农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各种“营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农业,明确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要坚持质量兴农,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

在李朝阳看来,推广设施农业,就是我国农业结构性改革的一种新探索,也是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一条路径。“像做工业一样做农业有自己的优点,比如摆脱了传统农业‘靠天吃饭’的模式,使得农业产量更高;还能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使得农作物生长免受水、土壤、空气质量的限制。”他说。

虽然最终要到今年4月份才完全成熟,不过根据宏福农业的估算,经过大棚种植的西红柿产量是,小西红柿约为15kg/㎡、大西红柿约为60kg/㎡,约为传统农业种植方式的6~8倍。

尽管设施农业种植有自己的优势,但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单个设施农业大棚,李朝阳坦陈,设施农业的发展在国内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瓶颈,其中最大的挑战就是产业化的问题。“目前国内设施农业的相关标准不完善,产业配套不发达,很多检测和配套我们还需要从欧洲引进,成本较高。”李朝阳说,“另外,我们现在的整体技术引进于荷兰,数据库也用的是荷兰的数据,但荷兰和中国的自然环境区别很大,到底哪些数据和智能种植方式需要本土化,也是我们现在在探索的地方。”

尽管遇到了挑战,但宏福农业的决心依然很大,公司计划一旦现在的大棚种植成功,将在北京南部再建9个同样的西红柿种植大棚,最后将该技术在全国推广并最终在设施农业种植方面出台中国的国际标准。

来源 | 中国质量新闻网


相关文章

  • 项目融资报告书.2docx(1)
  • 项目融资报告书 编制: 夏登高 审核: 会审: 审批: ( 编制日期:2015年12月28日) 第一章 总论 1.1项目提要 1.1.1项目名称 第一章总论 项目名称:遵义市永安养老休闲服务有限公司项目融资报告书 1.1.2项目建设单位.法 ...查看


  • 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1)
  • Perspective / RURAL LANDSCAPE 风貌也为城市居民所向往.然而,千百年来,出于生计考虑,农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活模式根深蒂固,加之消费社会的资本渗透,导致乡村自然水土资源.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性开发.譬如砍伐树林贩 ...查看


  • 乌蒙生态旅游农业示范园
  • 乌蒙生态旅游农业示范园 机 密 第 1 页 共 58 页 创业名称:乌蒙生态旅游农业示范园 地址:百里杜鹃风景区普底乡跑马村 联系人: 吴学财 联系电话:[1**********] E-mail:[email protected] 创业计划书 ...查看


  • 农业旅游庄园规划
  •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核心引擎 -庄园经济如何规划和设计 休闲农庄是乡村旅游的一种类型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乡村民俗文化为灵魂,城市居民为目标的一种休闲旅游形式.庄园经济庄园是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业生产.经营以及农村文化为一 ...查看


  • 高中地理必修二学案基础知识
  •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人口数量变化:全球-人口的自然增长 某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迁移 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1 人口自然增长率= - 人口自然增长量=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 2 人口增长的时间变化 3 二战后,人口 ...查看


  • 中国经济地理
  • 许昌襄城县蔬菜大棚 摘要: 关键词: 蔬菜产业不仅是襄城县农业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更是影响居民生活水平的"菜蓝子"工程.下面就从促进该产业发展的条件说起,然后谈谈该产业的现状.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 一.发展的自然地 ...查看


  • 如何加快转变村庄经济发展方式·投稿版
  • 如何加快转变村庄经济发展方式 --以怀柔区渤海镇马道峪村板栗产业发展为例 陈 屹① 德青措② 刘江荣③ 摘 要:板栗产业是马道峪村的主要生业,破解以该村板栗种植业为代表的自给性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实现板栗种植的产业化意义重大.博采现代工业文明 ...查看


  • LED植物生长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 LED 植物生长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4-08-08 00:29:00 来源: OFweek 半导体照明网 评论投稿订阅 导读: 近年,完全人工光控制型植物工厂在全球范围内正逐步形成半导体产业的新显学,结合传统农业的技术优势.半导体 ...查看


  •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
  • 地理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一. 人口的自然增长 1.10年来人口增长 历史时期 人类的生产劳动 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 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 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 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 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