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八则》
一、复习目标:
1. 了解孔子及《论语》等有关的语文知识。
2. 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并能联系自己的学习实践,获得独到的感受。
3. 掌握‚说‛‚知‛‚诲‛‚女‛‚为‛‚罔‛‚殆‛‚敏‛等实词的意义。
4. 学习分类整理笔记的方法,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5. 背诵课文。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
二.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三. 复习过程: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复习《八则》。
(一)作者、《论语》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严格遵守‚礼‛的规定。还特别强调‚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并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点。他还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要有个限度。他的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但客观上还是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孔子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开创的私人学堂,弟子达三千人。各阶层的人都可以到他那里学习。改变了过去教育被官府垄断,只有贵族子弟可以受教育的情况。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教学方面也有很多重要的经验。注意‚因材施教‛,主张学习知识要‚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
孔子的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中。这部书是他的弟子和孔门后学辑录的,是我国古代一部有名的儒家经典。
孔子的思想,从汉朝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这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
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二)掌握字词:
1. 成语: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2. 文言虚词
而:顺接连词
a. 温故而知新 b. 敏而好学 c. 学而时习之 d. 择其善者而从之
转折连词
a. 人不知而不愠 b. 学而不厌 c. 思而不学则殆
3. 实词
(1)古代的单音节词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只要加一个字就行,如:
(学、复、实)习 朋(友) (喜)悦 (快)乐 思(考)
学(习) (聪)敏 敏(捷) (教)诲 厌(倦)
(疲)倦 (选)择 知(道) (爱)好
(2)同一个意思而古今所用的字不相同。如:
人不知(了解) 愠(怨恨) 君子(正直的人,有修养的人)
故(旧的,从前的) 善(好) 何(什么)
(3)通假字
‚说‛通‚悦‛(愉快) ‚女‛通‚汝‛(你) ‚识‛通‚志‛(记住)
‚知‛通‚智‛(智慧)
(4)名言警句:
a.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用于学习态度)
b.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默而识之 (用于学习方法)
c. 人不知而不愠 三人行必有我师 (用于思想修养)
(三)译文: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再按时去复习它,不是愉快的事情吗?有志趣
相投的同窗好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因此恼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或者启发,这样的人可
以当老师。‛
(3)孔子说:‚只读书而不去动脑筋去思考,就会感到迷惘而无所得;只是
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感到精神疲惫而无所收获。‛
(4)孔子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
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5)子贡(向孔子)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答道:‚他聪明而又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感到耻辱。所以他的谥号称为‘文’。‛
(6)孔子说:‚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教导学生要热情,这些哪一样我能有呢?‛
(7)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
择他们好的地方学习,对于他们不好的地方,就应该注意改正。‛
(8)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
他。不到(他)想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四)深入分析八则语录的意思。
第一则主要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还讲到个人修养的问题,表现了孔子对于学习实践、学习需结友、学习与自我修养密不可分的深刻见解。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 ‚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
第二则主要讲学习方法,既阐述了新旧知识衔接迁移的观点,又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一般都认为‚温故‛和‚知新‛是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
第三则讲学习态度问题,当然也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态度——谦虚、诚恳、老实。切不可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第四则讲的是学习方法,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孔子认为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学习才能收到效果。
第五则讲学习态度。孔子强调要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第六则也是讲学习态度。这里孔子借回答子贡的问题,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敏好学,勇于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表现了孔子对机敏努力、勤学好问风范的推崇。
第七则是孔子的自述。‚默而识之‛讲的是学习方法,‚识‛,记住,强调要把学过的知识牢记在心里,不断积累。‚学而不厌‛讲的是学习态度,‚厌‛,同‚餍‛,满足的意思,提倡的是‚学无止境‛的境界。‚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育学生。孔子一生都是这样做的,却说‚哪一样我能做到呢?‛显然,
这是孔子的自谦之词。
第八则也是讲的学习态度。孔子提倡,学习别人时要有所选择,不但能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且能剔除别人的短处,强调了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重要性。
总之,这八则语录,深刻地阐述了学与习、学与思、学与问、学与师、己与人的辩证关系,倡导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辞约义丰,精练传神。
(五)对下列特殊句式或固定短语的理解,同学们应注意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简析:‚不亦……乎‛是文言文中一种表反问的习惯句式。语气委婉,实际上是用反问的形式表示肯定。意思是‚不是……吗‛,‚岂不是……吗‛。其中‚亦‛字的含义较虚,一般不必译出。
(2)可以为师矣。
简析:这里的‚可以‛是两个词,‚可‛和‚以‛。可,可以,助动词;以,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之‛。为,做,当。全句直译就是‚可以让这种人做老师了‛。
(3)何有于我哉。
简析:这是个特殊语序的句子。疑问代词‚何‛作动词‚有‛的宾语,前置。‚何有‛即‚有何‛。‚于‛,介词,对于。‚于我‛这个介宾短语应是动词‚有‛的状语,因为宾语‚何‛提到动词谓语‚有‛前,所以‚于我‛‚置于‛‚有‛之后作补语。‚何有于我哉‛,即‚于我有何哉‛。直译是‚对于我来说有什么呢‛。‚哪一样我能有呢‛是意译。意译语气委婉些,能表达出孔子的身份。
四 巩固提高。
[基础知识积累]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论( )语 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 ) 诲女知之乎( ) 是知( )也 罔( )殆( ) 而内自省( )也 默而识之( ) 何有于我哉( )
2. 解释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
(2)人不知而不愠( )( )
(3)温故而知新( )( )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6)见贤思齐焉,则不贤而内自省也( )( )
(7)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
3. 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 诲女知之乎?
C.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E. 思而不学则殆。
4. 解释下面的一词多义。
5. 指出下面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古义(1)不亦君子乎⎨∙∙⎩今义
⎧古义(2)择其善者而从之⎨∙∙⎩今义
⎧古义(3)可以为师矣⎨∙∙⎩今义
⎧古义(4)学而不厌⎨∙⎩今义 6. 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整体感悟]
7. 孔子,名 字 ,是 时期的 家 家
家
是 学派的代表人。
8.根据提示,用课文中的语句填空。
①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认为应该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⑤世博会在我国上海召开,中国人民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
⑥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 , ⑦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
⑧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 , 来表示;
⑨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⑩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⑩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⑨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
七年级《八则》
一、复习目标:
1. 了解孔子及《论语》等有关的语文知识。
2. 理解每一则语录的意思,并能联系自己的学习实践,获得独到的感受。
3. 掌握‚说‛‚知‛‚诲‛‚女‛‚为‛‚罔‛‚殆‛‚敏‛等实词的意义。
4. 学习分类整理笔记的方法,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5. 背诵课文。理解文章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
二.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三. 复习过程: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如《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等。这些著述对中华文化曾产生过深远影响,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复习《八则》。
(一)作者、《论语》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孔子在政治上主张严格遵守‚礼‛的规定。还特别强调‚仁‛。他认为‚仁‛就是‚爱人‛,并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点。他还反对苛政,要求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要有个限度。他的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但客观上还是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孔子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开创的私人学堂,弟子达三千人。各阶层的人都可以到他那里学习。改变了过去教育被官府垄断,只有贵族子弟可以受教育的情况。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教学方面也有很多重要的经验。注意‚因材施教‛,主张学习知识要‚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
孔子的言论,主要记载在《论语》中。这部书是他的弟子和孔门后学辑录的,是我国古代一部有名的儒家经典。
孔子的思想,从汉朝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这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
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二)掌握字词:
1. 成语: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2. 文言虚词
而:顺接连词
a. 温故而知新 b. 敏而好学 c. 学而时习之 d. 择其善者而从之
转折连词
a. 人不知而不愠 b. 学而不厌 c. 思而不学则殆
3. 实词
(1)古代的单音节词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只要加一个字就行,如:
(学、复、实)习 朋(友) (喜)悦 (快)乐 思(考)
学(习) (聪)敏 敏(捷) (教)诲 厌(倦)
(疲)倦 (选)择 知(道) (爱)好
(2)同一个意思而古今所用的字不相同。如:
人不知(了解) 愠(怨恨) 君子(正直的人,有修养的人)
故(旧的,从前的) 善(好) 何(什么)
(3)通假字
‚说‛通‚悦‛(愉快) ‚女‛通‚汝‛(你) ‚识‛通‚志‛(记住)
‚知‛通‚智‛(智慧)
(4)名言警句:
a.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不厌 敏而好学(用于学习态度)
b. 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默而识之 (用于学习方法)
c. 人不知而不愠 三人行必有我师 (用于思想修养)
(三)译文:
(1)孔子说:‚学习了知识,再按时去复习它,不是愉快的事情吗?有志趣
相投的同窗好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的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也不因此恼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孔子说:‚复习旧的知识,能从中获得新的体会或者启发,这样的人可
以当老师。‛
(3)孔子说:‚只读书而不去动脑筋去思考,就会感到迷惘而无所得;只是
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感到精神疲惫而无所收获。‛
(4)孔子说:‚子路,教给你正确认识事物的道理吧。(那就是)知道就是
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5)子贡(向孔子)问道:‚孔文子的谥号为什么叫‘文’呢?‛孔子答道:‚他聪明而又爱好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感到耻辱。所以他的谥号称为‘文’。‛
(6)孔子说:‚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教导学生要热情,这些哪一样我能有呢?‛
(7)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
择他们好的地方学习,对于他们不好的地方,就应该注意改正。‛
(8)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却不能的时候,不去开导
他。不到(他)想说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出一个方角却不能由此类推出其他三个方角,就不再教他了。‛
(四)深入分析八则语录的意思。
第一则主要讲学习的态度和方法,还讲到个人修养的问题,表现了孔子对于学习实践、学习需结友、学习与自我修养密不可分的深刻见解。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
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 ‚朋‛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人不知‛,‚不知‛什么呢?没有说出来,但意思很明白,就是‚自己‛。
第二则主要讲学习方法,既阐述了新旧知识衔接迁移的观点,又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过去一般都认为‚温故‛和‚知新‛是相互补充的两个方面,如子夏所说‚日知其所无,月无忘其所能‛(见《论语〃子张》),这是因为忽略了下面‚为师‛二字。
第三则讲学习态度问题,当然也是正确认识事物的态度——谦虚、诚恳、老实。切不可不懂装懂、自欺欺人。
第四则讲的是学习方法,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孔子认为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学习才能收到效果。
第五则讲学习态度。孔子强调要向一切人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
第六则也是讲学习态度。这里孔子借回答子贡的问题,借题发挥,教育弟子要勤敏好学,勇于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表现了孔子对机敏努力、勤学好问风范的推崇。
第七则是孔子的自述。‚默而识之‛讲的是学习方法,‚识‛,记住,强调要把学过的知识牢记在心里,不断积累。‚学而不厌‛讲的是学习态度,‚厌‛,同‚餍‛,满足的意思,提倡的是‚学无止境‛的境界。‚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育学生。孔子一生都是这样做的,却说‚哪一样我能做到呢?‛显然,
这是孔子的自谦之词。
第八则也是讲的学习态度。孔子提倡,学习别人时要有所选择,不但能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且能剔除别人的短处,强调了主动学习、善于学习的重要性。
总之,这八则语录,深刻地阐述了学与习、学与思、学与问、学与师、己与人的辩证关系,倡导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辞约义丰,精练传神。
(五)对下列特殊句式或固定短语的理解,同学们应注意发现规律总结规律。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简析:‚不亦……乎‛是文言文中一种表反问的习惯句式。语气委婉,实际上是用反问的形式表示肯定。意思是‚不是……吗‛,‚岂不是……吗‛。其中‚亦‛字的含义较虚,一般不必译出。
(2)可以为师矣。
简析:这里的‚可以‛是两个词,‚可‛和‚以‛。可,可以,助动词;以,介词,后面省略宾语‚之‛。为,做,当。全句直译就是‚可以让这种人做老师了‛。
(3)何有于我哉。
简析:这是个特殊语序的句子。疑问代词‚何‛作动词‚有‛的宾语,前置。‚何有‛即‚有何‛。‚于‛,介词,对于。‚于我‛这个介宾短语应是动词‚有‛的状语,因为宾语‚何‛提到动词谓语‚有‛前,所以‚于我‛‚置于‛‚有‛之后作补语。‚何有于我哉‛,即‚于我有何哉‛。直译是‚对于我来说有什么呢‛。‚哪一样我能有呢‛是意译。意译语气委婉些,能表达出孔子的身份。
四 巩固提高。
[基础知识积累]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论( )语 不亦说乎( ) 人不知而不愠( ) 诲女知之乎( ) 是知( )也 罔( )殆( ) 而内自省( )也 默而识之( ) 何有于我哉( )
2. 解释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
(2)人不知而不愠( )( )
(3)温故而知新( )( )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6)见贤思齐焉,则不贤而内自省也( )( )
(7)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
3. 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 诲女知之乎?
C.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E. 思而不学则殆。
4. 解释下面的一词多义。
5. 指出下面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古义(1)不亦君子乎⎨∙∙⎩今义
⎧古义(2)择其善者而从之⎨∙∙⎩今义
⎧古义(3)可以为师矣⎨∙∙⎩今义
⎧古义(4)学而不厌⎨∙⎩今义 6. 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整体感悟]
7. 孔子,名 字 ,是 时期的 家 家
家
是 学派的代表人。
8.根据提示,用课文中的语句填空。
①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认为应该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⑤世博会在我国上海召开,中国人民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 ‛
⑥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也是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句子) , ⑦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 ,
⑧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 , 来表示;
⑨阐述正确的学习态度是实事求是,不能不懂装懂的句子是: ,
⑩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三重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⑩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⑨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