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错误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尝试错误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华利平1 金新英2

(1.宁波镇海中学 浙江宁波315200 2.镇海蛟川书院 浙江宁波 315202) 摘要 本文从尝试错误法的一般模式出发,着重论述了尝试错误法在化学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教学策略,并对实际使用过程中提出几点注意。

关键词 尝试错误法 有效性 认知冲突

一.尝试错误法的提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E.Thorndike,1874-1949) ,他从猫通过十八次的反复才打开笼门获取门外食物的实验中得出,猫的这种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直到成功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桑代克看来,猫在复杂的刺激情境中辨别出门栓(S)作为打开笼门的刺激,也就是在门栓(S)与开门反应(R)之间形成了巩固的联系,所以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桑代克提出学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而是建立刺激—反应(S—R)联结,即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与某种正确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其中不需要观念或思维的参与。这种刺激—反应联结主要是通过尝试错误、不断修正行为而形成的,学习过程就是通过渐进的尝试错误形成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二.尝试错误法的作用与流程图

由于学生对学习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准备不同,那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精心设计教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改变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多设疑,多让学生发言,让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问,勤于思索[1],不断摸索,则其记忆在强刺激反映下的联结必然会更为强烈牢固。增加学习的有效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错误是学习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可以说它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无完人,问题是怎样来对待这些错误。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所暴露出来的错误与不足,教师要通过应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错误的价值最大化。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对学生进行再刺激,再尝试。通过学生“尝试错误”的过程,使学生不断反思,不断调整认知方式,从而让学生在犯错、知错、改错、防错的良性反应下构建新知识,新能力。所以尝试错误教学法的流程图可以构建如下:

[2]

三.尝试错误法常用的教学策略

1.巧设陷阱,引诱学生得出错误

教师备课过程中,针对学生常犯的错误,人为的设置一些思维陷阱,造成学生思维上的认知冲突,诱使得出错误结论。再通过同学的质疑、思索、辨析、比较,找出错误原因所在,得出正确结论,构建新的知识。例如:0.001mol/L的CH3COOH加水稀释100倍以后溶液的pH是多少?若再加水稀释1000倍呢?可能很多同学会立刻根据单一溶液的pH计算方式得到两个值5和8,但若再仔细思索一下,会发现一个问题,一种酸性溶液加水怎么会变为碱性呢?这时教师再加于适当的引导,通过学生的探索与分析,得到当溶液的酸(碱)性很弱时再加水稀释不应该忽略水中H+和OH的物质的量的浓度这样一个正确结论。 -

这一策略给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从逆向思维作为知识点的切入点,通过暴露学生错误,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实现自我价值,增强了学生子信心。

2.顺水推舟,帮助学生正视错误

有的老师最怕在提问时学生的回答与自己的原本设想有偏差,甚至是完全相反。但如果教师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学生的错误,将错就错,进一步放大错误,使学生更容易看出错误之所在,却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恩格斯所说的“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是对于这个策略应用的最好的注解。

例如:中和滴定实验中最后在滴定过程中视线应该注视哪里的问题,有些学生过多的关注了滴定管中液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毫不思索的就说要注视滴定管,对于这样的学生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来亲自做一做。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他就会发现自己的错误,因为关注了滴定中液面的下降,什么时候可以关闭活塞呢?又如CaCl2中通入CO2会不会产生沉淀的问题?若是第一次学生第一接触这样的命题,几乎100%的同学会回答有CaCO3白色沉淀,定向思维影响了他们对特定情景的判定。若教师能够顺着他们的思维,不急于点破,让他们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能很“顺利”的得到CaCl2 +CO2+H2O=CaCO3+2HCl,学生只有看到自己的方程式才恍然大悟,发现错了。

有人说,若不让错误出生便不会有真理降世,学生的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技能的提高都要汲取失败的教训,都要从错误中挣脱出来。

这一策略针对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基本知识不够扎实的同学有比较好的效果,通过学生自我的具体实践,发现错误的存在,针对错误能够及时的总结与反思,提高思维的警戒性、缜密性和发散性。使学生在深刻领会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良好的学习品质。

3.适时引错,激励学生剖析错误

课堂上,学生往往是跟着老师走,总是认为教师讲的都是真理,思维的活跃程度收制于教师,只是一味被动的接受知识,从而造成课堂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间故意制造错误情景、现象或者提供一个错误的样本,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对错误进行解剖,发现错误的原

因,并能够加于改正。教师的这种反弹琵琶,其效果比正面引导要明显的多。如:课堂上笔者要求学生配平如下的反应式 KMnO4+H2O2+H2SO4→K2SO4+MnSO4+O2+H2O,较多的同学根据配平的原则,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给出了答案,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5O2+8H2O 当多数同学都认为可以从老师那里得到肯定和赞许时,笔者却给出了另外一个配平的方程式 2KMnO4+9H2O2+3H2SO4=K2SO4+2MnSO4+7O2+12H2O,要求学生分析此方程式有什么错误,连续提问了三个学生,都得到相同的答案,这个方程式是正确的,因为无论从元素的种类与个数方程式左右两边都是守恒的。为什么同一反应可以有二组系数呢?学生都用一种期盼的眼神看着我,对答案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此时笔者仍然对学生反应“置之不理”,而是又抛出类似的方程式,2KMnO4+7H2O2+3H2SO4=K2SO4+2MnSO4+6O2+10H2O。此时的学生表情已经是目瞪口呆,大惑不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时学生就处于这种愤悱之际。教师就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分析这三个方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给学生指明一个方向,活跃的思维就有了“发泄”之处,学生之间的讨论就非常热烈,得出一致的结论,相差了若干个H2O2的分解,紧接着针对错误的样本,加以理论分析、得出错误原因。这种策略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的能力。在反复的刺激下,能够联结得到更多的联系,使知识得以巩固。

4.制造“事故”,引导学生评价错误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事先的精心准备,得出与学生现有知识或与教科书上不一的结论。引导学生发现、辨析其中的错误,能正确合理的评价错误发生的原因。反思错误,总结教训,使学生增强免疫错误的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自我的反思与总结,获得有意义的学习,从而实现知识结构与元认知水平的发展。如:《苯酚》一节时讲到苯酚很容易与浓溴水发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笔者在做演示实验时故意将浓溴水滴加到苯酚中,久久不见白色沉淀产生。又让一学生做也得到同样的结论。难道书本上的结论有错误?这是不可能的,学生的回答很干脆。既而引发学生讨论与思考。实现知识的迁延,根据溶液互滴时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现象这一原有知识。学生一致要求将苯酚滴加到溴水中。笔者有让一学生来做,白色沉淀迅速出现。教室中一片欢呼。学生纷纷对刚才的错误原因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失败是成功之母”,有时错误比正确更具有教育价值。

四.运用尝试错误法应注意的几点

1.创设的错误难度要符合学生实际

教师在创设情景,引诱学生犯错或者教师本身制造错误时,难度应该在学生的智力水平和能力范围之内。对于一眼就能够看出的陷阱和错误不可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若难度过大,学生往往会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而无从下手,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2。尝试错误法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尝试错误法的应用是让学生在不断的弯路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教师课堂上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积极参与,切不可因为时间紧迫,教师提出错误样本,自己

解决问题的包办模式。对待学生在主动探索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无论是事先设计还是“课堂意外”,教师都应该妥善解决。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错误要服务于课堂重点、难点的突破

尝试错误法有别于其他的教学方法,它往往是从反面作为知识点的切入口,对学生有较高的能力要求。所以错误的设计往往是只服务于课堂上重点、难点的突破。切勿任意的展开,无限制的延伸。否则会使学生好不容易发现了错误,但是根本解决不了他在课堂上所产生的各种困惑。造成教学效率的低下。

尝试与错误学习似乎是一种普遍的学习模式,而且在大多数复杂的学习情境中多半是一种有效的模式。尝试错误法经过实践是一种比较有效果的教学方法,它吸引学生的注意,提升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但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使用时也要注意尺度与频率,切忌一味滥用,否则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降低,如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第7-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2]许岩《浅谈“尝试错误”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16期

[3]王映学《简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及其修正》,《河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华利平:镇海中学一级教师

电话:[1**********]

邮箱:[email protected]

[3]

尝试错误法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华利平1 金新英2

(1.宁波镇海中学 浙江宁波315200 2.镇海蛟川书院 浙江宁波 315202) 摘要 本文从尝试错误法的一般模式出发,着重论述了尝试错误法在化学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教学策略,并对实际使用过程中提出几点注意。

关键词 尝试错误法 有效性 认知冲突

一.尝试错误法的提出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E.Thorndike,1874-1949) ,他从猫通过十八次的反复才打开笼门获取门外食物的实验中得出,猫的这种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直到成功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桑代克看来,猫在复杂的刺激情境中辨别出门栓(S)作为打开笼门的刺激,也就是在门栓(S)与开门反应(R)之间形成了巩固的联系,所以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桑代克提出学习不是建立观念之间的联结,而是建立刺激—反应(S—R)联结,即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与某种正确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其中不需要观念或思维的参与。这种刺激—反应联结主要是通过尝试错误、不断修正行为而形成的,学习过程就是通过渐进的尝试错误形成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二.尝试错误法的作用与流程图

由于学生对学习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准备不同,那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精心设计教案,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改变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多设疑,多让学生发言,让学生能够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敢于质疑问,勤于思索[1],不断摸索,则其记忆在强刺激反映下的联结必然会更为强烈牢固。增加学习的有效性,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错误是学习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可以说它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无完人,问题是怎样来对待这些错误。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所暴露出来的错误与不足,教师要通过应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错误的价值最大化。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对学生进行再刺激,再尝试。通过学生“尝试错误”的过程,使学生不断反思,不断调整认知方式,从而让学生在犯错、知错、改错、防错的良性反应下构建新知识,新能力。所以尝试错误教学法的流程图可以构建如下:

[2]

三.尝试错误法常用的教学策略

1.巧设陷阱,引诱学生得出错误

教师备课过程中,针对学生常犯的错误,人为的设置一些思维陷阱,造成学生思维上的认知冲突,诱使得出错误结论。再通过同学的质疑、思索、辨析、比较,找出错误原因所在,得出正确结论,构建新的知识。例如:0.001mol/L的CH3COOH加水稀释100倍以后溶液的pH是多少?若再加水稀释1000倍呢?可能很多同学会立刻根据单一溶液的pH计算方式得到两个值5和8,但若再仔细思索一下,会发现一个问题,一种酸性溶液加水怎么会变为碱性呢?这时教师再加于适当的引导,通过学生的探索与分析,得到当溶液的酸(碱)性很弱时再加水稀释不应该忽略水中H+和OH的物质的量的浓度这样一个正确结论。 -

这一策略给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从逆向思维作为知识点的切入点,通过暴露学生错误,引导学生质疑,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得出正确的结论,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实现自我价值,增强了学生子信心。

2.顺水推舟,帮助学生正视错误

有的老师最怕在提问时学生的回答与自己的原本设想有偏差,甚至是完全相反。但如果教师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学生的错误,将错就错,进一步放大错误,使学生更容易看出错误之所在,却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恩格斯所说的“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是对于这个策略应用的最好的注解。

例如:中和滴定实验中最后在滴定过程中视线应该注视哪里的问题,有些学生过多的关注了滴定管中液体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毫不思索的就说要注视滴定管,对于这样的学生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来亲自做一做。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他就会发现自己的错误,因为关注了滴定中液面的下降,什么时候可以关闭活塞呢?又如CaCl2中通入CO2会不会产生沉淀的问题?若是第一次学生第一接触这样的命题,几乎100%的同学会回答有CaCO3白色沉淀,定向思维影响了他们对特定情景的判定。若教师能够顺着他们的思维,不急于点破,让他们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能很“顺利”的得到CaCl2 +CO2+H2O=CaCO3+2HCl,学生只有看到自己的方程式才恍然大悟,发现错了。

有人说,若不让错误出生便不会有真理降世,学生的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技能的提高都要汲取失败的教训,都要从错误中挣脱出来。

这一策略针对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基本知识不够扎实的同学有比较好的效果,通过学生自我的具体实践,发现错误的存在,针对错误能够及时的总结与反思,提高思维的警戒性、缜密性和发散性。使学生在深刻领会知识的同时,又培养了良好的学习品质。

3.适时引错,激励学生剖析错误

课堂上,学生往往是跟着老师走,总是认为教师讲的都是真理,思维的活跃程度收制于教师,只是一味被动的接受知识,从而造成课堂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间故意制造错误情景、现象或者提供一个错误的样本,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对错误进行解剖,发现错误的原

因,并能够加于改正。教师的这种反弹琵琶,其效果比正面引导要明显的多。如:课堂上笔者要求学生配平如下的反应式 KMnO4+H2O2+H2SO4→K2SO4+MnSO4+O2+H2O,较多的同学根据配平的原则,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给出了答案,2KMnO4+5H2O2+3H2SO4=K2SO4+2MnSO4+5O2+8H2O 当多数同学都认为可以从老师那里得到肯定和赞许时,笔者却给出了另外一个配平的方程式 2KMnO4+9H2O2+3H2SO4=K2SO4+2MnSO4+7O2+12H2O,要求学生分析此方程式有什么错误,连续提问了三个学生,都得到相同的答案,这个方程式是正确的,因为无论从元素的种类与个数方程式左右两边都是守恒的。为什么同一反应可以有二组系数呢?学生都用一种期盼的眼神看着我,对答案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此时笔者仍然对学生反应“置之不理”,而是又抛出类似的方程式,2KMnO4+7H2O2+3H2SO4=K2SO4+2MnSO4+6O2+10H2O。此时的学生表情已经是目瞪口呆,大惑不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此时学生就处于这种愤悱之际。教师就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分析这三个方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给学生指明一个方向,活跃的思维就有了“发泄”之处,学生之间的讨论就非常热烈,得出一致的结论,相差了若干个H2O2的分解,紧接着针对错误的样本,加以理论分析、得出错误原因。这种策略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合作的能力。在反复的刺激下,能够联结得到更多的联系,使知识得以巩固。

4.制造“事故”,引导学生评价错误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事先的精心准备,得出与学生现有知识或与教科书上不一的结论。引导学生发现、辨析其中的错误,能正确合理的评价错误发生的原因。反思错误,总结教训,使学生增强免疫错误的能力,做到防患于未然。让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自我的反思与总结,获得有意义的学习,从而实现知识结构与元认知水平的发展。如:《苯酚》一节时讲到苯酚很容易与浓溴水发生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笔者在做演示实验时故意将浓溴水滴加到苯酚中,久久不见白色沉淀产生。又让一学生做也得到同样的结论。难道书本上的结论有错误?这是不可能的,学生的回答很干脆。既而引发学生讨论与思考。实现知识的迁延,根据溶液互滴时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现象这一原有知识。学生一致要求将苯酚滴加到溴水中。笔者有让一学生来做,白色沉淀迅速出现。教室中一片欢呼。学生纷纷对刚才的错误原因发表了自己的想法。“失败是成功之母”,有时错误比正确更具有教育价值。

四.运用尝试错误法应注意的几点

1.创设的错误难度要符合学生实际

教师在创设情景,引诱学生犯错或者教师本身制造错误时,难度应该在学生的智力水平和能力范围之内。对于一眼就能够看出的陷阱和错误不可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若难度过大,学生往往会找不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而无从下手,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2。尝试错误法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尝试错误法的应用是让学生在不断的弯路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教师课堂上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积极参与,切不可因为时间紧迫,教师提出错误样本,自己

解决问题的包办模式。对待学生在主动探索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无论是事先设计还是“课堂意外”,教师都应该妥善解决。提高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错误要服务于课堂重点、难点的突破

尝试错误法有别于其他的教学方法,它往往是从反面作为知识点的切入口,对学生有较高的能力要求。所以错误的设计往往是只服务于课堂上重点、难点的突破。切勿任意的展开,无限制的延伸。否则会使学生好不容易发现了错误,但是根本解决不了他在课堂上所产生的各种困惑。造成教学效率的低下。

尝试与错误学习似乎是一种普遍的学习模式,而且在大多数复杂的学习情境中多半是一种有效的模式。尝试错误法经过实践是一种比较有效果的教学方法,它吸引学生的注意,提升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但作为一种教学方法,使用时也要注意尺度与频率,切忌一味滥用,否则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降低,如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第7-8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4月

[2]许岩《浅谈“尝试错误”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16期

[3]王映学《简论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及其修正》,《河西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华利平:镇海中学一级教师

电话:[1**********]

邮箱:[email protected]

[3]


相关文章

  • 药物分析毕业论文题目(731个)
  •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 毕业 毕业二〇一五年 三月二十 日 毕业 药物分析毕业论文题目 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 ...查看


  • 杭州市第19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结果
  • 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普教) 杭州市第 19 届中小学.幼儿园教学专题研究论文(普教)评选结果 中学政治 一等奖( 一等奖(3 篇) 萧山二中 萧山八中 富阳洞桥镇中学 徐仲桥 李亮亮 周水华 高中思想政治课新教材处理的实践与研 ...查看


  • 校庆论文征集名录
  • 校庆论文征集名录(2011.08止) 江洁华 Web2.0技术在高中美术课程资源拓展与应用初探 刘亚萍 Web2.0条件下高中语文校本资源平台的构建与运用 李理 Web 2.0助力下的班主任工作--如何利用web 2.0下的各种工具协助班级 ...查看


  • 高一化学物质的量单位-摩尔
  • 第二节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本节分四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第二课时:摩尔质量:第三课时:气体摩尔体积和阿伏加德罗定律:第四课时: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配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 ...查看


  • 初中科学教学反思
  • 初中科学教学反思 篇一:初中科学>教学反思 通过近20年的初中科学教学,在多次和同事.领导进行交流探讨后,我对初中科学的教学工作有了些许体会: 一.启蒙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科学是新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学生对此充满好奇 ...查看


  • 察言观色见风使舵
  • 摘要:契合新课程精神,课堂是动态的,是开放的,是互动的,它呈现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老师的互动,挖掘和利用学生资源,课堂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是教师教学智慧与教学水平的体现. 关键词:课堂教学:学生资源 ...查看


  •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教学建议
  • 作者:吴举宏 生物学通报 2011年12期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组成细胞的元素,组成细胞的化合物,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其教学目标为: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认同生命的物质性:尝试检测生 ...查看


  • 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堂评价_课堂评价国际研讨会综述
  • 课程与教学● 教育测量与评价 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国际研讨会综述 蔡文艺王小平 [摘要]2011年11月4日-6日,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了"课堂评价国际研讨会",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中小学教师现场 ...查看


  • 大武口区职称论文发表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创新思维论文选题题目
  • 云发表,专业论文发表网站!http://www.yunfabiao.com/ 面向作者直接收稿,省去中间环节,价格更低,发表更快,收录更快! 大武口区职称论文发表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创新思维论文选题题目 大武口区职称论文发表网-以下是小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