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徒然草第七段看兼好对生的认识

  摘 要:吉田兼好的随笔《徒然草》,是日本中世三大随笔之一,作品风格与其他两部相比较为轻松诙谐,对无常和生的认识有独到见解,本文试通过分析《徒然草》中第七段内容,来解析兼好对《生》的认识。

  关键词:徒然草;吉田兼好;生

  一、作品及作者

  《徒然草》创作于镰仓后期,是日本三大随笔之一,连同序文共244章,在日本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作者吉田兼好本名卜部兼好,出身朝廷神官世家,生卒年不详,据风卷景次的《西行与兼好》,桐原德重的《兼好传与徒然草的成立》中说法,兼好约出生于19岁弘安六年(1283年)前后,19岁位列六位藏人,25岁位列从五位,曾任藏人左兵卫佐。其出家时间大约在27岁到33岁之间。

  中世日本,像兼好这样在中年或老年出家成为沙弥的,被称为遁世者。 安良冈康作称:“舍弃立身出世之道,利用空暇来钻研学问和艺术的人不在少数。像这些沙弥,即遁世者推动了中世文艺的发达,这点是不能忘却的事实。”①

  二、第七段中对“生”的认识

  (一)第七段内容及解析

  あだし野の露消ゆる�rなく、�B部山の��たち去らでのみ住み果つる�ひならば、いかにもののあはれもなからん。世は定めなきこそいみじけれ。

  命あるものを�るに、人ばかり久しきはなし。かげろふの夕べを待ち、夏の蝉の春秋を知らぬもあるぞかし。つくづくと一年を暮すほどだにも、こよなうのどけしや。�かず、惜しと思はば、千年を�^すとも、一夜の�簸涡牡丐长饯护帷W・吖�てぬ世にみにくき姿を待ち得て、何かはせん。命�Lければ辱多し。�Lくとも、四十にたらぬほどにて死なんこそ、めやすかるべけれ。そのほど�^ぎぬれば、かたちを�uづる心もなく、人に出て交らはん事を思ひ、夕べの�に子�Oを�郅筏啤�さかゆく末を�んまでの命をあらまし、ひたすら世を�る心のみ深く、もののあわれも知らず成りゆくなん、あさましき。

  正因人的生命长度不定,才更感受到无可替代的生命中每一天的重要性,深刻体会到“生”的奇妙。这点也是佛教无常观的一种解读。永积安明在《中世文学的可能性》(岩波��店 1977)中论述道: “中世跟佛教有关的文学作品中,《徒然草》是最积极的,对现世最持肯定态度。”“透视现实事物的无常,朴素地拒绝追名逐利。以中性的视觉和方法在功名利禄中尽早窥得真相。”

  兼好认为,人生正是由于不安定才充满趣味,不认为要一味执着于清明克己。在现世中,他既对无常生命抒发感叹之情,又将人的生命置于自然万物循环中,以完全接受这一自然规律,并从中生发出“いみじけれ”(玄妙)这一对“生”的赞美。

  (二)兼好对待“往生”的态度

  日本的净土宗是以来世往生、死者安魂这些实际信仰为中心展开的。净土宗著作《往生要集》说到底也是以往生极乐净土为目标。这一点,与在现世中通过修行来获得顿悟的这一修行路线有着明显区别。佛教是最重视“悟”,通过“悟”寻求死后救赎的宗教。因此,以死后往生为第一目的的净土宗,在佛教中是很从理论上难给其定位的。因为虽然在日本民众的信仰中,净土宗可以完全与来世往生等同,但在佛教的实践体系中,更为重视的是在现世通过修行得到开悟的这一面。

  在兼好的时代,以《日本往生极乐记》《拾遗往生传》《后拾遗往生传》等为首流传着各种往生传,兼好很有可能也接触过这一类书目。书中所宣扬的思想是对死后的幻想,但在徒然草中却对这种极乐往生甚少关心。全文出现往生一词的章段仅有两段,而且都不是从兼好的口中讲述。

  如果兼好随当时人的做法,过着每日念佛的生活,相信极乐往生,并一心希求死后往生极乐世界,那么毋容置疑的,关于往生的内容一定会被写入徒然草中,这部作品也就会带上更为僧侣化的性质。从这一点可以推断,兼好并不迷信于往生传中所宣传的那种超现实的死后通过往生来脱离痛苦的方法。

  (三)兼好对待“生”的态度

  虽然兼好辞官成了沙弥,作了和尚,但他并不迷信当时社会主流的“往生”思想。可以说,兼好的眼光一直是投向现世的。在现世中,人的生命跟自然万物是相同的,以此为基础,完全接受了无常、短暂之后,他叹出了生命“いみじけれ”(玄妙)这样的赞美之词。并且,他打破了对于长寿的执着,明确了在有生之年,在当下,能享受“生”的乐趣,珍惜无可替代不可重来的每一天的生命,这一对“生”的积极认识。

  三、结论

  本论通过对第七段的解读,探究了兼好对“生”的认识。兼好并不迷信当时主流的“往生”思想,二十把目光投向现世,对无常的“生”有了冷静的认识。不仅是通过处于变化外界状态下的自己,从表面认识到了无常,还通过无常这一理论,开始真正尝试踏入无常的世界,并将自己在无常的世界中所经历和感受到的东西传达给世间的人们。在保持自己心的安定状态下,要享受当下活着时“生”的乐趣,重视生命中的每一天。这是对生有着积极态度的知识分子,作为沙弥的遁世者兼好通过现世修行和理智所感悟到的。这一点,对现代人也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

  注释:

  ①安良��康作.『徒然草の世界 上』教育出版.1983:17

  参考文献:

  [1]永积安明.中世文学的可能性.岩波书店,1977.

  [2]伊藤博之.徒然草入门.有斐阁新书,1978.

  [3]上田三四二氏.『徒然草的世界・俗与无常』.讲谈社,1976.

  [4]桑原博史.徒然草的观赏与批评.明治书院,1977.

  [5]安良冈康作.徒然草的世界 上.教育出版株式会社,1983.

  [6]安良冈康作.徒然草的世界 下.教育出版株式会社,1983.

  [7]末木文美士.镰仓佛教展开』.トランスビュ�`,2008.

  摘 要:吉田兼好的随笔《徒然草》,是日本中世三大随笔之一,作品风格与其他两部相比较为轻松诙谐,对无常和生的认识有独到见解,本文试通过分析《徒然草》中第七段内容,来解析兼好对《生》的认识。

  关键词:徒然草;吉田兼好;生

  一、作品及作者

  《徒然草》创作于镰仓后期,是日本三大随笔之一,连同序文共244章,在日本文学史上拥有重要地位。作者吉田兼好本名卜部兼好,出身朝廷神官世家,生卒年不详,据风卷景次的《西行与兼好》,桐原德重的《兼好传与徒然草的成立》中说法,兼好约出生于19岁弘安六年(1283年)前后,19岁位列六位藏人,25岁位列从五位,曾任藏人左兵卫佐。其出家时间大约在27岁到33岁之间。

  中世日本,像兼好这样在中年或老年出家成为沙弥的,被称为遁世者。 安良冈康作称:“舍弃立身出世之道,利用空暇来钻研学问和艺术的人不在少数。像这些沙弥,即遁世者推动了中世文艺的发达,这点是不能忘却的事实。”①

  二、第七段中对“生”的认识

  (一)第七段内容及解析

  あだし野の露消ゆる�rなく、�B部山の��たち去らでのみ住み果つる�ひならば、いかにもののあはれもなからん。世は定めなきこそいみじけれ。

  命あるものを�るに、人ばかり久しきはなし。かげろふの夕べを待ち、夏の蝉の春秋を知らぬもあるぞかし。つくづくと一年を暮すほどだにも、こよなうのどけしや。�かず、惜しと思はば、千年を�^すとも、一夜の�簸涡牡丐长饯护帷W・吖�てぬ世にみにくき姿を待ち得て、何かはせん。命�Lければ辱多し。�Lくとも、四十にたらぬほどにて死なんこそ、めやすかるべけれ。そのほど�^ぎぬれば、かたちを�uづる心もなく、人に出て交らはん事を思ひ、夕べの�に子�Oを�郅筏啤�さかゆく末を�んまでの命をあらまし、ひたすら世を�る心のみ深く、もののあわれも知らず成りゆくなん、あさましき。

  正因人的生命长度不定,才更感受到无可替代的生命中每一天的重要性,深刻体会到“生”的奇妙。这点也是佛教无常观的一种解读。永积安明在《中世文学的可能性》(岩波��店 1977)中论述道: “中世跟佛教有关的文学作品中,《徒然草》是最积极的,对现世最持肯定态度。”“透视现实事物的无常,朴素地拒绝追名逐利。以中性的视觉和方法在功名利禄中尽早窥得真相。”

  兼好认为,人生正是由于不安定才充满趣味,不认为要一味执着于清明克己。在现世中,他既对无常生命抒发感叹之情,又将人的生命置于自然万物循环中,以完全接受这一自然规律,并从中生发出“いみじけれ”(玄妙)这一对“生”的赞美。

  (二)兼好对待“往生”的态度

  日本的净土宗是以来世往生、死者安魂这些实际信仰为中心展开的。净土宗著作《往生要集》说到底也是以往生极乐净土为目标。这一点,与在现世中通过修行来获得顿悟的这一修行路线有着明显区别。佛教是最重视“悟”,通过“悟”寻求死后救赎的宗教。因此,以死后往生为第一目的的净土宗,在佛教中是很从理论上难给其定位的。因为虽然在日本民众的信仰中,净土宗可以完全与来世往生等同,但在佛教的实践体系中,更为重视的是在现世通过修行得到开悟的这一面。

  在兼好的时代,以《日本往生极乐记》《拾遗往生传》《后拾遗往生传》等为首流传着各种往生传,兼好很有可能也接触过这一类书目。书中所宣扬的思想是对死后的幻想,但在徒然草中却对这种极乐往生甚少关心。全文出现往生一词的章段仅有两段,而且都不是从兼好的口中讲述。

  如果兼好随当时人的做法,过着每日念佛的生活,相信极乐往生,并一心希求死后往生极乐世界,那么毋容置疑的,关于往生的内容一定会被写入徒然草中,这部作品也就会带上更为僧侣化的性质。从这一点可以推断,兼好并不迷信于往生传中所宣传的那种超现实的死后通过往生来脱离痛苦的方法。

  (三)兼好对待“生”的态度

  虽然兼好辞官成了沙弥,作了和尚,但他并不迷信当时社会主流的“往生”思想。可以说,兼好的眼光一直是投向现世的。在现世中,人的生命跟自然万物是相同的,以此为基础,完全接受了无常、短暂之后,他叹出了生命“いみじけれ”(玄妙)这样的赞美之词。并且,他打破了对于长寿的执着,明确了在有生之年,在当下,能享受“生”的乐趣,珍惜无可替代不可重来的每一天的生命,这一对“生”的积极认识。

  三、结论

  本论通过对第七段的解读,探究了兼好对“生”的认识。兼好并不迷信当时主流的“往生”思想,二十把目光投向现世,对无常的“生”有了冷静的认识。不仅是通过处于变化外界状态下的自己,从表面认识到了无常,还通过无常这一理论,开始真正尝试踏入无常的世界,并将自己在无常的世界中所经历和感受到的东西传达给世间的人们。在保持自己心的安定状态下,要享受当下活着时“生”的乐趣,重视生命中的每一天。这是对生有着积极态度的知识分子,作为沙弥的遁世者兼好通过现世修行和理智所感悟到的。这一点,对现代人也有非常大的启发意义。

  注释:

  ①安良��康作.『徒然草の世界 上』教育出版.1983:17

  参考文献:

  [1]永积安明.中世文学的可能性.岩波书店,1977.

  [2]伊藤博之.徒然草入门.有斐阁新书,1978.

  [3]上田三四二氏.『徒然草的世界・俗与无常』.讲谈社,1976.

  [4]桑原博史.徒然草的观赏与批评.明治书院,1977.

  [5]安良冈康作.徒然草的世界 上.教育出版株式会社,1983.

  [6]安良冈康作.徒然草的世界 下.教育出版株式会社,1983.

  [7]末木文美士.镰仓佛教展开』.トランスビュ�`,2008.


相关文章

  • 寻找的徒然
  • 一看到"乡下老师"这四个字,我们脑海里就浮现出当年下乡锻炼时常常泡在一起的那些一手拿书一手拿锄的农村教书先生的形象,他们面色黝黑,衣着破旧,田头课堂上下奔波,其艰辛情景,令人心神黯然.我们是带着这一先入为主的印象,去阅读 ...查看


  • 1500字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 1500字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骆驼祥子>真实地描绘了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在强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持下,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一辆洋 ...查看


  • 家长骆驼祥子读书心得
  • <骆驼祥子>读书心得 这是一个可悲的故事,讲述了北平老城里活生生的一幕.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要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他年轻力壮,正当生命的黄金时代:又勤苦耐劳,不惜用全部力量去达到这一目的.在 ...查看


  • 试论_徒然草_的生命美学
  • 作家杂志WriterMagazine2010No.3借鉴与比较 试论<徒然草>的生命美学 沙欢董佳佳陈君 摘要<徒然草>是日本古代最具代表性的随笔之一,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品不同程度地 神.儒以及道家 ...查看


  • 港人非常尊师--阅读答案
  • 港人非常尊师-- ①港人非常尊师,开学第一周校长在自己家里请了一桌席,有十位教授赴宴,我也在内.这种席,每周一次,务必使校长在学期中能和每一位教员谈谈.我因为是客,所以列在首批客人名单里. ②这种好事因为在台湾从未发生过,我十分高兴地去赴宴 ...查看


  • 描写面对挫折的句子
  • 1.痛苦应成为我们生命之舟上的压舱物,正因为有了它的存在,我们的船才得以稳健地前进. 2.大约世间之人多是寂寞的吧?未被击节赞美的文章,未蒙赏识的赤诚,未受注视的美貌,无人为之垂泪的剧情,徒然的弹了又弹却不曾被一语道破的高山流水之音 3.有 ...查看


  • 大班幼儿园个人工作计划
  • 大班幼儿园个人工作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我希望自己有一个很大的飞跃,包括各方面的能力.学业等.深思熟虑后,个人班务计划如下: 以<学前教育纲要>为指导,深刻领会二期课改精神,以新教材为主要参考资料,根据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确立 ...查看


  • 作文素材.零碎
  • [作文素材.零碎]作文素材,作文素材.零碎.零碎2009-12-31 03:04向人生的高空飞翔有一块石头在深山里寂寞地躺了很久,它有一个梦想:有一天能够像鸟儿一样飞上天空.当它把自己的理想告诉同伴时,立刻招来同伴们的嘲笑:瞧瞧,什么叫心比 ...查看


  • [骆驼祥子]读书笔记
  •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是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