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古文和现代文阅读(含答案)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①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②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世说新语》)

【注】①难:刁难、为难。 ②纳:接受、允许

①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8分)

百岁兰

(1)百岁兰的样子怪异,就像是死后被冲上海滩的一堆烂叶子。它不仅怪异,而且极 为罕见,仅见于纳米比亚和安哥拉的沙漠中。它是安哥拉的国花。

(2)百岁兰被认为是一种活化石,是来自侏罗纪时期的残留物。在侏罗纪时期,像百 岁兰这样的裸子植物主宰着陆地风景。随着时间推移,类似的植物逐渐消失,百岁兰却 历尽时艰,挺过环境和气候的巨变,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3)百岁兰生长自一根短粗的木头似的树干,只有两片叶子从树干底部持续生长,还有 一根长且粗的主根。发芽后,子叶长到2 5~3 5毫米长度,不久后出现两片永久性的叶 子,长在子叶对面,并且在百岁兰一生中持续生长。它们最终长到2~4米长度,然后被 风沙折磨得开叉,碎裂成多个条状,看上去就像一堆乱七八糟的叶子,从而再也看不出 只有两片叶子的原貌。

(4)两个生长中的子叶芽的末梢死亡后,它们的底部继续往侧面生长,这导致茎的便 圆锥形延长,由此产生沟槽,叶子便从沟槽中生长出来。百岁兰也是雌雄异体,拥有独 立的雄株和雌株。花粉从雄株到雌株球果的传播也是由昆虫来完成的,其中大多数是苍 蝇,偶尔也有黄蜂和蜜蜂,它们都是被雄株和雌株球果产生的“花蜜”吸引来的。

(5)百岁兰的年龄很难确定,但它们很长寿,能活1000年甚至更久,一些个体或许已 有2000岁以上。这种植物通过自己叶子上面的结构吸收水分,采集来自夜间形成的露 水中的湿气。科学家推测,百岁兰运用的是景天酸机制的光合作用,如果真是这样,它就 是已知唯一这样做的裸子植物。不过,目前这方面的证据相互矛盾。

(6)百岁兰因生长缓慢被认为是濒危植物,收藏者则对较为古老的百岁兰趋之若鹜。 尽管这样,仍然存在相当数量的野生百岁兰。百岁兰在安哥拉的受保护程度好于在纳米 比亚,这是因为安哥拉的地雷集中度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吓阻了追逐百岁兰的人。

(7)百岁兰可以用种子栽培,从珍奇植物种子商那里可以买到百岁兰的种子。种子必 须在头几个星期里保持湿润,同时保持尽量高的热量和光照。从野外采集的种子经常被 霉菌严重感染,这使得它们发芽后很快就腐烂。来自植物园或其他栽培源的种子则清洁

得多,因而不容易腐烂。

14.这篇文章分别介绍了百岁兰哪些方面的知识? (2分)

15.百岁兰为什么看不出两片叶子的原貌? (3分)

16.“它们很长寿,能活1000年甚至更久,一些个体或许已有2000岁以上”,加点的“或许”能否去掉?为什么? (3分)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7—21题。 (17分)

天上飘下来的礼物

孙道荣

①收衣服的时候,发现一个衣架子是空的,探身往楼下一看,果然又被风刮到楼下去了,喊儿子,去,到楼下林奶奶家的院子里把掉下去的衣服捡上来。儿子愉快地答应着,蹦蹦跳跳地下楼去了。

②风大的时候,晾晒在阳台上的衣服,常有一两件会被刮到楼下。一楼的林老太太,人有点孤僻,不太好说话。记得刚搬来的时候,一次衣服刮到她家院子里去了,我下楼敲门,想进她家院子捡一下。敲了半天,老太太连门都不肯开,“你到院子外去拿。”

③奇怪的是,儿子倒是和楼下的林奶奶挺投缘。那天,又一件衣服掉楼下院子里了,我看看,离栅栏不远,估计拿根竹竿就能挑出来。我让儿子下去挑挑看。儿子趴在栅栏边,用竹竿往里钩衣服的时候,林老太太突然走进了院子,儿子吓得不知所措,我站在阳台上,也隐隐约约听见她说,下次衣服再掉下来,你就从我家进来拿,好不好?儿子点点头。就这样,衣服再被风刮到楼下的院子里,都是儿子去捡。

④儿子似乎也挺乐意干这活。每次下去捡衣服,都要好大一会儿才回来。问儿子,在林奶奶家都干什么了?林奶奶喜欢清静,不要打扰了林奶奶。儿子歪着头说,没有啊,林奶奶可喜欢我了,跟我说了好多话。林奶奶告诉我,她孙子跟我差不多大呢,可是,她只看过他的照片,孙子在美国,还从来没回来过呢。

⑤关于林老太太,我也听社区工作人员谈起过。他们告诉我,林老太太唯一的儿子在美国,很多年没回来过了。老伴去世得早,儿子出国后,老太太就一个人生活。退休后,生活更孤单了,常常一个人闷在家里,跟外面的联系越来越少了,人也变得越来越乖僻。原来是这样。难怪那次我去敲门,她连门都不肯开。社区工作人员说,你们住她楼上,帮我们留意点,也尽量给老人点照顾。我点点头,又摇摇头,真不知道,怎样帮这个孤僻的老太太。

⑥日子平淡地过去,风偶尔会将我们家阳台的衣服刮到楼下去。儿子“噔噔噔”地下楼,又“噔噔噔”地上楼。他快乐得像一阵风。有时候,我会问儿子,楼下的林奶奶生活得怎么样啊?儿子想想,说,林奶奶看到我的时候,是很开心的啊。

⑦一次,儿子下去捡衣服,回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果。儿子说,这是林奶奶给的,是林奶奶家的叔叔,从美国寄回来的。儿子还自豪地说,我还帮林奶奶念

了信呢,是叔叔写给林奶奶的。儿子手上拿的衣服,叠得方方正正。儿子说,咱们家的衣服掉下去后,林奶奶捡起来,帮我们又洗了下,晾干了。我的心里,酸酸的,感动。 ⑧我们和楼下的老太太,仍然没有什么来往。我们的儿子“噔噔噔”地下楼,又“噔噔噔”地上楼。他快乐得像一阵风。有时候,从楼下林老太太的家里,会传来“咯咯”的笑声,一个童声,另一个很苍老。

⑨春节,我们一家回老家去了。回来时,才听说楼下的林老太太突然去世了,据说是无疾而终。我们注意到,儿子的眼圈红了。

⑩人们在整理老人的遗物时,看到了一个日记本,记录下了她最后的日子。基本上是流水账,但是,老人在日记里多次提到,从楼上刮下来的衣服,以及下来捡衣服的小男孩。老人的日记里,反复出现这样一句话:“那是从天上飘下来的礼物。”我明白老人的话。那也许是老人孤寂的生活里,最后一点期盼。

[选自《青年文摘》]

17.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18.文章第③段中“奇怪的是,儿子倒是和楼下的林奶奶挺投缘”,仔细阅读文章,哪些地方表现出儿子和楼下的林奶奶挺投缘?(4分)

19.第⑤段内容是否可以删除?请说明理由。(3分)

20.第⑦段中“我的心里,酸酸的,感动”。我为什么心里“酸酸的,感动”?(4分)

21.如何理解标题“天上飘下来的礼物”的含义?(3分)

10.翻译文中划线句。

(二)枭逢鸠。 鸠曰:“子将安之 ?”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枭将东徙》:出自刘向《说苑·谈丛》)(4分)

①子将安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说窗》选文,完成14-16题。(6分)

(1)“窗”字,初创时为“囱”,是个象形字。《说文解字》中说:“囱,在墙曰牖(音yǒu,窗子),在屋曰囱。象形。”远古先民的穴居之口开在屋顶,既是门,又是窗,所以,甲骨文的“窗”为原始形态“洞口”(窗)的直观白描。后来,“窗”字才变为由“穴”和“囱”两部分组成的字形。

(2)钱钟书先生在一篇关于“窗”的散文中写道:“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这段话形象地道出了窗的最本质功能:给房屋以阳光、空气、清风与视眼。

(3)窗,具有审美功能,最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对于人,“眼睛是灵魂的窗户”,对于房屋,窗户则是建筑灵魂的眼睛。窗户是会说话的,是有表情的,它所流露出的人情味也特别令人回味。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窗是词人吟咏不尽的题材,自然景物是窗中永恒的画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些名诗佳句,至今还广为传诵。

(4)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更是发挥地淋漓尽致。窗在园林中的妙用,主要通过漏窗和空窗来体现其“借景”功能。开在圆墙上的漏窗,又称花窗,多用砖瓦空砌而成。框中构图,形式多样,千变万化。图案内容多为花鸟、山水或几何图形。它本身是景,又可窗内窗外双向“借景”,极尽“漏”之能事。不装窗扇的窗称为空窗。空窗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扇形、葫芦形等多种形式,在大面积白粉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典雅优美。空窗本身不作景象,只在组景中起景框作用,窗的后面多置石峰,植竹丛、芭蕉之类,形成一幅幅小品图画,正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所说:“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未设之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

(5)窗的这些特点为古代那些能工巧匠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于是,窗的设计就更加活泼,造型更加丰富,且流露出更多的真性情。然而现在,我们房屋窗户的造型几乎100%着眼于实用,窗的魅力在现代建筑中日益衰退。学者赵鑫珊在他的《建筑是首哲理诗》中感叹道:“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窗仅仅是生存的窗,原先的生命窗消失...了,……然而,只有生命窗才富有诗意。”作者的感慨带给人们一种尴尬,同时也给了我...

们许多深思。

14. 本文介绍了窗的哪些功能?(2分)

15. 第4段中使用 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一种,结合具体句子说明其作用。(2分)

16.结合全文,品味第5段中,加点词“生命窗”指什么?(2分)

阅读贾平凹《天上的星星》,完成17-20题(10分)

(1)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他们烦恼了,却要随意骂我们讨厌,似乎一切烦恼都要我们负担,这便是我们做孩子的不曾明白的。天擦黑,我们才在家捉起迷藏,他们又来烦了,大声呵斥。我们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席上,躺下去,纳凉是了。

(2)闲的实在无聊极了、四周的房呀、墙呀、树的、本来就不新奇、现在又模糊了、看上去黝黝的似鬼影、我们伤心了、垂下脑袋。不知道这夜该如何过去、痴呆呆的守着瞌睡虫爬上眼皮。

(3)“星星!”妹妹突然叫了一声。我们都抬起头来,就在我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却极亮极亮。我们就好奇地数起星星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但就在这个时候,那星的周围又出现了几颗星星,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觉察,就明亮亮地出现了。啊,两颗,三颗十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一时间,漫天星空,一片闪亮。

(4)夜空再也不是荒凉的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挑担的,也有提着灯笼跑的。

(5)我们都快活起来了,一起站在树下,扬着小手。星星们似乎很得意了,向我们挤弄着眉眼,鬼鬼地笑。

(6)过了一会儿,月亮从村东口的那个榆树丫子里升上来了。它总是从那儿出来,冷不丁地,常要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先是玫瑰色的红,接着,就黄了脸,瞬间,它就又白了,极白极白的,夜空里就笼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色。我们都不知道这月亮是怎么了,却发现星星少了许多,留下的也淡了许多。这使我们大吃了一惊。

(7)“这是怎么了?”妹妹慌慌地说。

(8)“月亮出来了。”我说。

(9)“月亮出来了为什么星星就少了呢?”

(10)我们闷闷不得其解。坐了一会儿,似乎就明白了:这漠漠的夜空,恐怕是属于月亮的,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一定是生气,嫌星星们不安分,在吓唬它们哩。

(11)“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妹妹说。

(12)我们都没有了话说。我们深深懂得大人的威严,又深深可怜起星星了:月亮不在的时候,它们是多么有精光灵气;月亮出现了,它们就变得这般猥琐了。

(13)我们再也不忍心看那些星星了,低了头走到门前的小溪边,要去洗洗手脸。

(14)溪水浅浅地流着,我们探手下去,才要掬起一抔来,但是,我们差不多全看见了,就在那水底里,有着无数的星星。

(15)“啊,它们藏在这儿了。”妹妹大声地说。

(16)我们赶忙下溪去捞,但无论如何也捞不上来。我们明白了,那一定是星星不能在天上,就偷偷躲藏在这里了。我们就再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让它们静静地躲在这里好了。

(17)于是,我们都走回屋里,上床睡了。却总是睡不稳--那躲藏在水底的星星会被天上的月亮发现吗?可惜藏在水底的星星太少了,更多的还在天上闪着光亮。虽然它们很小,但天上如果没有它们,那会是多么寂寞啊!

(18)大人们又骂我们不安生睡觉了,骂过一通,就打起了鼾。我们赶忙爬起来,悄悄溜到门外,将脸盆儿、碗盘儿、碟缸儿都拿了出去,盛了水,让更多更多的星星都藏在里边吧。

17.理清选文思路,请将“我们”活动的相关内容按顺序填写在下面的空格处。(2分) 发现星星—— ——议星星——捞星星——

18. 请说说第(11)段“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这句话的含义。(3)

19.请根据所提供的语境,仿写下面的句子。

夜空再也不是荒凉的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挑担的,也有提着灯笼跑的。花园再也不是冷清的了,花儿们都在那里欢笑, , , 。(2分)

20.作者在选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9题。(4分)

蒋堂初为淮南转运使①,冬至日,各县致贺书,皆投书即还。有一县令使人②,独不肯去,须索回书,;左右呵逐亦不去,曰:"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左右曰:"皂隶如此野狠,其令可知。"蒋曰:"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乃为一简答之,方去。

【注释】①蒋堂:人名。淮南转运使,官职。②使人:使者,即下文的"皂隶"(衙门中的听差)。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皆投书即还。

【译文】 ②乃为一简答之,方去。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题。(6分)

植物激素

①在古代,人们把青的梨子采摘下来,放在屋子里熏香,梨子就会很快变甜变软;采了生的猕猴桃,老人们也会说,把它们跟苹果放在一起,会软得更快。几千年前,古埃及人在无花果结果之后,会在树上划出一些口子,认为这样可以让果实更大、成熟更快。而在中国的农村,许多核桃树上布满了伤痕,都是人们故意砍的,人们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②到了近代,科学家们发现,古人或许是“歪打正着”了。这些做法是合理的,而其中的原因竟然都是乙烯,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植物激素”中的一种。随着乙烯的面纱被揭开,那些“传统智慧”也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熏香时能产生一定量的乙烯,从而促进青梨的成熟;成熟的苹果会不断释放乙烯,也就能促进猕猴桃的软化;砍伤无花果树和

核桃树促进结果的原因,竟然是伤害会让无花果树或者核桃树释放出大量乙烯。

③划伤果树是为了让它自己产生乙烯,用外加的乙烯处理也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这就是“植物激素”促进生长的原理。在现代农业中,使用的是一种叫做乙烯利的东西,它被植物吸收之后转化成乙烯,从而产生“激素”效应。这种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当你听说“激素催熟果实”的时候,不要以为那是“黑心农民”的非法操作。实际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用它来提高作物产量、缩短周期。

④经常看到记者揭露“黑心商贩”用“化学药品”把生的葡萄或者香蕉变熟的“黑幕”。其实,葡萄和香蕉这样的水果如果完全成熟之后才采摘,就根本无法进行长途运输和长期保存。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在产地把这些果实提前采摘,运送到远方或者保存到另一个季节,拿出来施以乙烯利,让它们从沉睡中醒来,就可以进一步“成熟”。且不管这样得到的水果是否跟在树上成熟的一样美味,这至少让远方的人们在不同的季节吃上这些水果。

⑤人们总是担心这种能够催熟水果的“激素”会促进人的发育。想想,它本来就是植物生长中会自然产生的气体,如果人工施用的能够让人“早熟”,那么天然的也一样——人体并不能分辨出乙烯是否天然产生。

⑥实际上,任何激素都需要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才能产生作用,植物的激素只对植物才有刺激作用。合理使用植物激素,不仅对生产者有利,对于消费者也是有利的——归根结底,生产成本的降低会导致商品价格的降低。(选文有删改)

13.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2分)

14.第②段“歪打正着”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

15.合理使用植物激素对消费者有哪些好处?请结合全文分析。(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12分)

这样的中国人

⑴今天的日本,最美丽的旅游城市,就是京都和奈良,一个世俗,一个出尘。 ⑵如果没有梁思成,早就没有京都,也没有奈良了。

⑶1944年,时任中国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奉命向美军提供中国日占

区需要保护的文物清单和地图,以免盟军轰炸时误加损伤。这份材料,是梁思成历尽心血完成的。

⑷但梁思成希望美军能将另外两个不在中国的城市也排除在轰炸目标之外——日本的京都和奈良。

⑸1932年,上海淞沪会战中,十九路军抗敌的前线,一个清华大学出身的年轻炮兵军官在激战中因无医无药殉于阵中。这个年轻的炮兵军官就是梁思成的亲弟弟梁思忠。

⑹1941年,在成都,日军利用恶劣天气,以诡异的云上飞行方式奇袭中国空军双流基地,一个中国飞行员不顾日机的轰炸扫射,冒死登机,起飞迎战,在跑道尽头未及拉起就被击中,壮烈殉国。三年后,林徽因依然为这个战死的中国飞行员写了一首哀婉的长诗,叫做《哭三弟恒》。这个中国飞行员,就是林徽因的三弟林恒。

⑺因国恨家仇,梁思成先生从不与日本人交往。在长沙大轰炸的烈火中,谦谦君子的梁思成怒吼出:“多行不义必自毙,总有一天我会看到日本被炸沉的!”

⑻所以当梁思成提出保护京都和奈良时,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决定,而且,也超出他的工作范围。但是,他依然这样做了,而且并不是临时起意而已。他的弟子罗哲文这样记载他们从事这项工作时候的情景:“他们住在重庆上清寺中央研究院……每天,梁先生拿过来一些图纸,让罗哲文根据他事先用铅笔标出的符号,再用绘图仪器绘成正规的地图。罗哲文虽然没有详问图纸的内容,但大体可以看出,地图上许多属于日本占领区的范围。而梁先生用铅笔标出的,都是古城、古镇和古建筑文物的位臵。还有一些地图甚至不是中国的。当时罗哲文虽然没有仔细加以辨识,但有两处他是深有印象的,那就是日本的古城京都和奈良。”梁思成这样解释他提出这个建议的原因——“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

⑼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迂腐。而我胸中分明感到另一种感觉,那就是——高贵。高贵到野兽也无法夺去他胸中的仁爱与责任。

⑽至今,依然有日本人认为当年侵略中国,是文明对野蛮的战争。那么,有梁先生这样的中国人,就是在无言地告诉后人,日本人那时是在戕害一个怎样高贵的民族。

⑾这一瞬间,我方才感到,林徽因选择的梁思成,是怎样的一个男人。梁思成,是那种胸中真正容有大海的男人。谁能看到这片大海,谁才能配得上梁思成。

⑿有人问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一起幸福吗?

⒀我不知道。

⒁我只知道在抗战中,他们曾共同守在贫穷的李庄。那时,梁思成的脊椎病使他必须穿上铁马甲才能坐直,体重降到47公斤;那时,林徽因在日日咳血的生死线上挣扎,“几个月的时间就毁灭了她曾经有过的美丽”。那是真正的受难,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每日伴随他们的是臭虫和油灯。

⒂然而,当外国友人邀请他们定居美国的时候,这一对苦难中的人拒绝了。他们说,

⒃林徵因在回答"日本人来了怎么办"这句话时,平静而言:"门外不就是扬子江么?" ⒄而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是由于奈良附近的军事目标众多,1945年,盟军不得不做出对其进行轰炸的准备。而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奈良的历史遗迹,盟军需要一张标明详细文物地点的地图。

⒅这一次,画这张图的,是林徵因。

⒆当抗战胜利的时候,人们才知道,他们竟然在李庄写出了11万字的《中国建筑史》,..

两个人那时每天为了这部书工作到夜半,竟然"欲罢不能"。 ..

(选文有删改)

【相关链接】①梁思成: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申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②林徵因 建筑学家和作家。

16.从叙述顺序来看,第(5)、(6)段都属于插叙,这两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17.结合上下文,合理想象,补写(15)段"他们说"的内容。(2分)

18.(16)段林徽因的回答,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或情感?(2分)

19.第(19)段中的两个"竟然"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20.文中的梁思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案

10.①后来强盗追赶来了,王朗就想丢下携带的那个人。

②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品行)的优劣。

14.介绍了百岁兰的形状、生长、年龄、繁殖等方面的知识。

15.因为百岁兰两片叶子长到2~4米长度,然后被风沙折磨得开叉,碎裂成多个条状,所以看不出两片叶子的原貌。

16.“或许”这个词不能去掉,因为这个词语一方面对百岁兰2000岁以上只是推测,另一方面百岁兰确实长寿,去掉后就不能表达出这个意思了。

17.儿子因多次去楼下林奶奶家捡拾掉下去的衣物,与林奶奶建立浓厚的感情,被林奶奶称为“天上掉下来的礼物”。

18.①儿子第一次下去捡衣服时,林奶奶对儿子说:下次衣服再掉下来,你就从我家进来拿,好不好? ②林奶奶跟儿子说了好多话,还和儿子谈到她的孙子的事。③林奶奶给儿子一把从美国寄来的糖果 ④儿子下去的时候,会从林奶奶家里传来一老一少“咯咯”的笑声。⑤林奶奶去世后日记本上多次提到从楼上刮下来的衣服以及下来捡衣服的小男孩。

19.不能删除。插叙,补充交待了林奶奶孤单一人生活的家庭状况及乖僻的性格。为下文日记中“天上飘下来的礼物”作铺垫。

20.“酸酸的”是因为老人家身边没有一个子女和亲人,表现我对老人孤独寂寞的晚年生活表示同情和难过。“感动”是因为衣服掉下去以后,老人家捡起来还帮我们洗了下,晾干了,叠的方方正正。表现我为老人家的善良而感动。

21.儿子到楼下林奶奶家去取被风吹落的衣服的同时,也给林奶奶孤独寂寞的晚年生活带来了快乐和期盼。在林奶奶看来,儿子的到来是最好的礼物,表现了林奶奶思念儿孙,渴望亲情的强烈愿望。

10(1):你要去哪里?(要点:安:哪里;之:到„„去。各一分)

(2)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要搬到东方去。(恶:厌恶;以故:所以。各一分)

14. (1)远古时代的窗有门的功能,可出入;(2)给房屋以阳光、空气、清风与视眼;(3)具有审美功能,最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之美:(4)在园林中主要通过漏窗和空窗来体现其“借景”功能(每条0.5分)

15. (1)、分类别。例:把“窗在园林中的妙用”分为“漏窗”和“空窗”两种分别加以说明,条理清楚;(2)引用。例:引用李渔的话,突出了空窗的“妙用”。既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3)、打比方。例:“窗的后面多置石峰,植竹丛、芭蕉之类,形成一幅幅小品图画”,生动形象。(4)、作诠释。例:“开在园墙上的漏窗,又称花窗,多用砖瓦空砌而成”,对漏窗的别名、采用的材料进一步解释说明;(5)、举例子。例:用“图案内容多为花鸟、山水或几何图形”来具体说明漏窗的“框中构图,形式多样,千变万化”的特点;(6)、下定义 例:“不装窗扇的窗称为空窗”,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说明了空窗的特征,给人明确的认识。

16①“生命窗”指的是设计活泼、造型丰富、流露出真性情的窗②具有审美功能而不只是实用功能的窗③会说话的、有表情的、能流露出人情味的窗④有诗意的窗(答出一点即可给1分,满分两分)

17.1。数星星(或者:看星星,赏星星) (2 藏星星(一空 1 分,答案接近,酌情给分)

18.(1)在妹妹眼里,月亮比星星大的多;星星害怕月亮跟"我们"害怕大人是一样的. (2)月亮地位高有威严(3)夜空属于月亮的,就像这个世界是属于大人的一样. (1点1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19.示例:有扮孔雀的,有吹喇叭,有拉着手跳舞的. (一句1分.运用拟人,排比手法,写出花儿的情态,给满分;其他酌情给分. )

20.不满父母那种随意约束孩子自由的行为和态度;同情孩子没有自由的活动空间;希望大人(3能理解孩子,还给孩子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 (答对两点即给满分,其他回答酌情给分)

9、①各县令使人递上贺书后都立即回去了。

②蒋堂于是写了一封回信,那使人才离开。

9 第 11 页 共 11 页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①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②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世说新语》)

【注】①难:刁难、为难。 ②纳:接受、允许

①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8分)

百岁兰

(1)百岁兰的样子怪异,就像是死后被冲上海滩的一堆烂叶子。它不仅怪异,而且极 为罕见,仅见于纳米比亚和安哥拉的沙漠中。它是安哥拉的国花。

(2)百岁兰被认为是一种活化石,是来自侏罗纪时期的残留物。在侏罗纪时期,像百 岁兰这样的裸子植物主宰着陆地风景。随着时间推移,类似的植物逐渐消失,百岁兰却 历尽时艰,挺过环境和气候的巨变,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3)百岁兰生长自一根短粗的木头似的树干,只有两片叶子从树干底部持续生长,还有 一根长且粗的主根。发芽后,子叶长到2 5~3 5毫米长度,不久后出现两片永久性的叶 子,长在子叶对面,并且在百岁兰一生中持续生长。它们最终长到2~4米长度,然后被 风沙折磨得开叉,碎裂成多个条状,看上去就像一堆乱七八糟的叶子,从而再也看不出 只有两片叶子的原貌。

(4)两个生长中的子叶芽的末梢死亡后,它们的底部继续往侧面生长,这导致茎的便 圆锥形延长,由此产生沟槽,叶子便从沟槽中生长出来。百岁兰也是雌雄异体,拥有独 立的雄株和雌株。花粉从雄株到雌株球果的传播也是由昆虫来完成的,其中大多数是苍 蝇,偶尔也有黄蜂和蜜蜂,它们都是被雄株和雌株球果产生的“花蜜”吸引来的。

(5)百岁兰的年龄很难确定,但它们很长寿,能活1000年甚至更久,一些个体或许已 有2000岁以上。这种植物通过自己叶子上面的结构吸收水分,采集来自夜间形成的露 水中的湿气。科学家推测,百岁兰运用的是景天酸机制的光合作用,如果真是这样,它就 是已知唯一这样做的裸子植物。不过,目前这方面的证据相互矛盾。

(6)百岁兰因生长缓慢被认为是濒危植物,收藏者则对较为古老的百岁兰趋之若鹜。 尽管这样,仍然存在相当数量的野生百岁兰。百岁兰在安哥拉的受保护程度好于在纳米 比亚,这是因为安哥拉的地雷集中度相对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吓阻了追逐百岁兰的人。

(7)百岁兰可以用种子栽培,从珍奇植物种子商那里可以买到百岁兰的种子。种子必 须在头几个星期里保持湿润,同时保持尽量高的热量和光照。从野外采集的种子经常被 霉菌严重感染,这使得它们发芽后很快就腐烂。来自植物园或其他栽培源的种子则清洁

得多,因而不容易腐烂。

14.这篇文章分别介绍了百岁兰哪些方面的知识? (2分)

15.百岁兰为什么看不出两片叶子的原貌? (3分)

16.“它们很长寿,能活1000年甚至更久,一些个体或许已有2000岁以上”,加点的“或许”能否去掉?为什么? (3分)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17—21题。 (17分)

天上飘下来的礼物

孙道荣

①收衣服的时候,发现一个衣架子是空的,探身往楼下一看,果然又被风刮到楼下去了,喊儿子,去,到楼下林奶奶家的院子里把掉下去的衣服捡上来。儿子愉快地答应着,蹦蹦跳跳地下楼去了。

②风大的时候,晾晒在阳台上的衣服,常有一两件会被刮到楼下。一楼的林老太太,人有点孤僻,不太好说话。记得刚搬来的时候,一次衣服刮到她家院子里去了,我下楼敲门,想进她家院子捡一下。敲了半天,老太太连门都不肯开,“你到院子外去拿。”

③奇怪的是,儿子倒是和楼下的林奶奶挺投缘。那天,又一件衣服掉楼下院子里了,我看看,离栅栏不远,估计拿根竹竿就能挑出来。我让儿子下去挑挑看。儿子趴在栅栏边,用竹竿往里钩衣服的时候,林老太太突然走进了院子,儿子吓得不知所措,我站在阳台上,也隐隐约约听见她说,下次衣服再掉下来,你就从我家进来拿,好不好?儿子点点头。就这样,衣服再被风刮到楼下的院子里,都是儿子去捡。

④儿子似乎也挺乐意干这活。每次下去捡衣服,都要好大一会儿才回来。问儿子,在林奶奶家都干什么了?林奶奶喜欢清静,不要打扰了林奶奶。儿子歪着头说,没有啊,林奶奶可喜欢我了,跟我说了好多话。林奶奶告诉我,她孙子跟我差不多大呢,可是,她只看过他的照片,孙子在美国,还从来没回来过呢。

⑤关于林老太太,我也听社区工作人员谈起过。他们告诉我,林老太太唯一的儿子在美国,很多年没回来过了。老伴去世得早,儿子出国后,老太太就一个人生活。退休后,生活更孤单了,常常一个人闷在家里,跟外面的联系越来越少了,人也变得越来越乖僻。原来是这样。难怪那次我去敲门,她连门都不肯开。社区工作人员说,你们住她楼上,帮我们留意点,也尽量给老人点照顾。我点点头,又摇摇头,真不知道,怎样帮这个孤僻的老太太。

⑥日子平淡地过去,风偶尔会将我们家阳台的衣服刮到楼下去。儿子“噔噔噔”地下楼,又“噔噔噔”地上楼。他快乐得像一阵风。有时候,我会问儿子,楼下的林奶奶生活得怎么样啊?儿子想想,说,林奶奶看到我的时候,是很开心的啊。

⑦一次,儿子下去捡衣服,回来的时候,手上多了一把花花绿绿的糖果。儿子说,这是林奶奶给的,是林奶奶家的叔叔,从美国寄回来的。儿子还自豪地说,我还帮林奶奶念

了信呢,是叔叔写给林奶奶的。儿子手上拿的衣服,叠得方方正正。儿子说,咱们家的衣服掉下去后,林奶奶捡起来,帮我们又洗了下,晾干了。我的心里,酸酸的,感动。 ⑧我们和楼下的老太太,仍然没有什么来往。我们的儿子“噔噔噔”地下楼,又“噔噔噔”地上楼。他快乐得像一阵风。有时候,从楼下林老太太的家里,会传来“咯咯”的笑声,一个童声,另一个很苍老。

⑨春节,我们一家回老家去了。回来时,才听说楼下的林老太太突然去世了,据说是无疾而终。我们注意到,儿子的眼圈红了。

⑩人们在整理老人的遗物时,看到了一个日记本,记录下了她最后的日子。基本上是流水账,但是,老人在日记里多次提到,从楼上刮下来的衣服,以及下来捡衣服的小男孩。老人的日记里,反复出现这样一句话:“那是从天上飘下来的礼物。”我明白老人的话。那也许是老人孤寂的生活里,最后一点期盼。

[选自《青年文摘》]

17.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18.文章第③段中“奇怪的是,儿子倒是和楼下的林奶奶挺投缘”,仔细阅读文章,哪些地方表现出儿子和楼下的林奶奶挺投缘?(4分)

19.第⑤段内容是否可以删除?请说明理由。(3分)

20.第⑦段中“我的心里,酸酸的,感动”。我为什么心里“酸酸的,感动”?(4分)

21.如何理解标题“天上飘下来的礼物”的含义?(3分)

10.翻译文中划线句。

(二)枭逢鸠。 鸠曰:“子将安之 ?”枭曰:“我将东徙。” 鸠曰:“何故 ?”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枭将东徙》:出自刘向《说苑·谈丛》)(4分)

①子将安之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说窗》选文,完成14-16题。(6分)

(1)“窗”字,初创时为“囱”,是个象形字。《说文解字》中说:“囱,在墙曰牖(音yǒu,窗子),在屋曰囱。象形。”远古先民的穴居之口开在屋顶,既是门,又是窗,所以,甲骨文的“窗”为原始形态“洞口”(窗)的直观白描。后来,“窗”字才变为由“穴”和“囱”两部分组成的字形。

(2)钱钟书先生在一篇关于“窗”的散文中写道:“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这段话形象地道出了窗的最本质功能:给房屋以阳光、空气、清风与视眼。

(3)窗,具有审美功能,最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对于人,“眼睛是灵魂的窗户”,对于房屋,窗户则是建筑灵魂的眼睛。窗户是会说话的,是有表情的,它所流露出的人情味也特别令人回味。在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中,窗是词人吟咏不尽的题材,自然景物是窗中永恒的画面。“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这些名诗佳句,至今还广为传诵。

(4)窗的艺术性在中国园林中更是发挥地淋漓尽致。窗在园林中的妙用,主要通过漏窗和空窗来体现其“借景”功能。开在圆墙上的漏窗,又称花窗,多用砖瓦空砌而成。框中构图,形式多样,千变万化。图案内容多为花鸟、山水或几何图形。它本身是景,又可窗内窗外双向“借景”,极尽“漏”之能事。不装窗扇的窗称为空窗。空窗有方形、长方形、圆形、六角形、扇形、葫芦形等多种形式,在大面积白粉墙的衬托下显得十分典雅优美。空窗本身不作景象,只在组景中起景框作用,窗的后面多置石峰,植竹丛、芭蕉之类,形成一幅幅小品图画,正如清代李渔在《闲情偶记》中所说:“同一物也,同一事也,此窗未设之前,仅作事物观,一有此窗,则不烦指点,人人俱作画图观矣。”

(5)窗的这些特点为古代那些能工巧匠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于是,窗的设计就更加活泼,造型更加丰富,且流露出更多的真性情。然而现在,我们房屋窗户的造型几乎100%着眼于实用,窗的魅力在现代建筑中日益衰退。学者赵鑫珊在他的《建筑是首哲理诗》中感叹道:“近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窗仅仅是生存的窗,原先的生命窗消失...了,……然而,只有生命窗才富有诗意。”作者的感慨带给人们一种尴尬,同时也给了我...

们许多深思。

14. 本文介绍了窗的哪些功能?(2分)

15. 第4段中使用 了多种说明方法。请写出一种,结合具体句子说明其作用。(2分)

16.结合全文,品味第5段中,加点词“生命窗”指什么?(2分)

阅读贾平凹《天上的星星》,完成17-20题(10分)

(1)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他们烦恼了,却要随意骂我们讨厌,似乎一切烦恼都要我们负担,这便是我们做孩子的不曾明白的。天擦黑,我们才在家捉起迷藏,他们又来烦了,大声呵斥。我们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席上,躺下去,纳凉是了。

(2)闲的实在无聊极了、四周的房呀、墙呀、树的、本来就不新奇、现在又模糊了、看上去黝黝的似鬼影、我们伤心了、垂下脑袋。不知道这夜该如何过去、痴呆呆的守着瞌睡虫爬上眼皮。

(3)“星星!”妹妹突然叫了一声。我们都抬起头来,就在我头顶,出现了一颗星星,小小的,却极亮极亮。我们就好奇地数起星星来,数着那是四个光角儿呢,还是五个光角儿,但就在这个时候,那星的周围又出现了几颗星星,就是那么一瞬间,几乎不容觉察,就明亮亮地出现了。啊,两颗,三颗十颗……奇迹是这般迅速地出现,一时间,漫天星空,一片闪亮。

(4)夜空再也不是荒凉的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挑担的,也有提着灯笼跑的。

(5)我们都快活起来了,一起站在树下,扬着小手。星星们似乎很得意了,向我们挤弄着眉眼,鬼鬼地笑。

(6)过了一会儿,月亮从村东口的那个榆树丫子里升上来了。它总是从那儿出来,冷不丁地,常要惊飞了树上的鸟儿。先是玫瑰色的红,接着,就黄了脸,瞬间,它就又白了,极白极白的,夜空里就笼上了一层淡淡的乳白色。我们都不知道这月亮是怎么了,却发现星星少了许多,留下的也淡了许多。这使我们大吃了一惊。

(7)“这是怎么了?”妹妹慌慌地说。

(8)“月亮出来了。”我说。

(9)“月亮出来了为什么星星就少了呢?”

(10)我们闷闷不得其解。坐了一会儿,似乎就明白了:这漠漠的夜空,恐怕是属于月亮的,它之所以由红变黄,由黄变白,一定是生气,嫌星星们不安分,在吓唬它们哩。

(11)“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妹妹说。

(12)我们都没有了话说。我们深深懂得大人的威严,又深深可怜起星星了:月亮不在的时候,它们是多么有精光灵气;月亮出现了,它们就变得这般猥琐了。

(13)我们再也不忍心看那些星星了,低了头走到门前的小溪边,要去洗洗手脸。

(14)溪水浅浅地流着,我们探手下去,才要掬起一抔来,但是,我们差不多全看见了,就在那水底里,有着无数的星星。

(15)“啊,它们藏在这儿了。”妹妹大声地说。

(16)我们赶忙下溪去捞,但无论如何也捞不上来。我们明白了,那一定是星星不能在天上,就偷偷躲藏在这里了。我们就再不声张,不让大人们知道,让它们静静地躲在这里好了。

(17)于是,我们都走回屋里,上床睡了。却总是睡不稳--那躲藏在水底的星星会被天上的月亮发现吗?可惜藏在水底的星星太少了,更多的还在天上闪着光亮。虽然它们很小,但天上如果没有它们,那会是多么寂寞啊!

(18)大人们又骂我们不安生睡觉了,骂过一通,就打起了鼾。我们赶忙爬起来,悄悄溜到门外,将脸盆儿、碗盘儿、碟缸儿都拿了出去,盛了水,让更多更多的星星都藏在里边吧。

17.理清选文思路,请将“我们”活动的相关内容按顺序填写在下面的空格处。(2分) 发现星星—— ——议星星——捞星星——

18. 请说说第(11)段“哦,月亮是天上的大人。”这句话的含义。(3)

19.请根据所提供的语境,仿写下面的句子。

夜空再也不是荒凉的了,星星们都在那里热闹,有装熊的,有挑担的,也有提着灯笼跑的。花园再也不是冷清的了,花儿们都在那里欢笑, , , 。(2分)

20.作者在选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完成9题。(4分)

蒋堂初为淮南转运使①,冬至日,各县致贺书,皆投书即还。有一县令使人②,独不肯去,须索回书,;左右呵逐亦不去,曰:"宁得罪;不得书,不敢回邑。"左右曰:"皂隶如此野狠,其令可知。"蒋曰:"不然,令必健者,能使人不敢慢其命令如此。"乃为一简答之,方去。

【注释】①蒋堂:人名。淮南转运使,官职。②使人:使者,即下文的"皂隶"(衙门中的听差)。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皆投书即还。

【译文】 ②乃为一简答之,方去。

【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5题。(6分)

植物激素

①在古代,人们把青的梨子采摘下来,放在屋子里熏香,梨子就会很快变甜变软;采了生的猕猴桃,老人们也会说,把它们跟苹果放在一起,会软得更快。几千年前,古埃及人在无花果结果之后,会在树上划出一些口子,认为这样可以让果实更大、成熟更快。而在中国的农村,许多核桃树上布满了伤痕,都是人们故意砍的,人们甚至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②到了近代,科学家们发现,古人或许是“歪打正着”了。这些做法是合理的,而其中的原因竟然都是乙烯,也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植物激素”中的一种。随着乙烯的面纱被揭开,那些“传统智慧”也就得到了合理的解释。熏香时能产生一定量的乙烯,从而促进青梨的成熟;成熟的苹果会不断释放乙烯,也就能促进猕猴桃的软化;砍伤无花果树和

核桃树促进结果的原因,竟然是伤害会让无花果树或者核桃树释放出大量乙烯。

③划伤果树是为了让它自己产生乙烯,用外加的乙烯处理也能促进植物的生长——这就是“植物激素”促进生长的原理。在现代农业中,使用的是一种叫做乙烯利的东西,它被植物吸收之后转化成乙烯,从而产生“激素”效应。这种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当你听说“激素催熟果实”的时候,不要以为那是“黑心农民”的非法操作。实际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用它来提高作物产量、缩短周期。

④经常看到记者揭露“黑心商贩”用“化学药品”把生的葡萄或者香蕉变熟的“黑幕”。其实,葡萄和香蕉这样的水果如果完全成熟之后才采摘,就根本无法进行长途运输和长期保存。为了突破时空的限制,在产地把这些果实提前采摘,运送到远方或者保存到另一个季节,拿出来施以乙烯利,让它们从沉睡中醒来,就可以进一步“成熟”。且不管这样得到的水果是否跟在树上成熟的一样美味,这至少让远方的人们在不同的季节吃上这些水果。

⑤人们总是担心这种能够催熟水果的“激素”会促进人的发育。想想,它本来就是植物生长中会自然产生的气体,如果人工施用的能够让人“早熟”,那么天然的也一样——人体并不能分辨出乙烯是否天然产生。

⑥实际上,任何激素都需要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才能产生作用,植物的激素只对植物才有刺激作用。合理使用植物激素,不仅对生产者有利,对于消费者也是有利的——归根结底,生产成本的降低会导致商品价格的降低。(选文有删改)

13.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2分)

14.第②段“歪打正着”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2分)

15.合理使用植物激素对消费者有哪些好处?请结合全文分析。(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12分)

这样的中国人

⑴今天的日本,最美丽的旅游城市,就是京都和奈良,一个世俗,一个出尘。 ⑵如果没有梁思成,早就没有京都,也没有奈良了。

⑶1944年,时任中国战区文物保护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奉命向美军提供中国日占

区需要保护的文物清单和地图,以免盟军轰炸时误加损伤。这份材料,是梁思成历尽心血完成的。

⑷但梁思成希望美军能将另外两个不在中国的城市也排除在轰炸目标之外——日本的京都和奈良。

⑸1932年,上海淞沪会战中,十九路军抗敌的前线,一个清华大学出身的年轻炮兵军官在激战中因无医无药殉于阵中。这个年轻的炮兵军官就是梁思成的亲弟弟梁思忠。

⑹1941年,在成都,日军利用恶劣天气,以诡异的云上飞行方式奇袭中国空军双流基地,一个中国飞行员不顾日机的轰炸扫射,冒死登机,起飞迎战,在跑道尽头未及拉起就被击中,壮烈殉国。三年后,林徽因依然为这个战死的中国飞行员写了一首哀婉的长诗,叫做《哭三弟恒》。这个中国飞行员,就是林徽因的三弟林恒。

⑺因国恨家仇,梁思成先生从不与日本人交往。在长沙大轰炸的烈火中,谦谦君子的梁思成怒吼出:“多行不义必自毙,总有一天我会看到日本被炸沉的!”

⑻所以当梁思成提出保护京都和奈良时,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决定,而且,也超出他的工作范围。但是,他依然这样做了,而且并不是临时起意而已。他的弟子罗哲文这样记载他们从事这项工作时候的情景:“他们住在重庆上清寺中央研究院……每天,梁先生拿过来一些图纸,让罗哲文根据他事先用铅笔标出的符号,再用绘图仪器绘成正规的地图。罗哲文虽然没有详问图纸的内容,但大体可以看出,地图上许多属于日本占领区的范围。而梁先生用铅笔标出的,都是古城、古镇和古建筑文物的位臵。还有一些地图甚至不是中国的。当时罗哲文虽然没有仔细加以辨识,但有两处他是深有印象的,那就是日本的古城京都和奈良。”梁思成这样解释他提出这个建议的原因——“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是恨不得炸沉日本的。但建筑绝不是某一民族的,而是全人类文明的结晶。”

⑼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迂腐。而我胸中分明感到另一种感觉,那就是——高贵。高贵到野兽也无法夺去他胸中的仁爱与责任。

⑽至今,依然有日本人认为当年侵略中国,是文明对野蛮的战争。那么,有梁先生这样的中国人,就是在无言地告诉后人,日本人那时是在戕害一个怎样高贵的民族。

⑾这一瞬间,我方才感到,林徽因选择的梁思成,是怎样的一个男人。梁思成,是那种胸中真正容有大海的男人。谁能看到这片大海,谁才能配得上梁思成。

⑿有人问梁思成和林徽因在一起幸福吗?

⒀我不知道。

⒁我只知道在抗战中,他们曾共同守在贫穷的李庄。那时,梁思成的脊椎病使他必须穿上铁马甲才能坐直,体重降到47公斤;那时,林徽因在日日咳血的生死线上挣扎,“几个月的时间就毁灭了她曾经有过的美丽”。那是真正的受难,没有电,没有自来水,每日伴随他们的是臭虫和油灯。

⒂然而,当外国友人邀请他们定居美国的时候,这一对苦难中的人拒绝了。他们说,

⒃林徵因在回答"日本人来了怎么办"这句话时,平静而言:"门外不就是扬子江么?" ⒄而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是由于奈良附近的军事目标众多,1945年,盟军不得不做出对其进行轰炸的准备。而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奈良的历史遗迹,盟军需要一张标明详细文物地点的地图。

⒅这一次,画这张图的,是林徵因。

⒆当抗战胜利的时候,人们才知道,他们竟然在李庄写出了11万字的《中国建筑史》,..

两个人那时每天为了这部书工作到夜半,竟然"欲罢不能"。 ..

(选文有删改)

【相关链接】①梁思成: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家,申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②林徵因 建筑学家和作家。

16.从叙述顺序来看,第(5)、(6)段都属于插叙,这两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17.结合上下文,合理想象,补写(15)段"他们说"的内容。(2分)

18.(16)段林徽因的回答,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或情感?(2分)

19.第(19)段中的两个"竟然"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20.文中的梁思成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要分析。(3分)

答 案

10.①后来强盗追赶来了,王朗就想丢下携带的那个人。

②世人也由此判定华、王二人(品行)的优劣。

14.介绍了百岁兰的形状、生长、年龄、繁殖等方面的知识。

15.因为百岁兰两片叶子长到2~4米长度,然后被风沙折磨得开叉,碎裂成多个条状,所以看不出两片叶子的原貌。

16.“或许”这个词不能去掉,因为这个词语一方面对百岁兰2000岁以上只是推测,另一方面百岁兰确实长寿,去掉后就不能表达出这个意思了。

17.儿子因多次去楼下林奶奶家捡拾掉下去的衣物,与林奶奶建立浓厚的感情,被林奶奶称为“天上掉下来的礼物”。

18.①儿子第一次下去捡衣服时,林奶奶对儿子说:下次衣服再掉下来,你就从我家进来拿,好不好? ②林奶奶跟儿子说了好多话,还和儿子谈到她的孙子的事。③林奶奶给儿子一把从美国寄来的糖果 ④儿子下去的时候,会从林奶奶家里传来一老一少“咯咯”的笑声。⑤林奶奶去世后日记本上多次提到从楼上刮下来的衣服以及下来捡衣服的小男孩。

19.不能删除。插叙,补充交待了林奶奶孤单一人生活的家庭状况及乖僻的性格。为下文日记中“天上飘下来的礼物”作铺垫。

20.“酸酸的”是因为老人家身边没有一个子女和亲人,表现我对老人孤独寂寞的晚年生活表示同情和难过。“感动”是因为衣服掉下去以后,老人家捡起来还帮我们洗了下,晾干了,叠的方方正正。表现我为老人家的善良而感动。

21.儿子到楼下林奶奶家去取被风吹落的衣服的同时,也给林奶奶孤独寂寞的晚年生活带来了快乐和期盼。在林奶奶看来,儿子的到来是最好的礼物,表现了林奶奶思念儿孙,渴望亲情的强烈愿望。

10(1):你要去哪里?(要点:安:哪里;之:到„„去。各一分)

(2)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所以我要搬到东方去。(恶:厌恶;以故:所以。各一分)

14. (1)远古时代的窗有门的功能,可出入;(2)给房屋以阳光、空气、清风与视眼;(3)具有审美功能,最能表现中国传统建筑之美:(4)在园林中主要通过漏窗和空窗来体现其“借景”功能(每条0.5分)

15. (1)、分类别。例:把“窗在园林中的妙用”分为“漏窗”和“空窗”两种分别加以说明,条理清楚;(2)引用。例:引用李渔的话,突出了空窗的“妙用”。既增强了说服力,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3)、打比方。例:“窗的后面多置石峰,植竹丛、芭蕉之类,形成一幅幅小品图画”,生动形象。(4)、作诠释。例:“开在园墙上的漏窗,又称花窗,多用砖瓦空砌而成”,对漏窗的别名、采用的材料进一步解释说明;(5)、举例子。例:用“图案内容多为花鸟、山水或几何图形”来具体说明漏窗的“框中构图,形式多样,千变万化”的特点;(6)、下定义 例:“不装窗扇的窗称为空窗”,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说明了空窗的特征,给人明确的认识。

16①“生命窗”指的是设计活泼、造型丰富、流露出真性情的窗②具有审美功能而不只是实用功能的窗③会说话的、有表情的、能流露出人情味的窗④有诗意的窗(答出一点即可给1分,满分两分)

17.1。数星星(或者:看星星,赏星星) (2 藏星星(一空 1 分,答案接近,酌情给分)

18.(1)在妹妹眼里,月亮比星星大的多;星星害怕月亮跟"我们"害怕大人是一样的. (2)月亮地位高有威严(3)夜空属于月亮的,就像这个世界是属于大人的一样. (1点1分,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19.示例:有扮孔雀的,有吹喇叭,有拉着手跳舞的. (一句1分.运用拟人,排比手法,写出花儿的情态,给满分;其他酌情给分. )

20.不满父母那种随意约束孩子自由的行为和态度;同情孩子没有自由的活动空间;希望大人(3能理解孩子,还给孩子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 (答对两点即给满分,其他回答酌情给分)

9、①各县令使人递上贺书后都立即回去了。

②蒋堂于是写了一封回信,那使人才离开。

9 第 11 页 共 11 页


相关文章

  • 13年中考试卷分析(2)
  • 2013年资阳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语文试题分析 各学区文科教研员: 2013年中考已经落下帷幕,对这套题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认真研究这套题对我们组织下一届初三复习和教学很有帮助.现将坛罐九义校李勤昌老师.城北九义校张丽老师用心血撰写 ...查看


  • 2016年北京市昌平区初三语文二模及答案
  • 昌平区2016年初三年级第二次统一练习 语文试卷2016.6 一.基础·运用(共21分) 1.下面是三幅书法作品,请根据要求,完成第(1)-(2)题.(共3分) (作品一) (作品二) (1) 请用上面两幅书法作品中的成语,把下面的一副对联 ...查看


  • 初三初四古文阅读老师版
  • 初四初三文言文阅读 一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 ...查看


  • 初三语文中考复习计划
  • 第十七中学 一年一度的中考即将来临,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全组教师团结协作,研究新课标精神,研究近年来中考的趋势及试题,明确中考的范围,积极准备应对策略,并拟定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 ...查看


  • 中考优秀学生语文备考经验大放送
  • 编者前言: 临近中考,同学们一定正在紧张地复习.为了配合大家的复习,我们特意邀请了一些高中老师,将他们班上语文成绩优秀的学生聚集起来,谈谈自己的语文学习经历和复习心得.这些同学,都已经跨越了中考这道难关,其经验与心得对于各位还在备考的同学有 ...查看


  • 中学生如何学好古文 资料
  •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古文的篇目已占课文总数的1/3,且文章思想性.艺术性都很强,堪称典范之作.因此,学好古文对学生而言极其重要. 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古文,提高对古文的鉴赏能力,从中获益呢?这一直是一个困扰中学生学好文言文的问题,在此我浅谈一 ...查看


  • 初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练习6宝山补习班宝山中考补习班
  • ①苏轼一首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 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 晴.‛读来读去,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生需要淡定的情怀. ②淡定,指在名利诱惑面 ...查看


  • 初三年级特点
  • 初三年级特点: 1,中考压力 2,浮躁,焦虑,轻微的恐惧感 3,复习方法,应试技巧,备考心态 初三学习是初中阶段困难最大的,各科目知识达到最难,知识上处于查缺补漏的一个阶段.初三学生的热情很容易被激发,但也最容易冷却,在初期的雄心壮志便被日 ...查看


  • 上海市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 上海市第八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启 事 活动目的: 培育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中学生在古诗文阅读.理解和鉴赏方面的能力,以大赛的形式激发广大中学生学习古典诗文的兴趣. 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上海市教委教研室 上海教育报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