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本书对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知识作了叙述,全书分为天文、历法、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简史3篇。
隐藏目录 章节目录
目录
绪论
第一编天文
第一章概说
第二章七政
(一)七政的含义
(二)七政中的五星
1.太白
2.岁星
3.辰星
4.荧惑
5.镇星
第三章北极星
(一)“天的中心”
(二)古人对北极星的利用
第四章北斗
(一)北斗七星
(二)古人对北斗的利用
(三)北斗与南斗
第五章二十八宿
(一)二十八宿的概念
(二)二十八宿的划分
(三)古人对二十八宿的利用
(四)二十八宿概况
1.东方七宿
2.北方七宿
3.西方七宿
4.南方七宿
(五)二十八宿、七曜、二十八物之相配
(六)结束语
第六章四象
(一)星空的划分
(二)四象的含义
(三)四象与二十八宿对应关系
(四)古籍中关于四象的叙述
第七章三垣
(一)三垣的含义
(二)三垣的划分情况
1.紫微垣
(附:释慧星)
2.太微垣
3.天市垣
第八章十二次
(一)十二次的概念及其创设简况
1.何谓星次
2.十二次的创设与各次名称的设置
(二)十二次的用途及其与二十八宿的交错
1.十二次的用途
2.十二次与二十八宿的交错
第九章分野
(一)中国古代天与地的概念
(二)分野的概念及创设分野的简况
(三)设制分野的用意及分野的方式
1.设制分野的用意
2.分野中星宿与州国的对配法
3.分野方式的相对固定
第十章银河
(一)银河与二十八宿
(二)我国古代有关银河的别称
第二编历法
第一章概说
第二章对历法一词的解释
第三章日、月、年的概念
(一)日
1.关于‘日’的概念
2.日(太阳)的别称
附:《日食》
1.中国古代与现代天文学对日、月食的解释之比较
2.中国古籍中有关日食记事的举例
(二)月
1.月的时间概念
2.古人为何重视月相的变化
(三)年
1.关于年的概念
2.回归年
第四章置闰
(一)置闰的概念及古人对置闰的重视
(二)置闰的重要意义
(三)如何置闰
(四)何谓中气
第五章阳历、阴历、阴阳合历
(一)产生不同历法的原因
(二)阳历、阴历、阴阳合历的内容简述
1. 阳历
2. 阴历
3.阴阳合历
第六章二十四节气与圭表
(一)什么叫节气
(二)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形成
1.夏至、冬至的创立及圭表
2.春分、秋分的创立
3.四季的名称
4.二十四节气各名称之含义
5.二十四节气与圭表测影
(三)以岁星运行十二次测定二十四节气
1.《汉书?律历志》载以岁星运行各次测定二十四节气
2.《后汉书?律历志》所载二十四节气测量表
3.黄道、十二次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第七章时、日、月、年的划别
(一)关于纪日
1.干支纪日
2.特定名称的纪日
3.一日内的纪时法
4.干支纪时法
(二)关于纪月
1.以序数及特定名称纪月
2.月建
(三)关于纪年
1.按帝王即位的年次纪年
2.年号纪年
3.星岁纪年
4.干支纪年
第八章三正
(一)我国古代历法改革的简况
(二)何谓三正
第九章传统的节日
第三编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简史
第一章我国‘传说时代’的天文历法
第二章夏、商、周时代有关天文历法的成就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代的天文历法
第四章上古至战国我国天文历法情况小结
第五章秦、汉时期我国历法体系的形成
第六章三国、西晋、南北朝天文历法概况
第七章宋、元天文历法之成就及历代星图与天文仪之改进
第八章明、清我国天文历法的成就及欧化
内容提要
本书对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知识作了叙述,全书分为天文、历法、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简史3篇。
隐藏目录 章节目录
目录
绪论
第一编天文
第一章概说
第二章七政
(一)七政的含义
(二)七政中的五星
1.太白
2.岁星
3.辰星
4.荧惑
5.镇星
第三章北极星
(一)“天的中心”
(二)古人对北极星的利用
第四章北斗
(一)北斗七星
(二)古人对北斗的利用
(三)北斗与南斗
第五章二十八宿
(一)二十八宿的概念
(二)二十八宿的划分
(三)古人对二十八宿的利用
(四)二十八宿概况
1.东方七宿
2.北方七宿
3.西方七宿
4.南方七宿
(五)二十八宿、七曜、二十八物之相配
(六)结束语
第六章四象
(一)星空的划分
(二)四象的含义
(三)四象与二十八宿对应关系
(四)古籍中关于四象的叙述
第七章三垣
(一)三垣的含义
(二)三垣的划分情况
1.紫微垣
(附:释慧星)
2.太微垣
3.天市垣
第八章十二次
(一)十二次的概念及其创设简况
1.何谓星次
2.十二次的创设与各次名称的设置
(二)十二次的用途及其与二十八宿的交错
1.十二次的用途
2.十二次与二十八宿的交错
第九章分野
(一)中国古代天与地的概念
(二)分野的概念及创设分野的简况
(三)设制分野的用意及分野的方式
1.设制分野的用意
2.分野中星宿与州国的对配法
3.分野方式的相对固定
第十章银河
(一)银河与二十八宿
(二)我国古代有关银河的别称
第二编历法
第一章概说
第二章对历法一词的解释
第三章日、月、年的概念
(一)日
1.关于‘日’的概念
2.日(太阳)的别称
附:《日食》
1.中国古代与现代天文学对日、月食的解释之比较
2.中国古籍中有关日食记事的举例
(二)月
1.月的时间概念
2.古人为何重视月相的变化
(三)年
1.关于年的概念
2.回归年
第四章置闰
(一)置闰的概念及古人对置闰的重视
(二)置闰的重要意义
(三)如何置闰
(四)何谓中气
第五章阳历、阴历、阴阳合历
(一)产生不同历法的原因
(二)阳历、阴历、阴阳合历的内容简述
1. 阳历
2. 阴历
3.阴阳合历
第六章二十四节气与圭表
(一)什么叫节气
(二)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形成
1.夏至、冬至的创立及圭表
2.春分、秋分的创立
3.四季的名称
4.二十四节气各名称之含义
5.二十四节气与圭表测影
(三)以岁星运行十二次测定二十四节气
1.《汉书?律历志》载以岁星运行各次测定二十四节气
2.《后汉书?律历志》所载二十四节气测量表
3.黄道、十二次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
第七章时、日、月、年的划别
(一)关于纪日
1.干支纪日
2.特定名称的纪日
3.一日内的纪时法
4.干支纪时法
(二)关于纪月
1.以序数及特定名称纪月
2.月建
(三)关于纪年
1.按帝王即位的年次纪年
2.年号纪年
3.星岁纪年
4.干支纪年
第八章三正
(一)我国古代历法改革的简况
(二)何谓三正
第九章传统的节日
第三编中国古代天文历法简史
第一章我国‘传说时代’的天文历法
第二章夏、商、周时代有关天文历法的成就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代的天文历法
第四章上古至战国我国天文历法情况小结
第五章秦、汉时期我国历法体系的形成
第六章三国、西晋、南北朝天文历法概况
第七章宋、元天文历法之成就及历代星图与天文仪之改进
第八章明、清我国天文历法的成就及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