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最终

克和千克的认识

学习内容:

课本第100~103页例1、例2和做一做。

学习目标:

①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②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③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

学习重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

学习难点:

估计物体的质量。

学习准备:

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你们一般都买些什么?有没有买过水果?说说你是怎样购买的?通过用秤称,我们可以知道它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

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里做了调查,

同学们,看看他们在超市买了什么,分别是多重呢?

出示课件:100页主题图。看看他们在超市买了什么?分别是多重呢?学生自主交流。

看看数学小精灵想告诉我们什么?(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质量单位克、千克作单位)

二、自主学习

(1)教学例1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单位 出示课件:101页例1 说说这些物品的重量。

①认识、感知1克 1克有多重呢?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 ②掂一掂 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 ③出示天平: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平来称。

演示:用天平称黄豆,看看1克黄豆大约有都少粒,并掂一掂。

(2)教学例2 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①理解“净含量”

出示课件:课本102页例2 明白“净含量”是指桶里、箱里的物品实际有多重。

②认识、感知1千克

1千克有多重呢?

1袋盐的质量是500克。

2袋盐的质量是1000克,也可以说是1千克。

③克和千克的关系

1千克=1000克

④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并且会认读称。 会认读称: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称的物品有多重。

秤是一个大家族,家族中你还认识谁?在哪见过它?给大家介绍一下。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十第1题,说出下面的物品有多重。

(2)练习二十第2题,计量下面的物品有多重,用哪个单位合适,圈一圈。

(3)练习二十第5题,连一连下面的物体有多重。第6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练习二十第4题。回家调查,填在书上。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2袋盐重1000克,也可以说重1千克。

1千克=1000克。

教后反思:

克和千克的认识

学习内容:

课本第100~103页例1、例2和做一做。

学习目标:

①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②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③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

学习重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

学习难点:

估计物体的质量。

学习准备:

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你们一般都买些什么?有没有买过水果?说说你是怎样购买的?通过用秤称,我们可以知道它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

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里做了调查,

同学们,看看他们在超市买了什么,分别是多重呢?

出示课件:100页主题图。看看他们在超市买了什么?分别是多重呢?学生自主交流。

看看数学小精灵想告诉我们什么?(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质量单位克、千克作单位)

二、自主学习

(1)教学例1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单位 出示课件:101页例1 说说这些物品的重量。

①认识、感知1克 1克有多重呢?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 ②掂一掂 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 ③出示天平: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天平来称。

演示:用天平称黄豆,看看1克黄豆大约有都少粒,并掂一掂。

(2)教学例2 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kg)作单位 ①理解“净含量”

出示课件:课本102页例2 明白“净含量”是指桶里、箱里的物品实际有多重。

②认识、感知1千克

1千克有多重呢?

1袋盐的质量是500克。

2袋盐的质量是1000克,也可以说是1千克。

③克和千克的关系

1千克=1000克

④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并且会认读称。 会认读称: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称的物品有多重。

秤是一个大家族,家族中你还认识谁?在哪见过它?给大家介绍一下。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十第1题,说出下面的物品有多重。

(2)练习二十第2题,计量下面的物品有多重,用哪个单位合适,圈一圈。

(3)练习二十第5题,连一连下面的物体有多重。第6题。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练习二十第4题。回家调查,填在书上。 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

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2袋盐重1000克,也可以说重1千克。

1千克=1000克。

教后反思:


相关文章

  • 吨的认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 教育部审定2013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测量 第3节 吨的认识 [第一课时] 吨的认识 执教: 桂平市社坡镇光明小学 韦雪梅 一. 教学目标 1.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 ...查看


  • 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
  • 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谈谈你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如何培养学生数感的? 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面对这样的一些作业,学校操场面积400公顷.课桌的高度7厘米,一辆卡车载重7千克.小花身高14米„„等类似的错题,面对这样的错题往往会让你让你哭笑不得,在课堂上 ...查看


  • 精彩不容"错"过
  • 摘 要: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并将学生的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因势利导,正确.巧妙地加以利用,达到使学生减少错误,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 允许出错 挖掘错误 利用错误 提高效率 有教育专家指出: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 ...查看


  • 极速传说(下)
  • 20世纪50年代末,冷战的紧张局势在世界范围内加剧,美国增加了对苏联军事活动情报的需求.由此产生的紧迫感使CIA要求采用更为常规和实用的方法来实施U-2后继机的设计.情报局倾向于发展涡喷发动机而不是欠成熟和不完善的冲压发动机,还倾向于常规起 ...查看


  • 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 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0页第一个红点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能够比较熟练地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2. 能根据具体的情境,通过分析解决问题,体会并反思解决问题的 ...查看


  • 吨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 第三课时 主备人:徐承继 教学内容:5页,吨的初步认识,以及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初步的 ...查看


  • 克和千克的认识 3
  • "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根竹乡江口小学 黄美霞 教学内容 : 本内容是二年级下册第 --页"克和千克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查看


  • 认识质量单位克
  • 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了解1克.1千克.1吨的实际质量,建立清晰的质量单位的概念. 2.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 ...查看


  • [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设计 刘翠兰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0-102页例1例2以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