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摘要:我国经过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逐步与国际接轨,逐渐建立起了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控制监督体系,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规范事业单位会计行为,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建立与实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关键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1

  

  一、建立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系统,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极为密切,是国家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能够保证业务活动有效运行,保护资产安全完整;另一方面能够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合法,能够有效地防止、发生错误与舞弊现象。而随着群众法律和权益意识的提高,对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业单位收费及财务监督也引起普遍关注,党和国家重视各项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强了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监督。在这样的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在接受外部监督的同时,也应建立和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实施安全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形成内外监督合力,保证财务的安全有效运行。

  

  二、建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1.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提高会计信息使用价值。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要经过多个工作流程、多个业务人员经手,难以合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为此,必须引入内部控制制度,按照事业单位的具体业务流程,制定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2.保证《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事业单位的各个业务流程,在相互制约的作用下,可以对《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执行起到监督作用。

  3.有效地杜绝错误和舞弊的发生。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是:详细设置业务处理流程和经办手续,对各项业务进行合理分工,职责到人。这样就确保了业务流程的合理、合法,杜绝权利过于集中,领导一人说了算的局面。确保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的透明、公正。

  

  三、建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

  加强内部控制是贯彻《会计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尽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还不完善、不到位,还有许多因素制约着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但强化内部控制是加强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只有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到位,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就会得到提升。管理水平的提高又会促进内部控制制度更加科学、合理,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因此,内部控制的运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内部控制应约束事业单位的所有人员,任何人都不得拥有越权办理业务的权利。

  第二,内部控制要涵盖事业单位全部业务,包括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第三,内部控制要保证机构与岗位的合理设置,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

  第四,内部控制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以最佳控制效果确定控制成本是否合理。

  第五,内部控制要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而不断修订,同时要保证对事业单位有促进作用。

  

  四、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

  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是正确运用内部控制方法的前提条件,方法运用得当,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方法运用不妥,就会成为束缚发展的绳索,而造成管理混乱。所以内部控制的方法选择与运用非常重要。现结合事业单位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几种方法:

  (一)组织规划控制

  内部控制是对事业单位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有效性、合理性进行控制。事业单位的组织机构分为两层,一层为单位领导,一层为专业技术人员;职务分工主要控制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如授权批准职务、业务经办、财产管理等。

  1.要设置管理控制机构。事业单位现在的做法正在趋于完善,例如:为加强自有资金的使用效果,防范购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出现浪费等行为的发生,采用政府采购的方法,成立临时采购领导小组,进行询价、对比、分析、批准等过程,提高采购透明度,用最合理价格,确保采购质量。

  2.要执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要避免事业单位职工一人多职,容易造成控制、执行、监督三权于一身,必须建立不相容岗位分工,以确保组织规划控制正常运行,例如:会计和出纳严禁一人承担。

  (二)授权批准控制

  这一控制指的是事业单位办理各项业务时,必须经过领导授权批准,以此保证各项制度的执行。授权批准又分为一般与特殊两种形式。一般授权的时间长,主要是办理平常的业务所应具备的资格;特殊授权时间短,主要是办理临时性工作任务。两种授权形式都必须建立授权批准体系,要注意以下环节:

  第一,确定授权批准的范围,把单位的业务全部纳入内部控制范围;特别强调在重大、重要事项上,一定要实行集体联签制度或审议制度,严禁单位领导一人审批,以确保各类业务事项的顺利开展,杜绝舞弊现象的发生。

  第二,确定授权批准的管理层次,保证管理层职责明确,不出现相互推诿、相互扯皮,高效率地完成各类业务活动。

  第三,确定授权批准的程序,按单位业务审批程序进行审批,严禁越权审批。

  第四,制定授权审批的责任追究制度。谁审批谁负责,确保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会计系统控制

  按照《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据此完成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具体包括:

  第一,事业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行业的实际情况,利用内部管理和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本单位会计系统的控制;例如:以业务项目需要的手续进行量化,任务分解,做到各类业务都纳入控制系统。

  第二,根据事业单位的业务性质设置会计系统的监督流程,从原始凭证到业务验收完成,都应在会计系统控制中得到体现。业务进行到那里,那里都有依据可查,跟踪监控,随时纠正出现的各类误差。

  第三,规定事业单位会计处理程序,依据业务内容完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

  (四)全面预算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对事业单位的预算要逐步提高。首先,事业单位要制定年度总体计划;其次,按照计划的内容,分解步骤;第三,进行详细核算执行计划所需的全部费用,力求准确,确保各项开支在合理范围。

  (五)内部报告控制

  为了及时满足各类信息的需求,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制定工作报告和报送流程,确保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报送相关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六)内部控制审计

  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是否合法、合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运行,都应由内部控制机构进行审查。首先按月核对业务完成情况,特别要对财务活动进行月度审计,一方面可以监督业务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防范错误和舞弊的发生。进一步督促业务人员依法办事,走合法程序,确保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活动合理、合法。

  (七)定期考核控制

  事业单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后,要定期按照制定的目标,考核单位人员工作完成情况,以此作为评价人员的业绩依据。

  总之,会计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既要接受相关部门的外部监督,又要受到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既要加强联系(即在业务发生时,进一步加强有关经办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协调的配合),保证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又要强调制约机制,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形成所有经办人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互相监督的关系,以防止权利集中、营私舞弊和业务办理错误的发生,确保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明辉.论我国衍生工具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8(01).

  [2]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09).

  [3]池国华.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机制构建、战略导向与系统整合[J].会计研究,2009(09).

  摘要:我国经过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经济逐步与国际接轨,逐渐建立起了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三位一体控制监督体系,事业单位会计监督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规范事业单位会计行为,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建立与实施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关键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方法

  中图分类号:D6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1

  

  一、建立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

  事业单位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是保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正常进行的社会服务系统,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极为密切,是国家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一方面能够保证业务活动有效运行,保护资产安全完整;另一方面能够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合法,能够有效地防止、发生错误与舞弊现象。而随着群众法律和权益意识的提高,对关系到切身利益的事业单位收费及财务监督也引起普遍关注,党和国家重视各项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强了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监督。在这样的背景下,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在接受外部监督的同时,也应建立和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实施安全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形成内外监督合力,保证财务的安全有效运行。

  

  二、建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

  1.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提高会计信息使用价值。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要经过多个工作流程、多个业务人员经手,难以合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为此,必须引入内部控制制度,按照事业单位的具体业务流程,制定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

  2.保证《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内部控制制度贯穿于事业单位的各个业务流程,在相互制约的作用下,可以对《会计法》等法律法规的执行起到监督作用。

  3.有效地杜绝错误和舞弊的发生。内部控制的基本要求是:详细设置业务处理流程和经办手续,对各项业务进行合理分工,职责到人。这样就确保了业务流程的合理、合法,杜绝权利过于集中,领导一人说了算的局面。确保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的透明、公正。

  

  三、建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

  加强内部控制是贯彻《会计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尽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还不完善、不到位,还有许多因素制约着内部控制制度的落实,但强化内部控制是加强财务管理的关键环节,只有内部控制制度落实到位,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就会得到提升。管理水平的提高又会促进内部控制制度更加科学、合理,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因此,内部控制的运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内部控制应约束事业单位的所有人员,任何人都不得拥有越权办理业务的权利。

  第二,内部控制要涵盖事业单位全部业务,包括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

  第三,内部控制要保证机构与岗位的合理设置,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

  第四,内部控制要坚持成本效益原则,以最佳控制效果确定控制成本是否合理。

  第五,内部控制要随着事业单位的发展而不断修订,同时要保证对事业单位有促进作用。

  

  四、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方法

  内部控制制度的原则,是正确运用内部控制方法的前提条件,方法运用得当,可以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方法运用不妥,就会成为束缚发展的绳索,而造成管理混乱。所以内部控制的方法选择与运用非常重要。现结合事业单位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几种方法:

  (一)组织规划控制

  内部控制是对事业单位组织机构设置,职务分工的有效性、合理性进行控制。事业单位的组织机构分为两层,一层为单位领导,一层为专业技术人员;职务分工主要控制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如授权批准职务、业务经办、财产管理等。

  1.要设置管理控制机构。事业单位现在的做法正在趋于完善,例如:为加强自有资金的使用效果,防范购置固定资产过程中出现浪费等行为的发生,采用政府采购的方法,成立临时采购领导小组,进行询价、对比、分析、批准等过程,提高采购透明度,用最合理价格,确保采购质量。

  2.要执行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要避免事业单位职工一人多职,容易造成控制、执行、监督三权于一身,必须建立不相容岗位分工,以确保组织规划控制正常运行,例如:会计和出纳严禁一人承担。

  (二)授权批准控制

  这一控制指的是事业单位办理各项业务时,必须经过领导授权批准,以此保证各项制度的执行。授权批准又分为一般与特殊两种形式。一般授权的时间长,主要是办理平常的业务所应具备的资格;特殊授权时间短,主要是办理临时性工作任务。两种授权形式都必须建立授权批准体系,要注意以下环节:

  第一,确定授权批准的范围,把单位的业务全部纳入内部控制范围;特别强调在重大、重要事项上,一定要实行集体联签制度或审议制度,严禁单位领导一人审批,以确保各类业务事项的顺利开展,杜绝舞弊现象的发生。

  第二,确定授权批准的管理层次,保证管理层职责明确,不出现相互推诿、相互扯皮,高效率地完成各类业务活动。

  第三,确定授权批准的程序,按单位业务审批程序进行审批,严禁越权审批。

  第四,制定授权审批的责任追究制度。谁审批谁负责,确保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会计系统控制

  按照《会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并据此完成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具体包括:

  第一,事业单位可以根据本单位行业的实际情况,利用内部管理和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本单位会计系统的控制;例如:以业务项目需要的手续进行量化,任务分解,做到各类业务都纳入控制系统。

  第二,根据事业单位的业务性质设置会计系统的监督流程,从原始凭证到业务验收完成,都应在会计系统控制中得到体现。业务进行到那里,那里都有依据可查,跟踪监控,随时纠正出现的各类误差。

  第三,规定事业单位会计处理程序,依据业务内容完成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

  (四)全面预算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对事业单位的预算要逐步提高。首先,事业单位要制定年度总体计划;其次,按照计划的内容,分解步骤;第三,进行详细核算执行计划所需的全部费用,力求准确,确保各项开支在合理范围。

  (五)内部报告控制

  为了及时满足各类信息的需求,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制定工作报告和报送流程,确保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报送相关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六)内部控制审计

  事业单位各项业务活动是否合法、合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运行,都应由内部控制机构进行审查。首先按月核对业务完成情况,特别要对财务活动进行月度审计,一方面可以监督业务的完成情况,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防范错误和舞弊的发生。进一步督促业务人员依法办事,走合法程序,确保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活动合理、合法。

  (七)定期考核控制

  事业单位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后,要定期按照制定的目标,考核单位人员工作完成情况,以此作为评价人员的业绩依据。

  总之,会计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既要接受相关部门的外部监督,又要受到本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约束;既要加强联系(即在业务发生时,进一步加强有关经办人员之间的相互沟通、协调的配合),保证各项业务的顺利开展,又要强调制约机制,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形成所有经办人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互相监督的关系,以防止权利集中、营私舞弊和业务办理错误的发生,确保事业单位的各项业务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明辉.论我国衍生工具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J].会计研究,2008(01).

  [2]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0(09).

  [3]池国华.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实施机制构建、战略导向与系统整合[J].会计研究,2009(09).


相关文章

  • 单位内部控制经验做法
  • 单位内部控制经验做法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建立单位经济活动清单,健全单位经济活动管理制度.优化完善单位经济活动业务过程.信息化落地实施单位经济活动过程,并形成单位内部控制手册,以建立单位经济活动内部控制体系并确保内部控制 ...查看


  • 我国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框架体系的构建研究
  • 我国政府部门内部控制框架 体系的构建研究 刘永泽 张 亮 中国航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518040) (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116025 [摘要]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而政府部门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却尚属空白 ...查看


  •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实施
  •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 摘要: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运行健康安全,在财务管理中不仅需要外部约束机制,更需要内部的控制机制,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建立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势在必行. 关键词:会计:内部控 ...查看


  • 4.1能源管理体系文件
  • 中农大化肥业有限公司能源管理体系文件 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 Manual for Energy 文件编号: ZNDH003 能 源 管 理 体 系 手 册 版本:A 受控状态:正常 发布日期:20 ...查看


  • 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_朱延辉
  • <中国卫生经济>第34卷第4期(总第386期)2015年4月□财务管理 医疗卫生机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 朱延辉①,杨 摘 要 * 军② 目的:基于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理论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建立医疗卫生单位固定 ...查看


  • 机关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 机关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计划 财政部印发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以下简称内部控制规范) 将于2014年1月1日起实施,为推动.指导各教育行政事业单位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查看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和规范内部控制,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推进廉政建设,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查看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
  •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 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 ...查看


  •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