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三驾马车"不是分析中国问题关键

2011年11月11日 13:18 本文来源于 财新网

标签: 财新峰会

对于中国来说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怎么应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处理短期问题,而是从解决深层矛盾,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来解决短期问题

【财新网】(记者 汪苏)“对于中国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切实的推进市场化的改革以及支持市场经济的其他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制度改革。”

吴敬琏今日(11月11日)在“2011财新峰会:中国与世界‘寻找真实的成长’”上作出上述表示。他称,这不应“不仅仅是口号”。

吴敬琏说,中国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目前比较多的讨论是集中分析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但是三驾马车的分析非常明显是源于凯恩斯主义短期的宏观经济分析,“我认为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他认为,短期问题的根源在于长期。对于中国来说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怎么应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处理短期问题,而是从解决深层矛盾,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来解决短期问题。增加需求增加消费需求这样的问题,如果不解决长期问题的话是解决不了的。

吴敬琏表示,对于中国长期发展,怎么样从靠投资和出口驱动的粗放的增长模式转到靠技术进步和消费提高驱动的集约增长模式转变是关键。

他表示,过去这个转变执行得不是很顺利、实现得不是很好,总结出的经验是要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推进改革。推进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消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性障碍,建立一个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创业的制度环境。

吴敬琏称:“所以总体来说,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对于中国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切实的推进市场化的改革以及支持市场经济的其他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制度改革,不仅仅是口号。”■

sqRJBIl57vD52F1EBrnRWQuVDov0NLj57pRHjvYSqtauozMQGN本文转自财新网(http://www.caixin.cn) nOnvmmAZCb0LXmDKRjuNeNfSjcRyz6TS6HXfr4l9FWOEW8BkRZ详文:http://economy.caixin.cn/2011-11-11/100324952.html?utm_source=mail.qq.com&utm_medium=referral&utm_content=qq_mail&utm_campaign=qq

2011年11月11日 13:18 本文来源于 财新网

标签: 财新峰会

对于中国来说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怎么应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处理短期问题,而是从解决深层矛盾,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来解决短期问题

【财新网】(记者 汪苏)“对于中国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切实的推进市场化的改革以及支持市场经济的其他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制度改革。”

吴敬琏今日(11月11日)在“2011财新峰会:中国与世界‘寻找真实的成长’”上作出上述表示。他称,这不应“不仅仅是口号”。

吴敬琏说,中国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目前比较多的讨论是集中分析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但是三驾马车的分析非常明显是源于凯恩斯主义短期的宏观经济分析,“我认为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他认为,短期问题的根源在于长期。对于中国来说最重要的问题不是怎么应用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处理短期问题,而是从解决深层矛盾,保持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来解决短期问题。增加需求增加消费需求这样的问题,如果不解决长期问题的话是解决不了的。

吴敬琏表示,对于中国长期发展,怎么样从靠投资和出口驱动的粗放的增长模式转到靠技术进步和消费提高驱动的集约增长模式转变是关键。

他表示,过去这个转变执行得不是很顺利、实现得不是很好,总结出的经验是要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关键在于推进改革。推进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消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性障碍,建立一个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创业的制度环境。

吴敬琏称:“所以总体来说,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对于中国来说最重要的问题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切实的推进市场化的改革以及支持市场经济的其他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制度改革,不仅仅是口号。”■

sqRJBIl57vD52F1EBrnRWQuVDov0NLj57pRHjvYSqtauozMQGN本文转自财新网(http://www.caixin.cn) nOnvmmAZCb0LXmDKRjuNeNfSjcRyz6TS6HXfr4l9FWOEW8BkRZ详文:http://economy.caixin.cn/2011-11-11/100324952.html?utm_source=mail.qq.com&utm_medium=referral&utm_content=qq_mail&utm_campaign=qq


相关文章

  • 中国改革之路
  • 中国改革之路 导读 2003年初的中国,社会矛盾比较缓和,外部没有太多的干扰,整个社会充满着一种乐观向上的氛围.在经济发展达到一个相对高的阶段后,中共中央的执政重心开始由效率优先转向兼顾社会公平与正义. 1978-2013市场之路:改革放缓 ...查看


  • 匡超人教案
  • 匡超人 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儒林外史>的.内容及主题.结构.主要艺术成就. 2.精读<匡超人>一文,立足文本,从作品的语言文字描述中读出借人物所表达出的情感态度,理解的良苦用心:认识封建社会 3.把握并运 ...查看


  • 深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品牌营销
  • 深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品牌营销:做第一品牌 2010-10-26 15:43:24 来源: 网易财经 跟贴 1 条 手机看股票 邓中华 <管理学家>杂志编辑 童罗兴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MBA学生 2005年,深圳发展银行(以下简称&q ...查看


  • 新型工业化道路之争
  •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03 07:54:48 尽管在第一波工业革命的浪潮中,中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但是在随后的追赶者的行列中,中国并没有落后多少.想一想,当十八世纪六十年代满清开明 ...查看


  • 吴敬琏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1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 在现实与理想产生距离之时,学会批判性分析性的思维方法,坚守实事求是的道德准则 --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1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同学们: 我很高兴接受钱颖一院长的邀请,来参加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毕业典礼,向2011届的同学们表示祝贺. ...查看


  • 改革是怎样重启的
  • 作者:胡舒立霍侃杨哲宇 中国改革 2013年03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改革最低潮时的酝酿,到成为改革目标,再到形成完整的行动纲领,发生在20年前,可以启示明天. 大地暖流升腾,埋在心底的关注与焦虑在迸发.在中共 ...查看


  • 构建完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路径分析
  • 改革论坛 构建完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路径分析 □ 饶志华 贺志勇 个完全开放的市场体系采取了以下政策:一是为了吸引外资,实行准美元化的货币局制度,以此稳定货币.遏制通货膨胀:二是完全取消国家经济调控,实行任意开放的贸易自由化政策:三是完全开 ...查看


  • 局部改革难唤公众信心
  • 局部改革难唤公众信心2013-07-29 ● 刘胜军 眼下,社会各界都在屏息期待即将到来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因为这次会议将提出经济改革的总体方案.路线图和时间表.在社会矛盾迫近临界点.经济转型刻不容缓的今天,这将成为决定中国未来十年的&quo ...查看


  • 我国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探讨
  • 摘要:本文从如何定义资金流动性过剩.我国资金流动性的规模.过剩的根本原因.过剩利弊分析及对策,比较全面地概括了人们的困惑和疑虑,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我国目前的资金流动性状况. 关键词:资金流动性过剩:货币政策:财政政策 一.如何定义资金流动性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