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飞速进步,要求不断培养有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人,如何让幼儿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接受良好的科学教育,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皮亚杰曾经说过:每个儿童无论他在哪里,都应该使他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学习科学,而且终身成为“科学之友”。他们是未来的主人,他们对自然和科学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未来,直接关系着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让幼儿感受科学活动的快乐,萌发幼儿爱科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引起幼儿浓厚的兴趣,不用老师提醒他们也会积极主动地参加与到活动中去的。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幼儿熟悉的东西,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可为幼儿获得能真正理解科学知识的经验,提供了前提和可能,而且也只有幼儿真正体验到学习内容对自己有相关的意义,才能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才能保持永久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例如:一些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现象明显,操作性强,能够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实验证明了他们的假设。幼儿的兴趣也就更浓了,也达到让幼儿在快乐的情绪中学习的目的,并保持幼儿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态度。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注意形式多样化,利用多种方法,调动幼儿兴趣。 这时,教师拿了张餐巾纸在水面上摆动几下,嘴里自言自语地说: “怎样才能让它慢慢地沉下去呢?"听到教师这样一问,幼儿的活动兴趣再次被激活,他们通过不断尝试,想出了许多办法:有的将餐巾纸叠成双层;有的折成小船;有的放在牛皮纸的上面;有的将挂历纸折成小船,餐巾纸放在小船里…” 通过孩子们的努力,一个个新奇的方案产生了,他们在创造的过程中体验了创造的乐趣。这些操作活动让幼儿对自己的发现感到惊奇,使整个活动始终保持很浓的兴趣。 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适宜孩子的科学教育活动 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科学教育内容的趣味性,方法的灵活性,手段的多样性。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是教师们常常感到很困惑的一个问题。我们认为选择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 首先要设计有所区别,同一个主题可以在不同年龄的儿童中出现。很多教师在设计科学活动时,认为幼儿曾经涉及过的主题就不能再组织了。事实上,同样的主题在不同年龄的儿童中出现时,在设计上要有所区别,如活动的设计、活动的目标都要有所不同。在考虑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安排时,应该考虑到两条线索:一条是科学知识体系,另一条就是儿童的生活经验,只要是儿童在生活中可能碰到的或者是已经碰到的现象,就可以研究,知识结论可以浅显一些,有些道理可以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深入学习。 其次是要明确具有重要方法和方法论意义的知识内容更值得让儿童去探究学习。为了发现和认识自然现象或事物的特征,揭示自然的发展规律,要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包括观察、比较、分类、测量、交流、预测、假设、实验等来寻求对于问题的答案,获得对于自然世界的理解。因此,科学方法是科学探究的灵魂,在选择科学活动内容时,具有重要方法和方法论意义的知识内容尤其值得让儿童去探究学习。 第三,在选择和组织科学教育内容上,要注重连续性和层次性。很多教师在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时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教育内容,事实上,我们原有的常识内容中,有很多简单的科学知识和原理是适合于让孩子进行探究学习的,比如颜色(调色)、磁铁、水、空气等等;此外孩子们身边很多的自然现象也都是很好的科学教育内容。 但是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和层次性,这种连续性主要表现为要给孩子提供连续的对科学的理解和体验,而不是随意的、盲目的活动;层次性就是要注意活动的难易和重点,例如,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要让孩子观察,有的活动就可能侧重在孩子对于科学方法的认识。 三、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让幼儿主动参与,亲自动手做一做是探索科学奥秘的有效方法。为了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增强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尽可能利用丰富多样的材料,让幼儿亲自去尝试,去体验。在认识“沉浮”活动中,向幼儿提供了石头、泡沫、竹叶、铁块、各种纸等许多材料,先让幼儿试一试哪些材料是沉的?那些材料是浮的?然后让幼儿想办法使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浮在水面的东西沉下去。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个个思维活跃,跃跃欲试。 有的做了一只纸船把钉子放在纸船里,使钉子浮起来;有的在木头上放一块小石头,使木头沉下去……多么丰富的想象啊!在操作过程中幼儿的表现不仅体现了对物体沉浮的浓厚兴趣,而且还充分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如,在认识各种树的活动中,先让带幼儿到大自然中感知树的外形、高矮、粗细,比较它们的异同点,然后让幼儿思考:除了用尺可以来测量树木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测量树木更方便?有的说用绳子量;有的说用手量;有的说用竹子量……最后让幼儿自选测量工具去测量树的粗细、高矮。这两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幼儿动手以后变得具体化了,从而让幼儿感受科学的严谨。 幼儿科学教育并不是讲解灌输科学知识的过程,而是培养探索精神,指导幼儿学科学的过程;是顺应幼儿创造性思维,保持好奇心、求知欲的过程;是为幼儿探索提供材料,创造条件的过程。幼儿的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及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让幼儿在生活中接触科学,萌发探究问题的兴趣,让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真正体验到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河北省正定县曲阳桥学区西里寨幼儿园)
时代的飞速进步,要求不断培养有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人,如何让幼儿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接受良好的科学教育,是大家十分关注的问题。皮亚杰曾经说过:每个儿童无论他在哪里,都应该使他能够以恰当的方式学习科学,而且终身成为“科学之友”。他们是未来的主人,他们对自然和科学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未来,直接关系着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让幼儿感受科学活动的快乐,萌发幼儿爱科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引起幼儿浓厚的兴趣,不用老师提醒他们也会积极主动地参加与到活动中去的。贴近幼儿生活的内容,幼儿熟悉的东西,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可为幼儿获得能真正理解科学知识的经验,提供了前提和可能,而且也只有幼儿真正体验到学习内容对自己有相关的意义,才能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才能保持永久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例如:一些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现象明显,操作性强,能够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实验证明了他们的假设。幼儿的兴趣也就更浓了,也达到让幼儿在快乐的情绪中学习的目的,并保持幼儿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态度。在开展科学教育活动时,注意形式多样化,利用多种方法,调动幼儿兴趣。 这时,教师拿了张餐巾纸在水面上摆动几下,嘴里自言自语地说: “怎样才能让它慢慢地沉下去呢?"听到教师这样一问,幼儿的活动兴趣再次被激活,他们通过不断尝试,想出了许多办法:有的将餐巾纸叠成双层;有的折成小船;有的放在牛皮纸的上面;有的将挂历纸折成小船,餐巾纸放在小船里…” 通过孩子们的努力,一个个新奇的方案产生了,他们在创造的过程中体验了创造的乐趣。这些操作活动让幼儿对自己的发现感到惊奇,使整个活动始终保持很浓的兴趣。 二、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选择适宜孩子的科学教育活动 作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科学教育内容的趣味性,方法的灵活性,手段的多样性。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选择,是教师们常常感到很困惑的一个问题。我们认为选择幼儿科学教育的内容: 首先要设计有所区别,同一个主题可以在不同年龄的儿童中出现。很多教师在设计科学活动时,认为幼儿曾经涉及过的主题就不能再组织了。事实上,同样的主题在不同年龄的儿童中出现时,在设计上要有所区别,如活动的设计、活动的目标都要有所不同。在考虑幼儿科学教育内容的安排时,应该考虑到两条线索:一条是科学知识体系,另一条就是儿童的生活经验,只要是儿童在生活中可能碰到的或者是已经碰到的现象,就可以研究,知识结论可以浅显一些,有些道理可以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地深入学习。 其次是要明确具有重要方法和方法论意义的知识内容更值得让儿童去探究学习。为了发现和认识自然现象或事物的特征,揭示自然的发展规律,要运用一系列的科学方法,包括观察、比较、分类、测量、交流、预测、假设、实验等来寻求对于问题的答案,获得对于自然世界的理解。因此,科学方法是科学探究的灵魂,在选择科学活动内容时,具有重要方法和方法论意义的知识内容尤其值得让儿童去探究学习。 第三,在选择和组织科学教育内容上,要注重连续性和层次性。很多教师在组织科学教育活动时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教育内容,事实上,我们原有的常识内容中,有很多简单的科学知识和原理是适合于让孩子进行探究学习的,比如颜色(调色)、磁铁、水、空气等等;此外孩子们身边很多的自然现象也都是很好的科学教育内容。 但是在设计和组织活动时,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和层次性,这种连续性主要表现为要给孩子提供连续的对科学的理解和体验,而不是随意的、盲目的活动;层次性就是要注意活动的难易和重点,例如,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要让孩子观察,有的活动就可能侧重在孩子对于科学方法的认识。 三、在动手操作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态度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让幼儿主动参与,亲自动手做一做是探索科学奥秘的有效方法。为了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增强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尽可能利用丰富多样的材料,让幼儿亲自去尝试,去体验。在认识“沉浮”活动中,向幼儿提供了石头、泡沫、竹叶、铁块、各种纸等许多材料,先让幼儿试一试哪些材料是沉的?那些材料是浮的?然后让幼儿想办法使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浮在水面的东西沉下去。幼儿在操作过程中个个思维活跃,跃跃欲试。 有的做了一只纸船把钉子放在纸船里,使钉子浮起来;有的在木头上放一块小石头,使木头沉下去……多么丰富的想象啊!在操作过程中幼儿的表现不仅体现了对物体沉浮的浓厚兴趣,而且还充分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如,在认识各种树的活动中,先让带幼儿到大自然中感知树的外形、高矮、粗细,比较它们的异同点,然后让幼儿思考:除了用尺可以来测量树木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测量树木更方便?有的说用绳子量;有的说用手量;有的说用竹子量……最后让幼儿自选测量工具去测量树的粗细、高矮。这两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幼儿动手以后变得具体化了,从而让幼儿感受科学的严谨。 幼儿科学教育并不是讲解灌输科学知识的过程,而是培养探索精神,指导幼儿学科学的过程;是顺应幼儿创造性思维,保持好奇心、求知欲的过程;是为幼儿探索提供材料,创造条件的过程。幼儿的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及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让幼儿在生活中接触科学,萌发探究问题的兴趣,让幼儿在科学活动中真正体验到发现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河北省正定县曲阳桥学区西里寨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