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翻译家林少华的翻译观

社会文化研究

当代著名翻译家林少华的翻译观

李 李明,  266061

  一、林少华及其翻译成就

林少华,1952年生于吉林省长春,1968年初中毕业并开始下乡务农。少年时代做过诗人梦,“文学性语言总能唤起我内心深处无可言喻的冲

(林少华)。1972年在吉林大学外文系日文专动”

卡》获2003年上海优秀图书奖二等奖。现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日本文学与翻译方向研究生导师,青岛市作协副主席。  二、关于林少华的翻译观

南京大学许钧教授一直持有翻译文学属于文学范畴的观点,林少华也倾向于认为,文学翻译是文学,大部分文学都是艺术,艺术都需要创造性,因此文学翻译也需要创造性。但文学翻译毕竟是翻译,不是原创,因此准确说来,文学翻译属于再创造的艺术。如果用“信、达、雅”的传统译论标准来衡量“,信”侧重于内容“达”,侧重于行文“雅”,则侧重于艺术,需要审美判断,需要翻译家具有艺术悟性,文学悟性。

林少华表示“文学翻译不存在直译,,我很欣赏钱钟书先生的‘化境’之说。翻译不是一字一句的对换,而是意境与总体的对应,要大而化之,译文读出来不要像翻译体。这种翻译在审美境界和作品意蕴上是更大的忠实。”

最理想的翻译是等值翻译,但是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完全的等值是不可能的。文学翻译是一座桥梁,是一种再创作,创作则都需要灵感和悟性。兵无定法,译无定规。虽然信达雅的原则需要兼顾,但往往太“信”了就不太“达”,尤其是像日

业学习,1979年至1982年在吉林大学研究生院日本文学专业学习并获硕士学位,1982年至1987年在暨南大学外语系任教,1987年至1988年到日本大阪市立大学进修日本古典文学,从那时起,他接触到村上春树的小说,并开始着手翻译《挪威的森林》。1988年至1993年回到暨南大学文学院外语系任教,1993年至1996年到日本长崎县立大学任教。林少华主要从事中日文学翻译与文化比较的研究,同时致力于散文创作。其翻译实践和研究广为人知。其学术代表著作有《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落花之美》。代表译作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天黑以后》《、村上春树文集———舞!舞!舞!》等32卷村上春树文集,被誉为“林家铺子掌柜”。此外,还译有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井上靖等名家作品共达

46种。其中《唐招提寺之路》获第五届全国外国

文学优秀图书奖一等奖(2001年)《挪威的森林》;获2002年上海优秀图书奖二等奖《海边的卡夫;

江苏社会科学2008

年教育文化版

文这样和中文语法差别较大的语言,五四那辈人翻译的日本小说都显得有点生硬。“信”与“达”之间有矛盾。借用西方的说法“:翻译如女人,忠实的不漂亮,漂亮的不忠实”。但翻译的宿命之处就是非把既漂亮又忠实的女人追到手不可。为此就需要创造性。从根本上说,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活动,而任何艺术活动都是需要创造性的。“至于我的翻译中创造性占多少,这很难量化———属于

(林少原文的占98%,属于我自己的占8%左右。”

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刘宓庆说“,在任何一个语法平面上求得形式对应,使之既处在语言文化、文字结构形式以及行文风格的互相参照的框架之内,又具有语义等值,实在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理想———就汉英而言,就更难获得这种等值了———所谓‘等效反应’即便对同语系或同语族的双语转换,也只是一个理想。翻译中的‘忠’与‘信’,也只能是相对的,绝对忠实于原文的译文也是不存在的”。

,他认为,,。因此其在翻译当中,尽它翻译得美一些。“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文字同其它国家的文字相比,最主要的特色是讲究装饰性,这也是汉字的优势,作为翻译家,我们为什么不发挥这个优势呢?无论搞文学创作还是文学翻译,肯定需要有一定才情。我也多少有一点。那也不外乎是文学才情的自然流露,并非刻意美化。最理想的翻译是等值翻译,但是在实践中,完全的等值是不可能的。翻译的本质是向原作无限接近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稍一偏离,就涉及美化或者矮化,人人难以幸免。况且美化总比矮化要好吧,文学翻

(林少华)译也需要提炼文字之美。”

华)。此观点迎合了国内外诸多翻译名家的关于“信”的观点。巴尔胡达罗夫说:“百分之百的等值,只是翻译工作者应当力求达到、但永远也达不到的最高标准。完全的等值翻译与其说是现实,不如说是理想。”奈达(Nida)说“:何交流过程中必然会有的。永远不可能的”;(“,来,,还不如说是一种可取的结果(地方色彩)越浓、时空距离越远,等效就越不可思议”;卡特福德(J.C.Catford)指出“:翻译决不是、或者说几乎不可能是原语文本全部被译语文本中的等值成分所替换(1964)”。林语堂说“译者所能谋达到,之忠实,即比较的忠实之谓,非绝对的忠实之谓———一百分的忠实,只是一种梦想———凡文字有声音之美、有意义之美、有传押之美、有文气文体形式之美,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或得其神而忘其体,决不能把文义、文神、文气、文体及声音之美完全同时译出———我们须记得翻译只是一种不得已的很有用的事业,并不是只代原文之谓;译者所能求的只是比较的非绝对的成功”;范存忠说,“严格地说,译品最好能和原作品相等,内容相等、形式相等、格调相等,只是所用的语言不同。这就是马文忠所说的译品和原作完全一样,而读者看了译品能和看原作一样,但这是一个不可能完全实现的理想”;朱光潜说“,有些文学作品根本不可翻译,尤其是诗(说诗可翻译的人大概不懂得诗)。大部分文学作品虽可翻译,译文也只能得原文的近似。绝对的‘信’只是一个理想,事实上很不易做到”;钱钟书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人于‘化境’———彻

林少华认为文学需给人美感。文学翻译要求的不是字面意思的等值而是美感含量的等值。若一味追求词义等值,由于日文的性质,译出来的东西十有八九成了产品使用说明书。那不是译文学,而是译文字。

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沈维藩先生说翻译有两种,一是才子型翻译,一是工匠型翻译,前者译的是文学,后者译的文字。毫无疑问,林译属于“才子型翻译”!

林少华强调重视重译(在翻译学上也称复译)。他认为,只要条件允许,一部文学作品、尤其文学名著应当有几个译本,以便读者和研究者有更多的选择。复译的意义或价值主要有两个,一是提供比原有译本更好的译本,二是提供较原有译本风格不同的译本。“重译的价值或意义只能在于提供另一种风格的译本。毕竟语言是发展

社会文化研究

的,读者的口味也处于变化之中,而且,对于经典作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解,作为译本也应该相应地与时俱进”。

千字20~80元,单纯搞翻译无法养家糊口。三是翻译成果未得到普遍认可。比如在大学,译著不被视为高档次成果,甚至根本不被承认。说得痛快点,傅雷译的《高老头》不算成果,研究《高老头》的算成果;曹雪芹的《红楼梦》不算成果,刘心武的《红楼梦解谜》算成果。也就是说,鸡不算成果,鸡蛋算成果。如此这般,还有多少人有心思搞翻译呢?”

林少华自小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尤其喜爱豪放与婉约的宋词。在他看来,,人物———如、、、老舍等等。“欣欣向荣,问题多,。

  三、关于林少华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翻译是间谍”,若想译得好,就要当间谍———就要跟随原作者一起潜入他的灵魂深处猎取他的灵魂信息。世上有军事间谍,有经济间谍,有爱情间谍,翻译应当属于灵魂间谍。应用到具体翻译上,翻译村上,就是要偷村上的魂儿;翻译片山,就是要把片山的魂儿偷出来。

翻译犹如和尚担水上山,作为译者,首先应是担水的和尚。和尚既老,寺又远在深山,两大桶水一路上山,哪能一点水不洒,担上山了多少水,不是说洒水有理,你小子管不着,,洒地担上山去,。问题只是洒多

(林少华)洒少罢了。”

参考文献

[1]《挪威的森林》,(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

版社,2007年6月版。

[2]《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林少华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版。

[3]《东京奇谭集》,(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

对此,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沈维藩先生曾表示:若干技术性误译可以接受的,但属于文学性的则不能接受“,林译不能动,一动‘味’就变了。一来翻译是个苦差事,二来没有错误的翻译世界上是没有的。好比担水上山,山高路陡,水总要洒一点儿出去———不但要看洒了多少水,更应看担上去多少水。”

  四、关于中国目前的翻译事业的前景

关于中国现在的译介事业,林少华概括为两句话“:欣欣向荣,问题多多”。他列举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好比暮春时节漫步于厦门鼓浪屿,弹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钢琴声此起彼伏,但真正弹好的并不多———大部分人弹对了琴谱,只有极少数人弹出了灵魂的震颤。关于我国翻译界的现状,林少华说,译作越出越多,精品越来越少。换句话说,搞翻译的人多,翻译好的人少。这大概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老一辈因为年龄的关系退出了,像我这样的中年人因为历史原因又溃不成军,而年轻人、尤其外语出身的年轻人中文功底又较差;二是翻译稿酬较低,执行的仍是多年前的标准,每

出版社,2006年7月版。

[4]《天黑以后》,(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

版社,2005年4月版。

[5]《村上春树文集———且听风吟》,(日)村上春树著,林少

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8月版。

[6]《村上春树文集———舞!舞!舞!》,(日)村上春树著,林

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7]《落花之美》,林少华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年9

月版。

[8]《村上春树随笔系列———终究悲哀的外国语》,(日)村上

春树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2月版。

[9]《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村上春树文集》,(日)村

上春树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1月版。

[10]《列克星敦的幽灵》,(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上海

译文出版社,2002年9月版。

[11]《海边的卡夫卡》,(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上海译

文出版社,2007年7月版。

[12]林少华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nshaohua[13]《傅雷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社会文化研究

当代著名翻译家林少华的翻译观

李 李明,  266061

  一、林少华及其翻译成就

林少华,1952年生于吉林省长春,1968年初中毕业并开始下乡务农。少年时代做过诗人梦,“文学性语言总能唤起我内心深处无可言喻的冲

(林少华)。1972年在吉林大学外文系日文专动”

卡》获2003年上海优秀图书奖二等奖。现为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日本文学与翻译方向研究生导师,青岛市作协副主席。  二、关于林少华的翻译观

南京大学许钧教授一直持有翻译文学属于文学范畴的观点,林少华也倾向于认为,文学翻译是文学,大部分文学都是艺术,艺术都需要创造性,因此文学翻译也需要创造性。但文学翻译毕竟是翻译,不是原创,因此准确说来,文学翻译属于再创造的艺术。如果用“信、达、雅”的传统译论标准来衡量“,信”侧重于内容“达”,侧重于行文“雅”,则侧重于艺术,需要审美判断,需要翻译家具有艺术悟性,文学悟性。

林少华表示“文学翻译不存在直译,,我很欣赏钱钟书先生的‘化境’之说。翻译不是一字一句的对换,而是意境与总体的对应,要大而化之,译文读出来不要像翻译体。这种翻译在审美境界和作品意蕴上是更大的忠实。”

最理想的翻译是等值翻译,但是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完全的等值是不可能的。文学翻译是一座桥梁,是一种再创作,创作则都需要灵感和悟性。兵无定法,译无定规。虽然信达雅的原则需要兼顾,但往往太“信”了就不太“达”,尤其是像日

业学习,1979年至1982年在吉林大学研究生院日本文学专业学习并获硕士学位,1982年至1987年在暨南大学外语系任教,1987年至1988年到日本大阪市立大学进修日本古典文学,从那时起,他接触到村上春树的小说,并开始着手翻译《挪威的森林》。1988年至1993年回到暨南大学文学院外语系任教,1993年至1996年到日本长崎县立大学任教。林少华主要从事中日文学翻译与文化比较的研究,同时致力于散文创作。其翻译实践和研究广为人知。其学术代表著作有《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落花之美》。代表译作有《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夫卡》《、天黑以后》《、村上春树文集———舞!舞!舞!》等32卷村上春树文集,被誉为“林家铺子掌柜”。此外,还译有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川端康成、井上靖等名家作品共达

46种。其中《唐招提寺之路》获第五届全国外国

文学优秀图书奖一等奖(2001年)《挪威的森林》;获2002年上海优秀图书奖二等奖《海边的卡夫;

江苏社会科学2008

年教育文化版

文这样和中文语法差别较大的语言,五四那辈人翻译的日本小说都显得有点生硬。“信”与“达”之间有矛盾。借用西方的说法“:翻译如女人,忠实的不漂亮,漂亮的不忠实”。但翻译的宿命之处就是非把既漂亮又忠实的女人追到手不可。为此就需要创造性。从根本上说,文学翻译是一种艺术活动,而任何艺术活动都是需要创造性的。“至于我的翻译中创造性占多少,这很难量化———属于

(林少原文的占98%,属于我自己的占8%左右。”

底和全部的‘化’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刘宓庆说“,在任何一个语法平面上求得形式对应,使之既处在语言文化、文字结构形式以及行文风格的互相参照的框架之内,又具有语义等值,实在是一种难以企及的理想———就汉英而言,就更难获得这种等值了———所谓‘等效反应’即便对同语系或同语族的双语转换,也只是一个理想。翻译中的‘忠’与‘信’,也只能是相对的,绝对忠实于原文的译文也是不存在的”。

,他认为,,。因此其在翻译当中,尽它翻译得美一些。“因为大家都知道,中国文字同其它国家的文字相比,最主要的特色是讲究装饰性,这也是汉字的优势,作为翻译家,我们为什么不发挥这个优势呢?无论搞文学创作还是文学翻译,肯定需要有一定才情。我也多少有一点。那也不外乎是文学才情的自然流露,并非刻意美化。最理想的翻译是等值翻译,但是在实践中,完全的等值是不可能的。翻译的本质是向原作无限接近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稍一偏离,就涉及美化或者矮化,人人难以幸免。况且美化总比矮化要好吧,文学翻

(林少华)译也需要提炼文字之美。”

华)。此观点迎合了国内外诸多翻译名家的关于“信”的观点。巴尔胡达罗夫说:“百分之百的等值,只是翻译工作者应当力求达到、但永远也达不到的最高标准。完全的等值翻译与其说是现实,不如说是理想。”奈达(Nida)说“:何交流过程中必然会有的。永远不可能的”;(“,来,,还不如说是一种可取的结果(地方色彩)越浓、时空距离越远,等效就越不可思议”;卡特福德(J.C.Catford)指出“:翻译决不是、或者说几乎不可能是原语文本全部被译语文本中的等值成分所替换(1964)”。林语堂说“译者所能谋达到,之忠实,即比较的忠实之谓,非绝对的忠实之谓———一百分的忠实,只是一种梦想———凡文字有声音之美、有意义之美、有传押之美、有文气文体形式之美,译者或顾其义而忘其神、或得其神而忘其体,决不能把文义、文神、文气、文体及声音之美完全同时译出———我们须记得翻译只是一种不得已的很有用的事业,并不是只代原文之谓;译者所能求的只是比较的非绝对的成功”;范存忠说,“严格地说,译品最好能和原作品相等,内容相等、形式相等、格调相等,只是所用的语言不同。这就是马文忠所说的译品和原作完全一样,而读者看了译品能和看原作一样,但这是一个不可能完全实现的理想”;朱光潜说“,有些文学作品根本不可翻译,尤其是诗(说诗可翻译的人大概不懂得诗)。大部分文学作品虽可翻译,译文也只能得原文的近似。绝对的‘信’只是一个理想,事实上很不易做到”;钱钟书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人于‘化境’———彻

林少华认为文学需给人美感。文学翻译要求的不是字面意思的等值而是美感含量的等值。若一味追求词义等值,由于日文的性质,译出来的东西十有八九成了产品使用说明书。那不是译文学,而是译文字。

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沈维藩先生说翻译有两种,一是才子型翻译,一是工匠型翻译,前者译的是文学,后者译的文字。毫无疑问,林译属于“才子型翻译”!

林少华强调重视重译(在翻译学上也称复译)。他认为,只要条件允许,一部文学作品、尤其文学名著应当有几个译本,以便读者和研究者有更多的选择。复译的意义或价值主要有两个,一是提供比原有译本更好的译本,二是提供较原有译本风格不同的译本。“重译的价值或意义只能在于提供另一种风格的译本。毕竟语言是发展

社会文化研究

的,读者的口味也处于变化之中,而且,对于经典作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理解,作为译本也应该相应地与时俱进”。

千字20~80元,单纯搞翻译无法养家糊口。三是翻译成果未得到普遍认可。比如在大学,译著不被视为高档次成果,甚至根本不被承认。说得痛快点,傅雷译的《高老头》不算成果,研究《高老头》的算成果;曹雪芹的《红楼梦》不算成果,刘心武的《红楼梦解谜》算成果。也就是说,鸡不算成果,鸡蛋算成果。如此这般,还有多少人有心思搞翻译呢?”

林少华自小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尤其喜爱豪放与婉约的宋词。在他看来,,人物———如、、、老舍等等。“欣欣向荣,问题多,。

  三、关于林少华的翻译方法与技巧

“翻译是间谍”,若想译得好,就要当间谍———就要跟随原作者一起潜入他的灵魂深处猎取他的灵魂信息。世上有军事间谍,有经济间谍,有爱情间谍,翻译应当属于灵魂间谍。应用到具体翻译上,翻译村上,就是要偷村上的魂儿;翻译片山,就是要把片山的魂儿偷出来。

翻译犹如和尚担水上山,作为译者,首先应是担水的和尚。和尚既老,寺又远在深山,两大桶水一路上山,哪能一点水不洒,担上山了多少水,不是说洒水有理,你小子管不着,,洒地担上山去,。问题只是洒多

(林少华)洒少罢了。”

参考文献

[1]《挪威的森林》,(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

版社,2007年6月版。

[2]《村上春树和他的作品》,林少华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2月版。

[3]《东京奇谭集》,(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

对此,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沈维藩先生曾表示:若干技术性误译可以接受的,但属于文学性的则不能接受“,林译不能动,一动‘味’就变了。一来翻译是个苦差事,二来没有错误的翻译世界上是没有的。好比担水上山,山高路陡,水总要洒一点儿出去———不但要看洒了多少水,更应看担上去多少水。”

  四、关于中国目前的翻译事业的前景

关于中国现在的译介事业,林少华概括为两句话“:欣欣向荣,问题多多”。他列举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好比暮春时节漫步于厦门鼓浪屿,弹奏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钢琴声此起彼伏,但真正弹好的并不多———大部分人弹对了琴谱,只有极少数人弹出了灵魂的震颤。关于我国翻译界的现状,林少华说,译作越出越多,精品越来越少。换句话说,搞翻译的人多,翻译好的人少。这大概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老一辈因为年龄的关系退出了,像我这样的中年人因为历史原因又溃不成军,而年轻人、尤其外语出身的年轻人中文功底又较差;二是翻译稿酬较低,执行的仍是多年前的标准,每

出版社,2006年7月版。

[4]《天黑以后》,(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

版社,2005年4月版。

[5]《村上春树文集———且听风吟》,(日)村上春树著,林少

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8月版。

[6]《村上春树文集———舞!舞!舞!》,(日)村上春树著,林

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

[7]《落花之美》,林少华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年9

月版。

[8]《村上春树随笔系列———终究悲哀的外国语》,(日)村上

春树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2月版。

[9]《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村上春树文集》,(日)村

上春树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1月版。

[10]《列克星敦的幽灵》,(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上海

译文出版社,2002年9月版。

[11]《海边的卡夫卡》,(日)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上海译

文出版社,2007年7月版。

[12]林少华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linshaohua[13]《傅雷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相关文章

  • 经典名著最佳译本
  • 一口气找这么多,谁也说不清.人文.上译都是老社,译林.漓江是文革后的产物.老社有些拳头产品不错,如<堂吉诃德>人文杨绛,<安娜卡列尼娜>上海译文草婴等.新社长处在新译,如傅东华译的<飘>,不要人云亦云.如 ...查看


  • [永别了,武器]读后感作文
  • 一直不敢怎么读外国文学,就是怕遇到二把刀的翻译,这不,又遇见了几位:<永别了,武器>浙江文艺出版社的.牛掰大师的作品楞让他们给翻译的语焉不详口齿不清,连语句都不通顺. 实在没书可看了,找出在潘家园花2元买的海明威长短篇的合集,第 ...查看


  • 作文素材人物篇
  • 作文素材人物篇 1.典藏人物:O.1 杨绛--走在人生边上 如今, 人们提起近 100 岁高龄的杨绛, 总会说她是钱钟书夫人. 而 1947 年 <围城> 刚出版的时候, 当人们打听作者钱钟书是谁时, 回答则是杨绛的丈夫. &l ...查看


  • 最好的外国文学最佳译本
  • 一 1.草婴翻译的<战争与和平>,草婴先生是我最为崇敬的翻译大家,他翻译的每本书丝毫无读外国文学的生涩难懂之感.几乎他翻译的每本都是精品,读来让人上瘾.草婴先生十五岁就开始学习俄语,对俄国文学情有独钟,最为难得是草婴先生耐得住寂 ...查看


  • 中考语文文学常识归纳
  • 2011中考语文 初中文学常识归纳 七上: 1.<在山的那边> 原载于<长江文艺>王家新,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教授.著有<纪念><流动悬崖>. 2.<走一步再走一步> 原名< ...查看


  • [翻译硕士复试]翻译理论相关知识点
  • 一.翻译定义: 1. 张培基--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3. 刘宓庆--翻译的实质是语际的意义转换. 4. 王克非--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 ...查看


  • 教案2:中西翻译简史
  • 中西翻译简史 A Brief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and the West 中国翻译简史 中国历史上的三次翻译高潮: 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 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 "五四"时期的西 ...查看


  • 尤金·奈达与彼得·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比较研究
  • 摘 要:国内外翻译家以及翻译理论家对翻译理论的研究也是百家争鸣,各放异彩.其中,尤金·奈达和彼得·纽马克是西方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们可谓是西方翻译理论界的两位集大成者.将从不同维度对他们的翻译思想进行对比研究,通过两位翻译大师理论的概览和异 ...查看


  • 多元系统理论
  • 多元系统理论: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 谢天振 多元系统理论(Polysystem theory )是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就已经提出的一种理论.1978年,埃文-佐哈尔把他在1970年至1977年间发表的一系列论文结成论文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