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与某些类蜥蜴同属于爬行动物。按自然界动物的分类,它属于爬行纲、有鳞亚纲、蛇目。蛇类在世界上分布极为广泛,其种属随地域、气候、环境而各异。已知世界上现有蛇类2200 多种,分别隶属 10 科,其中有毒蛇 600 余种,而对人有致命危险的主要毒蛇有 195 种。在我国各省都有蛇的分布,但大部分蛇种集中于长江以南、西南各省,已知现有蛇类 174 种,有毒的占 48 种,其中陆地常见的主要毒蛇有 10 种,海生毒蛇 10 余种。
我国的毒蛇有四十余种,多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广大省份、毒蛇咬伤多发生于夏、秋两季(其他季节也不可大意)。蛇毒按其性质可分为:神经毒、血循毒、混合毒三大类。
神经毒具有代表性的蛇如:金环蛇、银环蛇、海蛇等,患者被咬伤后,伤口局部无炎症表现,仅有轻微刺痛、微痒、麻木、感觉减退,往往不引起注意而 耽误诊治。全身中毒症状出现较迟,一般在咬后1—6小时才开始,一旦出现,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全身不适、头晕眼花、呼吸困难、视力模糊等症状,如不及时 抢救可危机生命。
血循毒具有代表性的蛇如:蝰蛇、尖吻腹、竹叶青等,患者被咬伤后,伤口局部红肿、疼痛剧烈,流血不止,肿胀迅速向肢体上端蔓延,常有水泡、淤斑,中毒严重者可引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少尿、无尿,最后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简言之,神经毒引起神经肌肉麻痹,导致呼吸衰竭死亡;血循毒则主要引起全身出血,导致多脏器的衰竭而死亡。
而混合毒具有代表性的蛇如: 眼镜蛇、眼镜王蛇、腹蛇等,患者被咬伤后,伤口周围红肿疼痛,范围迅速扩大,伤口流血不多但很快闭合变黑。伤口周围有血泡。全身中毒症状于咬伤后2—6小时出现,常有困倦思睡、呕吐、畏寒、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心律失常的表现。
印度眼镜蛇
学名:Naja naja (Stejneger 1907)
英文名: Indian Cobra, Spectacled Cobra
这种是印度弄蛇把戏中的品种!
主要分布: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不丹、阿富汗东部。
居于低海拔地区,喜好较为干旱的农垦地、果园、杂草与灌丛混生的山坡地及季风林底层。凶猛,有地盘意识;对物体移动敏感,攻击性强,遭人干扰时易怒,捕食猎物迅速准确。
金环蛇
又名:金甲带,佛蛇,黄金甲,金报应,金包铁,玄南鞭,金蛇等.
形态特征 头呈椭圆形.尾极短,尾略呈三棱形,尾末端钝圆而略扁,通身呈黑色与黄色相间的少数明显的棱骨,黑色环纹和黄色环纹几乎等宽,黄色环纹在体部有23~28环,在尾部有3~5环,背鳞平滑共15行,背中央的1行鳞片特别大,肛磷完整,尾下鳞片为单行,腹部为灰白色,体长100~180厘米.
生态习性 栖息于丘陵,山地,常见于潮湿地区或水边,怕见光线,白天往往盘着身体不动,把头藏于腹下,但是到晚上十分活跃,捕食蜥蜴,鱼类,蛙类,鼠类等,并能吞食其它蛇类及蛇蛋,性温顺,行动迟缓,其毒性十分剧烈,但是不主动咬人,卵生,5月底产卵,每产多达11枚.
分布 广西省,广东省,海南省,福建省,江西省,云南省;国外分布于越南,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老挝,缅甸等国.
孟加拉眼镜蛇
学名: Naja kaouthia
英文名:Monacle Cobra
别名:单眼斑眼镜蛇、泰国眼镜蛇、泰万。大小:100-150 cm, 有时候达到 230 cm,有剧毒。 分布:北部印度、阿萨姆、尼泊尔、孟加拉、缅甸、泰国、马来亚、越南、老挝、中国.(云南、四川南部、广西、西藏东南部)
灰蓝扁尾海蛇
英文名:Hydrophis cyanocinctus,是蛇亚目眼镜蛇科扁尾海蛇属下的一种有毒海蛇。
体型细长,体长可达200厘米,体重0.5--1.5公斤。身体前部为圆形,后部至尾部逐渐变成侧扁。体背部青灰色,从头至尾有51--68个青灰黑色的宽横纹环绕蛇体。腹部黄色或橄榄色。
生活在近海处,特别喜欢河口的地方。善游泳,离开水则笨拙,呼吸时投身出水面,换入新鲜空气后又潜入海水中,有趋光习性。主要以鳗类鱼为食。卵胎生,每次产仔蛇3--5条。海蛇是一种神经性毒蛇,主要含神经毒素,能麻痹被咬动物的横纹肌,人咬伤严重时可以致死。产于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岛沿海;国外见于印度半岛沿海等地。
白眉蝮
学名:Vipera ruselli siamensis
白眉蝮是蝰科蛇类、主要栖息在宽阔田野中的一种剧毒蛇类。
全长1米,重达1.5公斤.头比较大,与颈区分明显,吻短宽圆.头背的小鳞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体背呈棕灰色,具有3纵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为黑色,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腹部为灰白色,散有粗大的深棕色斑.
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区.主要栖息在宽阔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区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带活动,炎热时喜欢栖息在荫凉通风处.受惊时并不逃离,而是将身体盘卷成圈,并发出呼呼的出气声,身体不断彭缩,持续半小时之久.以鼠,鸟,蜥蜴为食,采用突袭方式,躯干前部先向后曲,猛然离地再向前冲并咬住猎物,咬住不放直至吞食下去.9--10月咬伤人畜较多,是我国剧毒蛇类之一.平均每条蛇咬物一次排毒量约为200毫克.属于卵胎生,7--8月份产仔,每次产仔十几条左右.
分布:福建,广东,广西;国外见于印度,巴基斯坦,缅甸,泰国等地.
尖吻蝮
学名:Deinagkistrodon,是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下的一个有毒单型蛇属,属下尖吻蝮的幼蛇只有尖吻蝮(D.acutus)一个品种。含有强烈的神经性毒
尖吻蝮又称百步蛇、五步蛇、七步蛇、蕲蛇、山谷虌、百花蛇、中华蝮等,是亚洲地区及东南亚地区内相当著名的蛇种,尤其在台湾及华南一带更是自古已备受重视的蛇类。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
剧毒,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人畜被咬后五步之内昏倒而得名。头呈三角形,背部有灰黄色菱形斑块,常活动在潮湿的岩壁、灌木丛和农宅内。
头大,呈三角形,吻端有由吻鳞与鼻鳞形成的一短而上翘的突起。头背黑褐色,有对称大鳞片,具颊窝。体背深棕色及棕褐色,背面正中有一行15-21+2-6个方形大斑块。腹面白色,有交错排列的黑褐色斑块。体形on短,最长的雄性1335+206 mm,雌性1238+165 mm。背鳞21(23)-21(23)-17⒆行,最外1~3行仅有极细的弱棱,其余均具有结节的强棱,体表on糙;腹鳞雄性152~169,雌性162~171。肛鳞完整。尾下鳞雄性51~61,雌性48~63,大多为双行。尾尖一枚鳞片侧扁而尖长,俗称"佛指甲"。
产地分布
尖吻腹分布在我国东经104度以东,北纬25度到31度之间。已知的分布地区有安徽(南部)、重庆、江西、浙江、福建(北部)、湖南、湖北、广西(北部)、贵州、广东(北部)及台湾省。国外只见于越南北部。
生活习性
尖吻腹生活在海拔100—1400m的山区或丘陵地带。大多栖息在300—800m的山谷溪涧附近,偶尔也进入山区村宅,出没于厨房与卧室之中,与森林息息相关。炎热天气,尖吻腹进入山谷溪流边的岩石,草丛,树根下的阴凉处度夏,冬天在向阳山坡的石缝及土洞中越冬。喜食鼠类、鸟类、蛙类、蟾蜍和蜥蜴,尤以捕食鼠类的频率最高。
眼镜王蛇
剧毒;又称山万蛇、过山风、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同样具有眼镜蛇的大多数特点,只是体形更大更长,颈部扩展时较窄而长,且无眼镜蛇的特有斑纹。但它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地区。它的主要食物就是与之相近的同类──其他蛇类,所以在眼镜王蛇的领地,很难见到其他种类的蛇,它们要么逃之夭夭,要么成为眼镜王蛇的腹中之物。
外形特征
眼镜王蛇生性凶猛。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它们的颈部两侧会膨胀起来,并发出呼呼的响声。舌头很灵敏,能通过空气侦查敌情,辨别猎物的类别。眼镜王蛇具前沟牙的毒蛇。外形一般与眼镜蛇相似,蛇头部成椭圆形,颈部能膨大,但无眼镜蛇状斑纹;其与眼镜蛇的明显区别是头部顶鳞後面有一对大枕鳞。眼镜王蛇体色乌黑色或黑褐色,具有40-54条较窄而色淡的横带,尾部为土黄色,腹部为灰褐色,有黑色线状斑纹。体形较大,常长达3~4 m,最大长度纪录几达6 m,是世界上毒蛇中最大的一种。头背除典型的9枚大鳞外,顶鳞之后尚有一对大的枕鳞;颈部扩展时,扩展部位较窄而长,且无眼镜蛇的特有斑纹;颈部膨扁时有白色的倒写 V 字形斑,体背有窄白色带斑纹 40-50 个,激怒时其前身1/2 竖起,性凶猛,会主动攻击人畜。背鳞中段15行,尾下鳞部分成单。背面暗褐色或黑色,具横斑;腹面黄白色。颈部腹面橙黄色。幼蛇黑色,具34~45个黄白色环玟。[眼镜王蛇有剧毒,又是我国生性最凶猛的一种毒蛇。它受惊发怒时,颈部膨扁,能将身体前部1/3竖立起来,突然攻击人畜。毒性为“混合性毒”,一条成年蛇一次排毒量为300多毫克,对人畜危害极大。
毒性特征
眼镜王蛇的毒液,由蛋白质和多肽物质组成,并由位于眼睛后方的唾腺分泌而成。当眼镜王蛇咬住猎物时,毒液会通过它的约8-10公分的毒牙注入伤口中。除了加蓬蝰蛇外,眼镜王蛇所分泌的毒液比其他毒蛇都要多,它一次分泌的毒液足以在3个小时内毒死一头亚洲象。眼镜王蛇的毒液会破坏猎物的神经系统,并会很快地引起剧痛、视力障碍、晕眩、嗜睡及麻痹等症状,几分钟后猎物的心脏血管系统崩溃并昏迷,最终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现在有两种抗蛇毒血清用于对抗眼镜王蛇的毒素,几项研究表明,印度的年死亡率为每十万人死亡5.6-12.6人。 眼镜王蛇的毒素相当猛烈,当然,比眼镜王蛇毒素猛烈的还有很多,但毒素注射量之大,在蛇类中是出类拔萃的。眼镜王蛇每次毒液注射量高达400-600毫克。最多分泌达700毫克以上,毒液量约为其它蛇类的5-7倍。也就是说,它一口毒死20多个成年人是没有问题。 一滴眼镜王蛇毒液的毒性相比其他剧毒蛇类仍然非常剧烈,例如中国眼镜王蛇毒液的毒性比中国产的普通眼镜蛇要高得多,与非洲的剧毒蛇黑曼巴蛇则不相上下。但和最剧烈的毒蛇如银环蛇、海蛇相比,则毒性显得弱一些。但是眼镜王蛇通常的毒素注射量却能多达7毫升,这足以毒死20-30个成年人。如果人在野外与眼镜王蛇遭遇,眼镜王蛇会毫不犹豫地发动进攻。它体型巨大,通常长度为3-4米,最大可达到6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蛇之一。所以,它没有必要畏惧人类和家畜。眼镜王蛇制敌于死的效率是很高的,人类被其咬伤后,大约半小时内就会毒发身亡。
分布范围
眼镜王蛇只分布在亚洲,生活于平原至海拔 1000 米的山区,多见于森林边缘近水处,林区村落附近也时有发现。分布在我国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安徽、云南和西藏。国外分布于东南亚、及印度。
银环蛇
英文名:Narrow-banded krait
银环蛇毒腺很小,但毒性强烈,是毒蛇中毒性最强的一种
属于蛇目眼镜蛇科环蛇属的一种。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头椭圆形,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000~1800 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腹面污白色。头背黑褐,幼体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背脊不隆起,尾末端较尖。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关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尾下鳞单行。
中国银环蛇有两个亚种:
1.银环蛇指名亚种,特征:白色横纹较多,25-50+7-18;分布于中国华中、华南、西南地区和台湾,以及缅甸、老挝;
⒉银环蛇云南亚种,特征:白色横纹较少,22-28+7-8;仅产于中国云南西南部
圆斑蝰
学名:Daboia russelii siamensis,又称百步蛇、百步金钱豹、卢氏蝰蛇、锁蛇,是蛇亚目蝰蛇科蝰亚科山蝰属下的一种有毒蝰蛇。
外形特征 头呈三角形,体粗尾短,头背有三块圆斑,体背有三纵行大圆斑,背脊一行圆斑与两侧交错排列,圆斑中央紫褐色,四周黑色,镶以黄白色边,性凶猛。 全长1米,重达1.5公斤,头比较大,与颈区分明显,吻短宽圆。头背的小鳞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体背呈棕灰色,具有3纵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为黑色,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腹部为灰白色,散有粗大的深棕色斑。
毒性 圆斑蝰的毒素有两种,一种是出血性毒素,另一种是神经毒素,能具备这两种毒素的蛇是十分少见的。此外,圆斑蝰的毒素会使中毒者出现像中风的症状,令治疗者未必能及时发现毒害,因而延误治疗。目前圆斑蝰咬死人的案件在亚洲蛇类中居冠。泰国当地的红十字会研制出一种专门对付圆斑蝰毒素的血清,名为“卢氏蝰血清”。
圆斑蝰主要分布于中国(广西、广东、台湾)、缅甸、泰国、柬埔寨、印尼、东爪哇等地。学者布朗指出圆斑蝰亦可见于越南、老挝及印尼苏门答腊等岛屿。
舟山眼镜蛇
俗名:白颈乌,包呼,蝙蝠蛇,扁颈蛇,扁头蛇,扁子头,薄壳蛇,吹风鳖
英 文 名:Chinese cobra、Taiwan cobra
全长1000~2000 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黑褐色或暗褐色,没有或具有若干白色或黄白色窄横纹,在幼体较为明显。受惊扰时,前半身竖起,颈部扁平扩展,显露出项背特有的白色眼镜状斑纹或此斑纹的各种饰变。腹面污白色,颈腹具灰黑色宽横斑及其前方的两个黑点。头呈椭圆形,与颈区分不十分明显,头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
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700m左右的平原、丘陵与山区,见于灌丛、竹林、溪涧或池圹岸边、稻田、路边、城郊,甚至进入花园或住房。白昼与夜晚均见活动。捕食鱼、蛙、蜥蜴、鼠、鸟及鸟蛋、蛇等
分布 我国特有种。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西至广西东北部、贵州、重庆东南部,包括台湾、海南及香港
红竹蛇
俗名 紫灰锦蛇
学 名: Elaphe porphyracea
全长80-90公分。头颈部同粗,鳞片平滑。一般以红色或红褐色为底色,在头背中央眼睛及两眼后方等位置共有3条黑色纵向条纹。躯体背中线两侧亦具有2条黑色直纹,以及另有9-17条外镶黑边的褐色横纹与上述3条黑纹相互交错。
栖息于山地及森林,有时会出现于溪流附近。属卵生。性情温驯的红竹蛇属于夜间活动的蛇类,主要以鼠类等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红竹蛇广泛分布于台湾本岛2000公尺以下之中低海拔地区。此外,亦分布于中国中部以南各省及贵老挝、越南北边。
竹叶青
别称: 竹叶青、青竹蛇、青竹标、刁竹青、焦尾巴
英文名: Medoggreenpit-viper
竹叶青可以说是中国的国粹之一,但世界上同样也分布着各种各样的竹叶青亚种,而墨脱竹叶青可以说是中国的特产。
外型特征:头大,呈三角形,颈细,尾短。头顶有细小鳞片。体背草绿色,最外侧的背鳞中央白色,自颈部之后有白色侧线,有的在白侧线内又有一条红侧线,但也有无侧线者。腹面淡黄绿色。瞳孔椭圆形,红色。尾巴焦红色。
毒性:血液毒素,毒性一般,极少发生致命事件,但伤口处理不当则有危险。
山王蛇
英文名:Lampropeltis pyomelana(Kingsnake)
美国亚利桑纳的山王蛇,是世界上毒性很强的蛇类之一。
体长:100厘米
形态: 吻鼻部为白色,身体主要为红色,有白色或黄白色斑纹,背部有黑色环纹。
分布:美国亚利桑那州南部至墨西哥北部一带,栖息于海拔2700米以下的山地针叶林和灌丛地带
习性:喜欢隐藏在水域附近的落叶下,倒木下。白天活动,在寒冷的季节经常出来晒太阳。
食物:以小型哺乳动物,蜥蜴和其他蛇类为食
黑曼巴--非洲死神
学名:Dendroaspis polylepis
又称“黑树眼镜蛇”,是第二大的陆生毒蛇类,也是曼巴蛇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平均体长为2米,最大可达4.3米,在毒蛇界中,仅次于眼镜王蛇。黑曼巴蛇是非洲最大的毒蛇,有非洲死神之称,黑曼巴蛇除了像其他曼巴蛇一样,栖息在树上外,还会在地面猎食,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像老鼠等为食,也会捕食蜥蜴、小型鸟类等。
黑曼巴蛇的名字是源于其乌黑的口腔,而不是指其棕色的身体,虽然黑曼巴蛇行动迅速、十分危险,但黑曼巴蛇同其他大型毒蛇相同,会尽量避免和人类接触。
黑曼巴蛇体型修长,成蛇一般均超过2米,最长记录可达4.5米。头部长方型,体色为灰褐色,由背脊至腹部逐渐变浅。除了天生攻击性十足之外,黑曼巴蛇还拥有一种可怕的特殊能力,黑曼巴蛇最易辨认的特征是它那乌黑的嘴巴,它可以一跃而起,挺直身躯站立。黑曼巴蛇移动时一般抬起1/3身体,当受威胁时,黑曼巴蛇能高高竖起身体的2/3,并且张开黑色的大口发动攻击,身长3米的黑曼巴蛇攻击时能咬到人的脸部。
黑曼巴蛇也许是非洲最致命的蛇之一,攻击性很强,采用的是神经毒素,靠攻击猎物的神经系统而令其麻痹。平均来说,10-15毫克的黑曼巴蛇毒液就可以杀死一个成年人,而黑曼巴蛇的毒液量为100-120毫克,最多可达200毫克,这足够杀死13-20个人或一匹重600公斤的长颈鹿,因此被黑曼巴蛇咬伤的后果是相当严重,通常在被咬后一个小时之内就会死亡,而最快的死亡时间能达到被咬后15-30分钟内立即死亡。
分布: 非洲南部
黄金眼镜蛇
别名:好望角眼镜蛇。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为食,亦会捕食青蛙、蜥蜴。除此之外,黄金眼镜蛇偶然也会溜入农舍里,捕捉鸡、鸭等家禽。
黄金眼镜蛇是非洲最致命的大型毒蛇之一,个体平均长度为1.2-1.5米,也有见过1.8米长的个体。黄金眼镜蛇虽既不是非洲分布最广的毒蛇,也不是非洲最长的毒蛇(它只分布在非洲的西南端一个人口稠密的地区),但却是造成非洲蛇伤最多的毒蛇之一。多数在南非那里的居民都是农民,因此黄金眼镜蛇除了对人造成了很大的骚扰外,对牲畜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毒性 黄金眼镜蛇采用的毒素,和其他眼镜蛇一样是神经毒素。而黄金眼镜蛇的毒性在眼镜蛇家族中,算是最剧烈的成员之一,主要是袭击敌人的呼吸系统,通常在2小时内,受害者会因呼吸困难而死去。其攻击一次产生的毒液足以杀死600人。
主要分布在南非,波茨瓦纳,纳米比亚;干草原及半沙漠地带。
喜玛拉雅白头蛇
又名:白头蝰
喜玛拉雅白头蛇是中国毒蛇中最毒的一种,也是蝰蛇科最原始的成员,神秘而恐怖非常罕见。在青藏高原一带曾经出现过。属于白头蝰亚科(学名:Azemiopinae)是爬虫纲有鳞目蛇亚目蝰蛇科下的一个单型亚科,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首位发现喜玛拉雅白头蛇的是一名欧洲探险家李奥拿度·费亚,直至1888年生物学者保兰格(GeorgeAlbertBoulenger)正式将白头蝰属命名为(Azemiops)。喜马雅白头蛇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蛇种。
毒性是神经毒,在人体内会引致痛苦、肿胀、高血压、反胃、腹痛、困倦、四肢麻痹、不省人事,最终死亡。而没有立即使用药物治疗的被咬者必定死亡
全长600~800mm。具管牙的毒蛇,管牙较短小,无颊窝。背面黑褐色,具10~15+3~4对朱红色横斑,左右横斑交错排列或在背中线彼此相遇;腹面橄榄灰色,散以小白点。头部与颈背淡黄白色,具深褐色斑纹。
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西藏、陕西、甘肃、广西其他国家分布于缅甸与越南北部。
喜马拉雅白头蛇是蝰科中的原始类群,只有单属独种,在研究管牙类毒蛇的起源与演化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主要分布于中国,但数量稀少,应予积极保护。在中国分布的范围虽广,但较为罕见,本世纪以来,中国国内有记载的标本约50号。
绿森蚺
亚马逊河一带最具传说性的蛇,相传亚马逊河有一个部落的族人在森林深住遇到了一堵墙,墙体实在太高无法翻越,于是就沿着墙一直走,走了两天两夜终于走到墙的尽头,但是却发现原来是一条绿森蚺的头。传说终归是传说,但能配上这种传说的蛇不容小窥,事实上绿森蚺的个体在蛇类中非常庞大
别 名:绿水蟒
英 名:Green Anaconda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栖蟒蛇之一,雌性比雄性大,最长超过10米,重225公斤以上;蛇身粗如人体,喜欢在水底下活动,以水鸟、龟、水豚、貘等动物为食。曾有记录片绿森蚺把长达2.5公尺的鳄鱼紧紧缠绕,窒息致死,然后整只吞下。
全世界到处都可以听到有关巨型绿森蚺攻击并吞食人类的传说。但真正有关巨蛇的恐怖故事,其实全都来自亚马逊雨林深不可测的幽暗水域。因其体型太过庞大,所以必须靠水的浮力支撑其体重,所以森蚺都是游泳高手,以任何哺乳类为食,甚至猎食鳄鱼,没有天敌,卵胎生
分布于亚马逊河、南美洲的沼泽
纳米比亚沙漠测行蛇
纳米比亚沙漠测行蛇是属于脊索动物门蛇亚目的一种爬虫类冷血动物,身体细长,四肢退化,无足、无可活动的眼睑,无耳孔,无四肢,无前肢带,身体表面覆盖有鳞。是一种毒蛇
澳大利亚太攀蛇
世界上最毒的陆地蛇
太攀蛇亚种有:澳大利亚太攀蛇(体色为褐色,头部颜色稍淡,分布于澳洲北部) ,新几内亚太攀蛇 (体色为乌黑色或褐色,并有一条沿着背脊的橘色条纹,分布于新几内亚)
学名:Oxyuranus Scutellatus 英名:Coastal Taipan
太攀蛇属于蝙蝠蛇科(Elapidae)。它是致命的一种毒蛇,个头很大,体长约2-3.5米,身体强壮,并能分泌致命毒液,具有神经毒素、心脏毒素,这种毒蛇一咬的烈性毒素约有110毫克,一次排出的毒液足够杀死50万只老鼠,杀死100人左右。几乎具有核武器的杀伤力,与贝尔彻海蛇齐名堪称世上最毒的蛇,毒性还要比眼镜王蛇强100倍,太攀蛇的毒素能引起呕吐,血液凝固,并会停止人心脏的跳动。但是,因为此蛇分布于人迹罕至的荒漠,性格比较温和看见人会主动避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死于这种蛇咬伤的纪录。
贝尔彻海蛇——世界上第一毒的蛇
学名:Hydrophis belcheri 英文名:belcheri sea snake
目前世界上约有600余种蛇有毒,陆地上最毒的蛇是分布于澳洲北部和新几内亚的太攀蛇,一条蛇的毒液能毒死50万只老鼠,贝尔彻海蛇的毒性比太攀蛇大许多倍。但其性情却颇为温和,除非受到包含强烈敌意的对待才会进行咬击。这些咬击事件,通常发生于渔民捕鱼收网的时候。再者,贝尔彻海蛇的毒牙功效不大,所能分泌的毒液量也不多。基于各种因素,它并没被认为是高度危险的蛇类。 但是,在处理此蛇时,仍需要小心。
它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
葡萄树蛇
又名北美葡萄树蛇
生活在北美洲的葡萄树上,有剧毒!且颜色形状和树叶很相似,如果碰到它为发动攻击!速度很快,难以躲避!且毒素为神经毒素,如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
变色蛇
变色蛇是卡普阿斯泥蛇的一种,是近5年来发现的首例新蛇种,科学家在印度尼西亚勿洞克里洪国家公园的卡普阿斯河附近湿地里发现,因此为它命名为“卡普阿斯泥蛇”。它是一种毒蛇
彩虹蟒
学 名: Epicrates cenchria,属于蚺蛇科 ,长约2米,因受日光照射时会发出虹光。鳞片相当平滑,因颈部较细的缘故头部可明显的区别出来。位于唇鳞的热窝亦十分发达。栖息环境广布于森林及其周边的热带草原区。
分 布: 哥斯达黎加至阿根廷间。
澳洲老虎蛇
学名:Notechis Ater
澳洲老虎蛇是澳洲十大毒蛇之一,分泌强烈的神经毒素、凝固剂、溶血素及蛇类特有的肌肉毒素,其毒性能跻身世界最强烈的蛇毒之列,被咬后,除了伤口剧痛之外,从伤口附近延伸的毒素更会令足部及颈部出现痛楚,身体感到麻痹、出汗,随即开始呼吸困难及局部肢体瘫痪。即使有有效的抗蛇毒素,但如果不立即治疗的话,致命率仍高达45%。 体长约1.2米。栖息于沙丘、海滩、草丛等地, 以两栖类、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分布:澳洲东南部 - 塔斯梅尼亚岛
鸡冠蛇
这种蛇在我们当地乡下有浓厚的传说性,见过的人当真是屈指可数,LZ的妈妈说在我们那树林下的田里也曾见过这种蛇,当时她吓得转身就跑。
其实是否真有此蛇我也未知
它头长火红鸡冠,体色各异,异常迅猛,奇毒无比,可直立上身,发出怪声,叫声如母鸡“咯咯咯”,会腾空飞行,长一米多。是一种无脚且头顶带红冠的蛇。一般百姓认为,鸡冠蛇是成精了,不能打,谁打它,谁就会碰到霉运。
据说有些会主动攻击人,有些则不会。攻击时鸡冠状物便由红变紫。据说一旦人惹它之后它就会跳起来比人高,没它高就死定了,如果你比它高它就不敢来追自己就会逃,不会伤人。对付它的办法就是赶快脱下一只鞋往空中一抛,蛇看了就会赶紧掉头而去。
鸡冠蛇,头如雄鸡有冠。身长尺余,围可数寸,中人必死。会稽山下有之。释文:蛇头像雄鸡一样长个肉冠,身长一尺多,粗大约几寸,咬中人一定死。会稽山 下有这种蛇。(摘自《录异记》)
莽山烙铁头
有“蛇中熊猫”之称
俗名:小青龙、白尾蛇
全长可达2米。具管牙的毒蛇。是蛇亚目蝰蛇科下的一个有毒蛇种,主要分布于中国的湖南省。这个品种的蛇并非属于眼镜蛇属,然而却跟一些眼镜蛇一样,能喷射毒液因而闻名。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莽山烙铁头蛇头部呈三角形,形如一块烙铁。尾部呈白色,因此又被称为莽山白尾蛇。通身通身黑褐色,其间杂以极小黄绿色或铁锈色点,构成细的网纹印象;背鳞的一部分为黄绿色,成团聚集,形成地衣状斑,与黑褐色等距相间,纵贯体尾;左右地衣状斑在背中线相接,形成完整横纹或前后略交错。
分布:我国特有蛇种。目前仅知分布于我国湖南省宜章县境内莽山自然保护区几千公顷的狭小范围内。但是据说2007年在韶关发现广东第一条雄性——莽山烙铁头蛇,未知真假。
举报
蛇与某些类蜥蜴同属于爬行动物。按自然界动物的分类,它属于爬行纲、有鳞亚纲、蛇目。蛇类在世界上分布极为广泛,其种属随地域、气候、环境而各异。已知世界上现有蛇类2200 多种,分别隶属 10 科,其中有毒蛇 600 余种,而对人有致命危险的主要毒蛇有 195 种。在我国各省都有蛇的分布,但大部分蛇种集中于长江以南、西南各省,已知现有蛇类 174 种,有毒的占 48 种,其中陆地常见的主要毒蛇有 10 种,海生毒蛇 10 余种。
我国的毒蛇有四十余种,多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广大省份、毒蛇咬伤多发生于夏、秋两季(其他季节也不可大意)。蛇毒按其性质可分为:神经毒、血循毒、混合毒三大类。
神经毒具有代表性的蛇如:金环蛇、银环蛇、海蛇等,患者被咬伤后,伤口局部无炎症表现,仅有轻微刺痛、微痒、麻木、感觉减退,往往不引起注意而 耽误诊治。全身中毒症状出现较迟,一般在咬后1—6小时才开始,一旦出现,病情发展迅速,可出现全身不适、头晕眼花、呼吸困难、视力模糊等症状,如不及时 抢救可危机生命。
血循毒具有代表性的蛇如:蝰蛇、尖吻腹、竹叶青等,患者被咬伤后,伤口局部红肿、疼痛剧烈,流血不止,肿胀迅速向肢体上端蔓延,常有水泡、淤斑,中毒严重者可引起血压下降、心律失常少尿、无尿,最后因循环衰竭而死亡。
简言之,神经毒引起神经肌肉麻痹,导致呼吸衰竭死亡;血循毒则主要引起全身出血,导致多脏器的衰竭而死亡。
而混合毒具有代表性的蛇如: 眼镜蛇、眼镜王蛇、腹蛇等,患者被咬伤后,伤口周围红肿疼痛,范围迅速扩大,伤口流血不多但很快闭合变黑。伤口周围有血泡。全身中毒症状于咬伤后2—6小时出现,常有困倦思睡、呕吐、畏寒、吞咽困难、语言障碍、心律失常的表现。
印度眼镜蛇
学名:Naja naja (Stejneger 1907)
英文名: Indian Cobra, Spectacled Cobra
这种是印度弄蛇把戏中的品种!
主要分布:印度、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不丹、阿富汗东部。
居于低海拔地区,喜好较为干旱的农垦地、果园、杂草与灌丛混生的山坡地及季风林底层。凶猛,有地盘意识;对物体移动敏感,攻击性强,遭人干扰时易怒,捕食猎物迅速准确。
金环蛇
又名:金甲带,佛蛇,黄金甲,金报应,金包铁,玄南鞭,金蛇等.
形态特征 头呈椭圆形.尾极短,尾略呈三棱形,尾末端钝圆而略扁,通身呈黑色与黄色相间的少数明显的棱骨,黑色环纹和黄色环纹几乎等宽,黄色环纹在体部有23~28环,在尾部有3~5环,背鳞平滑共15行,背中央的1行鳞片特别大,肛磷完整,尾下鳞片为单行,腹部为灰白色,体长100~180厘米.
生态习性 栖息于丘陵,山地,常见于潮湿地区或水边,怕见光线,白天往往盘着身体不动,把头藏于腹下,但是到晚上十分活跃,捕食蜥蜴,鱼类,蛙类,鼠类等,并能吞食其它蛇类及蛇蛋,性温顺,行动迟缓,其毒性十分剧烈,但是不主动咬人,卵生,5月底产卵,每产多达11枚.
分布 广西省,广东省,海南省,福建省,江西省,云南省;国外分布于越南,泰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老挝,缅甸等国.
孟加拉眼镜蛇
学名: Naja kaouthia
英文名:Monacle Cobra
别名:单眼斑眼镜蛇、泰国眼镜蛇、泰万。大小:100-150 cm, 有时候达到 230 cm,有剧毒。 分布:北部印度、阿萨姆、尼泊尔、孟加拉、缅甸、泰国、马来亚、越南、老挝、中国.(云南、四川南部、广西、西藏东南部)
灰蓝扁尾海蛇
英文名:Hydrophis cyanocinctus,是蛇亚目眼镜蛇科扁尾海蛇属下的一种有毒海蛇。
体型细长,体长可达200厘米,体重0.5--1.5公斤。身体前部为圆形,后部至尾部逐渐变成侧扁。体背部青灰色,从头至尾有51--68个青灰黑色的宽横纹环绕蛇体。腹部黄色或橄榄色。
生活在近海处,特别喜欢河口的地方。善游泳,离开水则笨拙,呼吸时投身出水面,换入新鲜空气后又潜入海水中,有趋光习性。主要以鳗类鱼为食。卵胎生,每次产仔蛇3--5条。海蛇是一种神经性毒蛇,主要含神经毒素,能麻痹被咬动物的横纹肌,人咬伤严重时可以致死。产于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岛沿海;国外见于印度半岛沿海等地。
白眉蝮
学名:Vipera ruselli siamensis
白眉蝮是蝰科蛇类、主要栖息在宽阔田野中的一种剧毒蛇类。
全长1米,重达1.5公斤.头比较大,与颈区分明显,吻短宽圆.头背的小鳞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体背呈棕灰色,具有3纵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为黑色,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腹部为灰白色,散有粗大的深棕色斑.
生活在平原,丘陵或山区.主要栖息在宽阔的田野中,很少到茂密的林区去,夏季一般在丘陵地带活动,炎热时喜欢栖息在荫凉通风处.受惊时并不逃离,而是将身体盘卷成圈,并发出呼呼的出气声,身体不断彭缩,持续半小时之久.以鼠,鸟,蜥蜴为食,采用突袭方式,躯干前部先向后曲,猛然离地再向前冲并咬住猎物,咬住不放直至吞食下去.9--10月咬伤人畜较多,是我国剧毒蛇类之一.平均每条蛇咬物一次排毒量约为200毫克.属于卵胎生,7--8月份产仔,每次产仔十几条左右.
分布:福建,广东,广西;国外见于印度,巴基斯坦,缅甸,泰国等地.
尖吻蝮
学名:Deinagkistrodon,是蛇亚目蝰蛇科蝮亚科下的一个有毒单型蛇属,属下尖吻蝮的幼蛇只有尖吻蝮(D.acutus)一个品种。含有强烈的神经性毒
尖吻蝮又称百步蛇、五步蛇、七步蛇、蕲蛇、山谷虌、百花蛇、中华蝮等,是亚洲地区及东南亚地区内相当著名的蛇种,尤其在台湾及华南一带更是自古已备受重视的蛇类。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
剧毒,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人畜被咬后五步之内昏倒而得名。头呈三角形,背部有灰黄色菱形斑块,常活动在潮湿的岩壁、灌木丛和农宅内。
头大,呈三角形,吻端有由吻鳞与鼻鳞形成的一短而上翘的突起。头背黑褐色,有对称大鳞片,具颊窝。体背深棕色及棕褐色,背面正中有一行15-21+2-6个方形大斑块。腹面白色,有交错排列的黑褐色斑块。体形on短,最长的雄性1335+206 mm,雌性1238+165 mm。背鳞21(23)-21(23)-17⒆行,最外1~3行仅有极细的弱棱,其余均具有结节的强棱,体表on糙;腹鳞雄性152~169,雌性162~171。肛鳞完整。尾下鳞雄性51~61,雌性48~63,大多为双行。尾尖一枚鳞片侧扁而尖长,俗称"佛指甲"。
产地分布
尖吻腹分布在我国东经104度以东,北纬25度到31度之间。已知的分布地区有安徽(南部)、重庆、江西、浙江、福建(北部)、湖南、湖北、广西(北部)、贵州、广东(北部)及台湾省。国外只见于越南北部。
生活习性
尖吻腹生活在海拔100—1400m的山区或丘陵地带。大多栖息在300—800m的山谷溪涧附近,偶尔也进入山区村宅,出没于厨房与卧室之中,与森林息息相关。炎热天气,尖吻腹进入山谷溪流边的岩石,草丛,树根下的阴凉处度夏,冬天在向阳山坡的石缝及土洞中越冬。喜食鼠类、鸟类、蛙类、蟾蜍和蜥蜴,尤以捕食鼠类的频率最高。
眼镜王蛇
剧毒;又称山万蛇、过山风、大扁颈蛇、大眼镜蛇、大扁头风、扁颈蛇、大膨颈、吹风蛇、过山标等。同样具有眼镜蛇的大多数特点,只是体形更大更长,颈部扩展时较窄而长,且无眼镜蛇的特有斑纹。但它性情更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地区。它的主要食物就是与之相近的同类──其他蛇类,所以在眼镜王蛇的领地,很难见到其他种类的蛇,它们要么逃之夭夭,要么成为眼镜王蛇的腹中之物。
外形特征
眼镜王蛇生性凶猛。当它们遇到危险时,它们的颈部两侧会膨胀起来,并发出呼呼的响声。舌头很灵敏,能通过空气侦查敌情,辨别猎物的类别。眼镜王蛇具前沟牙的毒蛇。外形一般与眼镜蛇相似,蛇头部成椭圆形,颈部能膨大,但无眼镜蛇状斑纹;其与眼镜蛇的明显区别是头部顶鳞後面有一对大枕鳞。眼镜王蛇体色乌黑色或黑褐色,具有40-54条较窄而色淡的横带,尾部为土黄色,腹部为灰褐色,有黑色线状斑纹。体形较大,常长达3~4 m,最大长度纪录几达6 m,是世界上毒蛇中最大的一种。头背除典型的9枚大鳞外,顶鳞之后尚有一对大的枕鳞;颈部扩展时,扩展部位较窄而长,且无眼镜蛇的特有斑纹;颈部膨扁时有白色的倒写 V 字形斑,体背有窄白色带斑纹 40-50 个,激怒时其前身1/2 竖起,性凶猛,会主动攻击人畜。背鳞中段15行,尾下鳞部分成单。背面暗褐色或黑色,具横斑;腹面黄白色。颈部腹面橙黄色。幼蛇黑色,具34~45个黄白色环玟。[眼镜王蛇有剧毒,又是我国生性最凶猛的一种毒蛇。它受惊发怒时,颈部膨扁,能将身体前部1/3竖立起来,突然攻击人畜。毒性为“混合性毒”,一条成年蛇一次排毒量为300多毫克,对人畜危害极大。
毒性特征
眼镜王蛇的毒液,由蛋白质和多肽物质组成,并由位于眼睛后方的唾腺分泌而成。当眼镜王蛇咬住猎物时,毒液会通过它的约8-10公分的毒牙注入伤口中。除了加蓬蝰蛇外,眼镜王蛇所分泌的毒液比其他毒蛇都要多,它一次分泌的毒液足以在3个小时内毒死一头亚洲象。眼镜王蛇的毒液会破坏猎物的神经系统,并会很快地引起剧痛、视力障碍、晕眩、嗜睡及麻痹等症状,几分钟后猎物的心脏血管系统崩溃并昏迷,最终会因呼吸衰竭而死亡。现在有两种抗蛇毒血清用于对抗眼镜王蛇的毒素,几项研究表明,印度的年死亡率为每十万人死亡5.6-12.6人。 眼镜王蛇的毒素相当猛烈,当然,比眼镜王蛇毒素猛烈的还有很多,但毒素注射量之大,在蛇类中是出类拔萃的。眼镜王蛇每次毒液注射量高达400-600毫克。最多分泌达700毫克以上,毒液量约为其它蛇类的5-7倍。也就是说,它一口毒死20多个成年人是没有问题。 一滴眼镜王蛇毒液的毒性相比其他剧毒蛇类仍然非常剧烈,例如中国眼镜王蛇毒液的毒性比中国产的普通眼镜蛇要高得多,与非洲的剧毒蛇黑曼巴蛇则不相上下。但和最剧烈的毒蛇如银环蛇、海蛇相比,则毒性显得弱一些。但是眼镜王蛇通常的毒素注射量却能多达7毫升,这足以毒死20-30个成年人。如果人在野外与眼镜王蛇遭遇,眼镜王蛇会毫不犹豫地发动进攻。它体型巨大,通常长度为3-4米,最大可达到6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毒蛇之一。所以,它没有必要畏惧人类和家畜。眼镜王蛇制敌于死的效率是很高的,人类被其咬伤后,大约半小时内就会毒发身亡。
分布范围
眼镜王蛇只分布在亚洲,生活于平原至海拔 1000 米的山区,多见于森林边缘近水处,林区村落附近也时有发现。分布在我国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安徽、云南和西藏。国外分布于东南亚、及印度。
银环蛇
英文名:Narrow-banded krait
银环蛇毒腺很小,但毒性强烈,是毒蛇中毒性最强的一种
属于蛇目眼镜蛇科环蛇属的一种。俗称过基峡、白节黑、金钱白花蛇、银甲带、银包铁等。头椭圆形,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000~1800 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或蓝黑色,具30~50个白色或乳黄色窄横纹;腹面污白色。头背黑褐,幼体枕背具浅色倒"V"形斑。背脊不隆起,尾末端较尖。头椭圆形,与颈区分较不明显,关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片,无颊鳞,背正中一行脊鳞扩大呈六角形;尾下鳞单行。
中国银环蛇有两个亚种:
1.银环蛇指名亚种,特征:白色横纹较多,25-50+7-18;分布于中国华中、华南、西南地区和台湾,以及缅甸、老挝;
⒉银环蛇云南亚种,特征:白色横纹较少,22-28+7-8;仅产于中国云南西南部
圆斑蝰
学名:Daboia russelii siamensis,又称百步蛇、百步金钱豹、卢氏蝰蛇、锁蛇,是蛇亚目蝰蛇科蝰亚科山蝰属下的一种有毒蝰蛇。
外形特征 头呈三角形,体粗尾短,头背有三块圆斑,体背有三纵行大圆斑,背脊一行圆斑与两侧交错排列,圆斑中央紫褐色,四周黑色,镶以黄白色边,性凶猛。 全长1米,重达1.5公斤,头比较大,与颈区分明显,吻短宽圆。头背的小鳞起棱,鼻孔大,位于吻部上端。体背呈棕灰色,具有3纵行大圆斑,每一圆斑的中央为紫色或深棕色,外周为黑色,最外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纹,腹部为灰白色,散有粗大的深棕色斑。
毒性 圆斑蝰的毒素有两种,一种是出血性毒素,另一种是神经毒素,能具备这两种毒素的蛇是十分少见的。此外,圆斑蝰的毒素会使中毒者出现像中风的症状,令治疗者未必能及时发现毒害,因而延误治疗。目前圆斑蝰咬死人的案件在亚洲蛇类中居冠。泰国当地的红十字会研制出一种专门对付圆斑蝰毒素的血清,名为“卢氏蝰血清”。
圆斑蝰主要分布于中国(广西、广东、台湾)、缅甸、泰国、柬埔寨、印尼、东爪哇等地。学者布朗指出圆斑蝰亦可见于越南、老挝及印尼苏门答腊等岛屿。
舟山眼镜蛇
俗名:白颈乌,包呼,蝙蝠蛇,扁颈蛇,扁头蛇,扁子头,薄壳蛇,吹风鳖
英 文 名:Chinese cobra、Taiwan cobra
全长1000~2000 mm。具前沟牙的毒蛇。背面黑色、黑褐色或暗褐色,没有或具有若干白色或黄白色窄横纹,在幼体较为明显。受惊扰时,前半身竖起,颈部扁平扩展,显露出项背特有的白色眼镜状斑纹或此斑纹的各种饰变。腹面污白色,颈腹具灰黑色宽横斑及其前方的两个黑点。头呈椭圆形,与颈区分不十分明显,头背具典型的9枚大鳞。
栖息于沿海低地到海拔1700m左右的平原、丘陵与山区,见于灌丛、竹林、溪涧或池圹岸边、稻田、路边、城郊,甚至进入花园或住房。白昼与夜晚均见活动。捕食鱼、蛙、蜥蜴、鼠、鸟及鸟蛋、蛇等
分布 我国特有种。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西至广西东北部、贵州、重庆东南部,包括台湾、海南及香港
红竹蛇
俗名 紫灰锦蛇
学 名: Elaphe porphyracea
全长80-90公分。头颈部同粗,鳞片平滑。一般以红色或红褐色为底色,在头背中央眼睛及两眼后方等位置共有3条黑色纵向条纹。躯体背中线两侧亦具有2条黑色直纹,以及另有9-17条外镶黑边的褐色横纹与上述3条黑纹相互交错。
栖息于山地及森林,有时会出现于溪流附近。属卵生。性情温驯的红竹蛇属于夜间活动的蛇类,主要以鼠类等小型哺乳动物为食。
红竹蛇广泛分布于台湾本岛2000公尺以下之中低海拔地区。此外,亦分布于中国中部以南各省及贵老挝、越南北边。
竹叶青
别称: 竹叶青、青竹蛇、青竹标、刁竹青、焦尾巴
英文名: Medoggreenpit-viper
竹叶青可以说是中国的国粹之一,但世界上同样也分布着各种各样的竹叶青亚种,而墨脱竹叶青可以说是中国的特产。
外型特征:头大,呈三角形,颈细,尾短。头顶有细小鳞片。体背草绿色,最外侧的背鳞中央白色,自颈部之后有白色侧线,有的在白侧线内又有一条红侧线,但也有无侧线者。腹面淡黄绿色。瞳孔椭圆形,红色。尾巴焦红色。
毒性:血液毒素,毒性一般,极少发生致命事件,但伤口处理不当则有危险。
山王蛇
英文名:Lampropeltis pyomelana(Kingsnake)
美国亚利桑纳的山王蛇,是世界上毒性很强的蛇类之一。
体长:100厘米
形态: 吻鼻部为白色,身体主要为红色,有白色或黄白色斑纹,背部有黑色环纹。
分布:美国亚利桑那州南部至墨西哥北部一带,栖息于海拔2700米以下的山地针叶林和灌丛地带
习性:喜欢隐藏在水域附近的落叶下,倒木下。白天活动,在寒冷的季节经常出来晒太阳。
食物:以小型哺乳动物,蜥蜴和其他蛇类为食
黑曼巴--非洲死神
学名:Dendroaspis polylepis
又称“黑树眼镜蛇”,是第二大的陆生毒蛇类,也是曼巴蛇类中,体型最大的一种,平均体长为2米,最大可达4.3米,在毒蛇界中,仅次于眼镜王蛇。黑曼巴蛇是非洲最大的毒蛇,有非洲死神之称,黑曼巴蛇除了像其他曼巴蛇一样,栖息在树上外,还会在地面猎食,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像老鼠等为食,也会捕食蜥蜴、小型鸟类等。
黑曼巴蛇的名字是源于其乌黑的口腔,而不是指其棕色的身体,虽然黑曼巴蛇行动迅速、十分危险,但黑曼巴蛇同其他大型毒蛇相同,会尽量避免和人类接触。
黑曼巴蛇体型修长,成蛇一般均超过2米,最长记录可达4.5米。头部长方型,体色为灰褐色,由背脊至腹部逐渐变浅。除了天生攻击性十足之外,黑曼巴蛇还拥有一种可怕的特殊能力,黑曼巴蛇最易辨认的特征是它那乌黑的嘴巴,它可以一跃而起,挺直身躯站立。黑曼巴蛇移动时一般抬起1/3身体,当受威胁时,黑曼巴蛇能高高竖起身体的2/3,并且张开黑色的大口发动攻击,身长3米的黑曼巴蛇攻击时能咬到人的脸部。
黑曼巴蛇也许是非洲最致命的蛇之一,攻击性很强,采用的是神经毒素,靠攻击猎物的神经系统而令其麻痹。平均来说,10-15毫克的黑曼巴蛇毒液就可以杀死一个成年人,而黑曼巴蛇的毒液量为100-120毫克,最多可达200毫克,这足够杀死13-20个人或一匹重600公斤的长颈鹿,因此被黑曼巴蛇咬伤的后果是相当严重,通常在被咬后一个小时之内就会死亡,而最快的死亡时间能达到被咬后15-30分钟内立即死亡。
分布: 非洲南部
黄金眼镜蛇
别名:好望角眼镜蛇。主要以小型哺乳动物为食,亦会捕食青蛙、蜥蜴。除此之外,黄金眼镜蛇偶然也会溜入农舍里,捕捉鸡、鸭等家禽。
黄金眼镜蛇是非洲最致命的大型毒蛇之一,个体平均长度为1.2-1.5米,也有见过1.8米长的个体。黄金眼镜蛇虽既不是非洲分布最广的毒蛇,也不是非洲最长的毒蛇(它只分布在非洲的西南端一个人口稠密的地区),但却是造成非洲蛇伤最多的毒蛇之一。多数在南非那里的居民都是农民,因此黄金眼镜蛇除了对人造成了很大的骚扰外,对牲畜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毒性 黄金眼镜蛇采用的毒素,和其他眼镜蛇一样是神经毒素。而黄金眼镜蛇的毒性在眼镜蛇家族中,算是最剧烈的成员之一,主要是袭击敌人的呼吸系统,通常在2小时内,受害者会因呼吸困难而死去。其攻击一次产生的毒液足以杀死600人。
主要分布在南非,波茨瓦纳,纳米比亚;干草原及半沙漠地带。
喜玛拉雅白头蛇
又名:白头蝰
喜玛拉雅白头蛇是中国毒蛇中最毒的一种,也是蝰蛇科最原始的成员,神秘而恐怖非常罕见。在青藏高原一带曾经出现过。属于白头蝰亚科(学名:Azemiopinae)是爬虫纲有鳞目蛇亚目蝰蛇科下的一个单型亚科,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首位发现喜玛拉雅白头蛇的是一名欧洲探险家李奥拿度·费亚,直至1888年生物学者保兰格(GeorgeAlbertBoulenger)正式将白头蝰属命名为(Azemiops)。喜马雅白头蛇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蛇种。
毒性是神经毒,在人体内会引致痛苦、肿胀、高血压、反胃、腹痛、困倦、四肢麻痹、不省人事,最终死亡。而没有立即使用药物治疗的被咬者必定死亡
全长600~800mm。具管牙的毒蛇,管牙较短小,无颊窝。背面黑褐色,具10~15+3~4对朱红色横斑,左右横斑交错排列或在背中线彼此相遇;腹面橄榄灰色,散以小白点。头部与颈背淡黄白色,具深褐色斑纹。
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西藏、陕西、甘肃、广西其他国家分布于缅甸与越南北部。
喜马拉雅白头蛇是蝰科中的原始类群,只有单属独种,在研究管牙类毒蛇的起源与演化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主要分布于中国,但数量稀少,应予积极保护。在中国分布的范围虽广,但较为罕见,本世纪以来,中国国内有记载的标本约50号。
绿森蚺
亚马逊河一带最具传说性的蛇,相传亚马逊河有一个部落的族人在森林深住遇到了一堵墙,墙体实在太高无法翻越,于是就沿着墙一直走,走了两天两夜终于走到墙的尽头,但是却发现原来是一条绿森蚺的头。传说终归是传说,但能配上这种传说的蛇不容小窥,事实上绿森蚺的个体在蛇类中非常庞大
别 名:绿水蟒
英 名:Green Anaconda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栖蟒蛇之一,雌性比雄性大,最长超过10米,重225公斤以上;蛇身粗如人体,喜欢在水底下活动,以水鸟、龟、水豚、貘等动物为食。曾有记录片绿森蚺把长达2.5公尺的鳄鱼紧紧缠绕,窒息致死,然后整只吞下。
全世界到处都可以听到有关巨型绿森蚺攻击并吞食人类的传说。但真正有关巨蛇的恐怖故事,其实全都来自亚马逊雨林深不可测的幽暗水域。因其体型太过庞大,所以必须靠水的浮力支撑其体重,所以森蚺都是游泳高手,以任何哺乳类为食,甚至猎食鳄鱼,没有天敌,卵胎生
分布于亚马逊河、南美洲的沼泽
纳米比亚沙漠测行蛇
纳米比亚沙漠测行蛇是属于脊索动物门蛇亚目的一种爬虫类冷血动物,身体细长,四肢退化,无足、无可活动的眼睑,无耳孔,无四肢,无前肢带,身体表面覆盖有鳞。是一种毒蛇
澳大利亚太攀蛇
世界上最毒的陆地蛇
太攀蛇亚种有:澳大利亚太攀蛇(体色为褐色,头部颜色稍淡,分布于澳洲北部) ,新几内亚太攀蛇 (体色为乌黑色或褐色,并有一条沿着背脊的橘色条纹,分布于新几内亚)
学名:Oxyuranus Scutellatus 英名:Coastal Taipan
太攀蛇属于蝙蝠蛇科(Elapidae)。它是致命的一种毒蛇,个头很大,体长约2-3.5米,身体强壮,并能分泌致命毒液,具有神经毒素、心脏毒素,这种毒蛇一咬的烈性毒素约有110毫克,一次排出的毒液足够杀死50万只老鼠,杀死100人左右。几乎具有核武器的杀伤力,与贝尔彻海蛇齐名堪称世上最毒的蛇,毒性还要比眼镜王蛇强100倍,太攀蛇的毒素能引起呕吐,血液凝固,并会停止人心脏的跳动。但是,因为此蛇分布于人迹罕至的荒漠,性格比较温和看见人会主动避让,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死于这种蛇咬伤的纪录。
贝尔彻海蛇——世界上第一毒的蛇
学名:Hydrophis belcheri 英文名:belcheri sea snake
目前世界上约有600余种蛇有毒,陆地上最毒的蛇是分布于澳洲北部和新几内亚的太攀蛇,一条蛇的毒液能毒死50万只老鼠,贝尔彻海蛇的毒性比太攀蛇大许多倍。但其性情却颇为温和,除非受到包含强烈敌意的对待才会进行咬击。这些咬击事件,通常发生于渔民捕鱼收网的时候。再者,贝尔彻海蛇的毒牙功效不大,所能分泌的毒液量也不多。基于各种因素,它并没被认为是高度危险的蛇类。 但是,在处理此蛇时,仍需要小心。
它主要生活在澳大利亚西北部的阿什莫尔群岛的暗礁周围。
葡萄树蛇
又名北美葡萄树蛇
生活在北美洲的葡萄树上,有剧毒!且颜色形状和树叶很相似,如果碰到它为发动攻击!速度很快,难以躲避!且毒素为神经毒素,如不及时治疗会危及生命。
变色蛇
变色蛇是卡普阿斯泥蛇的一种,是近5年来发现的首例新蛇种,科学家在印度尼西亚勿洞克里洪国家公园的卡普阿斯河附近湿地里发现,因此为它命名为“卡普阿斯泥蛇”。它是一种毒蛇
彩虹蟒
学 名: Epicrates cenchria,属于蚺蛇科 ,长约2米,因受日光照射时会发出虹光。鳞片相当平滑,因颈部较细的缘故头部可明显的区别出来。位于唇鳞的热窝亦十分发达。栖息环境广布于森林及其周边的热带草原区。
分 布: 哥斯达黎加至阿根廷间。
澳洲老虎蛇
学名:Notechis Ater
澳洲老虎蛇是澳洲十大毒蛇之一,分泌强烈的神经毒素、凝固剂、溶血素及蛇类特有的肌肉毒素,其毒性能跻身世界最强烈的蛇毒之列,被咬后,除了伤口剧痛之外,从伤口附近延伸的毒素更会令足部及颈部出现痛楚,身体感到麻痹、出汗,随即开始呼吸困难及局部肢体瘫痪。即使有有效的抗蛇毒素,但如果不立即治疗的话,致命率仍高达45%。 体长约1.2米。栖息于沙丘、海滩、草丛等地, 以两栖类、鸟类和小型哺乳动物为食,胎生。
分布:澳洲东南部 - 塔斯梅尼亚岛
鸡冠蛇
这种蛇在我们当地乡下有浓厚的传说性,见过的人当真是屈指可数,LZ的妈妈说在我们那树林下的田里也曾见过这种蛇,当时她吓得转身就跑。
其实是否真有此蛇我也未知
它头长火红鸡冠,体色各异,异常迅猛,奇毒无比,可直立上身,发出怪声,叫声如母鸡“咯咯咯”,会腾空飞行,长一米多。是一种无脚且头顶带红冠的蛇。一般百姓认为,鸡冠蛇是成精了,不能打,谁打它,谁就会碰到霉运。
据说有些会主动攻击人,有些则不会。攻击时鸡冠状物便由红变紫。据说一旦人惹它之后它就会跳起来比人高,没它高就死定了,如果你比它高它就不敢来追自己就会逃,不会伤人。对付它的办法就是赶快脱下一只鞋往空中一抛,蛇看了就会赶紧掉头而去。
鸡冠蛇,头如雄鸡有冠。身长尺余,围可数寸,中人必死。会稽山下有之。释文:蛇头像雄鸡一样长个肉冠,身长一尺多,粗大约几寸,咬中人一定死。会稽山 下有这种蛇。(摘自《录异记》)
莽山烙铁头
有“蛇中熊猫”之称
俗名:小青龙、白尾蛇
全长可达2米。具管牙的毒蛇。是蛇亚目蝰蛇科下的一个有毒蛇种,主要分布于中国的湖南省。这个品种的蛇并非属于眼镜蛇属,然而却跟一些眼镜蛇一样,能喷射毒液因而闻名。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莽山烙铁头蛇头部呈三角形,形如一块烙铁。尾部呈白色,因此又被称为莽山白尾蛇。通身通身黑褐色,其间杂以极小黄绿色或铁锈色点,构成细的网纹印象;背鳞的一部分为黄绿色,成团聚集,形成地衣状斑,与黑褐色等距相间,纵贯体尾;左右地衣状斑在背中线相接,形成完整横纹或前后略交错。
分布:我国特有蛇种。目前仅知分布于我国湖南省宜章县境内莽山自然保护区几千公顷的狭小范围内。但是据说2007年在韶关发现广东第一条雄性——莽山烙铁头蛇,未知真假。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