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看到一个什么样的黄山?这是我们刚接手纪录片《大黄山》任务时,经常问别人也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我们获得的最多的答案是“一个熟悉但并不十分了解的黄山”。于是,我们的创作出发点有了,同时我们面临的困难也接踵而至。
自1937年金陵大学孙明经教授拍摄第一部关于黄山的纪录片《黄山风光》,大半个世纪里,黄山的影像出现在无法准确统计数量的黑白彩色摄影机的胶片里、已经更新了七八代的摄像机磁带里。在这大半个世纪里,黄山的名字,也从当初的默默无闻变为今天的享誉中外。
正因为世人太熟悉它了,要拍出“不一样的黄山”确实很有困难。世人皆知黄山美,热爱黄山的摄影师们更是数登黄山,但他们总觉得拍不够,常常觉得作品不够完美。为什么?因为黄山地域宽阔,山势险峻复杂,气候变幻莫测,想拍摄一个集奇松、怪石、云海完美结合的镜头难上加难。所以黄山本地人开玩笑说,黄山的绝美景色是留给有缘的人看的,无缘的人数登黄山,不是遭遇大雾难辨东西,就是一览无余难觅仙境。所以拍摄的黄山影像虽多,留下的经典作品却少。同时,随着观众欣赏品味的提高、影像技术跨入“大片”时代,传统手段拍摄的影像已经不能满足观众更高的视觉要求。
如今的中国电视正在向高清时代转型,高清技术的应用大大拓展了电视创作的空间。与此同时,一批新近研发的高清便携式数字设备也为特殊环境的拍摄提供了可能,高清纪录片《大黄山》便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面对黄山特殊的拍摄环境和要求,《大黄山》摄制组大量使用多种小型高清拍摄设备,如移动逐帧拍摄的5DⅢ,全能运动拍摄的Go-pro3等,突破了传统高清摄像机体型巨大、待机能力低、配套要求多、制作成本高等诸多局限,实现了移动逐帧拍摄技法、夜间拍摄、水下摄影等,实现了传统摄像机难以达到的效果。4K级的Red one被界定为数字高清电影拍摄机,好莱坞大导演们也开始用Red one来拍摄电影,此次《大黄山》摄制组在情景再现历史故事时就使用了Red one。技术刚刚成熟的六旋翼飞行器也被投入到本片的拍摄中,其独特的运行轨迹、超常规的运动幅度,秒杀所有传统的特种拍摄设备。一系列前沿设备的使用,为呈现一座前所未见的黄山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想拍摄好黄山必然离不开航拍,但在黄山几十年的影像记录中,航拍镜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一是航拍的手续繁琐、费用高昂,二是黄山的小气候难以预测,三是山地飞行危险系数大。因此历史上难得的几次黄山航拍,几乎全是观看沙盘式的视角,基本上看不出黄山的雄奇俊美。
这次黄山航拍,央视与安徽台都高度重视,不但出巨资在国内首次使用六轴电磁调整系统航拍陀螺仪,还反复遴选摄影人选,最终组成了一支国际航拍团队:来自奥地利的摄影师Irmin Kerck,来自加拿大的山地飞行员Joel Adam Reavie,以及担任过北京奥运会航拍的服务团队。在航拍准备阶段,我们带领摄影师和飞行员在黄山风景区及周边实地勘测,设计飞行路线及确定航拍的镜头脚本。由于山路险峻并且工作过于投入,人高马大的摄影师Irmin Kerck因膝盖受伤以至无法行走,当正式开拍时,他每天都是拄着拐杖登上直升飞机的。
早在半年前,我们根据黄山风景区十年的气象数据确定2013年5月15日正式航拍,但没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给风景区带来了四天四夜的瓢泼大雨。也许是精诚所至,也许是运气极佳,5月19日,碰巧是以徐霞客游记开篇日命名的“中国旅游日”,当我们的飞机正式航拍时,湛蓝的天空下,本年度第一场大规模的云海波澜壮阔地展现在眼前!特别要感谢加拿大的山地飞行员Joel Adam Reavie,他凭借着娴熟高超的飞行技术,紧贴着悬崖峭壁以观察、寻觅的平行视角穿越黄山的云雾和峡谷,大大增强了航拍的视觉冲击力。过去黄山航拍不敢想象的镜头,这次我们实现了。
当然,再好的技术条件没有好的创作团队也是不行的。技术条件解决的只是画面表现的问题,核心的故事内容更要靠主创人员去挖掘与思考并遵照“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原则进行创作。如本片的第一集“人间仙境”,如果还像过去一样自说自话地展现风光,已经很难吸引当代的电视观众了。所以我们选择从新的科学探索视角追寻“黄山五绝”形成的原理和规律,层层递进地讲述神奇“五绝”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是一支年轻的创作团队,但各集导演都极富个性、追求卓越。为了拍到去年冬天最后一场雪,导演郭巍在春节前就带领摄制组守候在黄山迎客松旁,虽然在除夕的凌晨三点盼到了雪花,但“雪下的像是倒垃圾一样”。暴雪中的迎客松承受着难以预知的压力,摄制组也经历着从未应对过的考验,摄像机拍两个镜头就要回屋里吹暖气化冰,监视器被暴雪遮挡,连摄像机的寻像器最后也冻住了,逼的大伙儿只能凭感觉“盲拍”。程丹是摄制组唯一的女导演,她负责的第五集“山水画卷”要求从画家、摄影家的角度去解读心灵寄托的黄山。对于一名纪录片新兵来说,历史人物故事的情景再现、古代名家画作的电视呈现与艺术解读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多少次推倒重来,多少次泪流满面,恐怕连她自己都数不清了。
此次与央视纪录频道的合作,我们分享了央视前沿的技术资源以及强大的智力支撑,大大弥补了省级台纪录片制作能力的不足。对安徽广播电视台来说,纪录片《大黄山》既有利于纪录片创作观念的更新,也有利于学习掌握先进的技术装备,锻炼出了一支年轻的纪录片创作队伍。
作为安徽台建台以来制作规模最大的一部纪录片,《大黄山》得到了省领导及台领导的高度关注。张苏洲台长亲自审稿审片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禹成明副总编辑数十次召开节目策划会,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正是一次次的督促、鼓励乃至批评,推动着这部纪录片向更高品质的方向努力。
正是各方齐心协力的努力,六集高清纪录片《大黄山》才得以从幕后站到了台前,诚惶诚恐地等待电视观众的检阅。
你想看到一个什么样的黄山?这是我们刚接手纪录片《大黄山》任务时,经常问别人也经常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我们获得的最多的答案是“一个熟悉但并不十分了解的黄山”。于是,我们的创作出发点有了,同时我们面临的困难也接踵而至。
自1937年金陵大学孙明经教授拍摄第一部关于黄山的纪录片《黄山风光》,大半个世纪里,黄山的影像出现在无法准确统计数量的黑白彩色摄影机的胶片里、已经更新了七八代的摄像机磁带里。在这大半个世纪里,黄山的名字,也从当初的默默无闻变为今天的享誉中外。
正因为世人太熟悉它了,要拍出“不一样的黄山”确实很有困难。世人皆知黄山美,热爱黄山的摄影师们更是数登黄山,但他们总觉得拍不够,常常觉得作品不够完美。为什么?因为黄山地域宽阔,山势险峻复杂,气候变幻莫测,想拍摄一个集奇松、怪石、云海完美结合的镜头难上加难。所以黄山本地人开玩笑说,黄山的绝美景色是留给有缘的人看的,无缘的人数登黄山,不是遭遇大雾难辨东西,就是一览无余难觅仙境。所以拍摄的黄山影像虽多,留下的经典作品却少。同时,随着观众欣赏品味的提高、影像技术跨入“大片”时代,传统手段拍摄的影像已经不能满足观众更高的视觉要求。
如今的中国电视正在向高清时代转型,高清技术的应用大大拓展了电视创作的空间。与此同时,一批新近研发的高清便携式数字设备也为特殊环境的拍摄提供了可能,高清纪录片《大黄山》便是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的。
面对黄山特殊的拍摄环境和要求,《大黄山》摄制组大量使用多种小型高清拍摄设备,如移动逐帧拍摄的5DⅢ,全能运动拍摄的Go-pro3等,突破了传统高清摄像机体型巨大、待机能力低、配套要求多、制作成本高等诸多局限,实现了移动逐帧拍摄技法、夜间拍摄、水下摄影等,实现了传统摄像机难以达到的效果。4K级的Red one被界定为数字高清电影拍摄机,好莱坞大导演们也开始用Red one来拍摄电影,此次《大黄山》摄制组在情景再现历史故事时就使用了Red one。技术刚刚成熟的六旋翼飞行器也被投入到本片的拍摄中,其独特的运行轨迹、超常规的运动幅度,秒杀所有传统的特种拍摄设备。一系列前沿设备的使用,为呈现一座前所未见的黄山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想拍摄好黄山必然离不开航拍,但在黄山几十年的影像记录中,航拍镜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一是航拍的手续繁琐、费用高昂,二是黄山的小气候难以预测,三是山地飞行危险系数大。因此历史上难得的几次黄山航拍,几乎全是观看沙盘式的视角,基本上看不出黄山的雄奇俊美。
这次黄山航拍,央视与安徽台都高度重视,不但出巨资在国内首次使用六轴电磁调整系统航拍陀螺仪,还反复遴选摄影人选,最终组成了一支国际航拍团队:来自奥地利的摄影师Irmin Kerck,来自加拿大的山地飞行员Joel Adam Reavie,以及担任过北京奥运会航拍的服务团队。在航拍准备阶段,我们带领摄影师和飞行员在黄山风景区及周边实地勘测,设计飞行路线及确定航拍的镜头脚本。由于山路险峻并且工作过于投入,人高马大的摄影师Irmin Kerck因膝盖受伤以至无法行走,当正式开拍时,他每天都是拄着拐杖登上直升飞机的。
早在半年前,我们根据黄山风景区十年的气象数据确定2013年5月15日正式航拍,但没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给风景区带来了四天四夜的瓢泼大雨。也许是精诚所至,也许是运气极佳,5月19日,碰巧是以徐霞客游记开篇日命名的“中国旅游日”,当我们的飞机正式航拍时,湛蓝的天空下,本年度第一场大规模的云海波澜壮阔地展现在眼前!特别要感谢加拿大的山地飞行员Joel Adam Reavie,他凭借着娴熟高超的飞行技术,紧贴着悬崖峭壁以观察、寻觅的平行视角穿越黄山的云雾和峡谷,大大增强了航拍的视觉冲击力。过去黄山航拍不敢想象的镜头,这次我们实现了。
当然,再好的技术条件没有好的创作团队也是不行的。技术条件解决的只是画面表现的问题,核心的故事内容更要靠主创人员去挖掘与思考并遵照“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原则进行创作。如本片的第一集“人间仙境”,如果还像过去一样自说自话地展现风光,已经很难吸引当代的电视观众了。所以我们选择从新的科学探索视角追寻“黄山五绝”形成的原理和规律,层层递进地讲述神奇“五绝”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这是一支年轻的创作团队,但各集导演都极富个性、追求卓越。为了拍到去年冬天最后一场雪,导演郭巍在春节前就带领摄制组守候在黄山迎客松旁,虽然在除夕的凌晨三点盼到了雪花,但“雪下的像是倒垃圾一样”。暴雪中的迎客松承受着难以预知的压力,摄制组也经历着从未应对过的考验,摄像机拍两个镜头就要回屋里吹暖气化冰,监视器被暴雪遮挡,连摄像机的寻像器最后也冻住了,逼的大伙儿只能凭感觉“盲拍”。程丹是摄制组唯一的女导演,她负责的第五集“山水画卷”要求从画家、摄影家的角度去解读心灵寄托的黄山。对于一名纪录片新兵来说,历史人物故事的情景再现、古代名家画作的电视呈现与艺术解读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多少次推倒重来,多少次泪流满面,恐怕连她自己都数不清了。
此次与央视纪录频道的合作,我们分享了央视前沿的技术资源以及强大的智力支撑,大大弥补了省级台纪录片制作能力的不足。对安徽广播电视台来说,纪录片《大黄山》既有利于纪录片创作观念的更新,也有利于学习掌握先进的技术装备,锻炼出了一支年轻的纪录片创作队伍。
作为安徽台建台以来制作规模最大的一部纪录片,《大黄山》得到了省领导及台领导的高度关注。张苏洲台长亲自审稿审片并提出具体的修改意见,禹成明副总编辑数十次召开节目策划会,提出详细的修改意见。正是一次次的督促、鼓励乃至批评,推动着这部纪录片向更高品质的方向努力。
正是各方齐心协力的努力,六集高清纪录片《大黄山》才得以从幕后站到了台前,诚惶诚恐地等待电视观众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