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套路,功过谁与评说?

  我认识的一个年轻人,由于受祖父的影响,从小习武,但是却酷爱技击。为领悟武术的真谛,他到一武校深造。学满还家,其祖父想看看孙儿到底学了些什么。于是,年轻人调息、运气,开始演练所学的各种散打技术。尽管年轻人一拳一脚暗含一定功力,但是其祖父还没看完便大发雷霆,花钱学的就这么几下子,这算什么?怎么不学几趟套路回来!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年轻人学得一身真功夫,却还得学什么套路?但是,这并不是笑话,也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现代社会发生的真人真事。

  “套路观念”已毒害了传统武术。在这种陈旧封闭的思想之下,连人也变成了没有头脑的木偶或动作呆板的“僵尸”。尽管李小龙为解放思想奋斗了一生,但是,直到今天,死套路观念却仍束缚着许多人的思想。好像不成套路就不是武术。在那位祖父的心目中,似乎只有套路才是真正的武术。

  回顾中国武术的发展,也有一些人喜欢把实用灵活的实战武技硬套上眼花缭乱的形式,弄得面目全非,变成华而不实的死套路。威力无比而著称于世的中国武术,竟然变成观赏性的花哨表演,以及人们心目中的健身术。其中,最为典型的则是太极推手和规定套路。

  推手,虽不是实战,却也不是固定的形式。推手的身、步、手以及劲法是视不同的对手和情况,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而千变万化。然而,当今武术大赛的太极推手,人为地失去了其灵活性、实用性,成为预先安排好的形式。而规定套路,不但对实战无助,没有多少实用价值,而且束缚了人的思想与手脚。说穿了,套路比赛的标准也不是以实战为基础,而是以动作的“高难度”、“准确度”及“优美”的花架子为准。

  这种畸形的发展,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此。相反,多少年来大力发展并极力推向世界的武术规定套路连奥运的门槛也未能踏进,中国武术在国际武坛难有一席之地。

  竞技套路可说是我们的专长,似乎很有特色,别具一格,好像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可是,却事与愿违。

  不要忘记,武术的本质是实战技击,人为的形式化,只会有损于武术,这并非夸大其辞。

  在世界上,练“武术”而又难以应用到实战中,是不是惟“我”一家,这从一武术套路冠军竟连街头的小流氓也打不过,甚至连手都不会还,即可看出,这不仅仅是自欺欺人,而且使武术蒙羞。

  武术的现状,是否名存实亡,华而不实,或者说今不如古呢?企图从小说、电影中寻找武术的昔日风采以及侠士的身影,是当前多数年轻人摒弃国术,学习外国武道的根本原因。他们对武术的认识,仅限于华而不实的花架子或武侠小说、电影中所看到的神秘法术与暴力。许多武林骗子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趁火打劫,借武侠小说、电影虚构的武学秘笈名称,胡编乱造,出售所谓的“秘传绝学”来牟取暴利,就是当今各类武术刊物上面的虚假广告产生的一大现象。

  把中国武术推向奥运固然好。然而,首先得明白武术套路是以实战为基础而形成的,无法脱离武术的属性,因为武术的本质是实战技击。如果只是为了把中国武术推向奥运而违反武术的本质,人为地使其形式化,实则违背了武术的客观规律,有负于先辈们编创出套路是为了武术的记忆、学习和传播的本意与期望。

  有些自以为是的人,认为武术具有健身效果,主张将其发展为体育项目,以便既观赏又健身。然而,这些人虽费尽心机,但是宁愿去练健美,也不去练武术套路的年轻人是否超出了这些人的想象?如以健身效果而言,西方体育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致。无可否认,竞技套路具有一定的观赏效果,可是,既不高雅,又不优美的拳击比赛不是更刺激、更有趣儿吗?即使是具备雄厚功力的,具有实战威力的拳架,看久了、看多了,也觉得乏味,何况是毫无威力的花拳绣脚呢!当然,许多武林高手经常以深藏不露的形式演练拳架,但是,这些高手的练功打拳与惺惺作态的动作表演完全不一样,也不是一回事。因为真功夫怎么也逃不过行家的火眼金睛。

  武术拳架或套路,是先辈们从实战出发,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结晶,又按一系列实战招式编排而成。目的是使后人习武可按图索骥,从中得到启发,进而领悟武术整体的奥义。套路理应以实战为基础,直接为实战而服务。不能单以动作“准确”、“高雅”程度为准。这犹如游泳,只在陆地上练习动作的“准确性”,再努力再刻苦,其结果也可想而知。

  如今,截拳道这种“现代技击”派主张扬弃套路,并称这是其特点之一。李小龙认为惟有扬弃套路才可以有更大的发展。对此,我不苟同。

  因为截拳道并非传统武术,而是其本质属性的必然性。况且,李小龙虽然反对套路,并不是否定套路,而是强调套路的效果。在他有生之年,李小龙也曾多次提出过前后矛盾的观点,颇令人费解。但拙文并不是讨论截拳道与李小龙的功过,只要能够正确认识李小龙有力地批判了死套路观念,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否定形式化的花哨动作是进步的这一立场就足够了。

  泰拳、大成拳是无套路的典型,然而,仅仅因为它们扬弃套路,才获得成功或只有扬弃套路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等看法,显然是无稽之谈,也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谬论。咏春拳并没有扬弃套路,却同样存在;跆拳道并没有抛弃拳“型”,却风靡全球。

  传统武术的单操手,可以修炼身法、步法、眼法及劲力,尤其对初学者起着引导作用。武术也应有着自己风格的拳架,直接为实战技击服务。华而不实的套路才是应当扬弃的东西!

  完全依赖套路或完全抛弃套路都是错误的。

  武术必须返朴归真,套路不是万能的。套路练得再好,而不能在实战中应用,也离体操不远。

  □

  我认识的一个年轻人,由于受祖父的影响,从小习武,但是却酷爱技击。为领悟武术的真谛,他到一武校深造。学满还家,其祖父想看看孙儿到底学了些什么。于是,年轻人调息、运气,开始演练所学的各种散打技术。尽管年轻人一拳一脚暗含一定功力,但是其祖父还没看完便大发雷霆,花钱学的就这么几下子,这算什么?怎么不学几趟套路回来!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年轻人学得一身真功夫,却还得学什么套路?但是,这并不是笑话,也不是虚构的故事,而是现代社会发生的真人真事。

  “套路观念”已毒害了传统武术。在这种陈旧封闭的思想之下,连人也变成了没有头脑的木偶或动作呆板的“僵尸”。尽管李小龙为解放思想奋斗了一生,但是,直到今天,死套路观念却仍束缚着许多人的思想。好像不成套路就不是武术。在那位祖父的心目中,似乎只有套路才是真正的武术。

  回顾中国武术的发展,也有一些人喜欢把实用灵活的实战武技硬套上眼花缭乱的形式,弄得面目全非,变成华而不实的死套路。威力无比而著称于世的中国武术,竟然变成观赏性的花哨表演,以及人们心目中的健身术。其中,最为典型的则是太极推手和规定套路。

  推手,虽不是实战,却也不是固定的形式。推手的身、步、手以及劲法是视不同的对手和情况,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而千变万化。然而,当今武术大赛的太极推手,人为地失去了其灵活性、实用性,成为预先安排好的形式。而规定套路,不但对实战无助,没有多少实用价值,而且束缚了人的思想与手脚。说穿了,套路比赛的标准也不是以实战为基础,而是以动作的“高难度”、“准确度”及“优美”的花架子为准。

  这种畸形的发展,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此。相反,多少年来大力发展并极力推向世界的武术规定套路连奥运的门槛也未能踏进,中国武术在国际武坛难有一席之地。

  竞技套路可说是我们的专长,似乎很有特色,别具一格,好像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可是,却事与愿违。

  不要忘记,武术的本质是实战技击,人为的形式化,只会有损于武术,这并非夸大其辞。

  在世界上,练“武术”而又难以应用到实战中,是不是惟“我”一家,这从一武术套路冠军竟连街头的小流氓也打不过,甚至连手都不会还,即可看出,这不仅仅是自欺欺人,而且使武术蒙羞。

  武术的现状,是否名存实亡,华而不实,或者说今不如古呢?企图从小说、电影中寻找武术的昔日风采以及侠士的身影,是当前多数年轻人摒弃国术,学习外国武道的根本原因。他们对武术的认识,仅限于华而不实的花架子或武侠小说、电影中所看到的神秘法术与暴力。许多武林骗子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趁火打劫,借武侠小说、电影虚构的武学秘笈名称,胡编乱造,出售所谓的“秘传绝学”来牟取暴利,就是当今各类武术刊物上面的虚假广告产生的一大现象。

  把中国武术推向奥运固然好。然而,首先得明白武术套路是以实战为基础而形成的,无法脱离武术的属性,因为武术的本质是实战技击。如果只是为了把中国武术推向奥运而违反武术的本质,人为地使其形式化,实则违背了武术的客观规律,有负于先辈们编创出套路是为了武术的记忆、学习和传播的本意与期望。

  有些自以为是的人,认为武术具有健身效果,主张将其发展为体育项目,以便既观赏又健身。然而,这些人虽费尽心机,但是宁愿去练健美,也不去练武术套路的年轻人是否超出了这些人的想象?如以健身效果而言,西方体育更能引起人们的兴致。无可否认,竞技套路具有一定的观赏效果,可是,既不高雅,又不优美的拳击比赛不是更刺激、更有趣儿吗?即使是具备雄厚功力的,具有实战威力的拳架,看久了、看多了,也觉得乏味,何况是毫无威力的花拳绣脚呢!当然,许多武林高手经常以深藏不露的形式演练拳架,但是,这些高手的练功打拳与惺惺作态的动作表演完全不一样,也不是一回事。因为真功夫怎么也逃不过行家的火眼金睛。

  武术拳架或套路,是先辈们从实战出发,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结晶,又按一系列实战招式编排而成。目的是使后人习武可按图索骥,从中得到启发,进而领悟武术整体的奥义。套路理应以实战为基础,直接为实战而服务。不能单以动作“准确”、“高雅”程度为准。这犹如游泳,只在陆地上练习动作的“准确性”,再努力再刻苦,其结果也可想而知。

  如今,截拳道这种“现代技击”派主张扬弃套路,并称这是其特点之一。李小龙认为惟有扬弃套路才可以有更大的发展。对此,我不苟同。

  因为截拳道并非传统武术,而是其本质属性的必然性。况且,李小龙虽然反对套路,并不是否定套路,而是强调套路的效果。在他有生之年,李小龙也曾多次提出过前后矛盾的观点,颇令人费解。但拙文并不是讨论截拳道与李小龙的功过,只要能够正确认识李小龙有力地批判了死套路观念,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否定形式化的花哨动作是进步的这一立场就足够了。

  泰拳、大成拳是无套路的典型,然而,仅仅因为它们扬弃套路,才获得成功或只有扬弃套路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等看法,显然是无稽之谈,也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谬论。咏春拳并没有扬弃套路,却同样存在;跆拳道并没有抛弃拳“型”,却风靡全球。

  传统武术的单操手,可以修炼身法、步法、眼法及劲力,尤其对初学者起着引导作用。武术也应有着自己风格的拳架,直接为实战技击服务。华而不实的套路才是应当扬弃的东西!

  完全依赖套路或完全抛弃套路都是错误的。

  武术必须返朴归真,套路不是万能的。套路练得再好,而不能在实战中应用,也离体操不远。

  □


相关文章

  • 少林派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少林派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 导航, 搜索 少林武僧的双刀表演 少林派是传说中起始至唐朝嵩山少林寺发展出来的武术门派. 现代所说的少林派,大都是民国初年托名和杜撰的:他们附会达摩为少林拳创始人,称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而始创&qu ...查看


  • 第一讲:武术概述
  • 第一讲:武术概述 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经典项目和杰出代表,早已走向了世界,成为国际性竞技体育项目和国际大众体育健身的主要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我国体育和教育领导机构为武术进入学校做了大量的努力和工作:在各级学校一线工作的体育 ...查看


  • 武术如何定义?
  • 我们常用的词,往往也是我们不甚了解的词.朋友的两个孩子,一个学拉提琴,一个学拳术,他说这是一文一武.如果说"文"是指文字工作,那么"武"是指军事工作,那么他们所学实在与文武没有或少有关系,严格地说,他 ...查看


  • 浅谈中学武术套路教学的现状与方法
  •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6-000-01 摘要我市地处江南,经济相对比较强,但受"穷文富武"的影响,学习武术的人数较少.社会上又普遍存在着学武术就是为了"争 ...查看


  • 关于武术套路教学的探讨
  • 关于武术套路教学的探讨 Abstract In today's school physical teaching, Wushu is mostly taught in series form. The teachers should ado ...查看


  • 颜色对运动员情绪的影响
  • 体育文化导刊 颜色对运动员情绪的影响 蒙华1 黄鹤2 100084) (1.中国人民大学体育部,北京100872:2.北京体育大学重竞技教研室,北京 摘要:武术运动发展逐步与世界竞技运动接轨.武术套路竞赛是一种相互交流和公平竞争的运动,比赛 ...查看


  • 大学体育-武术习题作业
  • 一名词解释 1.武术 2.拳术 3.长拳 4.太极拳 5.刀术 6.棍术 7.对练 8集体表演 9.散手 10.短兵 二选择题 1武术起源于( ) A.游戏 B.战争 C.体育运动 D.生产劳动 2.武术的本质特性是( ). A.艺术性 B ...查看


  • 武术课教学大纲
  • 高校公共体育课武术课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名称(中.英文):武术 (Wushu) (二).课程号(代码):888-5 (三).课程类别:公共体育课 (四).学时:96 学分:4 二.教学目的要求: ①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四 ...查看


  • 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大纲
  • <武术>教学大纲 一. 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武术套路基础是我校开设的体育系列课程之一,是学生在第一学期必须选上的必修课程,其目标是:在加强学生身体素质教育.增强体质的同时,使学生初步掌握武术套路基本技术和一定的体育与健康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