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柔性知识管理
[摘要]高校是天然的知识密集型组织,知识管理的方式和水平在高校管理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柔性管理是近年来在企业管理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管理方式,对普通高校的知识管理也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对于其他知识密集型组织的知识管理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柔性管理 知识管理 学习型组织
柔性管理是近年来在企业管理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管理方式,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进行管理的新方略。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其从线性到非线性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表面混沌的繁杂现象中看出事物发展和演化的自然秩序进而预见变化并自动应付r变化的特性对高校的知识管理也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一、知识与知识管理
知识是人类社会得以进步的基础。世界银行在《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促进发展》中将知识定义为“用于生产的有意义的信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将知识分为四大类,即叙述事实的知识、原理和规律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知识和人际关系的知识。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含对显性、隐性知识的管理和对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管理三方面的涵义。
知识管理(KM,Knowledge Management)是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资讯化的蓬勃发展使得知识管理的观念成为组织累积知识财富,创造更多竞争力的新世纪利器。知识管理要求在组织中建构一个人文与技术兼备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等过程,达到不断创新的最终目的,并回馈到知识系统內,个人与组织的知识得以永不间断的累积,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思考将成为组织的智慧资本,有助于组织做出正确的决策,以适应环境的变迁。知识管理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发展、重视知识创新、重视知识资产的贡献、重视社会整体发展目标、重视知识集成管理、重视效益模式的转变。
二、高校的知识管理现状
由于高校与知识天然地存在紧密的联系,高校管理中也自然而然的一直存在知识管理。教师们不断地从书籍或经验中学习,通过讨论达到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成果的目的。高校知识管理就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外部环境中,为实现教育目的,高校管理者依据教育规律和知识管理理论,运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充分掌握和利用学校内、外部知识,有效发挥学校成员的知识潜能,实现知识的共享与创新,以达到学校管理目标,取得最大办学效益的过程。
目前我国高校知识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主要以制度、技术和行为三者作为重点,而这正是刚性管理的重要特征。刚性管理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即依靠成文的规章制度和组织职权,凭借制度制约、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进行的以外界约束力为主的管理。这种方法在管理的初期往往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随着管理层次的上升和管理内涵的深入,仅仅依赖于刚性管理就会变得过于刻板、缺乏激励性了。
刚性的知识管理具有的典型方式是以技术架构为主,由技术地图、知识地图等开始,重视文件管理、知识库,以数字图书馆的观念来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把资讯管理等同知识管理,认为科技可以改变人的行为,但这样的知识管理观念后来被证明并不可行。与之相对应,柔性的知识管理认为应重视组织内非正式的沟通,鼓励面对面的接
触,强调人与人的联系,建立信赖的环境,同时提供学习的空间,以分享并创造隐性的知识。
三、柔性知识管理
柔性管理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法,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行为的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柔性管理认为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落脚点。它强调依据人们自身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管理,具有内在的驱动性、影响的持久性和激励的有效性。
知识管理是一个对人和信息资源进行动态管理的过程,其重点在于以人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目的是要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在管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传播与共享,最终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实现组织的发展战略。以IBM知识管理咨询公司负责人、知识管理联盟的知识管理模式标准委员会主席Mark W.MeElroy为代表的知识管理倡导者和强力支持者认为:如组织继续执行以技术为中心的刚性知识管理,会逐渐偏离知识管理的本质,不会带任何创新,也不会为业带来持续的竞争力。而柔性知识管理在重视知识共享机制的同时把管理的重心放在知识创新上,完善了知识创造理论,使知识
管理真正成为以人为本的新管理理念。
良好的高校柔性知识管理方式要求高校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机构,确立组织对知识的需求,对研究与开发活动作大量投资,把再教育作为提高组织素质的基础手段,建立组织内部知识共享机制,将人力资本结构化,进一步了解社会和学生的需求,与学生共同发展,改变组织结构,实行水平管理。
在具体的操作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以人为本,造就学习型个人和学习型组织。个人学习,主要是指认知学习、技能学习和情感学习。组织学习是将组织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待。高校这个学习型组织应拥有终身学习的理论和机制,建有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具有实现共同愿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工作学习化使教师活出生命意义,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在高校柔性知识管理中,教师身上的知识往往比已经保存下来的要有价值的多,所以知识管理的对象必须包含教师,并且以教师为中心。高校不应该通过把知识以书面的形式存储下来达到知识管理的目标,而应该通过把拥有知识的高级教师挽留住以达到知识管理的目标。所有的高校都应该操作知识管理,但不是通过建立知识库的方式开始。从服务于人的角度设计,第一步应该是去关注沟通过程,建立知识传播、贡献的工作机制,并配套以激励机制;第二步是去关注教师,进一步推动存在于身上的有价值知识在相关同事间传播;第三步才是探讨是否建立知识库。
2.重视结构,逐步构建扁平网络化的管理组织。高校不断进步的知识管理建设需要一支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管理队伍,需要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并要求其管理人员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重视队伍建设,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为中心。通过培养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建立起有机的、柔性的、扁平的、人性的、持续发展的组织。克服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对高校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交流的严重阻碍,保护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用扁平化、网络化组织结构,提高学校成员对知识的反应和决策速度,达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的目标,撤消一切形式化的组织,减少中层管理阶层,使组织扁平化、网络化。
3.变革观念,建设共享、信任与多赢的组织文化。所谓组织文化,就是指一个组织内成员共享的价值、信念和行为,它根源于组织的核心价值,并反映在组织运行的各方面。在刚性知识管理时代,造成组织文化的主因,即管理评价,主要依靠硬性的指标,把用于教师培训、知识加工的投资与所产生的效益指标相比,是较为直接和简单的计算方法之一。而在柔性管理时代,主要目标是提高组织的持续竞争力,因此管理评价要把知识增值作为一个主要内容,用以人为本的机制建设达到知识的共享,彼此的信任的状态,并最终达到多赢的良性结果。
总而言之,随着高校工作和其外在环境的日益复杂,高校的目标变得越来越多元:既要培育学生,又要钻研学术;既要普及知识,又要服务社会。如何保护并利用高校的知识,如何使高校的知识有增值的空间,都需要我们在知识管理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柔性原则,进一步做出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切实的努力。
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8年度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普通高校柔性教学管理研究”青年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803019。
参考文献
[1]徐巧娣.高校知识管理解读[J].文教资料,2007(2).
[2]付立宏.近年来我国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6).
[3]盛小平.试析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J].情报资料工作,1999(5).
浅议高校柔性知识管理
[摘要]高校是天然的知识密集型组织,知识管理的方式和水平在高校管理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柔性管理是近年来在企业管理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管理方式,对普通高校的知识管理也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对于其他知识密集型组织的知识管理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柔性管理 知识管理 学习型组织
柔性管理是近年来在企业管理中广泛应用的一种管理方式,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稳定和变化”进行管理的新方略。作为一种管理方式,其从线性到非线性的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表面混沌的繁杂现象中看出事物发展和演化的自然秩序进而预见变化并自动应付r变化的特性对高校的知识管理也具有一定的应用意义。
一、知识与知识管理
知识是人类社会得以进步的基础。世界银行在《世界发展报告-知识促进发展》中将知识定义为“用于生产的有意义的信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将知识分为四大类,即叙述事实的知识、原理和规律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知识和人际关系的知识。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含对显性、隐性知识的管理和对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管理三方面的涵义。
知识管理(KM,Knowledge Management)是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资讯化的蓬勃发展使得知识管理的观念成为组织累积知识财富,创造更多竞争力的新世纪利器。知识管理要求在组织中建构一个人文与技术兼备的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资讯与知识,通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等过程,达到不断创新的最终目的,并回馈到知识系统內,个人与组织的知识得以永不间断的累积,从系统的角度进行思考将成为组织的智慧资本,有助于组织做出正确的决策,以适应环境的变迁。知识管理重视人的作用和人的发展、重视知识创新、重视知识资产的贡献、重视社会整体发展目标、重视知识集成管理、重视效益模式的转变。
二、高校的知识管理现状
由于高校与知识天然地存在紧密的联系,高校管理中也自然而然的一直存在知识管理。教师们不断地从书籍或经验中学习,通过讨论达到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和成果的目的。高校知识管理就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外部环境中,为实现教育目的,高校管理者依据教育规律和知识管理理论,运用知识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充分掌握和利用学校内、外部知识,有效发挥学校成员的知识潜能,实现知识的共享与创新,以达到学校管理目标,取得最大办学效益的过程。
目前我国高校知识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主要以制度、技术和行为三者作为重点,而这正是刚性管理的重要特征。刚性管理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以规章制度为中心”,即依靠成文的规章制度和组织职权,凭借制度制约、纪律监督、奖惩规则等手段进行的以外界约束力为主的管理。这种方法在管理的初期往往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随着管理层次的上升和管理内涵的深入,仅仅依赖于刚性管理就会变得过于刻板、缺乏激励性了。
刚性的知识管理具有的典型方式是以技术架构为主,由技术地图、知识地图等开始,重视文件管理、知识库,以数字图书馆的观念来建立知识管理系统。把资讯管理等同知识管理,认为科技可以改变人的行为,但这样的知识管理观念后来被证明并不可行。与之相对应,柔性的知识管理认为应重视组织内非正式的沟通,鼓励面对面的接
触,强调人与人的联系,建立信赖的环境,同时提供学习的空间,以分享并创造隐性的知识。
三、柔性知识管理
柔性管理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法,在人们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人们自觉行为的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柔性管理认为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既是管理的出发点,又是管理的落脚点。它强调依据人们自身心理和行为特征进行管理,具有内在的驱动性、影响的持久性和激励的有效性。
知识管理是一个对人和信息资源进行动态管理的过程,其重点在于以人为中心,以知识为基础,目的是要寻求信息处理能力与人的知识创新能力的最佳结合,在管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知识传播与共享,最终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实现组织的发展战略。以IBM知识管理咨询公司负责人、知识管理联盟的知识管理模式标准委员会主席Mark W.MeElroy为代表的知识管理倡导者和强力支持者认为:如组织继续执行以技术为中心的刚性知识管理,会逐渐偏离知识管理的本质,不会带任何创新,也不会为业带来持续的竞争力。而柔性知识管理在重视知识共享机制的同时把管理的重心放在知识创新上,完善了知识创造理论,使知识
管理真正成为以人为本的新管理理念。
良好的高校柔性知识管理方式要求高校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机构,确立组织对知识的需求,对研究与开发活动作大量投资,把再教育作为提高组织素质的基础手段,建立组织内部知识共享机制,将人力资本结构化,进一步了解社会和学生的需求,与学生共同发展,改变组织结构,实行水平管理。
在具体的操作中,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以人为本,造就学习型个人和学习型组织。个人学习,主要是指认知学习、技能学习和情感学习。组织学习是将组织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待。高校这个学习型组织应拥有终身学习的理论和机制,建有多元回馈和开放的学习系统,形成学习共享与互动的组织氛围,具有实现共同愿景的不断增长的学习力,工作学习化使教师活出生命意义,学习工作化使组织不断创新发展。在高校柔性知识管理中,教师身上的知识往往比已经保存下来的要有价值的多,所以知识管理的对象必须包含教师,并且以教师为中心。高校不应该通过把知识以书面的形式存储下来达到知识管理的目标,而应该通过把拥有知识的高级教师挽留住以达到知识管理的目标。所有的高校都应该操作知识管理,但不是通过建立知识库的方式开始。从服务于人的角度设计,第一步应该是去关注沟通过程,建立知识传播、贡献的工作机制,并配套以激励机制;第二步是去关注教师,进一步推动存在于身上的有价值知识在相关同事间传播;第三步才是探讨是否建立知识库。
2.重视结构,逐步构建扁平网络化的管理组织。高校不断进步的知识管理建设需要一支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优秀管理队伍,需要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并要求其管理人员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重视队伍建设,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为中心。通过培养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建立起有机的、柔性的、扁平的、人性的、持续发展的组织。克服金字塔式组织结构对高校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交流的严重阻碍,保护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用扁平化、网络化组织结构,提高学校成员对知识的反应和决策速度,达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的目标,撤消一切形式化的组织,减少中层管理阶层,使组织扁平化、网络化。
3.变革观念,建设共享、信任与多赢的组织文化。所谓组织文化,就是指一个组织内成员共享的价值、信念和行为,它根源于组织的核心价值,并反映在组织运行的各方面。在刚性知识管理时代,造成组织文化的主因,即管理评价,主要依靠硬性的指标,把用于教师培训、知识加工的投资与所产生的效益指标相比,是较为直接和简单的计算方法之一。而在柔性管理时代,主要目标是提高组织的持续竞争力,因此管理评价要把知识增值作为一个主要内容,用以人为本的机制建设达到知识的共享,彼此的信任的状态,并最终达到多赢的良性结果。
总而言之,随着高校工作和其外在环境的日益复杂,高校的目标变得越来越多元:既要培育学生,又要钻研学术;既要普及知识,又要服务社会。如何保护并利用高校的知识,如何使高校的知识有增值的空间,都需要我们在知识管理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柔性原则,进一步做出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切实的努力。
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8年度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普通高校柔性教学管理研究”青年项目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0803019。
参考文献
[1]徐巧娣.高校知识管理解读[J].文教资料,2007(2).
[2]付立宏.近年来我国知识管理研究综述[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6).
[3]盛小平.试析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管理[J].情报资料工作,19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