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外"的例外

(无用设计工作室 供图) 2001年,“例外”为朱哲琴个人演唱会“天唱人间”设计服装,并担任舞台形象指导。图为其设计的几款演出服

反写的“exception”

  例外的logo是一个反写的英文单词“exception”(例外),作为中国第一个独立设计师品牌的创办者和赋予这个女装品牌精神内涵的灵魂人物,马可也是设计师中的一个例外。

  “1995年春天,在北京亚运村举行的中国首届‘十佳设计师’颁奖活动中,所有获奖设计师的设计,都得到了演示的机会。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马可的设计。”曾写过多篇关于“例外”和马可文章的资深媒体人上官秋清,曾在她的文章中写道:“……直到眼前忽然出现了一个步履缓慢悠闲、化妆清淡、神态颓废却带着倔强的女孩,身后跟着和她同样气度的女孩,她们身上的衣服仿佛采撷自大自然的色彩,无比舒适地包裹在身体上……这才是真正的时装!我脑海里立刻跳出了这样的意识,某种共鸣让我激动不已。”

  上官秋清说,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由于时装业起步晚,获奖其实只能代表时装行业和时装设计师这个职业,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好的设计,其实并不多见。

  此前一年,年仅23岁、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的马可凭借作品“秦俑”获得了“兄弟杯”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师大赛金奖和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称号。当时有评论说,“秦俑”改正了中国人一提传统服饰文化言必称旗袍的毛病。也有评论说,马可以此“带坏”了一批青年设计师,在随后掀起的雕塑万种“秦俑”行动中,“秦俑”成为他们手中被迫出现的一种形式。

  1996年,在香港一家服装公司担任设计总监的马可辞职,埋头开始创立自己的品牌——反写的“exception”(例外),基地定在广州。“1996年,人们的审美观是求同,而不是求异,于是就想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设计,是反流行的、反大众的。”马可如此解释品牌设计的最初理念。而之所以选择广州,是因为“欣赏广州的资讯发达、自由氛围,以及广州人在工作上的务实态度”。

  “我第一次见到‘例外’便喜欢上了它,并迫不及待地拥有了一件墨绿色修身的三粒纽扣西服和一条窄西裤。”上官秋清还记得,那是11月的某一天,凉意渐浓的仲秋,广州五羊新城一幢居民楼的套间里,中国第一个设计师女装品牌“例外”诞生了。“当时,套间里的一个小间,用来做了设计师的工作室。其他两间房里,放置了几台缝纫机、一个打版台,是制衣间。客厅里,靠墙放着衣架,衣架上陈列着十几件刚做出来的衣服。款式是西服、外套和长裤,衣服的特点是很简洁帅气之外,有种说不出的韵味。还有一点,每款设计,都通通很修身。后来有客人很委屈地说:很喜欢‘例外’的衣服,不过就是穿不进去啊!因为作为设计师的马可,自己很瘦很高,定版形的时候,就拿自己的身材来做了参考。”上官秋清说,那年国际上正流行Mods风格,她从《流行通信》等外刊上看到那些上世纪60年代英伦风的衣服,很喜欢却无从拥有。马可的设计,恰恰很Mods,她穿上身觉得很兴奋,只差没去剪个BOB头了。当时她的同事、摄影师阿罗,还有一个模特,也都对“例外”一见钟情,成为它最早的那批顾客之一。

  上官秋清还记得一些细节:“譬如我喜欢一款衣服的颜色,又喜欢另一款的长度,于是,他们决定帮我另外再做一件。也有朋友提出疑问,说如此有个性的衣服,在市场上能行得通吗?创立者当时诚实地回答说:我只需要跟我有类似想法的人喜欢,就够了。”

  话说起来简单,但其实更像是一场华丽的冒险。注册公司来创业的30万元是马可的合伙人毛继鸿从弟弟那里借的,第一季的衣服,先都是拿去朋友店里寄卖。“例外”的定价在当时属于中价位,毛继鸿说,那时有个在广州挺火的香港品牌THEME,他们觉得如果能卖到那个价位就好了。第二年夏天,亚洲金融风暴爆发了,受灾的朋友也不少。不过他们就没什么多的念头,只想先做下去,“实在不行大不了回去打工喽”。

  毛继鸿后来告诉上官秋清,那年冬天,他们将自己设计的第一批大衣带到北京和广州的小店寄卖。在北京的那家叫“素人店铺”的店里,从晚上6点到9点,就售出了6件!“永远记得当时人们看到‘例外’衣服时候的惊奇的眼神,因为在那个年代,‘例外’的风格对大家来说,就是个意外。这给了我和马可信心和鼓励。”

  时至今日,说起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个独立设计师品牌“例外”的成功,服装界业内人士依然认为这是个“例外”,“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在1993年之前,中国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时装设计师,只有裁缝。随着国内市场变幻,国际思潮涌现,中国服装设计师群体开始分为两类:一类追求纯艺术化,离市场很远;一类纯商业化,湮没于市场中。设计师徘徊其间,中国的服装产业却正在飞速发展。”《Vogue》杂志主编张宇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例外’给当时的人们,尤其是给一部分内心自信、经济独立的知性女人提供了另外的选择。” 1967年,模特在伦敦街头展示Mods风格的时装

逆风而行

  如果维持神秘感是为了持续增强吸引力的,那马可比时尚圈里任何人都耐得住寂寞。国内大部分年轻的设计师致力于参加各种大赛,期待被国内外知名的服装品牌相中,其中极少部分幸运的人最终会创立自己的品牌。而马可走了一条大相径庭的道路——1994年的“兄弟杯”是马可唯一的一次参赛,在此之后,马可就将自己“隐没”了。

  张宇说:“‘例外’一直扎根于广州,和时尚圈保持一定的距离,也从来没求着要上各种时尚杂志。”十几年来,马可从未离开过广东,间断性地出现,但每一次出现都十足震撼。

  “1999年,本世纪的最后一年。如果地球真的像诺查丹玛斯所预言的那样在这一年毁灭,您能想到的是什么?”以这样一句话作为开头,欧宁在1998年向30多位国内年轻的艺术家发出邀请,请他们参与一项被他命名为“1999,消失的世纪”的主题年历创作。他让邀请对象尽情地将自己对时代的看法和感受表达出来,被邀请者的年龄全都在30岁以下,而马可是唯一被邀请的时装设计师。

  马可的创作元素包括了服装、造型、灯光、模特的形体动作和表情、细沙、水点……在上官秋清记录这一创作的文章里有这么一句话:“当拍完最后一套衣服的组合,大家都觉得深陷在一种眩晕中仍然难以自拔,意犹未尽呢!”马可建议改为:“在整个拍摄过程中,话语并不多,只是大家都沉浸在一种不可名状的情绪里,在那里,精神是物质的主宰,现实中种种重要的事情都已退后、消失,观念的意识的都成为强烈的形态,释放出这个时代的信息。”

  这一年,马可27岁,尽管醉心于创作,但她仍然认为生活本身才是最重要的,是处在中心位置的,也是她每一次外出“探险”的起点和目的地。对一切新事物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像海绵一样从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门类中吸取营养,不愿把自己规定在时装设计师的位置,马可喜欢过一种富于激情而又健康充实的生活,并身体力行地实施着。

  一周后,马可带着照片从天津返回广州。欧宁专程来广州拿照片,问到他的感受,他只说了一句:“简直够资格上《THE FACE》的时装特辑。”(注:《THE FACE》是一份江湖地位极高的英国前卫设计、时装杂志)并决定为这些照片出版专集。

  上官秋清说,大概是从小受在大学教哲学的父亲的影响,马可的语言表达极富哲理性。她承认自己会很辩证很理性地去看问题,多年来,类似《苏菲的世界》中15岁的女孩苏菲所遇到的问题,在她11岁时就开始造访了。“她有一位乐天、豁达、宽容又勇敢的父亲,他相信女儿一定会自己长大的。由父母经营出的那个幸福家庭,令马可在经历着精神上的颠沛流离、内心激烈反叛时,也仍能清楚地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年轻、富有才华、头脑清醒、务实,马可拥有的成功指数在中国时装界是相当高的,她的个人品牌自从1996年底正式发布以来无疑已经成为一部分都市女性特别钟情的品牌。但她仍然强调,她并没有占领多少市场份额的长远计划,她甚至有意把“例外”的发展控制在自己能把握的程度,“她永远不打算只为赚钱而工作”。“我前一阵子和国内服装行业的老板聊天,发现大家开口都是50亿、100亿元的销售额,低于这个数字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是做服装的。”专栏作家同时也是时尚买手的江山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例外”的销售额撑死了也就10个亿,如果将它的品牌积累发展时间考虑在内,在目前的中国服装行业也算一朵“奇葩”了。“国内品牌的成长期短,品牌一般是第一、二年急速上升,第三、四年空前收获,而第五、六年就走向衰落。而在国外,一个品牌的培育期就有几十年。比如日本,他们会用25年去培养一个品牌。”

  马可是国内少有的能够成功地将生活观念融入设计中的时装师之一。如果看到她的设计而联想到日本的川久葆玲、山本耀司,比利时的DRIES VAN NOTEN、德国的JIL SANDER,还有ARMANI或CK等个性派的设计师,那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在设计观念上,马可跟他们可算是同道。

“眼前的有用和未来的价值往往不同,我想把人们眼中无用的东西变得有用,我想人们不再以是否有用来取舍。”

  洪晃说,在中国社会迅速物质化的过程中,“例外”却和社会流行文化逆道而行:在西方服饰的奢华之美统治着中国时尚的时候,“例外”却在强调中国人的含蓄;当市场强调各种高级进口面料的时候,“例外”一直钻研如何更好地利用中国最传统朴实的棉布。

  2006年,马可搬离广州定居珠海开创“无用”品牌,和“例外”的关系也从设计总监转变为艺术指导。来珠海前,她曾经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条是“独善其身”,一条是“兼济天下”。她在认真考虑后,选择了后一条:依旧保留自己服装设计师的身份,但换了一种新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她不想再做那种每一季设计疲于奔命的设计师了。“选择了一种职业就选择了一种工作的方式,到最后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看能不能为这个世界增加一些真正永恒的价值。可以延续下去,可以令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无用”的工作室选在一座民国时期的园林里,是珠海的一处人文胜景,叫“共乐园”,原是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的私家园林。“无用”既无经营策略和商品企划,也没有目标市场定位和营业目标,在马可的定义中,“无用”不是一个时尚品牌而是一个公益组织,最基本目标是致力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再创造,让它能跟现在的时代接轨,不至于被淘汰或者边缘化。再者,就是帮助这个世界上贫困和发达地区的人进行一种互动。她说她去把边远贫困地区人们的衣服拿过来做展品,是想唤起城市人对弱势群体更多的了解和关注,这是帮助的前提。在她看来,这种帮助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所有人都在追求有用,是否有用甚至已成为我们做事的前提,但眼前的有用和未来的价值往往不同,我想把人们眼中无用的东西变得有用,我想人们不再以是否有用作为取舍的原则。”

  2007年马可带着新品牌“无用”参加巴黎时装周,在巴黎一所学校的体育场展出。她在地上撒满了从中国运去的泥土,26名从8岁到75岁的真人模特,将脸涂成泥土灰色,或坐或站,身披巨大、残旧却做工精致的衣服——她把衣服埋进土里,过一段时间后取出来,所以每一件衣服都经过土壤的浸染而独一无二。这种追求时间感的做法在普通人看来非常极端,但马可却用来表现土地与人的主题。2008年夏天,“无用”再次现身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马可把农村的织布机搬到皇宫后花园里,就让贵州的织女在那里纺纱织布,40多名瑜伽修炼者穿上农民下地劳作的衣物,在蒙古族女歌手空旷的歌声中舞蹈。之前她用半年时间走访西南农村,跟农民一起生活,然后在剩下的8个月里,跟她的合作者们亲手织布、染色、缝制出所有的衣物。巴黎又震惊了。 “例外”位于北京国贸商城的店铺(摄于2004年)

  马可说,十几年前她曾经告诉自己,“有一种声音哪怕细小微弱,但只要它存在,就自有它的未来”。当她第一次去巴黎时也说了这句话:“一切依然如故。”

  在巴黎发布的服装秀上,她向世界表达了在这个时代“奢侈并不奢侈,清贫才奢侈”的观点。上官秋清认为,马可想设计出高品质的、简单的、体贴人的、环保的产品,能从设计到生产到销售都有益于人的身心。至于设计,在面对现在运用的手织布料时,她更多的不是自我表现欲设计,而是最单纯的呈现。

  上官秋清说:“很少有人见过马可设计时的状态,她看那块布的时候,眼睛里只有这块布。这些物质在她的眼里都是有生命的,她会跟它交流和对话。禅修里面说扫地就是扫地,吃饭就是吃饭,做什么事情要专注在那一刻,就像活在当下,就像她在创作时的状态。”

  丹麦第11届克劳斯王子基金奖,马可成为全球11位获奖者之一。颁奖方这样评价她的设计:“她的衣服饱含超凡的手工技艺以及美学质感,强调衣服的内涵、文化传承以及与身体的关系,倡导具有人文关爱与环境意识的设计和制作。”

  一方面是在国际时装界享有盛誉,另一方面个人生活极其低调脱俗。关于她的传闻说,她一年只逛两三次商店,十几年来一直留着长发,穿宽松的棉麻质地的衣服。江山在接受采访时略带调侃地说:“据说经常会有她的‘粉丝’去到珠海‘共乐园’,朝圣一般在周边转一转,然后在大门上留一张纸条,再离开。”

  真实生活中的马可,确实很少购物很少逛商店,书店是最常光顾的地方。她不爱看电视,不爱穿时装,不化妆,不上美容院,不关心体重,也不怕变老。她爱手写,记录一些生活中的感受,与朋友分享知心话。她热爱农村生活,“是真的热爱而不是作秀”。上官秋清说,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马可都要去农村生活一段时间。马可说:“加入和体会农民的生活对于我是一种享受。了解他们的苦与乐,简单而有规律的生活,可以让在城市中长大的我明白很多自然中的‘道’。设计师是要去专门设计,他们的工作,有点像演员,要把现实生活的某一方面抽出来,走向深处,做一次次演练。久了,可能会跟生活脱节。‘无用’的创作都是在我珠海的工作室里完成的,思路上的构思却是在我的生活经历中缓慢积累而来。”

合伙人

  “‘例外’的成功很大的因素得益于创始的初期有两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张宇说,“一位专注于设计,另一位‘迫不得已’(毛继鸿语)转换身份成为经营者,而恰恰他竟然还具备营销天分。像阿玛尼、瓦萨其、D&G,这些国际大品牌在创立早期都具有这样的模式特点。” “例外”品牌在2012伦敦时装周上展示以山水中国为主题的当代时装秀

  在转换身份前,作为北京服装学院设计专业第一批毕业生,和马可一样,毛继鸿也是一个“志向高远”的设计天才。

  “他读书的时候正是1989至1990年,北京的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几乎所有的讲座、展览、演出,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北京服装学院教授、例外现任艺术总监之一胡月在接受采访时说。至今,胡月还记得毛继鸿当年的毕业设计作品。“他从湖南老家那边找来了本色的手工麻布,质感粗粝,模特们都光着脚,麻布披披挂挂在他们身上,与后来的‘例外’颇有些神似。那是北服第一届学生服装设计发布会,在亚运村的一个大礼堂举行,和香港理工大学同台演出。排练的时候,和选择国外轻音乐的同学不同,毛继鸿选择了谭盾的音乐做背景音乐。”

  出乎胡月和毛继鸿意料之外的是,毛继鸿的这个设计反响非常好,甚至有一个香港理工大学的学生在演出结束后买下他的作品作为收藏。

  “设计师不能苟且,不能平庸,不能去抄袭。不能是虚伪的、取巧的,不能违背自己的心,必须是实实在在的。”毛继鸿曾经这么说,“‘例外’的灵魂就是要与众不同,而这种与众不同并不是所谓的‘反叛’。你必须要有超越常规的东西,你仅仅是优秀,是不可能成为例外的,你只有卓越才能成为例外。”他认为独立设计师,是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是要从思想的角度,而不是物理空间的角度来定义的。思想的独立,是一个从自知到自觉、自信,再到无我的过程。所以说独立不是一个字眼,而是一个过程,一条轨迹,“千万不要被标签所困”。而马可则有如下的说法:“从大学毕业到2000年初的10年中,我了解到一个事实——这个世界不缺乏能够设计出时尚的、优雅的、性感的、漂亮的时装的设计师,但非常缺乏真正的服装设计师。在我的字典里,‘时装’和‘服装’这两个词的含义有天壤之别。”“从‘例外’到‘无用’,30岁以前是想明白‘我’到底是谁,30岁以后是如何让这个‘我’消失。”

  共同的价值观、理念和做人的原则,会给合作带来良好的基础。即使到后期马可和毛继鸿离婚,并各有自己的工作领域,两个人依然保持着一贯的默契。

  “例外”的第一家店铺,开在1997年夏天。跟一般开店的人不同,“例外”的店开在农林下路上的一条支路上,但凡来店铺的人,要么是朋友介绍,要么就是有点好奇心,愿意寻微探幽。毛继鸿说,他们一直都有个原则,就是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后来事实证明这样的选择也并没有错。

  上官秋清说,“例外”最开始的路走得够踏实,“只有一家店铺的时光持续了好几年”,也是在这期间,个性更开朗积极的毛继鸿的身份开始从设计师向经营者转变。头5年,“例外”走的都是小规模的STUDIO路线,之后开始带入工商管理。新的农林店临主路,两层楼,楼上跟香港家居设计品牌G.O.D合作,售卖一些家居方面的用品。5年里,借助商业模式的帮助,“例外”发展很快,在全国开了近百家店铺。   “时装有个规律,就是从不做市场调研。它做什么呢?做的是每6个月给消费者一个惊喜。消费者每6个月都需要一个惊喜,这可能是你自己的生活,因为你也是人。往往用市场调研去揣摩别人生活的时候,这是虚假的。”

  在开专卖店的同时,“例外”也开始进商场。跟商场的经理打交道,就该毛继鸿出马了。“我们都是自命清高的人。”可被看不起、被欺负甚至被侮辱的情况,他都领教过,渐渐地,对别人的态度看得淡了。“记得有一次,一个商场的老总需要我们配合做一件事情,我觉得他不理解我们的品牌是什么,然后我就去办公室跟他谈。那时‘例外’已经很有知名度了,但在当地可能没能意识到。我一边在跟他说,他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倒水,反正就是做他的事情,对我视而不见。我就一直保持用平静的方式跟他说,跟他说了半个小时,最后说服了他。”

  上官秋清说,这样的情形,一直都在不同的地方发生,而毛继鸿也由此总结出了自己的应对之道:“作为一种设计师品牌、文化品牌,跟商场的人以生意为核心的思维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看多了常规的东西,这对我们来讲,有很多的挑战。你要有非常高的热情,去点燃很多好像石头一样的事物。”

  不过,生意有它自己的游戏规则。怎么样才能既保持设计者当初的热情和独特,又能跟消费者产生“共鸣”,这个平衡点的维持是毛继鸿曾经遇到的最大困惑之一。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过和不及都正常面对。但不要把一些所谓的设计师个人情绪扩大化,而是要去寻找那种符合大众本质的点。譬如刚开始,那些衣服你是能穿得进去,因为你很瘦,但其他很多人都很郁闷,因为穿不进去。我记得马可在为中码定版的时候,参考了我的尺寸。后来我们做过一些行业内的调整,还是要符合这个行规。设计师是一个为人服务的职业。是要服务于人,而不仅仅是服务于自己。这是跟艺术家最大的不同。”

“时装有个规律,就是从不做市场调研。它做什么呢?做的是每6个月给消费者一个惊喜。”

  对于和毛继鸿打过交道的媒体而言,毛继鸿的另一个特点是言必称艺术。遇到记者,他往往先问对方,是愿意谈艺术还是谈商业,谈艺术可以,谈商业也可以,但二者不可兼谈。

  上世纪90年代末,摇滚乐队歌手张浅潜看到“例外”的服装后非常喜欢,托朋友几经周折找到马可。当时她正准备拍一个MTV,马可给她推荐了自己设计的另一系列,比上市的服装更前卫。张浅潜在接受采访时说,拍的过程中,马可一直在那,放着她的音乐,她穿着马可设计的衣服,两人的创作融为一体。因为彼此精神上的认可,张浅潜将马可介绍给正打算做演唱会的朱哲琴。2001年,“例外”出任朱哲琴个人演唱会“天唱人间”的服装设计与舞台形象指导,共给朱哲琴和舞者制作了200多套演出服,却只收了5万元,还不足其中一件用料35米服装的成本。张浅潜评价这次演唱会:“马可的服装完全喧宾夺主!”

  2007年,“无用”在巴黎时装周发布后,与导演贾樟柯合作,推出电影纪录片《无用》,影片叙述马可在创造服饰时所表现出的服装与人的故事。这部纪录片最终获得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的最佳纪录片奖。

  2008年,毛继鸿在全面收缩店铺数量的同时,把衣服价格提升一倍。于是,当年的100家店变成60家,价格区间从500~800元调整到1000~1500元,全面走高端路线。他说:“如果那个时候不做提升,我们会像垃圾一样被扫掉。”

  “例外”15周年庆的大项目是在广州太古汇众多奢侈品牌中开出的“方所”,典出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定是常住,便成方所”。1800平方米的面积,仅比楼上的爱马仕小30平方米,除了服装,还经营9万册图书、绿植、生活用品,还可以做展览。“例外”正从一个服装品牌转型为一个文化品牌。

  (部分资料引用自上官秋清历年来在公开刊物发表的文章,在此表示感谢)

(无用设计工作室 供图) 2001年,“例外”为朱哲琴个人演唱会“天唱人间”设计服装,并担任舞台形象指导。图为其设计的几款演出服

反写的“exception”

  例外的logo是一个反写的英文单词“exception”(例外),作为中国第一个独立设计师品牌的创办者和赋予这个女装品牌精神内涵的灵魂人物,马可也是设计师中的一个例外。

  “1995年春天,在北京亚运村举行的中国首届‘十佳设计师’颁奖活动中,所有获奖设计师的设计,都得到了演示的机会。那是我第一次见到马可的设计。”曾写过多篇关于“例外”和马可文章的资深媒体人上官秋清,曾在她的文章中写道:“……直到眼前忽然出现了一个步履缓慢悠闲、化妆清淡、神态颓废却带着倔强的女孩,身后跟着和她同样气度的女孩,她们身上的衣服仿佛采撷自大自然的色彩,无比舒适地包裹在身体上……这才是真正的时装!我脑海里立刻跳出了这样的意识,某种共鸣让我激动不已。”

  上官秋清说,在上世纪90年代的中国,由于时装业起步晚,获奖其实只能代表时装行业和时装设计师这个职业,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好的设计,其实并不多见。

  此前一年,年仅23岁、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的马可凭借作品“秦俑”获得了“兄弟杯”国际青年服装设计师大赛金奖和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称号。当时有评论说,“秦俑”改正了中国人一提传统服饰文化言必称旗袍的毛病。也有评论说,马可以此“带坏”了一批青年设计师,在随后掀起的雕塑万种“秦俑”行动中,“秦俑”成为他们手中被迫出现的一种形式。

  1996年,在香港一家服装公司担任设计总监的马可辞职,埋头开始创立自己的品牌——反写的“exception”(例外),基地定在广州。“1996年,人们的审美观是求同,而不是求异,于是就想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设计,是反流行的、反大众的。”马可如此解释品牌设计的最初理念。而之所以选择广州,是因为“欣赏广州的资讯发达、自由氛围,以及广州人在工作上的务实态度”。

  “我第一次见到‘例外’便喜欢上了它,并迫不及待地拥有了一件墨绿色修身的三粒纽扣西服和一条窄西裤。”上官秋清还记得,那是11月的某一天,凉意渐浓的仲秋,广州五羊新城一幢居民楼的套间里,中国第一个设计师女装品牌“例外”诞生了。“当时,套间里的一个小间,用来做了设计师的工作室。其他两间房里,放置了几台缝纫机、一个打版台,是制衣间。客厅里,靠墙放着衣架,衣架上陈列着十几件刚做出来的衣服。款式是西服、外套和长裤,衣服的特点是很简洁帅气之外,有种说不出的韵味。还有一点,每款设计,都通通很修身。后来有客人很委屈地说:很喜欢‘例外’的衣服,不过就是穿不进去啊!因为作为设计师的马可,自己很瘦很高,定版形的时候,就拿自己的身材来做了参考。”上官秋清说,那年国际上正流行Mods风格,她从《流行通信》等外刊上看到那些上世纪60年代英伦风的衣服,很喜欢却无从拥有。马可的设计,恰恰很Mods,她穿上身觉得很兴奋,只差没去剪个BOB头了。当时她的同事、摄影师阿罗,还有一个模特,也都对“例外”一见钟情,成为它最早的那批顾客之一。

  上官秋清还记得一些细节:“譬如我喜欢一款衣服的颜色,又喜欢另一款的长度,于是,他们决定帮我另外再做一件。也有朋友提出疑问,说如此有个性的衣服,在市场上能行得通吗?创立者当时诚实地回答说:我只需要跟我有类似想法的人喜欢,就够了。”

  话说起来简单,但其实更像是一场华丽的冒险。注册公司来创业的30万元是马可的合伙人毛继鸿从弟弟那里借的,第一季的衣服,先都是拿去朋友店里寄卖。“例外”的定价在当时属于中价位,毛继鸿说,那时有个在广州挺火的香港品牌THEME,他们觉得如果能卖到那个价位就好了。第二年夏天,亚洲金融风暴爆发了,受灾的朋友也不少。不过他们就没什么多的念头,只想先做下去,“实在不行大不了回去打工喽”。

  毛继鸿后来告诉上官秋清,那年冬天,他们将自己设计的第一批大衣带到北京和广州的小店寄卖。在北京的那家叫“素人店铺”的店里,从晚上6点到9点,就售出了6件!“永远记得当时人们看到‘例外’衣服时候的惊奇的眼神,因为在那个年代,‘例外’的风格对大家来说,就是个意外。这给了我和马可信心和鼓励。”

  时至今日,说起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个独立设计师品牌“例外”的成功,服装界业内人士依然认为这是个“例外”,“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在1993年之前,中国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时装设计师,只有裁缝。随着国内市场变幻,国际思潮涌现,中国服装设计师群体开始分为两类:一类追求纯艺术化,离市场很远;一类纯商业化,湮没于市场中。设计师徘徊其间,中国的服装产业却正在飞速发展。”《Vogue》杂志主编张宇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例外’给当时的人们,尤其是给一部分内心自信、经济独立的知性女人提供了另外的选择。” 1967年,模特在伦敦街头展示Mods风格的时装

逆风而行

  如果维持神秘感是为了持续增强吸引力的,那马可比时尚圈里任何人都耐得住寂寞。国内大部分年轻的设计师致力于参加各种大赛,期待被国内外知名的服装品牌相中,其中极少部分幸运的人最终会创立自己的品牌。而马可走了一条大相径庭的道路——1994年的“兄弟杯”是马可唯一的一次参赛,在此之后,马可就将自己“隐没”了。

  张宇说:“‘例外’一直扎根于广州,和时尚圈保持一定的距离,也从来没求着要上各种时尚杂志。”十几年来,马可从未离开过广东,间断性地出现,但每一次出现都十足震撼。

  “1999年,本世纪的最后一年。如果地球真的像诺查丹玛斯所预言的那样在这一年毁灭,您能想到的是什么?”以这样一句话作为开头,欧宁在1998年向30多位国内年轻的艺术家发出邀请,请他们参与一项被他命名为“1999,消失的世纪”的主题年历创作。他让邀请对象尽情地将自己对时代的看法和感受表达出来,被邀请者的年龄全都在30岁以下,而马可是唯一被邀请的时装设计师。

  马可的创作元素包括了服装、造型、灯光、模特的形体动作和表情、细沙、水点……在上官秋清记录这一创作的文章里有这么一句话:“当拍完最后一套衣服的组合,大家都觉得深陷在一种眩晕中仍然难以自拔,意犹未尽呢!”马可建议改为:“在整个拍摄过程中,话语并不多,只是大家都沉浸在一种不可名状的情绪里,在那里,精神是物质的主宰,现实中种种重要的事情都已退后、消失,观念的意识的都成为强烈的形态,释放出这个时代的信息。”

  这一年,马可27岁,尽管醉心于创作,但她仍然认为生活本身才是最重要的,是处在中心位置的,也是她每一次外出“探险”的起点和目的地。对一切新事物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像海绵一样从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门类中吸取营养,不愿把自己规定在时装设计师的位置,马可喜欢过一种富于激情而又健康充实的生活,并身体力行地实施着。

  一周后,马可带着照片从天津返回广州。欧宁专程来广州拿照片,问到他的感受,他只说了一句:“简直够资格上《THE FACE》的时装特辑。”(注:《THE FACE》是一份江湖地位极高的英国前卫设计、时装杂志)并决定为这些照片出版专集。

  上官秋清说,大概是从小受在大学教哲学的父亲的影响,马可的语言表达极富哲理性。她承认自己会很辩证很理性地去看问题,多年来,类似《苏菲的世界》中15岁的女孩苏菲所遇到的问题,在她11岁时就开始造访了。“她有一位乐天、豁达、宽容又勇敢的父亲,他相信女儿一定会自己长大的。由父母经营出的那个幸福家庭,令马可在经历着精神上的颠沛流离、内心激烈反叛时,也仍能清楚地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一面。”

  年轻、富有才华、头脑清醒、务实,马可拥有的成功指数在中国时装界是相当高的,她的个人品牌自从1996年底正式发布以来无疑已经成为一部分都市女性特别钟情的品牌。但她仍然强调,她并没有占领多少市场份额的长远计划,她甚至有意把“例外”的发展控制在自己能把握的程度,“她永远不打算只为赚钱而工作”。“我前一阵子和国内服装行业的老板聊天,发现大家开口都是50亿、100亿元的销售额,低于这个数字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是做服装的。”专栏作家同时也是时尚买手的江山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例外”的销售额撑死了也就10个亿,如果将它的品牌积累发展时间考虑在内,在目前的中国服装行业也算一朵“奇葩”了。“国内品牌的成长期短,品牌一般是第一、二年急速上升,第三、四年空前收获,而第五、六年就走向衰落。而在国外,一个品牌的培育期就有几十年。比如日本,他们会用25年去培养一个品牌。”

  马可是国内少有的能够成功地将生活观念融入设计中的时装师之一。如果看到她的设计而联想到日本的川久葆玲、山本耀司,比利时的DRIES VAN NOTEN、德国的JIL SANDER,还有ARMANI或CK等个性派的设计师,那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在设计观念上,马可跟他们可算是同道。

“眼前的有用和未来的价值往往不同,我想把人们眼中无用的东西变得有用,我想人们不再以是否有用来取舍。”

  洪晃说,在中国社会迅速物质化的过程中,“例外”却和社会流行文化逆道而行:在西方服饰的奢华之美统治着中国时尚的时候,“例外”却在强调中国人的含蓄;当市场强调各种高级进口面料的时候,“例外”一直钻研如何更好地利用中国最传统朴实的棉布。

  2006年,马可搬离广州定居珠海开创“无用”品牌,和“例外”的关系也从设计总监转变为艺术指导。来珠海前,她曾经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条是“独善其身”,一条是“兼济天下”。她在认真考虑后,选择了后一条:依旧保留自己服装设计师的身份,但换了一种新的设计思想和方法,她不想再做那种每一季设计疲于奔命的设计师了。“选择了一种职业就选择了一种工作的方式,到最后目的都是一样的,就是看能不能为这个世界增加一些真正永恒的价值。可以延续下去,可以令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无用”的工作室选在一座民国时期的园林里,是珠海的一处人文胜景,叫“共乐园”,原是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的私家园林。“无用”既无经营策略和商品企划,也没有目标市场定位和营业目标,在马可的定义中,“无用”不是一个时尚品牌而是一个公益组织,最基本目标是致力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再创造,让它能跟现在的时代接轨,不至于被淘汰或者边缘化。再者,就是帮助这个世界上贫困和发达地区的人进行一种互动。她说她去把边远贫困地区人们的衣服拿过来做展品,是想唤起城市人对弱势群体更多的了解和关注,这是帮助的前提。在她看来,这种帮助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所有人都在追求有用,是否有用甚至已成为我们做事的前提,但眼前的有用和未来的价值往往不同,我想把人们眼中无用的东西变得有用,我想人们不再以是否有用作为取舍的原则。”

  2007年马可带着新品牌“无用”参加巴黎时装周,在巴黎一所学校的体育场展出。她在地上撒满了从中国运去的泥土,26名从8岁到75岁的真人模特,将脸涂成泥土灰色,或坐或站,身披巨大、残旧却做工精致的衣服——她把衣服埋进土里,过一段时间后取出来,所以每一件衣服都经过土壤的浸染而独一无二。这种追求时间感的做法在普通人看来非常极端,但马可却用来表现土地与人的主题。2008年夏天,“无用”再次现身巴黎高级定制时装周。马可把农村的织布机搬到皇宫后花园里,就让贵州的织女在那里纺纱织布,40多名瑜伽修炼者穿上农民下地劳作的衣物,在蒙古族女歌手空旷的歌声中舞蹈。之前她用半年时间走访西南农村,跟农民一起生活,然后在剩下的8个月里,跟她的合作者们亲手织布、染色、缝制出所有的衣物。巴黎又震惊了。 “例外”位于北京国贸商城的店铺(摄于2004年)

  马可说,十几年前她曾经告诉自己,“有一种声音哪怕细小微弱,但只要它存在,就自有它的未来”。当她第一次去巴黎时也说了这句话:“一切依然如故。”

  在巴黎发布的服装秀上,她向世界表达了在这个时代“奢侈并不奢侈,清贫才奢侈”的观点。上官秋清认为,马可想设计出高品质的、简单的、体贴人的、环保的产品,能从设计到生产到销售都有益于人的身心。至于设计,在面对现在运用的手织布料时,她更多的不是自我表现欲设计,而是最单纯的呈现。

  上官秋清说:“很少有人见过马可设计时的状态,她看那块布的时候,眼睛里只有这块布。这些物质在她的眼里都是有生命的,她会跟它交流和对话。禅修里面说扫地就是扫地,吃饭就是吃饭,做什么事情要专注在那一刻,就像活在当下,就像她在创作时的状态。”

  丹麦第11届克劳斯王子基金奖,马可成为全球11位获奖者之一。颁奖方这样评价她的设计:“她的衣服饱含超凡的手工技艺以及美学质感,强调衣服的内涵、文化传承以及与身体的关系,倡导具有人文关爱与环境意识的设计和制作。”

  一方面是在国际时装界享有盛誉,另一方面个人生活极其低调脱俗。关于她的传闻说,她一年只逛两三次商店,十几年来一直留着长发,穿宽松的棉麻质地的衣服。江山在接受采访时略带调侃地说:“据说经常会有她的‘粉丝’去到珠海‘共乐园’,朝圣一般在周边转一转,然后在大门上留一张纸条,再离开。”

  真实生活中的马可,确实很少购物很少逛商店,书店是最常光顾的地方。她不爱看电视,不爱穿时装,不化妆,不上美容院,不关心体重,也不怕变老。她爱手写,记录一些生活中的感受,与朋友分享知心话。她热爱农村生活,“是真的热爱而不是作秀”。上官秋清说,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马可都要去农村生活一段时间。马可说:“加入和体会农民的生活对于我是一种享受。了解他们的苦与乐,简单而有规律的生活,可以让在城市中长大的我明白很多自然中的‘道’。设计师是要去专门设计,他们的工作,有点像演员,要把现实生活的某一方面抽出来,走向深处,做一次次演练。久了,可能会跟生活脱节。‘无用’的创作都是在我珠海的工作室里完成的,思路上的构思却是在我的生活经历中缓慢积累而来。”

合伙人

  “‘例外’的成功很大的因素得益于创始的初期有两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张宇说,“一位专注于设计,另一位‘迫不得已’(毛继鸿语)转换身份成为经营者,而恰恰他竟然还具备营销天分。像阿玛尼、瓦萨其、D&G,这些国际大品牌在创立早期都具有这样的模式特点。” “例外”品牌在2012伦敦时装周上展示以山水中国为主题的当代时装秀

  在转换身份前,作为北京服装学院设计专业第一批毕业生,和马可一样,毛继鸿也是一个“志向高远”的设计天才。

  “他读书的时候正是1989至1990年,北京的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几乎所有的讲座、展览、演出,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北京服装学院教授、例外现任艺术总监之一胡月在接受采访时说。至今,胡月还记得毛继鸿当年的毕业设计作品。“他从湖南老家那边找来了本色的手工麻布,质感粗粝,模特们都光着脚,麻布披披挂挂在他们身上,与后来的‘例外’颇有些神似。那是北服第一届学生服装设计发布会,在亚运村的一个大礼堂举行,和香港理工大学同台演出。排练的时候,和选择国外轻音乐的同学不同,毛继鸿选择了谭盾的音乐做背景音乐。”

  出乎胡月和毛继鸿意料之外的是,毛继鸿的这个设计反响非常好,甚至有一个香港理工大学的学生在演出结束后买下他的作品作为收藏。

  “设计师不能苟且,不能平庸,不能去抄袭。不能是虚伪的、取巧的,不能违背自己的心,必须是实实在在的。”毛继鸿曾经这么说,“‘例外’的灵魂就是要与众不同,而这种与众不同并不是所谓的‘反叛’。你必须要有超越常规的东西,你仅仅是优秀,是不可能成为例外的,你只有卓越才能成为例外。”他认为独立设计师,是要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是要从思想的角度,而不是物理空间的角度来定义的。思想的独立,是一个从自知到自觉、自信,再到无我的过程。所以说独立不是一个字眼,而是一个过程,一条轨迹,“千万不要被标签所困”。而马可则有如下的说法:“从大学毕业到2000年初的10年中,我了解到一个事实——这个世界不缺乏能够设计出时尚的、优雅的、性感的、漂亮的时装的设计师,但非常缺乏真正的服装设计师。在我的字典里,‘时装’和‘服装’这两个词的含义有天壤之别。”“从‘例外’到‘无用’,30岁以前是想明白‘我’到底是谁,30岁以后是如何让这个‘我’消失。”

  共同的价值观、理念和做人的原则,会给合作带来良好的基础。即使到后期马可和毛继鸿离婚,并各有自己的工作领域,两个人依然保持着一贯的默契。

  “例外”的第一家店铺,开在1997年夏天。跟一般开店的人不同,“例外”的店开在农林下路上的一条支路上,但凡来店铺的人,要么是朋友介绍,要么就是有点好奇心,愿意寻微探幽。毛继鸿说,他们一直都有个原则,就是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后来事实证明这样的选择也并没有错。

  上官秋清说,“例外”最开始的路走得够踏实,“只有一家店铺的时光持续了好几年”,也是在这期间,个性更开朗积极的毛继鸿的身份开始从设计师向经营者转变。头5年,“例外”走的都是小规模的STUDIO路线,之后开始带入工商管理。新的农林店临主路,两层楼,楼上跟香港家居设计品牌G.O.D合作,售卖一些家居方面的用品。5年里,借助商业模式的帮助,“例外”发展很快,在全国开了近百家店铺。   “时装有个规律,就是从不做市场调研。它做什么呢?做的是每6个月给消费者一个惊喜。消费者每6个月都需要一个惊喜,这可能是你自己的生活,因为你也是人。往往用市场调研去揣摩别人生活的时候,这是虚假的。”

  在开专卖店的同时,“例外”也开始进商场。跟商场的经理打交道,就该毛继鸿出马了。“我们都是自命清高的人。”可被看不起、被欺负甚至被侮辱的情况,他都领教过,渐渐地,对别人的态度看得淡了。“记得有一次,一个商场的老总需要我们配合做一件事情,我觉得他不理解我们的品牌是什么,然后我就去办公室跟他谈。那时‘例外’已经很有知名度了,但在当地可能没能意识到。我一边在跟他说,他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倒水,反正就是做他的事情,对我视而不见。我就一直保持用平静的方式跟他说,跟他说了半个小时,最后说服了他。”

  上官秋清说,这样的情形,一直都在不同的地方发生,而毛继鸿也由此总结出了自己的应对之道:“作为一种设计师品牌、文化品牌,跟商场的人以生意为核心的思维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他们看多了常规的东西,这对我们来讲,有很多的挑战。你要有非常高的热情,去点燃很多好像石头一样的事物。”

  不过,生意有它自己的游戏规则。怎么样才能既保持设计者当初的热情和独特,又能跟消费者产生“共鸣”,这个平衡点的维持是毛继鸿曾经遇到的最大困惑之一。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过和不及都正常面对。但不要把一些所谓的设计师个人情绪扩大化,而是要去寻找那种符合大众本质的点。譬如刚开始,那些衣服你是能穿得进去,因为你很瘦,但其他很多人都很郁闷,因为穿不进去。我记得马可在为中码定版的时候,参考了我的尺寸。后来我们做过一些行业内的调整,还是要符合这个行规。设计师是一个为人服务的职业。是要服务于人,而不仅仅是服务于自己。这是跟艺术家最大的不同。”

“时装有个规律,就是从不做市场调研。它做什么呢?做的是每6个月给消费者一个惊喜。”

  对于和毛继鸿打过交道的媒体而言,毛继鸿的另一个特点是言必称艺术。遇到记者,他往往先问对方,是愿意谈艺术还是谈商业,谈艺术可以,谈商业也可以,但二者不可兼谈。

  上世纪90年代末,摇滚乐队歌手张浅潜看到“例外”的服装后非常喜欢,托朋友几经周折找到马可。当时她正准备拍一个MTV,马可给她推荐了自己设计的另一系列,比上市的服装更前卫。张浅潜在接受采访时说,拍的过程中,马可一直在那,放着她的音乐,她穿着马可设计的衣服,两人的创作融为一体。因为彼此精神上的认可,张浅潜将马可介绍给正打算做演唱会的朱哲琴。2001年,“例外”出任朱哲琴个人演唱会“天唱人间”的服装设计与舞台形象指导,共给朱哲琴和舞者制作了200多套演出服,却只收了5万元,还不足其中一件用料35米服装的成本。张浅潜评价这次演唱会:“马可的服装完全喧宾夺主!”

  2007年,“无用”在巴黎时装周发布后,与导演贾樟柯合作,推出电影纪录片《无用》,影片叙述马可在创造服饰时所表现出的服装与人的故事。这部纪录片最终获得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的最佳纪录片奖。

  2008年,毛继鸿在全面收缩店铺数量的同时,把衣服价格提升一倍。于是,当年的100家店变成60家,价格区间从500~800元调整到1000~1500元,全面走高端路线。他说:“如果那个时候不做提升,我们会像垃圾一样被扫掉。”

  “例外”15周年庆的大项目是在广州太古汇众多奢侈品牌中开出的“方所”,典出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定是常住,便成方所”。1800平方米的面积,仅比楼上的爱马仕小30平方米,除了服装,还经营9万册图书、绿植、生活用品,还可以做展览。“例外”正从一个服装品牌转型为一个文化品牌。

  (部分资料引用自上官秋清历年来在公开刊物发表的文章,在此表示感谢)


相关文章

  • 保卫程序_一个自由主义者对卡尔_施密特例外理论的批评
  • 保卫程序:一个自由主义者对卡尔#施密特例外理论的批评 何包钢X 提要:卡尔#施密特所提出的例外问题对程序民主构成了挑战.文章试图通过讨论和克服例外问题来保卫程序主义的一致性.文章检讨了施密特例外概念的矛盾,批评了他的两个错误假设:例外是程序 ...查看


  • 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
  • 浅析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 摘 要:信用证在当今国际贸易结算中被大量使用,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中,严格执行独立抽象原则有重要意义,但也不能忽视信用证欺诈存在的实际情况.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正是为弥补信用证独立抽象原则的固有缺陷,遏制信用证欺诈行为而生 ...查看


  • 论文-浅析企业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 重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浅析企业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学生所在校外学习中心 批次 层次 专业 学 号 学 生 指 导 教 师 起 止 日 期 摘 要 成本控制是企业增加盈利的途径之一,而企业盈利正是企业的目的,也是企业发展 ...查看


  • 论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适用的局限性及改进
  • 论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适用的局限性及改进 当前的法律实务存在着对欺诈例外的认定困惑和可能出现欺诈例外的豁免等因素的影响,使得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作用大打折扣.为了更好的发挥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回避风险, ...查看


  • 论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中的一般例外条例
  • 影F讨旧地 F百幕石瓦1石石页汀 在学习研究W,I.:cf的法律体系,观察wT0中所发生的各种案例,寻求对夕F贸易的对策时,我1:f__]会发现,在WTO的法律文 等重要的目标,比如保护国家安全.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动埴物生命和健康.保护 ...查看


  • (邹正方)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最惠国国民待遇等
  • 一 最惠国待遇原则 (一) 最惠国待遇原则的定义 最惠国待遇(most favored nation,MFN)是指,一成员方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领域给予任何其他国家(无论是否世界贸易组织成员]的优惠待遇,立即和无条件地给予其他各 ...查看


  • WTO中国民待遇研究
  • WTO 中国民待遇研究 国民待遇是国际上关于外国人待遇的最重要的制度之一, 其基本涵义是指一国以对待本国国民之同样方式对待外国国民, 即外国人与本国人享有同等的待遇.传统的国民待遇所涉及的权利义务关系仅局限在民事领域, 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日 ...查看


  • 论传闻证据规则 1
  • 摘 要 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法系国家施行的一项规则,致力于解决传闻证据的可采性问题.文中将结合海外经验分析该规则在我国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原则加例外"模式的传闻证据规则,在此基础上从变陈述式举证 ...查看


  • 论传闻证据规则
  • 论传闻证据规则 作者:郭琦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14期 摘 要 传闻证据规则是英美法系国家施行的一项规则,致力于解决传闻证据的可采性问题.文中将结合海外经验分析该规则在我国构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