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
作者:张文娟
市场价:¥元
卓越价:¥23.80元折扣:85折节省:4.20元
SVIP 价:¥22.80元折扣:81折节省:5.20元
2 地方电视传媒发展研究
作者:曹万学
市场价:¥
卓越价:¥29.70元折扣:84折节省:5.30元
SVIP 价:¥28.50元折扣:81折节省:6.50元
出版社:北京广播学院
·ISBN:781085867X
·版次:1
·出版日期:2007-2
·开本:0
·精简装:平装
·页数:207
3
广播电视经营与管理模式/媒介经营与管理丛书
作者:周鸿铎等著
市场价:¥
卓越价:¥28.40元折扣:81折节省:6.60元
SVIP 价:¥27.30元折扣:78折节省:7.70元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7802071291
·国别:中国大陆
·版次:1
·精简装: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文化、教育与信息传播 > 广播电视 > 世界及各国广播电视事业
4
创造发展变化的空间-区域发展传播动力机制论
作者:赵宇飞
市场价:¥
卓越价:¥23.80元折扣:85折节省:4.20元
SVIP 价:¥22.80元折扣:81折节省:5.20元
·出版社:北京广播学院
·ISBN:7810858424
·版次:1
·出版日期:2007-2
·开本:0
·精简装:平装
·页数:215 图书 > 文化、教育与信息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大众传媒
5
理解电视(受众解读的心理学第2版)/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文库
作者:(英)索尼娅·利文斯通
市场价:¥
卓越价:¥30.20元折扣:77折节省:8.80元
SVIP 价:¥29.00元折扣:74折节省:10.00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ISBN:7501173583
·国别:中国大陆
·版次:1
·出版日期:2006-1
·开本:16
·精简装:平装
·页数:276
目 录 总序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致谢 第1章 电视观众的社会心理学 电视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 [看更多目录]
所属分类 图书 > 艺术与摄影 > 影视艺术 > 影视艺术理论
作者简介
索尼娅·利文斯通,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社会心理学专业高级讲师,媒体与传播研究项目主任。曾经出版过《关于电视的谈话:观众参与和公共辩论》(Talk on Television:Audience Participation and Pubfic Debate.with Peter Lunt,1994年)。
6
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
作者:夏衍
市场价:¥
卓越价:¥8.30元折扣:69折节省:3.70元
SVIP 价:¥8.30元折扣:69折节省:3.70元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作家夏衍先生介绍电影剧本写作常识的入门性读物,内容涉及人物、结构、对话、艺术技巧等诸多最基本的常识性问题。作者结合多年的电影工作经验,参考大量中外优秀影片案例,使本书生动、丰富而又极具可操作性,既可供影视专业人员作为教材学习,又可供影视爱好者及写作者参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目 录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序 欧阳予倩
·ISBN:7309040902 前言
·国别:中国大陆 电影的“第一本”
·版次:2004-07-01 政治气氛和时代脉搏
·出版日期:2004-7 人物出场
·开本:32 结构
·精简装:平装 „„
·页数:188 [看更多目录]
书摘
结构,就像建筑学上的设计蓝图、从事建筑的人没有设计图就不能造房子,同样,写剧本的人不预先设想好剧本的结构,也是很难动笔的,不论是写小说,戏剧或者电影文学剧本,如果心中无数,没有一个底子,边写边改,显然是劳而无功的,创作一部作品,作者心中应该先有一个布局,即怎样开端,怎样展开,主要内容放在什么部位,以至怎样结束等等-假如事先没有布局,边想边写,或者先写细节,那么这就等于基本建设事先没有蓝图、没有没计图样,而先考虑房间的内部陈设、布置和装饰。
用造房子来比喻,那么首先要明确这座房子的目的性-就是这座房子盖了作什么用?是花园洋房,是宿舍,是工厂,是大礼堂,这是首先要搞明白的:目的性就决定了体裁、结构,也就
决定了风格、电影剧本的结构,也要先从目的性来设计和考虑。为什么目的,写什么主题,用什么题材,采用什么风格,这都是和剧本的结构密切相关的问题,我一再讲过,写电影剧本一定要有——个明确的目的性,这个目的性也就规定了和这个目的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为了这个目的,最好是通过什么样的故事题材,写哪些人物,选择哪些场景,采用什么样的风格,我们认为是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形式决定内容、电影剧本的内容也就是目的性,所以也可以说是不同的目的性决定了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形式.
因为剧本的结构是由剧本的主题和题材所规定的,所以考虑一个剧本的结构,先要仔细地研究一下这个剧本的主题思想、人物、事件等等,然后才能根据“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的原则来作整个剧本的布局与设计。一个电影剧本究竟需要多少登场人物,按照剧本规定的情景,剧中人要经历多长的岁月,要涉及多少地区,这都是决定结构的先决条件。仍旧用建筑来比喻,要造一所一家五六口人的住宅,和造一所要容纳几百人的校舍,显然要有不同的设计和结构,这是因
为使用的目的性不同和要求不同的缘故;再譬如要造一所国家规模的博物馆,或者要造一所实用为主的群众艺术馆,同样也因为目的性不同,就应该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结构,不同的风格。建筑师造屋,先要问明房子的用处、建筑面积多少、使用面积多少、坐落在什么地方,然后他才能考虑整个建筑的结构,这道理是完全一样的。上次提到过的清人李笠翁,在谈到戏曲结构的时候也曾拿造房子来作为比喻,他曾经在“结构第一”中说过:“„„工师之建宅亦然,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倘造成一架 „„
[看更多书摘]
所属分类 图书 > 艺术与摄影 > 影视艺术 > 影视艺术理论
书评
序 欧阳予倩
有些写得不得法的话剧和电影,看上去别别扭扭,有的甚至于不容易看懂。这可能由于剧作者思路不清,也可能忽略了编剧必须注意的规律。我曾经想过:是否应当写一点编剧入门一类的东西?朋友们有的认为用不着,理由是:内容决定形式,恐怕搞了些条文反而会使创作受到限制;有的认为作为创作经验谈一谈很有必要,但恐怕会被看作单纯技术观点。有位同志说:写编剧的常识也要有马列主义,所以不主张随便写。但是我仍认为只要写得好,对初学者会有很大帮助。写剧本也和其他科学一样并不神秘,但有行家领着跨过一条门槛,就可免得在摸索中走许多弯路。
夏衍同志的《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一书,我读了非常高兴。这是理论,但这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这是言识,但他把有关编剧的一些道理阐明得非常透彻而扼要。他习鲜明生动的文字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说明问题。尤其可贵的是所举的许多例子都具体而十分恰切,使人易于理解。
作者一开始就谈到创作的目的性:为什么写电影剧本?为谁写电影剧本?总的说就是要以电影艺术为人民服务。可是每一部片子或者每一个戏都有它的创作目的。没有目的的影片或戏是不成立的。目的性含糊,就不是一部好片子。我们的艺术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人民,所以写剧本必须政治挂帅。夏衍同志接着就说:“政治挂了帅,业务就得跟上去。”业务如果不跟上,拿什么为政治服务?所以说:“政治与业务,思想性与艺术性应该统一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如何把政治与业务、思想与艺术统一起来,使我们又红又专,正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其次,他着重谈了写剧本的群众观点。他主张首先必须要群众看得懂,再就要让群众高兴看。看不懂固然不行,看得懂而群众不喜闻不乐见,那也就无从起教育作用,收宣传效果。为着更好地把作品普及到群众中去,剧作者必须从自我欣赏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深入群众,千方百计为群众写出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剧本。要求思想性高,表达得又好,那就必然要有高度的艺术修养来为主题服务。
电影是最复杂的艺术,包括的东西很多。夏衍同志这本书提纲挈领谈了几个最重要的问题,每谈一个问题都包含着丰富的创作经验,提出了电影艺术简明的文法和最恰切的例证,这符合于当前迫切的需要。不久以前,我看过一个戏,是
写工厂的。我看完了第一幕,还不知道那是个什么工厂,许多人在台上争论得很激烈,也不知道究竟是为了什么;到第二幕又好像转到了另外一个问题,热烈紧张,但不知所云。如果能够学习一下夏衍同志这本书里的怎样写电影的第一本,就不会搞得那么乱了。
这本书关于政治气氛和时代脉搏,关于人物出场以及布景服装音响效果如何为人物性格服务,关于结构和脉络针线、蒙太奇等,都联系着剧本的主题思想而有条不紊地谈得非常透彻,也很具体。文章里没有艰涩的语句,没有费解的名词,没有枝蔓的论述,平易朴实,简练而精辟,可以说是言简而意赅、语近而旨远,对于学习编电影剧本和话剧剧本的人都是很好的路标。
„„
作者简介
夏衍( 1900- 1995),著名作家、剧作家、电影理论家。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主要作品有电影剧本《春蚕》,话剧剧本《赛金花》《法西斯细菌》《上海屋檐下》,报告文学《包身工》等。曾将鲁迅小说《祝福》、茅盾小说《林家铺子》改编成电影剧本。
7
电视文化/文化和传播译丛
作者:(美)约翰·菲斯克|主编
市场价:¥
卓越价:¥22.10元折扣:81折节省:4.90元
SVIP 价:¥21.30元折扣:78折节省:5.70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7100042879
·国别:中国大陆
·版次:1
目 录 鸣 谢 1 第一章 谈谈电视及相关话题与术语 5 电视代码·一些术语 第二章 现实主义 32
·出版日期:2005-8
·开本:32
·精简装:平装
·页数:509
现实主义的形式·现实主义与激进主义 第三章 现实主义与意识形态 53 „„ [看更多目录]
所属分类 图书 > 艺术与摄影 > 影视艺术 > 影视艺术理论
作者简介
约翰·菲斯克(John Fiske),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传播学教授,被誉为流行文化研究的创始人。除本书外,其主要著作有:《理解流行文化》、《解读电视》、《解读大众》、《传播研究导论》等。
8
电视审美文化论/文艺学与美学丛书
作者:胡智锋著
市场价:¥
卓越价:¥19.80元折扣:79折节省:5.20元
SVIP 价:¥19.10元折扣:76折节省:5.90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ISBN:7810852272
·编者:欧丽娜 责任编辑
·版次:1
·开本:0
·精简装:平装
·页数:0 目 录 中国电视呼唤理论创新(代序) 上篇 再现与表现 第一章 电视剧:标准·取向情境设计 ——以“现实题材长篇电视剧”为例 第一节 关于现实题材长篇电视剧的评价标准 第二节 当前“现实题材长篇电视剧”
的总体取向与问题
„„
[看更多目录]
书摘
中国电视纪录片尽管历史不长,但却成长迅疾。就作品而言,不论是作品的数量、质量,还是作品的社会影响,还是作品在电视媒体中的地位,都是令人欣
喜的。就队伍而言,不仅职业的电视纪录片创作力量日益壮大,而且一批有作为、有影响的学者、作家、思想家、社会精英、社会名流也纷纷加入到电视纪录片的策划、创作队伍中来,可渭人才济济。就格局而言,电视纪录片主流文化形态、精英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形态鼎足而立,各有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也时有合流趋向,可谓多元并存。我们可以说,中国纪录片总体上体现了中国电视的创作实力、人才实力,也显示了未来发展的不可限量的潜力。所以,作为一种电视重要的存在形态,中国电视纪录片理当承担起自己的文化使命:为中国民族影视文化建设提供更好、更多的素材资源。
(二)历史使命:为中国社会、历史留下永久的活的记忆
纪录片最为独特而又可贵的价值在于其忠实地“纪录”活的历史、正在发生的历史。今天我们从电视荧屏上看到的百年来世界风云人物、重大历史场景和丰富生动的社会历史事相,多是老电影纪录片保存下来的。电视纪录片以其技术上的相对便利、承载量上的相对阔大、传播渠道上的相对丰富,而比电影纪录片容纳更丰富而广阔的社会生活信息内涵。如果说20世纪20年代一80年代电影纪录片为记录、保存活的社会历史做出了重要贡献,那么从20世纪90年代迅速大起来的电视纪录片,则理当在未来中国社会历史生活的“纪录”中大显身手,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纪录片部长期承担重大电视纪录片的组织、筹划、运作工作,在这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联合各地方电视媒体纪录片工作者共同协作拍摄大型电视纪录片的进程中,既带出了创作队伍,又推动了电视纪录片在中国的发展。
从《中国家庭》的组织、筹划、运作到《中国人》的组织、筹划、运作,这个创作集体在对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认识上,显得越来越清晰、明了和自觉。如果我们的电视纪录片工作者都能有这样的认识,我相信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历史品格还会有一个较大的飞跃和进步。如果若干年后,人们还希望能够从这些优秀电视纪录片中,获得对于中国社会历史的活的记忆,那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中国电视纪录片已经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三)时代使命:为时代谱写理想之歌
我们正处于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社会境况、精神世界也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与震荡。人们迫切地期盼着有 „„
[看更多书摘]
所属分类 图书 > 艺术与摄影 > 影视艺术 > 影视艺术理论
书评
代序
“理论创新”是党中央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特征的战略性重大命题。中国电视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理应与之相呼应。中国电视呼唤“理论创新”,这是中国电视事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中国电视的“理论创新”同时也是国家“理论创新”、“知识创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中国电视的理论创新是电视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电视的实践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氛围中获取了有目共睹的巨大发展。无论
足电视节目制作的数量和品种还是电视节目的质量,无论是电视创作还是电视技术,无论是电视的管理还是电视的覆盖,方方面面都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获得了质的飞跃。由于中国电视的实践发展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料,所以不论人才准备还是思想准备、理论准备都明显不尽充分。而实践发展的结果必然呼吁有指导性、针对性的电视理论作为其智力支持与思想动力,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难免会出现盲目、混乱和无序。
中国电视的实践在飞速发展中不断创新,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新的手段不断改变着中国电视的屏幕形象,并不断推出一批又一批电视从业的新人。而相比较而言,中国电视的“理论创新”步伐则较为迟缓,电视“理论创新”落后于电视实践创新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点从电视与其相关领域的比较中便可以见出。其他相关领域如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艺术样式,如报纸、杂志、通讯社等传播样式,其“理论创新”和与之匹配的实践创新大多呈较为平衡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大力度,推动中国电视“理论创新”的步伐,就难免会使快速发展中的中国电视实践缺乏理论的支持与支撑,从而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中国电视理论创新是电视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电视的理论建设自身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以一个有严谨学科体系支撑的理论标准来看,中国电视自身还有众多缺憾,还远未成熟。 首先,基本理论框架尚未搭设完备。从电视内部研究来看,电视传播学、电视艺术学刚刚起步,电视语言学、电视心理学尚待创建,而具有中介意义的电视美学依然处于草创阶段。从电视外部研究来看,电视文化学、电视哲学、电视法学、电视管理学、电视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与电视内部研究的情况大致相似。应当说,对于电视制作的各个环节的研究还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如电视编辑、电视照明、电视摄影、电视制作、电视播音、电视主持等都有较多积累,但是从严格的理论意义上来看,其内在的规定性尚不够严谨和严密,不足以达到“学”的水准。作为一个内部工程极为复杂,外部关系也极其繁多的领域,电视理论的框架搭设是否科学,对于电视理论的整体建构意义重大。
其次,从其基本学术话语来看,电视理论目前还处于原始积累阶段。由于历史的原因,电视理论的基本学术话语或来自于一般新闻传播学,或来自于艺术学。而电视本身集传播与艺术于一体的特殊性质,使得单纯从新闻传播学或单纯从艺术学出发所推出的话语系统与自身内在要求不尽吻合。如何才能找到属于电视自身的,或具有电视自身本质规定性的学术话语,是未来中国电视面临的十分艰巨的任务。只有学术话语获得了独特性,才有可能带动一个成熟的理论的形成。 再次,电视理论自身的创新是国家“理论创新”、“知识创新”的时代要求。中国电视“理论创新”,离不开中国电视实践提的鲜活素材,离不开其他成熟理论的滋养和辐射,更离不开博大精深的数千年民族文化的营养和哺育。当然,也要借鉴其他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学术理论、传媒理论。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电视理论的创新可以找到扎实有力的依托。由于中国电视是一个新兴的正在蓬勃发展的事业领域,中国电视的“理论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丰富充实国家的“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工程便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而国家的“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的工程也不能不包含中国电视的理论创新。
中国电视的理论创新既有实践的要求,更有自身丰富、完善、成熟的要求。只有大胆地创新才可能使这个后起的理论具有现代的气质和时代的内涵,才可能超越传播学术理论的约束,找到自己的空间和天地。
三、中国电视理论创新的主要任务和主要内涵
中国电视理论创新的主要任务,简单说就是解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视实践的战略战术问题,推动中国电视体系自身的完善和成熟。而中国电视“理论创新”的主要内涵则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对电视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作出理论阐释。中国电视实践在迅疾发展中不断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这里既有全局意义上的战略性问题,也有局部的、微观的战术性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理解和认识这些问题,如何清醒地把握这些问题是中国电视理论义不容辞的职责。 „„
(更多书摘)
书摘
中国电视纪录片尽管历史不长,但却成长迅疾。就作品而言,不论是作品的数量、质量,还是作品的社会影响,还是作品在电视媒体中的地位,都是令人欣喜的。就队伍而言,不仅职业的电视纪录片创作力量日益壮大,而且一批有作为、有影响的学者、作家、思想家、社会精英、社会名流也纷纷加入到电视纪录片的策划、创作队伍中来,可渭人才济济。就格局而言,电视纪录片主流文化形态、精英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形态鼎足而立,各有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也时有合流趋向,可谓多元并存。我们可以说,中国纪录片总体上体现了中国电视的创作实力、人才实力,也显示了未来发展的不可限量的潜力。所以,作为一种电视重要的存在形态,中国电视纪录片理当承担起自己的文化使命:为中国民族影视文化建设提供更好、更多的素材资源。
(二)历史使命:为中国社会、历史留下永久的活的记忆
纪录片最为独特而又可贵的价值在于其忠实地“纪录”活的历史、正在发生的历史。今天我们从电视荧屏上看到的百年来世界风云人物、重大历史场景和丰富生动的社会历史事相,多是老电影纪录片保存下来的。电视纪录片以其技术上的相对便利、承载量上的相对阔大、传播渠道上的相对丰富,而比电影纪录片容纳更丰富而广阔的社会生活信息内涵。如果说20世纪20年代一80年代电影纪录片为记录、保存活的社会历史做出了重要贡献,那么从20世纪90年代迅速大起来的电视纪录片,则理当在未来中国社会历史生活的“纪录”中大显身手,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纪录片部长期承担重大电视纪录片的组织、筹划、运作工作,在这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联合各地方电视媒体纪录片工作者共同协作拍摄大型电视纪录片的进程中,既带出了创作队伍,又推动了电视纪录片在中国的发展。
从《中国家庭》的组织、筹划、运作到《中国人》的组织、筹划、运作,这个创作集体在对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认识上,显得越来越清晰、明了和自觉。如果我们的电视纪录片工作者都能有这样的认识,我相信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历史品格还会有一个较大的飞跃和进步。如果若干年后,人们还希望能够从这些优秀电视纪录片中,获得对于中国社会历史的活的记忆,那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中国电视纪录片已经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三)时代使命:为时代谱写理想之歌
我们正处于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社会境况、精神世界也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与震荡。人们迫切地期盼着有一种健康、积极、安定、祥
和的状态、境况与世界。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们常常从身边的榜样那里学得生存的艺术,换来心理的平衡,达到安宁的境地,获得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电视纪录片以记录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为己任,恰好在这一方面与观众有着天然的贴近感与亲和力,如能在纪录片中灌注强有力的时代精神,为时代提炼、概括、表述出最富生命力的“理想之歌”,那就不仅能得到观众们的亲近,而且还能得到观众们由衷的敬佩与折服。当然,我们反对“假”、“大”、“空”类口号宣传式的话语,也反对没有任何生活的观察体验,就乱吹、乱拍、乱涂抹的不良创作风气,我们欢迎的是扎扎实实地深入生活,在深刻的生活观察体验基础上,以独到的视角,提炼、概括出富于鲜明时代气息、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感人肺腑的人物、故事与思想。《中国人》在这一方面已经做出了成功的探索,那些不畏艰难、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积极乐观的人物形象,那些真实感人、生动鲜活、引人入胜的情节故事,那些深刻透辟、视角独特、充满智慧的思想观点,汇成时代的“理想之歌”,给人们留下难忘的记忆。中国电视纪录片在未来的日子里,理当更加自觉地承担起这样的时代使命,与广大观众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
(四)美学使命:为电视纪录片创作提供新的美学理念
电视纪录片的素材来源主要是现实生活的原生态非虚构的信息,而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则是对这些现实生活原生态非虚构信息的有机组织、创造性地整理、加工、提炼、概括、升华。因此,对于电视纪录片创作来说,至少有两大难题:一是对生活原生态非虚构信息的获取、捕捉与选择;二是对已捕捉、获取信息的整理、加工、提炼、概括与升华。在第一个难题中,主要需做的工作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上述文字中,我已就《中国人》从“外在真实”到“内在真实”的开掘过程做了详尽分析。在第二个难题中,主要需做的工作是“删繁就简”、“深入浅出”、“由表及里”,即美学品格的提升。本文所谈的《中国人》在美学境界的实现、叙事艺术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的努力,都是电视纪录片创作中提升美学品格的关键。实际上,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美学理念在长期的积累中。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库存。不断地总结已有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具体创作实际,探索新的美学理念,为整体提高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水平而探索新的路径,是未来电视纪录片义不容辞的美学使命。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人》的成就是就其作为一个整体而言的,其规模、其气势、其内涵、其探索,从整体上应当给予高度评价,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中所有的纪录片都达到了这样的水平。由于选题、前期准备、拍摄过程、后期制作等多个环节中难免出现的疏漏或不充分,加上创作人员来源复杂、水平也不整齐,使得各部纪录片之间并未达到同一水平线。即使是那些非常优秀、为人称道的片子,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或问题,这是如此庞大规模的
大型电视节目所难以避免的。如有些纪录片没有捕捉到特别富于表现力的场景、细节;有些纪录片不够“集中”,主人公形象没有树立起来;有些纪录片采访平庸,缺乏信息量;有些纪录片创作主体观点不够清晰,让人费解;有些纪录片拥有很好的素材基础,却缺乏“点睛之笔”;有些纪录片收场太急,缺乏必要的背景、情节铺垫;有些纪录片阐释过于明确、单一,失却其应有的丰富性;有些纪录片对于对象本身存在的内在冲突、矛盾开掘不够,流于平面化,缺乏立体感;有些纪录片叙事过于平淡,缺乏节奏和变动;有些纪录片在处理创作者与被拍摄对象的关系上,不是过远,就是过近,不够准确、恰当„„因此《中国人》具体深入到每一部纪录片,还有一些需继续探讨、继续提高之处。
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尤其是纪录片工作者
自身不懈的坚持和努力,才能不断进步。我们需要《中国人》这样有组织、有规划、大气势、大规模的主流电视纪录片,我们同样需要思想新锐、视角独特、内容别致、样式新颖,有先锋意识、先锋理念的精英电视纪录片,我们还需要情感炽热、内容形式通俗、观赏性强、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电视纪录片。总之,多种文化形态共生共荣、共同前进,才能形成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良好的文化格局,才能形成中国电视文化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二节 视点
当电视纪录片确定了选题以后,也就是说解决了“拍什么”的问题之后,我们就会面临“怎么拍”和“为什么拍”的问题,而“视点”的确立则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钥匙。一部电视纪录片能否得以顺利、成功地拍摄和制作,“视点”的确立与“视点”的选择,庄往决定了未来电视纪录片的风格、样式,及可能取得的思想艺术水平。关于“视点”的问题,在我们的电视纪录片创作与研究中多有涉及,但还少有系统、完整而全面、深入的梳理与表述,因而有必要专门就电视纪录片的“视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一、什么是电视纪录片的“视点”
从字面上看,“视”字的含义无非是视野、观察、观照;而“点”的含义则为着眼点、立足点、切入点; “视”与“点”合起来,成为“视点”,意味着在某个着眼点、立足点、切入点上打开视野,进行观察、观照。
对于电视纪录片而言,“视点”的含义,又有它特有的规定性,即电视纪录片的“视点”应当是符合电视纪录片创作、拍摄、制作、传播规律的一个概念。具体说来, “视点”在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拍摄、制作、传播过程中,体现为创作者的角色、创作主题、叙事角度的选择。
„„
(目录)
中国电视呼唤理论创新(代序)
上篇 再现与表现
第一章 电视剧:标准·取向情境设计
——以“现实题材长篇电视剧”为例
第一节 关于现实题材长篇电视剧的评价标准
第二节 当前“现实题材长篇电视剧”的总体取向与问题
第三节 “现实题材长篇电视剧”的情境设计
第四节 源于生活融于生活
——现实题材影视作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 纪录片:品格·视点·文献记录
第一节 品格与使命——兼评50集纪录片《中国人》
第二节 视点
第三节 文献记录——从《共产党宣言》说起
第三章 法制类
节目:成长历程·意义·问题与关系
第一节 电视法制节目的成长历程简述
第二节 电视法制节目持续走红趋热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第三节 电视法制节目目前普遍存在的五个问题
第四节 电视法制节目创作中的十个辩证关系
第四章 引进类节目: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化选择
第一节 开放度-本土化-传播艺术
——中国电视引进节目特质探析
第二节 CCTV国际部节日点评
第五章 游戏娱乐节目:“电视娱乐热”留给我们的思考
第一节 电视观众喜欢有“味道”的娱乐节目
——并非一个“玩”字了之
第二节 电视文化呼唤理性的批评话语
——并非一个“不屑”了之
第三节 传播媒体需要健康的“娱记”队伍
——并非一个“炒”字了之
第六章 晚会类节目:电视春节晚会三论
——CCTV2002春节联欢晚会说起
第一节 难点:对于四大功能的把握与处理
第二节 重点:节目系统的构建
第三节 特点:电视传播的“点”的选择
第七章 DV类节目:非职业影像运动
第一节 DV成为中国影像先锋的背景
第二节 DV的社会、文化、影像价值评价
第三节 目前DV创作的发展和应注意的问题
中篇 接受与创造
下篇 访谈与综论
后记
中美电视剧比较研究
作者:曲春景
市场价:¥
卓越价:¥24.30元折扣:69折节省:10.70元
SVIP 价:¥23.40元折扣:66折节省:11.60元
·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ISBN:7542620800
·国别:中国大陆
·版次:1
·出版日期:2005-3
·开本:32
·精简装:平装
·页数:569
大众文化与审美(电视艺术论)/文艺学与美学丛书
作者:苗棣等编
市场价:¥
卓越价:¥20.60元折扣:79折节省:5.40元
SVIP 价:¥19.80元折扣:76折节省:6.20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目 录
·出版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电视艺术理论编
·ISBN:7810852248 真实与游戏
·编者:苗棣, 王昕 ——对中国当代电视审美文化格局的一·版次:1 种理解„„„„„„„„苗 棣王 昕 ·开本:0 电视剧故事的发生„„„„„倪学礼 ·精简装:平装 否定与重建„„
·页数:0
书摘
自文化转型以来,古典题材电视历史剧和作为电视历史故事剧主体的“戏说剧”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同时,随着电视剧的播出,这两类电视剧中暴露出来的一些思想倾向和美学问题也不断引起学术界和电视剧爱好者的关注,形成一波又一波的争论热点。
相对于电视历史故缸剧,另一些电视剧注重历史真实性,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有基本的历史依据,可以称之为“电视历史剧”。新时期以来创作的这类电视剧有《战国》、《孔子》《努尔哈赤》、《唐明皇》、《武则天》、《三国演义》、《雍正王朝》、《太平天国》、《康熙王朝》以及将要播出的《秦始皇》、《乾隆王朝》等等。作为艺术样式的电视历史剧的审美品格并不必然高于电视历史故事剧,具体要看它对历史真实性的尊重程度,达到的艺术真实性的高度,在电视
历史剧艺术发展史坐标上取得的美学成就;其中,重要的是要考察创作者足否采取唯物史观的观察视角、作品反映出来的“人民性”以及渗透于人物和情节有机构成中的历史主义/现实主义美学精神。在我们看来,如果把上个世纪80年 代和90年代“文化转型”以来的电视历史剧做一比较,在总体上这类电视剧的艺术成就有一个“走低”的大趋势,虽然数量上有了极大地增长,时常形成收视热点。
“文化身份暧昧”、“精英化程度降低”、“艺术趣味庸常化”,是文化转型以来这类电视剧中存在的美学问题。在故事性、“社会热点相关性”、娱乐性大为增强的同时,一些历史剧中创作者主体意识减弱,唯物史观动摇,封建意识回潮,人文精神淡化,艺术构成有机化程度降低的情况;文本情节碎片化、拼贴化,在文本意蕴方面的“多主题”导致“无主题”;文本意蕴的减弱或丧失,义导致了文本的情节化、平面化倾向,成为一种“被阉割的历史剧”。
在这方面,电视历史剧《太平天国》是一个很好的分析材料。也许,在一个艺术消费商业化的年代,“太平天国”的故事,对迫切需要“游戏与狂欢”的大众来说,是一个过于沉重的话题;对知识分子来讲,又易于起纷争,人言人殊;对官方来说,仍然要维护既定的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评价。这部电视剧 的收视率遭到失败,除了“话题”的“不合时宜”,在艺术创作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作者想在一部电视剧内把“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一网打尽,无奈“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难于做到统一,成了个“四不像”,丢失了创作者的审美主体性。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历史剧,属于主旋律题材的作品。它本来就是电视历史剧中间的一个类型,由于它的种种特殊性,在电视艺术生产乃至在整个文化生产中起着导向和示范作用。周恩来这样说过:“演现代剧可以表现时代精神,演历史剧也可以表现时代精神。这要表现得适当,不是把现实生活放到历史剧里去。”“所谓时代精神,不等于把党的决议搬上舞台。不能把时代精神完全解释为党的政策、党的决议。时代精神也只能通过时代的一个侧面表现出来。只要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合乎那个时代就行。”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多数取材于“辛亥革命”以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史,按规定要报经全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电视剧领导小组审查批准后方可生产,如《长征》、《中国命运的决战》、《开国领袖毛泽东》等。这类剧是中国的国情使然,实际上是用形象化的手法为中国革命史著史立传。由于这些历史人物、历中事件本身具有的影响力,加上领导的重视和艺术家的用心,这类剧往往比较自觉追求有艺术的思想和有思想的艺术的和谐统一,从而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但也应当看到,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拍摄也应遵循自身独特的艺术规律。只讲故事不讲人,只讲优秀不讲性格,伟人的“太神圣”和“太平凡”倾向,是这类剧目中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比较优秀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做到了有机统一的佳作,当首推《长征》。 以现在和当代为标志界限, 电视历史故事剧则包括了电视“传统历史故事剧”和当代时期(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生产的“电视戏说剧”;前者大体上尊重艺术史上已有关于“历史故事”的传统小说、戏曲等文艺作品既存的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和故事框架,以“忠实”为原则;后者的生产以电视剧艺术发展史的“当代时期”为起点,以“背离历史”为原则,以“游戏和狂欢”为旨趣,文本中的主要人物名称仅仅具有“符号”性质,多数人物、事件及其组成的故事情节,是当代许多社会热点问题的“置换与浓缩”,以文本的现实相关性吸引观众的注
意力。但在实践中,电视历史故事剧的这两个亚类型颇难分别,特别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我们看来,曾在荧屏上火爆一时的《戏说乾隆》、《戏说慈禧》、《少年包青天》、《还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 《神医喜来乐》、 《宰相刘罗锅》、 《新梁山伯与祝英台》、《新白娘子传奇》、《杨家将》、《大明宫词》、《大宅门》等电视剧,只能算是“电视历史故事剧”。目前,“电视戏说剧”的生产成为了电视历史故事剧类型中的主体部分。这个名称中的“历史”二字,只是相对于“现实”而言,并非指历史上曾经真的存在过,是一种“假借”。在电视历史故事剧中,根据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天龙八部》、《笑傲江湖》、 《射雕英雄传》、《雪山飞狐》等,具有“武侠文化特性”、“中国功夫特性”,又有相对独立性,可以称之为“武侠电视剧”。电视历史故事剧近年来走红荧屏,其中审美品质有高下之分,是一种迫切需要研究和分析并在政策层面加以规范的当代电视文化现象。
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戏说乾隆》、《戏说慈禧》等香港商业电视剧在大陆的陆续播出,大陆的电视剧生产者群起而效之,使电视历史故事剧这种类型逐渐在我国大陆大行其道,甚至干脆以“戏说剧”来指代这类电视剧。正如我们在上面所指出的那样,这类娱乐性比较强的大众文化类型的电视剧受到艺术消费市场的欢迎,与社会文化转型、文化政策宽松、电视传媒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密不可分。市场经济社会肯定了人的各种欲望的某种程度的合理性,认可了大众对自己喜好的类型艺术产品的消费权,并推进了艺术民主化进程。同时,市场经济社会带来的各种竞争给人们造成了很大心理和精神压力,大众需要在自己的家庭的避风港里娱乐松弛一下,以缓解紧张的神经。市场机制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定生产,所以各种类的电视剧生产部门和电视传媒乐此不疲地生产、播出这类电视剧,从而形成生产和消费的循环。有的知识分子从艺术精神、道德建设、人文关怀的角度,批评这类电视剧“媚俗”,迎合观众的“畸趣”,这种循环是一种“恶性循环”;有的学者则认为人无论高低尊卑,都有“俗人”、“俗味”、“俗趣”的一面,所以市场社会的艺术生产“难以免俗”,媒体“媚俗”也不是全无道理。况且,现在毕竟不是计划经济时代了,让全国人民都看几台“样板戏”。
其实,争执的实质在于如何理解电视剧艺术形式的“本质”和“本性”,对电视剧“媒介属性、艺术属性、商品属性”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所以就产生了“媒介本性论”、“艺术本性论”、“商品本性论”几种不同立足点的看法。 „„
所属分类 图书 > 艺术与摄影 > 影视艺术 > 影视艺术理论
书评
题解
“大众文化”的两个重要条件就是电视、电影等高科技传媒诞生和消费社会、市民社会的出现。在我们看来,对“大众文化”这一术语的理解,暂且可以简单地分为广义和狭义两解:其一,从文艺形式变迁的角度来说,“大众文化”是相对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传统艺术形式而存在的“大众传媒艺术形式”,在一定意义上讲,大众文化就是媒介文化。如电影、电视剧以及其他大批量的电视文艺、广播文艺品种,丰富多样的网络艺术样式,等等。相对于传统艺
术形式,媒介艺术形式具有强烈的复制性、商业性、大众广泛性、浓郁的游戏与娱乐功能,具有更大的时空覆盖力和社会影响力。其二,从文化类型的角度来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转型而来的社会文化转型,相对于主导文化、精英文化而存在的大众文化类型异军突起,并以其大批量的产品占据了文化市场的半壁江山。大众文化在催生艺术民主化、政治民主化的同时,也对社会的良性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对作为文化类型而存在的大众文化作出评价,不同的文化批判者站在不同的文化立场给予了不同的价值判断。以电视剧为例,其实,争执的实质在于如何理解电视剧艺术形式的“本质”和“本性”,对电视剧“媒介属性、艺术属性、商品属性”之匿关系的不同理解,所以就产生了“媒介本性论”、“艺术本性论”、“商品本性论”几种不同立足点的看法。
主导文化/国家意识形态文化、精英文化/人文知识分子文化、大众文化/通俗文化/流行文化动态形成了当代中国的审姜文化生态格局,它们之间既相互磨擦和冲突,又相互借鉴和渗透。
电视文化场域,如同一个棱镜,其内在的结构反映了主导、精英、大众文化等各种力量间的冲突与融合。在当代中国电视文化场域内,三种文化都不会一统天下,但又不会形成“均质”或“均势”,因为它们所占据的位置不同,从而形成各种权力关系;场域本身对电视文化的动态演进具有在先的制约作用,彤成基础和前提意义的游戏规则。
就主要倾向而论,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审美文化,处于艺术/文化泛政治化时期,新时期是一个讲求审美自律的年代,后新时期则是一个艺术商业化倾向凸显的阶段。在上世纪80午代特定的政治、文化气候中,艺术开展了“向内转”运动,并孕育了审美主体性和审美自律性的扩张态势;在“前新时期”和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后新时期”,艺术/文化的政治他律性和商业他律性,对审美自律性进行了强力转”;审美自律性在“防守反击”“塑形”,强迫艺术/文化“向外中,曲折地表达自身,顽强地追求自己的生存权。究其实,艺术/文化本身不是一个“客体”。它必然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结合在一起,并在对后者审美化、艺术化的表现中,呈现出主导性的审美取向,展现自身的历史性主体性身份建构。艺术离不开对政治、社会历史的表达,离不开商业化或非商业化的生存语境。但无论如何,丧失了审美性和艺术性,也就取消了艺术和审美本身。对今天的艺术批评和文化批评来说,如何动态把握艺术自律性和他律性、艺术性和商业性、艺术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关系,促进电视剧艺术生产和整个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是一个值得认真反思和研究的问题。
收到本编中的八篇文章,可以看作在电视文艺场域内的“表演”。它们或控讨电视艺术的内部规律,或探讨外部规律;有人做文艺研究,有人做文艺研究,有人做文化研究,有人探讨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有人论及传统艺术形式与电视艺术形式的嫁接与转换。
行走江湖(张纪中著)
作者:张纪中
市场价:¥
卓越价:¥22.20元折扣:79折节省:5.80元
SVIP 价:¥21.40元折扣:76折节省:6.60元
用户评分 暂无用户评分
编辑推荐
我们的工作就成了“浓缩日月精华”了。它不是“浓缩人生精华”的意思,是年年月月日日夜夜的消耗,到了你们的手中只是那样不能算厚的一盒刻录光盘,来换得你们的眼泪,笑容,或者骂声。而现在,除了那样的交换,张纪中又开始用文字与读者的感受交换了。
在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完全真实的张纪中,和他所经历的拍武侠剧的是是非非。
[看更多编辑推荐]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ISBN:7805749272
·版次:2005-4-1
·出版日期:1899-12
·精简装:平装
·页数:328 目 录 触碰岁月的感觉(自序) 1 武侠三部曲 2 《天龙八部》人物 3 “侠”说 4 一个曾经的故事:笑笑傲傲三百六十五天
5 话说《神雕侠侣》
„„
[看更多目录]
1 电视文艺生态批评论
作者:张文娟
市场价:¥元
卓越价:¥23.80元折扣:85折节省:4.20元
SVIP 价:¥22.80元折扣:81折节省:5.20元
2 地方电视传媒发展研究
作者:曹万学
市场价:¥
卓越价:¥29.70元折扣:84折节省:5.30元
SVIP 价:¥28.50元折扣:81折节省:6.50元
出版社:北京广播学院
·ISBN:781085867X
·版次:1
·出版日期:2007-2
·开本:0
·精简装:平装
·页数:207
3
广播电视经营与管理模式/媒介经营与管理丛书
作者:周鸿铎等著
市场价:¥
卓越价:¥28.40元折扣:81折节省:6.60元
SVIP 价:¥27.30元折扣:78折节省:7.70元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7802071291
·国别:中国大陆
·版次:1
·精简装: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文化、教育与信息传播 > 广播电视 > 世界及各国广播电视事业
4
创造发展变化的空间-区域发展传播动力机制论
作者:赵宇飞
市场价:¥
卓越价:¥23.80元折扣:85折节省:4.20元
SVIP 价:¥22.80元折扣:81折节省:5.20元
·出版社:北京广播学院
·ISBN:7810858424
·版次:1
·出版日期:2007-2
·开本:0
·精简装:平装
·页数:215 图书 > 文化、教育与信息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大众传媒
5
理解电视(受众解读的心理学第2版)/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文库
作者:(英)索尼娅·利文斯通
市场价:¥
卓越价:¥30.20元折扣:77折节省:8.80元
SVIP 价:¥29.00元折扣:74折节省:10.00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ISBN:7501173583
·国别:中国大陆
·版次:1
·出版日期:2006-1
·开本:16
·精简装:平装
·页数:276
目 录 总序 第一版前言 第二版前言 致谢 第1章 电视观众的社会心理学 电视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 [看更多目录]
所属分类 图书 > 艺术与摄影 > 影视艺术 > 影视艺术理论
作者简介
索尼娅·利文斯通,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社会心理学专业高级讲师,媒体与传播研究项目主任。曾经出版过《关于电视的谈话:观众参与和公共辩论》(Talk on Television:Audience Participation and Pubfic Debate.with Peter Lunt,1994年)。
6
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
作者:夏衍
市场价:¥
卓越价:¥8.30元折扣:69折节省:3.70元
SVIP 价:¥8.30元折扣:69折节省:3.70元
编辑推荐
本书是著名作家夏衍先生介绍电影剧本写作常识的入门性读物,内容涉及人物、结构、对话、艺术技巧等诸多最基本的常识性问题。作者结合多年的电影工作经验,参考大量中外优秀影片案例,使本书生动、丰富而又极具可操作性,既可供影视专业人员作为教材学习,又可供影视爱好者及写作者参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目 录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序 欧阳予倩
·ISBN:7309040902 前言
·国别:中国大陆 电影的“第一本”
·版次:2004-07-01 政治气氛和时代脉搏
·出版日期:2004-7 人物出场
·开本:32 结构
·精简装:平装 „„
·页数:188 [看更多目录]
书摘
结构,就像建筑学上的设计蓝图、从事建筑的人没有设计图就不能造房子,同样,写剧本的人不预先设想好剧本的结构,也是很难动笔的,不论是写小说,戏剧或者电影文学剧本,如果心中无数,没有一个底子,边写边改,显然是劳而无功的,创作一部作品,作者心中应该先有一个布局,即怎样开端,怎样展开,主要内容放在什么部位,以至怎样结束等等-假如事先没有布局,边想边写,或者先写细节,那么这就等于基本建设事先没有蓝图、没有没计图样,而先考虑房间的内部陈设、布置和装饰。
用造房子来比喻,那么首先要明确这座房子的目的性-就是这座房子盖了作什么用?是花园洋房,是宿舍,是工厂,是大礼堂,这是首先要搞明白的:目的性就决定了体裁、结构,也就
决定了风格、电影剧本的结构,也要先从目的性来设计和考虑。为什么目的,写什么主题,用什么题材,采用什么风格,这都是和剧本的结构密切相关的问题,我一再讲过,写电影剧本一定要有——个明确的目的性,这个目的性也就规定了和这个目的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为了这个目的,最好是通过什么样的故事题材,写哪些人物,选择哪些场景,采用什么样的风格,我们认为是内容决定形式,而不是形式决定内容、电影剧本的内容也就是目的性,所以也可以说是不同的目的性决定了不同的结构、不同的形式.
因为剧本的结构是由剧本的主题和题材所规定的,所以考虑一个剧本的结构,先要仔细地研究一下这个剧本的主题思想、人物、事件等等,然后才能根据“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的原则来作整个剧本的布局与设计。一个电影剧本究竟需要多少登场人物,按照剧本规定的情景,剧中人要经历多长的岁月,要涉及多少地区,这都是决定结构的先决条件。仍旧用建筑来比喻,要造一所一家五六口人的住宅,和造一所要容纳几百人的校舍,显然要有不同的设计和结构,这是因
为使用的目的性不同和要求不同的缘故;再譬如要造一所国家规模的博物馆,或者要造一所实用为主的群众艺术馆,同样也因为目的性不同,就应该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结构,不同的风格。建筑师造屋,先要问明房子的用处、建筑面积多少、使用面积多少、坐落在什么地方,然后他才能考虑整个建筑的结构,这道理是完全一样的。上次提到过的清人李笠翁,在谈到戏曲结构的时候也曾拿造房子来作为比喻,他曾经在“结构第一”中说过:“„„工师之建宅亦然,基址初平,间架未立,先筹何处建厅,何方开户,栋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了然,始可挥斤运斧:倘造成一架 „„
[看更多书摘]
所属分类 图书 > 艺术与摄影 > 影视艺术 > 影视艺术理论
书评
序 欧阳予倩
有些写得不得法的话剧和电影,看上去别别扭扭,有的甚至于不容易看懂。这可能由于剧作者思路不清,也可能忽略了编剧必须注意的规律。我曾经想过:是否应当写一点编剧入门一类的东西?朋友们有的认为用不着,理由是:内容决定形式,恐怕搞了些条文反而会使创作受到限制;有的认为作为创作经验谈一谈很有必要,但恐怕会被看作单纯技术观点。有位同志说:写编剧的常识也要有马列主义,所以不主张随便写。但是我仍认为只要写得好,对初学者会有很大帮助。写剧本也和其他科学一样并不神秘,但有行家领着跨过一条门槛,就可免得在摸索中走许多弯路。
夏衍同志的《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一书,我读了非常高兴。这是理论,但这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这是言识,但他把有关编剧的一些道理阐明得非常透彻而扼要。他习鲜明生动的文字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说明问题。尤其可贵的是所举的许多例子都具体而十分恰切,使人易于理解。
作者一开始就谈到创作的目的性:为什么写电影剧本?为谁写电影剧本?总的说就是要以电影艺术为人民服务。可是每一部片子或者每一个戏都有它的创作目的。没有目的的影片或戏是不成立的。目的性含糊,就不是一部好片子。我们的艺术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要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教育人民,所以写剧本必须政治挂帅。夏衍同志接着就说:“政治挂了帅,业务就得跟上去。”业务如果不跟上,拿什么为政治服务?所以说:“政治与业务,思想性与艺术性应该统一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如何把政治与业务、思想与艺术统一起来,使我们又红又专,正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其次,他着重谈了写剧本的群众观点。他主张首先必须要群众看得懂,再就要让群众高兴看。看不懂固然不行,看得懂而群众不喜闻不乐见,那也就无从起教育作用,收宣传效果。为着更好地把作品普及到群众中去,剧作者必须从自我欣赏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深入群众,千方百计为群众写出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剧本。要求思想性高,表达得又好,那就必然要有高度的艺术修养来为主题服务。
电影是最复杂的艺术,包括的东西很多。夏衍同志这本书提纲挈领谈了几个最重要的问题,每谈一个问题都包含着丰富的创作经验,提出了电影艺术简明的文法和最恰切的例证,这符合于当前迫切的需要。不久以前,我看过一个戏,是
写工厂的。我看完了第一幕,还不知道那是个什么工厂,许多人在台上争论得很激烈,也不知道究竟是为了什么;到第二幕又好像转到了另外一个问题,热烈紧张,但不知所云。如果能够学习一下夏衍同志这本书里的怎样写电影的第一本,就不会搞得那么乱了。
这本书关于政治气氛和时代脉搏,关于人物出场以及布景服装音响效果如何为人物性格服务,关于结构和脉络针线、蒙太奇等,都联系着剧本的主题思想而有条不紊地谈得非常透彻,也很具体。文章里没有艰涩的语句,没有费解的名词,没有枝蔓的论述,平易朴实,简练而精辟,可以说是言简而意赅、语近而旨远,对于学习编电影剧本和话剧剧本的人都是很好的路标。
„„
作者简介
夏衍( 1900- 1995),著名作家、剧作家、电影理论家。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主要作品有电影剧本《春蚕》,话剧剧本《赛金花》《法西斯细菌》《上海屋檐下》,报告文学《包身工》等。曾将鲁迅小说《祝福》、茅盾小说《林家铺子》改编成电影剧本。
7
电视文化/文化和传播译丛
作者:(美)约翰·菲斯克|主编
市场价:¥
卓越价:¥22.10元折扣:81折节省:4.90元
SVIP 价:¥21.30元折扣:78折节省:5.70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7100042879
·国别:中国大陆
·版次:1
目 录 鸣 谢 1 第一章 谈谈电视及相关话题与术语 5 电视代码·一些术语 第二章 现实主义 32
·出版日期:2005-8
·开本:32
·精简装:平装
·页数:509
现实主义的形式·现实主义与激进主义 第三章 现实主义与意识形态 53 „„ [看更多目录]
所属分类 图书 > 艺术与摄影 > 影视艺术 > 影视艺术理论
作者简介
约翰·菲斯克(John Fiske),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传播学教授,被誉为流行文化研究的创始人。除本书外,其主要著作有:《理解流行文化》、《解读电视》、《解读大众》、《传播研究导论》等。
8
电视审美文化论/文艺学与美学丛书
作者:胡智锋著
市场价:¥
卓越价:¥19.80元折扣:79折节省:5.20元
SVIP 价:¥19.10元折扣:76折节省:5.90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ISBN:7810852272
·编者:欧丽娜 责任编辑
·版次:1
·开本:0
·精简装:平装
·页数:0 目 录 中国电视呼唤理论创新(代序) 上篇 再现与表现 第一章 电视剧:标准·取向情境设计 ——以“现实题材长篇电视剧”为例 第一节 关于现实题材长篇电视剧的评价标准 第二节 当前“现实题材长篇电视剧”
的总体取向与问题
„„
[看更多目录]
书摘
中国电视纪录片尽管历史不长,但却成长迅疾。就作品而言,不论是作品的数量、质量,还是作品的社会影响,还是作品在电视媒体中的地位,都是令人欣
喜的。就队伍而言,不仅职业的电视纪录片创作力量日益壮大,而且一批有作为、有影响的学者、作家、思想家、社会精英、社会名流也纷纷加入到电视纪录片的策划、创作队伍中来,可渭人才济济。就格局而言,电视纪录片主流文化形态、精英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形态鼎足而立,各有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也时有合流趋向,可谓多元并存。我们可以说,中国纪录片总体上体现了中国电视的创作实力、人才实力,也显示了未来发展的不可限量的潜力。所以,作为一种电视重要的存在形态,中国电视纪录片理当承担起自己的文化使命:为中国民族影视文化建设提供更好、更多的素材资源。
(二)历史使命:为中国社会、历史留下永久的活的记忆
纪录片最为独特而又可贵的价值在于其忠实地“纪录”活的历史、正在发生的历史。今天我们从电视荧屏上看到的百年来世界风云人物、重大历史场景和丰富生动的社会历史事相,多是老电影纪录片保存下来的。电视纪录片以其技术上的相对便利、承载量上的相对阔大、传播渠道上的相对丰富,而比电影纪录片容纳更丰富而广阔的社会生活信息内涵。如果说20世纪20年代一80年代电影纪录片为记录、保存活的社会历史做出了重要贡献,那么从20世纪90年代迅速大起来的电视纪录片,则理当在未来中国社会历史生活的“纪录”中大显身手,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纪录片部长期承担重大电视纪录片的组织、筹划、运作工作,在这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联合各地方电视媒体纪录片工作者共同协作拍摄大型电视纪录片的进程中,既带出了创作队伍,又推动了电视纪录片在中国的发展。
从《中国家庭》的组织、筹划、运作到《中国人》的组织、筹划、运作,这个创作集体在对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认识上,显得越来越清晰、明了和自觉。如果我们的电视纪录片工作者都能有这样的认识,我相信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历史品格还会有一个较大的飞跃和进步。如果若干年后,人们还希望能够从这些优秀电视纪录片中,获得对于中国社会历史的活的记忆,那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中国电视纪录片已经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三)时代使命:为时代谱写理想之歌
我们正处于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社会境况、精神世界也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与震荡。人们迫切地期盼着有 „„
[看更多书摘]
所属分类 图书 > 艺术与摄影 > 影视艺术 > 影视艺术理论
书评
代序
“理论创新”是党中央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特征的战略性重大命题。中国电视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理应与之相呼应。中国电视呼唤“理论创新”,这是中国电视事业保持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中国电视的“理论创新”同时也是国家“理论创新”、“知识创新”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一、中国电视的理论创新是电视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电视的实践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氛围中获取了有目共睹的巨大发展。无论
足电视节目制作的数量和品种还是电视节目的质量,无论是电视创作还是电视技术,无论是电视的管理还是电视的覆盖,方方面面都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获得了质的飞跃。由于中国电视的实践发展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料,所以不论人才准备还是思想准备、理论准备都明显不尽充分。而实践发展的结果必然呼吁有指导性、针对性的电视理论作为其智力支持与思想动力,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难免会出现盲目、混乱和无序。
中国电视的实践在飞速发展中不断创新,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和新的手段不断改变着中国电视的屏幕形象,并不断推出一批又一批电视从业的新人。而相比较而言,中国电视的“理论创新”步伐则较为迟缓,电视“理论创新”落后于电视实践创新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点从电视与其相关领域的比较中便可以见出。其他相关领域如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艺术样式,如报纸、杂志、通讯社等传播样式,其“理论创新”和与之匹配的实践创新大多呈较为平衡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加大力度,推动中国电视“理论创新”的步伐,就难免会使快速发展中的中国电视实践缺乏理论的支持与支撑,从而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中国电视理论创新是电视理论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中国电视的理论建设自身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以一个有严谨学科体系支撑的理论标准来看,中国电视自身还有众多缺憾,还远未成熟。 首先,基本理论框架尚未搭设完备。从电视内部研究来看,电视传播学、电视艺术学刚刚起步,电视语言学、电视心理学尚待创建,而具有中介意义的电视美学依然处于草创阶段。从电视外部研究来看,电视文化学、电视哲学、电视法学、电视管理学、电视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与电视内部研究的情况大致相似。应当说,对于电视制作的各个环节的研究还是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如电视编辑、电视照明、电视摄影、电视制作、电视播音、电视主持等都有较多积累,但是从严格的理论意义上来看,其内在的规定性尚不够严谨和严密,不足以达到“学”的水准。作为一个内部工程极为复杂,外部关系也极其繁多的领域,电视理论的框架搭设是否科学,对于电视理论的整体建构意义重大。
其次,从其基本学术话语来看,电视理论目前还处于原始积累阶段。由于历史的原因,电视理论的基本学术话语或来自于一般新闻传播学,或来自于艺术学。而电视本身集传播与艺术于一体的特殊性质,使得单纯从新闻传播学或单纯从艺术学出发所推出的话语系统与自身内在要求不尽吻合。如何才能找到属于电视自身的,或具有电视自身本质规定性的学术话语,是未来中国电视面临的十分艰巨的任务。只有学术话语获得了独特性,才有可能带动一个成熟的理论的形成。 再次,电视理论自身的创新是国家“理论创新”、“知识创新”的时代要求。中国电视“理论创新”,离不开中国电视实践提的鲜活素材,离不开其他成熟理论的滋养和辐射,更离不开博大精深的数千年民族文化的营养和哺育。当然,也要借鉴其他先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学术理论、传媒理论。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电视理论的创新可以找到扎实有力的依托。由于中国电视是一个新兴的正在蓬勃发展的事业领域,中国电视的“理论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对于丰富充实国家的“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工程便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而国家的“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的工程也不能不包含中国电视的理论创新。
中国电视的理论创新既有实践的要求,更有自身丰富、完善、成熟的要求。只有大胆地创新才可能使这个后起的理论具有现代的气质和时代的内涵,才可能超越传播学术理论的约束,找到自己的空间和天地。
三、中国电视理论创新的主要任务和主要内涵
中国电视理论创新的主要任务,简单说就是解决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电视实践的战略战术问题,推动中国电视体系自身的完善和成熟。而中国电视“理论创新”的主要内涵则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对电视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作出理论阐释。中国电视实践在迅疾发展中不断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这里既有全局意义上的战略性问题,也有局部的、微观的战术性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理解和认识这些问题,如何清醒地把握这些问题是中国电视理论义不容辞的职责。 „„
(更多书摘)
书摘
中国电视纪录片尽管历史不长,但却成长迅疾。就作品而言,不论是作品的数量、质量,还是作品的社会影响,还是作品在电视媒体中的地位,都是令人欣喜的。就队伍而言,不仅职业的电视纪录片创作力量日益壮大,而且一批有作为、有影响的学者、作家、思想家、社会精英、社会名流也纷纷加入到电视纪录片的策划、创作队伍中来,可渭人才济济。就格局而言,电视纪录片主流文化形态、精英文化形态、大众文化形态鼎足而立,各有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同时也时有合流趋向,可谓多元并存。我们可以说,中国纪录片总体上体现了中国电视的创作实力、人才实力,也显示了未来发展的不可限量的潜力。所以,作为一种电视重要的存在形态,中国电视纪录片理当承担起自己的文化使命:为中国民族影视文化建设提供更好、更多的素材资源。
(二)历史使命:为中国社会、历史留下永久的活的记忆
纪录片最为独特而又可贵的价值在于其忠实地“纪录”活的历史、正在发生的历史。今天我们从电视荧屏上看到的百年来世界风云人物、重大历史场景和丰富生动的社会历史事相,多是老电影纪录片保存下来的。电视纪录片以其技术上的相对便利、承载量上的相对阔大、传播渠道上的相对丰富,而比电影纪录片容纳更丰富而广阔的社会生活信息内涵。如果说20世纪20年代一80年代电影纪录片为记录、保存活的社会历史做出了重要贡献,那么从20世纪90年代迅速大起来的电视纪录片,则理当在未来中国社会历史生活的“纪录”中大显身手,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中央电视台社教中心纪录片部长期承担重大电视纪录片的组织、筹划、运作工作,在这一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联合各地方电视媒体纪录片工作者共同协作拍摄大型电视纪录片的进程中,既带出了创作队伍,又推动了电视纪录片在中国的发展。
从《中国家庭》的组织、筹划、运作到《中国人》的组织、筹划、运作,这个创作集体在对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认识上,显得越来越清晰、明了和自觉。如果我们的电视纪录片工作者都能有这样的认识,我相信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历史品格还会有一个较大的飞跃和进步。如果若干年后,人们还希望能够从这些优秀电视纪录片中,获得对于中国社会历史的活的记忆,那我们就可以自豪地说:中国电视纪录片已经出色的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三)时代使命:为时代谱写理想之歌
我们正处于一个剧烈变革的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社会境况、精神世界也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与震荡。人们迫切地期盼着有一种健康、积极、安定、祥
和的状态、境况与世界。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们常常从身边的榜样那里学得生存的艺术,换来心理的平衡,达到安宁的境地,获得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电视纪录片以记录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为己任,恰好在这一方面与观众有着天然的贴近感与亲和力,如能在纪录片中灌注强有力的时代精神,为时代提炼、概括、表述出最富生命力的“理想之歌”,那就不仅能得到观众们的亲近,而且还能得到观众们由衷的敬佩与折服。当然,我们反对“假”、“大”、“空”类口号宣传式的话语,也反对没有任何生活的观察体验,就乱吹、乱拍、乱涂抹的不良创作风气,我们欢迎的是扎扎实实地深入生活,在深刻的生活观察体验基础上,以独到的视角,提炼、概括出富于鲜明时代气息、发人深省、催人奋进、感人肺腑的人物、故事与思想。《中国人》在这一方面已经做出了成功的探索,那些不畏艰难、坚韧不拔、勇于开拓、积极乐观的人物形象,那些真实感人、生动鲜活、引人入胜的情节故事,那些深刻透辟、视角独特、充满智慧的思想观点,汇成时代的“理想之歌”,给人们留下难忘的记忆。中国电视纪录片在未来的日子里,理当更加自觉地承担起这样的时代使命,与广大观众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
(四)美学使命:为电视纪录片创作提供新的美学理念
电视纪录片的素材来源主要是现实生活的原生态非虚构的信息,而电视纪录片的创作则是对这些现实生活原生态非虚构信息的有机组织、创造性地整理、加工、提炼、概括、升华。因此,对于电视纪录片创作来说,至少有两大难题:一是对生活原生态非虚构信息的获取、捕捉与选择;二是对已捕捉、获取信息的整理、加工、提炼、概括与升华。在第一个难题中,主要需做的工作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在上述文字中,我已就《中国人》从“外在真实”到“内在真实”的开掘过程做了详尽分析。在第二个难题中,主要需做的工作是“删繁就简”、“深入浅出”、“由表及里”,即美学品格的提升。本文所谈的《中国人》在美学境界的实现、叙事艺术水平的提高等方面的努力,都是电视纪录片创作中提升美学品格的关键。实际上,电视纪录片创作的美学理念在长期的积累中。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库存。不断地总结已有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具体创作实际,探索新的美学理念,为整体提高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水平而探索新的路径,是未来电视纪录片义不容辞的美学使命。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人》的成就是就其作为一个整体而言的,其规模、其气势、其内涵、其探索,从整体上应当给予高度评价,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人》中所有的纪录片都达到了这样的水平。由于选题、前期准备、拍摄过程、后期制作等多个环节中难免出现的疏漏或不充分,加上创作人员来源复杂、水平也不整齐,使得各部纪录片之间并未达到同一水平线。即使是那些非常优秀、为人称道的片子,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或问题,这是如此庞大规模的
大型电视节目所难以避免的。如有些纪录片没有捕捉到特别富于表现力的场景、细节;有些纪录片不够“集中”,主人公形象没有树立起来;有些纪录片采访平庸,缺乏信息量;有些纪录片创作主体观点不够清晰,让人费解;有些纪录片拥有很好的素材基础,却缺乏“点睛之笔”;有些纪录片收场太急,缺乏必要的背景、情节铺垫;有些纪录片阐释过于明确、单一,失却其应有的丰富性;有些纪录片对于对象本身存在的内在冲突、矛盾开掘不够,流于平面化,缺乏立体感;有些纪录片叙事过于平淡,缺乏节奏和变动;有些纪录片在处理创作者与被拍摄对象的关系上,不是过远,就是过近,不够准确、恰当„„因此《中国人》具体深入到每一部纪录片,还有一些需继续探讨、继续提高之处。
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尤其是纪录片工作者
自身不懈的坚持和努力,才能不断进步。我们需要《中国人》这样有组织、有规划、大气势、大规模的主流电视纪录片,我们同样需要思想新锐、视角独特、内容别致、样式新颖,有先锋意识、先锋理念的精英电视纪录片,我们还需要情感炽热、内容形式通俗、观赏性强、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大众电视纪录片。总之,多种文化形态共生共荣、共同前进,才能形成中国电视纪录片的良好的文化格局,才能形成中国电视文化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二节 视点
当电视纪录片确定了选题以后,也就是说解决了“拍什么”的问题之后,我们就会面临“怎么拍”和“为什么拍”的问题,而“视点”的确立则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钥匙。一部电视纪录片能否得以顺利、成功地拍摄和制作,“视点”的确立与“视点”的选择,庄往决定了未来电视纪录片的风格、样式,及可能取得的思想艺术水平。关于“视点”的问题,在我们的电视纪录片创作与研究中多有涉及,但还少有系统、完整而全面、深入的梳理与表述,因而有必要专门就电视纪录片的“视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一、什么是电视纪录片的“视点”
从字面上看,“视”字的含义无非是视野、观察、观照;而“点”的含义则为着眼点、立足点、切入点; “视”与“点”合起来,成为“视点”,意味着在某个着眼点、立足点、切入点上打开视野,进行观察、观照。
对于电视纪录片而言,“视点”的含义,又有它特有的规定性,即电视纪录片的“视点”应当是符合电视纪录片创作、拍摄、制作、传播规律的一个概念。具体说来, “视点”在电视纪录片的创作、拍摄、制作、传播过程中,体现为创作者的角色、创作主题、叙事角度的选择。
„„
(目录)
中国电视呼唤理论创新(代序)
上篇 再现与表现
第一章 电视剧:标准·取向情境设计
——以“现实题材长篇电视剧”为例
第一节 关于现实题材长篇电视剧的评价标准
第二节 当前“现实题材长篇电视剧”的总体取向与问题
第三节 “现实题材长篇电视剧”的情境设计
第四节 源于生活融于生活
——现实题材影视作品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第二章 纪录片:品格·视点·文献记录
第一节 品格与使命——兼评50集纪录片《中国人》
第二节 视点
第三节 文献记录——从《共产党宣言》说起
第三章 法制类
节目:成长历程·意义·问题与关系
第一节 电视法制节目的成长历程简述
第二节 电视法制节目持续走红趋热的主要原因及意义
第三节 电视法制节目目前普遍存在的五个问题
第四节 电视法制节目创作中的十个辩证关系
第四章 引进类节目: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化选择
第一节 开放度-本土化-传播艺术
——中国电视引进节目特质探析
第二节 CCTV国际部节日点评
第五章 游戏娱乐节目:“电视娱乐热”留给我们的思考
第一节 电视观众喜欢有“味道”的娱乐节目
——并非一个“玩”字了之
第二节 电视文化呼唤理性的批评话语
——并非一个“不屑”了之
第三节 传播媒体需要健康的“娱记”队伍
——并非一个“炒”字了之
第六章 晚会类节目:电视春节晚会三论
——CCTV2002春节联欢晚会说起
第一节 难点:对于四大功能的把握与处理
第二节 重点:节目系统的构建
第三节 特点:电视传播的“点”的选择
第七章 DV类节目:非职业影像运动
第一节 DV成为中国影像先锋的背景
第二节 DV的社会、文化、影像价值评价
第三节 目前DV创作的发展和应注意的问题
中篇 接受与创造
下篇 访谈与综论
后记
中美电视剧比较研究
作者:曲春景
市场价:¥
卓越价:¥24.30元折扣:69折节省:10.70元
SVIP 价:¥23.40元折扣:66折节省:11.60元
·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ISBN:7542620800
·国别:中国大陆
·版次:1
·出版日期:2005-3
·开本:32
·精简装:平装
·页数:569
大众文化与审美(电视艺术论)/文艺学与美学丛书
作者:苗棣等编
市场价:¥
卓越价:¥20.60元折扣:79折节省:5.40元
SVIP 价:¥19.80元折扣:76折节省:6.20元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目 录
·出版社: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电视艺术理论编
·ISBN:7810852248 真实与游戏
·编者:苗棣, 王昕 ——对中国当代电视审美文化格局的一·版次:1 种理解„„„„„„„„苗 棣王 昕 ·开本:0 电视剧故事的发生„„„„„倪学礼 ·精简装:平装 否定与重建„„
·页数:0
书摘
自文化转型以来,古典题材电视历史剧和作为电视历史故事剧主体的“戏说剧”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欢迎。同时,随着电视剧的播出,这两类电视剧中暴露出来的一些思想倾向和美学问题也不断引起学术界和电视剧爱好者的关注,形成一波又一波的争论热点。
相对于电视历史故缸剧,另一些电视剧注重历史真实性,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有基本的历史依据,可以称之为“电视历史剧”。新时期以来创作的这类电视剧有《战国》、《孔子》《努尔哈赤》、《唐明皇》、《武则天》、《三国演义》、《雍正王朝》、《太平天国》、《康熙王朝》以及将要播出的《秦始皇》、《乾隆王朝》等等。作为艺术样式的电视历史剧的审美品格并不必然高于电视历史故事剧,具体要看它对历史真实性的尊重程度,达到的艺术真实性的高度,在电视
历史剧艺术发展史坐标上取得的美学成就;其中,重要的是要考察创作者足否采取唯物史观的观察视角、作品反映出来的“人民性”以及渗透于人物和情节有机构成中的历史主义/现实主义美学精神。在我们看来,如果把上个世纪80年 代和90年代“文化转型”以来的电视历史剧做一比较,在总体上这类电视剧的艺术成就有一个“走低”的大趋势,虽然数量上有了极大地增长,时常形成收视热点。
“文化身份暧昧”、“精英化程度降低”、“艺术趣味庸常化”,是文化转型以来这类电视剧中存在的美学问题。在故事性、“社会热点相关性”、娱乐性大为增强的同时,一些历史剧中创作者主体意识减弱,唯物史观动摇,封建意识回潮,人文精神淡化,艺术构成有机化程度降低的情况;文本情节碎片化、拼贴化,在文本意蕴方面的“多主题”导致“无主题”;文本意蕴的减弱或丧失,义导致了文本的情节化、平面化倾向,成为一种“被阉割的历史剧”。
在这方面,电视历史剧《太平天国》是一个很好的分析材料。也许,在一个艺术消费商业化的年代,“太平天国”的故事,对迫切需要“游戏与狂欢”的大众来说,是一个过于沉重的话题;对知识分子来讲,又易于起纷争,人言人殊;对官方来说,仍然要维护既定的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评价。这部电视剧 的收视率遭到失败,除了“话题”的“不合时宜”,在艺术创作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作者想在一部电视剧内把“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一网打尽,无奈“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难于做到统一,成了个“四不像”,丢失了创作者的审美主体性。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历史剧,属于主旋律题材的作品。它本来就是电视历史剧中间的一个类型,由于它的种种特殊性,在电视艺术生产乃至在整个文化生产中起着导向和示范作用。周恩来这样说过:“演现代剧可以表现时代精神,演历史剧也可以表现时代精神。这要表现得适当,不是把现实生活放到历史剧里去。”“所谓时代精神,不等于把党的决议搬上舞台。不能把时代精神完全解释为党的政策、党的决议。时代精神也只能通过时代的一个侧面表现出来。只要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合乎那个时代就行。”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多数取材于“辛亥革命”以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历史,按规定要报经全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电视剧领导小组审查批准后方可生产,如《长征》、《中国命运的决战》、《开国领袖毛泽东》等。这类剧是中国的国情使然,实际上是用形象化的手法为中国革命史著史立传。由于这些历史人物、历中事件本身具有的影响力,加上领导的重视和艺术家的用心,这类剧往往比较自觉追求有艺术的思想和有思想的艺术的和谐统一,从而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但也应当看到,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拍摄也应遵循自身独特的艺术规律。只讲故事不讲人,只讲优秀不讲性格,伟人的“太神圣”和“太平凡”倾向,是这类剧目中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比较优秀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做到了有机统一的佳作,当首推《长征》。 以现在和当代为标志界限, 电视历史故事剧则包括了电视“传统历史故事剧”和当代时期(上世纪90年代以来)生产的“电视戏说剧”;前者大体上尊重艺术史上已有关于“历史故事”的传统小说、戏曲等文艺作品既存的人物性格、人物关系和故事框架,以“忠实”为原则;后者的生产以电视剧艺术发展史的“当代时期”为起点,以“背离历史”为原则,以“游戏和狂欢”为旨趣,文本中的主要人物名称仅仅具有“符号”性质,多数人物、事件及其组成的故事情节,是当代许多社会热点问题的“置换与浓缩”,以文本的现实相关性吸引观众的注
意力。但在实践中,电视历史故事剧的这两个亚类型颇难分别,特别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我们看来,曾在荧屏上火爆一时的《戏说乾隆》、《戏说慈禧》、《少年包青天》、《还珠格格》、《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 《神医喜来乐》、 《宰相刘罗锅》、 《新梁山伯与祝英台》、《新白娘子传奇》、《杨家将》、《大明宫词》、《大宅门》等电视剧,只能算是“电视历史故事剧”。目前,“电视戏说剧”的生产成为了电视历史故事剧类型中的主体部分。这个名称中的“历史”二字,只是相对于“现实”而言,并非指历史上曾经真的存在过,是一种“假借”。在电视历史故事剧中,根据金庸等人的武侠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天龙八部》、《笑傲江湖》、 《射雕英雄传》、《雪山飞狐》等,具有“武侠文化特性”、“中国功夫特性”,又有相对独立性,可以称之为“武侠电视剧”。电视历史故事剧近年来走红荧屏,其中审美品质有高下之分,是一种迫切需要研究和分析并在政策层面加以规范的当代电视文化现象。
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戏说乾隆》、《戏说慈禧》等香港商业电视剧在大陆的陆续播出,大陆的电视剧生产者群起而效之,使电视历史故事剧这种类型逐渐在我国大陆大行其道,甚至干脆以“戏说剧”来指代这类电视剧。正如我们在上面所指出的那样,这类娱乐性比较强的大众文化类型的电视剧受到艺术消费市场的欢迎,与社会文化转型、文化政策宽松、电视传媒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密不可分。市场经济社会肯定了人的各种欲望的某种程度的合理性,认可了大众对自己喜好的类型艺术产品的消费权,并推进了艺术民主化进程。同时,市场经济社会带来的各种竞争给人们造成了很大心理和精神压力,大众需要在自己的家庭的避风港里娱乐松弛一下,以缓解紧张的神经。市场机制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定生产,所以各种类的电视剧生产部门和电视传媒乐此不疲地生产、播出这类电视剧,从而形成生产和消费的循环。有的知识分子从艺术精神、道德建设、人文关怀的角度,批评这类电视剧“媚俗”,迎合观众的“畸趣”,这种循环是一种“恶性循环”;有的学者则认为人无论高低尊卑,都有“俗人”、“俗味”、“俗趣”的一面,所以市场社会的艺术生产“难以免俗”,媒体“媚俗”也不是全无道理。况且,现在毕竟不是计划经济时代了,让全国人民都看几台“样板戏”。
其实,争执的实质在于如何理解电视剧艺术形式的“本质”和“本性”,对电视剧“媒介属性、艺术属性、商品属性”之间关系的不同理解,所以就产生了“媒介本性论”、“艺术本性论”、“商品本性论”几种不同立足点的看法。 „„
所属分类 图书 > 艺术与摄影 > 影视艺术 > 影视艺术理论
书评
题解
“大众文化”的两个重要条件就是电视、电影等高科技传媒诞生和消费社会、市民社会的出现。在我们看来,对“大众文化”这一术语的理解,暂且可以简单地分为广义和狭义两解:其一,从文艺形式变迁的角度来说,“大众文化”是相对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传统艺术形式而存在的“大众传媒艺术形式”,在一定意义上讲,大众文化就是媒介文化。如电影、电视剧以及其他大批量的电视文艺、广播文艺品种,丰富多样的网络艺术样式,等等。相对于传统艺
术形式,媒介艺术形式具有强烈的复制性、商业性、大众广泛性、浓郁的游戏与娱乐功能,具有更大的时空覆盖力和社会影响力。其二,从文化类型的角度来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转型而来的社会文化转型,相对于主导文化、精英文化而存在的大众文化类型异军突起,并以其大批量的产品占据了文化市场的半壁江山。大众文化在催生艺术民主化、政治民主化的同时,也对社会的良性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如何对作为文化类型而存在的大众文化作出评价,不同的文化批判者站在不同的文化立场给予了不同的价值判断。以电视剧为例,其实,争执的实质在于如何理解电视剧艺术形式的“本质”和“本性”,对电视剧“媒介属性、艺术属性、商品属性”之匿关系的不同理解,所以就产生了“媒介本性论”、“艺术本性论”、“商品本性论”几种不同立足点的看法。
主导文化/国家意识形态文化、精英文化/人文知识分子文化、大众文化/通俗文化/流行文化动态形成了当代中国的审姜文化生态格局,它们之间既相互磨擦和冲突,又相互借鉴和渗透。
电视文化场域,如同一个棱镜,其内在的结构反映了主导、精英、大众文化等各种力量间的冲突与融合。在当代中国电视文化场域内,三种文化都不会一统天下,但又不会形成“均质”或“均势”,因为它们所占据的位置不同,从而形成各种权力关系;场域本身对电视文化的动态演进具有在先的制约作用,彤成基础和前提意义的游戏规则。
就主要倾向而论,改革开放以前的中国审美文化,处于艺术/文化泛政治化时期,新时期是一个讲求审美自律的年代,后新时期则是一个艺术商业化倾向凸显的阶段。在上世纪80午代特定的政治、文化气候中,艺术开展了“向内转”运动,并孕育了审美主体性和审美自律性的扩张态势;在“前新时期”和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后新时期”,艺术/文化的政治他律性和商业他律性,对审美自律性进行了强力转”;审美自律性在“防守反击”“塑形”,强迫艺术/文化“向外中,曲折地表达自身,顽强地追求自己的生存权。究其实,艺术/文化本身不是一个“客体”。它必然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结合在一起,并在对后者审美化、艺术化的表现中,呈现出主导性的审美取向,展现自身的历史性主体性身份建构。艺术离不开对政治、社会历史的表达,离不开商业化或非商业化的生存语境。但无论如何,丧失了审美性和艺术性,也就取消了艺术和审美本身。对今天的艺术批评和文化批评来说,如何动态把握艺术自律性和他律性、艺术性和商业性、艺术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关系,促进电视剧艺术生产和整个文化产业的良性发展,是一个值得认真反思和研究的问题。
收到本编中的八篇文章,可以看作在电视文艺场域内的“表演”。它们或控讨电视艺术的内部规律,或探讨外部规律;有人做文艺研究,有人做文艺研究,有人做文化研究,有人探讨艺术与技术的关系,有人论及传统艺术形式与电视艺术形式的嫁接与转换。
行走江湖(张纪中著)
作者:张纪中
市场价:¥
卓越价:¥22.20元折扣:79折节省:5.80元
SVIP 价:¥21.40元折扣:76折节省:6.60元
用户评分 暂无用户评分
编辑推荐
我们的工作就成了“浓缩日月精华”了。它不是“浓缩人生精华”的意思,是年年月月日日夜夜的消耗,到了你们的手中只是那样不能算厚的一盒刻录光盘,来换得你们的眼泪,笑容,或者骂声。而现在,除了那样的交换,张纪中又开始用文字与读者的感受交换了。
在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完全真实的张纪中,和他所经历的拍武侠剧的是是非非。
[看更多编辑推荐]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
·ISBN:7805749272
·版次:2005-4-1
·出版日期:1899-12
·精简装:平装
·页数:328 目 录 触碰岁月的感觉(自序) 1 武侠三部曲 2 《天龙八部》人物 3 “侠”说 4 一个曾经的故事:笑笑傲傲三百六十五天
5 话说《神雕侠侣》
„„
[看更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