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模板更改

(数学建模论文书写基本框架, 仅供参考)

题目(黑体不加粗三号居中)

摘要(黑体不加粗四号居中)

(摘要正文小4号,写法如下)

注:为主要说明

为框架结构 为可选部分

(第1段) a 首先简要叙述所给问题的意义和要求,b 因此本文对。。。。。。。(概

述问题关键词)进行了研究,c 利用。。。。。。(概述主要方法)进行了完整的建模,d 对建模的过程做简单介绍

(第2段) a 对于问题1我们用。。。。。。。。数学中的。。。。。。。。首先建立了。。。。。。。。

模型I 。在对。。。。。。。。模型改进的基础上建立了。。。。。。。。。模型II 。

b 对模型进行了合理的理论证明和推导,所给出的理论证明结果大约为。。。。。。。。。,c 然后借助于。。。。。。。数学算法和。。。。。。软件,对附件中所提供的数据进行了筛选,去除异常数据, 对残缺数据进行适当补充, 并从中随机抽取了3组数据(每组8个采样)对理论结果进行了数据模拟,结果显示,理论结果与数据模拟结果吻合。(方法、软件、结果都必须清晰描述,可以独立成段,不建议使用表格)

(第3段) 对于问题2我们用。。。。。。。。 (第4段) 对于问题3我们用。。。。。。。。

如果题目单问题,则至少要给出2种模型,分别给出模型的名称、思想、软件、结果、亮点详细说明。并且一定要在摘要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型进行比较,优势较大的放后面,这两个(模型)一定要有具体结果。

(第5段) 如果在……条件下,模型可以进行适当修改,这种条件的改变可能来自你的一

种猜想或建议。要注意合理性。此推广模型可以不深入研究,也可以没有具体结果。

关键词:本文使用到的模型名称、方法名称、特别是亮点一定要在关键字里出

现,5~7个较合适。

注:字数700~1000之间;摘要中必须将具体方法、结果写出来;摘要写满几乎

一页,不要超过一页。摘要是重中之重,必须严格执行!。

页码:1(底居中)

目录

一、 问题重述(第二页起黑四号) . ...................................................................................... 4 1.1引言 . ................................................................................................................................... 4 1.2问题 . ................................................................................................................................... 4 二、问题分析 . .................................................................................................................................. 5

2.1概述 . ................................................................................................................................... 5 2.2问题1的分析 . ................................................................................................................... 5

2.3问题2的分析 . ................................................................................................................... 5 三、模型假设(4号黑体) . ........................................................................................................... 6 四、定义与符号说明(4号黑体) . ............................................................................................... 7 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4号黑体) . ........................................................................................... 8

5.1准备工作(4号宋体) . .................................................................................................... 8

5.1.1数据的处理 . ........................................................................................................... 8 5.1.2聚类分析(进行采样) . ....................................................................................... 8 5.1.3预测的准备工作 . ................................................................................................... 8 5.2问题1(4号宋体) . ......................................................................................................... 8

5.2.1模型I(。。。。。。的模型) . ...................................................................................... 8 5.2.2模型II(。。。。。。的模型) . .................................................................................... 9 5.2.3模型III(。。。。。。的模型) . ................................................................................ 10 5.2.4问题1的三种数学模型的比较。 . ..................................................................... 10 5.3第三部分:问题2的。。。个模型(4号宋体) ........................................................... 10 5.4第四部分:问题3的。。。个模型(4号宋体) ........................................................... 10 六、模型评价与推广 . .................................................................................................................... 11

6.1模型的优点 . ..................................................................................................................... 11 6.2模型的缺点 . ..................................................................................................................... 11 6.3模型的改进/模型的推广性分析 . ................................................................................... 11 七、参考文献(4号黑体) . ......................................................................................................... 11 八、附录(4号黑体) . ................................................................................................................. 12

8.1附录一 . ............................................................................................................................. 12 8.2附录二 . ............................................................................................................................. 12

一、 问题重述(第二页起黑四号)

1.1引言

将原问题的引言简单化,具体化

1.2问题

描述原问题

在保持原题主体思想不变下,可以自己组织词句对问题进行描述,主要数据可以

直接复制,对所提出的问题部分基本原样复制。篇幅建议不要超过一页。大部分文字提炼自原题。

二、问题分析

主要是表达对题目的理解,特别是对附件的数据进行必要分析、描述(一般都有数据附件),这是需要提到分析数据的方法、理由。如果有多个小问题,可以对每个小问题进行分别分析。(假设有3个问题) 2.1概述

这是一个。。。(规划问题?评价问题?预测问题?)问题,描述此问题的特点难点

2.2问题1的分析

a 描述问题一所涉及的案例,对问题1研究的意义的分析。

b 通过描述,得出问题1属于。。。。。数学问题,对于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数学方法的分析。

c 对附件中所给数据特点的分析。 d 对问题1所要求的结果进行分析。

由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将首先建立一个。。。。。。的数学模型I, 然后将建

立一个。。。。。。。的模型II, 。。。。。。。。。。对两者的结果分别进行预测,并将结果进行比较.

2.3问题2的分析

a 描述问题一所涉及的案例,对问题1研究的意义的分析。

b 通过描述,得出问题1属于。。。。。数学问题,对于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数

学方法的分析。

c 对附件中所给数据特点的分析。 d 对问题1所要求的结果进行分析。

由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将首先建立一个。。。。。。的数学模型I, 然后将建立一个。。。。。。。的模型II, 。。。。。。。。。。对两者的结果分别进行预测,并将结果进行比较.

。。。。。。。。。。。。。。。。。。。。。。。。。。。。。。。。。。。。。。。。。。

三、模型假设(4号黑体)

(以下小4号)

1. 假设题目所给的数据真实可靠;

2. 3. 4. 5. 6.

。。。。。。。。。。。。。。。。。。。。。。。。。。。。。。。。。。。。。。。。。。。。。。。。。。。

注意:假设对整篇文章具有指导性,有时决定问题的难易。一定要注意假设的

某种角度上的合理性,不能乱编,完全偏离事实或与题目要求相抵触。注意罗列要工整。

①为问题有帮助的所有假设都应该在此出现,包括题目中给出的假设!

②重述不能代替假设!也就是说,虽然你可能在你的问题重述中已经叙述了某个假设,但在这里仍然要再次叙述!

③与题目无关的假设,就不必在此写出了

四、定义与符号说明(4号黑体)

(对文章中所用到的主要数学符号进行解释小4号)

尽可能借鉴参考书上通常采用的符号,不宜自己乱定义符号,对于改进的一些模型,符号可以适当自己修正(下标、上标、参数等可以变,主符号最好与经典模型符号靠近)。对文章自己创新的名词需要特别解释。其他符号要进行说明,

注意罗列要工整。如“x ij ~第i 种疗法的第j 项指标值”等,注意格式统一,不要出现零乱或前后不一致现象,关键是容易看懂。

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4号黑体)

5.1准备工作(4号宋体) 5.1.1数据的处理

1、。。。。。。数据全部缺失,不予考虑。 2、对数据测试的特点,如,周期等进行分析。

3、。。。。。。数据残缺,根据数据挖掘等理论根据。。。。。变化趋势进行补充。 4、对数据特点(后面将会用到的特征)进行提取。 5.1.2聚类分析(进行采样)

用。。。。。。。软件聚类分析和各个不同问题的需要,采得。。。组采样,每组5-8个采样值。将采样所对应的特征值进行列表或图示。 5.1.3预测的准备工作

根据数据特点,对总体和个体的特点进行比较,以表格或图示方式显示。 5.2问题1(4号宋体) 5.2.1模型I(。。。。。。的模型)

1. 建模思路:

①对问题的详尽分析;

②该种模型的一般数学表达式,意义,和式中各种参数的意义。注明参考文献。

③完成内容阐述所必需的公式推导、图表等 2. 模型建立:

①建立模型并对模型作出必要的解释,说明问题1适用用此模型来解决,并将

模型进行改进以适应问题1。

②借助准备工作中的采样,(用拟合等方法)确定出模型中的参数。对于你所建

立的模型,最好能对其中的每个式子都给出文字解释。

③ 给出问题1的数学模型I 表达式和图形表示式 ④给出误差分析的理论估计。

3. 求解方法:

给出你的求解思路,最好能像写算法一样,写出你的算法。

4. 求解结果:

你的求解结果必须精心设计(最好使用表格的形式),使人一目了然。

结果必须要全,对于你求解的一些必须的中间结果,也必须在这里反映出来。

5. 模型的分析与检验

在计算出相应的结果之后,你必须对你的结果做出相应的解释。 因为你的结果往往是数学的结果,一般人无法理解。 你必须归纳出你的结论和建议。 这里主要应包括:

①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是否达到了建模目的? ③模型的适用范围怎样?

④模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如何?

将模型I 进行数值计算,并与附件中的真实采样值(进行列表或图示)比较。对误

差进行数据分析。

5.2.2模型II(。。。。。。的模型)

1. 建模思路:

①对问题的详尽分析;

②该种模型的一般数学表达式,意义,和式中各种参数的意义。注明参考文献。 ③完成内容阐述所必需的公式推导、图表等 2. 模型建立:

①建立模型并对模型作出必要的解释,说明问题1适用用此模型来解决,并将

模型进行改进以适应问题1。

②借助准备工作中的采样,(用拟合等方法)确定出模型中的参数。对于你所建

立的模型,最好能对其中的每个式子都给出文字解释。

④ 给出问题1的数学模型I 表达式和图形表示式

④给出误差分析的理论估计。

3. 求解方法:

给出你的求解思路,最好能像写算法一样,写出你的算法。

4. 求解结果:

你的求解结果必须精心设计(最好使用表格的形式),使人一目了然。

结果必须要全,对于你求解的一些必须的中间结果,也必须在这里反映出来。

5. 模型的分析与检验

在计算出相应的结果之后,你必须对你的结果做出相应的解释。 因为你的结果往往是数学的结果,一般人无法理解。 你必须归纳出你的结论和建议。 这里主要应包括:

①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是否达到了建模目的? ③模型的适用范围怎样? ⑤ 模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如何?

将模型I 进行数值计算,并与附件中的真实采样值(进行列表或图示)比较。对误差进行数据分析。

5.2.3模型III(。。。。。。的模型)

。。。。。。。。。。。。。。。。。。。。。。。。。。。。。 5.2.4问题1的三种数学模型的比较。

对三种模型的优点和缺点结合原始数据和模拟预测数据进行比较。给出各自得优点和缺点。

5.3第三部分:问题2的。。。个模型(4号宋体)

。。。。。。。。。。。。。。。。。。。。。。。。。。。。。。。。。

5.4第四部分:问题3的。。。个模型(4号宋体)

。。。。。。。。。。。。。。。。。。。。。。。。。。。。。。。。。

六、模型评价与推广

6.1模型的优点

6.2模型的缺点

6.3模型的改进/模型的推广性分析

对本文中的模型给出比较客观的评价,必须实事求是,有根据,以便评卷人参考。 推广和优化,需要挖空心思,想出合理的、甚至可以合理改变题目给出的条件的、不一定可行但是具有一定想象空间的准理想的方法、模型。(大胆、合理、心细。

反复推敲,这段500字半页左右的文字,可能决定生死存亡。)

这一部分应包括:

①你的模型完成了什么工作?达到了什么目的?得出了什么规律?

②你的建模方法是否有创造性?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什么思路?结果有什么理论或实际用途?

③模型中有何不足之处?有何改进建议?

④模型中有何遗留未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可能的关键点和方向。

七、参考文献(4号黑体)

(书写格式如下)

[1] 作者名1, 作者名2. 文章名字. 杂志名字,年,卷(期):起始页码-结束页码

(期刊杂志)

[2] 作者名1, 作者名2. 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年,起始页码-结束页码(书籍)

[3] 作者名1, 作者名2. 文章名字. 年,卷(期):起始页码-结束页码,网页地

址。(网上资源)

[4] 李传鹏,什么是中国标准书号, 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2.asp?pgid=51440&pid=462752006-9-18。

[5] 徐玖平、胡知能、李军,运筹学(II 类),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

[6] Ishizuka Y, AiyoshiE. Double penalty method for bilevel optimization problems.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24: 73- 88,1992。

注意:5篇以上!

八、附录(4号黑体)

8.1附录一

8.2附录二

(正文中不许出现程序,如果要附程序只能以附件形式给出)

不便于编入正文的资料都收集在这里。

应包括:

①某一问题的详细证明或求解过程;

②流程图;

③计算机源程序及结果;

④较繁杂的图表或计算结果(一般结果只要不超过A4一页,尽量都放在正文中)。

2006年数学建模评分参考标准:

摘要(很重要) 5分

数据筛选 35分

数学模型 35分

数据模拟 15分

总体感觉 10分

特别注意:

1、 问题的结果要让评卷人好找到;显要位置---独立成段

2、 摘要中要将方法、结果讲清楚;

3、 可以有目录也可以不要目录;

4、 建模的整个过程要清楚,自圆其说,有结果、有创新;

5、 采样要足够多,每组不少于7个;

6、 模型要与数据结合,用数据验证过;

7、 如果数学方法选错,肯定失败;

8、 规范、整洁;总页数在35~45之间为宜。

9、 必须有数学模型,同一问题的不同模型要比较;

10、 11、 数据必须有分析和筛选; 模型不能太复杂,若用多项式回归分析,次数以3次为好。

(数学建模论文书写基本框架, 仅供参考)

题目(黑体不加粗三号居中)

摘要(黑体不加粗四号居中)

(摘要正文小4号,写法如下)

注:为主要说明

为框架结构 为可选部分

(第1段) a 首先简要叙述所给问题的意义和要求,b 因此本文对。。。。。。。(概

述问题关键词)进行了研究,c 利用。。。。。。(概述主要方法)进行了完整的建模,d 对建模的过程做简单介绍

(第2段) a 对于问题1我们用。。。。。。。。数学中的。。。。。。。。首先建立了。。。。。。。。

模型I 。在对。。。。。。。。模型改进的基础上建立了。。。。。。。。。模型II 。

b 对模型进行了合理的理论证明和推导,所给出的理论证明结果大约为。。。。。。。。。,c 然后借助于。。。。。。。数学算法和。。。。。。软件,对附件中所提供的数据进行了筛选,去除异常数据, 对残缺数据进行适当补充, 并从中随机抽取了3组数据(每组8个采样)对理论结果进行了数据模拟,结果显示,理论结果与数据模拟结果吻合。(方法、软件、结果都必须清晰描述,可以独立成段,不建议使用表格)

(第3段) 对于问题2我们用。。。。。。。。 (第4段) 对于问题3我们用。。。。。。。。

如果题目单问题,则至少要给出2种模型,分别给出模型的名称、思想、软件、结果、亮点详细说明。并且一定要在摘要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型进行比较,优势较大的放后面,这两个(模型)一定要有具体结果。

(第5段) 如果在……条件下,模型可以进行适当修改,这种条件的改变可能来自你的一

种猜想或建议。要注意合理性。此推广模型可以不深入研究,也可以没有具体结果。

关键词:本文使用到的模型名称、方法名称、特别是亮点一定要在关键字里出

现,5~7个较合适。

注:字数700~1000之间;摘要中必须将具体方法、结果写出来;摘要写满几乎

一页,不要超过一页。摘要是重中之重,必须严格执行!。

页码:1(底居中)

目录

一、 问题重述(第二页起黑四号) . ...................................................................................... 4 1.1引言 . ................................................................................................................................... 4 1.2问题 . ................................................................................................................................... 4 二、问题分析 . .................................................................................................................................. 5

2.1概述 . ................................................................................................................................... 5 2.2问题1的分析 . ................................................................................................................... 5

2.3问题2的分析 . ................................................................................................................... 5 三、模型假设(4号黑体) . ........................................................................................................... 6 四、定义与符号说明(4号黑体) . ............................................................................................... 7 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4号黑体) . ........................................................................................... 8

5.1准备工作(4号宋体) . .................................................................................................... 8

5.1.1数据的处理 . ........................................................................................................... 8 5.1.2聚类分析(进行采样) . ....................................................................................... 8 5.1.3预测的准备工作 . ................................................................................................... 8 5.2问题1(4号宋体) . ......................................................................................................... 8

5.2.1模型I(。。。。。。的模型) . ...................................................................................... 8 5.2.2模型II(。。。。。。的模型) . .................................................................................... 9 5.2.3模型III(。。。。。。的模型) . ................................................................................ 10 5.2.4问题1的三种数学模型的比较。 . ..................................................................... 10 5.3第三部分:问题2的。。。个模型(4号宋体) ........................................................... 10 5.4第四部分:问题3的。。。个模型(4号宋体) ........................................................... 10 六、模型评价与推广 . .................................................................................................................... 11

6.1模型的优点 . ..................................................................................................................... 11 6.2模型的缺点 . ..................................................................................................................... 11 6.3模型的改进/模型的推广性分析 . ................................................................................... 11 七、参考文献(4号黑体) . ......................................................................................................... 11 八、附录(4号黑体) . ................................................................................................................. 12

8.1附录一 . ............................................................................................................................. 12 8.2附录二 . ............................................................................................................................. 12

一、 问题重述(第二页起黑四号)

1.1引言

将原问题的引言简单化,具体化

1.2问题

描述原问题

在保持原题主体思想不变下,可以自己组织词句对问题进行描述,主要数据可以

直接复制,对所提出的问题部分基本原样复制。篇幅建议不要超过一页。大部分文字提炼自原题。

二、问题分析

主要是表达对题目的理解,特别是对附件的数据进行必要分析、描述(一般都有数据附件),这是需要提到分析数据的方法、理由。如果有多个小问题,可以对每个小问题进行分别分析。(假设有3个问题) 2.1概述

这是一个。。。(规划问题?评价问题?预测问题?)问题,描述此问题的特点难点

2.2问题1的分析

a 描述问题一所涉及的案例,对问题1研究的意义的分析。

b 通过描述,得出问题1属于。。。。。数学问题,对于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数学方法的分析。

c 对附件中所给数据特点的分析。 d 对问题1所要求的结果进行分析。

由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将首先建立一个。。。。。。的数学模型I, 然后将建

立一个。。。。。。。的模型II, 。。。。。。。。。。对两者的结果分别进行预测,并将结果进行比较.

2.3问题2的分析

a 描述问题一所涉及的案例,对问题1研究的意义的分析。

b 通过描述,得出问题1属于。。。。。数学问题,对于解决此类问题一般数

学方法的分析。

c 对附件中所给数据特点的分析。 d 对问题1所要求的结果进行分析。

由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将首先建立一个。。。。。。的数学模型I, 然后将建立一个。。。。。。。的模型II, 。。。。。。。。。。对两者的结果分别进行预测,并将结果进行比较.

。。。。。。。。。。。。。。。。。。。。。。。。。。。。。。。。。。。。。。。。。。

三、模型假设(4号黑体)

(以下小4号)

1. 假设题目所给的数据真实可靠;

2. 3. 4. 5. 6.

。。。。。。。。。。。。。。。。。。。。。。。。。。。。。。。。。。。。。。。。。。。。。。。。。。。

注意:假设对整篇文章具有指导性,有时决定问题的难易。一定要注意假设的

某种角度上的合理性,不能乱编,完全偏离事实或与题目要求相抵触。注意罗列要工整。

①为问题有帮助的所有假设都应该在此出现,包括题目中给出的假设!

②重述不能代替假设!也就是说,虽然你可能在你的问题重述中已经叙述了某个假设,但在这里仍然要再次叙述!

③与题目无关的假设,就不必在此写出了

四、定义与符号说明(4号黑体)

(对文章中所用到的主要数学符号进行解释小4号)

尽可能借鉴参考书上通常采用的符号,不宜自己乱定义符号,对于改进的一些模型,符号可以适当自己修正(下标、上标、参数等可以变,主符号最好与经典模型符号靠近)。对文章自己创新的名词需要特别解释。其他符号要进行说明,

注意罗列要工整。如“x ij ~第i 种疗法的第j 项指标值”等,注意格式统一,不要出现零乱或前后不一致现象,关键是容易看懂。

五、模型的建立与求解(4号黑体)

5.1准备工作(4号宋体) 5.1.1数据的处理

1、。。。。。。数据全部缺失,不予考虑。 2、对数据测试的特点,如,周期等进行分析。

3、。。。。。。数据残缺,根据数据挖掘等理论根据。。。。。变化趋势进行补充。 4、对数据特点(后面将会用到的特征)进行提取。 5.1.2聚类分析(进行采样)

用。。。。。。。软件聚类分析和各个不同问题的需要,采得。。。组采样,每组5-8个采样值。将采样所对应的特征值进行列表或图示。 5.1.3预测的准备工作

根据数据特点,对总体和个体的特点进行比较,以表格或图示方式显示。 5.2问题1(4号宋体) 5.2.1模型I(。。。。。。的模型)

1. 建模思路:

①对问题的详尽分析;

②该种模型的一般数学表达式,意义,和式中各种参数的意义。注明参考文献。

③完成内容阐述所必需的公式推导、图表等 2. 模型建立:

①建立模型并对模型作出必要的解释,说明问题1适用用此模型来解决,并将

模型进行改进以适应问题1。

②借助准备工作中的采样,(用拟合等方法)确定出模型中的参数。对于你所建

立的模型,最好能对其中的每个式子都给出文字解释。

③ 给出问题1的数学模型I 表达式和图形表示式 ④给出误差分析的理论估计。

3. 求解方法:

给出你的求解思路,最好能像写算法一样,写出你的算法。

4. 求解结果:

你的求解结果必须精心设计(最好使用表格的形式),使人一目了然。

结果必须要全,对于你求解的一些必须的中间结果,也必须在这里反映出来。

5. 模型的分析与检验

在计算出相应的结果之后,你必须对你的结果做出相应的解释。 因为你的结果往往是数学的结果,一般人无法理解。 你必须归纳出你的结论和建议。 这里主要应包括:

①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是否达到了建模目的? ③模型的适用范围怎样?

④模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如何?

将模型I 进行数值计算,并与附件中的真实采样值(进行列表或图示)比较。对误

差进行数据分析。

5.2.2模型II(。。。。。。的模型)

1. 建模思路:

①对问题的详尽分析;

②该种模型的一般数学表达式,意义,和式中各种参数的意义。注明参考文献。 ③完成内容阐述所必需的公式推导、图表等 2. 模型建立:

①建立模型并对模型作出必要的解释,说明问题1适用用此模型来解决,并将

模型进行改进以适应问题1。

②借助准备工作中的采样,(用拟合等方法)确定出模型中的参数。对于你所建

立的模型,最好能对其中的每个式子都给出文字解释。

④ 给出问题1的数学模型I 表达式和图形表示式

④给出误差分析的理论估计。

3. 求解方法:

给出你的求解思路,最好能像写算法一样,写出你的算法。

4. 求解结果:

你的求解结果必须精心设计(最好使用表格的形式),使人一目了然。

结果必须要全,对于你求解的一些必须的中间结果,也必须在这里反映出来。

5. 模型的分析与检验

在计算出相应的结果之后,你必须对你的结果做出相应的解释。 因为你的结果往往是数学的结果,一般人无法理解。 你必须归纳出你的结论和建议。 这里主要应包括:

①这个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是否达到了建模目的? ③模型的适用范围怎样? ⑤ 模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如何?

将模型I 进行数值计算,并与附件中的真实采样值(进行列表或图示)比较。对误差进行数据分析。

5.2.3模型III(。。。。。。的模型)

。。。。。。。。。。。。。。。。。。。。。。。。。。。。。 5.2.4问题1的三种数学模型的比较。

对三种模型的优点和缺点结合原始数据和模拟预测数据进行比较。给出各自得优点和缺点。

5.3第三部分:问题2的。。。个模型(4号宋体)

。。。。。。。。。。。。。。。。。。。。。。。。。。。。。。。。。

5.4第四部分:问题3的。。。个模型(4号宋体)

。。。。。。。。。。。。。。。。。。。。。。。。。。。。。。。。。

六、模型评价与推广

6.1模型的优点

6.2模型的缺点

6.3模型的改进/模型的推广性分析

对本文中的模型给出比较客观的评价,必须实事求是,有根据,以便评卷人参考。 推广和优化,需要挖空心思,想出合理的、甚至可以合理改变题目给出的条件的、不一定可行但是具有一定想象空间的准理想的方法、模型。(大胆、合理、心细。

反复推敲,这段500字半页左右的文字,可能决定生死存亡。)

这一部分应包括:

①你的模型完成了什么工作?达到了什么目的?得出了什么规律?

②你的建模方法是否有创造性?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什么思路?结果有什么理论或实际用途?

③模型中有何不足之处?有何改进建议?

④模型中有何遗留未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可能的关键点和方向。

七、参考文献(4号黑体)

(书写格式如下)

[1] 作者名1, 作者名2. 文章名字. 杂志名字,年,卷(期):起始页码-结束页码

(期刊杂志)

[2] 作者名1, 作者名2. 书名. 出版地:出版社,年,起始页码-结束页码(书籍)

[3] 作者名1, 作者名2. 文章名字. 年,卷(期):起始页码-结束页码,网页地

址。(网上资源)

[4] 李传鹏,什么是中国标准书号, http://www.ywtd.com.cn/mypage/page2.asp?pgid=51440&pid=462752006-9-18。

[5] 徐玖平、胡知能、李军,运筹学(II 类),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

[6] Ishizuka Y, AiyoshiE. Double penalty method for bilevel optimization problems. 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 24: 73- 88,1992。

注意:5篇以上!

八、附录(4号黑体)

8.1附录一

8.2附录二

(正文中不许出现程序,如果要附程序只能以附件形式给出)

不便于编入正文的资料都收集在这里。

应包括:

①某一问题的详细证明或求解过程;

②流程图;

③计算机源程序及结果;

④较繁杂的图表或计算结果(一般结果只要不超过A4一页,尽量都放在正文中)。

2006年数学建模评分参考标准:

摘要(很重要) 5分

数据筛选 35分

数学模型 35分

数据模拟 15分

总体感觉 10分

特别注意:

1、 问题的结果要让评卷人好找到;显要位置---独立成段

2、 摘要中要将方法、结果讲清楚;

3、 可以有目录也可以不要目录;

4、 建模的整个过程要清楚,自圆其说,有结果、有创新;

5、 采样要足够多,每组不少于7个;

6、 模型要与数据结合,用数据验证过;

7、 如果数学方法选错,肯定失败;

8、 规范、整洁;总页数在35~45之间为宜。

9、 必须有数学模型,同一问题的不同模型要比较;

10、 11、 数据必须有分析和筛选; 模型不能太复杂,若用多项式回归分析,次数以3次为好。


相关文章

  • MCM美赛论文集
  • 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队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 ...查看


  • 08届应届毕业研究生简历模板
  • 08届应届毕业研究生简历模板 2007-04-30您是第510520位阅读者 页面文字: [小] [中] [大] 张 某 北京××大学学×楼×× 1000×× +86-10-1234-567-8900 +86-10-1234567 abc@ ...查看


  • 优雅清爽简历模板
  • 校 内 实 践 大二期间担任系学生会生活部部长,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请直接修改为自己的内容. 大一.大二期间担任校市场研究会干事,参与组织多次研讨会:请直接修改为自己的内容. 大三期间担任学生会生活部部长,组织多次校园活动,都取得了不 ...查看


  • 应届大学生个人简历样本
  • •个人信息 姓 性 民名:别:族:王雨琪女汉族 1992年2月 未婚 173cm 55kg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东北农业大学 本科 金融 在读 一年以下出生年月:婚姻状况:身体户高:重:籍:现所在地:毕业学校:学历:专业名称:毕业年 ...查看


  • 应届生简历模板真我五百丁简历模板JM0102
  • 熟悉网络推广,尤其是社会化媒体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经验: 个性开朗,容易相处,团队荣誉感强. 工作履历 2013.10至今 卓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运营推广主管     2012.8-2013.9 广州灵心沙文化活动有限公司 市场推广 ...查看


  • 最新小升初个人简历模板
  • 我的简历 2017年5月1日 一.自我介绍 姓名:张晓静 性别:女 出生日期:2003年1月1日 户籍:某某 毕业学校:实验小学 家庭地址:某某街道某某号 身份证号:[***********] 家庭情况 父亲 母亲 刘某某 张某某 深圳市某 ...查看


  • 书法老师个人简历模板word版(299)
  • 茉莉花 电话:0351-00000000 邮箱:0000000@000000000 地址:太原市小店区2345号哈市大院 求职意向:学前教育,育婴师等与本专业或特长相关行业. 教育背景 2008.09 - 2013.07 学前教育 太原师范 ...查看


  • 研究生联系导师的邮件模板华
  • 尊敬的XX老师: 您好!冒昧的打搅您了,很感激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阅读我的这封信. 我叫XX,是XX级XX学校XXX专业的本科生.我于2012年1月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考XX大学XXX专业,总分XXX分,政治XX分,外语XX分,专业 ...查看


  • 最新精选个人简历模板大全word可编辑
  • SELF ASSESSMENT 自我评价 本人是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有丰富的营销知识体系做基础; 对于市场营销方面的前沿和动向有一定的了解,善于分析和吸取经验; 熟悉网络推广,尤其是社会化媒体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经验; 个性开朗,容易相处,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