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业必须把质量安全当作生死存亡的首要问题来解决

  一、必须认清搞好质量安全是企业生死存亡的首要任务和战略任务  我们说搞好质量安全是首要任务,主要因为质量和安全不仅是个经济技术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江总书记一贯强调“质量责任重于泰山”。在去年初召开的全国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会议上,朱总理、吴邦国、温家宝副总理都强调“基础设施成败的关键在于质量和效益”,并指出“搞豆腐渣工程就是对人民犯罪”,把质量和安全提高到了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关系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政治高度。国务院办公厅和建设部、监察部分别下发了《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和《工程建设若干违法违纪行为处罚办法》,最近又颁布了《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都明确规定对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责任制,谁出问题谁负责;凡出严重质量问题的,在一定期间取消投标资格,降低企业资质,对责任人严肃处理,决不手软。在建设部、监察部联合开展的全国性基建市场大检查中,许多“豆腐渣”工程和出了质量问题的项目,被接连曝光,国家有关部委进行了严肃查处。这对施工企业来说,无疑是敲响了警钟,质量优劣已成为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首要问题。  我们说搞好质量安全是战略任务,主要在于市插变化和外部环境使施工企业始终在夹缝里生存。在承揽任务上,今后大项目将越来越少,新开工程多数因实行投资定额包干,不存在调概和变更问题,随着《招标投标法》的实施,市场趋于规范,竞争越来越激烈,施工企业生存更难。在市场取向上,信誉、资信、价格和关系四个方面,信誉和资信是最重要的。一旦社会信任度下降,资质等级降低。企业在市场上就失掉了根基。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过去那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一点黑”会迅速导致“天下黑”。质量安全问题给企业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一旦出了质量安全事故和问题,往往使企业在拓展市场上的百般努力前功尽弃、付之东流,不仅会信誉扫地、降低资质,更重要的是使企业在承揽任务和其它工作上都将非常被动,企业将陷入困境。因此,抓质量安全决不是应急措施,而是百年大计,是涉及企业生存发展、闯市场、占市场的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二、必须认真分析和正视在质量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当前多数施工企业在质量安全工作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政治上不敏锐。没有把搞好质量和安全放在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更没有把干好在建工程当作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缺乏对国家、对企业、对职工认真负责的政治责任感。二是作风上不扎实。对担负的工作缺乏应有的事业心和责任心,马虎、凑合现象严重,出了事故既不报告,又不及时处理,存在侥幸心理。三是指导思想不正。有的单位一缺技术人才,二投有过硬队伍,又喜铺大摊子,有任务,又不按合同要求和承诺严格组织生产,以为依靠包工队就能把工程干下来,质量安全管理被弱化。四是管理上不精细。在实际操作中仍沿用陈旧、粗放的管理方式方法,以包代管、一包了之,使工程质量和安全没有任何保证。是落实上不到位。对各种规定、制度以及规范不认真贯彻执行,施工中不按规范操作,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六是监控上不得力。有的不能按项目执法监察有关规定办法,腐败行为导致了质量安全事故对有发生。有的严重存在着为抢进度、抢工期而忽视质量安全的现象。  从以上存在的问题和已经暴露出来的一些质量安全事故中我们应该得出以下三点警示和教训:第一,要把质量和安全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战略高度来认识对待,不允许有丝毫的松懈和马虎,更不允许违法违纪。第二,在涉及企业生死存亡的质量安全问题上,决不能等待观望,心慈手软,必须迅速反应,果断处置。第三,市场竞争中,必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能“见利忘义”,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小小的问题将会给企业带来的严重后果,必须事事处处保持高度警惕。  三、必须用铁的手腕和严厉措施抓好质量安全工作  当前施工企业必须从以下六个方面抓好质量安全工作:  1.适应形势,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市场经济对企业的冲击越来越大。优胜劣汰的法则迫使我们必须在质量安全工作上迈大步、上台阶,否则就会落伍、被淘汰。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领导关于质量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立足企业实际,把质量、安全工作放在讲政治的高度来看待,认识其重要性和迫切性。要教育全体职工,树立“五种意识”、弄清“四个责任”,即:名牌意识、信誉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和发展意识;对质量和安全必须负起政治责任、历史责任、法律责任和终身责任。时刻牢记今天的质量安全就是明天的市场,今天的信誉就是明天的效益;搞好质量安全如同生产经营一样是企业当前最大的政治。质量优劣、安全好坏是各级党政领导和每一个人的政治立场、政治觉悟的体现。为此,必须从思想、行动上为搞好质量安全、推动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突出重点,抓住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实施专门治理。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确定各项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控制的重点。如质量控制上:隧道施工中的衬砌厚度、侵限;新奥法施工中的工艺到位;路基工程的填料质量、分层碾压厚度;桥梁工程中的深水基础施工、中线测量、桩基放样、墩台混凝土色泽不均等等。安全控制上:复线施工中的铁路行车安全;长大隧 道和桥梁、路基施工中的防坍、触电、高空坠落、斜井遛车、瓦斯爆炸、尘埃危害和高路堑爆破;交通安全中的汽车肇事等。通过抓好重点控制,把住关键环节,实施专门治理,做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杜绝质量安全事故。  3.转变方式,以精细管理推动质量安全上台阶。质量安全发生问题,最根本的还是管理问题。因此,必须从管理的角度来改变质量、安全的被动局面。在管理模式上,要摈弃层层转包、以包代管的错误做法,坚持按新型项目管理法的要求,根据不同项目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要落实合同要求,按承诺目标上齐劳力、设备等各种生产要素;减少项目管理层次,变项目上的零碎、分散为集中,并在使用劳务上做到内外混编,以内部骨干带劳务,全面推行和深化工序、单价承包,以此掌握对质量、安全全方位的控制权。在管理内容上,突出质量、安全、信誉和效益,把4大指标作为各级领导和项目指挥长的重要政绩加以衡量,使这4个方面互为墓础,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要把重点放在管好、用好外部队伍上,从内部挖掘对个别包工队管不住、用不好的漏洞和内在原因,消除自身造成的祸患;对符合条件的外部队伍不仅要严格控制,杜绝转包,出了质量、安全问题造成企业信誉损失的,坚决清掉,任何工作点不再使用。解决了这个问题,质量、安全工作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在管理手段上,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实行质量保证金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并对在建工程推行技术质量承包,采取优质优价、劣质劣价,对获得不同级别的优质工程,分别给予不同的奖励。通过设立质量奖励基金,增大奖励数额,使单位和个人得到实惠。特别是验工计价,必须考虑质量因素,须经现场技术管理人员核定数量、检查质量后才能计价。  4.加大力度,用铁的纪律抓质量、保安全、创信誉。必须坚决落实关于质量安全工作的法规和制度。在对质量、安全问题的处理上,贯彻“谁砸企业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的原则,出了问题,不管职位高低都要严肃照章处理,依法办事。根据施工单位法人代表对质量和安全负总责、各级管理和技术人员负相应法律责任和技术责任的规定,全面建立并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和安全逐级负责制。必须严格事故报告和定责制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到既不回避问题、推卸责任,更不允许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对隐瞒事故的,要严格执法,认真查处,发现一起惩处一起,以维护质量、安全法规的严肃性。对各类事故,必须搞好调查分析,准确定性,明确责任,加大力度,用铁的纪律为质量安全工作提供可靠保证。  5.狠抓现场,确保质量安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在质量监控上,以抓现场贯标运行为龙头,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由过去单纯按质量标准进行作业过程的监控,转变为既对作业监控又对人员素质、进场设备、材料供应、作业方法、验工计价等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并对施工队伍的资质、素质和关键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进行考核。由过去以质量把关为主转变为以质量预防为主。把确保每道工序一次合格当作出发点,对图纸审核、测量试验、立模捣固、分层碾压及方案确定、工艺设计等各个细节实施预防性管理,隐蔽工程必须跟班作业,旁站监理,防止偷工减料,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由通过依靠权力和权威强制执行标准为主转变为依靠教育和依赖职工自我控、自觉执行标准为主。从基础做起,狠抓制度的落实,坚持质量自检互检活动,完善各种内业资料,严格按贯标程序,搞好施工全过程的控制。在安全监控上,要坚持标准化管理,实现软硬两件双达标。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活动,全面落实安全包保责任状,强化重点防范;从提高职工和民工队伍素质人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网络型安全保障体系,完善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机制,消除影响安全的不利因素。  6.改进作风,用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认认真真抓质量抓安全。改进作风,必须提倡“四种精神”,即:精细实的精神,一丝不苟的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奉献牺牲的精神。在质量、安全教育和主人翁意识教育中,要引导全体职工用主公翁的姿态干主人活、尽主人责、用主人权,自觉同忽视质量安全的行为作斗争。各级领导要以对历史、对国家、对后人负责的态度,在工作中自我加压,自觉改进作风,扑下身子,蹲在现场,真抓实干,把质量和安全当作一项事业认真对待,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职工忘我奋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质量安全工作抓好,抓出成效。

  一、必须认清搞好质量安全是企业生死存亡的首要任务和战略任务  我们说搞好质量安全是首要任务,主要因为质量和安全不仅是个经济技术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江总书记一贯强调“质量责任重于泰山”。在去年初召开的全国基础设施工程质量会议上,朱总理、吴邦国、温家宝副总理都强调“基础设施成败的关键在于质量和效益”,并指出“搞豆腐渣工程就是对人民犯罪”,把质量和安全提高到了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关系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政治高度。国务院办公厅和建设部、监察部分别下发了《关于加强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管理的通知》和《工程建设若干违法违纪行为处罚办法》,最近又颁布了《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都明确规定对工程质量实行终身责任制,谁出问题谁负责;凡出严重质量问题的,在一定期间取消投标资格,降低企业资质,对责任人严肃处理,决不手软。在建设部、监察部联合开展的全国性基建市场大检查中,许多“豆腐渣”工程和出了质量问题的项目,被接连曝光,国家有关部委进行了严肃查处。这对施工企业来说,无疑是敲响了警钟,质量优劣已成为事关企业生死存亡的首要问题。  我们说搞好质量安全是战略任务,主要在于市插变化和外部环境使施工企业始终在夹缝里生存。在承揽任务上,今后大项目将越来越少,新开工程多数因实行投资定额包干,不存在调概和变更问题,随着《招标投标法》的实施,市场趋于规范,竞争越来越激烈,施工企业生存更难。在市场取向上,信誉、资信、价格和关系四个方面,信誉和资信是最重要的。一旦社会信任度下降,资质等级降低。企业在市场上就失掉了根基。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过去那种“东方不亮西方亮”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一点黑”会迅速导致“天下黑”。质量安全问题给企业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一旦出了质量安全事故和问题,往往使企业在拓展市场上的百般努力前功尽弃、付之东流,不仅会信誉扫地、降低资质,更重要的是使企业在承揽任务和其它工作上都将非常被动,企业将陷入困境。因此,抓质量安全决不是应急措施,而是百年大计,是涉及企业生存发展、闯市场、占市场的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二、必须认真分析和正视在质量安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当前多数施工企业在质量安全工作上还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和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政治上不敏锐。没有把搞好质量和安全放在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更没有把干好在建工程当作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缺乏对国家、对企业、对职工认真负责的政治责任感。二是作风上不扎实。对担负的工作缺乏应有的事业心和责任心,马虎、凑合现象严重,出了事故既不报告,又不及时处理,存在侥幸心理。三是指导思想不正。有的单位一缺技术人才,二投有过硬队伍,又喜铺大摊子,有任务,又不按合同要求和承诺严格组织生产,以为依靠包工队就能把工程干下来,质量安全管理被弱化。四是管理上不精细。在实际操作中仍沿用陈旧、粗放的管理方式方法,以包代管、一包了之,使工程质量和安全没有任何保证。是落实上不到位。对各种规定、制度以及规范不认真贯彻执行,施工中不按规范操作,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六是监控上不得力。有的不能按项目执法监察有关规定办法,腐败行为导致了质量安全事故对有发生。有的严重存在着为抢进度、抢工期而忽视质量安全的现象。  从以上存在的问题和已经暴露出来的一些质量安全事故中我们应该得出以下三点警示和教训:第一,要把质量和安全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战略高度来认识对待,不允许有丝毫的松懈和马虎,更不允许违法违纪。第二,在涉及企业生死存亡的质量安全问题上,决不能等待观望,心慈手软,必须迅速反应,果断处置。第三,市场竞争中,必须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能“见利忘义”,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小小的问题将会给企业带来的严重后果,必须事事处处保持高度警惕。  三、必须用铁的手腕和严厉措施抓好质量安全工作  当前施工企业必须从以下六个方面抓好质量安全工作:  1.适应形势,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质量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市场经济对企业的冲击越来越大。优胜劣汰的法则迫使我们必须在质量安全工作上迈大步、上台阶,否则就会落伍、被淘汰。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上级领导关于质量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立足企业实际,把质量、安全工作放在讲政治的高度来看待,认识其重要性和迫切性。要教育全体职工,树立“五种意识”、弄清“四个责任”,即:名牌意识、信誉意识、市场意识、效益意识和发展意识;对质量和安全必须负起政治责任、历史责任、法律责任和终身责任。时刻牢记今天的质量安全就是明天的市场,今天的信誉就是明天的效益;搞好质量安全如同生产经营一样是企业当前最大的政治。质量优劣、安全好坏是各级党政领导和每一个人的政治立场、政治觉悟的体现。为此,必须从思想、行动上为搞好质量安全、推动企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突出重点,抓住质量安全的关键环节实施专门治理。根据每个项目的特点,确定各项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控制的重点。如质量控制上:隧道施工中的衬砌厚度、侵限;新奥法施工中的工艺到位;路基工程的填料质量、分层碾压厚度;桥梁工程中的深水基础施工、中线测量、桩基放样、墩台混凝土色泽不均等等。安全控制上:复线施工中的铁路行车安全;长大隧 道和桥梁、路基施工中的防坍、触电、高空坠落、斜井遛车、瓦斯爆炸、尘埃危害和高路堑爆破;交通安全中的汽车肇事等。通过抓好重点控制,把住关键环节,实施专门治理,做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杜绝质量安全事故。  3.转变方式,以精细管理推动质量安全上台阶。质量安全发生问题,最根本的还是管理问题。因此,必须从管理的角度来改变质量、安全的被动局面。在管理模式上,要摈弃层层转包、以包代管的错误做法,坚持按新型项目管理法的要求,根据不同项目实行不同的管理模式;要落实合同要求,按承诺目标上齐劳力、设备等各种生产要素;减少项目管理层次,变项目上的零碎、分散为集中,并在使用劳务上做到内外混编,以内部骨干带劳务,全面推行和深化工序、单价承包,以此掌握对质量、安全全方位的控制权。在管理内容上,突出质量、安全、信誉和效益,把4大指标作为各级领导和项目指挥长的重要政绩加以衡量,使这4个方面互为墓础,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要把重点放在管好、用好外部队伍上,从内部挖掘对个别包工队管不住、用不好的漏洞和内在原因,消除自身造成的祸患;对符合条件的外部队伍不仅要严格控制,杜绝转包,出了质量、安全问题造成企业信誉损失的,坚决清掉,任何工作点不再使用。解决了这个问题,质量、安全工作就抓住了主要矛盾。在管理手段上,充分发挥经济杠杆作用,实行质量保证金和安全风险抵押金制度;并对在建工程推行技术质量承包,采取优质优价、劣质劣价,对获得不同级别的优质工程,分别给予不同的奖励。通过设立质量奖励基金,增大奖励数额,使单位和个人得到实惠。特别是验工计价,必须考虑质量因素,须经现场技术管理人员核定数量、检查质量后才能计价。  4.加大力度,用铁的纪律抓质量、保安全、创信誉。必须坚决落实关于质量安全工作的法规和制度。在对质量、安全问题的处理上,贯彻“谁砸企业的牌子、就砸谁的饭碗”的原则,出了问题,不管职位高低都要严肃照章处理,依法办事。根据施工单位法人代表对质量和安全负总责、各级管理和技术人员负相应法律责任和技术责任的规定,全面建立并实行质量责任终身制和安全逐级负责制。必须严格事故报告和定责制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到既不回避问题、推卸责任,更不允许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对隐瞒事故的,要严格执法,认真查处,发现一起惩处一起,以维护质量、安全法规的严肃性。对各类事故,必须搞好调查分析,准确定性,明确责任,加大力度,用铁的纪律为质量安全工作提供可靠保证。  5.狠抓现场,确保质量安全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在质量监控上,以抓现场贯标运行为龙头,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由过去单纯按质量标准进行作业过程的监控,转变为既对作业监控又对人员素质、进场设备、材料供应、作业方法、验工计价等全方位、全过程的监控。并对施工队伍的资质、素质和关键工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进行考核。由过去以质量把关为主转变为以质量预防为主。把确保每道工序一次合格当作出发点,对图纸审核、测量试验、立模捣固、分层碾压及方案确定、工艺设计等各个细节实施预防性管理,隐蔽工程必须跟班作业,旁站监理,防止偷工减料,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由通过依靠权力和权威强制执行标准为主转变为依靠教育和依赖职工自我控、自觉执行标准为主。从基础做起,狠抓制度的落实,坚持质量自检互检活动,完善各种内业资料,严格按贯标程序,搞好施工全过程的控制。在安全监控上,要坚持标准化管理,实现软硬两件双达标。积极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活动,全面落实安全包保责任状,强化重点防范;从提高职工和民工队伍素质人手,健全规章制度,形成网络型安全保障体系,完善以责任制为核心的安全管理机制,消除影响安全的不利因素。  6.改进作风,用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认认真真抓质量抓安全。改进作风,必须提倡“四种精神”,即:精细实的精神,一丝不苟的精神,吃苦耐劳的精神,奉献牺牲的精神。在质量、安全教育和主人翁意识教育中,要引导全体职工用主公翁的姿态干主人活、尽主人责、用主人权,自觉同忽视质量安全的行为作斗争。各级领导要以对历史、对国家、对后人负责的态度,在工作中自我加压,自觉改进作风,扑下身子,蹲在现场,真抓实干,把质量和安全当作一项事业认真对待,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广大职工忘我奋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质量安全工作抓好,抓出成效。


相关文章

  • 做好企业内训,要做到"三个转变"
  • 做好企业内训,要做到"三个转变"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聂俊华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人工.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节能减排.绿色施工的要求愈加严格,市场竞争更加激 ...查看


  •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企业主管
  • 如何做一名优秀的企业主管 单用祥 主管是干什么的?主管是从事管理工作的,是管人.管事的.管人就是做人的工作,教育.培养.训练部属如何做一名对社会.对企业.对家庭乃至对个人有用的人:管事就是做事的工作,教育.培养.训练部属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增 ...查看


  • 浅谈四大考验,四大危险
  • 浅谈"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 --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体会 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从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即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四 ...查看


  • 中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
  • 小编精心推荐 国培 | 入党培训 | 师德培训 | 道德讲堂 | 教师培训 | 干部培训 为了提高中层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不少企业.学校都会开展中层领导干部参与培训活动.特此,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中层领导培训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中层 ...查看


  • 浅谈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对机会的发掘与能力
  • 浅谈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对机会的发掘与能力 班级:工商一班 姓名:崔芳 学号:[1**********]8 摘 要: 识别创业机会是创业的起点,也是核心.在分析总结国内外诸多学者的观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创业机会的概念.创业机会的来源以及如何发掘创 ...查看


  • 质量是一种责任
  • 质量是一种责任 各位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博尚设备科的蒋伟俊,我今天演讲的话题是:质量是一种责任. 在演讲之前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一家军工企业主要生产降落伞,每生产十个伞包出来时就会由十位伞兵背着这十个伞包从试 ...查看


  • 忠诚是做好办公厅工作首要条件
  • 忠诚是做好办公厅工作首要条件 <秘书工作的风范--与地县办公室干部谈心>和<在同中央办公厅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代表座谈时的讲话>,是习近平同志关于办公厅工作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简洁平实.亲切感人,科学概括了办 ...查看


  • 从二战德国军事指挥官到组织管理者
  • "历史是由杀死英雄的人写的"这是一句英国的谚语,但是有些历史就是英雄本人写的,比如这本德国二战名将古德里安将军的回忆录<闪击英雄>就是如此.实际上,我认为历史学家编写的历史固然宏观而详细,但是掺加了太多的个人 ...查看


  • 中华传统文化与领导干部修养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惟一能够延绵5000年的优秀文化.这个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同样也是我们治国安邦的文化法宝.在考察中华文化时,应重点注意研究儒家文化,因儒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它不仅是历史君王和统治阶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