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度"就是这样来的!--水城县打造组织工作满意度持续"升档进位"长效机制纪实

“满意度”就是这样来的!

——水城县打造组织工作满意度持续“升档进位”长效机制纪实

“组织工作满意度是个易碎品,下来容易上去难,需要我们每一个组工干部像呵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精心呵护,唯一的途径就是要坚持开门评部,推行组织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闫秀春在2010年2月20日的大讨论会上说。

水城县结合“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积极强化十个方面的措施,切实将组织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全面打造组织工作满意度持续“升档进位”的长效机制。

强化职能,扩大服务科学发展的“广泛度”。 切实将组织工作放到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紧扣“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题,深入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制定了《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发展型领导班子和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围绕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全面优化政务、政策、人才、成事、廉政等方面的环境,全面强了组织工作在服务和推动科学发展中的职能。如在应对特大旱灾、洪涝灾害等突发性事件中,广大组工干部积极带头捐款捐物6万余元,为饮水困难群众送水100余万吨。在雪凝灾害等工作中,各级各部门党组织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真正在关键时刻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真正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强化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工作的“公信度”。加快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出台了《水城县县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实办法(试行)》、《水城县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办法(试行)》、《水城县县委管理干部差额推荐考察办法(试行)》、《水城县干部选拔任用信息公开制度》等6个制度,着力打造选人用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在2010年8月,召开了全县领导干部会议,公开推荐初始提名部分乡镇长后备人选和县执法监督管理局局长人选。在政府部门机构改革中,对28个涉及政府机构改革的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全委会上进行了初始提名推荐。2010年以来提拔提职的41名干部均在六盘水电视台、《水城快讯》、水城电视台等市内、县内主流媒体上进行了“拟提拔”干部情况公示,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公推直选”乡党委书记1名,公开拔科级领导干部18名,在“公推直选”和公开选拔工作中,领导能力综合测试、面试、个人陈述等所有环节,均全面公开,推行了“大评委”制。

强化治理,确保选人用人风气的“廉洁度”。调整充实干部工作义务监督员队伍145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四个监督制度”和从严管理干部的各项制度,深入开展治理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大力开展治理拉票贿选工作,着力框正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坚决整治拉票贿选等问题,全面营造了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年内共收到干部问题举报31起,涉及干部提拔使用的17起20人,均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采取调查、转查、联合调查等方式对举报干部和群众诉求问题进行了核查,核查率达100%,核查结果使用率为100%。

强化培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的“多维度”。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了专家讲座、领导讲学、辅导报告、形势报告、流动党课等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的制度,围绕市场经济、区域经济、工业经济、园区经济和招

商引资等工作重点,全面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先后组织各级干部赴省市党校及清华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学习19期113人次,选派5名优秀干部到发达地区、省级机关挂职锻炼,邀请昆山市招商中心秘书长孙建中、北京新闻办主任王惠等知名专家到县内举办专家讲座4期,全年共培训和调训各级党员干部13900余人次。

强化堡垒,增强执政为民基础的“优越度”。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一把手”抓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水城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长效机制》、《水城县开展乡(镇)村(社区)共建和谐实施方案》、《水城县实行村级组织办公机关化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基层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筑牢执政为民的群众基础。全面实施组织设置有创新、为民服务有能人、村干报酬有提高、党员活动有阵地、村级办公有经费、规范管理有制度、提升素质有远程、党内关怀有成效、便民服务有平台、示范带动有亮点等“十有工程”, 培养“经济能人”村官70名,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08个村,实现了全县307个村、4个社区远教站点的全覆盖,建立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站、点)344个,创建党建示范点33个。

强化搭台,拓宽人才创业平台的“广阔度”。认真研究出台了《水城县引进急需人才实施办法》,进一步优化了引才、用才、育才方面的软环境,推进了全县人才战略的中长期规划,年内共评选县级优秀科技人才16名,引进急需人才23名,培训各类人才8000余人次。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党政人才1695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7096人,纳入数据库的农村乡土人才1700人,农村科技能人2552人,科技示范户2558户,获得绿色证书8077人。

强化治部,提升组织部门决策的“透明度”。充分发挥党员的主

体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基层组织建设群众代表问询制度、基层组织建设重大问题征求意见制度,凡总体发展思路的制定和指导性文件的出台、经济建设发展规划的完善等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一律由党员领导干部带队,采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问计于民,使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落实。如在“访民月”和“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中,共切实深入9个乡镇、9个村、9个企业、45户农户、764名党员干部家中进行了走访座谈,征求到各方面的意见建议290条。全面推进党务公开,

强化作风,提高组工干部形象的“美誉度”。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进一步发扬组织部门亲民、爱民的优良作风和传统,建立乡镇联系点33个,县直部门联系点74个,企业联系点6个,由6名部领导班子成员负责联系,采取蹲点调研、专人指导、现场办公等方式,切实帮助乡村解决实际问题33个,帮助县直部门解决实际问题47个,帮助企业解问题26个。组织部长约访、接访党员干部和人才23次,接待来访党员干部和人才41批次42人,解决问题39个,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形象的美誉度得到全面提高。

强化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认知度”。全面构建组织工作的“大宣传”构局,大力宣传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在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方面的安排部署、具体措施以及组织工作各项业务的相关法规政策;大力宣传自身建设的新气象和组工干部精神风貌的新变化;大力宣传组织工作在服务和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服务人民群众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典型事例,全面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组织工作的“认知度”。2010年,全县各乡镇、各单位共报送组工

信息360条,经整理编辑上报信息230期,被省委组织部采用26条,在全市排名第一,省、市、县报刊采用组工信息200余条。认真做好网评工作,建立了网评工作队伍,配备了专用的电脑和无线网卡,网评工作在全市排名第一。

强化实效,提高党建便民惠民的“满意度”。深入开展党内关怀工作,先后3次划拨党内资金59.55万元,慰问帮扶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和受灾党员等1019人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践行宗旨教育”活动,全县共有712个党组织作出公开承诺事项1550件,5190余名党员作出公开承诺事项6900余件,开展党组织结对帮扶64个,党员结对帮扶6600余个,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2.4万余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4600余件。全面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落实“党员创业带富”试点100户,2011年拟建33个“党员创业带富示范点”、2个“党员创业综合培训基地”及“创业实践基地”。

(张周虎)

“满意度”就是这样来的!

——水城县打造组织工作满意度持续“升档进位”长效机制纪实

“组织工作满意度是个易碎品,下来容易上去难,需要我们每一个组工干部像呵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精心呵护,唯一的途径就是要坚持开门评部,推行组织工作的精细化管理。”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闫秀春在2010年2月20日的大讨论会上说。

水城县结合“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和“四帮四促”活动,积极强化十个方面的措施,切实将组织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全面打造组织工作满意度持续“升档进位”的长效机制。

强化职能,扩大服务科学发展的“广泛度”。 切实将组织工作放到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大局中来谋划,紧扣“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题,深入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制定了《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发展型领导班子和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围绕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选干部、配班子、建队伍、聚人才,全面优化政务、政策、人才、成事、廉政等方面的环境,全面强了组织工作在服务和推动科学发展中的职能。如在应对特大旱灾、洪涝灾害等突发性事件中,广大组工干部积极带头捐款捐物6万余元,为饮水困难群众送水100余万吨。在雪凝灾害等工作中,各级各部门党组织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真正在关键时刻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真正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强化改革,提高选人用人工作的“公信度”。加快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出台了《水城县县管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实办法(试行)》、《水城县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办法(试行)》、《水城县县委管理干部差额推荐考察办法(试行)》、《水城县干部选拔任用信息公开制度》等6个制度,着力打造选人用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在2010年8月,召开了全县领导干部会议,公开推荐初始提名部分乡镇长后备人选和县执法监督管理局局长人选。在政府部门机构改革中,对28个涉及政府机构改革的部门“主要负责人”在全委会上进行了初始提名推荐。2010年以来提拔提职的41名干部均在六盘水电视台、《水城快讯》、水城电视台等市内、县内主流媒体上进行了“拟提拔”干部情况公示,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公推直选”乡党委书记1名,公开拔科级领导干部18名,在“公推直选”和公开选拔工作中,领导能力综合测试、面试、个人陈述等所有环节,均全面公开,推行了“大评委”制。

强化治理,确保选人用人风气的“廉洁度”。调整充实干部工作义务监督员队伍145名,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四个监督制度”和从严管理干部的各项制度,深入开展治理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工作、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试点工作,大力开展治理拉票贿选工作,着力框正选人用人上不正之风,坚决整治拉票贿选等问题,全面营造了风清气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年内共收到干部问题举报31起,涉及干部提拔使用的17起20人,均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采取调查、转查、联合调查等方式对举报干部和群众诉求问题进行了核查,核查率达100%,核查结果使用率为100%。

强化培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的“多维度”。积极探索建立健全了专家讲座、领导讲学、辅导报告、形势报告、流动党课等干部教育培训方面的制度,围绕市场经济、区域经济、工业经济、园区经济和招

商引资等工作重点,全面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先后组织各级干部赴省市党校及清华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学习19期113人次,选派5名优秀干部到发达地区、省级机关挂职锻炼,邀请昆山市招商中心秘书长孙建中、北京新闻办主任王惠等知名专家到县内举办专家讲座4期,全年共培训和调训各级党员干部13900余人次。

强化堡垒,增强执政为民基础的“优越度”。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一把手”抓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水城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长效机制》、《水城县开展乡(镇)村(社区)共建和谐实施方案》、《水城县实行村级组织办公机关化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长效机制,全面提高基层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筑牢执政为民的群众基础。全面实施组织设置有创新、为民服务有能人、村干报酬有提高、党员活动有阵地、村级办公有经费、规范管理有制度、提升素质有远程、党内关怀有成效、便民服务有平台、示范带动有亮点等“十有工程”, 培养“经济能人”村官70名,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08个村,实现了全县307个村、4个社区远教站点的全覆盖,建立便民利民服务中心(站、点)344个,创建党建示范点33个。

强化搭台,拓宽人才创业平台的“广阔度”。认真研究出台了《水城县引进急需人才实施办法》,进一步优化了引才、用才、育才方面的软环境,推进了全县人才战略的中长期规划,年内共评选县级优秀科技人才16名,引进急需人才23名,培训各类人才8000余人次。截止目前,全县共有党政人才1695人,各类专业技术人才7096人,纳入数据库的农村乡土人才1700人,农村科技能人2552人,科技示范户2558户,获得绿色证书8077人。

强化治部,提升组织部门决策的“透明度”。充分发挥党员的主

体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基层组织建设群众代表问询制度、基层组织建设重大问题征求意见制度,凡总体发展思路的制定和指导性文件的出台、经济建设发展规划的完善等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一律由党员领导干部带队,采取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问计于民,使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有效落实。如在“访民月”和“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中,共切实深入9个乡镇、9个村、9个企业、45户农户、764名党员干部家中进行了走访座谈,征求到各方面的意见建议290条。全面推进党务公开,

强化作风,提高组工干部形象的“美誉度”。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进一步发扬组织部门亲民、爱民的优良作风和传统,建立乡镇联系点33个,县直部门联系点74个,企业联系点6个,由6名部领导班子成员负责联系,采取蹲点调研、专人指导、现场办公等方式,切实帮助乡村解决实际问题33个,帮助县直部门解决实际问题47个,帮助企业解问题26个。组织部长约访、接访党员干部和人才23次,接待来访党员干部和人才41批次42人,解决问题39个,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形象的美誉度得到全面提高。

强化宣传,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认知度”。全面构建组织工作的“大宣传”构局,大力宣传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在提高组织工作满意度方面的安排部署、具体措施以及组织工作各项业务的相关法规政策;大力宣传自身建设的新气象和组工干部精神风貌的新变化;大力宣传组织工作在服务和推动全县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各级党组织、党员干部服务人民群众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典型事例,全面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组织工作的“认知度”。2010年,全县各乡镇、各单位共报送组工

信息360条,经整理编辑上报信息230期,被省委组织部采用26条,在全市排名第一,省、市、县报刊采用组工信息200余条。认真做好网评工作,建立了网评工作队伍,配备了专用的电脑和无线网卡,网评工作在全市排名第一。

强化实效,提高党建便民惠民的“满意度”。深入开展党内关怀工作,先后3次划拨党内资金59.55万元,慰问帮扶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和受灾党员等1019人次。深入开展“创先争优、践行宗旨教育”活动,全县共有712个党组织作出公开承诺事项1550件,5190余名党员作出公开承诺事项6900余件,开展党组织结对帮扶64个,党员结对帮扶6600余个,机关党员干部下基层2.4万余人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4600余件。全面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落实“党员创业带富”试点100户,2011年拟建33个“党员创业带富示范点”、2个“党员创业综合培训基地”及“创业实践基地”。

(张周虎)


相关文章

  • 决战四季度再创新业绩
  • 决战四季度 再创新业绩 为持续争先进位建成美丽**而努力奋斗 --***在全县决战四季度推进争先进位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 (****年10月*日) 同志们: 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大会,目的是回顾前三季度工作,部署四季度攻坚任务,动员全 ...查看


  • 深入打击传销工作纪实专题片解说词
  • 深入打击传销工作纪实专题片解说词 黄州, 绝不是传销的乐土 --黄州深入打击传销工作纪实专题片 序幕 黄州,黄冈市经济文化中心,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跨入新世纪,黄冈乘着8+1城市圈建设的东风, 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近年来,黄冈经济社会发展 ...查看


  • 揭阳市第五次党代会报告
  • 为打造粤东发展极建设幸福新揭阳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揭阳市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年12月6日) 陈绿平 各位代表.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揭阳市第五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市顺利开启"十二五"发展航程,朝着&qu ...查看


  • 更加严格锻炼干部队伍--江苏省工商系统全面推进廉政建设纪实
  • 更加严格锻炼干部队伍 --江苏省工商系统全面推进廉政建设纪实 中国工商报 2011-03-07 21:35 风鹏正举气如虹,砥柱中流立如松.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时期,江苏省工商局坚持把规范和制约行政审批权.行政执法权和 ...查看


  • 德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摘要
  • 德州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摘要 www.dmw11.net 时间:2012-02-03 11:23:44 来源:德州新闻网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历次全会精神,围绕 ...查看


  • 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实施方案
  • 中共水城县委办公室 水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水城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 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党委.政府,县委各部委,县级国家机关各部门,人武部,各人民团体及县属企事业单位: <水城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实施方案> ...查看


  • 信访工作总结范文
  • 近年来,××市按照适应新形势.创造新机制.建立新秩序的要求,通过大接访.大化解.大宣传促进信访工作,扭转信访秩序,促成信访工作持续保持一好转三提高五下降的良好态势:一好转即:信访秩序全面好转;三提高即:信访办结率.案结事了率.群众满意率提高 ...查看


  •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
  • 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县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会议精神,结合我 镇实际,明确阶段性任务,抓好当前主要工作,切实治理好 "脏.乱.差"现象,实现以点带面,逐步推开,不断美化 全镇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逐步提高 ...查看


  • 蒲城县政府工作报告
  • 发布时间:2011-02-24 来源:蒲城县 2011年 2 月20日在蒲城县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蒲城县县长 高 尚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与<蒲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