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形势下的宏观调控政策

当前形势下的宏观调控政策

摘 要:宏观调控有各种政策, 其中最主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通常是指政府根据宏观 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 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 准则和措施。货币政策, 是指 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和实施的, 有关货币供应和流通方面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关键词: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市场机制

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重大损失,我国经济发展也出现了放缓的情况。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宏观调控的方式不断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经验不断丰富。根据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针对经济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状况,对当前宏观经济中出现物价持续上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较大、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任重道远、资源消耗快速增长、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引起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压力增大等问题进行了详 细分析,并提出了宏观间接调控、计划指导原则、集中和重点性以及多种宏观调控手段综合运用等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原则,最后针对当前的国内经济形势,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注意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的建议和意见。

对于财政政策:财政政策通常是指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发展规律的 要求, 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 准则和措施。财政政策一般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目标, 就是 通过它的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 或产生的效果。它是 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它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 状况的改变而不断选择和确定的。二是主体就是指财政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三是工具, 就是指财政 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和方法。 它主要包括税收、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国债和预算等工具。

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主要具有四 种功能:导向功能、 协调功能、 控制功能、 稳定功能。

国家的财政政策有:

1. .税收, 它是国家组织收入的基本手段, 又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2. 预算, 它主要是指中央预算, 即国家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年度计划

3. 购买性支出, 它是国家利用财政资金购买商 品和劳务的支出

4. .转移性支出, 又称转移支付

5. .国债, 它是一种国家利用信用方式筹集财政 收入的形式

对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 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和实施的, 有关货币供应和流通方面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调节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的购 买力、总需求。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流通中的现金, 个人和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 货币政策的核心是, 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 使货币的需求和供应之间保持一定的对应关系, 进而调节 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

国家的货币政策有这些来组成:

1,.利息率, 它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存贷资金的比率。

2.再贴现率, 它实际上是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 行获取资金时支付的利息率。

3. 公开市场业务, 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 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的交易活动。

4.中央银行再贷款, 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 发放的贷款

5. .财政政策的优势和局限:

优势有::一是财政支出政策直接作用于投资和消 费, 见效快, 时滞短;二是弥补市场局限, 对私人不 愿投资 (如各类公益事业), 和不适合投资 (如在大 部分自然垄断行业)的领域,

有效地配置资源;三 是通过税收优惠和转移支付等手段, 优化经济结构和 地区结构;四是调节国民收入和财富分配, 避免两极 分化, 实现社会公平;五是通过运用国家储备和财政 补贴等措施, 实现在特殊情况下的特殊调控, 保证社 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

局限有::一是对总需求的调节一般只是改变总量中 的比例和分布, 而不作用于总量本身;二是虽然对经 济调节力度大, 但容易对市场机制产生冲击力;三是 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缺少刺激力, 因为它的作用过程 不是靠经济行为主体的竞争, 也不是靠市场供应关系 和市场机制;四是它的制定和实行需要经过一定的法 律程序, 不是那么容易实行, 因为它既是一个经济决 策过程, 也是一个复杂的政治决策过程。

6. .货币政策的优势和局限有:

优势有:优势:一是对总需求的调节作用于总量本身;二 是对抑制通货膨胀作用突出;三是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平缓, 不易引起激烈震动;四是与市场机制结合紧 密, 其操作是一种经济行为, 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 用;五是容易决策, 一般是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决 定, 灵活性较大。

局限存在于:一是对经济调节的作用见效慢;二是主要 是通过间接调节, 对中介目标的调节;三是在结构调 整方面难以直接发挥 作用, 因 为货币政策是通 过 “货币量 -利率 -投资边际效益 -资金转移 ” 来实 现, 环节多, 时间长, 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干扰;四是 难以解决国民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五是对于弥补市 场缺陷显得无力。

7.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人民币的升值吸引大量国际热钱流入,从而带来一定负面 影响,2007年底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中间价达7.3046,比上年底 升值6.9%。进入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明显加快,目 前升值幅度已达3%,约相当于上年全年升幅的40%, 4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首次突破7%心理关口。升值预期加上人民币和美 元之间存在的利差吸引着大量国际热钱以各种途径进入我国。 国际热钱的大规模流入将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一是加剧流动性过剩推动通货膨胀。面对大量国际热钱的不断 流入,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避免过快升值,央行不 得不发行大量人民币维持国际收支平衡,购买外汇市场上溢出 的外汇,从而增加了外汇占款和基础货币供应量,通过货币乘 数效应使流通中的人民币迅速增加,推动了通货膨胀的产生。 二是催生资产价格泡沫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国际热钱流入 我国后其投资方向主要是房地产和股市等高利润增长行业,使资 产价格虚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三是推升 外汇储备增长,带来了负面影响。国际短期资本占据了我国资本 流入的很大比重,相当一部分滞留在金融系统内,形成相对过剩 的资本,直接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增加,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 最终引发贸易争端、反倾销等一系列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问题的性质,既不是简单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和经济萧条,也不是简单的总量需求不足,而是在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轨时期,由于转轨 “阵痛”、体制和结构障碍等基本原因形成的过渡性困难。只有把握好政策的方向和力度,才能顺利完成这个调整和转变,使我国经济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坦途。

而我们也知道,宏观调控势在必行。宏观经济政策指的是一国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 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从西方实践来看,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四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与西方有一定程度 的相似性,具体包括经济稳定增长、重大经济结构优化、物价 总水平基本稳定、劳动力充分就业、公正的收入分配和国际收支平衡。而且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措施。

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1. 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

2. 既要合理调控总量,又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3. 既要保证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又要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4. 既要充分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又要适当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

参考文献:[ 1] 武少俊, 何俊芳 .科学发展观:必要性、 难点与出路 [J] .经济问题探索, 2007 ( 8). [2] 刘国光. 杂谈宏观调控[J]. 经济学动态,2004(10) . [3] 汪争平.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对策思考[J]. 深圳大学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4] 张立群.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J]. 宏观经济管理,2008(8),.[5] 李一鸣,罗永明. 宏观经济调控研究[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 社,2006.,[9] 宋超英, 夏芸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现象的 成因与对策研究 [J] .经济问题探索, 2008 [ 10] 韩学丽 .由税收超常增长引发的思考 [J] . 经济问题探索, 2004 (12) 这篇论文所用到的理论有:通货膨胀理论,税收理论,货币理论,经济危机理论 通货膨胀理论的原理:从字面上讲就是流通中的可以交换的货物随着时间的变化,在转移过程中不断升值的过程。

可以交换的货物是产品,是凝聚人类劳动的一种成果,产品用于交换就成为商品,商品的价格是反映人类劳动价值的一种表现。

当商品的价格随着时空的转移发生变化时,也就是说人类在这种商品上凝聚的劳动价值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理论上只有三种:或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税收理论的原理:

货币理论原理:马克思第一个科学地从多角度定义货币。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和价值形态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历史上不同地区曾有过不同的商品交换充当过货币,后来货币商品就逐渐过渡为金银等贵金属。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交换的扩大,商品货币(金银)的供应越来越不能满足对货币日益增长的需求,又逐渐出现了代用货币、信用货币,以弥补流通手段的不足。进入20世纪,金银慢慢地退出货币舞台,不兑现纸币和银行支票成为各国主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续,但是支配货币运动的始终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货币流通规律。

经济危机理论: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其他原因:

1.经济政策错误

2.原材料紧张,尤其是原油危机

3.自然灾害

4.全球化的后果

当前形势下的宏观调控政策

摘 要:宏观调控有各种政策, 其中最主要的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通常是指政府根据宏观 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 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 准则和措施。货币政策, 是指 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和实施的, 有关货币供应和流通方面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

关键词: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市场机制

2008年爆发的世界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重大损失,我国经济发展也出现了放缓的情况。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宏观调控的方式不断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经验不断丰富。根据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针对经济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对于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状况,对当前宏观经济中出现物价持续上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压力较大、转变经济发 展方式任重道远、资源消耗快速增长、节能减排压力较大、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引起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压力增大等问题进行了详 细分析,并提出了宏观间接调控、计划指导原则、集中和重点性以及多种宏观调控手段综合运用等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原则,最后针对当前的国内经济形势,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注意完善价格形成机制的建议和意见。

对于财政政策:财政政策通常是指政府根据宏观经济发展规律的 要求, 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 准则和措施。财政政策一般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目标, 就是 通过它的实施所要达到的目的, 或产生的效果。它是 财政政策的核心内容。它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政治 状况的改变而不断选择和确定的。二是主体就是指财政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三是工具, 就是指财政 政策主体所选择的用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和方法。 它主要包括税收、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国债和预算等工具。

财政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主要具有四 种功能:导向功能、 协调功能、 控制功能、 稳定功能。

国家的财政政策有:

1. .税收, 它是国家组织收入的基本手段, 又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2. 预算, 它主要是指中央预算, 即国家的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年度计划

3. 购买性支出, 它是国家利用财政资金购买商 品和劳务的支出

4. .转移性支出, 又称转移支付

5. .国债, 它是一种国家利用信用方式筹集财政 收入的形式

对于货币政策:货币政策, 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和实施的, 有关货币供应和流通方面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货币政策的调节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的购 买力、总需求。它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流通中的现金, 个人和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 货币政策的核心是, 通过变动货币供应量, 使货币的需求和供应之间保持一定的对应关系, 进而调节 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

国家的货币政策有这些来组成:

1,.利息率, 它是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存贷资金的比率。

2.再贴现率, 它实际上是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 行获取资金时支付的利息率。

3. 公开市场业务, 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 买进或卖出政府债券的交易活动。

4.中央银行再贷款, 是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 发放的贷款

5. .财政政策的优势和局限:

优势有::一是财政支出政策直接作用于投资和消 费, 见效快, 时滞短;二是弥补市场局限, 对私人不 愿投资 (如各类公益事业), 和不适合投资 (如在大 部分自然垄断行业)的领域,

有效地配置资源;三 是通过税收优惠和转移支付等手段, 优化经济结构和 地区结构;四是调节国民收入和财富分配, 避免两极 分化, 实现社会公平;五是通过运用国家储备和财政 补贴等措施, 实现在特殊情况下的特殊调控, 保证社 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

局限有::一是对总需求的调节一般只是改变总量中 的比例和分布, 而不作用于总量本身;二是虽然对经 济调节力度大, 但容易对市场机制产生冲击力;三是 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缺少刺激力, 因为它的作用过程 不是靠经济行为主体的竞争, 也不是靠市场供应关系 和市场机制;四是它的制定和实行需要经过一定的法 律程序, 不是那么容易实行, 因为它既是一个经济决 策过程, 也是一个复杂的政治决策过程。

6. .货币政策的优势和局限有:

优势有:优势:一是对总需求的调节作用于总量本身;二 是对抑制通货膨胀作用突出;三是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平缓, 不易引起激烈震动;四是与市场机制结合紧 密, 其操作是一种经济行为, 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 用;五是容易决策, 一般是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形势决 定, 灵活性较大。

局限存在于:一是对经济调节的作用见效慢;二是主要 是通过间接调节, 对中介目标的调节;三是在结构调 整方面难以直接发挥 作用, 因 为货币政策是通 过 “货币量 -利率 -投资边际效益 -资金转移 ” 来实 现, 环节多, 时间长, 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干扰;四是 难以解决国民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五是对于弥补市 场缺陷显得无力。

7.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人民币的升值吸引大量国际热钱流入,从而带来一定负面 影响,2007年底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中间价达7.3046,比上年底 升值6.9%。进入2008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步伐明显加快,目 前升值幅度已达3%,约相当于上年全年升幅的40%, 4月10日,人民币兑美元首次突破7%心理关口。升值预期加上人民币和美 元之间存在的利差吸引着大量国际热钱以各种途径进入我国。 国际热钱的大规模流入将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一是加剧流动性过剩推动通货膨胀。面对大量国际热钱的不断 流入,为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避免过快升值,央行不 得不发行大量人民币维持国际收支平衡,购买外汇市场上溢出 的外汇,从而增加了外汇占款和基础货币供应量,通过货币乘 数效应使流通中的人民币迅速增加,推动了通货膨胀的产生。 二是催生资产价格泡沫影响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国际热钱流入 我国后其投资方向主要是房地产和股市等高利润增长行业,使资 产价格虚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三是推升 外汇储备增长,带来了负面影响。国际短期资本占据了我国资本 流入的很大比重,相当一部分滞留在金融系统内,形成相对过剩 的资本,直接导致了外汇储备的增加,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剧, 最终引发贸易争端、反倾销等一系列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认识到问题的性质,既不是简单的生产过剩经济危机和经济萧条,也不是简单的总量需求不足,而是在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轨时期,由于转轨 “阵痛”、体制和结构障碍等基本原因形成的过渡性困难。只有把握好政策的方向和力度,才能顺利完成这个调整和转变,使我国经济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坦途。

而我们也知道,宏观调控势在必行。宏观经济政策指的是一国政府有意识有计划地运用一定的 政策工具、调节控制宏观经济的运行,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从西方实践来看,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四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与西方有一定程度 的相似性,具体包括经济稳定增长、重大经济结构优化、物价 总水平基本稳定、劳动力充分就业、公正的收入分配和国际收支平衡。而且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措施。

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1. 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

2. 既要合理调控总量,又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3. 既要保证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落实,又要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4. 既要充分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又要适当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

参考文献:[ 1] 武少俊, 何俊芳 .科学发展观:必要性、 难点与出路 [J] .经济问题探索, 2007 ( 8). [2] 刘国光. 杂谈宏观调控[J]. 经济学动态,2004(10) . [3] 汪争平.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宏观经济调控对策思考[J]. 深圳大学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 [4] 张立群.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J]. 宏观经济管理,2008(8),.[5] 李一鸣,罗永明. 宏观经济调控研究[M]. 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 社,2006.,[9] 宋超英, 夏芸 .当前我国通货膨胀现象的 成因与对策研究 [J] .经济问题探索, 2008 [ 10] 韩学丽 .由税收超常增长引发的思考 [J] . 经济问题探索, 2004 (12) 这篇论文所用到的理论有:通货膨胀理论,税收理论,货币理论,经济危机理论 通货膨胀理论的原理:从字面上讲就是流通中的可以交换的货物随着时间的变化,在转移过程中不断升值的过程。

可以交换的货物是产品,是凝聚人类劳动的一种成果,产品用于交换就成为商品,商品的价格是反映人类劳动价值的一种表现。

当商品的价格随着时空的转移发生变化时,也就是说人类在这种商品上凝聚的劳动价值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理论上只有三种:或增加或减少或不变

税收理论的原理:

货币理论原理:马克思第一个科学地从多角度定义货币。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发展和价值形态发展的必然产物。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历史上不同地区曾有过不同的商品交换充当过货币,后来货币商品就逐渐过渡为金银等贵金属。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交换的扩大,商品货币(金银)的供应越来越不能满足对货币日益增长的需求,又逐渐出现了代用货币、信用货币,以弥补流通手段的不足。进入20世纪,金银慢慢地退出货币舞台,不兑现纸币和银行支票成为各国主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续,但是支配货币运动的始终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货币流通规律。

经济危机理论: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其他原因:

1.经济政策错误

2.原材料紧张,尤其是原油危机

3.自然灾害

4.全球化的后果


相关文章

  • 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 我国当前宏观经济 形势分析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在"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经济将呈现什么样的走势?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课题组提出,未来几个月我国仍具备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条件,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深入认识经济 ...查看


  •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与政策1
  •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与政策 2011-11-16 中国经济时报 访问次数: 62 未来5-10年,是中国就业形势最为严峻的时期.农村和农业劳动力需求急剧萎缩 向城镇和非农产业挤出:农村青年向城镇的转移就业供给压力很大:供给劳动力的知识水平逐步提 ...查看


  • 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
  • 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 --学习<西方经济学>的一点体会 96分院07经济管理专科 郑德裕 2008年上半年,在分院张暄老师的指引下学习了<西方经济学>,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西方经济学,是指被运用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 ...查看


  •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如何看待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措施)
  • --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 本报记者 朱剑红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17日   02 版) 编者按: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增速仍然保持在合理区间,不仅是全球经济增长的领跑者,也是全球经济复苏 ...查看


  • 关于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 一.全面准确把握当前的经济形势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上半年经济运行的主要情况和特点:一是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6%.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都在正常水平,内 ...查看


  • 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 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分析与政策建议 (2008年9月25日) 一.形势分析--市场低迷,行业景气指数迅速下降凸显行业风险 1.市场现状  8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3%,涨幅比7月低1.7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1%, ...查看


  • 试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的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 试论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的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近几年,国际经济的发展形势越来越让人摸不透.不确定与不平衡增长,就是国际形势发展的主要特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让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多.美洲.欧洲与新兴市场之间的竞争与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 ...查看


  • 形势政策--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及宏观经济政策
  • 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宏观经济政策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金融危机已对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中国政府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有什么特点?该如何看待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面对此次金融危机,中 ...查看


  • 国家宏观调控下的物价
  • 物价的宏观调控和经济法原则分析 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并把今年全国物价调控目标设定为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4%左右. 去年下半年以来,在食品价格较快上涨.流动性充裕.通胀预期较强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