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课文及翻译

《曹刿论战》课文及翻译

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guì)请见。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

②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

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③ 刿曰:“肉食者鄙(bǐ),未能远谋。” 乃入见。

曹刿说:“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见鲁庄公。

④ 问:“何以战?”

曹刿问鲁庄公:“您凭借什么作战?”

⑤ 公曰:“衣食所安,弗(fú)敢专也,必以分人。”

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⑥ 对曰:“小惠未徧(piàn),民弗从也。”

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⑦ 公曰:“牺牲玉帛(bó),弗敢加也,必以信。”

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⑧ 对曰:“小信未孚(fú),神弗福也。”

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⑨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秋毫,也一定按照实情判断。”

⑩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说:“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要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第一段: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他和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①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sháo)。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②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

③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

④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上瞭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第二段: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

① 既克,公问其故。

战胜了(齐军)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

② 对曰:“夫(fú)战,勇气也。

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

③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敌方的士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④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⑤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mǐ),故逐之。”

齐是大国,难以推测(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看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这次战役取胜的原因。

鲁庄公的形象

平庸但不是昏君。政治上无能: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军事上无知:三个“将”写出了他急于求战;但他忠于职守、从谏如流、知人善用,作战中能听从曹刿正确指挥。

曹刿形象

爱国:大敌当前,他毅然挺身而出,为国事分忧,其勇气可嘉,其爱国热情更是可敬可赞;深谋远虑:他懂得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是弱国对强国作战的法宝——询问战前准备,他深知民心所向的力量;在战场指挥中,他沉着冷静,知己知彼,巧抓战机,果断指挥,以弱胜强;在国家危难当头,面对平庸之君,他不急不躁,因势利导,拯救国家。

本文的写作特点 ①本文详略得当②语言十分精练③运用了记叙议论表达方式④对话。

《曹刿论战》课文及翻译

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guì)请见。

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鲁庄公接见。

②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jiàn)焉?”

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

③ 刿曰:“肉食者鄙(bǐ),未能远谋。” 乃入见。

曹刿说:“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见鲁庄公。

④ 问:“何以战?”

曹刿问鲁庄公:“您凭借什么作战?”

⑤ 公曰:“衣食所安,弗(fú)敢专也,必以分人。”

鲁庄公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⑥ 对曰:“小惠未徧(piàn),民弗从也。”

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⑦ 公曰:“牺牲玉帛(bó),弗敢加也,必以信。”

鲁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

⑧ 对曰:“小信未孚(fú),神弗福也。”

曹刿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

⑨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鲁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明察秋毫,也一定按照实情判断。”

⑩ 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曹刿说:“这是尽了职分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要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第一段:叙述战前曹刿求见鲁庄公,通过他和鲁庄公的对话说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①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sháo)。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

② 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

③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

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

④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上瞭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

第二段:叙述齐鲁长勺之战的经过。

① 既克,公问其故。

战胜了(齐军)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

② 对曰:“夫(fú)战,勇气也。

曹刿答道:“打仗,要靠勇气。

③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时勇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敌方的士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他们。

④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⑤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mǐ),故逐之。”

齐是大国,难以推测(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看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

第三段:写曹刿论述这次战役取胜的原因。

鲁庄公的形象

平庸但不是昏君。政治上无能: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军事上无知:三个“将”写出了他急于求战;但他忠于职守、从谏如流、知人善用,作战中能听从曹刿正确指挥。

曹刿形象

爱国:大敌当前,他毅然挺身而出,为国事分忧,其勇气可嘉,其爱国热情更是可敬可赞;深谋远虑:他懂得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是弱国对强国作战的法宝——询问战前准备,他深知民心所向的力量;在战场指挥中,他沉着冷静,知己知彼,巧抓战机,果断指挥,以弱胜强;在国家危难当头,面对平庸之君,他不急不躁,因势利导,拯救国家。

本文的写作特点 ①本文详略得当②语言十分精练③运用了记叙议论表达方式④对话。


相关文章

  • 曹刿论战说课
  • <曹刿论战>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曹刿论战>. 一.课文的特点 <曹刿论战>是<左传>中的精彩段落,简明完整地记录了齐鲁长勺之战的史实.这是历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 ...查看


  • 曹刿论战导学案2
  • 课题<曹刿论战> [学习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认识作者,扎实记忆文 中生字词. 2.流畅诵读课文,利用工具书,疏通全文,理解文中 实词和虚词词意. 3.理解课文的主旨,认识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 理 ...查看


  • 曹刿论战(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 课题 曹刿论战 课型 新授课课时 四课时 授课 喻安君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2.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 ...查看


  • [曹刿论战]说课稿
  • <曹刿论战>说课稿 各位评委: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选自<左传>的<曹刿论战>,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说教材]<曹刿论战>是现行 ...查看


  • [曹刿论战]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必修教案设计)
  • 21.曹刿论战宜宾县孔滩镇初级中学校    李海[教材分析]:    <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本篇选文又题作"齐鲁长勺之战"或"长勺之战".这一战争发生在公元前68 ...查看


  •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1
  •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宝鸡市新建路中学 冯小琳 文言文教学,历来都让教师感觉就是出力不讨好,老师唾沫四溅,逐字逐句地串讲,学生昏昏沉沉,逐字逐句地记录,气氛沉闷,事倍功半.如此教学走入以教师讲代替学生学,唯恐漏掉某一文言词的教学 ...查看


  • 初中学习文言文的较好方法
  • 初中学习文言文的较好方法 初中学习文言文的较好方法 一.顺畅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 有的字有两个以上的读音,先要弄清读什么音时是什么意思,结合句意,确定读音.例如"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中"遗"字, ...查看


  • [曹刿论战]教案5
  • 曹刿论战教案 一.教学目标 : 1.认识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战前必须作好政治准备. 2.要善于把握有利时机. 3.了解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并联系实际进行思想教育,培养青少年机智沉着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古今义不同的实词及&qu ...查看


  •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 〈曹刿论战〉教学反思 张红梅 按以往传统的教学,教学<曹刿论战>这篇文章,就是让同学们读读,译译,我再串讲全文,把曹刿的"远谋"充分挖掘一番,再与鲁庄公的"鄙"对照一下,学生知道课文通过对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