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事做起,力求低碳生活
近日,平阴县少岱小学结合实际,迅速启动“低碳校园行动”实施方案,倡议师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共建绿色家园。一是学校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倡议书、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宣传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二是节约用电、用水。办公场所电灯统一换成节能灯,饮水机、办公电脑使用完毕及时关掉电源;合理用水,倡议重复使用水。三是杜绝浪费,办公文稿尽可能双面打印,学生用完的作业本可作演算草纸二次使用。四是要求学生养成生活好习惯,衣服尽量手洗,不攀折花木,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赵书芬 )
怎样撰写教学案例
2013.10.22 多媒体教室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概念: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后,生动具体地把这个过程描述出来,然后运用教育理论对该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
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我们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在二期课改中,因为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紧紧围绕着学生,教师的教学活动又是以反思性、合作性、探究性的模式展开,因此这项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
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还要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二、教学案例的结构
教师课堂教学案例撰写的结构多种多样,但分析其本质特征,一般由案例背
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三个部分组成。
案例背景:一般简要介绍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情况,交代教学案例研究的方法与主题等。
案例描述:是案例的主要部分,主要是描述课堂教学活动的情景,即把课堂教学过程或其中的某一个片段像讲故事一样具体生动地描述出来。
案例分析:是教学案例的关键,主要是运用教育理论对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
三、怎样写作教学案例
(一)教学案例研究的形式:根据研究的范围、研究问题的大小等,主要可以分为专题性教学案例研究、综合性教学案例研究等。
专题性教学案例研究:一般是针对教学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展开专题研究。 综合性教学案例研究:是针对教学中许多方面的问题综合起来分析,以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
(二)教学案例研究的重点和主题:主题要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困惑事件相关,具体可以从教学的各个方面确定研究的主题。
1、从教师教学行为的角度确定主题——如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中的提问行为、教学媒体的使用、教学评价语言、课堂教学调控行为等。
2、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角度确定主题——如问题解决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实践性活动等。
3、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角度都可以确定研究主题。
(三)教学案例具体的写法
1.背景
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背景是案例很重要的环节,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场景,是提供给读者了解“事件”有用的背景资料,如所在学校的情况、个人的工作背景、事件发生的起因等。一般内容不宜过长,有时可以是几句简要的引言,只要提纲挈领地说清楚就行。
2.主题
每篇案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
主题是案例的核心,要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确定主题。案例问题是围绕着主题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能够阐述案例的主题,揭示各种困惑,链接有关理论,启发读者的讨论和反思。
3.细节
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景,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这些,能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环绕主题,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剪裁情节,有针对性地描写特定的内容,把关键细节写清楚,做到引人入胜。具体的描述形式可以是一连串问答式的对话,也可以用一种有趣的、引人入胜的方式来进行故事化叙述。案例描述不能杜撰,它应来源于教师真实的经验、面对的问题,当然必要时也可以适当调整与改编,以更好地围绕主题并凸显问题的焦点。
4.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
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
5.评析
可以是对描述的情景谈一些自己的思考或用理论进行阐释,也可以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表明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通过对背景、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描述,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总结利弊得失和启示。
多角度地解读和评析,回归到教学基本面。课堂教学案例具体撰写时结构可以灵活多样,并非要千篇一律,一个模式,而是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
2、案例过程——案例反思。
3、课例——问题分析。
4、主题与背景——情景描述——问题讨论——诠释与研究。
四、案例与其它的教学作品的区别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通过对生动的教学“故事”的描述,通过对具体的学生、老师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总结教学的利弊得失。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教案和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课前完成的实施教学过程的“蓝本”,而教学案例是课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应,写的是结果。
3.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是对教学过程的完整描述;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是对教学情境作有选择的描述、记录和点评。
四、案例撰写的注意点
1.教师要写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的教学经历或教学故事,即要有选择性,典型性,不要事无巨细都罗列进去,要围绕中心问题进行选择。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2.应根据教学经历撰写案例,尽量保持案例中资料的真实性,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在文体和表述方式、以及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要注意教学案例与其它的教学作品的区别性。
4.撰写的教学案例要有价值性。通过对教学情境的描述、反思,既能提升自己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又能为其它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一种有效方式。
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是教师将来自外部的教育理论与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
内在教学理论相互转化的过程,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比较丰富的实际情境,有利于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小事做起,力求低碳生活
近日,平阴县少岱小学结合实际,迅速启动“低碳校园行动”实施方案,倡议师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共建绿色家园。一是学校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倡议书、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宣传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二是节约用电、用水。办公场所电灯统一换成节能灯,饮水机、办公电脑使用完毕及时关掉电源;合理用水,倡议重复使用水。三是杜绝浪费,办公文稿尽可能双面打印,学生用完的作业本可作演算草纸二次使用。四是要求学生养成生活好习惯,衣服尽量手洗,不攀折花木,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赵书芬 )
怎样撰写教学案例
2013.10.22 多媒体教室
一、什么是教学案例
概念:是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后,生动具体地把这个过程描述出来,然后运用教育理论对该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
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师不断反思、改进自己教学的一种方法,能促使我们更为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过程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在二期课改中,因为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紧紧围绕着学生,教师的教学活动又是以反思性、合作性、探究性的模式展开,因此这项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叙,以及对该个案记录的剖析、反思、总结。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
它既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人,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悟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可以说,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具体教学情景的故事。在叙述这个故事的同时,还要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点评。所以,一个好的案例,就是一个生动、真实的故事加上精彩的点评。
二、教学案例的结构
教师课堂教学案例撰写的结构多种多样,但分析其本质特征,一般由案例背
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三个部分组成。
案例背景:一般简要介绍案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基本情况,交代教学案例研究的方法与主题等。
案例描述:是案例的主要部分,主要是描述课堂教学活动的情景,即把课堂教学过程或其中的某一个片段像讲故事一样具体生动地描述出来。
案例分析:是教学案例的关键,主要是运用教育理论对案例作多角度的解读。
三、怎样写作教学案例
(一)教学案例研究的形式:根据研究的范围、研究问题的大小等,主要可以分为专题性教学案例研究、综合性教学案例研究等。
专题性教学案例研究:一般是针对教学中某一方面的问题展开专题研究。 综合性教学案例研究:是针对教学中许多方面的问题综合起来分析,以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
(二)教学案例研究的重点和主题:主题要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困惑事件相关,具体可以从教学的各个方面确定研究的主题。
1、从教师教学行为的角度确定主题——如教学材料的选择、教学中的提问行为、教学媒体的使用、教学评价语言、课堂教学调控行为等。
2、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角度确定主题——如问题解决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实践性活动等。
3、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等角度都可以确定研究主题。
(三)教学案例具体的写法
1.背景
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背景是案例很重要的环节,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场景,是提供给读者了解“事件”有用的背景资料,如所在学校的情况、个人的工作背景、事件发生的起因等。一般内容不宜过长,有时可以是几句简要的引言,只要提纲挈领地说清楚就行。
2.主题
每篇案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
主题是案例的核心,要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确定主题。案例问题是围绕着主题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能够阐述案例的主题,揭示各种困惑,链接有关理论,启发读者的讨论和反思。
3.细节
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景,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这些,能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环绕主题,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剪裁情节,有针对性地描写特定的内容,把关键细节写清楚,做到引人入胜。具体的描述形式可以是一连串问答式的对话,也可以用一种有趣的、引人入胜的方式来进行故事化叙述。案例描述不能杜撰,它应来源于教师真实的经验、面对的问题,当然必要时也可以适当调整与改编,以更好地围绕主题并凸显问题的焦点。
4.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
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
5.评析
可以是对描述的情景谈一些自己的思考或用理论进行阐释,也可以围绕问题展开分析。
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表明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分析,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评析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通过对背景、问题、解决问题方法的描述,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总结利弊得失和启示。
多角度地解读和评析,回归到教学基本面。课堂教学案例具体撰写时结构可以灵活多样,并非要千篇一律,一个模式,而是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1、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分析。
2、案例过程——案例反思。
3、课例——问题分析。
4、主题与背景——情景描述——问题讨论——诠释与研究。
四、案例与其它的教学作品的区别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通过对生动的教学“故事”的描述,通过对具体的学生、老师心理感受的描述,反思、总结教学的利弊得失。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是结果。教案和教学设计是教师在课前完成的实施教学过程的“蓝本”,而教学案例是课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反应,写的是结果。
3.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是对教学过程的完整描述;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是对教学情境作有选择的描述、记录和点评。
四、案例撰写的注意点
1.教师要写自己认为有重要意义的教学经历或教学故事,即要有选择性,典型性,不要事无巨细都罗列进去,要围绕中心问题进行选择。并不是说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要善于捕捉教学过程中的“亮点”。
2.应根据教学经历撰写案例,尽量保持案例中资料的真实性,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3.在文体和表述方式、以及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上,要注意教学案例与其它的教学作品的区别性。
4.撰写的教学案例要有价值性。通过对教学情境的描述、反思,既能提升自己教学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又能为其它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一种有效方式。
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是教师将来自外部的教育理论与指导自己教学实践的
内在教学理论相互转化的过程,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比较丰富的实际情境,有利于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