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基层统计报表
制表机关:教 育 部
批准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 [2008]115号
填报范围:凡经县或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备案的小学、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小学教学点、其他学校附设小学班 均应填报本表。 报送单位:本表报送乡(镇)教育行政部门二份,经乡(镇)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 报送时间:本表应于本学年9月20日前报出。
小基1-1 基本情况
17‛; 小学教学点‚18‛; 其他学校附设小学班‚19‛。3、办别及办别代码填写:教育部门和集体办‚1‛、民办‚2‛、其它部门办‚3‛。4、城乡栏,城市学校填写‚城市‛,代码为‚1‛;县及镇政府所在地学校填写‚县镇‛,代码为‚2‛;乡政府所在地和农村学校填写‚农村‛,代码为‚3‛。5、所有名称和代码都要填写,不能为空格。6、县镇学校具体所在地(县/镇) 只有县镇学校填写,县政府所在地学校代码为‘1’,镇政府所在地学校代码为‘2’。 续
小基2 教学班数、班额情况
说明:本表列关系为(1)=(2)+…+(8);行关系为(01)=(02)+…+(07)。
小基3-1 分年级、分年龄学生数
单位:人
说明:1、‚年龄‛以周岁计算,截止日期为当年八月三十一日。2、本表列关系为(3)=(5)+…+(10);行关系为(01)=(03)+…+(13)。
小基3-2 学生变动 单位:人
小基4-1 教职工
单位:人 说明:本表列关系为(1)=(2)+…+(6)。
小基4-2 专任教师职称、年龄
单位:人
小基4-3 专任教师分课程、分学历 单位:人
说明:1、担任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师,应按其主要担负课程填报;学前班教师和地方与学校课程教师计入‚其他‛栏。2、‚学历‛按在各级各类学校所取得的最高毕业学历证书填写。3、‚合计‛、‚其中女‛及‚少数民族‛应与表4-1、4-2中相关数据对应相等。本表列关系为(1)=(3)+…+(6)+(10)+…+(15)+(18) +(19),(6)>=(7)+(8)+(9),(15)>=(16)+(17);行关系为(01)=(02)+…+(06)。4、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5、地方、学校课程教师计入‚其他‛栏。
小基4-4 专任教师变动情况
单位:人
说明:本表列关系为(12)=(1)+
(2)-(7),并与表4-1对应数相等;(2)=(3)+…+(6);(7)=(8)+…+(11)。
小基5 政治面貌及其他
单位:人
说明: ‚专任教师中‛是‚教职工中‛的其中数;本表列关系为(3)>=(7);(4)>=(8);(5)>=(9);(6)>=(10)。
小基6-1-1 办学条件(1-1) 单位:平方米
…+(8);(9)>=(10);行关系为(01)=(02)+…+(05)。
小基6-1-2 办学条件(1-2) 单位:平方米
说明:本表列关系为(1)=(2)+(3)+..(6),行关系为(01)=(02)+…+(05),本表第1列与表6-1-1第11列数对应相等;
小基6-2 办学条件(2)
、‚小学教学点‛和‚其他学校附设小学班‛不填此表。
小基6-3-1 办学条件(3)
单位:
说明:‚体育运动场(馆) 面积‛包括操场、跑道、器械场地、球类场地及室内场(馆) 面积。
小基6-3-2 办学条件(3) 单位:
小基7 随班就读学生数
单位:人
06)+(07)。 小基8-1 附设幼儿班、学前班 单位:人
1、 小学附设幼儿班不填‚学前班‛指标列;小学附设学前班不填‚托班‛、‚小班‛、‚中班‛、‚大班‛指标列。 3、本表列关系为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19)=(20)+(21)。 4、行关系为(01)=(04)+(05)+(06);(01)>=(02);(01)>=(03)。 5、小学附设幼儿园不填此表,另填《幼儿园基本信息调查表》。
小基8-2 附设幼儿班、学前班专任教师学历、职称
单位:人
小基9-1 补充资料
2、本表列关系为(3)=(5)+…+(10);行关系为(01)=(02)+(03) 。 3、本表中‘农民工随迁子女’、‘其中外省迁入’、‘省内其他县迁入’指标,城市、县镇、农村的学校填报 ;‘农村留守儿童’指标,县镇、农村的学校填报 。
小学基层统计报表
制表机关:教 育 部
批准机关:国 家 统 计 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 [2008]115号
填报范围:凡经县或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备案的小学、一贯制学校小学部、小学教学点、其他学校附设小学班 均应填报本表。 报送单位:本表报送乡(镇)教育行政部门二份,经乡(镇)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汇总。 报送时间:本表应于本学年9月20日前报出。
小基1-1 基本情况
17‛; 小学教学点‚18‛; 其他学校附设小学班‚19‛。3、办别及办别代码填写:教育部门和集体办‚1‛、民办‚2‛、其它部门办‚3‛。4、城乡栏,城市学校填写‚城市‛,代码为‚1‛;县及镇政府所在地学校填写‚县镇‛,代码为‚2‛;乡政府所在地和农村学校填写‚农村‛,代码为‚3‛。5、所有名称和代码都要填写,不能为空格。6、县镇学校具体所在地(县/镇) 只有县镇学校填写,县政府所在地学校代码为‘1’,镇政府所在地学校代码为‘2’。 续
小基2 教学班数、班额情况
说明:本表列关系为(1)=(2)+…+(8);行关系为(01)=(02)+…+(07)。
小基3-1 分年级、分年龄学生数
单位:人
说明:1、‚年龄‛以周岁计算,截止日期为当年八月三十一日。2、本表列关系为(3)=(5)+…+(10);行关系为(01)=(03)+…+(13)。
小基3-2 学生变动 单位:人
小基4-1 教职工
单位:人 说明:本表列关系为(1)=(2)+…+(6)。
小基4-2 专任教师职称、年龄
单位:人
小基4-3 专任教师分课程、分学历 单位:人
说明:1、担任两门以上课程的教师,应按其主要担负课程填报;学前班教师和地方与学校课程教师计入‚其他‛栏。2、‚学历‛按在各级各类学校所取得的最高毕业学历证书填写。3、‚合计‛、‚其中女‛及‚少数民族‛应与表4-1、4-2中相关数据对应相等。本表列关系为(1)=(3)+…+(6)+(10)+…+(15)+(18) +(19),(6)>=(7)+(8)+(9),(15)>=(16)+(17);行关系为(01)=(02)+…+(06)。4、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5、地方、学校课程教师计入‚其他‛栏。
小基4-4 专任教师变动情况
单位:人
说明:本表列关系为(12)=(1)+
(2)-(7),并与表4-1对应数相等;(2)=(3)+…+(6);(7)=(8)+…+(11)。
小基5 政治面貌及其他
单位:人
说明: ‚专任教师中‛是‚教职工中‛的其中数;本表列关系为(3)>=(7);(4)>=(8);(5)>=(9);(6)>=(10)。
小基6-1-1 办学条件(1-1) 单位:平方米
…+(8);(9)>=(10);行关系为(01)=(02)+…+(05)。
小基6-1-2 办学条件(1-2) 单位:平方米
说明:本表列关系为(1)=(2)+(3)+..(6),行关系为(01)=(02)+…+(05),本表第1列与表6-1-1第11列数对应相等;
小基6-2 办学条件(2)
、‚小学教学点‛和‚其他学校附设小学班‛不填此表。
小基6-3-1 办学条件(3)
单位:
说明:‚体育运动场(馆) 面积‛包括操场、跑道、器械场地、球类场地及室内场(馆) 面积。
小基6-3-2 办学条件(3) 单位:
小基7 随班就读学生数
单位:人
06)+(07)。 小基8-1 附设幼儿班、学前班 单位:人
1、 小学附设幼儿班不填‚学前班‛指标列;小学附设学前班不填‚托班‛、‚小班‛、‚中班‛、‚大班‛指标列。 3、本表列关系为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19)=(20)+(21)。 4、行关系为(01)=(04)+(05)+(06);(01)>=(02);(01)>=(03)。 5、小学附设幼儿园不填此表,另填《幼儿园基本信息调查表》。
小基8-2 附设幼儿班、学前班专任教师学历、职称
单位:人
小基9-1 补充资料
2、本表列关系为(3)=(5)+…+(10);行关系为(01)=(02)+(03) 。 3、本表中‘农民工随迁子女’、‘其中外省迁入’、‘省内其他县迁入’指标,城市、县镇、农村的学校填报 ;‘农村留守儿童’指标,县镇、农村的学校填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