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叠加原理的验证报告

警告:本实验报告是居于模拟万用电表MF47测量所得的数

据进行处理得到的。可以模仿,切勿抄袭!

实验二 叠加原理的验证

一、 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和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从而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 原理说明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几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型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少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他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和减少K倍。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任何集中参数电路中,任意时刻流进任意一个结点的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总是为零。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任何集中参数电路中,任意时刻绕任意一个回路一周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总是为零。

三、 实验设备

四、 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

1、按图2-1电路接线,取E1=+12V

E2=+6V。

2、令E1电源单独作用,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数据记入表格中。

3、令E2电源单独作用,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数据记入表格中。

4、令E1、E2电源共同作用,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数据记入表格中。

5、将E2的数值调至+12V,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

阻元件两端电压,数据记入表格中。

五、 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验证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验证

上式中的 相对误差=回路总电压÷电源电压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是成立的。 3、叠加原理的验证

4、线性的验证

六、 结果表达与误差分析

1、从上述实验数据的处理中可以看出,实验所要验证的定理、定律均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成立,之所以个别数据的相对误差比较大,主要是因为万用电表本身的系统误差所带来的,(在测量范围内,实验所用的万用电表的相对误差为5%)。

2、从上述实验数据也可以看出,在验证过程中,由于实验只使用一个万用电表作为电流表使用,在不同时间接入电路中测量电流,电表本身的引入误差比较大,通过查阅电表的说明书可以知道,当电表的量程为5mA档时,其内阻为60欧,而电路中的R3的电阻仅为100欧,这无疑带来了极大的引入误差。解决办法:同时使用三个电流表测量三个支路的电流可以有效降低误差。

3、考察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上表的数据中,凡是涉及到“E2单独作用时测量的I3”的值的计算误差均比较大,因此猜想该值在测量时可能存在读数错误。

警告:本实验报告是居于模拟万用电表MF47测量所得的数

据进行处理得到的。可以模仿,切勿抄袭!

实验二 叠加原理的验证

一、 实验目的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和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从而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 原理说明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几个独立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立源单独作用时在该元件上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线性电路的齐次性是指当激励型号(某独立源的值)增加或减少K倍时,电路的响应(即在电路其他各电阻元件上所建立的电流和电压值)也将增加和减少K倍。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任何集中参数电路中,任意时刻流进任意一个结点的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总是为零。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任何集中参数电路中,任意时刻绕任意一个回路一周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总是为零。

三、 实验设备

四、 实验内容

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

1、按图2-1电路接线,取E1=+12V

E2=+6V。

2、令E1电源单独作用,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数据记入表格中。

3、令E2电源单独作用,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数据记入表格中。

4、令E1、E2电源共同作用,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阻元件两端电压,数据记入表格中。

5、将E2的数值调至+12V,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和毫安表测量各支路电流及各电

阻元件两端电压,数据记入表格中。

五、 实验数据记录及处理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的验证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验证

上式中的 相对误差=回路总电压÷电源电压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是成立的。 3、叠加原理的验证

4、线性的验证

六、 结果表达与误差分析

1、从上述实验数据的处理中可以看出,实验所要验证的定理、定律均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成立,之所以个别数据的相对误差比较大,主要是因为万用电表本身的系统误差所带来的,(在测量范围内,实验所用的万用电表的相对误差为5%)。

2、从上述实验数据也可以看出,在验证过程中,由于实验只使用一个万用电表作为电流表使用,在不同时间接入电路中测量电流,电表本身的引入误差比较大,通过查阅电表的说明书可以知道,当电表的量程为5mA档时,其内阻为60欧,而电路中的R3的电阻仅为100欧,这无疑带来了极大的引入误差。解决办法:同时使用三个电流表测量三个支路的电流可以有效降低误差。

3、考察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发现,在上表的数据中,凡是涉及到“E2单独作用时测量的I3”的值的计算误差均比较大,因此猜想该值在测量时可能存在读数错误。


相关文章

  • 电工技术课内实验一 叠加原理的验证
  • 课内实验一 叠加原理的验证 一 实验目的 1.用实验方法验证叠加原理. 2.加深对电路的电流.电压参考方向的理解. 二 实验原理 叠加原理指出:在有几个独立电源共同作用下的线性电路中,通过每一个元件的电流或其两端的电压,可以看成是由每一个独 ...查看


  • 叠加定理实验报告
  • 一.实验名称:叠加定理 二.实验数据 数据记录表 三.实验数据分析处理 1. 对图4-6的线性电路进行理论分析,利用回路电流法或节点电压法列出电路方程,借助multisim软件对电路分析计算,得出的电压.电流的理论值与测量值基本相符,验证了 ...查看


  • 电路原理实验指导书
  • <电路原理> 实 验 指 导 书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撰写人:李美莲 审核人:赵守忠 安徽三联学院 信息与通信技术系 二00八 年 七 月 目 录 实验一 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 ...查看


  •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指导书(1)改
  • 电路分析实验指导书 目 录 实验一 电工仪表的使用与测量误差的计算„„„„„„„„„„„„„„„1 实验二 电路元件伏安特性的测量„„„„„„„„„„„„„„„„„„„4 实验三 直流电路中电位.电压的关系研究„„„„„„„„„„„„„„„ ...查看


  • 2013级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指导书-2
  • 电路分析基础 实验指导书 杨杰 编写 东莞理工学院电子系 二00五年八月 电路分析基础实验指导书 目 录 实验一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2 实验二 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查看


  • 计算机仿真实验报告
  • 计算机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叠加定理的验证 串联RLC 电路时域相应的测试 学生姓名 学 号 所在学院 教 师 叠加定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 进一步掌握直流稳压电源和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2. 掌握直流电压与直流电流的测试方法. 3. ...查看


  • 实验二_线性含源二端网络定理的验证
  • 实验二 线性含源二端网络定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理解和掌握线性含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测量方法 2.加深对叠加原理.戴维南定理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 1.叠加原理:线性含源二端网络,任一元件的电流或电压,可以看作各个独立源单独作用在该元件 ...查看


  • 叠加原理及戴维南定理的验证
  • 实验二 叠加定理及戴维南定理的验证 一.实验目的 1. 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加深对其使用范围的理解: 2. 通过实验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3. 验证戴维南定理的正确性: 二.实验原理 叠加定理指出:在有几个 ...查看


  •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10级机制专业适用 张武坤编 班级:姓名:学号: 2011年9月 实验一 一. 实验目的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1.学会使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 2.利用示波器观察信号波形,测量振幅和周期(频率). 二.常用电子仪 ...查看


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