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孙中山故居
讲解线索:
【概述】—【孙中山故居】—【农耕文化展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翠亨民居展示区】—【孙中山纪念馆】—【扬殷、陆皓东纪念展示区】—【结尾】
【概述】
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各位光临孙中山先生的家乡翠亨村,我是“中山故居”的导游员XXX ,现在由我带大家参观游览,并为大家作讲解服务。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 级旅游景区。另外,这里还有其他机构的名称,分别是“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中山市民俗博物馆”。
这个木匾所刻“中山故居公园”,是1959年8月孙中山夫人、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的题词。
孙中山领导伟大的辛亥革命运动,推翻了帝制,建立了中国和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他是中国的共和国之父,亚洲的共和国之父。他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以国家独立、统一、民族、富强为核心,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成为20世纪初期全面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伟大思想纲领。
我们现在所在的区域包括辛亥革命纪念公园、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纪念馆等,是本馆的“孙中山纪念展示区”。本馆的展示内容还包括“农耕文化展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翠亨民居展示区”、“杨殷陆皓东纪念展示区”等。几个展示区域形成本馆以“孙中山及其成长的社会环境”为主题,兼具历史纪念性与民俗性、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相结合的展示体系。
【孙中山故居】
孙中山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翠亨村的边缘。翠亨村是中国南方一个普通的村落,现在大约有100户人家。这个小村落有一批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历史名人和其他文化遗址,国家颁布翠亨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在这里出生,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他在珠江三角洲一带行医和从事革命活动及后来辞去大总统职务回乡,均在此居住。
孙中山故居主体建筑是1892年由孙中山的大哥孙眉出资、孙中山主持建造的。特点是中西结合,坐东向西。 这棵树叫酸梅子树,是孙中山1883年从檀香山带回来树种种植在这里的。
这口水井旁原有一间房子,孙中山就诞生在这所房子里,建成这所新居后,孙家便拆掉了这间房子。
客厅正面是孙中山的画像,是他在1912年担任临时大总统时的形象,两边墙上是他父母的画像。上面的神龛kan ,是供奉菩萨和祖先的地方。
这是孙中山的卧室。1892年建成新居至1895年间,孙中山经常住在这里,1912年5月,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的孙中山回乡考察,也住在这里。
孙家的厨房建于1913年。这里陈设的是孙家的碗柜和加工粮食的工具等。
【农耕文化展示区】
我们现在前往“农耕文化展示区”参观。
我们看到左边翠亨村的牌坊“瑞接长庚”石匾上的裂缝,据说是孙中山当年试验炸药炸裂的。
这里原是土名“龙田”的耕地,其中这两亩多是孙中山和他的父辈劳作过的地方。我们作为博物馆“种田”,在全国是第一家。当然我们不是为了种田而种田,而是为了保护孙中山成长的环境,保护翠亨村文化遗产。
“龙苑”展示的是无土栽培等现代农业方式。在周围是传统农田的氛围中,我们利用一个小区域设置无土栽培~~~以水、木屑等作为基质栽培植物,控制植物生长的温度、湿度、光度,使其处于最佳的生长环境,让大家了解现代农业种植方式和工厂化的农业生产。
草寮,当地亦称“茅寮”,以木和竹子为骨架,以稻草、黏土等搭建。过去当地农村较贫的人家的住所或一些临时使用的场所常以此方法搭建。
桑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传统的生态农业模式。它利用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粪喂鱼,鱼粪肥了塘泥,再利用塘泥作肥料种桑,使桑、蚕、鱼三者互为促进,共同生长,形成了闭合无污染的循环农业方式。
另外,这里还有禽畜饲养区和水稻种植区等等。
通过这一区域,让我们了解农村,了解农业,了解农民,了解孙中山成长的环境,转播绿色生态农业理念。追忆孙中山童年和我们前辈的艰辛,让青少年理解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珍惜劳动成果,保护环境资源。
我们在保护文物环境守护文化遗产、以传统方式“种田”的同时,积极创新。以ISO9001和ISO14001国际质量、环境管理标准体系和现代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构筑的网络系统支持着全馆的运行。使本馆业务、展览、研究和文物环境、自然生态管理科学规范化。
【非物质文化展示区】
现在我们来到了“非物质文化展示区”。
改革开放,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改善后都想建新房。20多年前,本馆出钱资助村民建新房,条件是要把旧房保护下来。这样,既保护了孙中山故居的文物环境、扩大了本馆的展示内容,也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多年来,我们走了一条由孙中山故居文物保护到整个翠亨村文化遗产保护的道路,控制保护了村中主要文化遗存和大部分民居。刚才大家看到的利用一部分旧民居建设“非物质文化展示区”,这里利用另一部分旧民居开辟“翠亨民居展示区”,把文化遗产活态利用起来。
我们对清末民初村中各阶层家庭状况精心复原,展示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再现当年孙中山家乡社会各阶层生活状况。同时,大家也可籍此透视珠江三角洲的部分民俗风情。
当前,居民展示区的主要内容有:模拟孙中山出生的祖屋、陈兴汉故居、杨鹤龄纪念展览、翠亨村民俗展览、街市亭、富裕人家、侨眷家庭、中等农家、乡村中药铺、杂货店、理发店、木匠作坊、豆腐制作作坊和其他农家、民居等。
【孙中山纪念馆】
现在我们来到了孙中山纪念馆。
孙中山纪念馆是陈列展览综合楼,该建筑内外风格浑然一体,与展览协调统一,落成之初就荣获中国建筑装饰行业最高荣誉奖~~~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展馆的序厅,模仿孙中山故居院门作为孙中山铜像的背景,我们没有塑造一个高高在上的孙中山,这符合孙中山“平民总统”的本意。孙中山从家里走来,一个农家子弟赤脚从这里走向世界,中国的民主共和制度从这里开始。
展馆首层布置了《孙中山生平史绩陈列》,学术性和普及性相结合,以孙中山为创立共和、捍卫共和而奋斗一生为主线,全面、系统介绍孙中山的革命精神、伟大人格、思想理论和他领导的革命运动,纪念他“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适当反映了孙中山革命事业主要追随者的情况。
二楼展厅布置了《孙中山的亲属与后裔》陈列,反映了孙中山亲属对革命事业的支持、贡献和牺牲,介绍了孙中山后裔的相关情况。
二楼设有“逸仙图书馆”和“孙中山研究信息中心”,还设置有临时展厅,不定期举办一些展览。
【杨殷、陆皓东纪念展示区】
各位来宾,我们走出展馆,参观下一个区域是“杨殷、陆皓东纪念展示区”。
杨殷,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事部长,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著名工人运动领袖,中共早期军事工作的重要领导者,中共情报保卫工作的重要开拓者。
陆皓东,青年时代与孙中山时常聚在一起抨击peng 中国政治的腐败,还曾一起损坏北帝神像。他参加孙中山组织的第一次武装起义不幸被捕牺牲。孙中山誉其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
陆皓东故居和杨殷故居均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在杨殷故居旁这所民国时期的典型建筑里,设立了杨殷纪念展览;在陆皓东故居设立了陆皓东纪念展览。配合全国廉政教育开展相关的社会教育工作。
这里是杨兼善祠遗址。杨兼善祠是翠亨杨氏族人的祠堂,建于清代,具有岭南祠堂建筑的典型风格。
这座孙中山北伐的雕像,是中山市政府赠送给韶关市铜像的原稿,中山市政府决定把这个原稿放回到他的家乡。 这是孙中山与宋庆龄的铜像,毛泽东说,要纪念孙中山“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1981年,宋庆龄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结尾】
“中山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讲解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与合作,也希望各位给我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最后祝愿大家安康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中山市孙中山故居
讲解线索:
【概述】—【孙中山故居】—【农耕文化展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翠亨民居展示区】—【孙中山纪念馆】—【扬殷、陆皓东纪念展示区】—【结尾】
【概述】
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各位光临孙中山先生的家乡翠亨村,我是“中山故居”的导游员XXX ,现在由我带大家参观游览,并为大家作讲解服务。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 级旅游景区。另外,这里还有其他机构的名称,分别是“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中山市民俗博物馆”。
这个木匾所刻“中山故居公园”,是1959年8月孙中山夫人、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的题词。
孙中山领导伟大的辛亥革命运动,推翻了帝制,建立了中国和亚洲历史上第一个共和国,他是中国的共和国之父,亚洲的共和国之父。他的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以国家独立、统一、民族、富强为核心,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成为20世纪初期全面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伟大思想纲领。
我们现在所在的区域包括辛亥革命纪念公园、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纪念馆等,是本馆的“孙中山纪念展示区”。本馆的展示内容还包括“农耕文化展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翠亨民居展示区”、“杨殷陆皓东纪念展示区”等。几个展示区域形成本馆以“孙中山及其成长的社会环境”为主题,兼具历史纪念性与民俗性、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相结合的展示体系。
【孙中山故居】
孙中山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翠亨村的边缘。翠亨村是中国南方一个普通的村落,现在大约有100户人家。这个小村落有一批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历史名人和其他文化遗址,国家颁布翠亨村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村落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在这里出生,并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青少年的大部分时间,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他在珠江三角洲一带行医和从事革命活动及后来辞去大总统职务回乡,均在此居住。
孙中山故居主体建筑是1892年由孙中山的大哥孙眉出资、孙中山主持建造的。特点是中西结合,坐东向西。 这棵树叫酸梅子树,是孙中山1883年从檀香山带回来树种种植在这里的。
这口水井旁原有一间房子,孙中山就诞生在这所房子里,建成这所新居后,孙家便拆掉了这间房子。
客厅正面是孙中山的画像,是他在1912年担任临时大总统时的形象,两边墙上是他父母的画像。上面的神龛kan ,是供奉菩萨和祖先的地方。
这是孙中山的卧室。1892年建成新居至1895年间,孙中山经常住在这里,1912年5月,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的孙中山回乡考察,也住在这里。
孙家的厨房建于1913年。这里陈设的是孙家的碗柜和加工粮食的工具等。
【农耕文化展示区】
我们现在前往“农耕文化展示区”参观。
我们看到左边翠亨村的牌坊“瑞接长庚”石匾上的裂缝,据说是孙中山当年试验炸药炸裂的。
这里原是土名“龙田”的耕地,其中这两亩多是孙中山和他的父辈劳作过的地方。我们作为博物馆“种田”,在全国是第一家。当然我们不是为了种田而种田,而是为了保护孙中山成长的环境,保护翠亨村文化遗产。
“龙苑”展示的是无土栽培等现代农业方式。在周围是传统农田的氛围中,我们利用一个小区域设置无土栽培~~~以水、木屑等作为基质栽培植物,控制植物生长的温度、湿度、光度,使其处于最佳的生长环境,让大家了解现代农业种植方式和工厂化的农业生产。
草寮,当地亦称“茅寮”,以木和竹子为骨架,以稻草、黏土等搭建。过去当地农村较贫的人家的住所或一些临时使用的场所常以此方法搭建。
桑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传统的生态农业模式。它利用塘基种桑,桑叶养蚕,蚕粪喂鱼,鱼粪肥了塘泥,再利用塘泥作肥料种桑,使桑、蚕、鱼三者互为促进,共同生长,形成了闭合无污染的循环农业方式。
另外,这里还有禽畜饲养区和水稻种植区等等。
通过这一区域,让我们了解农村,了解农业,了解农民,了解孙中山成长的环境,转播绿色生态农业理念。追忆孙中山童年和我们前辈的艰辛,让青少年理解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含义,珍惜劳动成果,保护环境资源。
我们在保护文物环境守护文化遗产、以传统方式“种田”的同时,积极创新。以ISO9001和ISO14001国际质量、环境管理标准体系和现代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构筑的网络系统支持着全馆的运行。使本馆业务、展览、研究和文物环境、自然生态管理科学规范化。
【非物质文化展示区】
现在我们来到了“非物质文化展示区”。
改革开放,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生活改善后都想建新房。20多年前,本馆出钱资助村民建新房,条件是要把旧房保护下来。这样,既保护了孙中山故居的文物环境、扩大了本馆的展示内容,也改善了村民的居住条件。多年来,我们走了一条由孙中山故居文物保护到整个翠亨村文化遗产保护的道路,控制保护了村中主要文化遗存和大部分民居。刚才大家看到的利用一部分旧民居建设“非物质文化展示区”,这里利用另一部分旧民居开辟“翠亨民居展示区”,把文化遗产活态利用起来。
我们对清末民初村中各阶层家庭状况精心复原,展示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再现当年孙中山家乡社会各阶层生活状况。同时,大家也可籍此透视珠江三角洲的部分民俗风情。
当前,居民展示区的主要内容有:模拟孙中山出生的祖屋、陈兴汉故居、杨鹤龄纪念展览、翠亨村民俗展览、街市亭、富裕人家、侨眷家庭、中等农家、乡村中药铺、杂货店、理发店、木匠作坊、豆腐制作作坊和其他农家、民居等。
【孙中山纪念馆】
现在我们来到了孙中山纪念馆。
孙中山纪念馆是陈列展览综合楼,该建筑内外风格浑然一体,与展览协调统一,落成之初就荣获中国建筑装饰行业最高荣誉奖~~~全国建筑工程装饰奖,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
展馆的序厅,模仿孙中山故居院门作为孙中山铜像的背景,我们没有塑造一个高高在上的孙中山,这符合孙中山“平民总统”的本意。孙中山从家里走来,一个农家子弟赤脚从这里走向世界,中国的民主共和制度从这里开始。
展馆首层布置了《孙中山生平史绩陈列》,学术性和普及性相结合,以孙中山为创立共和、捍卫共和而奋斗一生为主线,全面、系统介绍孙中山的革命精神、伟大人格、思想理论和他领导的革命运动,纪念他“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适当反映了孙中山革命事业主要追随者的情况。
二楼展厅布置了《孙中山的亲属与后裔》陈列,反映了孙中山亲属对革命事业的支持、贡献和牺牲,介绍了孙中山后裔的相关情况。
二楼设有“逸仙图书馆”和“孙中山研究信息中心”,还设置有临时展厅,不定期举办一些展览。
【杨殷、陆皓东纪念展示区】
各位来宾,我们走出展馆,参观下一个区域是“杨殷、陆皓东纪念展示区”。
杨殷,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事部长,省港大罢工和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著名工人运动领袖,中共早期军事工作的重要领导者,中共情报保卫工作的重要开拓者。
陆皓东,青年时代与孙中山时常聚在一起抨击peng 中国政治的腐败,还曾一起损坏北帝神像。他参加孙中山组织的第一次武装起义不幸被捕牺牲。孙中山誉其为: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而牺牲者之第一人。
陆皓东故居和杨殷故居均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在杨殷故居旁这所民国时期的典型建筑里,设立了杨殷纪念展览;在陆皓东故居设立了陆皓东纪念展览。配合全国廉政教育开展相关的社会教育工作。
这里是杨兼善祠遗址。杨兼善祠是翠亨杨氏族人的祠堂,建于清代,具有岭南祠堂建筑的典型风格。
这座孙中山北伐的雕像,是中山市政府赠送给韶关市铜像的原稿,中山市政府决定把这个原稿放回到他的家乡。 这是孙中山与宋庆龄的铜像,毛泽东说,要纪念孙中山“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1981年,宋庆龄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名誉主席。
【结尾】
“中山市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讲解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与合作,也希望各位给我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最后祝愿大家安康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