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普高速K1+005大桥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二○一五年六月
目录
评估小组人员名单及职称 .................................................................. - 7 - 概 述 ............................................................................................. - 8 - 1、编制依据 ....................................................................................... - 9 - 2、工程概况 ....................................................................................... - 9 - 3、评估过程和方法 ........................................................................... - 9 - 4、评估内容 ..................................................................................... - 10 -
(1)总体风险评估 .................................................................. - 10 -
1)建设规模 ...................................................................... - 10 -
2)地质条件 ...................................................................... - 10 - 3)气候环境条件 .............................................................. - 10 - 4)地形地貌条件 .............................................................. - 10 - 5)桥位特征 ...................................................................... - 10 - 6)施工工艺成熟度 .......................................................... - 10 - (2)专项风险评估 .................................................................. - 12 - 1)施工作业分解 .............................................................. - 12 -
2)风险源检查 ...................................................................... 14 3)风险源辨识 ...................................................................... 18 4)一般风险源风险评估 ...................................................... 19 5)重大风险源风险评估 ...................................................... 21 (3)安全风险控制: .................................................................. 23
1) 人为因素 ........................................................................ 23
2) 技术因素 ........................................................................ 23 3) 环境因素 ........................................................................ 23
5、风险评估结论 ................................................................................. 27
评估小组人员名单及职称
概 述
为加强K1+005大桥工程的安全管理,尽早辨识潜在风险,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完善风险控制措施,提高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安全性,K1+005大桥整体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组按照指挥部的要求,对桥梁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由安定至普洱(团结)公路工程施工第一合同段项目部组织,并负责收集、整理、提供资料,由施工第一合同段项目部人员参与参加评估,共同完成了K1+005大桥的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通过评估小组成员的认真讨论、听取项目部评估领导意见,采用风险指标体系法定量评估,确定K1+005大桥总体风险等级为II (中度风险);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分项工程、大型施工设施等重大风险源进行评估,确定了专项风险等级,制定了施工控制措施。采用定性估测法,对一般风险源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危害因素、事故类型。并依据交通运输部下发的文件-交质监发〔2011〕217号《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和《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进行编辑,特制定了本项目桥梁工程的防控措施。
1、编制依据
《安定至普洱(团结)公路工程一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安定至普洱(团结)公路工程一合同段施工招投标文件。
国家和交通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导则、规程、办法等,主要有: (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GD81-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工程概况
安定至普洱(团结)公路工程一合同段位于普洱市景东县境内,设计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本合同段(一合同段)起点为K0+000,止于K4+800,路线全长9.042179KM(含连接线),主线按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80KM/h,景东连接线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60KM/h.。
K1+005大桥全长186.08米,桩基C30水下灌注桩,桩径1.8米,桩长计算采用摩擦桩上部结构采用30米预应力T梁、桥面连续。 3、评估过程和方法
根据《公路桥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结合安普高速公路大桥建设实际情况,本合同段K1+005大桥的风险评估程序为:
(1)对施工阶段的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分别确定各风险因素对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值。
(2)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主要风险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 (3)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或措施。
评估实施前,评估小组收集整理并分析了工程相关数据,包括工程背景、施工图设计文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评估小组进行了现场勘察,与工程技术相关人员进行座谈,开展风险源辨识,形成风险源辨识清单,运用《公路桥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评估方法对本桥总体风险及专项
风险进行评估。
4、评估内容
(1)总体风险评估
根据《公路桥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的表一(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总体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评估,总体风险评估指针主要考虑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桥位特征及施工工艺成熟度。 1)建设规模:K1+005大桥设计跨径布置为:30-30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梁总长L
2)地质条件:该大桥未景东南互通跨越川河而设K1+005大桥,该桥为处于侵蚀、剥蚀地貌,出露砂岩、泥岩。地下水位比较浅,具典型的山区河流特点,根据桥位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桥址区揭露的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组(Q3al+pl)粉土和第三系静乐组(N2j)粉质粘土,以及地下水层较浅,并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评估小组认为:本桥址区域存在诸多不良的地质灾害,但对桥梁施工的整体影响较大,综合以上因素,判定A2=2。
3)气候环境条件:根据气象资料,线路区内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冬天较冷,常年霜雪较少,年平均气温20.94°,年平均降水量1571mm,7-9月为雨季,其降水量占全年的40%-50%,10月- 来年的3月为枯水季节,降水量较少。评估小组认为:次区域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概率极小,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综合以上因素,判定A3=1。
4)地形地貌条件:K1+005大桥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清凉街中所村,大桥两端地势较高,中间较低,河水体宽度一般约3m,水深约0.5m,评估小组认为:本桥地形地貌条件一般,为给工程增加施工难度及安全风险,综合以上因素考虑,判定A4=2。
5)桥位特征:本桥横跨南线河,最高水位发生在7-9月之间,河水最大水深4.00米,本桥位处不通航。评估小组认为:交通及水位变化极小,不影响工程施工,综合以上因素,判定A5=2。
6)施工工艺成熟度:根据地质情况,且水位较浅,采用机械钻孔进行施工,墩身为圆柱墩,桥梁上部为盖梁施工,T梁为预制,然后采用架桥机架设桥梁,评
估小组认为:本桥未采用任何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施工工艺在国内较为常见,施工工艺成熟,判定A6=1。
本桥施工总体风险R=A1+A2+A3+A4+A5+A6=3+2+1+2+2+1=11,在8≤R<14之间,风险等级属于II级,为中度风险桥梁。 附表:
表2:桥梁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标准
(2)专项风险评估
施工专项风险评估的对象为施工作业活动,评估流程分为风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估测。 1)施工作业分解
表3:施工作业分解
2)风险源检查
表4:风险源检查表
表5:危险源辨识
表6:一般风险评估表
5)重大风险源风险评估
对于施工中的典型重大风险源的事故发生可能性的评估,采用指标体系法。
表7:典型性重大风险源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划分
表8:人员伤亡等级判定标准
表9:经济损失等级判定标准
钻孔桩施工风险评估
b) 机械钻孔桩事故严重等级:事故严重等级按较小考虑,级别为2。 风险等级:对照风险等级标准,可能性为2级,严重程度为2级对应的风险等级为中度风险,因此本桥机械钻孔桩基础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中度风险。 机械钻孔桩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边坡施工、基坑施工风险评估
b) 基坑施工事故严重等级:事故严重等级按一般考虑,级别为1。
c) 风险等级:对照风险等级标准,可能性为2级,严重程度为1级对应的风险等级为中度风险,因此本桥基坑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中度风险。 墩柱施工风险评估
b) 墩柱施工施工事故严重等级:事故严重等级按一般考虑,级别为3。 c) 风险等级:对照风险等级标准,可能性为3级,严重程度为1级对应的风险等级为高度风险,因此本桥墩柱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高风险。 箱梁预制浇筑施工风险评估
b) 箱梁预制浇筑施工事故严重等级:事故严重等级按较大考虑,级别为2。 c) 风险等级:对照风险等级标准,可能性为3级,严重程度为2级对应的风险等级为高度风险,因此本桥箱梁预制浇筑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高度风险。 (3)安全风险控制:
根据评估结论,导致安全施工发生的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
1) 人为因素: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进入施工现场不正确佩戴劳保用品;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不到为;未制定有效的事故应急处理措施;无明显的安全标识标牌;未及时的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等
2) 技术因素:技术方案未经过严格审定;技术措施不及时;施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
3) 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的异常;生产环境不良;
我们只有从人、机、环三个方面加强施工安全的控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杜绝安全施工的发生。 1) 开工前准备
a) 进行安全教育,加强作业人员培训,持证上岗;
b) 设立安全生产控制体系,确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合同,明确安全奖罚措施;
c) 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编制安全生产管理手册,制订紧急事故处理对策,实行安全事故等级制度;
d) 配备完好合格的安保设备,配备醒目的安全标识、标牌。 e) 为施工作业人员购买保险。 2) 施工过程控制
a)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加强现场的检查,及时的发现隐患并督促进行整改; b) 对各种技术方案进行严格的审定;
c) 经常性检查各种安保设备的完好和有效性,听取一线工人对安全措施的意见,及时改进不足;
d) 随时了解气象、水文等资料,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采取有效措施; 3) 事故处理措施
a) 事故发生后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严格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处理;
b) 及时上报业主、监理等上级主管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c) 依据保险合同,争取理赔;
d) 及时的对事故的发生进行检讨和总结,加强处理和改进。
表01 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汇总表
25
26
表02 重大风险存在的部位及方式
1)科学性分析:本次评估是安普高速一合同段K1+005大桥安全技术交底的基础上,根据我施工单位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采用指标体系法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进行的评估,并结合以往施工经验、积极采纳项目部各个部门的建议,完成了总体风险、重大风险、一般风险的安全评估。
2)可行性分析:本次评估是在重大风险施工前进行的评估,为施工单位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具体的控制要素,为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及现场施工控制要点提供了理论基础,技术要点鲜明,措施合理。
3)合理性分析:本次评估的整个评估内容涵盖了K1+005大桥施工过程中各分项工程、大型施工设施等危险性施工工序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4)存在的问题
a、本桥墩跨度较大、墩身最高达10m,且为圆柱模施工,;在T梁预制浇筑施工时,采用架桥机吊装施工,危险系数大,增加了突发事件的几率,应加强安全巡检,把可能出现的事故消除掉。
b、大型施工设施多,使用频率高、使用周期长,施工应加强专项安全检查,包括材质的变形、焊缝质量、疲劳损伤等方面的检查,执行使用前签证制度;
c、加强作业人员的体检、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安全教育培训及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演练工作
安普高速K1+005大桥
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二○一五年六月
目录
评估小组人员名单及职称 .................................................................. - 7 - 概 述 ............................................................................................. - 8 - 1、编制依据 ....................................................................................... - 9 - 2、工程概况 ....................................................................................... - 9 - 3、评估过程和方法 ........................................................................... - 9 - 4、评估内容 ..................................................................................... - 10 -
(1)总体风险评估 .................................................................. - 10 -
1)建设规模 ...................................................................... - 10 -
2)地质条件 ...................................................................... - 10 - 3)气候环境条件 .............................................................. - 10 - 4)地形地貌条件 .............................................................. - 10 - 5)桥位特征 ...................................................................... - 10 - 6)施工工艺成熟度 .......................................................... - 10 - (2)专项风险评估 .................................................................. - 12 - 1)施工作业分解 .............................................................. - 12 -
2)风险源检查 ...................................................................... 14 3)风险源辨识 ...................................................................... 18 4)一般风险源风险评估 ...................................................... 19 5)重大风险源风险评估 ...................................................... 21 (3)安全风险控制: .................................................................. 23
1) 人为因素 ........................................................................ 23
2) 技术因素 ........................................................................ 23 3) 环境因素 ........................................................................ 23
5、风险评估结论 ................................................................................. 27
评估小组人员名单及职称
概 述
为加强K1+005大桥工程的安全管理,尽早辨识潜在风险,优化工程建设方案,完善风险控制措施,提高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安全性,K1+005大桥整体工程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组按照指挥部的要求,对桥梁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了安全风险评估。由安定至普洱(团结)公路工程施工第一合同段项目部组织,并负责收集、整理、提供资料,由施工第一合同段项目部人员参与参加评估,共同完成了K1+005大桥的总体风险评估和专项风险评估。通过评估小组成员的认真讨论、听取项目部评估领导意见,采用风险指标体系法定量评估,确定K1+005大桥总体风险等级为II (中度风险);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各分项工程、大型施工设施等重大风险源进行评估,确定了专项风险等级,制定了施工控制措施。采用定性估测法,对一般风险源进行了评估,分析了危害因素、事故类型。并依据交通运输部下发的文件-交质监发〔2011〕217号《关于开展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行工作的通知》和《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进行编辑,特制定了本项目桥梁工程的防控措施。
1、编制依据
《安定至普洱(团结)公路工程一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安定至普洱(团结)公路工程一合同段施工招投标文件。
国家和交通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导则、规程、办法等,主要有: (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2)《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GD81-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2、工程概况
安定至普洱(团结)公路工程一合同段位于普洱市景东县境内,设计为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本合同段(一合同段)起点为K0+000,止于K4+800,路线全长9.042179KM(含连接线),主线按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80KM/h,景东连接线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度60KM/h.。
K1+005大桥全长186.08米,桩基C30水下灌注桩,桩径1.8米,桩长计算采用摩擦桩上部结构采用30米预应力T梁、桥面连续。 3、评估过程和方法
根据《公路桥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结合安普高速公路大桥建设实际情况,本合同段K1+005大桥的风险评估程序为:
(1)对施工阶段的初始风险进行评价,分别确定各风险因素对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值。
(2)分析各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主要风险因素对施工安全的影响。 (3)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或措施。
评估实施前,评估小组收集整理并分析了工程相关数据,包括工程背景、施工图设计文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评估小组进行了现场勘察,与工程技术相关人员进行座谈,开展风险源辨识,形成风险源辨识清单,运用《公路桥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评估方法对本桥总体风险及专项
风险进行评估。
4、评估内容
(1)总体风险评估
根据《公路桥隧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中的表一(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总体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评估,总体风险评估指针主要考虑建设规模、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地形地貌条件、桥位特征及施工工艺成熟度。 1)建设规模:K1+005大桥设计跨径布置为:30-30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T梁,桥梁总长L
2)地质条件:该大桥未景东南互通跨越川河而设K1+005大桥,该桥为处于侵蚀、剥蚀地貌,出露砂岩、泥岩。地下水位比较浅,具典型的山区河流特点,根据桥位工程地质纵断面图,桥址区揭露的地层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马兰组(Q3al+pl)粉土和第三系静乐组(N2j)粉质粘土,以及地下水层较浅,并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评估小组认为:本桥址区域存在诸多不良的地质灾害,但对桥梁施工的整体影响较大,综合以上因素,判定A2=2。
3)气候环境条件:根据气象资料,线路区内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冬天较冷,常年霜雪较少,年平均气温20.94°,年平均降水量1571mm,7-9月为雨季,其降水量占全年的40%-50%,10月- 来年的3月为枯水季节,降水量较少。评估小组认为:次区域极端气候事件发生概率极小,气候条件良好,基本不影响施工安全。综合以上因素,判定A3=1。
4)地形地貌条件:K1+005大桥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清凉街中所村,大桥两端地势较高,中间较低,河水体宽度一般约3m,水深约0.5m,评估小组认为:本桥地形地貌条件一般,为给工程增加施工难度及安全风险,综合以上因素考虑,判定A4=2。
5)桥位特征:本桥横跨南线河,最高水位发生在7-9月之间,河水最大水深4.00米,本桥位处不通航。评估小组认为:交通及水位变化极小,不影响工程施工,综合以上因素,判定A5=2。
6)施工工艺成熟度:根据地质情况,且水位较浅,采用机械钻孔进行施工,墩身为圆柱墩,桥梁上部为盖梁施工,T梁为预制,然后采用架桥机架设桥梁,评
估小组认为:本桥未采用任何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施工工艺在国内较为常见,施工工艺成熟,判定A6=1。
本桥施工总体风险R=A1+A2+A3+A4+A5+A6=3+2+1+2+2+1=11,在8≤R<14之间,风险等级属于II级,为中度风险桥梁。 附表:
表2:桥梁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标准
(2)专项风险评估
施工专项风险评估的对象为施工作业活动,评估流程分为风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估测。 1)施工作业分解
表3:施工作业分解
2)风险源检查
表4:风险源检查表
表5:危险源辨识
表6:一般风险评估表
5)重大风险源风险评估
对于施工中的典型重大风险源的事故发生可能性的评估,采用指标体系法。
表7:典型性重大风险源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划分
表8:人员伤亡等级判定标准
表9:经济损失等级判定标准
钻孔桩施工风险评估
b) 机械钻孔桩事故严重等级:事故严重等级按较小考虑,级别为2。 风险等级:对照风险等级标准,可能性为2级,严重程度为2级对应的风险等级为中度风险,因此本桥机械钻孔桩基础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中度风险。 机械钻孔桩安全风险控制措施 边坡施工、基坑施工风险评估
b) 基坑施工事故严重等级:事故严重等级按一般考虑,级别为1。
c) 风险等级:对照风险等级标准,可能性为2级,严重程度为1级对应的风险等级为中度风险,因此本桥基坑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中度风险。 墩柱施工风险评估
b) 墩柱施工施工事故严重等级:事故严重等级按一般考虑,级别为3。 c) 风险等级:对照风险等级标准,可能性为3级,严重程度为1级对应的风险等级为高度风险,因此本桥墩柱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高风险。 箱梁预制浇筑施工风险评估
b) 箱梁预制浇筑施工事故严重等级:事故严重等级按较大考虑,级别为2。 c) 风险等级:对照风险等级标准,可能性为3级,严重程度为2级对应的风险等级为高度风险,因此本桥箱梁预制浇筑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高度风险。 (3)安全风险控制:
根据评估结论,导致安全施工发生的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
1) 人为因素: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进入施工现场不正确佩戴劳保用品;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不到为;未制定有效的事故应急处理措施;无明显的安全标识标牌;未及时的进行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等
2) 技术因素:技术方案未经过严格审定;技术措施不及时;施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
3) 环境因素:自然环境的异常;生产环境不良;
我们只有从人、机、环三个方面加强施工安全的控制,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杜绝安全施工的发生。 1) 开工前准备
a) 进行安全教育,加强作业人员培训,持证上岗;
b) 设立安全生产控制体系,确定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合同,明确安全奖罚措施;
c) 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编制安全生产管理手册,制订紧急事故处理对策,实行安全事故等级制度;
d) 配备完好合格的安保设备,配备醒目的安全标识、标牌。 e) 为施工作业人员购买保险。 2) 施工过程控制
a)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加强现场的检查,及时的发现隐患并督促进行整改; b) 对各种技术方案进行严格的审定;
c) 经常性检查各种安保设备的完好和有效性,听取一线工人对安全措施的意见,及时改进不足;
d) 随时了解气象、水文等资料,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采取有效措施; 3) 事故处理措施
a) 事故发生后要及时的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严格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处理;
b) 及时上报业主、监理等上级主管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c) 依据保险合同,争取理赔;
d) 及时的对事故的发生进行检讨和总结,加强处理和改进。
表01 重大风险源风险等级汇总表
25
26
表02 重大风险存在的部位及方式
1)科学性分析:本次评估是安普高速一合同段K1+005大桥安全技术交底的基础上,根据我施工单位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采用指标体系法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进行的评估,并结合以往施工经验、积极采纳项目部各个部门的建议,完成了总体风险、重大风险、一般风险的安全评估。
2)可行性分析:本次评估是在重大风险施工前进行的评估,为施工单位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提供了具体的控制要素,为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及现场施工控制要点提供了理论基础,技术要点鲜明,措施合理。
3)合理性分析:本次评估的整个评估内容涵盖了K1+005大桥施工过程中各分项工程、大型施工设施等危险性施工工序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4)存在的问题
a、本桥墩跨度较大、墩身最高达10m,且为圆柱模施工,;在T梁预制浇筑施工时,采用架桥机吊装施工,危险系数大,增加了突发事件的几率,应加强安全巡检,把可能出现的事故消除掉。
b、大型施工设施多,使用频率高、使用周期长,施工应加强专项安全检查,包括材质的变形、焊缝质量、疲劳损伤等方面的检查,执行使用前签证制度;
c、加强作业人员的体检、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安全教育培训及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演练工作